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程標準:概括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的選官制度、中樞機構、賦稅制度的演變等重要史實。材料一:兩漢的察舉與考試是相輔而行、相互為用的。察舉加考試,這是漢代選官制度中的兩個重要步驟。察舉之后,是否選得其人,還需要經過考試而后始能量才錄用。
—白壽彝《中國通史·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材料二:察舉雖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選拔人當地的士人輿論,當地輿論對所有人都有一個基本的評價,評價高者,很自然能夠被推舉
—張鳴《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導論》材料三: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晉)葛洪《抱樸子·審舉》1、兩漢察舉制中央:考試選拔地方:考察舉薦品德選拔形式:考察與考試相結合選拔依據:鄉(xiāng)里清議、德才兼?zhèn)浜笃谇闆r:世家大族干擾人才選拔,所選官員無才無德。才學從材料當中,從選拔形式、依據及制度后期發(fā)展情況的角度了解察舉制。一、選官制度士族沒落。2、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獎⒁恪墩埩T中正除九品疏》一、選官制度(1)形成(2)選官方式(3)選官標準(4)地位(5)衰落漢末社會動蕩,鄉(xiāng)里清議失去社會基礎、世家大族壟斷選舉。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初期重家世、才德,西晉時期主要重家世。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在各州、郡設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擔任。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稱為“狀”。獲得資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作用: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后來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fā)展,中正選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門閥士族政治)
在實行察舉的兩漢之際,還有考試這樣一個輔助性的環(huán)節(jié),到了魏晉時代,居然倒退到全憑中正官作出一個模糊評語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沒有考核標準,結果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p>
——喻大華《帝制往事》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閥閱,非復辨其賢愚。所以劉毅云: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南朝至于梁陳,北朝至于周隋,選舉之法雖互相損益,而九品及中正至開皇中方罷?!庞印锻ǖ洹匪逦牡蹚U九品中正制,始分科取士。隋煬帝始置明經、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太宗考試分為常舉、制舉并增加考試科目如秀才、明法、明算等科,但仍以進士、明經為重武則天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chuàng)殿試和武舉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3、科舉制進士科始于隋大業(yè)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N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推重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溆欣纤烙谖膱稣撸嗨鶡o恨。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王定?!短妻浴肪?《散序進士》材料一:科舉制度的最大優(yōu)點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著盡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
——王炳照《中國科舉制度研究》材料二:間接助成國內風俗教化之統整,以輔成大一統政府之團結與鞏固?!X穆《國史大綱》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翡ǎ厶疲荨渡裢姟凡牧纤模嚎婆e制度“為所有西方國家以考試錄用人員的文官考試制度提供了一個遙遠的榜樣?!薄奕鸬隆秳蛑袊逄剖贰凡牧衔澹骸鞍斯芍?,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p>
——顧炎武(2)鞏固國家統一,加強中央集權(3)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有利于形成社會重學風氣,推動教育的發(fā)展(1)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擴大了統治基礎(4)對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產生積極影響(1)明清八股取士禁錮思想,摧殘人才,培養(yǎng)人的奴性,不利于中國的近代化。(2)“官本位”思想嚴重朝代制度標準特點演變趨勢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隋唐明清秦漢以來選官制度變化的實質:把官員的選拔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反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知識歸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遷①選拔標準:②選拔方式:③選官范圍:由重家世門第到重學識才能由推薦到公開考試,日益公平、公正、客觀不斷擴大世官制舉薦制和軍功爵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明清八股取士)血緣才能、軍功品德才能家世才學官位世襲缺乏制度化的選官途徑由地方官舉薦取士,形式多樣,程序制度化以分科考試的形式選拔官員,更加客觀公平;延續(xù)時間長與君主專制強化相關秦朝:三公九卿制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職。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國家各種政務和皇室事務的卿,泛稱“九卿”。③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國家重大事務往往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西漢:中外朝漢承秦制:中央行政體制仍為三公九卿制。漢武帝時期加強皇權,設立中朝,此后中央事權逐漸由中朝掌握。1、發(fā)展歷程:(1)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2)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時,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宰相議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三省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蛱拼∥恢脠D相權三分職掌分明加強皇權節(jié)制君權二、三省六部制皇帝(皇權至上)尚書省
執(zhí)行機構中書省
決策機構門下省
審議機構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起草詔令封駁審議負責執(zhí)行三省六部制2、職責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薄X穆《國史新論》政事堂中書門下宰相會議召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來改稱中書門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評價:
⑴三省六部制體系完整,職責分明,相互制約,提高行政效率;
⑵三省六部制確立,標志著中央行政體制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
⑶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為此后歷代王朝沿用。(4)但在一些問題上爭執(zhí)不下,影響行政效率,制約皇權。西漢至隋唐中樞機構變化小結時期中樞機構設置權力配置西漢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決策、行政、用人、審議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中朝和外朝中朝決策,外朝執(zhí)行東漢三公和尚書臺三公榮譽,尚書臺掌決策和行政魏晉南北朝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隋唐三省六部制尚書省掌行政、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相權被分割皇權逐漸加強二、三省六部制
在封建社會中,國家以土地和人口數為依據,向人們征收一定量的田賦、人頭稅,征發(fā)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賦稅制度(也叫賦役制度)。三、賦稅制度1、魏晉時期的賦役制度——租調制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納定量的谷物調為戶調,是人頭稅,交納定量的絹或布2、隋唐時期的賦役制度——租庸調制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納定量的谷物);調是人頭稅(交納定量的絹或布);庸是納絹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納絹或布代役,隋有年齡限制,唐無年齡限制,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意義: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保障了政府的賦稅收入。由租調制到租庸調制的轉變,標志著從勞役地租到實物地租轉變,是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1)原因:
a、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無法推行,國家財政收入減少b、為解決財政困難,實行兩稅法實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3、唐中期兩稅法
(2)內容:①每戶按人丁和資產(劃分戶等)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繳納貨幣,代替繳納實物;不分主客②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量出制入)。嘗試比較租庸調制與兩稅法,概括兩稅法的創(chuàng)新之處租庸調制兩稅法征稅標準征稅項目征稅對象征稅次數減輕了人身控制簡化了稅收名目擴大了收稅對象人丁人丁、財產田租、戶調、力役、雜稅等戶稅、田稅授田農民不分主客農商,一律納稅一次夏、秋兩季積極性:(3)兩稅法的評價
兩稅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大地主隱瞞財產轉嫁賦稅現象增多,政府為保證財政又增加捐稅,農民負擔更加沉重,社會矛盾加劇。局限性:(1)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2)兩稅法“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3)兩稅法以貨幣為主要征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主要趨勢人丁為主
土地為主(以兩稅法為標志)1.征收標準:2.賦役形式:勞役地租為主
實物為主
貨幣為主(分別以兩稅法和一條鞭法為標志)3.征收種類:4.征收時間:繁雜
簡單(以一條鞭法為標志)不定時
定時(以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寧2025年廣西南寧市興寧區(qū)教育系統招聘7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終止設計合同范本
- 內蒙古2025年中國煙草總公司內蒙古公司應屆生招聘20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LSD1-EGFR-IN-1-生命科學試劑-MCE
- 特種作業(yè)題庫-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
- 中央2025年中國殘聯直屬單位招聘2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科技行業(yè)中的職場女性心理調適報告
- 科技發(fā)展下的網絡安全法律挑戰(zhàn)
- 科技在眼科醫(yī)療中的應用與展望
- 2025河北石家莊市國有企業(yè)招聘2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輔警招聘考試試題庫附參考答案(綜合題)
- 小學數學主題活動設計一年級《歡樂購物街》
- 一年級口算天天練1(打印版)
- 垃圾發(fā)電廠汽機培訓
- 村情要素模板
- 高考作文標準方格紙-A4-可直接打印
- 護理分級標準
- 水池維修改造方案
- 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高校畢業(yè)生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非公司企業(yè)法人章程范本樣本
- 《高溫熔融金屬吊運安全規(guī)程》(AQ7011-2018)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