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屆中考語文微專題沖刺文言文閱讀(文言虛詞):則(解析)文言文閱讀(文言虛詞):則
(共18題)
一、復(fù)合題(共18題)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詞語。
略無闕處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所以動心忍性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入則無法家拂士
(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或王命急宣
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有仙則名則:
(2)有龍則靈靈:
(3)斯是陋室斯:
(4)可以調(diào)素琴素:
(5)無案牘之勞形形: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五小題。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p>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觀于周廟,有敧①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②座之器。”孔子曰:“聞宥座器,滿則覆,虛則敧,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笨鬃邮棺勇啡∷囍?,滿則覆,中③則正,虛則敧??鬃余叭欢鴩@曰:“嗚呼!惡④有滿而不覆⑤者哉!”
(選自《韓詩外傳》)
[解釋]①敧(qī):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邊。“宥”通“右”。③中:這里指裝水到一半。④惡(wū):哪里,怎么。⑤覆:溢出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不亦說乎
ii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iii孔子觀于周廟
(2)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溫故而知新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①孔子問于守廟者②其一犬坐于前
C.①思而不學(xué)則殆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D.①學(xué)而時習(xí)之②夫君子之行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ii孔子問于守廟者曰:“此謂何器也?”
(4)下列對兩文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文都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闡述的都有學(xué)習(xí)態(tài)度方面的問題。
B.孔子認為學(xué)習(xí)過程中學(xué)與思必須結(jié)合起來。
C.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啟示我們要謙虛,不要自滿。
D.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是因為對敧器的特點持懷疑態(tài)度。
(5)從文我們能得到怎樣的啟示?請寫出兩點。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靜以修身靜:寧靜專一
B.非寧靜無以致遠致遠:達到遠大目標(biāo)
C.意與日去意:心意
D.遂成枯落枯落: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夫君子之行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靜以修身以刀劈狼首
C.淫慢則不能勵精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D.將復(fù)何及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B.“誡”有告誡、勸勉之意,本文是寫給兒子,旨在勸勉其修身治學(xué)的一封家書。
C.“志”是本文關(guān)鍵詞,是修身養(yǎng)德的基礎(chǔ),也是學(xué)習(xí)的前提。
D.本文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具有文言的韻律之美。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四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世說新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顧反①為汝殺彘②?!逼捱m③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唬骸皨雰悍怯兄?,待④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彼炫脲橐?。
——《韓非子》
①顧反:等到回來。②彘:豬。③適:往。④待:依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i太丘舍去
ii則是無信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之”字的含義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下車引之B.曾子之妻之市C.其子隨之而泣D.今子欺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
i待君久不至,已去。
ii曾子欲捕彘殺之。
(4)甲文中的元方與乙文中的曾子,都看重的品格,這從元芳的“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和曾子的(用原文回答)可以看出。
閱讀兩個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五小題。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戰(zhàn)長勺曹劌敗齊
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yán)陣以待。莊公亦列陣相持。鮑叔牙因乾時①得勝,有輕魯之心,下令擊鼓進兵,先陷者重賞。莊公聞鼓聲震地,亦教鳴鼓對敵。曹劌止之曰:“齊師方銳,宜靜以待之?!眰髁钴娭校骸坝懈倚鷩W者斬?!饼R兵來沖魯陣,陣如鐵桶,不能沖動,只得退后。少頃,對陣鼓聲又震,魯軍寂如不聞,齊師又退。鮑叔牙曰:“魯怯戰(zhàn)耳。再鼓之,必走?!辈軇ビ致劰捻懀^莊公曰:“敗齊此其時矣,可速鼓之!”論魯是初次鳴鼓,論齊已是第三通鼓了。齊兵見魯兵兩次不動,以為不戰(zhàn),都不在意了。誰知鼓聲一起,突然而來,刀砍箭射,勢如疾雷不及掩耳,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莊公欲行追逐,曹劌曰:“未可也,臣當(dāng)察之?!蹦讼萝嚕瑢R兵列陣之處,周圍看了一遍,復(fù)登車軾遠望,良久曰:“可追矣?!鼻f公乃驅(qū)車而進,追三十余里方還,所獲輜重②甲兵無算。
(節(jié)選自《東周劉國志》第十六回)
①乾時:春秋時地名,在今山東青州。②輜重: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i小惠未徧
ii又何間焉
iii再而衰
iv再鼓之,必走
(2)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A.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B.懼有伏焉/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C.戰(zhàn)則請從/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D.因跳踉大/鮑叔牙因乾時得勝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4)閱讀兩文,請用原文內(nèi)容填上空。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對長勺之戰(zhàn)給予高度評價,說魯國“采取了‘?dāng)称N掖颉姆结?,打勝了齊軍,造成中國戰(zhàn)爭史中弱軍戰(zhàn)勝強軍的有名戰(zhàn)例?!蔽闹胁軇フf的“”正好體現(xiàn)了這一方針;而文中“”這樣的描寫體現(xiàn)了這一方針的直接結(jié)果。
(5)兩文都寫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但卻有很多不同,試從詳略和曹劌的遠謀這兩個方面結(jié)合文本進行比較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邴原少孤①,數(shù)歲時,過書舍②而泣。師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③學(xué)者,有親④也。一則⑤愿⑥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xué),中心⑦感傷,故泣耳?!睅煇湃虎嘣唬骸坝麜啥?!”原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荆嵬舰嵯嘟?,不求資⑩也?!庇谑撬炀蜁?。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
(《邴原泣學(xué)》)
解釋:①少孤:從小失去父親。②書舍:私塾。③得:能夠。④親:父母。⑤一則:一方面。⑥愿:羨慕。⑦中心:內(nèi)心。⑧惻然:憐憫、悲傷的樣子。⑨徒:白白的,此處指不收費。⑩資:錢財。此指學(xué)費。①就書:上書塾(讀書)。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i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假:
ii俟其欣悅俟:
iii欲書可耳欲:
iv童子茍有志茍: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從致書以觀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B.每假借于臧書之家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
C.則又請焉得之則生(《魚我所欲也》)
D.久而乃和陳勝、吳廣乃謀曰(《陳涉起義》)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答:
ii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答:
(4)乙文中的私塾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什么?
(5)讀了甲乙兩文,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閱讀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1)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i與人期行期:
ii求聞之若此若:
(2)下列各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則是無信思而不學(xué)則殆B.日月之行曲肱而枕之
C.及其家穿井其一犬坐于前D.聞之于宋君于我如浮云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
i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ii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譯文:
(4)兩篇短文都與談話有關(guān),文元方與友人的談話,體現(xiàn)出元方①;文宋國人對丁家打井情況的談?wù)?,啟示我們②?/p>
雪竇游志
水益澀①,曳②舟不得進,路行六七里,止藥師寺。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越信宿③,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環(huán),遙望白蛇④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桑畦麥隴⑤,高下聯(lián)絡(luò),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⑥相征逐,真行圖畫中!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yīng)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為梁,首尾相嚙⑦,廣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獨野人⑧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廢者,間有誦聲出廊廡,久聽不知何書,殆⑨所謂《兔園冊》耶?漸上,陟⑩林麓,路益峻,則睨松林在足下?;ǚ勰骘L(fēng)起為黃塵,留衣襟不去,他香無是清也。
(文/鄧牧,節(jié)選自《游山志》,有改動)
①澀:不通暢。②曳:拖,拉。③信宿:連住兩夜。④白蛇:喻指清澈而細長的水流。⑤隴:同“壟”。⑥牧豎:牧童。⑦相嚙(niè):相接。嚙,咬。⑧野人:指當(dāng)?shù)卮迕?。⑨殆:大概。⑩陟(zhì):登,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i水益澀,曳舟不得進益:
ii遂緣小溪緣:
iii次度大溪次:
iv修且二百跬修:
(2)說說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用法。
i蓋澗水爾蓋:
ii則輿夫樸野則:
iii架木為梁為:
iv花粉逆風(fēng)起為黃塵為: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
譯:
(4)本文文字樸實,不僅寫出了路途,而且寫出了在長途跋涉中的無限樂趣。面對藥師寺周邊的山水美景,由衷地發(fā)出一句贊嘆“”,聽到讀書聲,用“”這一動作描寫使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題。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①以鳳廬道奉檄②守御。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③,而自坐幄幕④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⑤則番代⑥。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騽褚陨傩?,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選自《左忠毅公逸事》)
①史公:史可法,明末抗清英雄。②奉檄(xí):奉上級命令。③更休:輪流休息。④幄(wò)幕:(軍用的)帳篷。⑤漏鼓移:指過了一段時間。⑥番代:輪換。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i輒數(shù)月不就寢數(shù):;
ii漏鼓移則番代則:。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3)舉例說明選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史可法嚴(yán)于治軍、忠于職守的。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ǎ?/p>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5)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濯清漣而不妖()
(8)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理解下面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用法。
(1)學(xué)而時習(xí)之
(2)為人謀而不忠乎
(3)思而不學(xué)則殆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四小題。
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xí)勞習(xí)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xí)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fēng),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xí)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fēng)。
(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信》)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甲文是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i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
ii余服官二十年
iii四支僵勁不能動
iv腰白玉之環(huán)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余為少慰余不愿為大官
B.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戴朱纓寶飾之帽
C.可以處樂以衾擁覆
D.太豐則吾不敢也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語。
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xí)懶惰。
(4)兩段文字都是用自身經(jīng)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yīng)該做到。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眨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友期行夫君子之行
B.太丘舍去意與日去
C.則是無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D.元方入門不顧顧野有麥場
(2)下列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慍B.則是無禮淫慢則不能勵精
C.下車引之得一人之使D.去后乃至屠乃奔倚其下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語言精煉,僅一百來字,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三個個性鮮明的人物。
B.文中對陳元方的刻畫,主要是通過“慚、下、引”三個動詞及兩句對話來完成的。
C.陳太丘是守信還是失信,關(guān)鍵在于“期日中”,而友人“日中不至”,當(dāng)然是失信了。
D.文章篇幅雖短,卻能在尺寸間起波瀾,加之人物情態(tài)栩栩如生,讀后讓人回味無窮。
(4)把文章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ii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五小題。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孟子謂宋句踐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③;人不知,亦囂囂?!痹唬骸昂稳缢箍梢試虈桃樱俊痹唬骸白鸬聵妨x,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④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解釋:①宋句踐:古人名。②游:指游說。③囂囂:安詳自得的樣子。④得己:自得。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i薄暮冥冥
ii去國懷鄉(xiāng)
iii吾語子游
iv人知之,亦囂囂
(2)下列加點詞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窮則獨善其身
B.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人知之,亦囂囂
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達則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3)翻譯下列句子。
i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ii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4)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边x文《岳陽樓記》中,第一段通過描繪“”,表現(xiàn)出遠謫的悲苦、郁悶之情;第二段則通過描繪“洞庭春晴圖”,表現(xiàn)出之情。
(5)“天下觀”是古圣賢之道?!抖Y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結(jié)合兩篇選文,談?wù)劮吨傺秃兔献拥摹疤煜掠^”分別是什么?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2)俄而雪驟:
(3)白雪紛紛何所似:
(4)撒鹽空中差可擬:
(5)與兒女講論文義:
(6)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7)公欣然曰:
(8)日中不至:
(9)去后乃至:
(10)已去:
(11)則是無禮:
(12)與友期行:
(13)相委而去:
(14)下車引之:
(15)元方入門不顧: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景公疥①且瘧②,期年不已。召會譴、梁丘據(jù)、晏子而問焉,日:“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與祝佗巡山川宗廟,犧牲珪壁,莫不備具,數(shù)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則寡人再。病不已,滋甚,子欲殺二子者以說于上帝,其可乎?”
會譴、梁丘據(jù)曰:“可。”晏子不對。公曰:“晏子何如?”晏子免冠曰:“君以祝③為有益乎?”公曰:“然?!薄叭粢詾橛幸?,則詛亦有損也。君疏輔而遠拂,忠臣擁塞④,諫言不出。臣聞之,近臣嘿⑤,遠臣痦⑥,眾口鑠金。今自聊、攝以東,姑、尤以西者,此其人民眾矣,百姓之咎怨誹謗,詛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國詛,兩人祝,雖善祝者不能勝也。且夫祝直言情,則詩吾君也;隱匿過,則欺上帝也。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無罪,夏商所以滅也。”公曰:“善解余惑,加冠!”
①疥:生疥瘡。②瘧:患了瘧疾。③祝:向神靈禱告。④擁塞:阻塞,指被隔絕。⑤嘿:通“默”,這里指閉口不說話。⑥痦:緘默不語。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i期年不已期年:
ii使史固與祝佗巡山川宗廟使:
iii疏輔而遠拂拂:
iv夏商所以滅也所以:
(2)下列句中加著重號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君以祝為有益乎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B.期年不已今南方已定(《出師表》)
C.則謗吾君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D.雖善祝者不能勝也故余雖愚(《送東陽馬生序》)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若以為有益,則詛亦有損也。
ii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
(4)請分別評價晏子和齊景公的人物形象。
課內(nèi)閱讀。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車引之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D.君與家君期日中與兒女講論文義
(2)下列對課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尊君”是謙辭,是對自己父親的一種稱呼。
B.“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點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
C.“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講論文義指的是謝太傅虛心向孩子們請教文章的含義。
D.《詠雪》一文著重寫雪優(yōu)美的姿態(tài),表述對雪的贊美之情。
(3)將(1)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在(2)句括號里填入省略的內(nèi)容。
i白雪紛紛何所似?
ii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文段中引起謝太傅提問的原因是(用原文),謝朗(兄子胡兒)把白雪紛飛的樣子比作(用原文),而謝道韞(兄女)把白雪紛飛的樣子比作(用原文),因此后世人把女子的文學(xué)才能稱為。
(5)《詠雪》中通過、、(用原文)等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的家庭氛圍。
(6)現(xiàn)代漢語中,“兒女”的含義是子女;從上下文看,《詠雪》一文中“兒女”的含義有所不同,指的是。
(7)謝朗和謝道韞的比喻,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請你再寫出兩個其他古詩文中形容飛雪的比喻句。
(8)閱讀文段,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四小題。
i友人發(fā)怒的理由是。(用原文)
ii友人知錯就改的表情表現(xiàn)是(用原文),動作表現(xiàn)是。(用原文)
iii元方義正詞嚴(yán)地指出了友人、(用原文)的錯誤,理由分別是、(用原文)。請你簡要概括一下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iv有人認為元方也存在失禮的行為,主要依據(jù)是。(用原文)
(9)簡要分析元方和友人的言行,從中你能獲得哪些啟示?
解析
一、復(fù)合題(共18題)
1.
(1)同“缺”,空隙、缺口。
(2)使……堅韌
(3)如果
(4)有的時候
(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本題涉及的詞語是常見的文言詞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略無,完全沒有。闕(quē),同“缺”,空隙、缺口。
(2)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含義的理解。全句的意思是:用來使他的內(nèi)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忍:使……堅韌。
(3)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的意思?!叭雱t無法家拂士”出自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國內(nèi)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皠t”表假設(shè),翻譯為如果。
(4)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含義的理解。全句的意思是: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颍河械臅r候。
2.
(1)就
(2)神異
(3)這
(4)不加裝飾
(5)形體、軀體
3.
(1)i同“悅”,愉快。
ii以……為快樂。
iii參觀。
(2)C
(3)i只學(xué)習(xí)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yún)s不學(xué)習(xí),就會疑惑。
ii孔子問守廟的人說:“這是什么東西呢?”
(4)D
(5)①做人要謙虛,不要自滿。②我們要學(xué)習(xí)孔子的實踐精神,不能一味道聽途說,要親自去驗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
(2)A項前表承接,后表轉(zhuǎn)折;B項前解釋為“向”,后為介詞“在”;C項都是連詞,于是;D項前是代詞,后是結(jié)構(gòu)助詞。
(4)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并非因為對敧器的特點“持懷疑的態(tài)度”。
(5)附課外文言文翻譯:
孔子參觀周廟,看到傾斜的器皿??鬃訂柺貜R的人說:“這是什么東西呢?”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座位右邊的器皿?!笨鬃诱f:“我聽說右座之器盛滿水就會傾覆,空了就會斜著,水裝到一半時就會垂直,是這樣的嗎?”守廟人回答說:“是這樣的?!笨鬃幼屪勇啡∷畞碓?,果然水滿便傾覆,裝到一半時就垂直而立,空了就會斜著??鬃娱L嘆道:“哎呀,哪里會有滿而不傾覆的呢!”
4.
(1)C
(2)C
(3)C
(1)C項意:意志。
(2)A項:音節(jié)助詞。B項:連詞表目的:用、憑借。C項:就;就。D項:怎么;多少。
(3)C項“靜”是關(guān)鍵詞。
5.
(1)i丟棄,丟下。
ii就。
(2)B
(3)i等待您很久都沒有到,(我的父親)已經(jīng)離開了。
ii曾子想捉住豬殺了它。
(4)誠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i本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dāng),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以今釋古的現(xiàn)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ii本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dāng),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以今釋古的現(xiàn)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句意為:就是不講信用。則,就是。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語“之”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chǔ),理解文言文中虛語的用法和含義時,要聯(lián)系原句來理解。B選項,“曾子之妻之市”意思是: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個作助詞“的”,后個作動詞“去”。A、C、D選項中的“之”都是代詞。故本題應(yīng)選B。
(3)i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在具體語境中翻譯句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重點詞:去,離開。
ii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在具體語境中翻譯句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重點詞:彘(zhì):古代意為“豬”。
(4)方法一:本題考查文言文要點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chǔ)。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曾子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豬殺了煮給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誠實守信的人生態(tài)度去教育后代、影響后代。對比兩文,不難看出文中的元方與文中的曾子,都看重誠信的品格。元芳的“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和曾子的“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都證明了這一點。據(jù)此作答即可。
方法二: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dāng)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朋友便生地說道:“真不是君子?。『蛣e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xiàn));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xiàn))?!迸笥褢M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趕集,她的孩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痹拥姆蛉藦募猩匣貋恚涂匆娫右截i去殺。她就勸阻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痹诱f:“(夫人)這可不能開玩笑??!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開玩笑。他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所以要向父母親學(xué)習(xí),聽從父母給予的正確的教導(dǎo)?,F(xiàn)在你在欺騙他,這就是教育孩子騙人??!于是曾子把豬給殺煮給孩子吃。
6.
(1)i徧:“遍”,遍及、普遍
ii間:參與
iii再:第二次
iv走:逃跑
(2)C
(3)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可以做到誠實可信。
(4)彼竭我盈,故克之;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
(5)詳略:文詳寫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的論戰(zhàn),略寫戰(zhàn)爭過程;文詳寫戰(zhàn)爭過程。
謀略:文:政治上——認為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軍事上——詳察敵情,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適時出擊,適時追擊)——只表現(xiàn)其軍事上的才能。
(5)譯文:鮑叔牙聽說魯莊公率兵前來,于是擺好陣勢等待著。魯莊公也是擺好陣勢相持不動。鮑叔牙因在亁時獲勝,就十分輕視魯軍,下令擊鼓進攻,誰先攻陷對方會有重賞。魯莊公聽到外面鼓聲震天,也下令擊鼓迎敵.曺劌制止他說:“齊軍的鼓聲正銳氣十足,應(yīng)當(dāng)安靜地等待?!庇谑窃谲娭邢铝睿骸罢l敢擅自大聲喧嘩,立斬。”齊后向魯軍的陣列沖來,魯軍的陣列像鐵桶一樣,無法坆進,齊軍只得后退。一會兒,齊軍的鼓聲又響起,魯軍安靜一片好像什么也聽不見,齊軍又退了回去。鮑叔牙說:“魯軍對打仗有怯意呀.如果再次擊鼓進軍,他們一定會逃跑。”曺劌又一次聽到鼓響,對魯莊公說:“打敗齊軍就在這個時候了,你可以快速下令擊鼓進!”從魯軍這方來說,這是第一次擊鼔進軍,從齊軍來說這已是第三次擊皷進軍了。齊軍看魯軍兩次都是按兵不動,以為這次也不會出兵迎戰(zhàn),心里都沒有把這次進軍當(dāng)回事。誰知鼓聲一響,對方的士兵一下沖了過來,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速度如同打雷時來不及遮住耳朵一樣,殺得齊軍是七零八落,大敗而逃。魯莊公想要追趕,曺劌說:“不可以,我要仔細的觀察一下。”于是下車,對齊后列陣的地方四周都仔細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車軾向遠處眺望,很久后說:“可以追趕了。”魯莊公于是驅(qū)趕戰(zhàn)車追趕,追趕了有三十多里才返回,所繳獲的戰(zhàn)車武器士兵等沒有具體統(tǒng)計。
7.
(1)i借。
ii等待。
iii想要。
iv如果。
(2)C
(3)i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于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
ii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傳授你知識,不收學(xué)費。
(4)(1)具有伯樂之慧眼;(2)富有同情心,無私給予別人求學(xué)的幫助;(3)尊重愛學(xué)習(xí)、有志向的人。
(5)(1)我們要好學(xué),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2)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學(xué)習(xí)條件;(3)為自己的學(xué)習(xí)創(chuàng)造條件;(4)學(xué)習(xí)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辛的過程,應(yīng)有恒心和毅力。
(5)參考譯文:
三國時有個叫邴原的,他從小失去父親,七八歲時,他路過私塾,號啕大哭起來。私塾的老師問:“小孩子你為什么要哭?”邴原說:“失去了父親的人容易悲傷,貧窮的人容易傷感。凡是能進學(xué)堂的人,他們都有父母。我一方面羨慕他們有父母照顧,另一方面羨慕他們有學(xué)習(xí)的機會。(看看他們,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傷,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師既同情又可憐他,說:“(你)想要讀書,就去讀吧!”邴原說:“(我)沒有錢交學(xué)費?!臂訋熣f:“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傳授你知識,不收學(xué)費?!壁蜕蠒樱ㄗx書)了。只過了一個冬天,就已能背誦《孝經(jīng)》《論語》。
8.
(1)i約定
ii像(如)
(2)A
(3)i元方頭也不回進入門中。
ii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發(fā)現(xiàn)(得到)一個人。
(4)①知書達理,聰慧善言。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切不可輕信流言,盲目隨從。
9.
(1)i更加
ii沿著
iii接下去,接著
iv長
(2)i表肯定,可譯作“原來是”
ii表判斷,可譯作“是”
iii當(dāng)作
iv變成
(3)藥師寺背靠著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歡讀書,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4)遙遠曲折;真行圖畫中;久聽
(4)附:參考譯文
水更淺,拉著船也不能進入。陸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藥師寺住宿。藥師寺背靠著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歡讀書,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過了兩夜,就沿著小溪,再從山的東側(cè)出來,蹚過溪水,四周被大山環(huán)繞。遠遠望去,如同一條白蛇蜿蜒向下奔馳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澗中的水流。桑田麥壟,上下連接,農(nóng)家隱藏在竹樹之間,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戲,真的如同在圖畫里行走一般。想要問這里所經(jīng)歷的名稱,可是轎夫質(zhì)樸土氣,不大懂得吳地的方言,有的勉強回答,有的答非所問,大致問十句才能夠懂得兩三句。接著過一條大河,河上架著樹木作為橋梁,樹木的首尾交錯相接,有三尺多寬,將近一百步長,只有那些當(dāng)?shù)氐拇迕駚韥硗浅?旖?。接下來到了溪口集市,所有的大宅大多荒廢,不時地從廊廡傳出讀書的聲音,我聽了很久,不知道他們讀的是什么書,大概是所說的《兔園冊》嗎?漸漸往上,登上樹林山麓,道路更加險峻,往下看,樹林都在腳下?;ǚ塾L(fēng)吹起像一片黃色的塵土,留在衣襟上,揮之不去,其他沒有這清新的香味。
10.
(1)i幾,幾個
ii就
(2)我對上怕辜負朝廷,對下怕愧對我的老師。
(3)①有了警報,幾個月不上床睡覺;②身先士卒,自己坐在帳篷外守夜;③不畏嚴(yán)寒,每當(dāng)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抖動衣裳,戰(zhàn)甲上的冰霜會落地有聲。
(3)參考譯文:
崇禎末年,流賊(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張獻忠在蘄春、黃岡、潛山、桐城一帶活動。史可法憑借鳳陽、廬州道員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敵。每次有警報,就幾個月不上床睡覺,他讓士兵輪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帳篷外邊坐著。挑選了強健的士卒十個人,命令二人蹲坐著用背靠著他,過了一更鼓就輪流替換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來,抖動自己的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像金屬響亮的聲音。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說:“我對上怕辜負朝廷,對下怕愧對我的老師呀?!?/p>
11.
(1)就
(2)這
(3)博學(xué)的人
(4)使……勞累
(5)多
(6)沾染
(7)艷麗
(8)更加
12.
(1)代詞,指代學(xué)過的知識
(2)介詞,替
(3)而:表轉(zhuǎn)折的連詞,可譯為“卻”;則:就
(4)而:表順接,連詞;于:對于
(5)于此,在其中
13.
(1)i希望,盼望。
ii做,當(dāng)。
iii同“肢”,四肢。
iv腰間佩帶。
(2)B
(3)你年紀(jì)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xí)慣懶惰。
(4)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4)家中的人來軍營的,都說你舉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孫們能當(dāng)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孫)當(dāng)大官,只求能成為讀書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儉自持,習(xí)慣勞苦,可以享受安樂。這就是君子。我為官二十年,從類不敢沾染半點官僚習(xí)氣,飲食起居,還遵循簡樸的家風(fēng),特別簡樸也可以,稍微豐盛也可以,太過豐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又簡樸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簡樸難。你的年紀(jì)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xí)慣懶惰。你讀書不可以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敗壞我們從曾祖就傳下來的家風(fēng)。
14.
(1)C
(2)B
(3)B
(4)i客人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
ii正午你卻還不到,就是沒有信用了。
(1)本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此題是對一詞多義的考查。解答此類題要靠平時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在課外文言文閱讀當(dāng)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A項:同行;品行。B項:離開;消失。D項:回頭看;看。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chǔ),理解文言文中虛語的用法和含義時,要聯(lián)系原句來理解。B就,副詞,A項:表修飾;表轉(zhuǎn)折。C項:代詞,它;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副詞,才;副詞,于是,就。
(3)本題考查文言文要點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chǔ)?!皯M、下、引”不是陳元方的動作,是友人的動作。
(4)i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在具體語境中翻譯句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不,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ii方法一:
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在具體語境中翻譯句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
方法二: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dāng)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迸笥驯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xiàn));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xiàn))。”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15.
(1)i迫近
ii國都
iii告訴
iv理解(或“了解,賞識”)
(2)B
(3)i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ii所以士人窮困的時候不喪失(失掉)義,得志時不背離(背棄)道。
(4)洞庭風(fēng)雨圖;心曠神怡、遺忘得失寵辱的樂觀(或“喜悅”)
(5)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6.
(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不久,一會兒。
(3)像什么。
(4)相比。
(5)文章的義理。
(6)不如,不及。
(7)高興的樣子。
(8)正午時分。
(9)才。
(10)已經(jīng)。
(11)就。
(12)約定。
(13)舍棄。
(14)拉,牽拉。
(15)回頭看。
17.
(1)i一周年
ii派遣
iii通“弼”,輔佐。
iv……的原因。
(2)A
(3)i如果認為祈禱有好處,那么詛咒也會對人有損害了。
ii天帝如果靈驗,就不可欺騙;天帝如果不靈驗,那么祈禱也沒有好處。
(4)晏子是一個充滿智慧、能言善辯的賢臣形象;齊景公遇到問題后愿意聆聽大臣的諫言,并且知錯就改,是一個明君的形象。
(1)i這道題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字詞意思的掌握情況,根據(jù)所學(xué)文言基礎(chǔ)知識,結(jié)合本文譯文進行區(qū)別。題中“期年”的意思是一周年。
ii這道題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字詞意思的掌握情況,根據(jù)所學(xué)文言基礎(chǔ)知識,結(jié)合本文譯文進行區(qū)別。題中“使”的意思是派遣。
iii這道題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字詞意思的掌握情況,根據(jù)所學(xué)文言基礎(chǔ)知識,結(jié)合本文譯文進行區(qū)別。題中“拂”為通假字,通“弼”,輔佐的意思。
iv這道題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字詞意思的掌握情況,根據(jù)所學(xué)文言基礎(chǔ)知識,結(jié)合本文譯文進行區(qū)別。題中“所以”是古今異義詞,意思是“……的原因”。
(2)這道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的意思及用法。在古代漢語中,文言虛詞占據(jù)了重要的部分,但是對于現(xiàn)代人們來說,理解起來比較有些難度,因此就要求我們在平時要積累掌握文言虛詞的一些基本用法。文言虛詞根據(jù)所在位置的不同意思也不同,做題時要根據(jù)具體語境對加點詞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義項。A項“君以祝為有益乎”和“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都是動詞,“以為,認為”的意思;B項“期年不已”中的“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兼職勞務(wù)合同模板
- 企業(yè)房產(chǎn)轉(zhuǎn)讓合同范例
- 2025保險公司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買賣肉合同范例
- 個人宿舍租房合同范例
- 保潔類合同范例
- 免除租賃稅合同范例
- 5人聯(lián)營合同樣本
- 修屋承攬合同范例
- 企業(yè)空調(diào)購買合同范例
- 2025衡水市武強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件各章節(jié)內(nèi)容-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 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廣東廣州中物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二月調(diào)研考試數(shù)學(xu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三語作文模擬題分析+材料+范文:關(guān)心人本身應(yīng)成為一切技術(shù)上奮斗的主要目標(biāo)
- 2025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古詩文主題默寫匯編(2)(含答案)
- 長城汽車2025人才測評答案
- QC080000基礎(chǔ)知識課件
- 河道的管理和防護課件
- 綠化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xù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