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2_第1頁
2023-2024學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2_第2頁
2023-2024學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2_第3頁
2023-2024學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2_第4頁
2023-2024學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一、積累與運用(39分)1.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問題。(7分)江南風景如畫。春天綠柳吐翠,夏日荷花搖yè(),秋季菱香四溢,寒冬銀妝素裹。近年南行的次數(shù)愈多,愈喜歡看那草長鶯飛,月籠煙雨;看那碧云黃葉,于粉墻dài()瓦間生出別樣的絢麗;喜歡臨一面湖水,看鏡湖月影,一半是水,一半是岸,岸邊古建筑疏密相間,錯落有至。文人雅士偏愛江南,為江南留下了許多詩篇和__________(美妙絕倫/美輪美奐)的畫卷。正是他們濃濃的江南情結(jié),fù()予了江南深厚的人文________(底色/底蘊)。(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搖yè______粉墻dài______瓦fù______予(2)選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修改。(2分)______改為____________改為______(3)結(jié)合語境,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橫線處。(2分)2.下面是同學們收集的一段有關(guān)徽州文化的介紹詞,語段中有兩處問題,請你幫忙修改。(3分)【甲】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指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徽州,古稱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清代設立安徽省的“徽”也由此而來?;罩菸幕且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qū)域文化,其內(nèi)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乙】全息包容了中國后期封建社會民間經(jīng)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nèi)容,被譽為后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1)【甲】句有語病,應在“______________”后加“________”。(2分)(2)【乙】句有一處標點錯誤,應將___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1分)3.下列句子排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①古代帝王召見群臣議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稱帝”之說。②“堂”多用于舉辦活動,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為尊貴。③我國古代建筑格局通常為前堂后室。④而如今所說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⑤“室”則用于居住,一般東西長,南北窄,遵循“東向為尊,西向為卑”的原則。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4.下列有關(guān)文學與文化常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3分)A.“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艾青,為民族命運“吶喊”的魯迅,為國家前途振臂高呼的聞一多,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B.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與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國詩詞文化中各放光彩。C.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拜年,清明節(jié)祭祖、踏青,重陽節(jié)掛艾草、登高,這些都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約定俗成的活動。D.中國是禮儀之邦,很講究禮貌用語,獻物于他人說“請笑納”,請人指點說“請賜教”,他人送己說“請留步”,中途離開說“失陪”。5.默寫。(10分)(1)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____________________……(2)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______________/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3)《沁園春·雪》中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景為動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雪后晴日當空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班級開展“弘揚傳統(tǒng)文化”系列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完成相關(guān)任務。(10分)(1)2021年端午假期,河南衛(wèi)視推出《端午奇妙游》節(jié)目,這是繼春節(jié)推出的《唐宮夜宴》節(jié)目出圈后,河南衛(wèi)視推出的又一個火爆出圈的節(jié)目。下圖是河南廣播電視臺《端午奇妙游》節(jié)目組通過網(wǎng)絡投票的方式選出的四位代表中華文化的卡通人物“唐小妹”的形象和名字。如果你也參與了投票,你會投給其中哪個卡通形象?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理由。(6分)我會投給:__________投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一位志愿者,要向國外游客推廣河南的傳統(tǒng)文化,請你結(jié)合鏈接材料寫一段推廣詞。(4分)【鏈接材料】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四個。近年來,河南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廣受好評?!独鎴@春》以戲迷擂臺賽的方式推動以豫劇為主的傳統(tǒng)戲曲的傳承與傳播;《武林風》在武術(shù)搏擊比賽中展示中華武術(shù)的魅力;《漢字英雄》關(guān)注中國漢字文化,弘揚漢字之美?!抖宋缙婷钣巍返脑俣瘸鋈Γ層^眾看到了堅持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7.詩人艾青常常借助“土地”“太陽”“火把”等豐富的意象來表達情感。初三年級準備舉辦艾青詩歌閱讀推薦會,請你圍繞“意象蘊情思”這一主題寫一段話,向同學們介紹一首艾青的詩。(100字左右)(3分)二、閱讀探究(21分)(一)(6分)囚歌葉挺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8.這首詩選自《革命烈士詩抄》,詩中有兩個“自由”,第一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第二個“自由”是指所有革命者為之奮斗終生的理想——人類的解放。詩中“地下的烈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5分)犁尖上的往事在故鄉(xiāng),自古崇尚耕讀傳家之遺風,鄉(xiāng)土、老屋、畜口、犁鏵、莊稼,是父親一生的守望,我時常聽見父親念念有詞:“好日子,好日子呀?!碑敶号ШC缫皠倓偮冻鳄Z黃色,父親照例起個大早,在屋里鼓搗起他視為命根子的犁。一張犁,一張透著古銅色的犁,佇立于父親的面前,父親瞇著有點兒歪斜的眼,端詳著他的犁。犁默然無語,弓著身子,以匍匐于大地的姿勢,傾聽父親的心跳。父親用一塊油布,不厭其煩地擦拭著犁,犁被擦得锃亮,光芒四射。接著,父親又拿起斧頭,小心翼翼地敲打著犁頭、犁鏡及其他零件,瓷實了、妥帖了,父親才放心地擺弄犁,像撫摸著心愛的孩子,自言自語地說:“好犁,好家伙呀!”轉(zhuǎn)眼谷雨,陽雀鳥叫得人心癢癢,父親蹚著濕漉漉的露水,牽著牛,扛著他的犁,下了田,此時云霧在山腰、在村莊的上空繚繞。田野里,紫云英開得瘋狂,如云的紫色花漫過了層層疊疊的梯田。父親讓健碩的牛吃了個飽,開始下犁,犁從大田的中間劃過,一壟壟冒著白色水汽的泥土,翻卷著浪花,“嘩嘩”的水聲、牛的反芻聲以及父親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大田里,犁滑行自如,一圈又一圈,父親鼻翼翕動,神態(tài)安詳,似乎看見一浪浪乳白色的稻花撲面而來,父親滿是褶皺的臉上掠過一抹暖色。待霜降了,白茫茫一片,新栽的油菜蔫著的葉子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霜,麥子剛剛拱出地皮,田野歸于沉寂。田鼠不見了蹤影,一群山雀肆無忌憚地在柿子樹上啄食紅燈籠。太陽暖洋洋的,父親閑下來了,想起犁,犁在屋里顯得落寞。父親挪了挪犁,又用油布反反復復地擦,直擦出逼人的光芒。父親面露喜色,要給犁上一層桐油,再趁著有太陽時曬出桐油的香味。農(nóng)諺說:“冬天手不閑,春天吃不難。”漫長的冬天,“鑄犁頭”在故鄉(xiāng),在農(nóng)閑時節(jié),成為一道獨特的農(nóng)事與風景。一行人,一律黑乎乎的煙火色,挑著擔子,冷不丁就將一大摞行當擺在村邊的曠地上,“鑄犁頭啰!”地道的含山方言,立馬引來一群圍觀的人,就有三三兩兩的漢子,陸陸續(xù)續(xù)地拎著或銹蝕、或損壞的犁頭、犁鏡,哐當一聲扔在地上。一群含山佬麻利地擺開架勢,有人迅速地支起爐子;有人砸起廢鐵,噼里啪啦的聲音格外刺耳;有人蹲在地上,耐心地用刮刀修補豁口的模具;有人架起一人高的風箱,準備拉風……很快,爐子里就躥出通紅的火焰,有人不時向爐子里添加無煙煤和敲碎的廢鐵。拉風箱的是兩個鐵塔似的漢子,呼呼的拉風聲不絕于耳,以至于那姿勢、那聲音,多年后,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也就半小時光景,一爐鐵水沸騰著,吐著殷紅的火舌,泥瓢中,滾燙的鐵水“哧哧”地冒著熱氣,流入模具中。只半根煙的工夫,模子里的犁頭、犁鏡逐漸褪色,“哧”一聲淬火,一股白煙裊裊騰空。敲去毛刺,新鑄的犁頭、犁鏡散發(fā)著燒焦的泥土味,被鐵絲貫穿著,“哐當、哐當”地響著,隨優(yōu)哉游哉的漢子們消失在狹窄的巷子中。犁,似乎永遠弓著身子,匍匐于大地。(選自《經(jīng)典美文》2021年第4期,有改動)9.下列對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寫故鄉(xiāng)自古便有崇尚耕讀傳家的遺風,這樣寫開門見山,易于進入回憶情境。B.文章描寫父親對犁的態(tài)度,實際上代表了農(nóng)人對農(nóng)耕工具的態(tài)度和對土地的深情。C.文章中兩處描寫犁“弓著身子”“匍匐于大地”,雖寥寥幾筆,但意味深長。D.現(xiàn)在的機械化農(nóng)業(yè)不需要使用犁這樣的傳統(tǒng)農(nóng)具,對此作者有著深深的遺憾。10.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文中的農(nóng)事活動,請完成下面的“助讀小卡片”。(4分)農(nóng)耕時節(jié)農(nóng)事活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擦拭、敲打犁谷雨時節(ji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新鑄犁頭11.賞析文中的畫線句子。(4分)12.作者對“鑄犁頭”作了濃墨重彩的描述,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三、作文(40分)13.世上唯一不能復制的是時間,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該怎么走,過什么樣的生活,全憑自己的選擇和努力。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機會來的時候才能抓得住。沒有白來的機會,也不會有毫無意義的努力。請以《越努力越幸運》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請認真書寫。

參考答案一、1.(1)曳黛賦(2)妝裝至致(3)美妙絕倫底蘊2.(1)三大地域文化之一(2)“社會”后面的逗號頓號3.C4.C5.(1)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2)一灣淺淺的海峽(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6.(1)示例:唐小彩她的形象可愛,妝容華美,身姿嫵媚,手拿中國傳統(tǒng)樂器琵琶,是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藝術(shù)的代表。她以“彩”為名,正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藝術(shù)的豐富多彩、燦爛輝煌,充滿獨特的民族魅力。(2)示例: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中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河南是當之無愧的文化資源大省,其最大的資源就是厚重的歷史文化。在河南你能領(lǐng)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shù),能欣賞到獨具魅力的傳統(tǒng)豫劇,能感受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歡迎來“老家河南”,河南就是“中”!7.示例:在《我愛這土地》中,詩人化身為“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表達對祖國母親深沉的愛;用“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表現(xiàn)了人民對國土慘遭蹂躪的悲憤之情。這些豐富的意象,能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深切的愛國之情。二、(一)8.放棄理想、信念、氣節(jié)、尊嚴革命(二)9.D10.①初春②犁田③霜降④上油保養(yǎng)11.通過對父親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對有聲有色的犁田場景的描寫,生動具體地描繪了真實的農(nóng)耕活動。12.呼應題目,選取冬日故鄉(xiāng)這一熱鬧的場面進行描寫,使回憶顯得更加真實,富有生活味兒;緊扣主題,農(nóng)人精心打造、養(yǎng)護農(nóng)具,體現(xiàn)了對農(nóng)耕活動的重視和熱愛,也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舊事的懷念。三、13.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全命題作文的寫作。首先審題。“越努力越幸運”,表明“幸運”的程度是由“努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