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頁共9頁課時跟蹤檢測(三十一)群落的結構與群落的演替一、立足主干知識,注重基礎性和綜合性1.比較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概念,屬于群落層次的是()①年齡組成②生態(tài)位③空間結構④次生演替⑤基因頻率⑥空間特征A.①③⑥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④⑤⑥解析:選B年齡組成、基因頻率和空間特征屬于種群層次。2.下列關于群落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竹林中鳳尾竹高低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分層現象B.諺語“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C.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均具有垂直分層現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D.水平結構上種群的分布與土壤濕度、光照強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長特點等有關解析:選D竹林中的鳳尾竹屬于一個種群,不能構成群落,A錯誤;苗和草都是植物,生長在一起,因爭奪營養(yǎng)物質和空間而進行斗爭,屬于競爭關系,B錯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有助于提高光能等資源的利用效率,但動物不能利用光能,C錯誤;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群落水平上常呈鑲嵌分布,D正確。3.下列屬于群落初生演替的是()A.火災后的森林 B.棄耕的農田C.過度放牧的草地 D.沙丘上進行的演替解析:選D火災后的森林、棄耕的農田、過度放牧的草地上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沙丘上進行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4.我國借用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小麥原產西亞,不少學者推斷大約在4600多年前小麥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人們拓荒種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B.如今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的基因庫之間有區(qū)別C.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間結構D.引入外來物種均會對本地原有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解析:選B荒地本來有生物存在,故在人們拓荒種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錯誤;由于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不一致,如今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的基因庫之間有區(qū)別,B正確;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均存在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C錯誤;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也可能增加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D錯誤。5.(2021·桂林檢測)利用已關閉的垃圾填埋場改造為公園等公共娛樂設施場所已成為一種趨勢。在對垃圾填埋場進行重新開發(fā)利用之前,需進行植被的重建和維持。土壤含氧量、垃圾滲液濃度等因素會影響植物在垃圾填埋場上的生長。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垃圾填埋場上進行的植被重建與維持過程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垃圾滲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植物根細胞滲透失水,造成“燒苗”現象C.垃圾填埋場土壤富含有機物,微生物需氧代謝旺盛,易造成植物根系缺氧D.填埋場改造成的公園中所有植被和棲息動物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解析:選D垃圾填埋場上存在著一定的土壤條件,甚至有植被的種子等,因此在垃圾填埋場上進行的植被重建與維持過程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A正確;植物根系需要從生活的垃圾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等,如果垃圾滲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植物根細胞滲透失水,造成“燒苗”現象,B正確;由于垃圾填埋場土壤富含有機物,土壤中的有機物需要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轉化為無機物,而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實質是細胞呼吸過程,需氧型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會消耗氧,從而造成土壤中缺少氧氣而導致植物根系缺氧,C正確;填埋場改造成的公園中所有植被和棲息動物以及微生物共同構成生物群落,D錯誤。6.如圖表示的是不同群落中生物種群的數量變化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獅子和獵豹之間的關系B.圖乙可以表示白蟻和其腸道內的鞭毛蟲的關系C.圖丙的三個種群一定能形成一條食物鏈D.甲、乙兩圖都可表示生物種間的競爭關系解析:選D據圖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競爭、競爭和捕食關系。草原上獅子和獵豹具有實力相當的競爭關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故圖甲不能表示草原上獅子和獵豹之間的關系。白蟻以木材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纖維素,必須要依靠其腸道內鞭毛蟲分泌的消化纖維素的酶才能將纖維素分解,分解后的產物供雙方利用,故白蟻和其腸道內的鞭毛蟲是互利共生關系。圖丙的三個種群可能是三個動物種群,而食物鏈中必須有生產者。7.成立于阿拉善左旗月畔的公益組織致力于阿拉善地區(qū)荒漠化防治,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目前極耐旱的梭梭樹在阿拉善地區(qū)已被大量種植,使不斷沙漠化的阿拉善成為了綠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阿拉善成為綠洲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B.荒漠變?yōu)榫G洲體現了人類活動能改變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梭梭樹的種植對阿拉善地區(qū)的氣候條件沒有影響D.隨著演替的進行,梭梭樹的生物量會持續(xù)增加解析:選B阿拉善成為綠洲的過程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礎上進行的,發(fā)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錯誤;人類活動往往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確;梭梭樹的種植能改善阿拉善地區(qū)的氣候條件,C錯誤;隨著演替的進行,梭梭樹的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會減少,D錯誤。8.紅圓蚧是美國加州南部的一種柑橘害蟲,薔薇輪蚧小蜂能寄生在紅圓蚧中而抑制其暴發(fā)。但在引入嶺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嶺南蚜小蜂幾乎在整個區(qū)域完全取代了薔薇輪蚧小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嶺南蚜小蜂與薔薇輪蚧小蜂是競爭關系B.嶺南蚜小蜂能夠攝取紅圓蚧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C.嶺南蚜小蜂可以改變紅圓蚧和薔薇輪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結果D.嶺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該群落的豐富度增加解析:選D“薔薇輪蚧小蜂能寄生在紅圓蚧中而抑制其暴發(fā)。但在引入嶺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嶺南蚜小蜂幾乎在整個區(qū)域完全取代了薔薇輪蚧小蜂”,說明嶺南蚜小蜂和薔薇輪蚧小蜂是競爭關系,兩者都能夠攝取紅圓蚧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嶺南蚜小蜂可以改變紅圓蚧和薔薇輪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結果,A、B、C正確;嶺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薔薇輪蚧小蜂幾乎完全被取代,生物多樣性減小,造成該群落的豐富度降低,D錯誤。9.如圖為某一區(qū)域M、N兩物種的資源利用曲線(縱橫坐標分別表示被M、N兩個物種所攝取食物的數量和種類),其中表述正確的是()A.曲線不重疊時,M與N就不存在競爭B.b越大,M物種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弱C.d越小時,M與N之間競爭激烈D.當M呈“S”型增長到達K值時,會將N從該區(qū)域中完全排斥出去解析:選C根據曲線圖分析可知,M、N兩物種攝取食物的種類有重疊,則存在競爭關系,另外曲線不重疊時,M與N也可能存在競爭,如競爭環(huán)境資源等,A錯誤;b越大說明M物種攝取的食物種類越多,表明該物種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強,B錯誤;d越小,兩條曲線靠得越近,說明M、N兩物種攝取食物的種類重疊越多,表明M與N的競爭越激烈,C正確;當M呈“S”型增長到達K值時,由于二者食物種類不完全相同,M不可能將N從該區(qū)域中完全排斥出去,D錯誤。10.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齡樹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導致成熟階段優(yōu)勢樹種死亡,從而在林冠層造成空隙的現象。研究小組對某林窗內不同階段的物種組成進行了調查研究,部分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物種種類/種0~10年10~20年20~30年30~40年40~50年藤本層30001灌木層221102喬木層232620105A.林窗存在所引起的動植物群落的更新屬于次生演替B.10~40年間,林窗逐漸關閉,光照減弱使藤本和灌木逐漸消失C.森林中不同部位形成的林窗,會一定程度上改變群落的垂直結構和豐富度D.當林窗區(qū)域發(fā)展到40~50年時,定期合理地開采木材提高了群落的穩(wěn)定性解析:選C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林窗內物種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根據題表信息可知,10~40年間,藤本植物和灌木逐漸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漸關閉,導致林下光照減少,喬木在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而藤本植物和灌木處于劣勢逐漸被淘汰,B正確;森林中的不同部位形成林窗,會一定程度上改變群落的水平結構和物種豐富度,C錯誤;由表可知,當林窗區(qū)域發(fā)展到40~50年時,生物多樣性較0~10年間降低,所以為更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可定期合理開采木材,這有利于群落的發(fā)展,D正確。11.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某地區(qū)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fā)展為樹林。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xù)階段中,植物優(yōu)勢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請根據曲線圖及表格回答下列問題:種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7341刺槐0.1480.7610.8841注:上表所示為科研人員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后,對陽坡的物種生態(tài)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tài)上的相遇頻率)變化進行分析的結果。(1)該群落的演替類型是________。該群落發(fā)展至第3階段時,甲、乙、丙之間為________關系。該群落的空間結構應具有______________現象。(2)在該演替過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種數目即________提高,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穩(wěn)定性會逐漸提高。(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有一種鞭毛藻能感受光線的強弱,借助鞭毛移動到光線合適的位置進行光合作用,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離不開信息的作用。解析:(1)分析題干可知,該群落的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發(fā)展至第3階段時,丙種群占優(yōu)勢,甲、乙種群占劣勢,三個種群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該群落出現了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2)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的數目越來越多,即物種豐富度不斷提高,則營養(yǎng)結構越來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不斷增強。(3)從題表可看出,油松和刺槐的物種生態(tài)位重疊最大,因此二者競爭最激烈。鞭毛藻具有趨光性,能感受光線的強弱,借助鞭毛移動到光線合適的位置進行光合作用,說明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答案:(1)次生演替競爭垂直分層(2)物種豐富度抵抗力(3)油松和刺槐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12.生物量是指某一調查時刻單位面積內現存生物的有機物總量??蒲腥藛T對我國某自然保護區(qū)地震導致山體滑坡30年后,恢復群落和未受干擾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類型的生物量進行了研究。請回答:(1)科研人員在兩個群落中________選取多個樣地,收獲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______分類后,測定生物量,結果如下圖所示。圖中代表恢復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2)地震導致山體滑坡后,原有植被雖不存在,但還可能存在植物的種子、發(fā)芽的地下莖或植物根系等,在這一基礎上形成恢復群落的過程為________演替。伴隨這一演替過程,群落的物種________逐漸增加。未受干擾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較好的垂直結構,有利于提高________利用率。(3)恢復群落植被的總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_____%,這是由于山體滑坡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穩(wěn)定性較低,群落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原狀。(4)恢復群落植被不易恢復的關鍵限制因子是________條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________群落,幫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復。解析:(1)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隨機取樣。結合圖中文字信息可知應按照植被類型分類?;謴腿郝涞纳锓N類少,營養(yǎng)結構相對簡單,植被的有機物總量少,所以代表恢復群落生物量的是S2。(2)從存在植物種子、根等的土壤開始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演替的規(guī)律一般是物種趨向多樣化,所以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會逐漸增加。良好的垂直結構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3)恢復群落總生物量為19g·m-2,原始林群落總生物量為95g·m-2,前者是后者的20%。山體滑坡后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原狀,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力穩(wěn)定性較低。(4)恢復群落植被不易恢復的關鍵限制因子是土壤條件。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利于物質循環(huán),可加快群落植被恢復。答案:(1)隨機植被類型S2(2)次生豐富度(或“多樣性”)光能(3)20恢復力(4)土壤土壤微生物二、強化遷移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性和應用性13.亂石窯裸地上的群落演替過程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A.亂石窯裸地與人工砍伐后的闊葉林上發(fā)生的演替類型相同B.相同群落發(fā)生群落演替,演變后形成的群落類型相同C.雜木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大于闊葉林群落D.上述演替中,營養(yǎng)結構趨于復雜,有機物總量增多解析:選D亂石窯裸地發(fā)生的演替為初生演替,人工砍伐后的闊葉林有土壤、植被等條件,其上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從題圖分析可知,雜木植物群落在山坡地帶和凹谷地帶由于環(huán)境因素不同,發(fā)生不同方向的演替,演替后形成的群落類型不同;雜木植物群落向闊葉林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增大;無論是亂石窯裸地→…→針闊混交林群落和闊葉林群落的初生演替,還是砍伐后的闊葉林上發(fā)生的次生演替,演替過程中都是營養(yǎng)結構越來越復雜,植物種類和數量增多,有機物總量增多。14.科學家設計一系列50m×50m的區(qū)域,以研究更格盧鼠(嚙齒類)對其他小型食種子嚙齒類動物的影響。將更格盧鼠從一半這樣的區(qū)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樣。每個區(qū)域的圍墻上都有能使嚙齒類動物自由通過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盧鼠的那一半區(qū)域圍墻孔洞較小,更格盧鼠不能通過。接下來三年統(tǒng)計的實驗數據如下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兩個區(qū)域之間的其他嚙齒類動物存在競爭關系B.用標志重捕法調査其他嚙齒類動物的數目時,若標記物脫落,估算值將偏小C.該實驗因變量在不同條件下變化趨勢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D.本實驗證明更格盧鼠與其他嚙齒類動物發(fā)生了競爭,并限制了它們種群的大小解析:選B由題意“每個區(qū)域的圍墻上都有能使嚙齒類動物自由通過的孔洞”可知,兩個區(qū)域之間的其他嚙齒類動物存在競爭關系,A正確;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一定范圍內其他嚙齒類動物的種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獲并標記的個體數與第二次捕獲的個體數之積/第二次捕獲的有標記的個體數,如果標記物脫落,估算值將偏大,B錯誤;題圖顯示:在有、無更格盧鼠的條件下,因變量(捕獲的小型食種子嚙齒類動物的數目)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是同步的,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所致,C正確;在相同時間內,與無更格盧鼠存在時相比,有更格盧鼠存在時捕獲的小型食種子嚙齒類動物的數目較少,這一事實證明更格盧鼠與其他嚙齒類動物發(fā)生了競爭,并限制了它們種群的大小,D正確。15.(2021·南昌一模)科研人員對某地群落的自然演替過程進行了數年追蹤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其中A~I表示群落逐漸發(fā)展到穩(wěn)定時的不同階段。圖2是研究過程中構建的捕食者—獵物模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信息能體現出的群落結構是________??蒲腥藛T在對植物的豐富度進行調查時,需要統(tǒng)計各層植物的________。(2)圖1中A~I階段的演替過程屬于________。C~E階段,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群落恢復力穩(wěn)定性___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3)圖2中最可能代表獵物種群K值的數據為________,捕食者的數量為________時,其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解析:(1)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喬木體現了明顯的分層現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結構。調查植物的物種豐富度,需要統(tǒng)計各層植物的種類數。(2)圖1中A~I階段的演替過程屬于次生演替。C~E階段,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群落抵抗力穩(wěn)定性增強,恢復力穩(wěn)定性減弱。(3)分析該模型,如果捕食者數量下降到某一閾值以下,獵物種群數量就上升,捕食者數量如果增多,獵物種群數量就下降,反之,如果獵物數量上升到某一閾值,捕食者數量就增多,而獵物種群數量如果很少,捕食者數量就下降,即獵物種群數量超過N2,則引起捕食者種群數量增加;捕食者種群數量超過P2,則獵物數量減少,兩者相互作用,使獵物和捕食者的數量在N2和P2水平上保持動態(tài)平衡。因此獵物種群K值為N2,捕食者的K值為P2,捕食者的數量為P2/2時,其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答案:(1)垂直結構種類數(2)次生演替減弱(3)N2P2/216.某河流生活著魚類和螺類等生物種群,種類較多,食物鏈復雜,河床上生長著大量的挺水植物。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挺水植物與浮游藻類之間存在________關系,從而可以制約浮游藻類的數量。河床上的植物可供鳥類棲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魚類和水生昆蟲生活的環(huán)境,這是群落________結構的體現,該結構具有明顯的________現象。(2)當該河流受污染后,水底生活的細菌大量繁殖,導致魚類和螺類大量死亡,在政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美團外賣店鋪服務標準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標準裝載機租賃合同附帶租賃設備更換服務3篇
- 2025年度美團外賣平臺食品安全責任承諾合同2篇
- 2025年度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融資合同范本7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貨物保險合同示范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產業(yè)融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廣東房屋租賃合同規(guī)范租賃市場秩序2篇
- 2025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區(qū)土地使用權轉讓居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農藥產品代理銷售數據統(tǒng)計分析合同
- 2025年度南京汽車租賃押金管理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財政部會計法律法規(guī)答題活動題目及答案一
- 2024年云網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
- 寒假計劃表作息時間安排表
- 高考日語基礎歸納總結與練習(一輪復習)
- 《預防犯罪》課件
- 【企業(yè)作業(yè)成本在上海汽車集團中的應用研究案例7300字(論文)】
- 高中物理答題卡模板
- 化學用語專項訓練
- 芳香植物與芳香療法講解課件
- 不孕癥診斷、治療新進展課件
- 學校食堂食品質量控制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