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匯編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匯編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匯編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匯編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短文兩篇【教學目標】1.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2.梳理課文的論述思路,學習作者的說理藝術。3.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認識讀書的價值,學會以正確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書。4.認識讀書的益處,培養(yǎng)愛讀書的優(yōu)良品質(zhì),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窘虒W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詞和名言警句,理解文章的思路。2.教學難點:學習文中使用的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窘虒W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兩篇文章的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的資料?!菊n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觀點,學習繪制思維導圖。2.學習并掌握正反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3.領悟文中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愛讀書的優(yōu)良品質(zhì),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窘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郀柣鶗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讀書對我們非常重要,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短文兩篇》,看看培根和馬南邨教給了我們哪些讀書方法。教師板書課題:13短文兩篇(出示課件2)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教師以課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出示課件4)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英國唯物主義和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始祖。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說法。被認為是歸納邏輯的創(chuàng)始人。開浪漫主義的先河。主要作品有《隨筆》《新工具論》等。(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5)本文選自《玫瑰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王佐良譯。培根反對經(jīng)院哲學,強調(diào)通過實驗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獲得知識,并認為“知識就是力量”。他在《隨筆》中寫了對世家子弟的“社會的與道德的勸言”,內(nèi)容涉及哲學思想、處世之道等。共中《談讀書》猶如一位睿智老人對晚輩的諄諄教誨:要多讀書,讀書是有好處的。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6、7)(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課件8)(3)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9-11)高談闊論:漫無邊際地大發(fā)議論(多含貶義)。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不求甚解:意思是說讀書只領會精神實質(zhì),不咬文嚼字。現(xiàn)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砣回炌ǎ阂幌伦用靼琢四硞€道理。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1.請同學們先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認真地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著“讀書”,發(fā)表了哪些見解。(出示課件12)(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學生2: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學生3: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

學生4: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

學生5: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2.認真品味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然后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論述了讀書這一主題。(出示課件13)(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讀書的目的。學生2: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學生3:讀書的價值.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從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讀書的價值三個方面去仔細分析本文。(一)從讀書的目的方面去分析1.讀書要有哪些目的呢?(出示課件14)(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教師追問: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學生1:正面論證: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學生2:反面論證:讀書費時過多——惰。文采藻飾太盛——矯。全憑條文斷事——學究。2.讀書與經(jīng)驗有怎樣的關系?(出示課件15)(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教師追問:為避免“學究故態(tài)”,應該怎么做呢?學生: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3.作者在論述這部分內(nèi)容時,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出示課件16)語句出示1:(出示課件16)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這句話運用了比喻論證。學生2:用“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接”比喻讀書學習,形象地論證了讀書和經(jīng)驗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通俗易懂。出示語句2:(出示課件17)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這句話運用了對比論證。學生2:用“鄙”“羨”“用”三個字,極為準確而又深刻地分析了不同人對讀書的不同態(tài)度,通過對比突出了正確的讀書目的——用書,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教師指導:(1)比喻論證的作用及答題模式(出示課件18)作用:用容易理解和淺顯的具體事物來比喻不易理解和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而更有說服力。答題模式: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將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從而更具有說服力。(2)對比論證的作用及答題模式(出示課件19)作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運用這種方法,能夠突出事物的對比性,也就是說這種對比,可以有力地證明論點。答題模式: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通過X與Y的對比,鮮明、有力地證明了Z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二)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方面去分析1.讀書時應注意什么?(出示課件20)(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學生:教師總結:三個“不可……”構成排比句式,強調(diào)讀書時應注意的事項,增強了語勢。2.作者提到讀書的方法有哪些?(出示課件21)(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學生1:選讀、瀏覽、精讀、摘要。學生2:與討論、作文結合起來.教師追問:運用了什么手法?怎樣論述的?(出示課件21)(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3: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味同嚼蠟矣。比喻論證學生4: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三)從讀書的價值方面去分析1.讀書的價值有哪些?(出示課件22)(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學生: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能彌補精神上的缺陷。2.作者是怎樣論證讀書的價值的?(出示課件22)(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列舉六門學科知識對人的不同作用,然后歸納出論點:“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學生2:運用比喻論證,論證讀書可以彌補精神上的缺陷,就像運動袪除身體百病一樣;最后運用舉例論證,列舉了各門學科知識的作用。學生3:最后作結:“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五、深讀課文,合作探究教師:有人說:“世界因文學而美,文學因書籍而美?!苯Y合課文,談談你們對讀書的理解。(出示課件23)(學生討論,教師指正.)學生1:讀書使我們徜徉于書籍的海洋里,使我們得到知識的浸潤,受到書香的熏陶,使我們境界高遠、胸襟開闊、學識通達、思維敏捷,使我們的認識更深化、品位有提升。學生2:通過閱讀,不僅能與先賢對話、與智者交談,還能啟迪思想、提升心智,使我們在思維的天空、想象的王國自由翱翔,縱橫馳騁,擺脫慣常思維的約束,沖破舊觀念的禁錮,形成新的思路,通過讀書,我們能夠敏銳捕捉、積極消化、充分吸收各種信息和知識,能在平凡的生活里詩意地棲居。六、課堂小結1.這篇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文的主題。(出示課件24)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這篇隨筆采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論述了讀書的正確目的、讀書的正確方法及讀書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通過認真讀書完善自我。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1:(出示課件25)讀書的方法,或瀏覽,或泛讀,或細讀,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閱讀愛好,讀書的方法也是豐富多彩、千變?nèi)f化的。每種讀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對于教材中的課文,我認為應該“咀嚼消化”,讀得“深”一點兒。對于課外書,我認為可以泛讀,增加閱讀量,實現(xiàn)“海量閱讀”的目標。但不管怎樣,讀書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廣泛涉獵,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預設2:(出示課件26)《談讀書》是培根哲學智慧和治學經(jīng)驗的結晶。文中的觀點很精辟,見解很深刻,特別是“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這一觀點,實乃真知灼見。因為讀書,我們從狹隘走向寬容,從無知走向通達,從單調(diào)走向豐富,從自我走向宇宙。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道一聲:我愛讀書!3.我們一起明晰一下這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預設: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出示課件27)(1)運用比喻說理。例如,“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說明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2)運用排比說理。例如,“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边@樣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鮮明,讀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3)運用對比說理。例如,文章開頭從正面論說了讀書的目的,接著從反面說了讀書的三種偏向,使說理更加全面、有力。4.板書設計。(出示課件28)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駁論文的特點。2.學習并掌握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3.培養(yǎng)“好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窘虒W過程】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出示課件29)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談讀書》,聆聽了培根對讀書的高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短文兩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馬南邨對“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解。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教師以課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出示課件30)馬南邨(1912—1966),新聞記者、政論家、雜文作家。原名鄧拓,福建閩侯人。1944年初,他主持編輯了我國第一部《毛澤東選集》。主要作品有文論集《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雜文集《燕山夜話》、詩詞集《鄧拓詩詞選》等。與吳晗、廖沫沙合寫雜文《三家村札記》。(2)寫作背景(出示課件31)教師: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30)《不求甚解》選自《燕山夜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20世紀60年代初,鄧拓應《北京晚報》之約,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這個專欄的雜文從古人讀書治學、科學研究、生產(chǎn)活動等方面為我們總結和介紹了一些可以借鑒的歷史經(jīng)驗;還對現(xiàn)實中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和錯誤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風提出了批評,對青年的學習給予了指導。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橫生的文章,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對當時的雜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本文就是針對有些人對陶淵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寫的一篇駁論文。(3)文體知識教師:教師出示課件,講解議論文的相關知識,為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議論文知識(出示課件32、33、34)論證的方式:立論和駁論。什么叫駁論文?駁論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fā)表議論,批駁錯誤的反動的見解和主張。側重于駁論的議論文就是駁論文。駁論可以是鮮明地反駁一個錯誤的觀點,也可以是就別人論述的一個問題發(fā)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質(zhì)疑,進行商榷。批駁的方法:直接批駁:駁論點:抓住對方論點中的錯誤直接批駁。駁論據(jù):指出對方論據(jù)中的虛偽、錯誤而證明其論點的荒謬。駁論證: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揭穿對方的論據(jù)與論點之間沒有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其邏輯不能證明論點,論點不能從論據(jù)中推出。間接批駁——駁立結合一般論證思路先樹立批駁的靶子,即擺出對方的論點(樹靶),然后針對對方的論點采用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進行批駁(射靶)。反駁對方的論點,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上找問題。反駁對方的論點,要注重分析,把理講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回答下面的問題:1.作者要批駁的靶子是什么?(出示課件35)(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學生: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在批駁的過程中樹立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出示課件35)(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學生: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1.作者是如何批駁別人的觀點的?(出示課件36)(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先全面解釋了陶淵明的原話,揭示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此為根據(jù),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進行了反駁。2.作者在批駁對方論點、樹立自己論點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請舉例分析其作用。(出示課件37)(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道理論證。引用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論題,并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引用陸象山的語錄強調(diào)不因小失大,再次論證“不求甚解”。學生2:舉例論證。舉普列漢諾夫的例子,從反面證明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實質(zhì)。舉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的例子,證明“不求甚解”比“務于精熟”高明,知識面更廣,了解問題更全面。五、深讀課文,合作探究1.“好讀書”和“不求甚解”有什么關系?(出示課件38)(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要養(yǎng)成“好讀書”這個習慣,只有“好讀書”,才能談到“求甚解”這個問題。學生2: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而“會意”十分不易。教師總結:陶淵明每有“會意”,就十分高興。因為“會意”不易,所以陶淵明只好說“不求甚解”。2.作者認為“不求甚解”有哪幾層意思?(出示課件39)(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表示虛心,因為書不一定都能讀懂,應承認自己“不求甚解”。學生2: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于一點,而要了解大意。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為什么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tài)度?(出示課件40)(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整體。教師補充:“不求甚解”不是馬馬虎虎,很不認真。因此,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tài)度。4.《談讀書》和《不求甚解》這兩篇短文在內(nèi)容上和寫法上有何異同?(出示課件41)(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教師點撥指正。)學生:兩篇短文都是議論文,在思想內(nèi)容上有相似之處,都是談讀書的;在寫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論、隨筆;一是駁論、雜文?!墩勛x書》這篇隨筆采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述了讀書的目的,以及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讀書的價值。論述全面,觀點新穎,語言精辟,對我們的讀書、學習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恫磺笊踅狻逢U述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此為根據(jù)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進行批駁,指出讀書的要訣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才能真正領會其實質(zhì),從而在讀書的方法上給讀者一些深層次的啟發(fā)。六、課堂小結1.這篇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文的主題。(出示課件42)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不求甚解》一文全面闡述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此為根據(jù)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進行反駁,指出讀書的要訣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才能真正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43)(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讀書不求甚解是可取的,有助于我們廣泛閱讀,廣泛吸取知識。但學習中切不可“不求甚解”,做事流于表面,走馬觀花。3.我們一起明晰本文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出示課件44)預設:細膩詳實的道理論證和正反兩面的舉例論證。作者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不惜用大量的文字進行細致地分析。如第8段引宋代理學家陸象山的語錄來印證“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是可取的。此外,本文還列舉了正反兩面的事例來論證觀點,如第5段從反面列舉普列漢諾夫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實際上做了許多曲解的事例,告訴人們要有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第6段從正面列舉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的事例,介紹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讀書的經(jīng)驗。4.板書設計。(出示課件45)七、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46-50)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要求學生鞏固。八、知識遷移,拓展延伸1.閱讀陳凌的《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回答下列問題。(出示課件51-60)2.(中考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出示課件60-68)九、課后鞏固,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69、70)1.課余時間收集、摘錄關于“讀書方法”的名言警句。2.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1)“見風使舵”新解;(2)“班門弄斧”新解;(3)“濫竽充數(shù)”新解?!窘虒W反思】本次教學設計,突出議論性文章的特點,注重讓學生了解閱讀議論性文章的一般策略。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提取文中的關鍵句,把握語意,劃分層次,學習文中的論證方法和論證思路。巧妙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突破重難點。指導學生通過整理內(nèi)容論證結構和局部論證思路的方式,明確語句之間、段落之間的層次關系。最后運用討論探究的方式,通過對比閱讀,把握《談讀書》和《不求甚解》兩篇短文在內(nèi)容、論述角度和寫作方法上的異同,【課后預習】1.利用工具書疏通《山水畫意境》的重點字詞句,為學習本課做準備。2.本文的核心觀點是什么?3.什么是意境?為什么山水畫要講究意境?

14山水畫的意境【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理解作者觀點。2.理清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論證方法,體會本文說理語言的藝術。3.能夠體會“意境”的本質(zhì),提升傳統(tǒng)審美情趣,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4.品味山水畫的意境,認識“意境”的本質(zhì),培養(yǎng)傳統(tǒng)審美情趣?!窘虒W重難點】教學重點:熟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2.教學難點:明確什么是意境和獲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鑒賞能力?!窘虒W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菊n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基本知識。2.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理解作者觀點。3.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學習議論文寫作的基本結構。【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請同學們觀看下面三幅畫(出示課件1、2、3)同學們,你們從這三幅畫感受到這三幅畫的意境嗎?下面請你們跟隨我一起走進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的意境》去體會。教師板書課題:14山水畫的意境(出示課件4)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教師以課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出示課件6)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以山水畫藝術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中國山水畫黑、滿、重、亮的新畫風。歷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代表畫作:《漓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返?。(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7)1954年,已成為美院教授的李可染,為求創(chuàng)新,鐫“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兩方印章。長途寫生,歷時三月余。1956年,他再次長途寫生,歷時八個月,行程數(shù)萬里,作畫近二百幅,探索以西方的觀察方法,運用中國傳統(tǒng)工具創(chuàng)作山水畫。歷盡艱辛,終有所成,本文就是他對自己的探索之路所做的總結。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8、9)(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課件10)(4)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11)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對比兩幅圖片,說說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12)1.通過對比圖片,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什么是“意境”。(出示課件13)(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學生2:寫景就是寫情。2.要怎樣才能獲得意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觀點?(出示課件14)(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要仔細觀察對象,深刻認識對象,從而產(chǎn)生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學生2:將這種思想感情與畫作結合在一起,將對象的精神實質(zhì)表現(xiàn)出來,從而形成意境。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怎樣證明前面提出的觀點的,運用了哪些手法,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出示課件15)語句出示1:(出示課件16)在我們的古詩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雖然關于“人”一句也不寫,但是,通過寫景,卻充分表現(xiàn)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毛主席的詩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寫景,每一字都是寫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達了人的思想感情。(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教師:同學們,說一說:作者要說的是山水畫的意境,為什么要大篇幅地分析詩歌的意境?(出示課件17)(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按照作者的觀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界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里,使人深深地體會到詩人深厚的友情。描寫自然的景色與繪出的景色無異,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教師追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出示課件17)學生:可見詩歌中的意境與山水畫的意境是相通的,并無二致。因此,作者在這里以已經(jīng)學過的詩歌為例,也就能更好地詮釋山水畫的意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語句出示2:(出示課件18)例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xiàn)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只有當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做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zhì),賦予對象以生命。教師:同學們分析語句,看看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舉例論證。學生2:作者列舉齊白石畫蝦的例子,說明意境的產(chǎn)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則有賴于長期的觀察,證明只有身臨其境,長期觀察,才會對事物有深刻的認識。語句出示3:(出示課件19)中國畫不強調(diào)“光”,這并非不科學,而是注重表現(xiàn)長期觀察的結果。拿畫松樹來說,以中國畫家看來,如沒有特殊的時間要求(如朝霞暮靄等),早晨8點鐘或中午12點,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現(xiàn)松樹的精神實質(zhì)。教師:同學們,分析語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出示課件19)(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舉例論證。學生2:本句列舉中國畫家觀察松樹沒有特定的時間的事例,論證了“中國畫不強調(diào)‘光’,而是注重表現(xiàn)事物的精神品質(zhì)”這一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語句出示4:(出示課件20)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shù)萬本,始得其真”。教師:同學們,分析語句,看看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屬舉例論證。學生2:“凡數(shù)萬本,始得其真”,屬引用論證。學生3:列舉荊浩的事例,并引用他的話,論證了中國畫更注重表現(xiàn)客觀對象的精神實質(zhì),而這需要長期的觀察;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語句出示5:(出示課件21)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shù)萬本,始得其真”。一位作者出外寫生,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這當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認識對象,更不可能創(chuàng)造意境。教師:同學們,分析語句,看看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學生2:正面列舉荊浩的事例和反面列舉一位作者的事例,通過對比,論證了只有長期觀察,把握事物的精神實質(zhì),才能創(chuàng)造意境的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教師:同學們說一說:第5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出示課件22)(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語句出示:怎樣才能獲得意境呢?我以為要深刻認識對象,要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學生:第5段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教師追問: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學生:引起讀者的思考,點明意境的獲得所需的條件,引出下文“怎樣才能獲得意境”,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教師:同學們,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文中是怎么說的?找出相關語句,大聲朗讀。(出示課件23)語句出示:(出示課件24)肯定的說,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夠,還要有意匠;為了傳達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教師:意境與意匠是什么關系?(出示課件25)(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兩個關鍵問題?!耙饨臣幢憩F(xiàn)方法、表現(xiàn)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為了傳達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計想辦法”,就需要有意匠?!坝辛艘饩?,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教師:同學們,齊聲朗讀最后一段,談談本段引用杜甫的名言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26)(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引用杜甫的兩句話,充當?shù)览碚摀?jù),論述了意匠在詩歌、繪畫中的重要作用,使文章更具說服力。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掌握舉例論證的方法,分析作者所舉實例,體會實例與作者觀點的關系。2.借鑒文章的理論方法,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窘虒W過程】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掌握了相關的論證方法,梳理了文章的結構。這節(jié)課我們把上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訓練中。(出示課件27)二、深讀課文,合作探究1.作者最后強調(diào)有意境還要有意匠,但是對于意匠,作者卻沒有詳細論述。你能從熟悉的詩句中,找出有“意匠”的例子并試著分析一下嗎?(出示課件28)(學生討論,教師點撥。)預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教師講解:(出示課件29)《詠柳》一詩,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比喻,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機,青翠裊娜;后兩句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作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出來,獨具匠心,充分地表達了春天來臨、生機萌發(fā)時詩人的驚喜之情。2.請你結合第7自然段理解“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于現(xiàn)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xiàn)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義。(出示課件30)(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寫詩,寫的是生活;繪畫,繪的是風景。它們都基于現(xiàn)實,以現(xiàn)實為原材料。然而,它們?nèi)诤狭藢懽髡吲c繪畫者自身的情感及體悟,因此,它們又必然高于現(xiàn)實。教師補充:這就是說,不論是高明的詩還是繪畫,最終都會成為客觀的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意境。3.李可染的畫作——《萬山紅遍》,結合背景運用本文學到的知識欣賞一下這幅山水畫。(出示課件31)教師點撥:(出示課件32)“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毛澤東詞作《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時分,湘江之濱的岳麓山漫山古樹皆紅的壯麗奇景?!叭f山紅遍”這一題材其實很少有畫家敢嘗試。學生1:“萬山”之意境頗為遼闊深遠,極大地考驗著畫家的空間駕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萬壑,則根本無法表現(xiàn)“萬山”。學生2:“紅遍”給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出了個大難題:歷來山水多以水墨描繪,僅作為點綴的紅色在使用上可謂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卻迎難而上,開始大膽嘗試創(chuàng)作“萬山紅遍”。教師補充:(出示課件33)其時,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寫生之旅,從江南到桂林,從中國到歐洲,可謂千山萬水走過;1960年先生重回畫室時,已然是胸中有丘壑。這時,他動筆作出此畫,而“紅遍”的問題也在此間解決了。他采取了大面積使用朱砂來表現(xiàn)秋色的方法,紅為主調(diào),以墨作底,既強調(diào)了“遍”字,同時也使秋色更紅火、更熱烈,更帶有豐收后喜悅的氣氛。三、課堂小結1.這篇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文的主題。(出示課件34)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本文運用了引用論證、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述了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的觀點,并且論述了獲得意境的途徑是深刻認識對象,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35)(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1:中國山水畫家所追求的,是一種比如實描繪自然界的林木山川更加深遠、更加誘人的景,這就是意境。預設2:要創(chuàng)作出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勝、意境深遠的山水畫作品,首先要正確處理好“景”“情”“意”三者之間的關系,其次要借助特定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和形式。3.我們一起明晰本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預設1:論證思路清晰。(出示課件36)作者首先指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然后指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接著圍繞寫情與寫景,從長期觀察、深刻認識對象和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思想感情兩個方面來論述如何獲得意境;最后強調(diào)意境和意匠相結合,才能打動人心。預設2: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出示課件37)作者為了論述古詩中往往有很好的意境,意境就是情與景的結合的觀點,舉出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例子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通過事例,充分地論證了寓情于景,寫景就是寫情的觀點。文章中多處運用舉例論證,如為了說明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作者舉齊白石畫蝦的例子來論證。此外,作者還多處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如將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畫松與一位畫家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畫進行對比,闡明了長期觀察對創(chuàng)造意境的意義,令人信服。4.板書設計。(出示課件38)四、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39-41)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要求學生鞏固。五、知識遷移,拓展延伸閱讀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回答下列問題。(出示課件42-48)六、課后鞏固,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49)運用本課學習的知識賞析一首你喜歡的古詩,或者賞析一幅山水畫的意境。【教學反思】本文的教學設計注重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引導學生認識并體悟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的意境理論。針對深奧難懂的繪畫知識和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提問探究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理解文中概念。在論證方法的學習中,利用本文大量舉例的特點,詳細分析了例證法的作用與用法,便于學生在寫作中將例證法運用得恰到好處。“導入”引用了繪畫和詩歌作品,讓學生賞析其意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課外延伸中讓學生欣賞畫作,將所學的方法運用于審美實踐?!绢A習作業(yè)】1.利用工具書疏通《無言之美》的重點生字詞,為學習本課做準備。2.預習《無言之美》,把握本文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間的關系,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3.預習《無言之美》,理清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實例,體會其與作者觀點的關系。

15*無言之美【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間的關系,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2.理清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實例,體會其與作者觀點的關系。3.借鑒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4.學會欣賞藝術作品,懂得感受作品的“無言之美”,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素養(yǎng)。【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2.教學難點:學習舉例論證的方法?!窘虒W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有關作者朱光潛及其寫作背景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在各種精彩文章評論中我們經(jīng)??吹健把杂斜M而意無窮”,何謂“言有盡而意無窮”“言不及義”“言不盡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問題去學習朱光潛先生的《無言之美》,細細體味語言的魅力。教師板書課題:15*無言之美(出示課件2)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教師以課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出示課件4)朱光潛(1897—1986),別名孟實,安徽桐城人。美學家、翻譯家。他提出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美是一種價值等觀點。主要作品有《文藝心理學》《談美》《西方美學史》等。(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5)朱光潛先生的美學體系涉及美、藝術作品、審美經(jīng)驗和審美教育等基本問題,展現(xiàn)了美學大師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朱光潛先生引導我們流連在音樂美、建筑美、圖畫美、書法美之間。他告訴我們,這首曲,這幅畫,美在哪里,從各個方面告訴我們?nèi)绾晤I略美。只有真正學會欣賞,才能懂得無言之美。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6、7)(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課件8)(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課件9)(4)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10.11)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同學們,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出示課件12)(學生自主分析,勾畫課本歸納。)學生:第一部分(1、2):引論。以孔子和子貢的對話,引出“無言”的話題。第二部分(3—6):分析“言”“意”關系及文學要達到盡善盡美的條件,并由此提出問題。第三部分(7—12):分析問題。從圖畫、文學、音樂、雕刻等角度來論述“無言之美”。第四部分(13):得出結論。綜合前文,歸納論點,揭示無言之美的奧秘。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1.文章開頭作者是怎樣引出“無言”這一話題的?(出示課件13)(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文章引述孔子和子貢的對話,引入“無言”這一話題,從而展開了對“無言之美”的論述。教師追問: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13)學生:以這一事例為引,故事性強,易于理解,也起到了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教師:同學們說一說:怎樣理解“以言達意,好像用斷續(xù)的虛線畫實物,只能得其近似”一句的含義?(出示課件14)(學生默讀課文,分析理解回答。)學生:這句話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言達意”比作“虛線畫實物”,說明“言是不能完全達意”的。2.作者從哪些方面證明了“無言”也能產(chǎn)生美?(出示課件15)(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把照片與圖畫對比,論證什么是“無言之美”教師追問:文章中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學生:對比論證方法。教師:同學們,說一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將相片和圖畫進行對比分析的?其作用是什么?(出示課件16)(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學生1:作者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對比的,一是哪一個更“和自然逼真”,二是哪一個引起的美感更濃厚。學生2:通過對比,說明盡管相片能更逼真、完整地反映實物,而圖畫只是選擇性的、理想化的表現(xiàn),但圖畫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濃厚,這就通過類比,說明了“言不必盡意”所帶來的“無言之美”。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什么是“無言之美”。(1)文學上的“無言之美”意蘊之美教師:同學們,從文學作品中感受什么是“無言之美”。(學生討論,分析回答。)示例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出示課件17)示例2:《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出示課件18)示例3:《怨情》李白(出示課件19)示例4:《歸園田居》陶淵明(出示課件20)示例5:《后出塞》杜甫(出示課件21)學生總結:“言不盡意,也不必盡意”即是“無言之美”。(2)音樂上的“無言之美”無聲之美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體會音樂上的“無言之美”。(學生討論,分析回答。)示例1:聽得見的聲調(diào)固然幽美,聽不見的聲調(diào)尤其幽美。——英國詩人濟慈《希臘花瓶歌》(出示課件22)示例2: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杜眯小罚ǔ鍪菊n件23)(3)雕塑上的“無言之美”含蓄之美示例1:金剛怒目(出示課件24)示例2:菩薩低眉(出示課件24)示例3:希臘雕刻《拉奧孔》(出示課件25)教師:從這三幅畫體會到雕塑上什么樣的“無言之美”?(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雕塑上的“無言之美”含蓄之美。教師:同學們,說一說:作者在說明“無言之美”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出示課件26)(學生討論,分析回答。)教師點撥:作者一共從四個方面入手來論述“無言之美”,運用的主要是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學生1:以“言盡一切”的相片和言及部分的圖畫進行對比,以圖畫之美來說明“無言之美”。學生2:以大量詩詞為例,來論證“言不盡意”給人帶來的美感和深遠的情感體驗;以音樂的“無聲勝有聲”來論證“無言之美”;以雕刻中流露和含蓄的區(qū)別,來體現(xiàn)“含蓄不露”的“無言之美”。3.齊讀課文最后一段,你們覺得“無言之美”的內(nèi)涵是什么?(出示課件27)(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教師指正:“無言之美”指的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無言”中包含著無限深遠的情緒意旨;“無言”是一種含蓄藝術,簡單的表述常常比冗長的演繹更值得玩味;“無言”留下廣闊的藝術空間,讓欣賞者獲得美的體驗。五.深讀課文,合作探究1.作者是怎樣論述“無言之美”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出示課件28)(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作者首先從孔子與子貢的對話中引出無言的話題。并點明要從美術的角度關注無言之美。學生2:接著論證言和意的關系,并用以言達意的文學為例,說明文學乃至一切藝術都是盡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意表意,也無需全然用言表意,從而引出了對無言之美的論述。2.品味下面一段話,你們能以前面學過的一篇課文或讀過的一篇詩文為例,說說從中體會到的無言之美嗎。(出示課件29)(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拿美術來表現(xiàn)思想和情感,與其盡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里所產(chǎn)生的印象和美感,稍有含蓄比盡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教師補充:(出示課件30)以課文《孤獨之旅》為例,文章以鴨子下蛋結尾,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鴨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許要抒發(fā)自己長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們在腦中構造圖景,這就是一種“無言之美”。六、課堂小結1.這篇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文的主題。(出示課件31)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本文以文學、音樂、雕塑等各類具體的藝術作品為例,分析了文學的言不必盡意,音樂的無聲勝有聲,以及雕刻的含蓄不露等表現(xiàn)出來的“無言之美”,闡述了“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這一美學觀點。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32)(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1:同樣的東西,也許有人認為美,有人認為不美,差別就在于心境。所以,看似與生活并無直接關聯(lián)的美學,實際上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預設2:倘若每件事都盡善盡美了,自然沒有希望發(fā)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產(chǎn)生的感覺,就是奮斗成功而得到的快慰。3.我們一起明晰本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預設1:論據(jù)充分,論證嚴謹。(出示課件33)一方面,作者為了論述自己的觀點,所舉的事例非常充分、詳細。如為了說明文學作品中的無言之美,不僅列舉了《論語》中的例子進行分析,還用陶淵明、錢起、陳子昂、李白、杜甫等人的詩句加以佐證,不但有寫情,而且有寫景,有詳有略,增強了說服力。另一方面,作者不僅從文學的角度,還從圖畫、音樂、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角度進行論證,使讀者對“無言之美”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對文中的觀點產(chǎn)生更大的認同感。預設2:語言優(yōu)雅,風格靈活。(出示課件34)文中運用的書面語較多,如“筆之于書的和存之于心的銖兩悉稱,絲毫不爽”“非唯不能,而也不必”等,這些句子與本文的語言風格相符,給讀者帶來一種典雅的美感。除此之外,作者為了把道理講清楚,還靈活運用了口語表達,如“我們所想說的話,我們都吐肚子說出來了”,使讀者更易于理解,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觀點。4.板書設計。(出示課件35)七、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36-39)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要求學生鞏固。八、知識遷移,拓展延伸閱讀《中國文學肩負著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回答下列問題。(出示課件40-46)九、課后鞏固,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47)你認同朱光潛先生提出的“無言之美”嗎?結合你看到的美術作品,聽到的音樂作品,或讀到的文學作品,談談你的想法,寫下來與大家分享。提示:認同或者不認同皆可,有理有據(jù),能夠自圓其說即可?!窘虒W反思】本課是自讀課文,但教學中,整體上不易理解,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盡量引導,有難理解的地方給出提示,組織討論活動,這樣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積極性。本課探究活動分為梳理結構層次、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分析論證方法三大部分,條理清楚,內(nèi)容充實。課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主欣賞古詩詞及名家畫作,加強其對其他藝術“無言之美”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課后預習】1.利用工具書預習《驅遣我們的想象》,疏通本課重點字詞句,為學習本課做準備。2.預習課文,把握《驅遣我們的想象》的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間的關系,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3.預習課文,品味《驅遣我們的想象》中意蘊深刻的語言,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16*驅遣我們的想象【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間的關系,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2.關注鑒賞范例,品味文中意蘊深刻的語言,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3.學會欣賞文藝作品,懂得在欣賞時驅遣想象,感受作品的藝術美,提升自己的鑒賞品味?!窘虒W重難點】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了解作者觀點,在閱讀中獨立思考,獲得啟發(fā)。2.教學難點:關注作者所作的鑒賞范例,了解作者引導我們驅遣想象欣賞作品的方法,形成能力?!窘虒W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有關作者葉圣陶及本文寫作背景的資料?!菊n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2、3)看到桃花,你們會想到什么?看到雪,你會們想到什么?那么,閱讀文章,欣賞文藝作品時,你是如何驅遣想象力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讓著名的語文教育大師葉圣陶先生告訴你如何驅遣想象。教師板書課題:16*驅遣我們的想象(出示課件4)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教師以課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出示課件6)葉圣陶(1894—198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他先后創(chuàng)作、出版了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說《倪煥之》。他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70多個春秋,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撰寫了大量有關教育教學的專論、專著和書簡,有《葉圣陶集》和《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等著作。(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同學們理解本文內(nèi)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7)葉圣陶終身致力于出版及語文的教學,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大家看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欣賞文藝作品,他提出要驅遣想象,透過文字回歸作品的意境,并作下文章。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8)(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課件9)(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課件10)(4)解一解詞語。(出示課件11、12)不聲不響:不說話,不出聲。形容不發(fā)出聲響。得意揚揚: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1.閱讀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出示課件13)(學生默讀課文,勾畫課本回答。)學生1:文字是一道橋梁。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學生2:作者想做到的是:寫下來的文字正好傳達出他的所見所感。學生3:現(xiàn)在就讀者的方面說。他們要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學生4: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這一幅圖畫就顯現(xiàn)在眼前了,同時也就接觸了作者的意境。2.綜合上述觀點,結合文題總結作者在全文中所表達的中心觀點。(出示課件14)(學生默讀課文,分析歸納回答。)學生:欣賞文藝作品,要學著驅遣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1.讀課文,找出作者的論證方法,并說說我們要如何驅遣想象。(出示課件15)教師展示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舉例論證。教師:從這兩句詩句如何驅遣想象?學生:在想象中睜開眼來。教師展示2:白蒙蒙的海面上……讓暴風雨來得厲害些吧?。ǔ鍪菊n件16)(學生討論,分析回答。)教師:同學們,面對這樣的畫面,我們?nèi)绾悟屒蚕胂螅繉W生:在想象中生出一對翅膀來。教師:此處運用什么論證方法?學生:舉例論證。2.思考作者要論述的是如何鑒賞文藝作品,為什么開篇會大篇幅地論述作者、讀者及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出示課件17)(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要論述如何鑒賞文藝作品,首先要讓讀者認識文藝作品的本質(zhì),即什么是文藝作品。以文字為載體,作者想要傳達的所見所感,讀者想要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這就是文藝作品的本質(zhì)。教師補充:因此,論述作者、讀者及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是為了明確文藝作品的本質(zhì),是表達中心觀點的前提。3.文中列舉了兩句詩的例子,為什么還要列舉散文詩的例子呢?(出示課件18)(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列舉兩句詩的例子重在闡明透過修飾詞,展開合理的想象,眼前呈現(xiàn)一幅圖畫,從而走進作者的心靈。列舉散文詩的例子,意在闡明在想象中生出一對翅膀來,并且展開這對翅膀,與文中所描繪的事物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這樣才可以接觸到作者的意境。學生:作者列舉這兩個例子,是為了闡明要多角度驅遣我們的想象,才可以走進作者的意境。4.結合全文,說說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19)(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內(nèi)容上: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中心論點:欣賞文藝作品,要學著驅遣自己的想象,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接受美感的經(jīng)驗,得到人生的受用。學生2:結構上:總結上文,照應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五、深讀課文,合作探究教師:文中有許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藝觀,它們或有十分深刻的內(nèi)蘊,或有在寫作方面值得借鑒的實用價值。請閱讀下面的幾句話,談談你們的理解。(出示課件20)語句出示:(出示課件21)文藝的創(chuàng)作決不是隨便取許多文字來集合在一起。(學生朗讀語句,師生討論分析。)教師指正:任何一篇文藝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來的,但是這是一種有著內(nèi)在邏輯順序的結合,具有文本表現(xiàn)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現(xiàn)了內(nèi)容,也傳遞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這樣的文章絕不可能隨意拼湊,須由作者有意識、有目的、有邏輯地創(chuàng)造,而在完成時又符合自然的特點。語句出示:(出示課件22)作者著手創(chuàng)作,必然對于人生先有所見,先有所感。(學生朗讀語句,師生討論分析。)教師指正:作者在創(chuàng)造之前無所見,這個“見”字,可指代材料,無見便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創(chuàng)造;“見”字也可理解為見識、見解,沒有思考與見解,縱然下筆也只能寫出平庸的文章,難見深度;“感”是體悟與情感,倘若下筆無情感寄寓其中,寫出來的文章必是冷冰冰的。這也提示我們在寫作之前要學會多觀察,多積累,同時要多思考,多感悟,這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語句出示:(出示課件23)③假如死盯著文字而不能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來,就感受不到這種愉快了。(學生朗讀語句,師生討論分析)教師指正:文藝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達也尤其濃烈。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謂“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藝作品,就必須把握其情感,必須通過想象還原形象的描述,進而去體味。教師:同學們,文章以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例,論證了想象力于鑒賞文學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讀過的詩或散文中,再舉一個例子來論證作者的觀點嗎?(出示課件24)(學生討論,教師點撥。)預設: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為例:“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學生:(出示課件25)這段描述父親攀爬月臺背影的文字,能夠因我們的想象力而變得更加生動。他的身子胖,所以我們可以想象他兩手上攀時定費了不少勁,甚至青筋凸起;還是因為胖,我們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縮了一次,而似是掙扎縮了好幾次;更是因為想象,身子微微一傾,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腦中定格。有了在想象中還原的這一幕,父親的形象真切起來,切實地打動了讀者的心靈。六、課堂小結1.這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出示課件26)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本文作者五言律詩《使至塞上》和散文詩《海燕》為例,深入淺出地闡明了欣賞文藝作品時只有驅遣我們的想象,才能接觸作者的意境,進而獲得接受美感的經(jīng)驗,得到人生的受用的方法,以深厚的學養(yǎng)和鑒賞示范,引領我們把握正確欣賞文藝作品的方法。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27)(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1:想象是文學鑒賞的重要途徑,想象力不發(fā)達,鑒賞力也不會發(fā)達。如果我們不善于進行必要的、積極的想象,即使最完美的作品,對我們來說也沒有意義。預設2:認真閱讀,不但隨時會發(fā)現(xiàn)晶瑩的寶石,也隨時會發(fā)現(xiàn)粗劣的瓦礫。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無足取的,自己才能漸漸成長起來。3.我們一起明晰本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預設1:論證思路嚴謹,條理清晰。(出示課件28)文章首先通過論述作者、讀者及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來明確讀者鑒賞文藝作品的本質(zhì),即“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然后以賞析王維的詩句為例,從正反兩個角度論述了驅遣想象就要在想象中睜開眼睛。為了使論證更全面、更嚴謹,作者又以相同的方式,從正反兩個角度,論述了驅遣想象也要在想象中生出翅膀,這樣使讀者對不同特點的鑒賞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預設2:語言平易,通俗易懂。(出示課件29)作者在文中所談的是文藝鑒賞的方法問題,理論性比較強,但所列舉的例子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脑娋浜臀恼?而且在論證中,用語平實。如“我該說得清楚一點兒:在想象中睜開眼睛來,看這十個文字所構成的一幅圖畫”,這句話運用口語化的語言,十分直白,再加上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直觀地論述了如何驅遣想象的問題。4.板書設計。(出示課件30)七、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31-34)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那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再要求學生鞏固。八、知識遷移,拓展延伸閱讀豐子愷的《藝術三昧》,完成下列問題。(出示課件35-42)九、課后鞏固,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43、44)運用本課學習的方法,從下面兩首古詩中任選一首,進行鑒賞。200字左右。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本課教學設計,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學習目標的確立上,一方面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思辨的方法,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價值,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方法,賞析語言。驅遣想象的文學鑒賞方法從字面意義上比較好理解,但是學生實際拓展運用時比較抽象,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熟悉的課文為例,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教學過程循序漸進,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學習到實用的閱讀方法,將學與用充分結合?!绢A習作業(yè)】1.預習本單元的《寫作修改潤色》,為學習本課做準備。2.掌握修改潤色的方法,能夠根據(jù)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寫作修改潤色【教學目標】1.掌握修改潤色的方法,能夠根據(jù)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2.在多次訓練中強化學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yǎng)修改潤色的興趣,養(yǎng)成在寫作中多次修改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了解并正確使用常用修改符號修改潤色作文。(2)通過比較、分析、實踐等學習方法,掌握修改潤色作文的方法。2.教學難點:培養(yǎng)寫作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潤色作文的習慣。【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窘虒W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設置情景,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經(jīng)過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寫作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寫作中如何“修改潤色”。教師板書課題:寫作修改潤色(出示課件2)二、整體感知,寫作指導教師:同學們,修改文章要兼顧“言”和“意”。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什么是“言”和“意”。(出示課件4、5)(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預設:言,指言辭和表達;意,指立意和思想內(nèi)容。詞不達意、語句不連貫、布局不合理等,要從“言”上進行修改;內(nèi)容膚淺、觀點牽強、材料單薄等,要著重從“意”上作出修改。一問扣題緊不緊;二問材料新不新;三問立意高不高;四問結構順不順;五問句子通不通;六問用詞準不準。教師講解:修改文章時,首先要著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確,觀點是否鮮明,內(nèi)容是否充實而有新意,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作出調(diào)整。(出示課件6)預設:調(diào)整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出示課件6)改正觀點。觀點有時不正確或有失偏頗,需要加以改正。完善主題。不正確、不深刻、不集中、影響全局的主題,應當加以修改。增刪材料。材料不翔實,需要補充;材料過多,淹沒觀點,則需要刪減。文章的材料既要新穎獨特,又要與主題、立意和諧統(tǒng)一。教師講解:(出示課件7)“言”的修改包含兩個層次?;疽笫歉摹皩Α薄W衷~和標點的錯誤、病句等,要一一改正,不留硬傷。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推敲用詞,使之準確恰當;推敲句子,使之通暢連貫。改“對”,也包括對文章段落的進一步調(diào)整和加工。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與段之間是否銜接,詳略安排是否恰當?shù)鹊龋际切薷臅r應該重點關注的。進一步的要求是改“好”。要將“言”的修改與“意”的修改結合起來,補充內(nèi)容,加工潤色,使文章內(nèi)容更充實,語言更富有文采。教師:什么是文章的修改原則?(出示課件8)預設:反復閱讀,反復推敲,反復修改,是修改文章的基本原則。具體應用到實際中可概括為如下方法:(出示課件8、9)(1)誦讀法。葉圣陶說“聲入心通”,我們在修改文章時要一邊誦讀,一邊思索,遇到語意不暢、氣勢不接的地方,要加以改正。(2)冷卻法。這是指在寫作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修改。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時間,可以把寫好的作文收起來,放一段時間以后再拿出來看。這樣做能夠讓我們從原來的思路中跳出來,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它。此外,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們的眼光、水準會比以前有所提高,這時往往更容易發(fā)現(xiàn)原來文章中的不足。(3)求助法。就是請教別人,把初稿拿給他(她)看,或讀給他(她)聽,然后請他(她)提出修改意見。(4)推敲法。在寫的過程中邊讀邊寫,邊寫邊改,發(fā)現(xiàn)不妥當?shù)牡胤郊皶r修改,不斷尋找最佳的表達,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寫作質(zhì)量。三、合作探究,寫作實踐文題展示一:(出示課件10)閱讀下面的短文,根據(jù)你的理解和感受,試著修改潤色這篇習作。教師提示:(學生討論,分析回答。)預設1:仔細閱讀文章,發(fā)現(xiàn)其長處與不足,不足之處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預設2:從內(nèi)容和語言兩個角度修改文章,使內(nèi)容更充實,語言更流暢,有表現(xiàn)力。預設3:無論是改動還是增刪,動筆前都要反復斟酌,以防與原意不符。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討論了本題的“寫作提示”,下面來看一篇范文。(出示課件11-14)需要修改的文章:(出示課件11-14)對文章進行修改:(出示課件11-14)教師點評:(出示課件14)本文寫的是一則尋找媽媽的尋人啟事,重點是老師指導學生寫尋人啟事的過程。原文敘述比較條理,但寫作過程中細節(jié)和場面描寫不夠細致,語言也有所欠缺。文題展示二:(出示課件15)選一篇自己這學期寫的作文,從“言”和“意”兩個方面進行修改。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本題如何寫作。(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重讀以前的作文,你可能在布局謀篇上又有了更好的想法,不妨作一些修改。學生2:可以嘗試邊朗讀邊修改。通過朗讀,往往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順暢,哪些地方拗口。也可以讀給同學聽,請他們提出修改建議。學生3:修改之后與原稿進行對比,說說你修改的理由。文題展示三:(出示課件16)回顧自己以往的寫作情況,如寫了哪些文章,哪幾篇寫得好,哪幾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談談我的寫作》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本題如何寫作。(出示課件16)(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學生1:首先梳理自己寫作的基本情況,用簡潔的語言作介紹。學生2:總結寫作中表現(xiàn)好的方面,想想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進的辦法。學生3:寫完后先放一段時間,再進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詞、句以外,立意、結構等方面是否還需要進一步調(diào)整、完善。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討論了本題的“寫作提示”,下面我們看一篇范文。(出示課件17-21)范文出示:(出示課件17-20)范文點評:(出示課件17-20)教師點評:(出示課件21)本文作者回顧了自己寫作的經(jīng)歷,談了自己對寫作的愛好和興趣,也寫了應試作文給自己帶來的困惑,最后提出了“認認真真、簡簡單單地寫作”這個愿望,敘事很有條理,能大膽地暢所欲言,體現(xiàn)了寫作的“真”。但文中對如何寫作,寫了哪些好作品,好在哪里,敘述不詳。同時文章內(nèi)容略顯平淡,在寫作時要著重注意。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作文修改潤色的重要性,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步驟和技巧。本次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從技法講解到范文的字、詞、句到結構、構思到中心與材料的修改,著重指導對“言”的修改,每一步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設計,最后設計一個綜合練習。教學中重視了方法指導和學生自讀實踐相結合,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作文修改教學,指導學生修改“言”的一些方法,使其具有初步的修改能力。經(jīng)過引導,學生可以自行修改習作中大部分問題,訓練了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绢A習作業(yè)】1.預習《口語交際辯論》,為學習本課做準備。2.預習《口語交際辯論》,了解辯論的性質(zhì)和意義,了解辯論活動的組織形式。

口語交際辯論【教學目標】1.了解辯論的性質(zhì)和意義,了解辯論活動的組織形式。2.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辯論的基本技巧,提高辯論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3.養(yǎng)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4.通過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素養(yǎng))【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辯論的意義,知道辯論賽的活動形式和活動程序。2.教學難點:通過周密詳細的準備,組織一場辯論賽,并動員全體同學參加?!窘虒W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窘虒W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設置情景,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辯論,是一種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經(jīng)常用到的口語交際方式,大到聯(lián)合國關于國際事務的爭端,小到學習、工作中出現(xiàn)分歧時的爭執(zhí),都可能涉及辯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辯論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出示課件2)口語交際辯論二.整體感知,了解辯論“辯論會”“辯論賽”包括哪些內(nèi)容?教師:(出示課件4)有確定的論題,有正反雙方,有特定的程序,以駁倒對方觀點、確立己方觀點為目的。三.精讀細研,辯論活動活動一:辯論準備(出示課件5)教師:同學們,我們?nèi)绾谓M織辯論隊伍?預設:(出示課件5)1.組織隊伍2.設計辯論提綱預設:(出示課件5)教師:同學們,我們?nèi)绾卧O計辯論提綱?預設:預設;預設:3.進行對辯練習(出示課件7)教師:同學們,辯論提綱準備好了,那么我們?nèi)绾蝸磉M行辯論練習?預設1:(1)準備好提綱后,可以在組內(nèi)進行隨機的對辯練習,甚至可以直接和老師進行辯論。預設2:(2)每次對辯結束后,老師給出建議,同學之間進行互評,努力提高反應能力和辯論能力。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進行“實施辯論”預設:(出示課件8)閱讀“辯論賽常規(guī)安排”,了解一般辯論賽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預設:(出示課件9)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看看辯論的“原則技巧”有那些?預設1:(出示課件:10)1.表達清晰,聲情并茂。辯論應該用普通話進行,發(fā)言過程中口齒清晰,語速正常,這樣才能把你所要傳遞的信息準確傳遞給辯友和聽眾。辯論要明之以理,也要動之以情,要注意根據(jù)表達的需要,調(diào)整語速、語氣、語調(diào),使自己的表達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預設2:(出示課件:11)2.觀點鮮明,協(xié)同作戰(zhàn)。立論時,一定要鮮明地表達己方的觀點,切不可模棱兩可,含糊其詞。辯論需要團隊協(xié)作,在辯論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內(nèi)部觀點的一致性,不要出現(xiàn)同意對方觀點、失去己方立場的情況。預設3:(出示課件:12)3.善于聆聽,快速反應。善聽是善辯的前提。在一場高水平的辯論賽中,僅自由發(fā)言的幾分鐘里,正反雙方的交鋒可以多達幾十次,平均幾秒鐘就要進行一次聽和說的轉換。辯手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聽清、聽準、聽懂對方的發(fā)言,快速思考,或者發(fā)現(xiàn)對方觀點和語言表達上的問題,或者抓住對方論據(jù)上的疏漏,或者指出對方論證方法的錯誤,給對方以有力的批駁。預設4:(出示課件:13)4.語言嚴謹準確,簡潔有力。辯論賽針鋒相對的特點,決定了辯手在陳述己方觀點、反駁對方觀點時,要特別注意邏輯嚴密,表達準確,避免詞不達意或自相矛盾,讓對方抓住漏洞和把柄。同時,語言要簡潔干凈,避免拉雜、冗長,做到既能清晰表意,也能有力反擊。預設5:(出示課件:14)5.辯論既是“智商”的交鋒,也是“情商”的考驗。站在辯論場上,進行唇槍舌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