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培正中學2023-2024學年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以下示意圖中“?”處應填上A.凡爾賽體系B.華盛頓體系C.雅爾塔體系D.布雷頓森林體系2.下側漫畫《望“風”而起》描繪了1911年的中國時局。畫面中的“風”來自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昌3.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制度,在中央設鹽鐵丞總管全國鹽鐵事業(yè),地方郡縣設鹽官或鐵官經營鹽鐵產銷,民私自煮鹽和鑄鐵,處鈦左趾刑罰,工具及產品沒官。漢武帝這種做法A.加強了地方權力 B.推動了鹽鐵生產C.抑制了商人勢力 D.削弱了封國力量4.下表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拖拉機及機耕面積完成情況表計算單位1957年計劃實際比計劃增長%拖拉機標準臺514612000133.2機耕面積萬畝7582754263.3據此能夠得出的結論是A.農業(yè)機械化基本實現(xiàn)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C.三大改造效果顯著 D.農村生產力水平提高5.人民“涌入衙署哭聲震天”,表示:“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陽屏蔽……愿人人戰(zhàn)死而守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此事發(fā)生在以下哪一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6.以下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它們分別是A.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 B.九一八事變、八一三事變C.西安事變、七七事變 D.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7.中國古代文化科技燦爛輝煌,下列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8.20世紀90年代以來,更多發(fā)展中國家和前計劃經濟國家開始擁抱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并從中分享貿易、跨國投資和技術外溢的收益。目前構成全球貿易總額84%的164個WTO締約成員國中,超過半數是在1995年1月1日確定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之后加入的。這表明A.全球化擴大了多邊治理體系范圍B.世界格局變化沖擊了舊的經濟秩序C.世界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差距縮小D.世界經濟格局和權重發(fā)生顯著變化9.1872年李鴻章籌辦輪船招商局,實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銀73萬多兩,后又由各海關撥官銀190多萬兩作為資本。下表是輪船招商局1873年至1884年的利潤分配表。這樣的資金來源和利潤分配比例項目數額(兩)占利潤比例(%)股息97083433.16利息178119160.85積累155630.53其他1597525.46A.證明其商辦民營的企業(yè)屬性 B.進一步刺激了民間資本的投資C.使商股股民成為最大受益者 D.有利于輪船招商局的擴大發(fā)展10.下列選項中,完整準確的體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初期西歐經濟發(fā)展主題的是①恢復②改革③秩序④繁榮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新中國在某一時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確以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級所有制是現(xiàn)階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員個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資料和小農具等生產資料;恢復社員的自留地,允許社員發(fā)展家庭副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開放農村集市貿易?!鄙鲜龃胧嵤┑谋尘笆茿.建國后初期的土地改革B.“一五計劃”實施,開始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C.面對農村困難局面,中共中央實施“調整”等八字方針D.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農村經濟體制進行改革12.中國古代,歷代統(tǒng)治者對于基層鄉(xiāng)村治理都十分重視。如表為部分朝代有關鄉(xiāng)村治理的主要內容,這表明A.鄉(xiāng)村軍事職能日益增強 B.基層行政效率得到提升C.君主專制得到顯著強化 D.鄉(xiāng)村自治功能逐步減弱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西漢初年實行約法省刑政策,漢武帝時期,隨著統(tǒng)治階級由“無為’,向“有為”的轉化,法網漸趨繁密。漢武帝時期法律制度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以《春秋》決獄。所謂《春秋》決獄,就是將《春秋》經義所體現(xiàn)出的封建倫理道德運用于司法審判中……將其作為判決案件的根據,如提倡父子相隱。判決案件要講究犯罪者的主觀動機,論心定罪,如犯罪者不是出于主觀目的,就可以按“君子原心,赦而不誅”的原則不予追究。善惡的標準完全掌握在斷獄官的手中,這樣斷獄有了很大的靈活性。——摘編自漆俠主編《中國改革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代法律制度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武帝法律改革的特點及影響。14.(20分)材料:20世紀初,克勞塞維茨提出“戰(zhàn)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xù)”,戰(zhàn)爭與道德無關,無所謂正義與否的觀點,被歐洲各國奉為經典。然而,1914年爆發(f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成為這種戰(zhàn)爭觀的滑鐵盧。戰(zhàn)后被殘酷戰(zhàn)爭震驚了的精英們,認為任何戰(zhàn)爭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由法國和美國發(fā)起、15個國家(1933年已達63個)簽署的《非戰(zhàn)公約》,核心內容就是宣布在國家關系中“廢棄以戰(zhàn)爭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強調“可能發(fā)生的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或解決”。這種戰(zhàn)爭觀在國際危機頻發(fā)的20世紀30年代風行一時,人們希望能夠通過裁減軍備或和平談判解決爭端并避免戰(zhàn)爭?!幾粤赫架姟抖?zhàn)與20世紀國際戰(zhàn)爭觀的演變》(1)根據材料,指出一戰(zhàn)前后國際戰(zhàn)爭觀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一戰(zhàn)后戰(zhàn)爭觀的變化進行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題干所學可知,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lián)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二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它推動了戰(zhàn)后經濟向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fā)展,D項符合題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zhàn)后,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在法國巴黎所簽訂的合約,構成戰(zhàn)后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tǒng)治秩序。包含《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該體系的形成,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fā)生了動搖,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故排除AB兩項;C項,雅爾塔體系是戰(zhàn)后建立在美蘇均勢下兩分天下,建立兩極格局局面的體系,排除。2、D【解析】

根據材料“1911年”“民權”可以聯(lián)系到1911年武昌起義,建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各省紛紛響應,望“風”而起,答案為D;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3、C【解析】

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制度,由政府控制鹽鐵生產和銷售,而“民私自煮鹽和鑄鐵,處鈦左趾刑罰,工具及產品沒官”。這種做法強化了官營工商業(yè),而抑制了民間商人勢力的發(fā)展,故C正確;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權力,故A錯誤;鹽鐵官營推動了鹽鐵生產,但不是材料主旨,故B錯誤;材料主旨未強調削弱封國力量,故D錯誤。4、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此時全國拖拉機及機耕面積增長迅速,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也提高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因此D選項正確;中國農業(yè)機械化至今尚未實現(xiàn),A選項錯誤;僅依據材料中拖拉機的使用情況不能得出一五計劃超額完成,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對生產關系的改革,C選項錯誤。故選D。5、C【解析】

《馬關條約》規(guī)定割讓給日本,引起人民反割臺斗爭。故C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島,不符合題意,排除A;《天津條約》割讓的是九龍司,排除B;《辛丑條約》沒有割讓領土,以政治控制為主,排除D。故選C。6、A【解析】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在沈陽附近的柳條湖,1937年的七七事變發(fā)生在北平附近的盧溝橋,故答案為A項;八一三事變發(fā)生在上海,西安事變發(fā)生在陜西西安,排除B、C、D項。7、D【解析】

《本草綱目》是明朝中藥學著作,《紅樓夢》是清朝時期的文學作品,《蘭亭序》是東晉時期的書法作品,《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繪畫作品,因此排列順序為③④①②,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排列錯誤,排除A、B、C項?!军c睛】本題屬于排序選擇題。此類試題要求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把歷史事實或歷史現(xiàn)象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排列,如時間先后等,其形式有序號式或非序號式兩種。解答此類試題可以采用首尾結合法,即首先找出打頭的歷史事件的序號,找出備選項的代碼;再找出結束事件的序號,結合首尾序號,選擇備選項符合順序排列的那一個。若存在相同的備選項,則要比較其他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8、A【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讀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前計劃經濟國家擁抱經濟全球化,這表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找到了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特定的位置,積極融入多邊治理體系,這擴大了多邊治理體系范圍,故選A項;材料信息未體現(xiàn)舊的經濟秩序受到沖擊,故排除B項;經濟全球化雖然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但由于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日益擴大,故排除C項;D項中的“權重發(fā)生顯著變化”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9、B【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在企業(yè)利潤分配中股息和利息的比重較大,這有利于進一步刺激民間資本進行投資,因此B選項正確;輪船招商局是官商合辦,A選項錯誤;在資金構成中官股所占比例遠超商股,官股是最大受益者,C選項錯誤;企業(yè)利潤中積累過少,股息和利息發(fā)放過多,不利于企業(yè)的擴大發(fā)展,D選項錯誤。故選B。10、C【解析】

二戰(zhàn)后的歐洲由于受到戰(zhàn)火的破壞,因此當時歐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改革恢復經濟,穩(wěn)定資本主義秩序,①②③符合題意,C正確,AB排除;二戰(zhàn)后初期的歐洲經濟凋敝,④錯誤,D排除。故選C。11、C【解析】

從材料中的“恢復社員的自留地,允許社員發(fā)展家庭副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開放農村集市貿易”等信息可以看出,實施這些措施的背景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農村出現(xiàn)嚴重困難,中共中央實施“調整”等八字方針,故答案為C項;A、B項與材料中的“人民公社”不符,均排除;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排除D項。12、D【解析】

依據材料數據可知,自秦漢至清代,國家對鄉(xiāng)村治理的干預和控制逐步增強,鄉(xiāng)村自治功能逐漸減弱,因此D選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加強,并未涉及鄉(xiāng)村軍事職能、基層行政效率和君主專制的變化,其他選項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初期約法省刑,簡易疏闊,以黃老之學為主;漢武帝時期,法律日漸嚴密,儒家學說和法律條文相結合。(2)禮法結合;德主刑輔;強調綱常倫理;關注動機,主張原心定罪。善惡的標準由斷獄官掌握?!啊洞呵铩窙Q獄”的法律形式,對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學化有推動作用,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成為古代中國法系的特點;模糊了道德與法律的界限,擴大了斷案者的主觀判斷力影響,不利于法律公平【解析】

(1)據材料“西漢初年實行約法省刑政策”并結合所學可知,西漢初期約法省刑,簡易疏闊,以黃老之學為主;據材料“漢武帝時期,隨著統(tǒng)治階級由“無為’,向“有為”的轉化,法網漸趨繁密?!笨芍瑵h武帝時期,法律日漸嚴密;據材料“……所謂《春秋》決獄,就是將《春秋》經義所體現(xiàn)出的封建倫理道德運用于司法審判中……將其作為判決案件的根據,如提倡父子相隱”可知,儒家學說和法律條文相結合。(2)特點:據材料“……所謂《春秋》決獄,就是將《春秋》經義所體現(xiàn)出的封建倫理道德運用于司法審判中……將其作為判決案件的根據,如提倡父子相隱”可知,禮法結合;德主刑輔;強調綱常倫理;據材料“判決案件要講究犯罪者的主觀動機,論心定罪”可知,關注動機,主張原心定罪;據材料“善惡的標準完全掌握在斷獄官的手中,這樣斷獄有了很大的靈活性。”可知,善惡的標準由斷獄官掌握。影響:據材料“……所謂《春秋》決獄,就是將《春秋》經義所體現(xiàn)出的封建倫理道德運用于司法審判中……將其作為判決案件的根據,如提倡父子相隱””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決獄”的法律形式,對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學化有推動作用,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但模糊了道德與法律的界限;據材料“善惡的標準完全掌握在斷獄官的手中,這樣斷獄有了很大的靈活性?!笨芍?,擴大了斷案者的主觀判斷力影響,不利于法律公平。14、(1)變化:認為戰(zhàn)爭是政治統(tǒng)治的工具(或繼續(xù))到否定一切戰(zhàn)爭,應極力避戰(zhàn),和平至上。原因: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摧毀了舊的戰(zhàn)爭觀;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有識之士和民眾觀念的變化。(2)評價:客觀上推動了一戰(zhàn)后暫時和平的出現(xiàn);刻意避戰(zhàn)導致了英美等國推行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簡單地否定戰(zhàn)爭并不能永久地保住和平,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窘馕觥浚?)變化:根據“戰(zhàn)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xù)”“認為任何戰(zhàn)爭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概括得出認為戰(zhàn)爭是政治統(tǒng)治的工具(或繼續(xù))到否定一切戰(zhàn)爭,應極力避戰(zhàn),和平至上。原因:根據“1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