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無答案)_第1頁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無答案)_第2頁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無答案)_第3頁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無答案)_第4頁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瀘西縣2023—2024學年秋季學期八年級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全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為75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魑魅之心?!边@是福州某歷史人物紀念館的一副楹聯(lián)。這副楹聯(lián)贊頌的是()A.關天培B.洪秀全C.陳化成D.林則徐2.《“文明人”的行徑》是一幅反映19世紀中期列強侵華戰(zhàn)爭的漫畫(見下圖)。漫畫中的“文明人”指的是()A英法聯(lián)軍B.八國聯(lián)軍C.侵華的日軍D.俄國侵略者3.這是洪仁玕為洪秀全提供的治國方略,全篇構劃了一幅具有太平天國特色的英美式基督教國家的社會治理藍圖。這使得太平天國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歷史面相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治國方略”是()A.《天朝田畝制度》B.《變法通議》C.《警示鐘》D.《資政新篇》4.下表所列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判斷,他是()時間1852—1864年1866年1875年1876—1878年事件參與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起義在福州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近代造船廠被清政府任命為收復新疆的欽差大臣出兵新疆,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A.林則徐B.左宗棠C.鄧世昌D.康有為5.《人民日報》曾評價:在某戰(zhàn)爭中,馮子材以近70歲高齡挺身而出,置個人安危于不顧,馳赴沙場,精忠報國,其展現(xiàn)出的民族氣節(jié)與愛國主義精神令人稱頌。該戰(zhàn)爭是()A.中法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鴉片戰(zhàn)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6.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嚴復在《救亡決論》中第一次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康有為亦要求中國人發(fā)憤自救。1898年,謝纘泰根據晚清危局創(chuàng)作了《時局圖》。這反映出當時()A.中國出現(xiàn)了分裂割據局面B.農民運動風起云涌C.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D.國人倡導洋務運動7.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指出,“義和團運動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三個救國救民族的方案”。下列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是()A.義和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B.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計劃C.義和團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D.義和團運動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8.1907年8月26日,《時報》刊登了漫畫《中國現(xiàn)形記》(見下圖)。此漫畫揭露的“中國現(xiàn)形”是()A.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B.清政府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9.下列歷史史實的組合,搭配正確的一項是()A.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馬關條約》——英國獲得了領事裁判權C.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天津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D.人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10.某學校在圍繞辛亥革命制訂研學旅行計劃時,選取了廣州、南京、武昌、北京為目的地。你認為武昌一地的研學主題應該是()A.構想共和B.浴血共和C.共和夢碎D.維護共和11.《1911再讀辛亥》的宣傳詞寫道:“百年呼喊,彰顯民族賁然血性;百年奮斗,鑄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豐碑?!毙梁ジ锩T就的“民族豐碑”是()A.實現(xiàn)了中國的革命目標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制度D.宣告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12.導致下表所示各項變化出現(xiàn)的原因是()農戶1914—1918年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1914—1918年減少26000多萬畝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萬畝陸軍1914—1919年增加92萬多人軍費1916—1918年增加5000多萬元A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B.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C.清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D.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13.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以下關于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描述,排序正確的是()A.技術革新——思想革命——政治變革B.思想革命——政治變革——技術革新C.技術革新——政治變革——思想革命D.思想革命——技術革新——政治變革14.五四運動展開了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這一精神的核心是()A.愛國主義B.民主科學C.艱苦奮斗D.開拓創(chuàng)新15.陳獨秀指出,“中共一大時黨的要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找到了與中國實際的聯(lián)系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陳獨秀所說的“腳踏實地”指的是中共二大系()A.制定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B.確定了黨的中心工作C.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D.決定與國民黨合作16.“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chuàng)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學校是()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黃埔軍校D.福州船政學堂17.某電視紀錄片對下圖這樣解說:“一座城市,因為一次重要會議與紅色結緣;一座小樓,記錄著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一次會議,從此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苯庹f詞中的“會議”()A.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B.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C.毛澤東在會上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D.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8.日本帝國主義者宣傳“這次沖突是奉天北大營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道所引起的”。但事實真相是,這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為實現(xiàn)其“大陸政策”和“滿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動。材料中的“這次沖突”指的是()A.西安事變B.九一八事變C.七七事變D.一·二八事變19.北平學生悲憤地喊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材料描述的是()A.八一三事變B.一二·九運動C“華北自治運動”D.百團大戰(zhàn)20.下圖所示年代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這反映出中國共產黨()A.重視發(fā)揮農民的革命作用B.鞏固抗日根據地民主政權C.逐步壯大解放區(qū)軍事實力D.不斷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21.《抗日名將——張自忠》《持久抗戰(zhàn)中的中國女工》《左權將軍》《延安頌》等文藝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B.工人運動的高漲C.全民族堅持抗戰(zhàn)D.國共第二次合作22.1945年8月29日重慶《大公報》發(fā)表的社評寫道:“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薄按蠹叶颊J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是()A.國民政府遷都重慶B.國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開始形成C.中國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完全勝利D.重慶談判有利于中國實現(xiàn)民主和平23.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進行了如下改革:革除了“大人”“老爺”等稱謂,廢除跪拜禮,規(guī)定民間普通人互稱“先生”或“君”。這體現(xiàn)了中華民國()A.鼓勵個性解放B.提倡女子教育C.提倡自由平等D.保護人民財產24.“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聽聞者,靡不畢載?!庇纱丝芍渡陥蟆返膭?chuàng)辦()A.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B.促進了報業(yè)的順利發(fā)展C.豐富了人們的信息來源D.推動了中國出版業(yè)發(fā)展25.19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工業(yè)文明傳入我國。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xiàn)出的特征是()A.崇洋媚外B.全盤西化C.封閉保守D.新舊并呈、多元發(fā)展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5分,第27題11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2分,共50分)26.(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奏設同文學館于上海,譯出西書頗多;四年,又在上海設江南制造局,附設譯書局;五、六年間,左宗棠奏請在福建設船廠,附設船政學校;六年,設同文館于京師;九年,李鴻章設機器制造局于天津;十年,曾國藩、李鴻章始派學生赴美國留學;十一年,設輪船招商局?!饩w十四年(1888年),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十五年,總署請造鐵路,張之洞請先筑盧漢線;二十二年,乃以盛宣懷督辦其事,是年,又設郵政局。此戊戌以前所辦新政之大略也?!幾允Y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維新派反復強調“興民權”“開議院”的重要性,認為日本和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是國家賴以富強的根本。……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又專折奏請立憲法、開國會,認為“此實治國之大經,為政之公理”?!幾詶盍姟肚迥┟癯踬Y產階級與社會變動》材料三雖然新文化運動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只限于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該運動對于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味批判以及對西學的全盤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終導致了西方文學不徹底,東方文學被否定……他們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工農運動結合起來,使新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里,就已經從根本上決定了這場運動是失敗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你對洋務運動的認識。(4分)(2)概括材料二中維新派的政治主張。(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進行的探索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3)對于材料三中評價新文化運動的觀點,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說明理由。(6分。要求:明確寫出自己的觀點;說明理由要有史實依據)27.(11分)近代以來,日本多次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記的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抗日戰(zhàn)爭的經驗,給了我們和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yè)化和農業(yè)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幾悦珴蓶|《論聯(lián)合政府》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國人民的意志,使我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的圖1所示史實發(fā)生在哪一次侵華戰(zhàn)爭當中。(1分)圖2“鏡頭下的11軍暴行”再觀了哪一事件發(fā)生時的情景?(1分)概括日軍侵華屢屢得手的原因。(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抗擊日軍取得勝利的戰(zhàn)役。(2分)除了中國共產黨發(fā)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外,抗日戰(zhàn)爭取得完全勝利的原因還有哪些?(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1分)并指出中國確定“紀念日”和設立“公祭日”有何現(xiàn)實意義。(2分)28.(12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和教育事業(yè)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fā)展歷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4年農歷甲午年……年逾不惑、躊躇滿志的張謇成為全國驚羨的新科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職位。然而他卻走上了與傳統(tǒng)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對國家權力喪失的憤慨,1896年他毅然棄官返鄉(xiāng)興辦實業(yè)。——摘編自《古老中國的發(fā)展傳奇》材料二材料三1905年全國工礦企業(yè)有400家左右,鐵路、輪船等新式交通事業(yè)也逐漸興辦。這些無疑需要大量科學技術人才來操作和管理。同時,新式學堂的急劇增加需要眾多的具有新知識的教師;清末新政中增設的許多政府機構,如外交部、商部、學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關專業(yè)的干員。顯然,科舉制無法培養(yǎng)、選拔這類新式人才?!幾孕燧x《廢除科舉制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轉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謇所走的“不同的人生道路”的名稱,(2分)并說明他棄官返鄉(xiāng)興辦實業(yè)的背景。(3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在20世紀初出現(xiàn)短暫繁榮的原因。(4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科舉制被廢除的時間,(1分)并說明廢除科舉制,發(fā)展近代教育的原因。(2分)29.(12分)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黨開始;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歷經28年的奮斗,到1949年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起新中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一覽表戰(zhàn)爭簡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