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一、選題緣由(一)學理層面1.病理心理學在關注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方面甚少Sroufe和Rutter(1984)認為,“研究個體行為不適應的原因和過程”是發(fā)展病理心理學的新領域。RutterSM.TheDomainof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J].ChildDevelopment,1984,55(1):17-29.在這樣的心理學中,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了其主要會出現(xiàn)兩種:控制力過低和控制力過高。其中控制力過低就形成了現(xiàn)在所說的外顯的一些問題,控制力過高便會形成內(nèi)顯問題,而外顯問題比內(nèi)顯問題更容易得到改正。其實原因大概為:第一,許多西方國家,將現(xiàn)在的幼兒和以前幼兒做出對比后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幼兒從早上入園直到下午出園,一天時間都將在幼兒園中接受教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也開始增加。教師就開始選擇分散自己的精力,當然,控制力過低的幼兒分走的注意力絕對是大于控制力過高的幼兒,因此精力不夠的教師就忽視了控制力過高的幼兒;第二,外顯問題比內(nèi)顯問題更容易看出,隨著大量研究表明,外顯問題行為比內(nèi)顯問題明顯而穩(wěn)定。Rubin和Coplan(2004)認為,“具有外化行為問題的幼兒缺乏理解他人觀點、情感和意圖的能力,喜歡欺負同伴,在集體中不受歡迎、名聲不好。RutterSM.TheDomainof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J].ChildDevelopment,1984,55(1):17-29.RubinKH,CoplanRJ.PayingAttentiontoandNotNeglectingSocialWithdrawalandSocialIsolation[J].Merrill-PalmerQuarterly,2004,50(4):506-534.2.忽視教師作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在隨著社會進步,對社會退縮研究力度的加強,大量有關社會退縮研究成果開始噴涌出現(xiàn)。但仔細分析成果,依舊出現(xiàn)了不平衡的局面。在結果中,研究者們大致將重心放在了界定或者是與社會發(fā)展等方面,很多人關注的它的生物學基礎、同伴關系或者是父母的教養(yǎng)行為,很少有學者對教師這個影響因素作過系統(tǒng)的分析。當然在國內(nèi),也僅僅只有少部分的研究在探究社會退縮行為該如何分型。因此,在現(xiàn)有的研究中,教師該如何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建立親密關系、如何與他們進行有效互動,這都是我們應該進一步研究的內(nèi)容。在教師作為影響因素中,對其的研究甚少,關注力度缺乏。3.應提升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研究師幼互動中,不僅幼兒在發(fā)展自身,慢慢形成自我意識,同時開啟了建構自我。教師在此時此刻,作為一名教育者,也開始實現(xiàn)自我價值,履行義務和責任。師幼互動是兩種共同進步,共同實現(xiàn)價值目標的過程。在幼兒園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就是最基礎、最核心的社會交往的過程,更是最常見的生活活動。幼兒園實行的教育功能也標志著師幼互動需要頻繁開啟。因此對于幼兒和教師本身以及社會取向都需要開啟有效的師幼互動。如何進行有效的互動,就必須提高相關的研究,提高師幼互動可以帶來的更多體驗。有效的師幼互動有很多的好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豐富幼兒園的園所生活??墒牵绾芜M行有效師幼互動的研究起步很晚,很久一段時間后,師幼互動問題才開始成為全球的熱點,而我們國內(nèi)起步還要更晚。從總體上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師幼互動已經(jīng)出了兩個標志:一、研究資料數(shù)量少,查閱相關文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實踐經(jīng)驗少,大部分的研究皆是以理論為主。關于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研究已經(jīng)是為數(shù)不多,更別說對社會退縮行為與教師互動的研究,這就更加缺乏了。(二)實踐層面1.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互動被教師忽視社會退縮幼兒屬于內(nèi)顯問題行為,與其他外顯行為幼兒往往不同,他們不會影響他人。在幼兒園中,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因為本身就沉默寡言的性格特點經(jīng)常會被老師或者是同伴忽視。在我國目前的幼兒園中,已經(jīng)存在班級超過30名的幼兒。在這樣師幼比嚴重失調(diào)的情況下,教師靠自身力量維持現(xiàn)有的集體教學秩序很難,并且在班級當中,時常會出現(xiàn)幾個調(diào)皮搗蛋的幼兒,這樣的情況就更需要教師用掉剩下的精力。久而久之,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就被遺忘,逐漸淪為幼兒園中的“灰色人群”。很多老師會說到:“這個孩子很乖的,一點也不會給老師添麻煩,特別讓人省心?!本褪且驗檫@樣的現(xiàn)狀,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互動開始被忽略。2.對有效互動產(chǎn)生迷惑李娜(2006)訪談中發(fā)現(xiàn),幼兒教師多用“淡漠”、“不親密”、“冷淡”等詞語來描述自己與社會退縮幼兒之間的關系,對于師幼間的互動,不少幼兒教師用“很少”“不知道怎么與他們互動”等詞語來描述。李娜.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李娜.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二、研究意義(一)理論意義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關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狀問題,豐富研究內(nèi)容。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不同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平行關系。在幼兒與教師的互動當中,也有利于幼兒的各方面發(fā)展:認知、情感、技能、社會技巧。在如今,國內(nèi)對于師幼互動、師幼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多,但是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的互動卻非常有限,而且還有著不深入、不系統(tǒng)等研究問題。這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來說,對他們的發(fā)展極其不利,也是遠遠不夠的。本文是通過界定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師幼互動的概念,在通過觀察記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狀之后,提出一些改善他們?nèi)鮿莸匚坏牟呗?,也可以用來豐富相關的研究內(nèi)容。(二)實踐意義通過實踐觀察記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狀,更為研究內(nèi)容起到了一定的實踐證明。在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中,每個家庭幾乎都存在獨生子女的現(xiàn)象,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唯一保護對象,父母、祖輩、同輩的人數(shù)的缺失也開始加重了幼兒的自我中心。在幼兒園中,雖然師幼互動是最基本的與人交際的機會,但是幼兒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自身特點,長時間游離在外,漸漸成為弱勢群體。師幼互動的機會也開始隨之減少,因此在幼兒園里與同伴、教師的關系不盡人意。久而久之,他們存在的弱勢地位也一定會對他們的未來在情感交流、社會交際、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著強烈的負面影響。本文可以依據(jù)研究的結果結合古往今來的教育特點、教師、家庭、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議,在實踐中,提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地位。三、概念界定(一)社會退縮李娜(2006)認為:“社會退縮是指在社會環(huán)境中,游離于他人之外的獨處行為。研究者至今在社會退縮的概念界定上仍沒取得一致。在過去20年間,研究者交替運用‘社會退縮’(socialwithdrawal)、‘社會孤獨’(socialisolation)、‘抑制’(inhibition)、‘羞怯’(shyness)來描述有孤獨行為表現(xiàn)的幼兒?!崩钅?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李娜.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鄭淑杰(2003)認為,“社會退縮包括所有場合下的退縮行為、害羞行為以及抑制行為。并對其社會退縮的定義為社會退縮是指孤獨的行為,泛指跨時間、情境,在陌生與熟悉社會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獨自游戲、消磨時光的行為?!编嵤缃?學前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亞類型及其行為適應[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3.葉平枝(2006)認為幼兒社交退縮是在社會情境下,或者說在同伴環(huán)境中,幼兒跨時間、情境的各種獨處行為,表現(xiàn)為被動、敏感、焦慮、自我評價較低,觀點采擇能力較差。葉平枝.幼兒社會退縮的特征及教育干預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2.本文采用鄭淑杰的定義。鄭淑杰.學前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亞類型及其行為適應[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3.葉平枝.幼兒社會退縮的特征及教育干預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2.依據(jù)所說的關于社會退縮行為并定義本文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主動產(chǎn)生的脫離教師和同伴的孤獨行為,并且面對教師和同伴的交往,選擇拒絕,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幼兒園)總是會出現(xiàn)一個人獨自游戲的幼兒。(二)師幼互動吳康寧(1999)認為,師生互動是一個包括發(fā)生在多種情境中的、具有多種形式、多種內(nèi)容的互動體系。吳康寧.課堂教學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01-202.佐斌(2002)指出,狹義的是指在教學情景下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廣義的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響。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劉晶波(1998)認為,“狹義的師幼互動專指發(fā)生在幼兒園的師幼互動,是指發(fā)生在幼兒園內(nèi)部、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的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及過程?!眲⒕Р?師幼互動的總體特征及其功能[J].幼兒教育,1998(11):10.吳康寧.課堂教學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01-202.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劉晶波.師幼互動的總體特征及其功能[J].幼兒教育,1998(11):10.在本文中,采用的師幼互動是狹義的師幼互動,也就是發(fā)生在幼兒園所有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四、文獻綜述(一)師幼互動的相關研究關于師幼互動的研究,開始發(fā)展的時間較晚,兒童教育研究者們對于幼兒的研究逐步向師幼互動靠攏。在整理了相關的文獻資料后,師幼互動的研究主要有:1.師幼互動類型的研究師幼互動對幼兒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不同的學者和教育學的專家對于類型的劃分也有不同的看法。學者姜勇、龐麗娟(2004)將師幼互動類型分為:嚴厲型、民主型、開放學習型以及灌輸型。姜勇,龐麗娟.幼兒園師生交往類型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5).張曉巖(2013)依據(jù)師幼互動的對象及內(nèi)容分為:教師發(fā)起的互動—機械型師幼互動,幼兒發(fā)起的互動—自發(fā)型師幼互動,借助外界事物產(chǎn)生的互動—輔助型師幼互動。張曉巖.幼兒園師幼互動的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3(8).黃娟娟(2009)在社會學視野下,根據(jù)師幼互動行為屬性劃分為控制型、容許型、拒絕型、接受型四種類型。黃娟娟.師幼互動類型及成因的社會學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兒園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觀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7).劉晶波(1999)根據(jù)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瓊斯與西鮑特對人際互動形態(tài)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師幼互動類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互動中師幼間主要呈現(xiàn)非對稱相倚的形態(tài)。劉晶波,師幼互動行為研究——我在幼兒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4.姜勇,龐麗娟.幼兒園師生交往類型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5).張曉巖.幼兒園師幼互動的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3(8).黃娟娟.師幼互動類型及成因的社會學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兒園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觀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7).劉晶波,師幼互動行為研究——我在幼兒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4.對于師幼互動的類型的劃分,每一位研究者都有著自己的思考和定位,因此在運用上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行動選擇合適的類型劃分。2.影響師幼互動因素的研究客觀和主觀是影響因素的兩大因素。客觀因素:師幼互動的客觀環(huán)境,包括規(guī)模、師幼之間比例、同伴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的教育觀念等方面。Howes和Phillips(1992)的研究表明:幼兒教師所受教育水平與他們對幼兒的態(tài)度相關。HowesC,WhitebrookM,PhillipsD.Teachercharacteristicsandeffectiveteachinginchildcare:FindingsfromtheNationalChildCareStaffingStudy[J].Child&YouthCareForum,1992,21(6):399-414.素質教育的學習不僅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化水平,在與幼兒的交往過程中,也會變得非常仔細。通過教育學習的教師知道該如何與幼兒溝通和交流,有著厚實的理論知識。謝麗華(2003)認為傳統(tǒng)“秧田式”的桌椅排列方式,教師居高臨下讓孩子有距離感,溝通是單向的,而且前排的幼兒與后排的幼兒也難以進行交流。謝麗華.從桌椅排列看教學中的師幼互動[J].早期教育,2003(6).南鋼、郭文霞(2012)認為師幼互動的環(huán)境情景既包括物理環(huán)境也包括人際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南鋼,郭文霞.論師幼互動[J].基礎教育研究,2012(10).HowesC,WhitebrookM,PhillipsD.Teachercharacteristicsandeffectiveteachinginchildcare:FindingsfromtheNationalChildCareStaffingStudy[J].Child&YouthCareForum,1992,21(6):399-414.謝麗華.從桌椅排列看教學中的師幼互動[J].早期教育,2003(6).南鋼,郭文霞.論師幼互動[J].基礎教育研究,2012(10).主觀因素:教師自身、幼兒自身。首先教師自身。王雪(2012):“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為外傾型人格,且情緒情感狀態(tài)不穩(wěn)定。”王雪.影響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教師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2012:328.數(shù)據(jù)表明,教師基本上都存在著外傾型人格。這部分的教師態(tài)度很隨和、待人親近、性格外向;可是相同的,也有著刺激和冒險的想法、容易激動、情緒化。所以這樣的老師會給幼兒同時帶來利和弊。一方面,喜歡與人交流、待人熱情的教師容易帶給幼兒輕松活潑的互動氛圍,容易讓具有社會退縮行為的幼兒主動的加入到集體活動當中。而另一方面,外傾型人格的教師容易出現(xiàn)情緒化,情緒波動,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改變自己的情緒。梁玉華(2006)對師幼關系中幼兒教師的角色意識進行調(diào)查,幼兒教師對朋友、保育者、學習者、組織者等角色行為規(guī)范的理解較為清楚,但對于教育者角色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較為模糊、混亂。梁玉華王雪.影響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教師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2012:328.梁玉華.師幼關系中幼兒教師的角色意識探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6(3).幼兒自身的因素就涉及到了氣質和行為特征。從幼兒的氣質和行為特征來分析,開朗、性格外向、做事積極的幼兒會更容易受到教師的喜愛,因此得到教師的關注就會更多;相反,內(nèi)向、不與人親近的幼兒得到的關注度就更少。Brophy和Grood(1994)認為,班級中與教師關系親近的幼兒多是積極追隨教師思路、成績優(yōu)異、能夠控制自己行為、遵守班級規(guī)則的幼兒。BrophyJE,GoodTL.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s:Causesandconsequences[J].AmericanJournalofEducation,BrophyJE,GoodTL.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s:Causesandconsequences[J].AmericanJournalofEducation,1974(4):400.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也間接影響著師幼互動,比如教師對自身的期望、家庭的教育方式、幼兒自身個性特征等等,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3.師幼互動存在問題的研究師幼互動雖然在一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在不斷地進步,但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總結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教師不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沒有發(fā)揮兒童的主動性;二是師幼互動的主題相對單一,互動內(nèi)容上也明顯存在著傳授的特征,缺少情感交流和對幼兒的社會性技能的培養(yǎng)。項宗萍(1995)在對六省市幼教機構進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教師較長時間講授與短暫介入發(fā)生頻率最高的活動是,知識傳授類的教育教學活動,在促進兒童情感與社會性發(fā)展的教育卻參與很少。項宗萍.從“六省市幼教機構教育評價研究”看我國幼教機構教育過程的問題與教育過程的評價取向[J].學前教育研究,1995(2).左瑞勇、柳衛(wèi)東(2005)對幼兒園自然情景下的師幼互動現(xiàn)狀進行多角度觀察發(fā)現(xiàn),師幼互動的頻次在不同互動背景中具有不平衡性,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有明顯的非對稱性,幼兒平等對話的權利未得到足夠的尊重。左瑞勇,柳衛(wèi)東.幼兒園師幼互動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馬玲亞(2005)認為師幼互動中存在的問題有:幼兒的主體地位缺失,師幼互動模式單一,教師發(fā)起的互動具有較強的負向情感特征。馬玲亞.幼兒園師幼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5(4).項宗萍.從“六省市幼教機構教育評價研究”看我國幼教機構教育過程的問題與教育過程的評價取向[J].學前教育研究,1995(2).左瑞勇,柳衛(wèi)東.幼兒園師幼互動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馬玲亞.幼兒園師幼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5(4).(二)關于社會退縮行為的相關研究通過分析整理相關社會退縮行為的資料,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退縮行為的分類從整理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研究者將以前提出的類型作為基礎,最終提出了世界公認的三種社會退縮類型:(1)焦慮退縮型在幼兒園活動時,社會退縮幼兒會變得無所事事,甚至會產(chǎn)生觀看,瞭望的行為。葉平枝(2005)認為這種行為反映了趨避式動機沖突——既想?yún)⑴c又怕參與同伴活動,從而表現(xiàn)出了兒童羞怯、抑制、拘謹?shù)葰赓|特點。葉平枝.兒童社會退縮的概念、分型及干預研究述評調(diào)查與研究[J].2005(11):22-24.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現(xiàn)象,原因來自于,第一異質性氣質,有著這樣的氣質的幼兒通常是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會表現(xiàn)出抑制、害羞。另一方面,經(jīng)常處于負面評價或者是交往地位處于劣勢,這樣的幼兒容易被拒絕和忽略,到最后,極大可能成為交往焦慮。葉平枝.兒童社會退縮的概念、分型及干預研究述評調(diào)查與研究[J].2005(11):22-24.(2)活躍退縮型這一類型的幼兒通常表現(xiàn)為頻繁、很夸張的獨立游戲。其中包括:吵鬧、攻擊、多動以及很戲劇的表演。這一類型的幼兒很喜歡參與和同伴的互動,但是通常由于自身產(chǎn)生的沖動和幼稚的行為,所以頻繁遭到同伴的拒絕,慢慢地一個人游戲,也就成為了這種模式。(3)安靜退縮型孫玲(2004)認為,安靜退縮型是指有同伴在場時兒童獨自的、安靜的探索活動和建構活動,通常是一種久坐不動的獨處行為。孫玲,陳會昌.兒童社會退縮亞類型及社會適應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這種退縮行為就像之前說的“消極退縮”幼兒會自主地進行游戲,但大部分的游戲都是以物為基礎,因此就體現(xiàn)出了對物體比對人還要感興趣。這種安靜退縮型屬于低社區(qū)趨近動機。直到中后期,這樣類型的幼兒還可以產(chǎn)生利處,幼兒內(nèi)心產(chǎn)生了焦慮之后,安靜退縮型的幼兒還能自我抑制。孫玲,陳會昌.兒童社會退縮亞類型及社會適應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2.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影響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幼兒自身氣質、性別差異、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以及師生關系等。氣質:其實不同的氣質類型會造成不同的差異,因為自身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對于刺激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就比如嬰幼兒來說,出現(xiàn)社會退縮行為最早可以在出生后的兩個月。左恩玲(2016)等人認為不同幼兒的氣質和性格不同,被拒絕幼兒一般是外向、活潑好動、以沖動的,喜歡講話(一般是不分場合的),容易發(fā)脾氣,同伴不喜歡與之玩耍,而被忽視幼兒內(nèi)向、慢性子、沒脾氣、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不愛講話和膽子小,不敢與同伴一起游戲。左恩玲,張向葵.兒童社會退縮的成因與教育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5):77-81.左恩玲,張向葵.兒童社會退縮的成因與教育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5):77-81.性別:張銀娜(2009)的研究表明,社會退縮兒童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男女在安靜退縮和活躍退縮中是不一樣的,女孩子在安靜退縮得分高于男孩子,男孩子活躍退縮得分高于女孩子,在小學階段,女孩子的社會退縮的表現(xiàn)形式為安靜退縮,男孩子的社會退縮的表現(xiàn)形式為活躍退縮。張銀娜.對兒童4~14歲社交退縮行為的追蹤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9.張銀娜.對兒童4~14歲社交退縮行為的追蹤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9.父母教養(yǎng)方式:Hastings(1999)等人認為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也會影響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社會退縮的父母往往持有過度保護、過度干涉以及過度期望的觀念。Hastings,P.D.,Rubin,K.H..Predictingmothersbeliefsaboutpreschool-agedchildren'ssocialbehaviorsEvidenceformaternalattitudemoderatingchildeffects[J].ChildDevelopment,1999(70):722-741.鄭淑杰,陳會昌(2005)等人發(fā)現(xiàn)兒童在學步期的抑制行為被母親的過度控制或是高度關愛的父母的行為所加劇,能夠預測學前期兒童的社會退縮,沉默,焦慮行為。鄭淑杰,陳會昌,陳欣銀.兒童社會退縮行為影響因素的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4):833-836.在幼兒遇到一點難度的時候,家長產(chǎn)生的保護欲望就會隨之增加,他們希望可以讓孩子事情都變得非常順利,不愿意他們受到困難的阻礙??墒蔷褪且驗檫@樣的過度愛護,往往使幼兒喪失了自主思考、自主解決的愿望。還有一種家長便是相反的,幼兒面對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時,尋求大人的幫助,大人因為自身的原因拒絕幫忙,這樣的行為也會在幼兒的心里埋下炸彈。Hastings,P.D.,Rubin,K.H..Predictingmothersbeliefsaboutpreschool-agedchildren'ssocialbehaviorsEvidenceformaternalattitudemoderatingchildeffects[J].ChildDevelopment,1999(70):722-741.鄭淑杰,陳會昌,陳欣銀.兒童社會退縮行為影響因素的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4):833-836.師生關系:丁雪辰,李燕(2013)等人認為師幼關系作為兒童生活中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對社會退縮幼兒來說有著尤為深遠的影響。丁雪辰,李燕,潘佳麗.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生態(tài)學的視角[J].外國中小學育,2013(02):31-37.在很多的幼兒園中,教師主要把注意力放于影響力強的幼兒身上,比如多動癥、攻擊性。社會退縮的幼兒性格更加偏向于安靜、獨立、無破壞的單獨游戲,教師卻更接受。丁雪辰,李燕,潘佳麗.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生態(tài)學的視角[J].外國中小學育,2013(02):31-37.3.社會退縮行為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李燕,呂芳(2014)等人的研究認為社會退縮兒童在與教師和同伴交往中處于被動地位,可能會存在學業(yè)問題。李燕,呂芳,陳露.退縮兒童的社會適應及其影響因素[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2):27-34.Guedeney(2014)等人的研究表明社會退縮行為對兒童當下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均有不良的影響。GuedeneyA,PingaultJB,ThorrA,etal.Socialwithdrawalat1yearisassociatedwithemotionalandbehaviouralproblemsat3and5years:theEdenmother-childcohortstudy[J].European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2014,23(12):1181-1188.王玲鳳(2015)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后期,安靜退縮行為與兒童外化性行為問題相關。王玲鳳.師生關系、應對方式與幼兒的社會退縮行為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2):1293-李燕,呂芳,陳露.退縮兒童的社會適應及其影響因素[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2):27-34.GuedeneyA,PingaultJB,ThorrA,etal.Socialwithdrawalat1yearisassociatedwithemotionalandbehaviouralproblemsat3and5years:theEdenmother-childcohortstudy[J].European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2014,23(12):1181-1188.王玲鳳.師生關系、應對方式與幼兒的社會退縮行為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2):1293-1296.(三)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相關研究1.師幼互動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發(fā)展的作用Ladd和Burgess(1999)研究表明,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的關系是高依賴、低親近,教師與退縮幼兒師幼關系的自我評價多是負性。BurgessLKB.ChartingtheRelationshipTrajectoriesofAggressive,Withdrawn,andAggressive/WithdrawnChildrenduringEarlyGradeSchool[J].ChildDevelopment,1999,70(4):910-929.從研究中不難分析到,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與教師的互動現(xiàn)狀很不樂觀,可能還伴隨著持續(xù)惡化的概率。但是,幼兒教師如果可以早日主動地學習,認識到其中的危險,主動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進行互動,那么就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發(fā)展。其實,教師都是可以自己感受到退縮行為幼兒非常需要教師的愛、BurgessLKB.ChartingtheRelationshipTrajectoriesofAggressive,Withdrawn,andAggressive/WithdrawnChildrenduringEarlyGradeSchool[J].ChildDevelopment,1999,70(4):910-929.在教學活動和一日生活中,教師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關注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教師在選擇管理班級時,首先會對過度活躍的幼兒采取措施,而面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這種過度安靜,不會叨擾別人的特征,甚至會覺得他們這樣是合適的,符合班級管理。其實教師如果能主動提出改善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互動模式,主動地增加與他們的次數(shù)以及每次的互動質量,那么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社會性發(fā)展方面有著很大的改進??墒歉倪M不是急功近利,需要長時間的改變。2.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特征我國學者李娜、張福娟(2008)等人在這一方面做過研究,在她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教師對社會退縮幼兒開啟的互動事件數(shù)量明顯多于一般兒童,社會退縮幼兒更加容易拒絕教師開啟的互動事件、教師對社會退縮幼兒的態(tài)度以不滿、厭惡等負向情感為主。李娜,張福娟,葉平枝.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特征的研究李娜,張福娟,葉平枝.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特征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11.(四)研究述評從對已有研究的梳理來看,親子依戀、同伴關系、家庭教養(yǎng)方式多為研究者的研究內(nèi)容。很多國外對社會退縮行為相關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果,可以很有效地改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日常生活??墒俏ㄒ坏亩贪寰褪菄鴥?nèi)對社會退縮行為的問題研究就特別少,完全可以說是才到了起步階段。當然,關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有效互動的研究則更少。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試驗研究或者是個案干預研究。存在已有研究的問題具體如下:1.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研究一直處于嚴重缺乏的底部,特別是對于中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此時的社會退縮行為表現(xiàn)得已經(jīng)明顯,應該及時進行改正。但是我國相關的研究仍然處于起步的一個階段。2.缺乏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實證研究。在我國,更多的是關于幼兒與教師的互動文獻資料,大部分屬于思辨,因此極度缺乏實證性的研究。3.缺乏關于對社會退縮幼兒進行矯正的研究。這類研究的進一步探索不僅能夠對當前的領域進行彌補,還具有更重大的意義:能更好的治療現(xiàn)在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還能促進其更好的發(fā)展。本研究就是針對已有研究的不足,通過問卷調(diào)查、觀察以及訪談對幼兒園的中大班進行現(xiàn)狀調(diào)查。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可以為改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弱勢地位提供幫助。第二章研究設計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旨在于考察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過程中的現(xiàn)實狀況,并根據(jù)結果提出建議,本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有:1.通過觀察和記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與教師互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2.發(fā)現(xiàn)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時存在的問題,并且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3.關于問題的形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此來改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二、研究內(nèi)容1.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篩選出具有社會退縮行為的幼兒。2.通過非參與式觀察法,觀察和記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實狀況。3.采用非正式訪談法,深入了解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實狀況。4.分析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存在的問題。5.提出改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中問題的建議三、研究對象在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綿陽市某幼兒園的兩個中班61名幼兒和兩個大班55名幼兒,總共116名幼兒。其中男生59名;女生57名。班級老師作為訪談對象。不選擇小班的原因是:在不少的社會退縮的穩(wěn)定性研究中,認為小班幼兒的社會退縮行為可能是情境性的。表2.1幼兒總數(shù)分布情況中班大班合計男生女生合計人數(shù)61551165957116百分比53%47%100%51%49%100%四、研究方法根據(jù)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查閱了相關文獻,再結合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法和觀察法,輔以文獻法和訪談法。問卷法用以篩選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觀察法用于觀察記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過程;訪談法用于非正式訪談深入了解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實狀況。(一)文獻法通過中國知網(wǎng)這種大型網(wǎng)絡平臺,努力收集大量、廣泛的相關文獻,查閱文獻40多余篇。再通過對當前研究的成果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了解已有的研究動態(tài),為本研究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狀找尋研究工具以及提供了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二)問卷調(diào)查法經(jīng)過篩選和結合實際,最終選擇由葉平枝教授編制的《兒童社會行為教師問卷》,經(jīng)研究證實,該問卷參考《國外學前兒童行為量表(PPBS)》(Coplan&Rubin,1998)和《幼兒社會退縮教師問卷》(Thijsetal,2004)編制。調(diào)查對象是幼兒園的中大班幼兒,問卷由班級教師填寫。該問卷是葉平枝教授在綜合了所有有關的研究基礎上,編寫了這份半開放式訪談問卷,結合了如今的幼兒園教師的對幼兒心理行為的理解和我國幼兒的特點,同時也進行了預測以及修改。(見附錄1)(三)觀察法1.關于觀察者的身份界定主要采用的是非參與式自然觀察,觀察者是無需介入到任何一方。2.觀察的時間安排本研究的觀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時間為每班2周。每個班級第一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三是用于觀察者熟悉客觀環(huán)境,主要是熟悉幼兒園以及觀察的班級。與教師和幼兒快速地建立起自然和放松的關系。同時,發(fā)布問卷篩選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后兩天進行預觀察,觀察記錄從一日生活開始到結束所有發(fā)生的師幼互動事件。隨后的一周就開始進行正式觀察記錄。3.觀察內(nèi)容以及記錄方式(1)觀察內(nèi)容的選擇選擇2個中班以及2個大班和他們各班教師之間的互動,互動不包括與師幼互動無關的事件。為了后面的方便觀察和記錄,只選擇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互動。(2)記錄方式研究采取事件取樣法和時間取樣法相結合的方式。10分鐘為基本記錄單位。在10分鐘內(nèi)發(fā)生的第一次互動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并做好觀察記錄表,或輔助錄音、錄像。(觀察表見附錄2)(四)訪談法在本研究中,訪談法作為一種輔助的方式,所以采用的是比較隨意的非正式的訪談。目的在于觀察記錄師幼互動行為時,對于不明確、不清楚的地方向班級教師進行訪談詢問,可以得到更多的隱藏信息,做好筆記備注。(訪談提綱見附錄3)五、研究分析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兒童社會行為教師問卷》、師幼互動觀察表和教師訪談提綱。(一)《兒童社會行為教師問卷》該問卷施測于河南省多所幼兒園的小、中、大班幼兒數(shù)名,結果表明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好,其中,總量表與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在0.576到0.894之間,問卷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檢驗也都令人滿意。葉平枝.幼兒社會退縮游戲干預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該問卷是葉平枝教授問卷調(diào)查了700多名幼兒,經(jīng)過反復測試,最終確定20分做為篩選標準,大于20分的幼兒即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該問卷有12道題,題目選擇有四項:從不、有時、經(jīng)常、頻繁。其中分數(shù)依次為0、1、2、3。(問卷表見附錄1)葉平枝.幼兒社會退縮游戲干預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二)師幼互動觀察分析表1.概念操作化主要采用的是河南大學李娜(2003)編制的研究分析工具,參照劉晶波的研究,對互動的具體進程進行概念化處理。李娜.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李娜.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06.制作的表格中,根據(jù)主題開展的各種方式,可以歸納概括出9種教師開啟的互動主題,9種幼兒開啟的互動主題。在各自的兩種主題中,教師和幼兒分別作為各自的施動者,同理,也作為對方的反饋者(施動和反饋是相對的)。(1)教師開啟第1種:約束紀律。在幼兒違反了幼兒園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是與教師自行規(guī)定的規(guī)則時,教師提出的一些規(guī)范幼兒的話語,或者制止的動作。第2種:指導活動。教師在向幼兒傳遞生活技能或者是書本等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活動。第3種:照顧生活。幼兒園生活當中,幼兒出現(xiàn)的一些生活各方面的問題,教師進行照顧。第4種:撫慰情緒。幼兒心情、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教師給與他們一定的愛撫和安慰。第5種:提問。教師在傳授了一定的知識之后,或是幼兒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教師詢問的過程。第6種:讓幼兒幫助做事。在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時,教師請求幼兒幫忙做事。第7種:共同游戲。教師以同伴的身份主動參與游戲。第8種:表達感情。生活中無論何時,教師在語言或動作上只是單純的表達感情。第9種:詢問。更多的方面以情感為主,問幼兒的經(jīng)過一端事情內(nèi)心的感受和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幼兒的情況。(2)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主題第1種:尋求指導與幫助。遇到學習或者生活上的事情時,幼兒向教師尋求幫助或者是指導。第2種:告狀。在幼兒個體之間發(fā)生了吵鬧或者不公平的事件時,控告。第3種:表述情況。發(fā)生了開心、難過、不解的自己遇到的事情,向教師表達當中的事情經(jīng)過。第4種:請示。事情讓幼兒捉摸不定,有著不一樣的想法時,向教師報告,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第5種:發(fā)表見解??吹侥骋皇录r,針對此事件表達觀點與看法。第6種:尋求關注與安慰。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被教師忽略,主動向教師尋求關注。第7種:詢問。對于幼兒自身有興趣或者是不明白某一項情況,向教師進行具體的詢問,得到答案。第8種:幫助教師做事??吹浇處熋β担⑶易约耗茏龅綍r,愿意主動去幫忙,帶有一定程度的虛榮心。第9種:與教師共同游戲。在游戲當中,幼兒主動讓教師參與進來,一起游戲,一起體驗。教師與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事件主題表見附錄2。2.分析工具研究中有四種分析工具(見附錄2)①將教師和幼兒分別開啟的主題從1到9進行編碼。②教師開啟和幼兒開啟的行為量化分析表。③互動結果編碼表:1代表接受,2代表拒絕。④情感特征編碼。施動者情感特征:1代表正向、2代表中性、3代表負向。反饋者的情感特征:1代表進取、2代表平和、3代表畏懼。(三)教師訪談提綱本提綱主要是針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不清楚的現(xiàn)象進行更細致的調(diào)查。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師幼互動中教師的心理活動、目前認為自己和幼兒之間的關系狀況怎樣、面對幼兒的拒絕是怎樣的心理活動、是否希望與幼兒改善現(xiàn)有關系、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出改善等等。該訪談能為以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改善奠定一定的事實基礎。六、技術路線進行預調(diào)查和預觀察之后,根據(jù)途中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做出改進和調(diào)整,利于后期的正式調(diào)查和觀察。進行預調(diào)查和預觀察之后,根據(jù)途中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做出改進和調(diào)整,利于后期的正式調(diào)查和觀察。進行正式調(diào)查和觀察查閱相關社會退縮和師幼互動相關的研究,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想要研究的內(nèi)容。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內(nèi)容選擇研究方法。主要用觀察法和問卷法,輔助以文獻法和訪談法。對調(diào)查的研究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jù)研究目標總結研究結果,提出自己的改善策略。依據(jù)各部分的研究結果,將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合,完成本次研究撰寫報告,形成研究結果形成結果,分析研究結果第一次進行預調(diào)查和預觀察之后,根據(jù)做出的調(diào)正和修改再次進行正式的研究。調(diào)整、修改觀察計劃根據(jù)研究計劃初步進行研究,選擇少數(shù)的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記錄。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初步體驗研究過程。進行預調(diào)查、預觀察師幼互動觀察分析表《兒童社會行為教師問卷(正式問卷)》教師訪談提綱確定量表工具確定研究方法根據(jù)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制定一系列的研究計劃并多此修改自己的研究計劃。尋求導師的幫助,根據(jù)導師的建議再次進行修改。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確定題目及研究內(nèi)容確定研究方向
進行正式調(diào)查和觀察查閱相關社會退縮和師幼互動相關的研究,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想要研究的內(nèi)容。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內(nèi)容選擇研究方法。主要用觀察法和問卷法,輔助以文獻法和訪談法。對調(diào)查的研究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jù)研究目標總結研究結果,提出自己的改善策略。依據(jù)各部分的研究結果,將所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合,完成本次研究撰寫報告,形成研究結果形成結果,分析研究結果第一次進行預調(diào)查和預觀察之后,根據(jù)做出的調(diào)正和修改再次進行正式的研究。調(diào)整、修改觀察計劃根據(jù)研究計劃初步進行研究,選擇少數(shù)的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記錄。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初步體驗研究過程。進行預調(diào)查、預觀察師幼互動觀察分析表《兒童社會行為教師問卷(正式問卷)》教師訪談提綱確定量表工具確定研究方法根據(jù)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制定一系列的研究計劃并多此修改自己的研究計劃。尋求導師的幫助,根據(jù)導師的建議再次進行修改。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確定題目及研究內(nèi)容確定研究方向第三章研究結果一、師幼互動總體分布(一)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分布3.1幼兒總數(shù)分布情況性別數(shù)量占比(%)自由度2p男生595110.0340.853女生5749如表3.1,在總共的116名幼兒當中,男孩和女孩的人數(shù)相差不大,經(jīng)過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0.034,df=1,p=0.853>0.001,因此在男生和女生的性別上并沒有顯著差異性。3.2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男女分布情況性別數(shù)量占比(%)自由度2p男生96911.9230.166女生431如表3.2,在經(jīng)過問卷調(diào)查之后,大于20分的幼兒即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此之上,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中,根據(jù)性別的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1.923,df=1,p=0.166>0.001,并沒有顯著的差異性。(二)師幼互動行為總體分布表3.3師幼互動行為事件總體分布狀況開啟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教師開啟11171117.640<0.001幼兒開啟4529如表3.3,在總共觀察記錄的156次師幼互動事件中,教師開啟和幼兒開啟,根據(jù)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17.640,df=1,p<0.001,因此兩者存在顯著的差異性,教師開啟的次數(shù)111次,占總比例的71%,明顯大于幼兒。二、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一)互動主題表3.4教師開啟互動的主題分布情況主題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約束紀律21.8835.378<0.001指導游戲1412.6照顧生活2320.7撫慰1614.4提問1412.6讓幼兒做事87.2共同游戲1210.8表達情感98.1詢問1311.7如表3.4,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的主題中,占總比例最多的是照顧生活為20.7%;排名第二的是撫慰,占總量14.4%;居第三的有兩種主題,分別是:提問和指導游戲,都占總量的12.6%;表達情感、讓幼兒做事、約束紀律占的比例為數(shù)最少。為了探究各個主題之間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性,經(jīng)過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35.378,df=8,p<0.001。因此各個主題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二)施動性質、反饋性質3.5教師開啟的施動性質分析施動性質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正向6457.7240.919<0.001中性3834.2負向98.1(注:正向:親和、友好、喜愛等情感;負向:明顯不滿、厭惡、憤恨等情感;中性:處于兩種感情色彩之間的情感。與下同)如表3.5,在教師作為施動性質時,正向、中性、負向三種感情色彩均有出現(xiàn),在經(jīng)過卡方檢驗之后,結果顯示,2=40.919,df=2,p<0.001,三種感情色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其中正向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占比最大;負向感情也有出現(xiàn),占比8.1%。表3.6教師開啟的反饋性質分析反饋性質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進取21.8251.946<0.001平和6155畏懼4843.2(注:進?。罕憩F(xiàn)為大膽、無畏;畏懼:明顯害怕、躲避;平和:兩種感情色彩之間。與下同)如表3.6,在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的行為中,幼兒也給與了三種反饋性質,經(jīng)過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51.946,df=2,p<0.001,因此三種感情色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三)互動結果表3.7教師開啟互動的結果情況結果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接受1816.2150.676<0.001拒絕9383.8如表3.7,在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的結果中,絕大多數(shù)的幼兒對于教師開啟的互動主題會采取拒絕反饋,它已經(jīng)高達83.8%;只有一小部分的幼兒會采取接受反饋,僅占總量的16.2%。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選擇接受和拒絕的結果經(jīng)過卡方檢驗顯示,2=50.676,df=1,p<0.001。表明幼兒在選擇接受和拒絕的結果中具有顯著差異性。三、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一)互動主題表3.8幼兒開啟互動的主題分布情況主題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尋求指導和幫助1533.3819.4000.002請求920告狀24.4尋求關注和安慰511.1發(fā)表見解48.9詢問48.9幫助教師做事12.2共同游戲48.9表述情況12.2如表3.8,幼兒作為開啟的一方時,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尋求指導和幫助,達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一,占33.3%;其次出現(xiàn)的是請求,占總量的20%;排在第三位的是尋求關注和安慰,占總量的11.1%;其中發(fā)表見解、詢問和共同游戲是相同的比例,均為8.9%;但是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占比例最少的是幫助教師做事和表述情況,只有2.2%。檢驗互動主題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性,根據(jù)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19.400,df=8,p=0.002>0.001。表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主題之間沒有顯著差異性。(二)施動性質、反饋性質表3.9幼兒開啟的施動性質分析施動性質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正向715.6222.533<0.001中性3066.7負向817.8如表3.9,在幼兒開啟師幼互動時,作為施動者,也出現(xiàn)了三種感情色彩,經(jīng)過卡方檢驗之后,得出結果,2=22.533,df=2,p<0.001,因此三種感情色彩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性。正向和負向的比例相差很少,各自占了15.6%和17.8%;中性最多為66.7%。表3.10幼兒開啟的反饋性質分析反饋性質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進取2453.3215.600<0.001平和1840畏懼36.7如表3.10,在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中,教師最為反饋者同樣也出現(xiàn)了三種感情色彩的反饋行為,經(jīng)過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15.600,df=2,p<0.001,因此存在明顯的顯著差異性。進取型感情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占比53.3%;畏懼型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少,僅僅只有6.7%。(三)互動結果表3.11幼兒開啟互動的結果情況結果次數(shù)占比(%)自由度2p接受2964.413.7560.053拒絕1635.6如表3.11,在幼兒作為開啟的一方的結果中,教師有著接受和拒絕兩種選擇,教師作為反饋者,絕大多數(shù)會采取接受反饋。教師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大部分會采取接受取向,達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二,占64.4%;采取拒絕取向也達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一,為35.6%。根據(jù)卡方檢驗結果顯示,2=3.756,df=1,p=0.053>0.001。表明兩者之間并沒有顯著差異性。
第四章討論與分析一、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討論基于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討論:(一)總體情況在男生和女生個體數(shù)目相差不多時,經(jīng)過篩選出來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男女生比例卻有著差別,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的比例??山?jīng)過男生和女生的卡方檢驗分析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性別上并沒有顯著的差異性。與以前的研究中說,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產(chǎn)生社會退縮行為的研究結果并不相符,因此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根據(jù)結果中所有觀察記錄到的師幼互動事件中,絕大部分都是教師主動開啟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互動,而幼兒基本上都是作為互動對象來完成此次的師幼互動??ǚ綑z驗也說明了教師開啟和幼兒開啟存在著明顯的顯著差異性。幼兒作為教育的主體,可面對教師這樣有著豐富經(jīng)驗,能夠給予他們更多幫助的成人,逐漸喪失主體地位,教師開始漸漸成為主導地位。(二)互動主題1.教師開啟教師作為施動者,開啟師幼互動時,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主題是照顧生活,居于第二的是撫慰,第三分別是提問和指導游戲。在日常的觀察記錄當中,很少可以記錄到教師向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是讓幼兒幫忙做事。2.幼兒開啟在幼兒作為施動者,開啟師幼互動時,尋求指導和幫助是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主題,達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次出現(xiàn)的是請求;最后是尋求關注和安慰;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少的是幫助教師做事和表述情況。從教師開啟和幼兒開啟的主題當中,不難看出,兩者頻繁開啟的主題只有其中幾樣,甚至有些主題開啟的比例趨近于0。幼兒本身對于教師而言處于弱勢,因此向教師尋求指導和幫助就成為了最主要的互動主題;對于教師,自身主要的職責就是照顧幼兒生活,因此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將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在了照顧生活這一互動主題上。可能這就是因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本身的沉默寡言,對教師的高依賴、低親密便造成了師幼互動主題的局限性。(三)施動性質和反饋性質1.教師開啟教師作為施動者,開啟師幼互動時,正向情感即對幼兒表達親和、友好等達到了總量的一半以上,也是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的。根據(jù)結果可以看出,不帶有鮮明感情色彩的中性行為以及有明顯不滿、厭惡、惱怒、憤恨的負向情感行為也趨近于比例的一半。幼兒作為反饋性質時帶有明顯害怕教師傾向的畏懼型行為已然接近總量的一半,而處于兩種感情色彩之間的平和行為所占的比例也是一半之多。2.幼兒開啟在幼兒作為施動性質開啟師幼互動中,不帶有鮮明感情色彩的中性施動性質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是最多的。其中更讓人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對教師表示親和、友好、喜愛的正向情感與出現(xiàn)明顯不滿、厭惡等負向感情色彩所占的比例幾乎相等!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一半左右的教師依舊會采用大膽、無畏的進取型行為進行反饋,可是明顯躲避、害怕的畏懼型行為也隨之出現(xiàn)。教師開啟師幼互動時,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對比其他幼兒明顯會有一種畏懼、膽怯的心理行為出現(xiàn),也不會存在明顯、積極的回應。可是在開啟互動時,教師出現(xiàn)的明顯不滿、厭惡的情緒更加讓幼兒的反饋向畏懼型行為靠攏。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本身對教師是一種高依賴、低親密的相處方式,在開啟互動時,大多采用中性的感情色彩,甚至會有負向的感情色彩出現(xiàn)。面對幼兒不同的施動性質,教師產(chǎn)生的畏懼型行為也漸漸地降低了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之間的師幼互動的質量。(四)互動結果在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行為的結果中,絕大多數(shù)的幼兒會選擇拒絕;在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的結果中,大部分教師會選擇接受,但仍有一部分會選擇拒絕。教師開啟,社會退縮行為幼兒選擇拒絕;幼兒開啟時,教師也有一部分選擇拒絕。長此以往,教師會逐漸減少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互動,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也勢必更膽怯地主動與教師互動。二、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現(xiàn)狀分析通過分析,初步認為形成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現(xiàn)狀的原因可以大致歸納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師自身教育理念影響1.權威思想牢固“嚴師出高徒”這一從古至今的哲理鮮明的刻在了每一個人的腦海中,也深深地成為了我們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教育哲理同樣運用于幼兒教育。教師和與幼兒,不僅有著普遍認為的一致性,還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雖然同樣是人,但是教師是成人,是獨立于其他人,可以自立、自理。而幼兒卻是要依附于其他人,是未成年人。教師在幼兒面前可以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和權力,正是這樣的思想就會阻礙教師站在幼兒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會主動去體會幼兒的感受。久而久之,幼兒面對面前的這個大人,認識到他可以做許多自己不能做的事,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不能冒犯的人!因此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以及絕對的服從,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開始產(chǎn)生傾斜。對于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來說,傾斜會讓他們更加淪為屈服者。2.師幼關系——軸型一個幼兒園班級中一般會有25到35名幼兒,2名教師。幼兒園有自己的運作方式,一般教師會分工協(xié)作,半天帶全班的幼兒很少有2名教師同時帶班的情況,因此就造成了一名教師帶25到35名幼兒。這樣群體化的教學模式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師幼關系——軸型,即教師為核心,幼兒遍布四周。在軸型的互動當中,幼兒可以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師身上,而教師要將精力分散到所有的幼兒。教師的精力往往不會全部放在幼兒的身上,還要時刻注意活動時間的分配,其他突發(fā)事情的產(chǎn)生和應急。因此教師會產(chǎn)生自己獨有的一套運作模式,這套模式可以高效地、快捷地達到自己的互動目的。而高效、快捷就需要幼兒全力地配合,只需要照著做事。社會退縮幼兒沉默寡言,不會調(diào)皮搗蛋,更不會無事生非。教師面對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他們在這樣做“正合心意”。因此,教師就會更加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不聽話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慢慢被忽視。(二)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自身特征高依賴、低親密是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的基本特征。他們心理渴望依賴教師,但是在師幼互動中,卻表現(xiàn)出躲避、拒絕的行為。是否會覺得前后矛盾,其實不然,這主要歸根于生理因素還有他們的認知特征。和其他普通的幼兒相比較,社會退縮幼兒有著以下的特征:一、社會退縮幼兒的肌肉會變得非常緊張,不容易放松下來,與此同時,他們大腦里的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也隨之變強。二、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自身的生理基礎也會變得敏銳,產(chǎn)生較多的負面感情,在互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就更消極。三、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在認知當中,覺得自己不行,能力不夠,不能完成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自信心非常低下,面對別人的幫助請求自然而言地選擇躲避、退縮。在許多的和教師互動的過程當中呢,因為他們的自身特征便決定了他們處于被動,可是自身又非常依賴教師。害怕自己一個人去解決那些問題。鼓起勇氣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有時也會采取拒絕互動,被拒絕、忽視之后,內(nèi)心便開始自己否定自己。正是由于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師幼互動的效果和質量也逐漸降低。(三)傳統(tǒng)文化我們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文化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物質形態(tài)和觀念形態(tài)。觀念形態(tài)就指人本身的價值觀、理念的、不可見的。物質形態(tài)一般指現(xiàn)實中,可以看見拿得出來;我們的中國文化一直都很講究重人文倫理,在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之后,學習知識,考取功名成為了翻身的大好機會。而想要成功登榜,教育必不可少,因此教育也就成為了考取功名的有利工具。隨著觀念的傳承和影響,幼兒園的教育就更指明了教師的作用、園所運行模式。在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下,不少家長也要求幼兒園必須以教育為主,更加向讀書這樣的概念靠攏,幼兒園也開始向“學?!笨繑n。幼兒園中,也漸漸有了評判幼兒好壞的標準,那就是“聽話”和“乖巧”。漸漸地在教育的延續(xù)下,教師們都開始用這樣的標準評判幼兒了。剛好,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便是這樣的一類人,他們沉默寡言,正合適做教師眼中的“乖孩子”,幼兒本身又有著一定的虛榮心,聽到教師這樣表揚自己,就更愿意做“乖孩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一、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互動現(xiàn)狀的結論通過以上的研究結果以及觀察間隙的非正式訪談,可以得到以下的初步結論:(一)互動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李燕,呂芳(2014)等人的研究認為社會退縮兒童在與教師和同伴交往中處于被動地位。李燕,呂芳,陳露.退縮兒童的社會適應及其影響因素[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2):27-34.從結果中不難看出,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教師在其中占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從此次的研究中,共記錄156次師幼互動的行為,而教師開啟的行為111次,占總體的71%,超過了幼兒開啟師幼互動行為的兩倍之多。教師作為一名成年人,有著絕對豐富的教育知識和教育理念,理應是幼兒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捎變菏巧硇母鞣矫孢€處于一種不成熟的階段,幼兒需要一名經(jīng)過訓練,能保護、督促他們的人。有了需求才有解決方式,在師幼互動的角色扮演中,教師自然而言成為了幼兒的教育和指導者、保護和照顧者。想象和實際總會產(chǎn)生差距,但是現(xiàn)實中,教師對幼兒的行為冥冥之中多了更多的控制和約束,幼兒對教師也是高度的服從。師幼互動次數(shù)上的高度懸殊,也說明了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教師不主動開啟互動,那么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會永遠與教師沒有交流,會永遠的沉默下去,幼兒幾乎將完全處于一種被動地位。李燕,呂芳,陳露.退縮兒童的社會適應及其影響因素[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2):27-34.(二)教師對幼兒的關注程度為兩極化本研究當中,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本身的特點就是安靜。身旁的幼兒無論做任何事情,社會退縮幼兒都不會被影響。就因為這樣的特點,教師就會認為“這些孩子太乖了,不吵不鬧,不用自己太操心;但是又缺少了幼兒的活潑,很不正?!本退憬處熤肋@樣違背了幼兒的階段性,但又因為照顧班上其他吵鬧的幼兒,因此也就沒有放在心上??捎腥さ氖牵谠L談當中可以了解到有一部分的教師又是非常想和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互動,但是得不到幼兒的反饋,因此就出現(xiàn)了關注兩極化的現(xiàn)象。(三)拒絕互動是幼兒的首要選擇從教師開啟的師幼互動中可以看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接受的比例遠遠小于拒絕的比例,占總量的83.8%,只有極少的師幼互動,幼兒會接受。這說明,即使在教師作為施動者,開啟師幼互動時,依然會有很大的幾率被拒絕,這就更減少了師幼互動的機會。其中拒絕師幼互動的原因大有不同,從訪談中可以了解到:可能幼兒明白教師的指令,但刻意回避,不想給出反饋;也可能是能力較弱,無法完成指令;也可能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指令。(四)師幼互動主題明顯單一本研究分別從教師開啟主題的9個維度和幼兒開啟主題的9個維度進行自然觀察,共記錄156次師幼互動事件。在這18種主題類型,分別涉及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方方面面,幾乎是所有活動都被包含??墒窃谘芯恐袇s顯示,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基本上都是將保育和教育當作完成指標。教師照顧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生活,占總量的20.7%,卻很難看到教師向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是讓幼兒幫忙做事,約束紀律也僅僅只有1.8%。照顧生活和指導游戲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和義務。從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主題來看,大多數(shù)都是尋求教師的幫助,幫助教師做事卻是極少的。在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看來,教師可以幫助他們,而他們自己卻沒有能力可以幫助到別人。因此,教師就會認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能力較弱,學習能力差,就更加地忽略了互動主題的多樣性,造成互動主題更加單一。(五)師幼互動中,教師出現(xiàn)負面感情李娜、張福娟(2008)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與社會退縮幼兒的互動中,教師對社會退縮幼兒的態(tài)度以不滿、厭惡等負向情感為主,社會退縮幼兒的情感體驗難以引起教師共鳴。李娜,張福娟,葉平枝.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特征的研究李娜,張福娟,葉平枝.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特征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11.二、構建良性師幼互動關系建構良性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的互動已經(jīng)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研究任務,根據(jù)本次的研究結果,要建立良性的師幼互動,提出以下幾點策略:(一)改善教師自身行為從結果中,我們了解到師幼互動的開啟大部分都是教師,而幼兒給與教師的反饋卻大部分都是拒絕的。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對于教師是一種高依賴、低親密的行為關系,他們向往著和教師互動,卻又恐懼著與教師互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主動地改變自己,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出改變:1.走進社會退縮行為幼兒內(nèi)心為了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前提是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深切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只有這樣,才能架構起師幼之間心靈的橋梁,才會又溝通。教師應該如何做,擺脫自以為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做好換位思考,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幼兒究竟想要什么,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內(nèi)心感受與教師有著怎樣的不同。在很多的教育教學中,想要走進社會退縮幼兒的內(nèi)心,必須有把可以打開他們內(nèi)心的鑰匙,只有用心去學著了解幼兒。我們都知道,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他們自身的發(fā)展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絕對服從于教師,因此很難很少清晰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對于這種,教師應該主動走近幼兒的內(nèi)心,善于觀察幼兒的行為,結合場景去理解幼兒這樣做的意義,從而對幼兒進行正確、及時的反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去感受幼兒的心情、想法,當幼兒知道了自己在被人理解、包容、尊重,內(nèi)心開始變得柔軟,開始渴望得到愛和溫暖,這樣師幼互動的基礎也就牢固了起來。2.尊重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自理能力差,對教師總是產(chǎn)生高依賴,但卻表現(xiàn)出低親密,這就讓教師捉摸不定,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地去了解幼兒究竟在想些什么。面對幼兒的低親密,教師更應該愛護他們,尊重他們,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來展示自己。在師幼互動中,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平等的、緩和的與幼兒交流、互動,滿足他們交往的需要。教師在作為施動者和反饋者時,必須以一種積極、正向的情緒去回答幼兒,以平和的態(tài)度去等等后面的孩子,為什么不多多給與他們鼓勵和表揚呢?其實教師的一個點頭、一個微笑都可以成為肯定性的評價。如果互動出現(xiàn)了問題,不同的幼兒用不同的處理辦法,因材施教,讓幼兒感受到教師關愛和溫暖,促進幼兒互動的愿望。3.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教師作為師幼互動的主要一方,應該更加注重于自身的不斷學習,其中更要注意自身的素質教育的學習。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行一言都將成為幼兒眼里的示范,幼兒不知道教師的行為正確與否,在他們眼中,教師就是絕對的權威,所有的都是正確的,不容置疑。因此,教師教書育人更要從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提高教師對社會退縮幼兒行為的觀察、領悟能力。幼兒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行為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不僅要做到觀察每一個幼兒的獨立行為,更應該結合當時的情景對幼兒的行為有著正確的認識。不僅是對表面現(xiàn)象的客觀認識,更是對其內(nèi)心世界的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教師自省能力。自省就是反思,找到不合適、不正確的地方探究應該如何進行改正,在以后的工作當中又該如何地進行。這樣的日常反思不僅能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性,也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可以讓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也能反射出幼兒的進步。反省可以讓自己留心到身邊的每一件事,考慮到今天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是否需要做出調(diào)整。如果一個教師可以做到每天反省,時刻反省,那么他就會留心到身邊的每一名幼兒,及時調(diào)整自己,給幼兒到來積極、正確的正向引導。(二)建構新型師幼關系從結果中,我們了解到社會退縮行為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主題大部分都是教師決定,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力決定開啟哪種主題、如何開啟、與誰互動。其實想要改變兩者之間的師幼互動,第一就必須改變現(xiàn)有的師幼關系。教師作為主導一方,更要積極努力地創(chuàng)建新型師幼關系。1.民主平等教師應摒棄封建社會的師幼關系,與幼兒在人格上建立起平等的關系,不應該時刻認為幼兒應絕對服從自己的權威。民主平等就要求教師應該將自身和幼兒放于同一種水平線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因此幼兒應該聽從教師的安排和指導,認真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做到為人師表,從幼兒的身上學到不一樣的知識,虛心接受合理要求。幼兒作為弱勢群體,教師就更應該拿出一副大人氣度,主動與社會退縮幼兒交流和互動,自己主動地找方法如何去改善這樣的互動關系。2.尊師愛幼尊師、愛幼顧名思義就是尊重老師,愛護幼兒。只有愛生才會尊師、尊師才是愛生出現(xiàn)的結果。作為一名教師,當足夠愛護幼兒時,幼兒也會感受到愛和溫暖,因此也會尊重老師。教師體會到幼兒的尊重,會產(chǎn)生光榮感,對教育事業(yè)更加充滿熱情,會更加的愛護幼兒。這樣就形成了密切、循環(huán)的特點,兩者相互促進,相互依賴。3.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大致是指,教師和幼兒在集體、個人之間,能夠在心理上可以做到相互協(xié)調(diào)。在幼兒與教師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之后。教師的行為可以得到幼兒的反應,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給與老師肯定的答復;幼兒發(fā)生行為時同樣也會讓教師產(chǎn)生關注意識,并且給與幼兒適當?shù)幕貞?。對于社會退縮行為的幼兒,他們彼此之間更需要達到這樣的心理相容。能夠互相理解對方這樣做的深切含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把“我”記掛著的,并沒有忽視和厭煩。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才會慢慢理解社會退縮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幼兒也會理解老師:原來老師對我這樣的關心和愛護,漸漸地,肯定教師的做法,接受教師走進心中,開始信賴教師。這樣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的師幼互動狀況將會被扭轉。(三)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幼兒產(chǎn)生的一系列不正確的行為方式有很大的幾率在于家庭的原因。父母理解錯誤的教育理念以及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而親子關系的質量也會影響與教師的互動。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進行。家訪不僅可以加深教師與家長彼此之間的認識,也可以讓幼兒更加的熟悉老師,促進與教師的互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多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更深層次地去了解幼兒,促進了教師和家長之間地聯(lián)系之后,幼兒也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和尊重。在家訪的內(nèi)容上,可以輔助家長商量教育計劃,預訂和計劃時間,定期家訪,與家長一起進行相關的社會退縮行為的矯正訓練。訓練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它不要很強的耐心和毅力,有了充足的時間和訓練,幼兒就會漸漸改善自己的退縮行為。
第六章研究反思一、研究對象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只隨機選取綿陽市的三所幼兒園,再選擇社會退縮行為幼兒數(shù)量多的幼兒園進行調(diào)查,可能存在數(shù)量最多的幼兒園并未在此次的對象選擇當中,因此可能會錯過最佳的研究對象。二、研究方法和內(nèi)容在本次的研究者,只選擇了一種用于篩選社會退縮行為幼兒的方法,雖然此方法可以篩選出社會退縮行為幼兒,但如果再輔助于其他的篩選方法會使篩選的結果更為準確。在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當中,只記錄到反饋者的語言是進取、平和還是畏懼,并未從其他多方面來進行記錄,比如反饋者的神情、肢體動作等,這也就構成本研究的不足之處。三、建議對于后續(xù)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從研究對象、方法、內(nèi)容方面進行新的改正和突破。對象選擇上,盡可能選擇更好的有利于研究的對象;方法選擇上,篩選幼兒可以運用一種主方法,幾種輔助方法一起進行;內(nèi)容記錄上,可以將更多的能觀察到的有利的信息記錄在冊,用于后期的分析。參考文獻中文文獻:一、著作類[1]葉平枝.幼兒社會退縮的特征及教育干預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社,2007:12.[2]吳康寧.課堂教學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01-202.[3]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4]劉晶波,師幼互動行為研究——我在幼兒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4.二、期刊類[6]劉晶波.師幼互動的總體特征及其功能[J].幼兒教育,1998(11):10.[7]李娜,張福娟,葉平枝.社會退縮幼兒與教師互動特征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11.[8]孫玲,陳會昌.兒童社會退縮亞類型及社會適應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9]葉平枝.兒童社會退縮的概念、分型及干預研究述評調(diào)查與研究[J].2005(11):22-24.[10]左恩玲,張向葵.兒童社會退縮的成因與教育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5):77-81.[11]丁雪辰,李燕,潘佳麗.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的影響因素——生態(tài)學的視角[J].外國中小學育,2013(02):31-37.[12]鄭淑杰,陳會昌,陳欣銀.兒童社會退縮行為影響因素的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4):833-836.[13]黃娟娟.師幼互動類型及成因的社會學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兒園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觀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8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下的產(chǎn)品設計新趨勢
- 2025年中國內(nèi)蒙古園林綠化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個體店轉讓合同范本
- 2020-2025年中國流感疫苗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農(nóng)村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 冷庫租用合同范本
- 關于裝修工程項目合同范本
- 冷凍倉儲合同范本
- 倉單質押合同范本
- 買小產(chǎn)房合同范本
- 浙江臺州仙居富民村鎮(zhèn)銀行2023年招聘人員筆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答案帶詳解
- 教科版六下科學全冊課時練(含答案)
-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PPT(中職)全套教學課件
- (完整版)小學英語語法大全-附練習題,推薦文檔
- 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簡便運算課件
- 非遺申請書范本
- 注塑參數(shù)表完整版
- 吊頂工程課件
- 山東大學出版社六年級上冊傳統(tǒng)文化第一單元寬仁厚愛備課教案
- 2023年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16492-1996光學和光學儀器環(huán)境要求總則、定義、氣候帶及其參數(sh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