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運筆的提按教學目標:1.學習運筆提按的寫法。2.了解不同書法家運筆的提按變化特點。教學重點與難點:寫好提按教學過程:一、激勵導入二、學習“提”和“按”提按是學習書法極其重要的技巧,可以說每一個筆畫的書寫都離不開提按。正確運用提按,能寫出優(yōu)美的筆畫??瑫钠鸸P、行筆、收筆過程,提按轉換豐富。1.觀察提按的變化,發(fā)現(xiàn)區(qū)別教師出示:(1)輕按起筆;(2)折筆向右按筆下行;(3)漸行漸按;(4)向右下重按;(5)向又漸提漸行;(6)快提后收筆。2.練一練臨寫下面例字丈女久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師相機指導。3.找一找比較不同書法家運筆的提按變化特點,以“之”為例。柳公權褚遂良歐陽詢趙孟頫三、總結連續(xù)不斷,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練字也一樣,寫得太少,沒有掌握,當然談不上進步,而生硬機械地多寫,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據(jù)經(jīng)驗,楷書練字臨帖,每天差不多要寫二百多字,必須一次性連續(xù)不斷寫完。這才能達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較佳的量才能達到較佳的效果。第二課我來寫賀卡教學目標1.了解基本的提按運筆技法。2.通過提按的技法練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提與按的書寫方法。3.體驗提按產(chǎn)生的線條變化美感。重點:掌握提按的運筆方法。難點:掌握提按之間的轉換技法。賀卡內容:天天開心,心想事成、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永葆青春、桃李滿園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嗎?這是我國的第幾個教師節(jié)呢?這么重要的日子我們可以怎樣來慶賀呢?2.出示本課課題:(我來寫賀卡》二、學習新知1.展示各種賀卡,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毛筆制作賀卡的魅力。2.展示賀卡“師恩”,讓學生觀察版面設計及“師恩”二字的書寫特點(1)觀察“師”字的結構特點。師:左右結構,左高右低,左收右放,末筆懸針樹伸展(2)觀察“恩”字的結構特點。恩:上窄下寬、上收下放,心字底的三點相互呼應。3.學生練習書寫例字三遍。4.評一評:對學生的書寫作業(yè)進行點評,鞏固左高右低,左收右放,上窄下寬、上收下放的書寫規(guī)律三、制作賀卡1.學生討論怎么設計寫有“師恩”兩字的賀卡2.學生選擇一種顏色的卡紙進行設計,考慮字的位置、大小以及周邊如何裝飾等,可以采用剪、畫、貼、寫等多種方法來3.教師巡視指導,并提醒裁剪時注意安全。4.作業(yè)點評,通過激勵性評價,進一步培養(yǎng)興趣。四、拓展延伸1.拓展訓練:教師節(jié)黃卡的內容除了“師思”兩字,還可以寫哪些內容?還可以寫天天開心、心想事成、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水葆青春、桃李滿園等。格式除了橫寫,還可以怎么寫?還可以豎寫、扇形寫等。2.延伸思考:當想寫的字寫不好時,有哪些辦法可以將它寫好?可以集字、查書法字典、請老師書寫范字等。五、整理反思“金”字為上下結構,人字頭撇輕撩重,下面的橫有長知變化最后一橫為長橫,中間的露豎在中線上?!澳睢弊譃樯舷陆Y構,人字頭撇細撩粗,第三,四筆為短橫,略上斜?!靶摹背时鈩?托起上部,但仍在人字頭的覆蓋下“登”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左小右大,下部“豆”,筆畫緊湊,末筆長橫伸展?!鞍l(fā)”字為上下結構,登字頭的右撩寫成長點,下部筆畫較多左右緊湊,不宜松散此四字整體需注意上寬下窄,中心對齊(2)學生臨習“金,念、登、發(fā)”四字(3)教所現(xiàn)指導,重點檢查學生是否做到上寬下窄(4)作業(yè)點評:通過激勵性評價,進一步培養(yǎng)興題:重三繞字學生是否做到上寬下窄、中心線對齊,是否做到撇細捺粗,及撤捺夾角約90度,收筆撇低捺高進行點評。三、拓展延伸1.拓展訓練:比一比,觀察不同書法家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頻在處理人字頭與登字頭時的不同方法。同一個偏旁,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處理好了,同樣有很好的藝術效果。2.了解《泰山刻石》。(1)出示《泰山刻石》,請學生欣賞。(2)說說看了《泰山刻石》的感受(3)教師介紹《泰山刻石》,幫助學生了解《泰山刻石》的時間、背景以及書寫風格。四、自主練習1.請學生觀察“翕、合、食、發(fā)”四字,說說書寫這些要注意些什么“翕”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人字頭撒捺伸展,覆蓋下部下面筆畫較多,各筆畫位置要緊湊、合理,重心平穩(wěn)?!坝稹弊蠖逃议L,左右對稱。“合”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人字頭撇捺伸展,覆蓋下三筆短橫剛好在橫中線上,“口”部呈扁勢?!笆场弊譃樯舷陆Y構。人字頭的撇畫伸展,捺畫為反捺。下部“良”橫折的橫畫與首點粘連,末筆也是反捺。發(fā)”字寫法與上面相同2.學生書寫這四個字,教師巡視指導。五、整理反思1.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教師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人字頭與登字頭的字還是挺難寫的,我們知道了它們的書寫規(guī)律,即撤細捺粗,撇捺夾角約90度,收筆撇低捺高等。我們還知道了要做到上寬下窄、中心線對齊,這樣才能寫好帶有人字頭與登字頭的字。3.清潔、整理學具。第五課四點底與皿字底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四點底與皿字底的書寫要領;2.能臨寫好“無、烈、蓋、盤”四字,要求寫得正確。重點:掌握四點底與皿字底的書寫要領;難點:掌握四點底、皿字底與其組合部件之間的位置、大小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猜字謎: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四點底與皿字底》。二、學習新知學習四點底與皿字底的書寫。(1)出示圖解,學生觀察、討論得出四點底與皿字底的筆順和筆法。(2)教師小結書寫要領。四點底:四點自左向右寫,左點偏向左下,第二點豎而偏左,第三點高,最后一點偏向右下。排列要均勻,外面兩點稍長,中間兩點稍短,星上聚下散狀。皿字底:豎畫上開下合,中間兩豎畫左細右粗,長橫起筆較輕收筆較重字底為偏旁,要起到穩(wěn)固重心的作用,字底在字的結構中起支撐和平穩(wěn)重心的作用,一定要寫正、寫穩(wěn)、寫扁(3)學生摹寫,教師點評反饋(4)我來動筆。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書上幾個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2.范字練習(1)教師示范“無、然、蓋、盡”四字,邊寫邊對“無、然、蓋、盡”進行結構、用筆的分解分析仰?!盁o”字為上下結構。上部的三橫有長短、俯仰的變化,首橫最短,呈仰勢,第三橫長而舒展,呈俯勢。四豎畫上開下合。四點底的四點間距均衡,左右兩點相互呼應?!叭弧弊譃樯舷陆Y構。上部筆畫較多,注意穿插和避讓,寫得緊湊一些。整個字呈上放下收之勢?!吧w”字為上下結構。上部兩點上開下合,三橫平行,中橫略短;下部皿字底四短豎上開下合,長橫舒展,起承托作用?!氨M”字為上部的橫畫之間平行,各橫畫長短變化明顯,第筆長橫伸展;中間左邊三點略小,朝左下,右邊一點略大,朝右下:皿字底較扁,托起整個字。(2)學生臨習,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又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用筆進行重點指導。(3)對部分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投影展示,學生點評,教師穿插指導。(4)總結書寫規(guī)律:四點底的點均呈縱向,左右兩點相向呼應皿字底四短豎上松下緊,下橫長.三、拓展延伸1.觀察比較。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照、盡”,請學生比一比不同書法家書寫四點底與皿字底的特點。2.了解《石門頌》。(1)出示《石門頌》,請學生欣賞。(2)請學生說說看了《石門頌》的感受。(3)教師介紹《石門頌》,幫助學生了解《石門頌》刻立的時間、背景以及書寫風格。四、自主練習1,請學生觀察“烈、照、盤、盛”四字,說說書寫這些時要注意些什么伸展,四點底較寬,起承托作用?!傲摇弊譃樯舷陆Y構?!傲小辈恳笥疑煺?四點底較寬,起承托作用?!罢铡弊譃樯舷陆Y構。上部的“昭”約占整個字的四分之日”部稍窄,“召”部略寬;四點底排列均勻,略寬于上部?!氨P”字為上下結構。上部的“般”要左右對稱,“舟”部橫畫左伸右縮,右邊的反捺較為伸展:皿字底占整個字的三分之一左右?!笆ⅰ弊譃樯舷陆Y構。上部的“成”約占整個字的三分之第四筆斜鉤從左上起筆向右下伸展,行筆至右下向上鉤出。2.學生練習書寫這四個字,教師巡視指導。五、整理反思1.教師總結本課內容,表揚書寫優(yōu)秀的學生,并將學生業(yè)進行展示。2.清潔、整理學具。第六課八字頭與八字底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八字頭與八字底的書寫要領。2.能臨寫好“能、首、共、其”,要求能寫的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體驗帶有八字頭與八字底漢字結構的美感。重點:初步掌握八字頭與八字底的書寫要領;難點:掌握八字頭、八字底與其組合部件之間的位置、大小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分析比較:出示八字頭與八字底,請學生說說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發(fā)言后教師總結。相同點:都由兩個點組成。不同點:八字頭與八字底兩點的開口方向不同,八字頭上開下合,八字底上合下開;八字頭兩點起筆左低右高,收筆左高右低,八字底兩點起筆等高,收筆左低右高;作為偏旁,一個是字頭,一個是字底2.出示本課課題:《八字頭與八字底》二、學習新知1.學習八字頭與八字底的書寫。(1)出示圖解,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討論得出八字頭與八字底的筆順和筆法。(2)教師小結書寫要領。八字頭:兩點先左后右,左點短,右點長。八字底:兩點先左后右,左點長細,右點厚實。(3)學生臨寫八字頭、八字底各三個,教師巡視指導2.學生摹寫課本上“我來動筆”中的例字,先雙鉤然后填寫所缺筆畫,教師點評反饋。3.范字練習(1)請學生觀察書本上“前、兼、共、其”四字,思考八頭與八字底的寫法有哪些類型。(2)教師通過范字總結,八字頭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左圓點,右點,如“前種是左撇點、右撩如“兼”字,字底也有兩種寫法,左點可向左下出鋒也可向右上出鋒,如“共”和“其”字,右點的寫法一股用圓點。(3)教師示范書寫“前、兼、共、其”四字,邊寫邊對“前、兼、共、其”進行結構、用筆的分解分析。“前”字八字頭上開下合,第三筆長橫伸展,下部豎畫挺直飽滿,豎鉤最長?!凹妗弊职俗诸^上合下開:橫畫間距均衡,筆畫較細,長短有變化;四點底排列勻稱,托起上面部分。“共”字上部的兩橫分別為短橫和長橫,長橫伸展:八字底上合下開,飽滿厚重,支撐起上面部分?!捌洹弊稚喜康臋M畫間距較均衡,長短、起收筆均有變化;兩豎畫起筆方法不一樣,左豎短,右豎長;八字底左為挑點,右為圓點,寫得飽滿厚重,支撐起上面部分,左右兩點的距離略寬于首橫。(4)學生書寫這四字,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用筆進行重點指導。(5)對部分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投影展示,學生點評。三、拓展延伸1.觀察比較: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前、其”,請學生感受并說一說不同書法家書寫八字頭和八字底的特點。。2.了解《乙瑛碑》(1)出示《乙瑛碑》,請學生欣賞。(2)請學生說說,看了《乙瑛碑》的感受。(3)教師介紹《乙瑛碑》,幫助學生了解《乙瑛碑》刻立的時間、背景以及書寫風格。四、自主練習1.請學生觀察“首、尊、六、具”四字,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笆住弊稚喜咳M勢,八字頭上開下合,橫畫左右伸展;下部取縱勢,與八字頭齊寬。“尊”字八字頭上合下開,取勢較扁;下部橫畫起收筆、長短變化豐富,“寸”部上面的橫畫最長,左右伸展?!傲弊质c飽滿圓潤,橫畫細長,左右鐘展:八字厚實,上合下開?!熬摺弊稚险聦?橫畫間距均衡,里面的三橫連左不連右末橫要斜長:八字底兩點呼應,上合下開,托起上部。2.學生書寫這四個字,教師巡視指導。五、整理反思1.教師總結本課內容,表揚書寫優(yōu)秀的學生,并將學生作業(yè)進行展示。2.清潔、整理學具。第七課集字臨摹練習(二)教學目標:1.了解橫幅,斗方和條幅這三種幅式的章法;2.臨寫集字作品“上善若水”,把“上善若水”四字寫得正端正,整潔,章法合理,布局完整。3.初步感受書法集字臨草中文字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的藝術之美。重點:參照范作,臨寫“上善若水”。難點:讓學生體會怎樣的章法才是比較關觀的,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上善若水”的橫幅作品,讓學生說說看到作品后的感受。教師總結:這是一幅橫幅作品,“上善若水”出自我國傳典籍《道德經(jīng)》2.出示本課課題:《集字臨摹練習(二)》。二、學習新知1.了解含義。教師提問:“上善若水”的含義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水滋潤萬物。但不與萬物爭高下。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觀察分析。(1)出示“上、善、若、水”四字,請學生觀察、討論這四個字書寫要領。(2)師生討論得出四個字的書寫要領?!吧稀弊质坠P豎畫粗壯厚實,起筆力量要重.“善”字橫畫長短錯落有致,長橫舒展:“口”部上寬下窄,橫折的起筆不與豎畫相連。“若”字上下小,中間大,橫畫左右伸展,撇畫舒展。“水”字豎鉤直挺有力,撇捺舒展,左右基本對稱;橫撇不碰到到豎鉤,右邊撤的收筆碰到豎鉤。(3)教師示范書寫。(4)學生臨寫,教師點評反饋。發(fā)現(xiàn)比較優(yōu)秀的作業(yè),及時展示、點評。3.章法分析(1)分析“上善若水”橫幅作品的章法。A.包含了哪幾部分?B.書寫順序是怎樣的?C.橫式作品書寫時要注意什么?(2)出示條幅和斗方作品,請學生分析這兩種形式的章法要點,教師總結。條幅:寫“上善若水”這幅條幅作品時,正文起首不空兩格,沒有標點,落款寫在正文左側,略小于正文,最后可以蓋上印章。斗方:寫“上善若水”作品時,“上善”一行,“若水”為一行,大小均勻,落款在正文左側偏下。三、集字創(chuàng)作1.分發(fā)事先準備的宣紙。2.教學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邊、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3.學生臨寫,教師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帶有普遍性題,教師可集中講解。四、整理反思1.學生互評,提高欣賞水平。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推薦作品,集體欣賞、點評,教師在評價標準上做些適當引導。2.舉辦班級的書法展,展出今天臨寫的“上善若水”。3.布置拓展作業(yè):從《多寶塔碑》中集字書寫“萬象更新”4.清潔、整理學具。
第八課日字頭與日字底教學目標:
1、學習日字頭和日字底的寫法。
2、把握好字的結構,要端正、美觀地書寫,注意位置的大小關系。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正確運筆,寫好日字頭和日字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把握好結構,端正美觀地書寫。
教學過程:
1、指名說說“日”字頭和日字旁的寫法
2、學生練寫,評價
二、講授新課
閱讀課本的碑帖例字,研究不同書法家書寫
“日字頭”“日字底”,小組內交流它們的結構特點。
三、合作探究“日”字頭和底寫法
1、出示日字頭和日字底,學生合作探究日字頭和日字底怎樣寫才好看。
2、交流
3、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老師小結、范寫。作為偏旁的“日”字與獨體字比較基本相同,只是字形變小、位置偏上,注意橫
的右端應留點空隙,橫上下居中。
(1)學生練寫、評價(2)自主性學習
四、學生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觀察,探究怎樣寫時
2、小組里交流
3、指名當小老師范寫
4、老師根據(jù)小老師的范寫補充評價
五、練習
1.在習字冊中練寫2.清潔、整理學具。
第九課心字底與貝字底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心字底和貝字底的書寫要領,了解帶有心字底與貝字底的字的書寫特點和規(guī)律。2.能臨寫好“思、感、資、貞”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體驗帶有心字底與貝字底的字的結體變化美感。重點:初步掌握心字底和貝字底的書寫要領。難點:指導學生觀察、領悟帶有心字底與貝字底字的書寫特點和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猜字謎:出示甲骨文心,請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字。教師:這是甲骨文的“心”字,“心”字從甲骨文演變到現(xiàn)在,有哪些書體呢?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心字底和貝字底。2.出示本課課題:《心字底與貝字底》。二、學習新知1.學習心字底和貝字底的書寫。(1)出示圖解,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討論得出心字底和貝字底的書寫筆順和筆法(2)教師小結書寫要領心字底:先寫左點再寫臥鉤,先中點后右點。三點左低右高貝字底:左豎短,橫折形長,三橫有長短,下兩點要能托住上部分。(3)學生臨寫心字底、貝字底各三個,教師巡視指導2.學生摹寫課本上“我來動筆”中的例字,先雙鉤然后填寫所缺筆畫,教師點評反饋。3.范字練習。(1)請學生觀察書本上“思、感、資、貞”四字,思考這四個字是什么結構,書寫上有什么特點。(2)教師通過范字總結:這四個字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思、貞”上窄下寬,“感、資”上寬下窄。(3)教師示范書寫“思、感、資、貞”四字,邊對四個字進行結構、用筆的分解分析。“思”字為上下結構,上窄下寬;首筆短豎略向右斜,上部“田”開下合;心字底左低右高,呈扁狀,托起上部。“感”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部斜鉤伸展,心字底較小,點與臥鉤緊湊?!百Y”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部“次”字呈扁形,捺反捺;貝字底呈縱勢,中間兩橫靠左,不與右豎相接,最后兩撐開,托起上部?!柏憽弊謾M畫間距較均衡,長短、起收筆均有變化;貝字底豎短,橫折豎長,下兩點支撐起上面部分。(4)學生書寫這四字,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筆進行重點指導。(5)作業(yè)點評:通過激勵性評價,進一步培養(yǎng)興趣,鞏固學生對帶有心字底與貝字底的字比例關系的把握,發(fā)現(xiàn)這兩類字的基本規(guī)律。4.觀察比較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貞、恩、思”,請學生感受并說說不同書法家書寫心字底與貝字底的特點。三、自主練習1.請學生觀察“忽、息、質、賢”四字,說說書寫這些時要注意些什么。“忽”字為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上部“勿”斜中求正,重心平衡;下部心字底呈扁狀,三點左低右高。“息”字為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上部“自”呈縱勢;下部心字底取勢較扁?!百|”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部呈扁勢;下部貝字底呈縱勢,下兩點撐開托住上部。“賢”字為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部“又”末筆為反撩貝字底呈縱勢,托起上部。2.學生書寫這四個字,教師巡視指導。四、整理反思1.教師總結本課內容,表揚書寫優(yōu)秀的學生,并將學生作業(yè)進行展示。2.清潔、整理學具。第十課山字頭與京字頭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山字頭與京字頭的書寫要領,了解帶有這兩種偏旁的字書寫時的細微變化。2.能臨寫好“崇、岑、玄、亭”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3.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體驗書寫的快樂,感受書法之美。重點:掌握山字頭與京字頭的書寫要領。難點:初步掌握帶有山字頭與京字頭的字的書寫特點和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出示“崇、歲、玄、夜”四字,請學生說一說這四個字都是什么結構,它們的偏旁分別是什么。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山字頭與京字頭》二、學習新知學習山字頭與京字頭的寫法(1)出示圖解,教師進行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討論得出山字頭與京字頭的書寫筆順和筆法(2)教師小結書寫要領。山字頭:中間豎短而斜向左下,豎折分筆寫成,右短察整體左低右高京字頭:先寫點再寫橫。點取直勢,形態(tài)粗壯,橫畫細左低右高(3)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書上“我來動筆”幾個字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4)評一評:對學生的書寫作業(yè)進行點評。2.臨寫范字(1)教師示范書寫“崇、歲、玄、夜”四字,邊寫邊對“崇、歲、玄、夜”進行結構、用筆的分解分析“崇”字為上下結構,山字頭三豎略向左斜,豎折的豎畫和橫畫分開兩筆寫成:中間的寶蓋向右伸展:下部“示”的豎鉤與山字頭的豎在同一中心線上,左右兩點相互呼應?!皻q”字為上下結構,山字頭三豎略向左斜,豎折的豎畫和橫畫分開兩筆寫成:下部筆畫較多,注意穿插和避讓,應寫得緊湊一些,斜鉤向右下伸展?!靶弊譃樯舷陆Y構,京字頭點居橫中,為豎點;下部的撇折起筆不碰到橫畫,末筆的點畫飽滿圓潤?!耙埂弊譃樯舷陆Y構,上合下開;京字頭點居橫中,為側點下部的單人撇畫向左伸展,“夕”筆畫緊湊,末筆捺畫伸展。(2)學生臨習,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用筆進行重點指導。(3)對部分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投影,學生點評,教師穿插指導。(4)總結書寫規(guī)律:山字頭與京字頭的寬窄應與下部協(xié)調配合三、拓展延伸1.拓展訓練: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玄、夜、言”,請學生比一比不同書法家書寫京字頭的特點。2.了解《禮器碑》。(1)出示《禮器碑》,請學生欣賞。(2)請學生說說看了《禮器碑》的感受。(3)教師介紹《禮器碑》,幫助學生了解《禮器碑》刻立的時間、背景以及書寫風格。四、自主練習1.請學生觀察“岑、豈、亭、京”四字,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岑”字為上下結構,山字頭較小,“今”部的舒展,最后一筆為短豎?!柏M”字為上下結構,山字頭豎畫較為傾斜,最后一寫作短撒:下部“豆”的占整個字的三分之二,注意橫向筆畫之間的距離:“口”較扁,末筆橫畫伸展,托起上面部分。“亭”字為上下結構,京字頭比中間的禿寶蓋窄:末筆與首筆點在同一中心線上,出鉤較長?!熬弊譃樯舷陆Y構,京字頭點居橫中,橫畫伸展;下部“曰”上寬下窄,“小”的豎鉤與首筆點中心對正,左右兩點分得較開,呈八字形,相互呼應。2.學生臨習“岑、豈、亭、京”四字,教師巡視指導五、整理反思1.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教師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山字頭和京字頭的寫法,并且在書寫相關的字時感受到了山字頭和京字頭的變化和運用。3.清潔、整理學具。第十一課集字臨摹練習(三)教學目標:1.了解“學而時習之”的出處和含義。2.引導學生了解顏楷不同點畫形態(tài)及書寫方法,把字寫得端正、勻稱、美觀,各部分搭配合理。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重點:理解“學而時習之”的字形結構。難點:集字創(chuàng)作時把握好字與字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出示“學而時習之”,請學生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是本課課題:集字臨摹練習(三)二、學習新知1.集字解讀(1)出示“學而時習之”五字,請學生觀察、討論這五字中些筆畫比較難寫。根據(jù)學生回答,單獨練習橫折的寫法。(2)學生察分析五個字的書“學”字中間寬面”字字形扁個縱向筆畫的間距要勻稱“時”字左窄右寬右部橫畫間距均勻,長知、曲直均有變化習”字上橫下縱,筆畫橫細豎粗,間距均勻少”字左縮右伸橫撤筆斷意連,捺畫伸展(3)教師示范書寫。(4)學生臨寫,教師點評反饋。發(fā)現(xiàn)有比較優(yōu)秀的作業(yè),可及時進行展示、點評。2.作品欣賞(1)出示橫幅和條幅作品,欣賞并說說書寫作品時的注意點。教師總結:正文的字大,落款的字小。正文字的大小整體均衡,又有變化?!皩W”字筆畫多,在作品中的字形可以寫得略大“而”字筆畫少,字形較小?!皶r”字的結構要緊湊,左右不可分太開?!傲暋弊稚厦娌糠忠似??!爸弊洲喈嬌煺?。三、學生臨寫1.分發(fā)事先準備的宣紙。2.教學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邊、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檢查學生字的大小、布白是否協(xié)調合理。四、整理延伸1.學生互評,提高欣賞水平。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推薦作品展示,集體欣賞,點評,教師在評價標準上做些適當引導。2.舉辦班級的書法展,展出今天臨寫的“學而時習之”。3.布置拓展作業(yè):請學生從《多寶塔碑》中集字書寫“夜靜春山空4.清潔、整理學具。第十二課廠字旁與廣字旁教學目標1.初步掌提廠字旁與廣字旁的書寫要領,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般書寫規(guī)律。2.能臨寫好“辰、厥,府、庭”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構比例適當。3.在靜心書寫中,體驗書寫的快樂,感受書法之美。重點:初步掌握廠字旁和廣字旁的書寫要領。難點:指導學生觀察、領悟《多寶塔碑》中帶有這兩種偏旁類型字的特點。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用幻燈片出示“座、度、唐、辰”這四個字,請學生說一說這四個字的偏旁分別是什么。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廠字旁與廣字旁》二、學習新知1.觀察分析,嘗試書寫(1)出示廠字旁廣字旁,明確;兩個偏旁的筆順,請學生說兩個偏旁書寫上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廠字旁橫畫斜而短,撇畫先豎后轉左下。廣字旁先寫點,后寫橫,撇露起尖收。(2)學生分別臨寫廠字旁和廣字旁各三個,同桌之間相互選出寫得最好的一個廠字旁和廣字旁。教師對學生的書寫作業(yè)進行點評2.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座、度、唐、辰”幾個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3.臨習指導。(1)出示“辰、厲、府、廣”四字,請學生說說廠字旁和廣字旁在這些字中不同的處理。廠字旁和廣字旁寫法相似。廠字旁橫稍上斜,撇斜長。廣字旁橫畫的長短視下部分寬窄而定,橫較細,撇細長略帶弧度,點居橫中(2)分析四個字的書寫特點?!俺健弊譃榘氚鼑Y構,廠字旁的橫稍上斜,撇畫向左舒展第三筆為短橫,第四筆為短撇,第五筆橫畫向右伸展,比首筆橫要長:末筆的撩穿過短撇,向右伸展?!皡枴弊譃榘氚鼑Y構,廠字旁的橫稍上斜,撇畫起筆在橫畫起筆下面,兩筆畫相接,撇畫向左下舒展:內部“萬”筆畫較多,注意各筆畫之間的距離和穿插關系?!案弊譃榘氚鼑Y構,首點在米字格豎中線上,橫畫與豎撇的起筆相接,“付”的橫畫收筆比廣字旁的橫畫偏右,“付”的豎鉤與廣字旁橫的收筆在同一條線上?!皬V”字為半包圍結構,點畫在橫畫的中間,撇細長略帶弧度廣字旁里面的橫畫較多,注意各橫畫的間距和長短變化;最后的兩點上合下開,托起上部。(3)學生臨習“辰、厲、府、廣”四字,教師巡視指導。(4)作業(yè)點評,逐步掌握兩個偏旁不同的變化三、拓展延伸1.請學生比較不同書法家書寫廠字旁和廣字旁的特點,體會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2.欣賞《四狹頌》。此碑在甘肅成縣天井山,刻于東漢建寧四年(公元171年),為仇靖所寫,歌頌了武都太守李翕治理西狹閣道的事跡。此碑結體方整雄偉,莊嚴渾穆,筆力穩(wěn)健,已有波磔筆畫,但不少字還有篆書結構,方整中帶圓融。四、自主練習1.臨習指導:出示范字“厥、唇、庭、座”四字,進一步觀察、臨習,寫出偏旁的變化,“厥”字筆畫較多,廠字旁的橫較長,撇較細:被包圍的部分左右對等,改捺為點。“唇”字橫畫短,撇畫細長。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呈窄長形,注意各筆畫穿插?!巴ァ弊謴V字旁點居橫中,撇與“廷”部的掠左右伸展,輕捺重?!白弊謴V字旁點居橫中,撇畫細長,起筆在上橫的起筆下方,但兩筆不相接;被包圍的部分注意對稱關系,末筆橫畫較長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3.作業(yè)點評,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個偏旁細微的變化和各自的寫法。五、整理反思1.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廠字旁與廣字旁的書寫,并學寫了相關的范字。廠字旁和廣字旁書寫時要根據(jù)不同字形注意把握筆畫的粗細、長短、角度等。3.清潔、整理學具第十三課走之底與走字旁教學目標1.掌握走之底與走字旁的書寫方法,了解帶有這兩種偏旁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2.能臨寫好“近、通、起、超”,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感受中國書法結體變化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和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之情。重點:初步掌握走之底與走字旁的書寫要領。難點:掌握帶有這兩種偏旁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出示“近、造、起、趙”,請學生說說這四個字分別是什么偏旁。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走之底與走字旁》二、學習新知1.教師演示“走”字的字形演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所書寫的漢是經(jīng)過了幾干年的演變而來的。在古代,“走”不是“走路”的意思,而是“跑”的意思。金文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一個奔跑的“人”,下半部分是一個“止”字,代表一只腳。隸書中上面的“人”變成了“土”,下面的“止”也改變了形象。慢慢演變成我們現(xiàn)在書寫的楷體字——走。3.學習書寫走字旁。出示“趙、起”。這兩個字認識嗎?看看這兩個字中的“走”,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帶有走字旁的字都是左下半包圍。寫走字旁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走字旁先寫“土”,再寫豎和短橫,最后寫撇和捺,撇短呈縱勢,捺長取橫勢。4.學習書寫走之底教師分析走之底的結構,講解走之底的書寫要領:點的位置、橫折折撇的寫法(分解練習,書空練習)、捺的寫法。走之底點取平勢,橫折折撇短小呈縱勢,平捺上平下斜。4.請學生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近、造、起、趙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5.請學生觀察“近、造、起、趙”四個字走之底與走字旁的特征,并說一說,然后自己練一練。走之底由點、橫折折撇、捺組成,重點注意橫折折撇的寫法,要輕重適宜,捺畫平而舒展。走字旁上兩橫上短下長,左邊參差,右邊較齊,撇細短,捺平而舒展?!敖弊譃榘氚鼑Y構,走之底的捺畫向右伸展,托起“斤”;“斤”部的首筆短撇起筆略高于走之底的點?!霸臁弊譃榘氚鼑Y構,走之底的點和橫折折撇窄長,撩畫右伸展,托起“告”部;“告”部高于右邊走之底?!捌稹弊譃榘氚鼑Y構,走字旁的上兩橫上短下長,向左伸展捺畫向右伸展,托起“己”部;“己”部較小,末筆為豎折。“趙”字為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的兩短橫上短下長,向左伸展捺畫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與走字旁緊湊。學生練習書寫這四字,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用筆進行重點指導。6.觀察比較。觀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道,起”,請學生感受并說一說不同書法家書寫走之底與走字旁的特點。三、自主練習1.說一說特點:觀察“通、遂、超、趙”四個字的結構特點“通”字走之底橫折折撇粗細分明,“甬”的起筆高于走之底,末筆為垂露豎,不碰到走之底的捺畫?!八臁弊肿咧讬M折折撇粗細分明;“家”部上兩點起筆高于走之底的點,末筆為反捺,不超過走之底捺畫的長度。“超”字走字旁的兩短橫上短下長,向左伸展,捺畫向右伸展托起“召”部;“召”部筆畫緊湊?!摆w”字走字旁的兩短橫上短下長,向左伸展,第四、五筆分別為點、撇,捺畫向右伸展,托起“肖”部;“肖”部與走字旁緊湊。2.寫一寫范字:學生試寫四個范字各兩遍,初步感知體驗兩部分的比例關系。3.找一找規(guī)律:總結出半包圍結構兩部分所占的位置比例有大小之分。4.評一評作業(yè):對學生的書寫作業(yè)進行點評。5.學生再次書寫四個范字各三遍。6.學生課堂作業(yè)展示。四、整理反思1.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教師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走之底由點橫折折撇、捺組成,重點注意橫折折撇的寫法,要輕重適宜,捺畫平而舒展;走字旁上兩橫上短下長,左邊參差,右邊較齊,撇細短,捺平而舒展。3.清潔、整理學具。第十四課同字框與門字框教學目標1.掌握同字框與門字框的書寫方法,了解帶有這兩種偏旁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2.能臨寫好“同、用、開、問”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感受中國書法結構變化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和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之情。重點:掌握同字框與門字框的書寫要領。難點:初步掌握帶有這兩種偏旁的字的書寫特點和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出示“同、用、關、開”,請學生說說這四個字的偏旁分別是什么。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同字框與門字框》。二、學習新知1.教師演示“門”字的字形演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所書寫的漢字是經(jīng)過幾千年演變而來的,猜一猜是什么字教總字的字形變化不大,甲骨文,小篆、楷書的“門”字,都由兩扇門組成。古代單扇的門叫“戶”。2.學習書寫門字框教師問:這兩個字認識嗎?看看這兩個字中的“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帶有門字框的字都是三面包圍。書寫門字框里面部分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門字框的字為三面包圍結構,先寫豎再寫橫折,兩橫短小。豎折較直,內橫靠左。橫折鉤形長,折筆向下與左豎呈相向之勢,框內的部件居中或略靠左,筆畫分布要均勻。3.學習書寫同字框。學生分析同字框的結構,教師講解同字框書寫要領:同字框為三面包圍結構,左豎稍短,粗壯有力,橫折鉤橫略向上斜,折筆的位置較高一點。4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同、聞、問、開”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5.學生觀察“同、用、關、開”四個字同字框與門字框的特征,然后自已練一練。同字框和門字框,框的寬窄應視框里筆畫的多少而定,如筆畫多,框應略寬,筆畫略細;筆畫少,框應略窄,筆畫略粗。門字框要注意左短右長,左小右大。學生練習書寫這四字,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字體結構、用筆進行重點指導。第十五課方框教學目標1.掌握方框的書寫方法,了解帶有方框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2.能臨寫好“團、圓、因、圍”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感受中國書法結體變化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和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之情。重點:掌握方框的書寫要領難點:初步掌握帶有方框的字的書寫特點和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整體感知:出示“團、圓”,說一說這兩個字偏旁是什么。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方框》。二、學習新知1.了解“口”部。通過“國”字學習“口”部。在古代,每個部首都有一個讀音“口”讀音為wei,表示疆域、邊界。2.學習書寫方框。方框的書寫要領:左豎要堅挺有力,曲中帶直。橫折鉤橫畫上揚,起筆處和豎畫呼應,折處提筆然后重按,再用力下行,到末端(超出左邊的豎)頓筆調鋒,迅速出鉤。外形呈左梯形,左合右開,不能寫成方形。3.我來動筆。用鉛筆或鋼筆先雙鉤再填寫“四、因、圓、圍”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其中“四”字的偏旁與其他字有什么不同。4.練一練(1)請學生觀察“團、圓”兩個字的特征,并說一說。(2)教師總結“團”字為全包圍結構,左豎細,右豎鉤粗長;方框里的筆畫緊湊,各橫畫注意長短、粗細變化;末橫要與鉤相連?!皥A”字為全包圍結構,方框寫法與“團”字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團”字橫折鉤的起筆與左豎的起筆分開,“圓”字的首筆與橫折鉤的起筆相接;方框內的筆畫緊湊,“貝”的左右兩豎有粗細、長短變化。(3)學生練一練,教師巡視指導。5.觀察比較出示不同書法家書寫的“國、四”,請學生感受并說一說不同書法家書寫方框的特點。三、自主練習1.說一說特點:請學生觀察“因、圍”兩個字的結構特點并說一說?!耙颉弊譃槿鼑Y構,左豎畫與橫折鉤的起筆分開,左豎畫比橫折鉤的豎略短、略細;方框內的“大”偏左靠上,筆畫較粗。“圍”字為全包圍結構,首筆豎畫與橫折鉤的起筆相接;方框內筆畫繁多,注意布白均衡,框內上下均有豎畫與方框的上下橫相粘,方框內的筆畫略細。2.寫一寫范字:學生試寫兩個范字各兩遍,初步感知體驗內外兩部分的比例關系。3.找一找規(guī)律:總結出方框各部分的特征。4.評一評作業(yè):對學生的書寫作業(yè)進行點評。5.學生再次書寫兩個范字各三遍。6.學生課堂作業(yè)展示。四、拓展延伸1.出示《曹全碑》,請學生欣賞。2.請學生說說看了《曹全碑》的感受。3.教師介紹《曹全碑》,幫助學生了解《曹全碑》刻立的時間背景以及書寫風格?!恫苋妨⒂跂|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記載了郃陽縣令曹全的家世、事跡和政績?!恫苋肥菨h代隸書的代表作品之一,書法風格秀麗,結體勻稱,以圓筆為主,被視為漢碑精品。此碑現(xiàn)藏陜西西安碑林。五、整理反思1.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教師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方框的書寫特點是左豎細短,橫折鉤的豎粗長;末橫要連接橫折鉤的鉤。3.清潔、整理學具。第十六課集字臨摹練習(四)教學目標1.了解條幅、斗方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書寫條幅和斗方的章法。2.使學生學會書寫“天地有正氣”,掌握五字的間架結構,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自然與有機美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薄刀分切切痕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自動側封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蒸壓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草坪滾壓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肩關節(jié)假體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翻新的鋼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網(wǎng)絡直播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中國網(wǎng)絡攝像頭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絕經(jīng)后陰道萎縮(PVA)療法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全球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未來展望
- 藝術色彩解讀
- 體育業(yè)務知識培訓課件
- 《淞滬會戰(zhàn)》課件
- 《社區(qū)共治共建共享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300字
- 軟件代碼審計與測試作業(yè)指導書
-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疑難病例討論記
- 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票機
- 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考察課程教學大綱
- 2024版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股東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