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6.9-《孫武》-粵教版選修之《先秦諸子名著選讀》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6.9-《孫武》-粵教版選修之《先秦諸子名著選讀》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6.9-《孫武》-粵教版選修之《先秦諸子名著選讀》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6.9-《孫武》-粵教版選修之《先秦諸子名著選讀》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6.9-《孫武》-粵教版選修之《先秦諸子名著選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孫武》1可編輯ppt一、介紹孫武二、《孫子兵法》的主要內(nèi)容三、《孫子兵法》的國內(nèi)外影響四、學習《孫子兵法》的意義2可編輯ppt孫武家譜:(齊)內(nèi)亂奔齊陳完田完——田須無田無宇

田桓戰(zhàn)莒有功封地賜姓田書孫書

四族謀亂孫馳(齊)孫馮孫武(吳孫子)孫明孫臏(齊孫子)孫敵(陳)一、孫武介紹:(一)、歷史契機、軍旅世家3可編輯ppt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大約與孔子同代。他的祖先姓陳,是陳國(河南淮陽)人。陳厲公的兒子陳完因戰(zhàn)亂到齊國避亂,被齊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業(yè)的官,后來改名為田完。幾代之后成為齊國新興勢力的代表。田完的第五代子孫田書也就是孫武的祖父因為作戰(zhàn)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并將樂安封給田書。人們把田武又稱為孫武。孫武后來因齊國內(nèi)亂到吳國(江蘇蘇州),經(jīng)伍子胥七次推薦被吳王委任為將。見吳王,演兵法,斬美姬。孫武為將以后,為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據(jù)《史記》記載,孫武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王夫差當政以后國事紊亂,孫武的事跡已不見史書記載;江蘇吳縣東門外建有孫武的墳?zāi)?,孫武可能是隱退山林,老死它鄉(xiāng)。

4可編輯ppt(二)避患深居,潛心著書(公元前523—512年)1、社會條件齊(姜尚的封地)管仲任相多年,軍事政治遺產(chǎn)豐富,正處社會大變革時期,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度,齊國領(lǐng)先。2、家庭條件(1)田桓采用稅賦制變井田奴役制,“大斗借出,小斗收進,大秤分出,小秤收入”辦法,民眾歸附。(2)田書(齊國大夫)攻莒有功,帝王封地賜姓(田改孫)。3、個人勤奮5可編輯ppt(三)扶吳破楚,功勛卓著1、公元前512年,滅鐘吾國、徐國之戰(zhàn);

2、公元前511年,三師肆楚克養(yǎng)之戰(zhàn);3、公元前508年,吳楚豫章之戰(zhàn);4、公元前506年,破楚入郢之戰(zhàn)。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薄珴蓶|

6可編輯ppt二、《孫子兵法》主要內(nèi)容(一)、計篇——論戰(zhàn)爭謀劃(全書的總綱)兵者,國之大事—五事七計—因利而制權(quán)—詭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廟算7可編輯ppt重戰(zhàn)“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睕Q定戰(zhàn)爭勝負的條件五事七計實現(xiàn)勝利的手段廟算、詭道,善用計謀。

8可編輯ppt兵不厭詐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視之遠,遠而視之近,強而避之,實而備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利而誘之,親而離之,亂而取之。”其核心“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9可編輯ppt(二)作戰(zhàn)篇—論戰(zhàn)略進攻思想(戰(zhàn)者)日費千金—因糧于敵—兵貴勝不貴久—勝敵而益強。

“越南戰(zhàn)爭的結(jié)局早己被中國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略家孫武揭示出來”當時他引用的話就是“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孫子認為在作戰(zhàn)之前進行戰(zhàn)爭籌劃時就應(yīng)該立足于“速戰(zhàn)速決”。原因有二:一是經(jīng)濟上承受不起,二是如果時間太長,既使勝利了,自己國力也會衰退,其它國可能乘機滅掉自己。

10可編輯ppt游擊隊歌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樹林里,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shù)的好兄弟。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占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因糧于敵拿破侖遠征俄國失敗而歸,重要原因是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俄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切斷了它的后勤來源?!吧朴帽?,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薄肮手菍?wù)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箕桿一石,當吾二十石?!?1可編輯ppt(三)謀攻篇—論謀攻原則戰(zhàn)爭的目的是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全勝原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鄙媳ブ\—用兵最上乘之法是以謀略戰(zhàn)勝敵人。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2可編輯ppt(四)形篇—論軍事態(tài)勢軍隊作戰(zhàn)要使本方處于有利的態(tài)勢,尋找時機,以優(yōu)勢戰(zhàn)勝敵人。自保而全勝——根據(jù)力量對比,對攻守的靈活運用,保全自己戰(zhàn)勝敵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眲俦葎佟獞?zhàn)爭要基于對雙方軍事優(yōu)劣的判斷。

“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示形造勢,氣勢上壓倒對方,掌握勝利的先機。

“勝者之戰(zhàn)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3可編輯ppt(五)勢篇—論戰(zhàn)術(shù)戰(zhàn)爭中要發(fā)揮將帥的才能,順應(yīng)有利態(tài)勢,運用戰(zhàn)術(shù),出奇制勝。擇人任勢,知人善任,順勢而為?!肮噬茟?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任勢”李筌:擇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戰(zhàn),謹慎者可守,智者可說,無棄物也。善用奇正,出奇制勝“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敵者,奇正是也?!薄胺矐?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薄吧瞥銎嬲?,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闭T敵動敵14可編輯ppt(六)虛實篇—論作戰(zhàn)指導思想兵力大小,裝備強弱,士氣高低,飽和饑,逸與勞等等。條件有利為實,條件不利為虛。虛實與主動,“致人而不致于人”。-先處戰(zhàn)地。“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避實擊虛,“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兵無常勢,敵變我變,因敵制勝。-我專敵分。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滅分散敵人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十攻其一也?!?5可編輯ppt(七)軍爭篇—論奪取戰(zhàn)場主動權(quán)用兵的戰(zhàn)略。爭取主動和先機的方法原則。“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fā),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眾Z氣奪心——“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16可編輯ppt軍爭中困難之處:行軍機動中緩急以及物資的處理“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兵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17可編輯ppt(八)九變篇—論靈活用兵通九變之術(shù)“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智者之慮,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wù)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眰涠鵁o患,國防鞏固便可有恃無恐?!肮视帽?,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睂⒂形逦?,克服性格上的五個弱點。

“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8可編輯ppt(九)行軍篇—論行軍打仗原則處軍相敵,料敵—并力—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a、戰(zhàn)時適應(yīng)地形,申明行軍、駐軍和作戰(zhàn)的各種措置?!胺蔡庈娤鄶持ǎ航^山依谷,視生處高,戰(zhàn)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nèi),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zhàn)者,無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p>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yǎng)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19可編輯pptb、料敵—通過自然景象的特征和變化,以及敵人的行動變化,來觀察和分析敵情?!皵辰o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zhàn)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辭卑而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qū)者,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缶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20可編輯pptc、“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眃、管理軍隊的方法—“令之以文,齊之以武?!苯y(tǒng)御軍隊既要有教育又要有威信。21可編輯ppt(十)地形篇—論各種地形的作戰(zhàn)方法六地之道不可不察也通地—敵我均可往返之地;支地—敵我出擊都不利之地;掛地—可往難返之地;隘地—兩側(cè)險要,中間狹窄之地;險地—險要之地;遠地—離部隊集結(jié)地較遠之地。22可編輯ppt地形者兵之助,將帥指揮作戰(zhàn)的輔助和重要依據(jù)?!傲蠑持苿?,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敝熘貏倌丝扇??!爸嶙渲梢該?,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zhàn),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23可編輯ppt(十一)九地篇—論不同地域的作戰(zhàn)原則

大體內(nèi)容:

九地之變—合于利而動—兵之情主速,攻其所不戒—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zhàn)。24可編輯ppt九地之變名目性質(zhì)戰(zhàn)法散地—鄉(xiāng)土熟路,士卒易逃散之地(不宜戰(zhàn));輕地—往返比較便利之地(不宜久留);爭地—雙方必爭之地(先敵占領(lǐng));交地—敵我均可往返之地(嚴密戒備);衢地—與各國聯(lián)絡(luò)方便之地(爭取同盟);重地—進入敵國縱深難返之地(因糧于敵);汜地—沼澤山林難行之地(快速通過);圍地—便于埋伏包圍之地(防敵包圍);死地—易進不易出之地(死戰(zhàn)求生);25可編輯ppt兵貴神速,攻其不備?!氨橹魉?,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p>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guān)折符,無通其使,厲于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zhàn)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6可編輯ppt將帥的沉著處置及軍隊關(guān)系。“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fā)其機。若驅(qū)群羊,驅(qū)而往,驅(qū)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此謂將軍之事也?!?7可編輯ppt(十二)火攻篇—論火攻的種類和方法火攻助兵攻—識五火之變—發(fā)火有時,起火有日—克敵制勝。五火火人—焚燒敵軍人員;火積—焚燒敵軍糧秣;火輜—焚燒敵軍輜重;火庫—焚燒敵軍倉庫;火隊—焚燒敵軍運輸設(shè)施。28可編輯ppt(十三)用間篇—論使用間謀的意義和方法29可編輯ppt知敵之情必取于人—五間俱起莫知其道—圣智用間密間親間厚間。五間鄉(xiāng)間—收買敵國中熟悉鄉(xiāng)情者,充當我間諜;內(nèi)間—收買敵國知內(nèi)幕的官吏,充當我間諜;反間—將敵方間諜誘降為我方間諜;死間—派出向敵方傳送假情報,使敵上當,事后被敵發(fā)現(xiàn)而處死的間諜;生間—派往敵國收集情報而且能活著回來的間諜。30可編輯ppt二、《孫子兵法》的國內(nèi)外影響(一)國內(nèi)的影響1、家喻戶曉

(1)“今境內(nèi)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p>

—韓非子《五蠹》(2)“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

—司馬遷《史記》31可編輯ppt2、承前啟后

(1)《武經(jīng)七書》基礎(chǔ)是孫子兵法;(4)“就中國歷史來考究,二千多年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為中國的軍事哲學。”—孫中山(2)注釋《孫子》的兵家50多家,首推曹操;“吾觀兵書戰(zhàn)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3)清朝:“武試默經(jīng)不出孫吳”。32可編輯ppt3、影響深遠

(1)歷史名將:孫臏、趙奢、韓信、黥布、曹操、孔明、李世民、李靖、岳飛、戚繼光等均是孫武軍事思想的繼承者。33可編輯ppt(2)劉伯承被譽為“當代孫武”。(4)國內(nèi)“孫子兵法學會”。(3)毛澤東:“孫子的規(guī)律‘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4可編輯ppt(二)國外的影響

(1)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被視為“稀世珍寶”。“孫子是東方兵學的鼻祖,武經(jīng)的冠冕”?!抗賹W校教官尾川敬二

“孫子是富有天才的人,其書在今日,無論任何人,莫不稱為萬古不易的真理。”———阿多俊介(2)日戰(zhàn)國時代(1476—1573)名將武田信玄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寫在軍旗上,以勵將士。(3)二戰(zhàn)前,出版有關(guān)《孫子》的專著有100多種。(4)近代日本各界,尤其經(jīng)濟管理界,出現(xiàn)研究和廣泛應(yīng)用“孫子”的熱潮。1、東入日本35可編輯ppt2、西傳歐美《中國的軍事藝術(shù)》—約.丁.阿米歐拿破侖閱讀并運用“孫子”成為佳話。(1)法國:177236可編輯ppt

(2)英國:1905

卡托普將“孫子”由日文譯成英文。1963年,格里菲斯(牛津大學)出版“孫子”新譯本:“在以往的一切軍事思想家中,唯一可與孫子相比者只有克勞塞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