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光照圖判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光照圖判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光照圖判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光照圖判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光照圖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光照圖判讀新化一中伍叢德一、太陽光照圖的判讀(一)、光照圖的類型見下圖:日照圖類型面面觀(二)、光照圖的判讀方法

1、光照圖的判讀要求①判斷東西半球及南北半球;②判斷地理坐標和確定方位;③確定日界線,計算地方時、區(qū)時;④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計算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⑤確定晨線與昏線、晝半球與夜半球、極晝與極夜;⑥計算晝長或夜長;⑦確定日期、節(jié)氣、季節(jié)、五帶;⑧地理現(xiàn)象的綜合分析。

2.判讀光照圖的關鍵①太陽光線來自何方;②判斷自轉方向;③確定重要的點(如南、北極點或直射點等);④尋找重要的線(如0。和180。經(jīng)線、赤道、回歸線、極圈、晨昏線、太陽直射的緯線和經(jīng)線及6時、12時、18時、24時所在經(jīng)線等);⑤確定重要的面(如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晝半球、夜半球、極晝和極夜范圍等)。

3.判讀光照圖的技巧(1)判斷南北半球或地球自轉方向:極視圖中可根據(jù)地球自轉方向確定南北半球。根據(jù)經(jīng)度的變化判斷地球自轉方向,向東度數(shù)增大者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者為西經(jīng)度。也可利用晨線或昏線判斷地球自轉方向。(2)判斷晨線或昏線:按地球自轉方向經(jīng)過晨昏線進入晝半球的是晨線,按地球自轉方向經(jīng)過晨昏線進入夜半球的是昏線。(3)尋找已知時間條件:晨線與赤道交點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時;晝半球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12時,夜半球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0時。(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利用已知時間推算出地方時為12時的經(jīng)線;利用光照圖中晝夜分布狀況確定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利用南、北極地區(qū)極晝極夜的范圍確定直射點的緯度。晨昏線與經(jīng)線圈交角的度數(shù)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5)確定季節(jié)或日期:找到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后,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季節(jié)。特殊時間的光照圖還可以確定具體日期(二分二至日)。如6月22日前后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此時北半球為夏至日。

(6)判斷正午太陽高度:利用太陽直射點與某地的緯度差可推算出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7)判斷晝夜長短:根據(jù)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判斷某一地區(qū)晝夜長短分布狀況,比較不同地區(qū)的晝夜長短。太陽直射南(北)半球,南(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8)推算日出日落時間:晨線與經(jīng)緯線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出時間,昏線與經(jīng)緯線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落時間。利用日出日落時間可以推算出某地的晝夜長短。(9)確定不同日期的分布范圍:利用已知時間推算出地方時為0時的經(jīng)線,即可判斷出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分布范圍。(10)地理現(xiàn)象的綜合分析:季節(jié)確定后,就可以分析和判斷該季節(jié)的相關地理現(xiàn)象,如東亞和南亞的季風、影響亞洲的氣壓中心、北印度洋海域的洋流流向、澳大利亞的農事活動等。

4.判讀光照圖的切入點光照圖是高中地理的重點內容之一。由于光照圖變式多,知識聯(lián)系廣,有豐富的思維含量,成為學生較難掌握的一類問題。其實,在閱讀光照圖時,如果能夠挖掘圖中的隱含條件和信息,抓住光照圖中的關鍵點,很容易找到解題的思路和切入點。光照圖判讀的切入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1)晨昏圈與緯線圈的切點晨昏圈與緯線圈的切點所在的經(jīng)線平分晝半球或夜半球,其地方時為12時或0時。(2)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6時(赤道的日出時間),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18時(赤道的日落時間)。

(3)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點的太陽高度角為90。,其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12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為平分晝半球的經(jīng)線)。太陽直射點一年中來回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春秋分直射在赤道上,夏至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冬至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雖然光照圖的圖形變化多,但只要抓住光照圖中特殊的“點、線、面、角和方向”,就能尋找到解題的突破口。(1)、點:①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或南北回歸線之上,所在經(jīng)線地方時為12時;直射點的緯度和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點的緯度互余;所在經(jīng)線各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最大值;全球太陽高度的分布,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遞減;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從太陽直射點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②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18時。③晨昏線和高緯度緯線圈的切點:所在的緯線的緯度是出現(xiàn)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的最低緯度;所在經(jīng)線一條是太陽直射點經(jīng)線,另一條是0時或24時經(jīng)線。④極點:無東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無地方時,無明顯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大致每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極點為極晝,南極點為極夜;只有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線經(jīng)過極點。⑵、線:①晨昏線:沿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到晝的界線為晨線,昏線相反;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圓,晨昏面與太陽光線始終垂直,始終平分赤道;晨昏線與經(jīng)線的夾角度數(shù)就是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shù);冬至日和夏至日,夾角達最大,為23.5。;和晨線相交的經(jīng)線的地方時就是交點所在地的日出時刻,和昏線相交的經(jīng)線的地方時就是交點所在地的日落時刻;該線上太陽高度為0。。②日期分界線:沿地球自轉方向,越過0時所在經(jīng)線日期加一天,越過180。經(jīng)線日期減一天。③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jīng)20。與東經(jīng)160。(3)、面:晝、夜的范圍,南、北極圈內極晝和極夜的范圍。(4)、角晨昏圈和地軸夾角度數(shù)就是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shù)。(5)、方向:地球自轉的方向

熱點一側視光照圖的判讀例1(2009·福建高考)讀圖,完成(1)~(3)題。

(1)若EF為赤道,P點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則太陽直射的范圍是()

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C(2)若EF為地球公轉軌道平面,PQ為地軸,下列變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溫升高B.北溫帶范圍變小C.全球極夜范圍擴大

D.悉尼(約34°S)夏季晝變長

(3)若O為北極點,H、P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兩個交點,則E點的時間可能為()A.5月23日8時B.6月22日18時C.11月23日6時D.12月22日18時AD熱點二局部光照圖的判讀例2:(2009·四川高考)右圖是經(jīng)緯網(wǎng)圖,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見到日落;此刻,圖中70度緯線以內為極晝,再過8小時,N地太陽高度達當日最大。讀圖,回答(1)~(2)題。(1)此刻,太陽直射()A.世界著名漁場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經(jīng)地區(qū)D.熱帶沙漠地區(qū)

(2)圖幅范圍內()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區(qū)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晝逐漸增長

D.此季節(jié),N地原野一片枯黃CB熱點三北極星光與太陽光照的組合圖例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注:圖中a的角度為23°26′)(1)圖中所示的節(jié)氣(北半球)為()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當圖中a的角度由目前狀況逐漸減小為O。的過程中,下列地理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的是()A.地球公轉速度不斷加快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C.極夜范圍由北極圈向北極點逐漸縮小D.松花江干流出現(xiàn)明顯汛期D

C

熱點四經(jīng)緯網(wǎng)展開光照圖的判讀例4:讀下圖,AB弧是晨線,AC弧是昏線。據(jù)此回答(1)~(2)題。(1)此時北京時間為____________,全球與圖中P點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是()A.12月23日2時大于全球一半

B.12月21日6時小于全球一半

C.6月22日2時等于全球一半

D.6月21日10時P點與全球處于同一日期

(2)此時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有()①摩爾曼斯克可見到午夜太陽②好望角附近海面風浪不大,利于航行③尼羅河進入汛期④漢堡的賓館正在舉行晚宴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AB二、太陽的周日視運動太陽直射赤道(春秋分日)1、日出日落時太陽方位正東升正西落太陽直射北半球(夏半年)東北升西北落3月21日—9月23日:太陽直射北半球,未出現(xiàn)極晝極夜的地方均東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北半球出現(xiàn)極晝的地方正北方向日出和日落。太陽直射南半球(冬半年)東南升西南落9月23日—3月21日:太陽直射南半球,未出現(xiàn)極晝極夜的地方均東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南半球出現(xiàn)極晝的地方正南方向日出和日落正午太陽方位的判斷

日出太陽方位正午太陽方位日落太陽方位夏至日東北正南西北兩分日正東正南正西冬至日東南正南西南40°N地區(qū)兩分兩至日時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圖a.兩極地區(qū):太陽半年不下落,半年不升起。特殊地區(qū)的太陽視運動b.赤道地區(qū):晝夜長短規(guī)律二分日中午太陽到達天頂,是一年中中午太陽最高的日子,日出正東,日沒正西。夏季日出東北,日沒西北;冬季日出東南,日沒西南。終年晝夜平分。知識點小結1、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2、在一年內,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陽東升西落北半球夏半年時,全球太陽東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時,全球太陽東南升西南落3、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太陽最高時在正南,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太陽最高時在正北4、正午時南北回歸線內,太陽有直射、南射和北射北回歸線上,太陽有直射和南射南回歸線上,太陽有直射和北射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終年南射南回歸線以南,太陽終年北射太陽運行路線圖的判讀當?shù)氐乩砭暥?正午太陽高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A點:太陽上中天;達到正午太陽高度;地方時為12點;位于正南方向日出日落方向白晝長短對任一地而言:太陽軌跡是平行的北回歸線以北日影判斷正午日影長短:與正午太陽高度成反比。日影方向:與太陽光線方向相反。正午日影方向:直射緯線以南——向南;直射緯線以北——向北;有極夜的地區(qū)正午無日影。子夜0點日影:出現(xiàn)在極晝地區(qū)。直射點緯度正午日影縮短為零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時(即晨昏線上)日影最長。日影判斷A西北—北--東北長—短—長B東北—北—西北長—短—長C西南—南—東南短—長—短D東南—南—西南短—長—短課堂練習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前的國旗影子的變化AOBCA西北課堂練習此時北京天安門前的影子朝向?90oE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大陽高度變化曲線圖10.該地的經(jīng)緯度是A.76°S,120°WB.80.5°S.120°EC.86°S,120°ED.80.5°S,120°W11.在圖中M至N時間段,太陽位于A.東南方向B.東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DAOBCA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上,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此時日影朝北,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和經(jīng)線OB段(包括極點)日影朝南課堂練習此時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5.乙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A.22oB.44oC.11oD.68o下圖為北半球甲乙兩地某日“太陽視運動路線圖”,圓O為地平圈,箭頭為太陽視運動方向,<1=<2=22o。4.甲地的地理緯度為A.23o26’NB.66o34’NC.22oND.90oNDB一些課外活動小組,分別觀測了其所在學校旗桿日出時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間夾角——∠MON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7~9題。

9.江蘇某學校,在一個月內觀測到∠MON發(fā)生了小—大—小的變化。該月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7.某校一年之內絕大部分時間∠MON接近直角,該??赡芪挥?/p>

A.中亞

B.西亞

C.東南亞

D.南歐8.我國某學校,每年有兩天不存在∠MON,該??赡芪挥诘氖^(qū)(簡稱)是

A.滇

B.湘

C.皖

D.鄂CAB三、物體影子(日影)變化圖的判讀物體影子(日影)就是太陽光線被阻擋后在物體另一側形成的一個較暗區(qū)域。它的長短、朝向既隨時間而改變,又因地域差異而不同。影子問題是地球運動部分太陽高度角知識的延伸和這一知識在自然界中的直觀表現(xiàn)。日影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長短的變化,引發(fā)其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太陽高度的變化;二是角度的變化,引發(fā)其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太陽入射光線角度的變化。

(一)、日影長短變化的規(guī)律

1.日影長短的日變化一日中,日影長短與日太陽高度變化有關。

(1)極晝范圍外(不包括極夜區(qū)),日出、日落時,太陽高度為零,太陽光線與地平面平行,日影最長,趨向于無限長;正午時,太陽高度達一天中最大值,日影最短。

(2)極晝范圍內,午夜時其太陽高度最小,影長最長;正午時,太陽高度最大,日影最短。由此可見,除極點外,一日各地日影長度的變化,從日出一正午一日落,由最長逐漸縮短一最短一逐漸變長一最長。極晝的極點上,由于太陽高度沒有明顯變化,所以,日影長度也沒有明顯變化。

2.日影長短的年變化(以正午日影為例)

一年中,各地’日影長度會隨季節(jié)而變化,這尤其體現(xiàn)在正午的日影長短上,它與當?shù)氐恼缣柛叨扔兄苯雨P系。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長。當太陽直射某地時,該地正午日影最短,為一圓點;在直射點以南、以北地區(qū),正午日影隨正午太陽高度縮小而逐漸變長;在剛出現(xiàn)極夜的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零,可把其正午日影視為無限長。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地正午日影達全年最小值,南半球各地正午日影達全年最大值;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地正午日影達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正午日影達全年最大值。正午物體影子長度及其變化與太陽直射點的關系是:直射點處無日影;與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差異(緯距)越大的地區(qū),正午日影越長。

例如,北半球中緯度,夏至日日出東北,影子則朝西南,且日出、日落時,斜射得最厲害(高度角小),日影最長;正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則日影最短。其變化過程如下圖:

(二)、日影朝向變化的規(guī)律

1.日出、日落時日影的朝向日影的朝向總與太陽光線的入射方向呈180。夾角(即相反方向)。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全球各地日出、日落時的太陽光線入射方向角度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2.春、秋分日日影的朝向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東,日影朝西,日落正西,日影朝東;正午時,赤道以北日影朝北,赤道以南日影朝南,赤道上為一圓點。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赤道以北日影呈順時針方向轉動,赤道以南日影呈逆時針方向轉動。赤道上日影先向西而后沿緯線漸短,正午時為一圓點,再沿緯線向東漸長。

3、夏半年(北半球)日影的朝向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全球大部分地區(qū)日出東北,日影朝向西南,日落西北,日影朝向東南;正午時,直射點以北日影朝北,直射點以南日影朝南,直射點上日影為一圓點。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直射點及其以北地區(qū)日影變化呈順時針方向,直射點以南地區(qū)日影變化呈逆時針方向。注意:北半球出現(xiàn)極晝的地方(北極點除外),一日中太陽高度最小時,太陽處于其正北方,日影朝向正南;正午時,太陽處于其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日影變化仍呈順時針方向。如圖3所示。圖3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日影朝向的變化北極點上由于既無自轉線速度也無自轉角速度,一日內太陽總在其南方,且太陽高度基本保持不變,所以,日影總是朝向南方,且無長度和角度變化。

4、冬半年(北半球)日影的朝向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全球大部分地區(qū)日出東南,日影朝向西北,日落西南,日影朝向東北;正午時,直射點以北日影朝北,直射點以南日影朝南,直射點上日影為一圓點。如圖4所示。

從圖4中可以看出,直射點及其以南地區(qū)日影變化呈逆時針方向,直射點以北地區(qū)日影變化呈順時針方向。注意:南半球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南極點除外),一日中太陽高度最小時,太陽處于其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正午時,太陽處于其正北方,日影朝向正南,日影變化仍呈逆時針方向,如圖5所示。圖5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出現(xiàn)極晝的地區(qū)日影朝向的變化南極點上由于既無自轉線速度也無自轉角速度,一日內太陽總在其北側且太陽高度基本保持不變,日影總是指向北方,且無長度和角度的變化。

(三)、日影長短、朝向變化的綜合分析由于地球表面為球面,同一時刻,直射點無口影,其他地方均為斜射,離直射點越遠斜射得越厲害,日影就越長,且不同地點影子的長短和朝向都不同。

1.一般規(guī)律地球表面上垂直于地面的物體,位于直射點的什么方向,其影子就朝什么方向,且離直射點越近,其物體日影就越短(適于物體所在經(jīng)度與直射點所在經(jīng)度相差不到90°)。右圖中太陽直射A點,B在A的東北,則其日影朝向東北;C在A的西南,則其日影朝向西南;B距A點遠于C點,所以同高度物體的影子比C點長。

2.特殊情況當某地所在的經(jīng)度與直射點所在的經(jīng)度差大于90°時(該地所在半球為夏半年),就得具體分析。上圖中D地位于直射點A點的東北,但其日影朝東南(注意與規(guī)律1相比只是南北向發(fā)生了變化)。也可以結合當?shù)靥柕闹苋找曔\動來分析,此刻太陽在D地的西北天空。

熱點一影長日變化示意圖的判讀例1:下圖是某中學在某天從日出至日落旗桿的影長隨時間變化示意圖。據(jù)此回答(1)~(2)題。(1)若正午時旗桿的影子朝北并與旗桿等長,則該地的氣候特點是()A.降水變率大B.氣溫的年、日較差大C.夏季涼爽,全年陰雨日多D.冬雨夏干

(2)觀測日之后,正午旗桿影子將變短。下列地理事象與實際不相符的是()A.北非地區(qū)面臨沙塵暴的威脅B.潘帕斯草原正值小麥播種期

C.重慶常出現(xiàn)低溫陰雨天氣,對早稻播種不利D.正值觀賞北京香山紅葉的最佳時期DD熱點二根據(jù)日影長度計算太陽高度例2:我國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立桿法測量當?shù)氐奶柛叨?,當北京時間3月21日14時時,其日影達一日中最短,且日影長度與標桿長度相等,則該地大約位于()

A.45°N,120°EB.45°S,120°EC.45°N,90°ED.45°N,150°E

C

熱點三根據(jù)日影變化確定太陽直射點位置例3:某日某地(28。N,118。E)附近地區(qū)的日影在正午時達全年最小值,則該地區(qū)可見景象最有可能是()A.河流正值枯水期

B.小麥正值生長旺季

C.近幾日陰雨綿綿

D.稻田里春耕繁忙C

熱點四根據(jù)日影變化確定地理位置例4:40。N緯線上A、B兩地在同一時間日影的指向如下圖所示,則可知A點位于B點方。正西

四、晨昏線圖的判讀本題型總結了晨昏線及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介紹了晨昏線在解答光照圖中的應用價值和方法技巧。首先要明確晨昏線的基本特征,包括運動規(guī)律、主要特征和表現(xiàn)形式,然后根據(jù)這些基本特征理解其應用方法。本題型的主要內容如下圖所示:

(一)、晨昏線及其基本特征晨昏線是地球上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由于太陽距離地球十分遙遠,且比地球大,所以到達地球的太陽光為平行光線。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光某時刻只能照亮半個球,這樣就產生了晝半球與夜半球,其分界線就是晨昏線。理論上晨昏線是一個大圓,又叫晨昏圈。它將地球平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晨昏線是太陽照射地球所致,因此晨昏線位置隨地球運行而變化,隨直射點移動而移動。隨著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運動,晨昏線在地球表面自東向西移動。隨著地球公轉,晨昏線以地軸為軸線,不斷擺動,其擺動幅度為46°52’(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幅度相同)。

3.主要特征

(1)晨昏線(圈)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當然也與直射光線垂直)。

(2)某地晝夜長短與該地所在緯線圈上的晝、夜弧長成正比。即:若晝弧長于夜弧,則晝長夜短;反之則晝短夜長。

(3)晨昏線(圈)上看太陽,太陽在地平線上(即太陽高度為O。)。晨線上看太陽為日出,昏線上看太陽為日落。

(4)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18時。若晨昏線(圈)與某緯線圈相切,切點所在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或子夜0時。

(5)晨昏線只在春、秋分日與經(jīng)線重合,其余時間都與經(jīng)線相交,其中在冬至日與夏至日兩者交角最大,為23。26’。

4.不同類型光照圖中晨昏線的表現(xiàn)形式光照圖有側視圖(圖1)、俯視圖(圖2)、斜視圖(圖3)、變式圖(圖4、圖5)等多種形式。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光照圖中,晨昏線或表示為直線,或為一段圓弧,或為曲線。

二、晨昏線在解答光照圖時的應用方法判讀光照圖,應緊緊抓住晨昏線的基本特征。

1.晨昏線(圈)位置變化與晝夜長短的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上述晨昏線的主要特征(1)和(2)是理解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的關鍵知識。在弄清了這兩個特征的基礎上,我們頭腦中應形成這樣一條線索: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晨昏圈擺動(即晨昏圈與地軸之間夾角變化,因為晨昏圈與太陽光線保持垂直)--------各緯線圈(與晨昏圈相交的緯線圈)上晝夜弧長變化---------各地晝夜長短變化(因為晝夜弧長與晝夜長短成正比)。根據(jù)這條線索我們比較容易得出下述結論:(1)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指南半球或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周圍有極晝現(xiàn)象;另一半球情況相反。

(2)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若直射點直射的緯度越高,該半球各地晝越長,夜越短,該半球極點周圍極晝范圍越大。6月22日這一天,太陽直射最北界線,即北緯23。26’,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北極點周圍極晝范圍達最大。整個北極圈之內均為極晝;另一半球情況相反。

(3)只有在極圈之內,才會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但極圈內不同緯度上極晝極夜時間長短不一,從極點(約半年)向極圈(僅一天)遞減。

(4)春、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2.判斷太陽直射點位置據(jù)上述晨昏線主要特征(1),即晨昏線(圈)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與直射光線也垂直),可得出太陽直射點位置決定晨昏線(圈)位置。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晨昏線(圈)位置來推出太陽直射點位置。

(1)直射點經(jīng)線:位于晝半球,晨昏線(圈)與某一緯線圈相切的切點所在經(jīng)線圈為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圈。

(2)直射點緯線:直射點緯度與極晝極夜范圍最低緯度互余,即直射點緯度﹦90。一極晝極夜范圍最低緯度。如果70。N至北極點之間為極晝,則太陽直射20。N。晨昏線(圈)過南北極點,則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圈)與南北極圈相切,北極圈內極夜,則太陽直射23。26’S,北極圈內極晝,則太陽直射23。26’N。

3.判斷晝半球和夜半球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到晝半球的為晨線,如圖4中AB線,圖5中AC線;由晝半球進入到夜半球的則為昏線,如圖4中AC線,圖5中AB線。若已知晨線和昏線,就可判斷某地所處半球是晝半球還是夜半球:晨線以西為夜半球,以東為晝半球;昏線以西為晝半球,以東為夜半球。4.計算晝夜長短(日出、日落時刻)

(1)由于地球每小時自轉15。,故某地晝長=晝弧長(指晝弧所跨經(jīng)度數(shù))除以15。

(2)由于上午、下午時間長度相等,且白晝中點時間為12時(指地方時),故日出時刻﹦12時一晝長÷2,日落時刻﹦12時+晝長÷2。

5.判斷節(jié)氣或季節(jié)判斷關鍵:晨昏線(圈)與極點或極圈的位置關系。當晨昏線(圈)與極圈相切時,則為兩至日。北極圈內為極晝,則為夏至日,如圖2中a圖、圖3、圖5等;北極圈內為極夜,則為冬至日,如圖4。當晨昏線(圈)經(jīng)過南北極點(與某一緯線圈重合)時,為春秋分日,如圖2中b圖。當北極點周圍為極晝時,北半球為夏半年;當北極點周圍為極夜時,北半球為冬半年。

6.正午太陽高度的判斷

(1)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以直射點所在緯線為最大,向南北兩側遞減。春秋分日: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夏至日: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漸小,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達一年中最大值。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