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1頁
公開課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2頁
公開課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3頁
公開課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4頁
公開課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復習舊知1.文化多樣性的含義?

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文化多樣性的集中表現是什么?民族節(jié)日、文化遺產

3.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tài)度和原則?

(1)正確的態(tài)度是: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2)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了解文化的傳播與借鑒和融合是人類文明向前發(fā)展的重要性,了解文化傳播的途徑及其手段。2、能力目標:在實際生活中傳播中國文化。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歡迎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自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文化傳播的途徑教學難點: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交流假期你去過峰峰哪些地方旅游?那個地方有什么特色?你能給大家口述一下嗎?1、文化傳播的含義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思考:人類文化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和方式得以傳播?途徑:(1)商業(yè)活動(2)人口遷徙(3)教育(4)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重要途徑2、文化傳播的途徑2、文化傳播的途徑(1)、商業(yè)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①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②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通過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絲綢之路是古往今來東西文化薈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如張騫、玄奘、馬可波羅等)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跡和稀世文物。

絲綢之路商業(yè)活動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兩者合稱——“一帶一路”戰(zhàn)略?!耙粠б宦贰毙聭?zhàn)略(2)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每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guī)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

當代中國人口遷徙“民工潮”

“民工潮”是傳播先進文化和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終年風塵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農村時,不僅帶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帶回了先進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導農民更加關注信息社會的動態(tài),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識學習、子女教育培養(yǎng)、少生優(yōu)育等,推動了中國農村社會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由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政治文明的躍遷。(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

①.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

②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國學經典進課堂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全球興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為了滿足國外學習漢語的需求,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學院,向全世界介紹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目前,全世界已有83個國家建立了268所孔子學院和71所孔子課堂。唐朝時,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遣唐使全面學習了中國的經學、佛學、醫(yī)學、文學藝術、天文歷法、建筑、手工藝術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風俗習慣,吸收了中國的先進文化。

百年海歸政治家: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鄧小平‥‥‥文學家:魯迅、郭沫若、胡適、蔡元培‥‥‥科學家:錢學森、李四光、詹天佑、侯祥麟‥‥‥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140萬。學生留學目的地國家已從上世紀的前蘇聯、東歐等國家為主,擴展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留學方式也從公派為主轉變?yōu)橐宰再M為主。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學生更是對傳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其它途徑:——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中法互辦文化年途徑:(1)商業(yè)活動(2)人口遷徙(3)教育(4)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重要途徑2、文化傳播的途徑(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1、文化傳播含義:合作探究一:請你出謀劃策:

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將峰峰文化資源(磁州窯陶瓷文化、響堂山佛教文化、紅色文化、民間文化、山水文化、工業(yè)文化等)傳播到外省市以擴大其影響?政府開辟網站介紹峰峰文化鼓勵企業(yè)開發(fā)包含峰峰文化元素的工藝品,讓游客宣傳召開旅發(fā)大會,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宣傳發(fā)動外地的峰峰老鄉(xiāng)宣傳到外地讀書的大學生宣傳挖掘峰峰文化,在中小學開始相關校本教材政治活動文化活動商業(yè)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探究二】將峰峰文化傳播到外省市可以通過哪些傳播媒介?烽火狼煙晨鐘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政府開辟網站傳遞峰峰文化開發(fā)包涵峰峰文化元素的工藝品,讓游客宣傳召開旅發(fā)大會,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宣傳發(fā)動外地的峰峰老鄉(xiāng)宣傳到外地讀書的大學生宣傳挖掘峰峰文化,在中小學開始相關校本教材政治活動文化活動商業(yè)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網絡電視、報紙、網絡口語、印刷口語口語文字、印刷、口語口語電子文字網絡這些都屬于文化傳播的媒介即傳媒印刷(二)、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及其發(fā)展1)傳媒的含義:即傳播媒介,2)發(fā)展階段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絡等發(fā)展階段。大眾

傳媒1、大眾傳媒出現的標志——2、大眾傳媒的形式——3、大眾傳媒的優(yōu)點——4、大眾傳媒的地位——2、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①標志:印刷媒體的推廣②形式: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2、大眾傳媒③優(yōu)點:(作用)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④地位: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你能舉出古代對文化交流和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嗎?試一試: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張騫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羅馬)馬可波羅撰寫《東方見聞錄》利瑪竇獻《坤輿萬國全圖》

漢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統一,經濟繁榮,國力強大,漢武帝派張騫率幾百人兩次出使西域,到達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錫爾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區(qū))等國。鑒真東渡鑒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來華學習佛法留學的日僧榮睿、普照禮請,東渡六次,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間,他將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佛學、醫(yī)學、建筑、文學、印刷、飲食等傳播到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尊崇!2003年,中日兩國隆重紀念鑒真東渡成功1250周年。唐玄奘西行1271年起,17歲的馬可·波羅隨父親從意大利騎馬旅行到中國。之后著《馬可·波羅游記》,詳細介紹中國。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作《坤輿萬國全圖》、出版《四書》的拉丁文譯本,將孔子思想傳入意大利。,“鄭和下西洋銅像”在泉州落成

明代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時間里,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亞非兩大洲沿海的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開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傳播的橋梁。鄭和使團把明代中國的歷法、技術、習俗和書籍傳播了所經各國,對這些國家文化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具有重要影響三國時期,諸葛亮把漢族先進的農耕技術經西南邊境少數民族,傳入緬甸,諸葛亮因而受到緬甸人民的尊敬,緬甸境內還建有供奉諸葛亮的武侯廟。(1)必要性:②外域文化也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①中華文化曾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2)意義:1、文化為什么需要交流和傳播?(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傳播。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探究:2、怎樣做好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怎么樣進行文化交流?)(1)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正確態(tài)度,原則)(2)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引進來),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走出去)(3)創(chuàng)新文化傳播途徑,借助現代文化傳播手段進行文化交流(途徑,手段)2、大眾傳媒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1、傳媒及其發(fā)展2、做傳播中華文化交流的使者1、文化傳播的含義2、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商業(yè)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文化因不同而交流1.培根認為,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這句話表明()A.知識的傳播比知識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識文化都能推動社會進步C.文化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文化的傳播D.知識文化具有繼承性C2、現階段,中華文化開始更多地走出國門,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與近千個國際文化組織和機構有著文化來往。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①各國人民相互了解②東西方文化相互學習,共同發(fā)展③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消除東西文化間的差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3.里約奧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世界文化盛會。假如你是一位奧運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

①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做各國文化的弘揚者、建設者③尊重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D4、大眾傳媒產生的標志是()A.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B.印刷媒體的推廣應用C.廣播的出現D.網絡技術的推廣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