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9/22/wKhkGWW8KzKAJeIMAAK94Yc84lY897.jpg)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9/22/wKhkGWW8KzKAJeIMAAK94Yc84lY8972.jpg)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9/22/wKhkGWW8KzKAJeIMAAK94Yc84lY8973.jpg)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9/22/wKhkGWW8KzKAJeIMAAK94Yc84lY8974.jpg)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9/22/wKhkGWW8KzKAJeIMAAK94Yc84lY89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集錦
一.[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乙]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乎,后
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未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
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
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每題
2分,共10分)
8.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
A、往來而不絕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居廟堂之高則憂居十日,扁鵲夏見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順
D.宴酣之樂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
所畔
9.[甲]文中的“進(jìn)”是指“",退”
是指O
10.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
11.《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與
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对馈肺闹塾凇啊弊郑?/p>
以此作為進(jìn)退的原則;而《醉》文則寄情山水,將
和統(tǒng)一起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
12.從《岳陽樓記》全文來看,作者認(rèn)為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具
有怎樣的抱負(fù)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8、D9、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yuǎn)10、一個
臉色蒼老,滿頭白發(fā),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
守醉了。11、憂醉與樂12、先天……后天……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L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時陳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樂亦無窮”在選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4.從選文看,太守醉并非只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二、1.時:季節(jié)陳:陳列擺開2.野花開了,
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
的綠陰3.朝暮四時游玩之樂4.美麗的山間景色、百
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三.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
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
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太守自謂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誰?請寫出人
名:。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誰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
C.朝而往,暮而歸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D.晦明變化者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3.第二語段中描寫傍晚之景的句子
是:;描寫秋天之景的句子
是:O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現(xiàn)在常用來表示什么?
三、L歐陽修2.C3.云歸而巖穴暝風(fēng)霜高潔4?①
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展翅欲飛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
邊。②(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5.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或比喻別有用心。
四.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指法訓(xùn)練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
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
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①飲少輒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樂:④射者中,弈者勝:
20.下面句子中的“于”與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
一項是(3分)例句:行者休于樹()
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陽D.天將降大任于是人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22.選文第二段寫了山間的朝暮四時之景,其中寫冬景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讀了上文,你認(rèn)為太守歐陽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4分)
四、19.①就②情趣③盡興地喝酒④下棋
20.C21.①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愛心里,寄托在
喝酒上。②一個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
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22.水落而石出。23.不勝酒
力;與民同樂;陶醉山水;自得其樂。(答出其中三點
即可得滿分。)
五.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
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
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
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下列詞語中“回”字與“峰回路轉(zhuǎn)”中“回”意思
相同的一項是()o(2分)
A.妙手回春B.驀然回首C.回復(fù)短信D,回環(huán)往復(fù)
12.解釋選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
(1)蔚然:(2)輒: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2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4.用自己的話說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詳細(xì)地理位置。(4
分)
五、11.答案:D(共2分)12.(1)茂
盛的樣子(2)就(共2分。每小題1分)13.答
案:(1)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似的,高踞
在泉水上邊的亭子,這就是醉翁亭。(2)醉翁的心
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麗的山水
之間。(共2分。每小題1分)14.答案:①在
滁州西南方向的瑯哪山;②沿山行六七里處的釀泉之
±o(共4分。共兩個要點,每個要點2分)
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
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
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指法訓(xùn)練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
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
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6.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biāo)點。(2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7.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往來而不絕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游人去而禽鳥樂也/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C頹然乎其間者/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D而
不知人之樂/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8.填空。(4分)
⑴選文①中寫夏季之景的句子是(1分)
⑵選文②寫到了“滁人游”等四種情況。請從原文中找
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種情況,且與“滁人游”結(jié)構(gòu)形式相
同的短語,依次寫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①滁人游②③④
9.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負(fù)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
(2)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0.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也寫到了“飲酒同是
寫“飲酒”,兩篇文章所體現(xiàn)出的情趣與境界有什么不
同?(3分)
六、6.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者,山間之朝暮也。7.B8.(1)佳木秀而繁陰(1分)
(2)②太守宴③眾賓歡④太守醉(3分)9.(1)
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2)醉了能
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樂事的人,是我
太守啊。10.陶淵明:忘懷寵辱,自得其樂;歐陽修:
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七.[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
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
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
[乙]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
應(yīng),偃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
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
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選自《醉翁亭記》)
25、給下列字注音。(2分)
髯()但僂()?。ǎ?/p>
2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阡陌交通:(2)非絲非竹:
27、翻譯下列兩個句子。(4分)
(1)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2)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28、甲段中所描寫的美好景象,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即;乙段中有一個短語,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一個成
語,它是---------------(2分)
29、下面兩小題,分值相同,請任選一題作答。(2分)
(1)概括兩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甲段主要寫
乙段主要寫
(2)在描寫的重心上,這兩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七、25>髯tido低僂ytiIfl觥gdng26>(1)交
錯相通;(2)管樂器27、(1)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
都開心、自得其樂。(2)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放歌,行
路之人在樹下歇息28、世外桃源;觥籌交錯29、(1)
甲段主要寫桃源的美好環(huán)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圖景;乙段
主要寫太守與民同樂。(2)前者重在寫景;后者重在寫
人的活動。
八.[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
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
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
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節(jié)
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陰,風(fēng)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
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節(jié)選自《醉翁亭
記》)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山間之四時也:
15.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備矣。(2)野芳發(fā)而幽香。
16.[甲][乙]兩段都寫了觀景時的感觸,請把有關(guān)
句子摘寫出來。(4分)
17.[甲]寫登樓所見,[乙]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
兩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4分)
八、14.(3分)(1)日光(2)景象(3)季節(jié)(每小題1
分)15.(4分)(1)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2)野花
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每小題2分)16.(4
分)[甲]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答“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也”也可得分)[乙]而樂亦無窮也(答“朝而往,暮
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也可得分)(每
句2分)17.(4分)①[甲]是寫水景,[乙]是寫山景;
②[甲]寫了朝暮之景,[乙]既寫了朝暮之景又寫了四時
之景;③[甲]寫景突出其闊大壯觀,[乙]寫景突出其
秀美多變。(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對即可得分。答對
兩點即可得滿分;答對一點得2分)
九.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
然而深秀者,瑯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
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
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掇j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
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
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
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
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注】掇:(du。)拾取,采取。(節(jié)選自歐陽修
《豐樂亭記》)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遂書以名其亭焉()
15.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17.從《醉翁亭記》、《豐樂亭記》中,你能體會出作者
的一種高尚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豐樂亭記》中的四
個字加以概括:(2分)
九、14.(1)像鳥張開翅膀一樣(2)命名(本題2分。
每小題1分)15.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本題1分)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
麗的)山水之間。(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
頭觀看山景,低頭傾聽泉水聲。(本題4分。每小題2
分,諳t1處扣1分,扣完為止)17.與民共樂(本
題2分,如答成“與民同樂”得1分)
十.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瑯訝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
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名之者誰有仙則名
B.其西南諸峰諸郡縣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賓客意少舒
D.故自號日醉翁也公問其故
9.文言文閱讀重在積累。請依據(jù)下面卡片中的提示,
將“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填寫完整。(6分)
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編號:068
字詞意思例句譯句
蔚然茂盛的樣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再也。遠(yuǎn)
遠(yuǎn)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坊山。
環(huán)翼然
十、8.B(2分)9.(共6分,字詞解釋各1分,大意正
確即可得分,出現(xiàn)錯別字該項不得分;例句各0?5分,
出現(xiàn)錯別字該項不得分;譯句各L5分,大意正確即
可得相應(yīng)的分,每句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
分)
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編號:068
字詞意思例句譯句
蔚然茂盛的樣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有也。遠(yuǎn)
遠(yuǎn)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坊山。
環(huán)環(huán)繞,圍繞環(huán)滁皆山也。環(huán)繞著滁州城的都是
山(滁州城四面環(huán)山)。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像鳥張開翅膀一樣)。有
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個亭子四角翹
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
十一.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
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醉
翁亭記》)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飲少輒醉。輒: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
20.翻譯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珊也。
21、根據(jù)作者對文中飲酒賞景的描述,下面對“山水之
樂,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J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欣賞山水自然景色的樂趣,必須借助喝酒才能在心
里領(lǐng)會得到。
B.山水的景色領(lǐng)會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賞山水得到樂趣,心中暢快,自然酒興大發(fā)。
D.欣賞山水自然景色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
酒之中。
十一、19.①就②象鳥展開翅膀的樣子評分標(biāo)
準(zhǔn):2分。②題的“翼”是名詞作狀語,一定要解釋準(zhǔn)
確,否則不給分。20.遠(yuǎn)望那長滿茂盛樹木的山峰和
顯得幽深秀麗的山谷,就是瑯哪山。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
“蔚然”和“深秀”是主要計分點。翻譯正確各計1
分,整個句子翻譯通順計1分。21.D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
十二.(甲)若夫靄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
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
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
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
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
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5.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景:
(2)四時之景不同。景: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
其喜洋洋者矣。
17.下列句子語氣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若夫/靄雨霏霏B.佳木秀而/繁陰
c.而/樂亦無窮也D.四時之景/不同
18.比較甲乙兩個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處填上相應(yīng)
的內(nèi)容。(3分)
文段寫景抒情
甲一段靄雨霏霏
二段喜
乙先寫山間之朝暮樂
再寫
19.范仲淹“后天下之樂而樂”,歐陽修“與民同
樂”;有人“以苦為樂”,有人“助人為樂”;有人“尋
歡作樂”,有人“及時行樂”。你以什么為樂?淡談你的
觀點和理由。(3分)
十二、15.⑴日光⑵景色(本題2分,每小題1分)
16.此時登上這座樓,就會心曠神怡,榮寵和屈辱一起
忘掉,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杯。那真是高興至極啊。(每
對一句給1分,答對四句即給滿分)17.B[解析]此題
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的朗讀能力。能夠正確朗讀文言文,
是學(xué)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一個體現(xiàn),對于文言文斷句和
朗讀節(jié)奏的考查題型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中考試卷使用。
文言文句子的停頓通常是在發(fā)語詞后面、主謂之間,另
外,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復(fù)音詞的,
要分開讀;而對于充當(dāng)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應(yīng)當(dāng)連讀。
A項屬于是發(fā)語詞后的停頓;C項屬于轉(zhuǎn)折連詞后的停
頓;D項屬于主語(“四時之景”)和謂語(“不同”)
之間的停頓;而B項的錯誤在于句中的“而”作為關(guān)聯(lián)
詞語表示前后的并列關(guān)系,即“樹木枝葉茂盛,而且形
成濃密的綠陰。因此答案應(yīng)為“佳木秀而/繁陰:
18.春和景明山間之四時悲19.略
十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
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
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學(xué)家一(人名)。(2分)
5.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6.第①段描寫山間不同時間的景色,表現(xiàn)作者
的心情。(用文中的話回答)
十三4.(2分)北宋(宋)歐陽修5.(2分)來到溪
邊釣(捕)魚,溪水深而魚兒肥6.(3分)樂亦無窮
十四.(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
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
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
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選自《醉翁
亭記》)
18.解釋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題1分,共4分)(1)
(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日出而林霏開:
(4)佳木秀而繁陰:
19.漱(甲)(乙)兩段選文中各找出一個成語或常用的
四字詞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甲)(乙)
20.翻譯下列句子。(每題2分,共4分)
(1)前人之述備矣。
(2)野芳發(fā)而幽香。
21.(甲)寫登樓所見,(乙)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兩
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3分)
十四、18.(每小題1分,共4分)(1)日光(2)景象(3)
散(或“散開”)(4)發(fā)榮滋長19.(每個1分,共2
分)(甲):“浩浩湯湯”或“氣象。萬千”(乙):水
落石出”20.(每題2分,共4分)(1)前人的記述很
詳盡了。(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21.①(甲)
文是寫水景,(乙)文是寫山景};②(甲)文寫了朝暮之
景,(乙)文既寫了朝暮之景又寫了四時之景;③(甲)
文寫景突出其闊大壯觀,(乙)文寫景突出其秀美多變。
(答對1點給L5分,答對2點給滿分)
十五.【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
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
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
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隔
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數(shù)日,辭去。(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萩,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
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1)悉如外人悉:
(2)無論魏晉無論:
(3)臨溪而漁漁:
17.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負(fù)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
18.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dāng)?shù)某烧Z。
(4分)
欲脫塵網(wǎng),陶淵明志寄----------;
滁西瑯珊,歐陽修情醉----------L
19,【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
說說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十五、16.(3分(1)“全”或"都”(2)“福
說”或'要不必說"(3)釣魚(每小題1分)17.(4
分)(1)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2)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每小題2分)18.(4分)世外桃源與民同樂(各2
分)19.(4分)共同之處: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風(fēng)
淳樸。③人與人和樂相處。(答出兩點就得滿分,意思
對即可)
十六.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
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
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
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
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
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2.下面加點的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A.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B.已而夕陽在游人去而禽鳥樂
C.負(fù)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
D.頹然乎其間者在乎山水之間也
23.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①負(fù)者歌于途負(fù):
②雜然前陳者陳:
③觥籌交錯?。?/p>
④山肴野歉薪:
2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負(fù)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5.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
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26.文中極力渲染了一個“樂”字,表達(dá)了作者怎么樣
的思想感情?(3分)
十六、22.B23.背擺放酒杯蔬菜24.①背東
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②游人們知
道跟隨太守游玩快樂,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們的歡樂當(dāng)
作樂趣。25.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反映歐陽修治理
有方,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yè)。26.寫歐陽修寄
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十七.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瑯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
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
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
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8、本文作者歐陽修是代的文學(xué)家。(1分)
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2)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10、歐陽修寄情山水,詩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樂外,
還具有怎樣的深意?(2分)
11、“前者呼,后者應(yīng),偃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
的是滁人出游的場面。通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
么?(2分)
12、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為。請結(jié)合自己
的生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分)
(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
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歐陽修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
退休于潁水①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陀袉栐唬骸傲?/p>
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
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
一壺J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
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
“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屢易其號。……”居士曰:“吾
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
志吾之樂爾J
【注釋】①潁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聲,避名
而不居。
13、“屢易其號”中“屢”的意思是:(1分)
14、“六一居士”中“六一”具體指什么?(2分)
15、歐陽修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況下將自己
的號更為“六一居士”?(2分)
十七、(甲)8、宋(北宋)(1分)9、(1)傾
瀉(傾注或快速地流)(2)離開10、圍繞“與民同
樂”回答即可。(2分)11、圍繞“滁州百姓生活安
樂,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共2分,
每點1分)12、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dá)的胸襟,
不計較得失,積極樂觀”回答即可。
(乙)13、多次(1分)14、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
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
(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歸納,2分)15、聊以志吾之樂爾。
十八.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瑯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
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6、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云歸而巖穴暝
③低僂提攜④觥籌交錯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記,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
的思想?(4分)
十八、16、①情趣②昏暗③彎腰,駝背。這里借指老人。
④交互錯雜。(答對一詞給1分,共4分)17、①峰回
路轉(zhuǎn),有一座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
邊。②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對一句給2分。共4分)18、體現(xiàn)了作者寄情山水,
與民同樂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
十九.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
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⑴壑:⑵意:
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9,概括選文畫橫線部分的內(nèi)容。(2分)
10.下面是歐陽修《淺岡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
回答問題。(8分)
修不幸,生①“四歲而孤,太夫人②守節(jié)自誓③,
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④至于成人。太夫人
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
常不使有余,曰:'毋⑤以是為我累⑥!’故其亡也,無
一瓦之覆、一優(yōu)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
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J
(節(jié)選自《古文觀止》)
【注釋】①生:出生。②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鄭
氏。③守節(jié)自誓:意思是鄭氏決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i):使。⑤毋:勿要;不可.⑥累:牽累。
(1)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修不幸,生四歲而孤。
②毋以是為我累!
(3)從太夫人的話中,你能看出歐陽修的父親是一個
怎樣的人。(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十九、7.⑴山谷(2)情趣(各1分)8.山勢回環(huán),路
也跟著拐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
踞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峰回路轉(zhuǎn)”1分,“翼然”
1分,判斷句式1分)9.醉翁亭的環(huán)境(醉翁亭及周圍的
景色)10.(1)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
有余(各1分)(2)1歐陽修(我)很不幸,(長到)四歲就
成了孤兒。2不要因為這些(財物)使我受累。(“孤、
句子疏通各1分;“以是”、句子疏通各1分)(3)為官清
廉、樂善好施的人。(“清廉”、“樂善好施”各1分)
二十.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
誰?太守自謂也。大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J
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3分)
(1)環(huán)滁皆山也環(huán):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野芳發(fā)而幽香發(fā):
7.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8.選文第①段在總寫滁州山景后,由遠(yuǎn)及近依次駕了
“西南諸峰”、""、醉
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選文第②段的內(nèi)容。(2分)
10.下面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3分)
歐陽公記①成,遠(yuǎn)近爭傳……凡商賈②來,亦多求
其本,所遇關(guān)征③,以贈官,可以免稅。
注:①[記]指《醉翁亨記》。②[商賈]商人。③
[關(guān)征]查稅征稅。
二十、答案:6.(1)圍繞(環(huán)繞)(2)情趣(意趣、
興趣)(3)開放(開)7.給它(亭子)起名(題名)
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稱它(命名)的。
8.瑯坊(山)釀泉9.描寫山間的朝暮變化、四
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樂趣。10.《醉翁亭記》在
當(dāng)時備受人們的推崇,反映其藝術(shù)價值高、影響大。
二十一.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
變化者,(A)o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B)o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C),(D);山肴野
萩,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fā),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
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
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調(diào))
6.默寫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A)(B)(0(D)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云歸而巖穴暝暝:
②臨溪而漁漁:
③雜然而前陳者陳:
④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
8.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②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9.簡要概括選文的內(nèi)容要點,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
想感情。(4分)
10.《醉翁亭記》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
文名篇,有許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的地方。請結(jié)合學(xué)
習(xí)語文的經(jīng)驗,談?wù)剰谋疚恼Z言中可以學(xué)習(xí)和借鑒什
么。(3分)
二H^一、答案:6.(A)山間之朝暮也(B)山間之四時
也(C)釀泉為酒(D)泉香而酒冽(錯、漏、倒、添字
均算錯,有錯則該句不得分。)7.①昏暗②捕魚(釣
魚)③擺開(陳列)④以……為快樂8.①野花開放,
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
的綠陰。②樹木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
鳥兒在歡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確、無語病
即可)9.①寫太守與滁人游樂、宴飲及醉歸的場景。
②寄情山水(熱愛自然),與民同樂。10.提示:簡潔
凝練,含義豐富,生動傳神,參差多變。
二十二、閱讀下面兩段文宇,完成6—10題。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
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范仲淹《岳陽樓記》)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6.下面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4分)
()()
A.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
序》)
B.朝而往,暮而歸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
者說)
D.山間之朝暮也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E.而樂亦無窮也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
由此演化而來的成語“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兩段文字都寫到了景物的變化,作者寫這些變
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xiàn)了他什么
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范仲淹筆下“遷客
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區(qū)別?(2
分)
二十二、答案:6.B、E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
景,都在洞庭湖之中。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寫的
季節(jié)是冬季?!八涫觥钡囊馑际撬湎氯ナ^就出
來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陽樓的“氣象萬
干”引發(fā)遷客騷人的種種“覽物之情。歐陽修通過一
天之間和一年之間的景色變化引出“四時之景不同,而
樂亦無窮”的觀點?;疽馑紝纯?。10.歐陽修的“覽
物之情”體現(xiàn)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范仲淹筆下的“遷
客騷人”們立足于個人的得失和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
“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歐陽修的立足點是
“民”,他與民同樂,把百姓的樂當(dāng)作自己的樂,把百
姓的安居樂業(yè)作為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他們的根本區(qū)
別?;疽馑紝纯?。
二十三、【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
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
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
者,太守也。大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
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
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既而彌月不雨,民
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
市,農(nóng)夫相與懷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
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
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
“十日不雨則無禾?!睙o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
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予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
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予,
得相與優(yōu)游而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也?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余至扶風(fēng)之明年()
(3)既而彌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19.《喜雨亭記》突出表現(xiàn)出蘇軾
的思想感情,這與歐陽修《醉翁亭記》的主旨
有共通之處。(4分)
20.甲、乙兩文中畫線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點?它們
的表達(dá)效果是怎樣的?(4分)
21.甲、乙兩文中畫線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點?它們
的表達(dá)效果是怎樣的?(4分)
二十三、答案:17.(3分)(1)跟從,隨從(2)第二年
(3)下雨(各1分)18.(4分)(1)喝醉了能夠同大家
一起歡樂,酒醒后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啊。(2分)(2)憂愁的人因此歡樂,生病的人因此痊
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19.(4分)關(guān)心人
民疾苦(2分,意思對即可。答“喜雨”給1分)與民
同樂(2分,意思對即可)20.(4分)駢散結(jié)合,句
式整齊而有變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節(jié)奏感
和回環(huán)美。21.(4分)駢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而有變化,
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節(jié)奏感和回環(huán)美。
二十四.(一)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
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臨:
(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之:
9.分別寫出“窮”字的意思。(2分)
(1)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2)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10.太守為什么“醉”呢?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二十四、答案:8.(1)到、靠近⑵的(2分。每小題1
分)9.(1)窮盡、完結(jié)⑵貧窮(窮困)(2分。每小題
1分)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
世,政治清明。(為山水之景而醉,為滁人歡樂而醉,
為宴會的豐盛而醉,為宴會中賓客的歡樂而醉)(2分)
二十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
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
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
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
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9.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1分)
A.臨溪而漁身臨其境B.山間之朝暮暮色蒼茫
C.雜然而前陳推陳出新D.觥籌交錯一籌莫展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分)
(1)云歸而巖穴暝暝:
(2)佳木秀而繁陰秀: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2.用簡潔的語言歸納第②段的段意。(2分)
二十六、9.B;1分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長。
(共1分,每空0.5分)11.譯文:早晨到這里游
玩,傍晚回去,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色,樂趣是無窮盡的
啊。(2分)12.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2分)
二十七、(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
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
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
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
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
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一
—《林泉高致》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嗣o(2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名之者誰:
7.選出下列句子中古漢語句式不同的一項。(2分)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
C.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
此山水之布置也。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
9.上面兩段文字都寫了山水之美,請你寫出兩個同時
含有“山”和“水”的成語。(2分)
(1)(2)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畫家。假如他去游
覽瑯有山,他會喜歡這座山嗎?為什么?(3分)
二十七、6.答案:(1)像鳥的翅膀(2)命名評分:
每小題1分,共2分。7.答案:C評分:選對得2分。
8.答案:(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
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機(jī),
有煙云就秀麗嫵媚。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9.答
案示例:山清水秀山窮水盡千山萬水山重水復(fù)
評分:寫出1個得1分,共2分。10.答案示例一:會,
因為瑯有山上有山峰,有釀泉,有醉翁亭,有林木,這
符合畫家郭熙對山水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示例二:會,畫
家郭熙認(rèn)為,有山水、草木、云煙、亭榭等景物的相互
襯托,畫面才美,而瑯坊山正符合他的審美要求。評分:
判斷正確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十八.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
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
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名之
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
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
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
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
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名之者誰
(2)野芳發(fā)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歸
(4)弈者勝
18、下列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作亭者誰(的人)B、山間之四時也(的)
C、行者休于樹(從)D、頹然乎其間者(他們,他們的)
1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之意僅
在于山水之間嗎?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3分)
二十八、17、(1)取名(命名、題名、起名)(2)香花
(花(3)傍晚(黃昏、晚上)(4)襁18、C19、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0、醉
翁之意不僅在于山水之間,還在于宴酣之樂、樂人之樂o
或:醉翁之意不僅在于山水之間,還在于與民同樂。
二十九.[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
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
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i)。然則北
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
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
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9.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
王納諫》)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
者說)
C.山間之朝暮也;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D.而樂亦無窮也;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
10.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發(fā)而幽香
11.[甲][乙]兩段文字都寫了觀景時的感觸,請把有
關(guān)句子摘抄下來。(2分)
[用:
[乙:
12.比較[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住宅建設(shè)銷售合同
- 2025年商標(biāo)使用與品牌策劃許可合同
- 2025年二手限價房購買合同示例
- 2025年醫(yī)療器械設(shè)備定期維護(hù)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yè)與承包商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中英技術(shù)合作合同示范
- 2025年農(nóng)村房屋建筑合同書
- 2025年健身顧問合同范本
- 2025年人事聘用合同風(fēng)險評估與控制
- 2025年專利代理人服務(wù)合同樣本
- 地下礦山安全教育課件
- 國際市場營銷教案
- 全球變暖對工業(yè)企業(yè)的影響
- 《中醫(yī)藥健康知識講座》課件
- 2024年中國陪診服務(w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預(yù)測報告-智研咨詢重磅發(fā)布
- 藝術(shù)欣賞與實踐(高職)全套教學(xué)課件
- 轉(zhuǎn)基因調(diào)查分析報告
- 英語-時文閱讀-7年級(8篇)
-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讀書心得
- 數(shù)據(jù)挖掘(第2版)全套教學(xué)課件
- 產(chǎn)學(xué)研融合創(chuàng)新合作機(jī)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