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教學設計-教科版_第1頁
二年級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教學設計-教科版_第2頁
二年級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教學設計-教科版_第3頁
二年級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教學設計-教科版_第4頁
二年級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教學設計-教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科版二年級科學上冊

教學設計

教科版

*冊

學校: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

任課教師:

2018-2019學年二年級科學上冊

教學計劃

一、教材解讀

二年級上冊由“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兩個單元組成。兩個單

元總計13課,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另外每個單元都有“科

學閱讀”內容,可以穿插在每課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在單元復習時集

中在一課時落實。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共7課,分別是《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4.觀察

月相》、《5.各種各樣的天氣》、《6.不同的季節(jié)》、《7.做大自然

的孩子》。

“材料”單元共6課,分別是《1.我們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

料的餐具》、《3.書的歷史》、《4.神奇的紙》、《5.椅子不簡單》、

《6.做一頂帽子》。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fā)

展,但學生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仍然比較弱,因此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書為學

生提供的“科學詞匯”外,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

2

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二年級的學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

和行為,但還常有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

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

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在活動

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

形式(如游戲、積分、獎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O

三、教學目標

1.“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描述怎樣利用太陽

的位置辨認方向。描述一年中季節(jié)變化現(xiàn)象,舉例說出季節(jié)變化對動

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描述月相的變化現(xiàn)象。知道太陽能夠發(fā)光發(fā)

熱。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知道有陰、晴、雨、

雪、風等天氣現(xiàn)象。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觀察

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

(2)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的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及現(xiàn)

象。能用語言、圖畫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

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3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的動植物、物質的外在特征,以及生

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然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能如實講述事實,當發(fā)現(xiàn)

事實與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時,能尊重事實,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

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同時會產(chǎn)生垃圾,

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意識到保護

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說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植物的一些實例,初步形成珍

惜動植物資源的意識。

2.“材料”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

計并制造出來的。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身邊存在著

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據(jù)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能來描述,也

可以根據(jù)這些性能來區(qū)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決定材料的用途。通過科學技術可以將自然界的各種材料

利用起來,材料經(jīng)過加工可能改變原有的性能。某些材料可以反復使

用,一些廢棄的物品可以用來制造新的產(chǎn)品。

(2)科學探究目標

4

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并識別構成物品的各種材料,與同伴交流自己

的觀察結果。用科學詞匯初步描述常見材料的特征。根據(jù)可觀察到的

特征和性質,對物品和材料進行描述、比較和分類。利用工具對材料

進行簡單加工。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去。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

與想法,并完成任務。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發(fā)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實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

事實說話的意識。認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準確描述事物很重要。發(fā)展進

一步改進材料的興趣。體驗創(chuàng)造產(chǎn)品的喜悅和成功感,學會與人交流、

分享與合作。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材料對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選擇材料需要考慮其優(yōu)缺點,

倡導節(jié)能環(huán)保。體會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材料會不斷改進。

了解當前許多材料是隨科技進步逐步改進后的產(chǎn)物,給人類的生

活、發(fā)展帶來了便利。認識到廢舊材料可以回收、重復利用,這樣做

可以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體會科學知識可以應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

的問題。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5

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

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時常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

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科學。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

簡單地理解為上課坐好、舉手發(fā)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

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

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科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探

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

識科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科學的學習過

程。

3.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

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提供適當?shù)膸椭椭笇?,善?/p>

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尋找問題的答

案。老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

運用適當?shù)姆绞矫枋鲎约合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教師應

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科學知識應

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科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科學

問題,了解科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5.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科學教材,及時反思

科學探究能力是整體性發(fā)展的,科學探究的各種類型在教學活動

中應得到系統(tǒng)運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科學活動的平臺,教學中,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活

動。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

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

1第二周始業(yè)教育(科學第一課)

2第三周1-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3第四周1-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

4第五周1-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5第六周14觀察月相

6第七周國慶假

7第八周1-5.各種各樣的天氣

8第九周機動

7

9第十周1-6.不同的季節(jié)

10第十一周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1第十二周第一單元學習梳理

12第十三周2-1.我們生活的世界

13第十四周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4第十五周2-3.書的歷史

15第十六周2-4.神奇的紙

16第十七周2-5.椅子不簡單

17第十八周26做一頂帽子

18第十九周期末復習

19第二十周期末測試

注:以上教學安排僅為參考,實施中將根據(jù)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

8

第1-2課時

教學課題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教學目標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

學生能大概了解地球是由植物、土壤、海洋、空氣、動物等很

重、難點

多方面組成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視頻或圖片導入: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視頻,讓學生簡單了解一下地球是

一個球體,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顆行星,

大家誰可以說一說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學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們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簡介的視頻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動物海洋的圖片。

觀看后再提問學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學生回答。

三、動手畫一畫。

老師:我想畫一張地球家園圖,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畫什么?

同學們知道么?

學生回答可以畫什么?

小組交流

老師:你們想不想畫一張屬于自己的地球家園圖?現(xiàn)在每位同學

拿出自己的彩筆,將本組的地球家園圖描繪出你心中的樣子吧!

9

組長領取繪畫材料。

各組開始繪制自己的地球家園圖,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和總結

各組完成后,進行交流觀看,最后每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說一

說自己的地球家園圖上都有什么?

那我們的地球家園缺少一樣可不可以呢?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發(fā)言

教師小結: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我們要珍惜和愛護她,

不能讓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護地球的完整。

五、拓展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觀察一下我們的樹林、田野、綠地、山

坡上,看看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里還能找到什么?

第3-4課時

10

教學課題《土壤一一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

通過觀察和認識,讓學生意識到許多動植物依賴土壤生存或

重、難點

生活

教學準備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鏡、鑲子、鏟子、記錄表等。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入。

出示土壤的圖片

土壤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們都

能看見,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園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們

經(jīng)??吹?,但很少有人蹲下身來仔細的觀察過土壤。所以這節(jié)課,

我們就一起來觀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動植物。(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土壤隨然在我們身邊,但大

教多沒有仔細觀察過土壤的世界,調動學生觀察土壤的興趣)

(二)觀察土壤。

學1.每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進行觀察?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在

觀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去觀察,有針對性的做實驗,能夠達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序生1:土壤中可能會有小生物和一些枯葉子

生2:觀察要仔細認真,有順序,細致到每一個角落???

生3:放大鏡是放大一些小東西的,鎰子用來夾物體,鏟子

用來鏟土,觀察土壤里的動植物???

生4:在觀察中要認真仔細,不漏掉每一個角落,要按一定

的順序,不要傷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猜測土壤中有什么,從而激發(fā)去挖掘的

欲望,并讓學生能夠再說的過程中,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能夠清

11

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明自己的的想法)

出示注意事項做補充。

2.觀察土壤并做好記錄。

(設計意圖:邊觀察邊記錄讓學生及時留下觀察后的證據(jù),做匯

報時有據(jù)可依)

3.匯報自己的觀察結果。

(三)研討活動。

1.我們發(fā)現(xiàn)了多少種依靠土壤生長和生活的植物和動物?

(設計意圖:在相同的時間內,小組之間發(fā)現(xiàn)的種數(shù)可能會有所

不同,認真仔細有序全面的小組會發(fā)現(xiàn)的比一般小組多一些,可

以形成組間競爭,激發(fā)學生觀察的熱情)

2.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動植物和土壤的“關聯(lián)”的認識,即

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認識,很多動植物都需要依賴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膠、木條、有機玻璃做一個扁的透明觀察盒,往觀

察盒里倒?jié)M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濕潤。把蚯蚓或是螞蟻放到土上,

再鋪一些嫩草和樹葉,觀察蚯蚓或螞蟻的活動。

(設計意圖:拓展活動有效彌補了學生不易觀察到的土壤

下的動物生活情況。不同地區(qū)可以考慮“螞蟻工坊”這一材料替

換,但觀察蚯蚓從觀察環(huán)境的真實性和觀察成本來看都更為適

宜。)

第5-6課時

12

教學課題《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學會根據(jù)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

教學目標

體會一天中,早、午、晚天氣冷熱變化

重、難點利用太陽位置辨別方向。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復習導入:

1.太陽從哪里升起?(引入課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太陽位置和方

向的關系)

2.你知道如何根據(jù)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嗎?(教師播放課件中

的動畫)

3.當我們來到大自然如何辨認方向呢?讓我們一起去操場來

驗證我們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陽位置辨別方向

L老師把學生帶到操場,選出一組示范。

老師根據(jù)太陽位置確定方向:

程;

早晨,面對太陽,太陽在東、右為南、后為西、左為北。找4

名同學舉著圖片分別站在東、南、西、北4個方向。一名同學舉

“早”站在東,一名同學舉“午”站在南,一名同學舉“晚”站

在西方。

2.老師手舉“太陽”圖片邊走邊說,早晨在東、中午在南、晚

上在西。

3.小組活動

①各小組分別確定方向,觀察兵與同伴說一說操場東、南、

西、北各有什么東西?

②學生在記錄單上記下各方向的東西。

13

③交流記錄結果,體會規(guī)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帶回學生討論:

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對太陽我們如何判斷前、后、左、右

的方向。

討論一天中什么時間最熱,記錄我們的冷熱感覺。

四、交流總結:

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樣變化的?我們怎樣利用

太陽辨別方向?

早、午、晚,什么時候最熱?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五、板書

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太陽東升西落早晨:太陽在東

中午:太陽在南傍晚:太陽在西

一天中最熱的時間:中午

14

第7-8課時

教學課題《觀察月相》

知道月相每月有規(guī)律的變化。

教學目標

知道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重、難點知道月相每月有規(guī)律的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激趣質疑:

1.同學們?yōu)榱宋覀兏玫匮芯浚医裉焯匾庹垇砹艘晃淮蠹叶己苁煜?/p>

的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她是誰呢?(播放有關月亮的課件)

2.我們看到的月球發(fā)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板書)

3.在過去的一周你發(fā)現(xiàn)月亮形狀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月相的變化吧!板書課題《觀察月相》

二、觀察、描述月相(預設分鐘)

學10

1.月相是月亮在每個農(nóng)歷月中的形狀變化,接下來請你仔細地觀察月

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無序出示上半月相圖課件。)2.你認為月相變化的

程順序是怎樣的?

3.小組觀察。

序4.交流發(fā)現(xiàn),月相圖排序。(板書: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邊

5.推測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圖課件。

(板書: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邊)

【注:在板書相對應位置貼典型月相圖,便于學生觀察掌握月相變化】

三、觀察記錄月相(預設20分鐘)

15

1.過渡:月相在每個農(nóng)歷月中變化順序是由缺到圓;由圓到缺。今天

我們利用高科技,觀察一個月的月相。(月相課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觀察的月相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呢?(用鉛筆畫)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辦法能顯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

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紙剪下月相形狀貼在黑色球相應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學生動手制作月相。

7.小組展示。

8.班級評價。

四、研討交流,課外延伸(預設7分鐘)

1.通過觀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嗎?

2.在這節(jié)課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觀察是做科學研究一種基本方法。

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月亮的知識,實際上月相變化還蘊藏著豐富

的科學知識,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對月相進行實際觀察,要注意確定

固定的觀察地點和時間,用我們所學的方法進行記錄??凑l發(fā)現(xiàn)的多!

板書設計:

觀察月相

我們看到的月球發(fā)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邊

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邊

16

第9-10課時

教學課題《各種各樣的天氣》

知道并會區(qū)分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會用語言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重、難點知道并會區(qū)分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xiàn)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科學活動手冊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我們就來開動腦筋猜一猜吧!

1、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里看不見。(雨)

2、一個金球圓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見,除非下雨和刮風,天門天山家家到。

(太陽)

教3、像花花園不種它,花兒剛開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長,寒冬臘月開白花。

(雪)

學(分別指名猜猜謎底,教師給予引導說明)

師:同學們,我們有時會看見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有時也會看到下雨或下雪

的現(xiàn)象,它們都代表不同的天氣情況,那么關于天氣你又了解多少呢?這節(jié)課

程我們就來學習《各種各樣的天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序1、說說我們知道的天氣

師: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天氣呢?

先同學間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2、區(qū)分不同的天氣

師:不同的天氣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是不同的,同學們能根據(jù)各種現(xiàn)象來判斷不同的

天氣嗎?下面我們就來試試吧?。ńo各組分發(fā)天氣卡片)

17

A、學生分組活動:根據(jù)卡片判斷天氣,并把天氣名稱寫在卡片的反面。

B、全班交流:分別指名選擇卡片來說說是什么天氣,并說明理由。(學生回答

的同時教師把圖片貼在板書相應位置)

C、共同交流質疑,補充板書:對于同學們有質疑的圖片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

觀察比較,并加以明確和補充天氣名稱。

D、拓展練習:完成活動手冊第五課“拓展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共同訂正。

3、天氣對我們的影響

師:天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也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

下不同的天氣給我們的生活都帶來了哪些影響。

A、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天氣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B、出示幻燈片(干死的秧苗、拔出地面的樹根、雨中玩耍、太陽能集熱板和

風車)

分別指名說說圖片中表現(xiàn)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們反映出了不同

天氣給動植物和我們人類帶來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響?

C、教師小結:適宜的天氣會有助于動植物的生長和生存,有利于我們人類的

生產(chǎn)和生活。但是,如果某一種天氣持續(xù)時間過長或強度過大,就會給動植物

和人類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也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板書:天氣影響動植物和人類)

D、讓學生舉例說說自己是怎樣根據(jù)天氣情況來安排學習和生活的。

三、知識拓展

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極端天氣嗎?它們的產(chǎn)生又會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們

就來了解一下。

A、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極端天氣。(出示投影:什么是極端天氣和相關天氣圖

片)

極端天氣通俗的說就是指在一定地區(qū),一定時間內出現(xiàn)的很少見的天氣現(xiàn)象,

它發(fā)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響很大。比如:狂風、暴雨、暴雪、龍卷風、

臺風、冰雹、強寒潮、高溫、長期干旱等都屬于極端天氣。

18

B、說說你知道的極端天氣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

C、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極端天氣帶來的嚴重后果。(播放視頻)

D、小結:極端天氣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造成生

命和財產(chǎn)損失。

四、梳理總結

學生暢談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師:既然極端天氣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所以我們是不是希望這樣的天氣情況出

現(xiàn)的越少越好呢?課下請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以下內容:1、極端天氣為什么

會出現(xiàn)?2、人類的哪些不良行為會影響天氣變化?3、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六、板書設計

各種各樣的天氣

晴圖片

-------?陰圖片天氣影響動植物和人類

雨圖片

天氣雪圖片風圖片霧圖片

19

第11-12課時

教學課題《不同的季節(jié)》

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一年中季節(jié)變化的現(xiàn)象,及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目標

重、難點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一年中季節(jié)變化的現(xiàn)象,及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描述不同季節(jié)的詞語、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四季》課文

學生讀一年級學過的課文《四季》,說一說自己對課文中所描寫的不同季節(jié)中

的景物的認識。

2.揭示課題:在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的家園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教二、探索不同季節(jié)的現(xiàn)象

1.出示四季的圖片,學生說一說圖片中不同季節(jié)的現(xiàn)象。

學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看到過這樣的現(xiàn)象嗎?

分組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四季的資料。

3.分組討論:我們的地球家園在不同的季節(jié)有哪些不同?

4.填寫記錄單。

序季節(jié)景物用來形容天氣的詞語(溫暖、炎熱、涼爽、

寒冷)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0

5看.看我們的記錄單,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6.在不同的季節(jié),動物、植物和人們的衣著有何變化?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季節(jié)的變化對動植物和人的影響。

三、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指導學生拼貼一張四季變化圖。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1.通過我們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獲?

2.請同學們回去后收集秋季的葉和種子,做一個“季節(jié)禮盒”。

【板書設計】

不同的季節(jié)

春季小草、柳樹溫暖

夏季花草樹木炎熱

秋季果實、落葉涼爽冬季雪花寒冷

21

第13-14課時

教學課題《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學目標能舉例說出人類與動植物聯(lián)系密切的實例。初步樹立珍惜動植物資源的意識。

重、難點能舉例說出人類與動植物聯(lián)系密切的實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動植物圖片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做做游戲,好嗎?

生:好。

1.進入第一關游戲:聽一聽,猜一猜。(放錄音)

要猜的三種動物:豬、小狗、青蛙。

師:小朋友們太能干了,一下子都猜出來,回想一下,我們剛才猜出的這些,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是什么?

生:動物。

2.進入第二關游戲:猜謎語。

S謎語一:高高的個兒,一身青,金黃圓臉喜盈盈,天天對著太陽笑,結的果實

數(shù)不清。(向日葵)

序謎語二: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荷花)

謎語三:一頂小傘,落子林中,一旦撐開,再難收攏。(蘑菇)

師:好聰明的孩子?。∥覀儎偛挪鲁龅?,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一(植

物)。

師: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那它們和我們人類的衣食住行有什么關系

呢?

二、出示圖片,討論這些圖片分別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的關系。(預設20分鐘)

22

1.學生拿出各組動植物圖片小組討論,它們和我們的衣食住行哪個有關系?

2.動手操作,完成連線。(每個學生人手一份操作紙)

棉花樹木西瓜馬豬牛皮玉米橡膠

衣食住行

3.學生匯報表格。

4.舉例說出還有哪些動植物和我們有密切的關系。

三、制作“小鳥餐廳”。(預設10分鐘)

1.師:同學們,動植物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離不開他們;植物不但美化

家園,植物還供給我們食物,動植物對于人類來說同等重要,愛護動植物就是

愛護人類自己。

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做一個小鳥餐廳(事先準備好的奶盒,為了安全方便給

孩子剪好兩個口)

2.課件顯示制作方法

3.學生制作。

4.學生展示及評價。

5.教師評價并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給小鳥喂食,比如天氣嚴寒或雪天,

不能讓小鳥產(chǎn)生依賴。

四、交流和總結。(預設5分鐘)

提問:你知道了哪些動植物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有關系?

五、拓展。

1.將我們做好的“小鳥餐廳”掛到樹上。

2.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到戶外尋找和了解更多的動植物,知道它們與我們的關

系。

23

板書:

做大自然的孩子

動物植物人類

r

<衣

動植物與我們的密切相關

愛護動植物就是愛護人類自己!

24

第15-16課時

教學課題《我們生活的世界》

教學目標知道分類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重、難點探索物品分類的標準,把周圍物品分類。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溫故知新

1.出示《我們生活的世界》課題,導言:我們生活的世界絢麗多彩,物

質豐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身邊的物質出發(fā)來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

2.新授:請同學們說一說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來自

鼓大自然的,哪些是來自人工制造出來的?

3.教師組織學生識別實物圖片。

二、討論分類的標準

1.播放“自然視覺生活景觀”剪輯視頻和“創(chuàng)造工廠人工智能”剪輯視頻

2.引入科學詞匯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屬塑料玻璃橡膠纖維紙……

3.教師分別對這些科學詞匯進行講解及舉例說明。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

三、給物品分類

25

1.教師組織學生對物品按材料類別分類。

2.出示活動手冊樣本,先填寫分類標準,再逐一出示物品圖片,讓學生

深入理解物品分類標準。

3.布置學生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去分類,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四、研討交流和總結

1.我們把物品按材料類別分成了哪幾類?(師生共同探討研究)

2.每一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師生共同完成班級記錄表)

五、板書設計

《我們生活的世界》

分類標準: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屬塑料玻璃橡膠纖維紙……

26

第17-18課時

教學課題《不同材料的餐具》

教學目標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重、難點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準備好的餐具,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那么它是由什

么做成的呢?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課題《不同材料的餐具》板書

二、觀察餐具特點

1.各種材料都有什么特點?我們該如何知道呢?學生分組帶著問題對四種材

料的餐具進行觀察,提示學生可用手敲,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方法。

2.學生小組邊觀察邊進行討論

3.匯報:你們的觀察結果是什么?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點?

4.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用科學用語,并總結、講解。

序5.拿出活動手冊,教師指導學生按要求填寫活動手冊。

三、做游戲鞏固練習

1.“神秘的盒子”游戲。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點,教師回答“是”或“不

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據(jù)之前總結的四種材料的特點,說一說用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

優(yōu)點和缺點。

27

四、交流和總結

提問:四種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并總結。

五、作業(yè)

1.回家可以和父母繼續(xù)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戲鞏固練習。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別的物品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書設計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點

不銹鋼碗反光光滑、堅硬

陶瓷碗光滑、堅硬

塑料碗光滑

木碗粗糙

28

第19-20課時

教學課題《書的歷史》

教學目標歷史上制作書的材料有龜殼、石頭、陶土、竹片、木片、絲綢等

重、難點體會到生活中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們生活、學習帶來的方便。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一、了解書的歷史

1.提問:觀察自己的書本,我們的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古時候的書也用紙做的嗎?你知道古代的書是怎樣的?

3.了解書的歷史。播放書的歷史微視頻,解說詞如下:

教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沒有紙,人們會用樹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簡單的文字

符號。后來,人們會在烏龜殼上,動物的骨頭上刻劃文字,這相當于最早的“書”

了。技術發(fā)展了,人們會在青銅器上鑄字,但這還不算真正的書。真正的書出

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有人用毛筆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繩子編冊成書,

我們稱它為簡冊。因為竹片和木片比較容易獲得,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

一直用這種材料。簡冊,雖然使用較為普遍,當然也有一些缺點,比如簡冊

有些重。絲綢出現(xiàn)后,人們便在輕巧的絲綢上寫字,稱之為綠帛,可是絲綢太

貴了,一般人用不起。這個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現(xiàn)了一一蔡倫。他是一

序位很會動腦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想到了更好的辦法造出了一種書寫材料

—紙。他用樹皮、麻頭和破漁網(wǎng)作為原料,經(jīng)過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紙

——蔡侯紙,這也是是享譽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之-----造紙術。

4.聚焦話題:做書的材料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5.穿插竹簡觀察體驗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自己的書,圖書館里的書,認識到紙是現(xiàn)在做書最為

廣泛的材料。通過反問古時候做書的材料,引入書的歷史小故事,引發(fā)學生

29

對做出材料變化的思考。)

二、探索:嘗試制作一本簡易的書

活動一:

穿越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歷用毛筆在竹簡上寫字的體驗過程。

任務要求:用毛筆在竹片上寫自己的姓名,和同學說一說在竹片上寫字的

感受。音樂聲響起,將毛筆放回筆筒,體驗結束。

活動二:

穿越到陶泥時期,經(jīng)歷用木棒在泥板上寫字的體驗過程。

任務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寫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紙三種材料上寫

字的感受。完成活動記錄表。音樂聲響起,整理實驗材料,體驗結束。

活動三:

1.想辦法將它們裝訂成冊,成為一本書。

2.讓學生演示,體驗不同材料裝訂成書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的穿越體驗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在不同材料上寫字

的過程,感受不同材料書寫的優(yōu)缺點。通過班級裝訂成三本書的過程,體驗

不同材料裝訂的難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書的優(yōu)缺點。)

三、研討:三種材料做成書的優(yōu)缺點

1.比較三種材料的書,說說它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

2.從做書材料的變化,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3.做書的材料還會有什么發(fā)展?

(設計意圖:學生經(jīng)歷書寫、裝訂的體驗活動后,對三種材料進行客觀

的評價,體會到紙這種材料的優(yōu)越性。提出問題:做書的材料還會有什么發(fā)

展?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沒有任何一種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進步的過程中,

不斷會出現(xiàn)更好的材料來做書,意識到生活中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們生活、

學習帶來的方便。)

30

【板書設計】

書的歷史

《做一頂

帽子》教

學設計

第21-22課時

31

教學課題神奇的紙

教學目標

重、難點引領學生對比感受兩種形狀的紙的差異。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基于觀察,交流紙的特點。

紙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具有多種。這是一張非常常見的白紙,說一說,這張紙

具有什么特點?

預設:白色、很薄、輕等。

2.基于紙的特點,交流紙的用途。

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紙來做什么?

預設:寫字、畫畫、折紙、手工...

程3.基于現(xiàn)有特點,引發(fā)對紙的暢想。

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領呢?

序二、探索

(一)明確改造紙的方法

1.交流改造紙的方法。

請同學們大膽思考,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張白紙?

預設:折疊、染色、刷油……

2.明確改造紙的方法。

32

今天我們就用折疊的方法改造白紙,看看改造后的白紙會有哪些新的功能

(二)探究改變形狀后紙的新功能

1.折紙。

(1)教師示范折疊方法(或播放微視頻),明確注意事項。

(2)學生折紙。

2.觀察中發(fā)現(xiàn)紙的新特點。

(1)(教師拿著折好的紙)請仔細看一看(教師示范從不同角度觀看),這張

白紙經(jīng)過折疊后與原來的白紙相比有了哪些新的變化?

預設:學生回答紙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或紙的寬度發(fā)生了變化。

(2)我們將這種形狀稱之為瓦楞狀,折疊出來的紙就叫瓦楞紙。

3.實踐中發(fā)現(xiàn)紙的新功能。

瓦楞狀紙都具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領呢?讓我們通過動手做實驗去

尋找它的新功能。

(1)任務介紹。

按一按:將白紙與瓦楞狀紙分別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輕輕按一按白紙和瓦楞狀

紙,認真體驗手心的感覺,將感受記錄在活動手冊表格內。

放一放:取兩本字典(或厚一些的書或其他等高的物品)以間隔一定的距離平

放在桌面上,先將一張白紙放在兩本字典上,接著由輕到重將物體(可以選擇

身邊輕重不同的物體,如回形針、橡皮)放在紙的正中間,看紙能否承受得住

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體。測完白紙后,再去測瓦楞狀紙能承受多少重量。

摸一摸:領取一杯熱水,用白紙貼著杯子感受冷熱程度;換用瓦楞狀紙,再次

感受冷熱程度,并對比有什么區(qū)別。(此處提醒學生留意不要打翻水杯,小心

熱水燙手)

33

(2)明確要求。

邊做邊完成記錄表,同時將自己其他方面的發(fā)現(xiàn)及時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分

享。

注意事項:

?實驗要一步一步做,不要急于求成。

?仔細觀察、感受,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就記錄什么。

?與同學交流要輕聲。

?在“摸一摸”環(huán)節(jié),小心別燙傷自己,別燙傷同學。

(3)學生活動。

教師適時介入指導、評價,引領學生有序開展實驗活動。

三、研討

(一)折疊前后紙有什么變化

1.出示班級記錄表。

通過剛才的觀察活動,相信同學們對于紙經(jīng)過折疊變成瓦楞狀紙后的變化有了

更多的認識,接下來一起分享我們的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教師記錄。

學生先匯報記錄表上已有的選項,接著再補充其他的發(fā)現(xiàn)。

(二)瓦楞狀紙的應用

1.觀察紙箱中的瓦楞狀紙。

白紙通過折疊變成瓦楞狀紙后與折疊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在生活中,老師發(fā)

現(xiàn)瓦楞狀紙有很多的應用之處。(下發(fā)小紙箱)請仔細看這個紙箱,你能找到

里面的瓦楞狀紙嗎?

2.學生觀察并上臺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4

3.引領學生思考:用瓦楞狀紙做紙箱有什么優(yōu)點?

預設:瓦楞狀紙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紙箱變得更加堅固。

4.引領拓展。

在生活中,人們還將瓦楞狀紙的特點應用在杯墊、杯套制作中

四、拓展

今天,我們將紙改變了形狀,發(fā)現(xiàn)紙產(chǎn)生了這么多新的功能。試想一下,若我

們在紙的表面刷上一層油做成油紙,然后分別在普通紙、油紙上不斷滴水,又

會有哪些新的情況(圖文介紹)?請同學們課后做一做,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

活動手冊上。

第23-24課時

35

教學課題椅子不簡單

教學目標

重、難點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點、材料的功能與材料的特性有關。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月日第()周星期()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教師呈現(xiàn)各種椅子的圖片,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椅子的制作材料,使學生認識到有些椅子是用一種材料

制成的,有些椅子則是用多種材料制成的。

2.聚焦主題一觀察一把椅子中的多種材料。

二、探索

學(一)觀察椅子的主要組成部分

1.觀察前,教師組織討論“你認為一把好的椅子應該是怎樣的”,達成好椅

程子的標準的共識。

2.學生分組對辦公椅進行觀察,找出椅子的主要組成部分。

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詞匯,如靠背、坐墊、扶手、支架、椅腳等幫助學生描述。

其他不明確的,可在圖片上作統(tǒng)一標注。

3.達成共識后,引導學生完成活動手冊“1.椅子有哪幾個組成部分”的記

錄。

(二)觀察各部分所用的材料并記錄特點

1.尋找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