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屈原列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屈原列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屈原列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屈原列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屈原列傳一、魅力作家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司馬遷,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他編撰的《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dá)3000多年的歷史。貢獻: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后世的影響極為巨大。作品:《史記》等?!揪靶行兄埂克抉R遷求生修國史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叫司馬遷,司馬遷年輕時立志寫出一部完整的史書。為此,他離開長安,到各地遠(yuǎn)游,考察歷史古跡,搜集到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后來他父親去世了,他接著做了史官,開始寫作。沒想到這時候,一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進去。司馬遷為國家著想,說了幾句真心話,得罪了漢武帝,被處以死刑。司馬遷認(rèn)為自己不能死,因為《史記》還沒寫完。要免死只能出錢贖身或接受比死還難受的腐刑。司馬遷家里沒錢,為了完成父志寫《史記》,他萬不得已,接受了腐刑。多少年后,他終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記》。

二、背景回眸遭讒放逐投江明志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沒落貴族家庭,任楚國的三閭大夫,對內(nèi)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堅持聯(lián)齊抗秦,受到腐朽貴族集團子蘭、靳尚等人的攻擊,遭讒而去職,被放逐到漢北。頃襄王繼位后,屈原又因批評舊貴族集團誤國,繼續(xù)受到子蘭等人的迫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帶。他對國家前途憂心如焚,痛恨奸佞誤國,但又不肯同惡勢力同流合污,繼續(xù)堅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他極端悲憤絕望,寫了《懷沙》后,相傳在舊歷五月五日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羅江?!境踝x任務(wù)】1.楚王為什么對屈原“甚任之”?【明確】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于屈邑,因以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來姓氏合為一體。)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2.屈原為什么作《離騷》?【明確】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nèi)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課文第4段到第9段記敘了與屈原有關(guān)的幾件大事?其用意是什么?【明確】幾件大事:第一,受騙絕齊,第二兵敗丹、淅,第三復(fù)釋張儀,第四諸侯擊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為秦所滅。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基礎(chǔ)梳理?夯基提能一、通假釋義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2.屈平既絀()3.齊與楚從親 ()4.亡走趙,趙不內(nèi)()5.厚幣委質(zhì)事楚 ()6.乃令張儀詳去秦 ()

﹒﹒﹒﹒﹒﹒“指”同“旨”,含義“絀”同“黜”,指被罷免官職“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內(nèi)”同“納”,接納“質(zhì)”同“贄”,見面禮“詳”同“佯”,假裝二、一詞多義1.聞(1)博聞強志 ()(2)不聞六百里 ()(3)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4)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名詞,學(xué)識動詞,聽說動詞,使……聽到動詞,懂得,明白2.明(1)明于治亂 ()(2)讒諂之蔽明也 ()(3)明道德之廣崇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短歌行》) ()(5)火尚足以明(《游褒禪山記》) ()動詞,明白名詞,聰明才智動詞,闡明形容詞,明亮動詞,照明3.志(1)博聞強志 ()(2)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 ()(5)尋向所志(《桃花源記》) ()(6)項脊軒志 ()名詞,記憶名詞,志趣名詞,志愿名詞,志氣,志向名詞,做的標(biāo)記名詞,文體的一種4.屬(1)屈平屬草稿未定 ()(2)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3)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4)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5)在骨髓,司命之所屬(《扁鵲見蔡桓公》) ()(6)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 ()動詞,撰寫動詞,連接動詞,囑托動詞,屬于動詞,隸屬,管轄動詞,類似5.伐(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后秦欲伐齊 ()動詞,自夸,炫耀動詞,討伐6.見(1)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2)信而見疑 ()(3)靡不畢見 ()(4)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5)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 ()動詞,看見介詞,表被動,被動詞,表現(xiàn)動詞,看出動詞,遇見7.與(1)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2)屈平不與 ()(3)齊與楚從親 ()(4)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介詞,跟動詞,給連詞,和動詞,結(jié)交8.之(1)王甚任之 ()(2)屈平之作《離騷》 ()(3)秦發(fā)兵擊之 ()(4)復(fù)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代詞,代指屈原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代詞,指軍隊動詞,到三、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1)名詞作動詞①時秦昭王與楚婚 ()②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2)名詞作狀語①蟬蛻于濁穢 ()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 ()③外欺于張儀 ()④身客死于秦 ()⑤其后楚日以削 ()﹒﹒﹒﹒﹒﹒﹒通婚奉為祖,繼承像蟬那樣在內(nèi)政上在外交上像客人那樣一天天地2.動詞的活用(1)動詞作名詞①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②讒諂之蔽明也 ()(2)動詞的使動用法①復(fù)釋去張儀 ()②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③亡其六郡

()﹒﹒﹒﹒﹒﹒聽聞,指聽到的活動或聽到的內(nèi)容讒言和諂媚之辭使……離開使……保全使……丟失(3)動詞作狀語①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②出則接遇賓客 ()﹒﹒對內(nèi)對外3.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①邪曲之害公也 ()②方正之不容也 ()③讒諂之蔽明也 ()④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⑤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⑥舉賢以自佐 ()﹒﹒﹒﹒﹒﹒﹒﹒品行不正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君主的)明智尋常事物忠臣賢才(2)形容詞作動詞明道德之廣崇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①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②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闡明使……竭,使……盡使……滅亡,使……破敗四、古今異義1.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古義:_______;今義:今年的下一年。2.顏色憔悴古義:_____;今義:物體光波通過視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3.形容枯槁古義:__________;今義: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zhì)加以描繪。﹒﹒﹒﹒﹒﹒第二年臉色外貌,模樣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古義:_________;今義:不慌不忙,不急迫,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5.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古義:_____;今義:無理狡辯。﹒﹒﹒﹒委婉得體假話五、文言句式1.判斷句(1)“離騷”者,猶離憂也()(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3)此不知人之禍也()2.倒裝句(1)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2)明于治亂,嫻于辭令()……者……也……者……也……也狀語后置狀語后置3.被動句(1)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3)是以見放六、文化常識1.左徒:是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特有的官名,中原諸侯國沒有,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dāng),主要職責(zé)是規(guī)諫皇帝、舉薦人才。史記載春申君與屈原曾任左徒。2.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秦漢以后,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唐、宋尚存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至明清廢。又隋唐以后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明清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3.士大夫:是古代中國對于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tǒng)稱。他們既是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社會上文化、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者、傳承者。4.太史:官名,也指復(fù)姓。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長,朝廷大臣。后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修史及天文歷法。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fù)責(zé),又稱翰林為太史。【文本研讀】一、閱讀課文1~3自然段,完成下面問題。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①。博聞強志②,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1);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③,屈平屬④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2)”王怒而疏屈平。文本導(dǎo)學(xué)?素養(yǎng)形成﹒﹒﹒﹒﹒﹒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⑤,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3)?屈平之作《離騷》,蓋⑥自怨生也。《國風(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⑦,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⑧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⑨;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⑩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4)。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也叫屈平,和楚懷王是同族。他非常聰明,見聞很廣,善于治理國家,楚懷王很信任他。B.上官大夫和屈原地位相同,他嫉妒屈原的才能,想爭得懷王的寵幸。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定稿后,上官大夫想拿它邀功,屈原不同意。C.上官大夫向懷王進讒言,說屈原喜歡自夸他的功勞,很多事除了他沒有人能做到,這引起懷王對屈原的反感,因而疏遠(yuǎn)了屈原。D.屈原對于懷王被小人的讒言所迷惑,因而不能明辨是非,以及小人亂政,君子不為朝廷所容的情況感到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明確】選B。應(yīng)該是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見了就想強行更改它(想邀功)。2.以上段落寫了關(guān)于屈原的哪幾種情況?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

【明確】一共寫了三種情況,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疏的緣由,預(yù)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二、閱讀課文8~10自然段,完成下面問題。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2);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3)。此不知人之禍也?!?/p>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①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②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③其糟而啜其醨④?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4)?”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⑦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⑧乎?”乃作《懷沙》之賦?!谑菓咽?遂自投汨羅以死。﹒﹒﹒﹒﹒﹒﹒﹒﹒﹒﹒﹒﹒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rèn)為,不管什么樣的君主,都希望能得到忠臣來輔佐自己,只不過很多君主忠奸不分,所以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fā)生。B.楚懷王分不清忠奸,所以被鄭袖迷惑,被張儀欺騙,信任上官大夫這樣的奸佞,疏遠(yuǎn)忠臣屈原,最后客死于秦。C.屈原痛恨像子蘭這樣的奸臣,子蘭知道后非常憤怒,就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fā)怒,就放逐了屈原。D.選文寫了屈原和漁夫的對話,漁夫勸屈原能夠隨著世俗變化,不必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zhì),屈原沒有聽從漁夫的勸解。【明確】選C。原文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故C項“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錯。4.文章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有什么作用?你對此有何看法?答:

【明確】作用:表現(xiàn)了屈原愛國無私的高尚品德和堅持操守出污泥而不染的偉大人格??捶?屈原表現(xiàn)出堅守操守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漁父回避矛盾,逃避現(xiàn)實,與屈原相形見絀?!咀志浜粚崱?.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左徒:_____。②志:___。③憲令:_________。④屬:_____。⑤反本:_________。官名記國家法令撰寫追念根本⑥蓋:__________________。⑦條貫:_____。⑧指:_________。⑨稱物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疏:_____。表推測性判斷,大概條理同“旨”指《離騷》里面多用美人香草來比喻遠(yuǎn)離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內(nèi)與懷王商量計議國事,發(fā)號施令。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做到”。誠實不欺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能夠沒有怨恨嗎?屈原是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潔品德的人。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被:___。②形容:__________。③:___。④醨:_____。⑤察察:___________。⑥汶汶:___________。⑦皓皓:___________。⑧溫蠖:_____。披外貌,模樣吃薄酒潔凈的樣子渾濁的樣子皎潔的樣子塵垢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思念君王,想振興國家而回歸楚國的形勢,一篇作品中再三表達(dá)(這種)意愿。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幫助自己,選拔賢才來輔佐自己的。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為什么要保持高潔美好的節(jié)操志向,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微點撥】怎樣判定被動句翻譯文言句子時,如果句子中某個詞能解釋為“被”,或句子有被動的意思(無能解釋為“被”的詞語)均可判定為被動句。比如句子“為天下笑”中“為”可解釋為“被”,此句子為被動句。課堂探究?素養(yǎng)培優(yōu)【思維錘煉】1.課文按照怎樣的線索寫屈原?主要記敘了屈原的哪些事跡?【點撥】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屈原一生的遭遇“任、疏、絀、遷、投”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價《離騷》“推此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表示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記敘的事跡:屈原的才華;屈原被陷害;屈原作《離騷》;屈原被疏遠(yuǎn)和流放;自投汨羅等。2.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寫楚國的命運,用意是什么?【點撥】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絀后,用了大量篇幅寫楚國的命運,意在表現(xiàn)楚國遠(yuǎn)離屈原后的巨大損失,揭示楚懷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運和楚國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運就是楚國的命運。3.人物傳記,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評論,而本文,作者卻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議論,你怎么看待這種寫法?【點撥】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記中有議,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表現(xiàn)出作者對屈原懷才不遇的同情和對國君的批判,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寫人物傳記時表現(xiàn)出的人格價值的取向。

4.屈原被流放,“行吟澤畔”。他吟的應(yīng)該是什么內(nèi)容?試分析?!军c撥】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為了其“志”而“顏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狀,頹廢的外表之中仍透露著一種對精神追求的執(zhí)著。漁父明知故問其見放之因,屈原答:“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边@既是對不合理遭遇的解釋,也是對自我人格立場的持守。

5.怎樣理解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話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點撥】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xué)、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rèn)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rèn)真、太執(zhí)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于“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xué),認(rèn)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漁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是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的同情惋惜?!揪C合素養(yǎng)實踐】1.學(xué)習(xí)文言文,要注重積累,要善于總結(jié)規(guī)律。請同學(xué)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下面的三個活動。(1)找出課文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并說一說本字與其通假字的關(guān)系。提示:文中的通假字有“內(nèi)”“質(zhì)”“詳”“指”“絀”“被”等。(2)找出課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說一說這些句子的特點。提示:如①夫天者,人之始也(判斷句);②信而見疑(被動句);③大破楚師于丹、淅(狀語后置);④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⑤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定語后置)等。(3)有不少成語典故出自本文或和屈原文章有關(guān),請找出來整理一下。提示:①懷瑾握瑜(語出《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蓖跻葑?“在衣為懷,在手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純潔優(yōu)美的品德。)②博聞強志(語出本文。知識廣博,長于記憶。又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識”,《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③隨波逐流(語出本文。比喻無原則、無立場地與世相沉浮。)④彈冠振衣(語出本文。整潔衣冠。)⑤與世推移(語出《楚辭·漁父》。隨世道變化而變化。)2.屈原的才能讓人佩服,屈原的人品讓人敬仰。學(xué)習(xí)本課,走近屈原,你肯定有好多話要和屈原說,請以“屈原,我和你說”為主題寫一段抒情文字,抒發(fā)你對屈原做法的理解和贊美,300字以內(nèi)。【參考例文】

屈原,我想對你說:現(xiàn)實或許厚重,或許模糊,但是你成功了!還有什么喜悅比抵達(dá)夢土更使人歆羨?

汨羅江水或許混濁,或許有一朵朵黃浪躍然水面,但是你卻把它當(dāng)成了你夢中向往的天堂。縱身一躍成了你夢想的解脫,只得“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在水面回旋、漂蕩,隨即滲入水中……只留道:“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汨羅江上萬古悲風(fēng)”“天問千聲悲故國,江咽萬語吊斯人”的苦悲與豪壯。或許你的灑脫是對的,那悲涼的郢都并不是夢想的溫床,在夢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激撞之際,你解脫了,斷絕了那夢想與現(xiàn)實間唯一的弦,捏緊了現(xiàn)實,放飛了夢想拓展閱讀?文化傳承【主題閱讀】高潔人品,凈化心靈屈原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我們贊美屈原,崇拜屈原,不只是他的愛國精神,更重要的是他高潔的人品。為保持自己人品的高潔,不和世俗小人同流合污,他寧可屢被放逐,跳汨羅江而死?!靶裸逭弑貜椆?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讓屈原的話語能成為我們的座右銘,指導(dǎo)我們的人生,凈化我們的心靈。【品·國學(xué)】

1.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dá)到的?!砧T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p>

3.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芏仡U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獎⒂礤a我來積累:

【擷·素材】

他品行高潔,是李白的偶像

唐代詩壇,名家輩出,群星閃耀。其中最擅長寫山水田園詩的人莫過于孟浩然和王維了。他們二人也因此被譽為“王孟詩派”。然而在山水田園詩的創(chuàng)作上,孟浩然比王維要早很多,是唐代第一個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王維也要稱他一聲前輩。此外,孟浩然詩歌造詣很深,而且品性高潔,不媚世俗,李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是他的超級粉絲。對于自己的偶像,李白曾作詩一首:“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弊阋娎畎讓ψ约号枷竦陌V迷!【延伸閱讀】明月清泉自在懷賈平凹

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fēng)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fēng)物也只是朦朧,而鄉(xiāng)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后來上了大學(xué),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學(xué)友,翻來覆去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時常獲得師長贊許。再后來深入鄉(xiāng)村,那兒有田園,卻無松竹流泉;及至上了華山、峨眉山,并且專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鐘,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為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zhí)著情結(jié)。一段時間,于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漁樵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了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jié)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松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那一泓清潭里不能沒有月輝。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頂上的松陰,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qū)櫲璧檬Ф鴴亝s自在?又何曾因風(fēng)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