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雙文本專練------《孟子》+《說苑》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饼R人將取燕,諸侯謀救之。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以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①始?!煜滦胖?。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后來其蘇?!裱嗯捌涿?,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保ü?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材料二: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惫噬撇闹渍撸厍谟趯W問,以修其性。然莫能為者,偷慢懈墮,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夫?qū)W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質(zhì)性同倫而學問者智。是故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厲心。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別分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士茍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騏驥雖疾,不遇伯樂,不致千里;干將雖利,非人力不能自斷焉;烏號之弓雖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建本》)[注]①葛:遠古時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áoní):被俘虜?shù)睦先撕陀變骸?.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答題卡上加句讀處的字母涂黑。士茍欲深明A博察B以垂榮C名D而不好問訊之E道F則是G伐智本H而塞智原也。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萬乘之國,文中指大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俺恕笔钱敃r軍隊的基本編制,四馬一車為一乘。B.夷,我國古代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古有“北狄南蠻、西戎東夷”之說,后來可用“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C.雖,文中意為“雖然”,與“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兼愛》)中的“雖”含義相同。D.干將,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吳人干將所鑄造,其還造一劍稱為“莫邪劍”。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商湯征伐天下,得到當?shù)匕傩盏男刨?,是因為商湯能夠憐惜當?shù)匕傩?,實施的政策能夠讓百姓開心。B.孟子認為齊宣王如果能夠尊重燕國人民的意愿,實施“仁政”,那么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對齊國動兵。C.劉向認為如果人喪失了做人的根本,會使得他名聲敗壞、偷懶懈怠而又無所事事。D.材料二結(jié)尾劉向用了三個比喻論述學習的重要性,使得論證生動形象,易于理解。4.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2)夫?qū)W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5.材料二中劉向認為學習的意義有哪些?請簡要概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惫噬撇闹渍撸厍谟趯W問,以修其性。今人誠能砥礪其材,自誠其神明,睹物之應,通道之要,觀始卒之端,覽無外之境,逍遙乎無方之內(nèi),彷徉乎塵埃之外,卓然獨立,超然絕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晚世亦有能閑居靜思,鼓琴讀書,追觀上古,友賢大夫,學問講辨,日以自虞者,此皆人材之所能然莫能為者偷慢懈墮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夫?qū)W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質(zhì)性同倫而學問者智。是故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厲心。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別分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士茍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騏驥雖疾,不遇伯樂不致千里;干將雖利,非人力不能自斷焉;烏號之弓雖良,不得排檠不能自正;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水積成川,則蛟龍生焉;土積成山,則豫樟生焉;學積成圣,則富貴尊顯至焉?!吨杏埂吩唬骸昂脝柦踔?,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狈e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才者也;親賢學問,所以長德也;論交合友,所以相致也?!对姟吩疲骸叭缜腥绱?,如琢如磨”,此之謂也。子思曰:“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吾嘗幽處而深思,不若學之速;吾嘗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見。故順風而呼,聲不加疾,而聞者眾;登丘而招,臂不加長,而見者遠。故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保ü?jié)選自西漢·劉向《說苑·建本》有刪改)材料二:孟子曰:“無惑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保ㄈ〔挠凇睹献印じ孀由稀罚?.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此皆人材A之所能B然C莫能D為者E偷慢F懈墮G多H暇日之故也。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塵埃之外”,在文中指的是在塵世之外,表達一種逍遙自在之意。B.“此之謂也”一句意思為,就是這樣說的?!洱R桓晉文之事》中的“夫子之謂也”一句意思為,說的就是夫子啊。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不相同的。C.“本”有根本之意,文中“非求師正本”的“本”就是此意。D.文中“不致千里”一句中的“致”,指到達,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的“家貧,無從致書以觀”中的“致”字含義不相同。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指出學習可以醫(yī)治愚昧,因此,他認為優(yōu)秀的人才在幼小的時候,一定要勤奮努力學習和請教,并修養(yǎng)自己的本性。B.“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是人經(jīng)常與賢人朋友交游相聚、請教學問,可以增進德行、相互促進。C.魚憑借水流游動,鳥憑借風力飛翔,草木依照時令生長,說明人也應有所依憑,借助學習增長才干。D.孟子說,他見君王較少,退居在家,小人又會來君王身邊,他對君王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樣呢?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故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厲心。(2)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10.材料二中,孟子要說明的是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他是如何論證的?答案1.BDF2.C3.C4.(1)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2)學習是提高名聲立身處世的根本,儀容形狀完全相同,但能修飾容貌的人會更加美好。5.(1)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心性。(2)好學善問的人會更加聰明。(3)立身處世就安全而不危險。(4)致力于學問,可能會成為圣人?!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讀書人如果想要看得深見得廣,留下顯榮的名聲,卻又不喜歡提問請教的方法,那么這就是毀壞智慧的根本,堵塞獲取知識的源頭?!吧蠲鞑┎臁迸c“以垂榮名”是“欲”的兩種情況,各自獨立,BD處斷開;“不好”的賓語是“問訊之道”,賓語后F處要斷開。故選BDF三處斷開。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C.“含義相同”錯誤。雖然/即使。句意:騏驥雖然跑得很快。/句意:即使父親對兒子不慈愛,兄長對弟弟不慈愛。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認為如果人喪失了做人的根本,會使得他名聲敗壞、偷懶懈怠而又無所事事”錯誤,因果倒置。根據(jù)原文“然莫能為者,偷慢懈墮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可知,劉向認為如果人因為他自己偷懶懈怠,無所事事,會使得他喪失做人的根本和名聲。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拯己于水火之中”,狀語后置句,“于水火之中拯己”;“簞”“壺”,名詞作狀語,用簞盛,用壺裝。(2)“崇名”,提高名聲;“夫?qū)W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判斷句,“儀狀”,儀容形狀。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從“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學問,以修其性”可知,他認為學習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心性;從“夫?qū)W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質(zhì)性同倫而學問者智”可知,他認為好學善問的人會更加聰明;從“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別分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可知,他認為學習可以讓讀書人立身處世就安全而不危險;從“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可知,他認為致力于學問,可能會成為圣人。參考譯文:材料一:齊國攻打燕園,戰(zhàn)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兼并燕國,有人勸我兼并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禍。兼并它,怎么樣?”孟子回答說:“兼并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兼并它。古代有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這么做過的人,文王就是。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想擺脫水深火熱的處境罷了?!饼R國人要兼并燕國,別的諸侯國謀劃援救它。宣王說:“很多諸侯謀劃來討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孟子回答道:“我聽說過憑方圓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說憑著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怕別人的?!渡袝飞险f:‘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時,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少數(shù)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少數(shù)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說:‘為什么(不先征伐我們這里,而要)后征伐我們(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時節(jié)盼望云彩一樣。(湯的軍隊每到一地,)讓經(jīng)商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干農(nóng)活,殺了那里的暴君,慰問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非常高興?!渡袝飞嫌终f:‘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F(xiàn)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囚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像這樣怎么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xiàn)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趕快發(fā)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百姓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后撤離燕國。那么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辈牧隙好献诱f:“人們都知道用食物來充饑,卻不知道用學習來醫(yī)治愚昧?!彼詢?yōu)秀的人才在幼小的時候,一定要勤奮地學習和詢問,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心性。但是也有不能做到這些的,那是因為偷懶懈怠,空閑日子太多而又無所事事的緣故,因此會丟掉根本而喪失名聲。學習是提高名聲立身處世的根本,儀容形狀完全相同,但能修飾容貌的人會更加美好;天資稟性同屬一個等級,但好學善問的人會更加聰明。因此用作打磨的磨石、玉石并不是金屬,卻可以使金屬鋒利,《詩》《書》上眾多的言語雖不是我寫的,卻可以激勵心志。那虛心提問請教的讀書人,早起晚睡,磨礪精神,增長見識,以辨別不同的道理,所以立身處世就安全而不危險。讀書人如果想要看得深見得廣,留下顯榮的名聲,卻又不喜歡提問請教的方法,那么這就是毀壞智慧的根本,堵塞獲取知識的源頭,又憑什么來立身呢?騏驥雖然跑得很快,但遇不到伯樂是不能日行千里的;干將雖然鋒利,但沒有人的力量是不能自己折斷東西的;烏號雖然是良弓,但沒有排檠,是不能自行校正的;人的才華雖然很高,但不致力于學問,是不能成為圣人的。6.BEG7.B8.A9.(1)因此用作打磨的磨石、玉石并不是金屬,卻可以使金屬鋒利,《詩》《書》上眾多的言語雖不是我寫的,卻可以激勵心志。(2)留下顯榮的名聲,卻又不喜歡提問請教的方法,那么這就是毀壞智慧的根本,堵塞智慧的本源,又憑什么來立身呢?10.①學習應該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②學習應該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么也學不會?!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這些都是人的才能所能達到的。但是也有不能做到這些的,那是因為偷懶懈怠,空閑日子太多而又無所事事的緣故?!按私匀瞬闹堋笔桥袛嗑?,中間不斷開;“然”表轉(zhuǎn)折,一般放在句子最前面,B處斷開;“者”一般放在句子末尾,其后E處斷開;“偷慢懈墮”為并列結(jié)構(gòu),與“多暇日”構(gòu)成大并列,作“故”的定語,中間G處斷開。故選BEG。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文言句式的能力。A.正確。B.錯誤。兩個句子都是賓語前置句,前者正常語序為“謂此也”,句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后者正常語序為“謂夫子也”,句意:說的就是夫子您吧。C.正確。句意:沒有拜師學習以正根本。D.正確。到達;獲得。句意:不能到達千里之外。/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他認為……”錯,原文“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可見“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是作者的觀點,不是孟子的觀點,孟子的觀點是“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故選A。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金”,金屬;“利”,使……鋒利;“厲”,通“勵”,激勵。(2)“垂”,留下;“問訊”,提問請教;“道”,方法;“本、源”,根本、源頭;“何以”,賓語前置句,以何。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觀點的能力。①由“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可知,學習應該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②由“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可知,學習應該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么也學不會。參考譯文:材料一:人在年紀小的時候,沒有拜師學習以正根本,是不能立身處世保全天性的。幼小的人當然很愚昧,愚昧的人就會有荒誕的行為,愚昧的人荒誕行事,就不能保全自身。孟子說:“人們都知道用食物來充饑,卻不知道用學習來醫(yī)治愚昧?!彼詢?yōu)秀的人才在幼小的時候,一定要勤奮地學習和詢問,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心性?,F(xiàn)在人們?nèi)绻娴哪軌蚰捵约旱牟拍埽棺约壕窦?,細察事物的變化,通曉正道的要領(lǐng),了解事物從始至終的究竟,游覽廣闊的境界,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逍遙自在,在塵世之外任意往來,高高地獨自屹立,遠遠地超凡出世,這就是德才最高超的人心神得以自由馳騁的緣故。后世的人也有能避人獨居,安靜地思索,彈琴讀書,追溯遠古,結(jié)交賢德的大夫,學習、請教、講解、辯難,每天以此自得其樂,這些都是人的才能所能達到的。但是也有不能做到這些的,那是因為偷懶懈怠,空閑日子太多而又無所事事的緣故,因此會丟掉根本而喪失名聲。學習是提高名聲立身處世的根本,儀容形狀完全相同,但能修飾容貌的人會更加美好;天資稟性同屬一個等級,但好學善問的人會更加聰明。因此用作打磨的磨石、玉石并不是金屬,卻可以使金屬鋒利,《詩》《書》上眾多的言語雖不是我寫的,卻可以激勵心志。那虛心提問請教的讀書人,早起晚睡,磨礪精神,增長見識,以辨別不同的道理,所以立身處世就安全而不危險。讀書人如果想要看得深見得廣,留下顯榮的名聲,卻又不喜歡提問請教的方法,那么這就是毀壞智慧的根本,堵塞智慧的本源,又憑什么來立身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原疾病防治知識》課件
- 2025年分期付款化妝品購買合同
- 2025年P(guān)PP項目合作物資保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PVC管材綠色制造技術(shù)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發(fā)電項目租賃合同3篇
- 2025版學校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展示工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器研發(fā)與測試合同4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管理權(quán)轉(zhuǎn)讓與社區(qū)安全防范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授權(quán)協(xié)議
-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406種中醫(yī)優(yōu)勢病種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目錄
- 2024年全國甲卷高考化學試卷(真題+答案)
- 汽車修理廠管理方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小學生口算天天練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業(yè)用閥門材料 選用指南
- 三年級數(shù)學添括號去括號加減簡便計算練習400道及答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簡便計算300題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業(yè)分析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計算機江蘇對口單招文化綜合理論試卷
- 成人學士學位英語單詞(史上全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