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_第3頁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_第4頁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當代文學》課程綜合練習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1.50年代中期,大規(guī)模表現(xiàn)農村合作化運動的話劇作品主要有()等。A.《李雙雙》B.《布谷鳥又叫了》C.《三里灣》D.《山那邊人家》2.“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A.《山那邊人家》B.《三里灣》C.《山鄉(xiāng)巨變》D.《創(chuàng)業(yè)史》3.在《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中,哪一個人物形象存在著理念化的弊?。ǎ??A.梁三老漢B.梁生寶C.王二直杠D.郭振山4.柳青把沙家店保糧支前與整個西北戰(zhàn)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小說是()。A.《火光在前》B.《開不敗的花朵》C.《保衛(wèi)延安》D.《銅墻鐵壁》5.孫犁表現(xiàn)華北抗日根據地軍民生活的小說是()。A.《新兒女英雄傳》B.《山地回憶》C.《呂梁英雄傳》D.《火光在前》6.茹志鵑表現(xiàn)“游擊隊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說是()。A.《春暖時節(jié)》B.《關大媽》C.《同志之間》D.《百合花》7.受到廣大讀者青睞的敵后傳奇故事主要有知俠()等。A.《鐵道游擊隊》B.《戰(zhàn)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剛》D.《敵后武工隊》8.受傳統(tǒng)小說“五虎將”模式影響的戰(zhàn)爭小說主要有劉流的()等。A.《鐵道游擊隊》B.《保衛(wèi)延安》C.《烈火金剛》D.《林海雪原》9.在“保定二師學潮”和“高蠡暴動”中成長起來的作家是()。A.楊沫B.馮德英C.梁斌D.歐陽山10.梁斌寫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動的短篇小說是()A.《夜之交流》B.《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父親》C.《父親》D.《抗日人家》11.《三家巷》中描寫的“沙基慘案”發(fā)生在()中。A.省港大罷工B.國民革命軍北伐C.廣州起義D.第一次國共合作12.最早描寫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說是()。A.《紅巖》B.《野火春風斗古城》C.《小城春秋》D.《鐵道游擊隊》13.對五六十年代的現(xiàn)代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A.《華陽國志》模式B.《子夜》模式C.《死水微瀾》模式D.《財主底兒女們》模式14.50年代中期表現(xiàn)“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說中,發(fā)表得最晚的是()。A.《愛情》B.《達吉和她的父親》C.《美麗》D.《西苑草》15.中國新詩史上第一位以表現(xiàn)石油建設和石油工人著稱的“石油詩人”是()。A.李季B.阮章競C.傅仇D.梁上泉16.在五六十年代堅持采用秘密方式寫作的“七月詩派”詩人是()。A.綠原B.穆旦C.唐湜D.牛漢17.唐湜用十四行詩寫作的抒情長詩是()。A.《海陵王》B.《幻美之旅》C.《淚瀑》D.《劃手周鹿之歌》18.被人們稱為“新辭賦體”或“郭小川體”的詩歌形式是()。A.“樓梯式”B.“半自由體”C.“民歌體”D.“散曲小令體”19.賀敬之的民歌體短詩以()為代表。A.《回延安》B.《雷鋒之歌》C.《桂林山水歌》D.《西去列車的窗口》20.南方少數民族關于世界初創(chuàng)的原始神話很多,但英雄史詩不多,主要有()。A.傣族的《召樹屯》B.納西族的《創(chuàng)世紀》C.苗族的《苗族古歌》D.白族的《開天辟地》21.在《關漢卿》一劇中描寫了許多知識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A.謝小山B.葉和甫C.楊顯之D.王和卿22.借歷史題材曲折表達自己的個人話語的作品,主要有陳翔鶴的()等。A.《杜子美還家》B.《正紅旗下》C.《魯亮儕摘印》D.《陶淵明寫〈挽歌〉》23.60年代前期,專注于知識分子的報告文學是()。A.《為了61個階級兄弟》B.《誰是最可愛的人》C.《祁連山下》D.《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24.楊朔國際題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A.《櫻花雨》B.《荔枝蜜》C.《雪浪花》D.《茶花賦》25.《五月卅下十點北平宿舍》通過歷史的回憶、現(xiàn)實的抒情和對未來的幻想三段不同時空,描寫了三個女性,其中,作家沈從文幻覺中的女性是()。A.丁玲B.蕭蕭C.張兆和D.翠翠26.在“文革”的潛在寫作中,較著名的小說主要有張揚的()等。A.《九級浪》B.《第二次握手》C.《波動》D.《火神交響曲》27.林斤瀾的“鄉(xiāng)土小說”的代表作是()。A.《蒲柳人家》B.《矮凳橋風情》C.《瓜棚柳巷》D.《花街》28.艾青“文革”后抒情長詩的代表作是()。A.《光的贊歌》B.《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C.《在智利海岬上》D.《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29.“反思文學”中,魯彥周的具有“公子落難型”特征的作品是()。A.《靈與肉》B.《天云山傳奇》C.《李順大造屋》D.《犯人李銅鐘的故事》30.方之的《內奸》選擇了一個獨特的敘述視角,它()。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際和革命歷程作為敘事主體B.以知識分子的眼光去看待這40多年的歷史C.以一個富有民間色彩的普通商人作為敘述人D.以一個親身經歷者的眼光去看待這40多年的政治風云31.張賢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說的總標題是()。A.《初吻》B.《唯物主義者的啟示錄》C.《綠化樹》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32.《芙蓉鎮(zhèn)》中因政治運動而成為罪人和犧牲品的婦主人公是()。A.黎桂桂B(yǎng).胡玉音C.秦書田D.谷燕山33.《愛,是不能忘記的》中描寫的知識女性是()。A.曹荊華B.梁倩C.鐘雨D.柳泉34.“改革文學”中著名的戲劇作品是()。A.《喬廠長上任記》B.《三千萬》C.《血,總是熱的》D.《改革者》35.“陳奐生系列”作品分兩個時期完成,其中,寫于90年代的是()。A.《“漏斗戶”主》B.《陳奐生上城》C.《陳奐生包產》D.《種田大戶》36.諶容創(chuàng)作開始于“文革”前的作品是()。A.《人到中年》B.《光明與黑暗》C.《減去十歲》D.《沉重的翅膀》37.在80年代戲劇舞臺上的荒誕派戲劇中,魏明倫的代表是()。A.《車站》B.《等待戈多》C.《潘金蓮》D.《屋外有熱流》38.在中國的“西部文學”中,其代表詩人是()。A.舒婷B.顧城C.江河D.昌耀39.年輕畫家“孟加拉虎”是哪篇小說中的男主人公()。A.《方舟》B.《在同一地平線上》C.《人啊,人》D.《你別無選擇》40.在鄧友梅表現(xiàn)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說中,以烏世保為主人公的作品是()。A.《話說陶然亭》B.《那五》C.《尋訪“畫兒韓”》D.《煙壺》41.在馮驥才的市井民俗小說中,刻意表現(xiàn)民間文化中惡俗的小說是()。A.《蘇七塊》B.《酒婆》C.《認牙》D.《神鞭》42.《孩子王》中,王福與“我”打賭是()。A.為了到學校當音樂教師B.為了得到一本字典C.為了幫父親上山砍竹子D.為了獲得下棋比賽的資格43.80年代以后,當代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們注意的是()。A.《西線軼事》B.《高山下的花環(huán)》C.《金色葉片》D.《雷場相思樹》44.在《高山下的花環(huán)》眾多的英雄形象中,因兩發(fā)臭彈而犧牲的英雄是()。A.梁三喜B.趙蒙生C.靳開來D.薛凱華45.《妻妾成群》中陳佐千的四位太太是()。A.頌蓮B.毓如C.卓云D.米蘭二、填空題(每題2分)1.中國20世紀文學是一個(開放)的整體,“中國當代文學”只是其整體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國文學。2.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簡稱“(第一次文代會)”,(1949)年7月在北京召開。3.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性運動,是對(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的批判。4.在1956年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正式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雙百”方針。5.在提倡現(xiàn)實主義理論方面,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秦兆陽)(何直)的《現(xiàn)實主義——廣闊的道路》。6.“反右運動”是(1957)年夏季開始的。在這場運動中,“雙百”方針被曲解為“(引蛇出洞),(聚而殲之)”的政治斗爭手段。7.1953年,青年作家(李準)發(fā)表的《不能走那條路》率先在農村題材創(chuàng)作中引入了“兩條道路”斗爭的概念。8.趙樹理的《(登記)》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結婚》的姊妹篇。9.在當代農村題材小說中,(柳青)主要受以魯迅小說為代表的“啟蒙主義”的影響,周立波主要受以沈從文小說為代表的“田園浪漫主義”的影響。10.在50年代成長起來的農村題材作家中,李凖與被稱為“神童”的(劉紹棠),都是當時以產量高而著稱的青年作家。11.李凖的《李雙雙小傳》與(趙樹理)《“鍛煉鍛煉”》表現(xiàn)的時代大體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卻絲毫讀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農民生活的痛苦場面。12.60年代,相繼問世了(蕭玉)的《高粱紅了》(三部)、(柯崗)的《逐鹿中原》等描寫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zhàn)役的長篇小說。13.在五六十年代,描寫北伐戰(zhàn)爭的主要有陳立德的《(前驅)》,反映土地革命戰(zhàn)爭的主要有(王愿堅)的《黨費》、《糧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說。14.《林海雪原》在人物設置上,除套用“五虎將”模式外,也承襲了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劍波不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將”,身邊還有一位美麗多情的女衛(wèi)生員(白茹)。15.茹志鵑的《百合花》幾經周折,發(fā)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雜志。16.50年代不合時宜的作品,除了茹志鵑的《百合花》外,主要還有路翎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戰(zhàn)役”》、周立波的《(山那邊人家)》,以及(林斤瀾)的《趕擺》等。17.在五六十年代現(xiàn)代歷史題材的創(chuàng)作中,李六如的《(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記述了戊戌變法以來中國社會變遷,李劼人的《(大波)》(共四部)描寫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保路運動。18.羅廣斌與楊益言、(劉德彬)合作創(chuàng)作了報告文學《圣潔的血花》,又合作創(chuàng)作了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19.梁斌的《紅旗譜》原計劃寫四部,后來又發(fā)展為六部,但只完成了它的第二部《(播火記)》和第三部《(烽煙圖)》。20.歐陽山早就有意要創(chuàng)作一部“反映中國革命的來龍去脈”的歷史小說,最初取名為《(革命與反革命)》,正式動筆時才改名為《一代風流》。21.在《三家巷》中,(何)家是靠大荒年辦賑濟暴發(fā)的官僚地主,(周)家是世代打鐵的手工業(yè)勞動者,(陳)家是由小商人發(fā)展起來的買辦資本家。22.《青春之歌》之后,楊沫還創(chuàng)作有長篇小說《(東方欲曉)》、《(芳菲之歌)》和《英華之歌》等,其藝術成就都沒能超過《青春之歌》。23.《青春之歌》描寫的三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中,還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澤、貪圖享樂的(白莉萍),以及叛變革命的(戴愉)等。24.(鄧友梅)的《在懸崖上》大膽沖破題材的禁區(qū),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頭”的陳舊套路中。25.上海文藝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重放的花朵)》,標志著“左派”作家的重新結集和面世。26.王蒙于1953年就創(chuàng)作了反映中學生生活的長篇小說《(青春萬歲)》,而他刊登在刊物上的第一篇小說則是兒童文學作品《(小豆兒)》。27.1957年1月,詩刊《(星星)》在成都創(chuàng)刊,第一期就由于發(fā)表了曰白的短詩《(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詩《(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28.詩人胡風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發(fā)表了長詩《(時間開始了)》,開創(chuàng)了當代文學歌頌詩潮的先河。29.“九葉詩派”得名于(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合集《九葉集》。30.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詩成為了詩壇占主導地位的潮流,其總體風格也由“頌歌”轉向了“(戰(zhàn)歌)”。31.1957年,被列為審查對象的穆旦發(fā)表了他歸國后的第一首詩作《(葬歌)》。32.綠原在獄中自修了德語,閱讀了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爾的原著,后以“(劉半九)”為筆名從事德語文學的編譯,成為了著名的德語翻譯家。33.60年代初,唐湜同時開始了兩種題材和風格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是以歷史和傳說為題材的(敘事詩),一是以自然和藝術為理想的(十四行詩)。34.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堅持用十四行詩寫作的人屈指可數,(唐湜)稱得上是執(zhí)著于十四行詩藝術的“獨行俠”。35.《阿詩瑪》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頭流傳的長篇民間敘事詩,由(黃鐵)、楊知勇、劉綺、(公劉)等人整理。36.田漢根據碗碗腔《(女巡按)》改編的“新編歷史京劇”《謝瑤環(huán)》是他戲曲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代表作。37.老舍在當代文學史上繼《(方珍珠)》后創(chuàng)作的第二部話劇是《(龍須溝)》。38.夏衍50年代后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劇作是《(考驗)》;曹禺50年代后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劇作是《(明朗的天)》。39.田漢在《關漢卿》中,為關漢卿和朱簾秀創(chuàng)作的《(蝶雙飛)》,充滿了浪漫的詩情,是愛情與理想的一曲浪漫主義絕唱。40.(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以(商洛)(地名)南原大戰(zhàn)和起義軍在()(地名)東山再起為主要情節(jié)。41.1957年,徐懋庸的《(小品文的新危機)》一文引起了一場關于雜文的爭論。42.“文革”中著名的“八個樣板戲”是指京劇現(xiàn)代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以及交響音樂《(沙家浜)》。43.(黃翔)是“文革”中最早覺醒的青年之一,他以詩歌《野獸》對那個年代發(fā)出了最強烈的詛咒。44.趙振開的《(波動)》是“文革”地下文學中最成功的小說,作品中的兩個主人公是楊訊和(蕭凌)。45.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義比較寬泛的“(文藝為人民服務),(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來取代以前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和“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口號。46.“傷痕文學”的主要作品有(鄭義)的《楓》、(孔捷生)的《在小河那邊》等。47.“反思文學”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古華的《(芙蓉鎮(zhèn))》等。48.“改革文學”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等。49.“尋根文學”的主要作品有(張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最后一個漁佬兒》等。50.1978年,北島和芒克等人創(chuàng)辦的民間文藝刊物《(今天)》,在思想解放運動中產生過積極的影響。5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背鲎?976年“四五”運動中(北島)創(chuàng)作的《(回答)》一詩。52.在短篇小說《死》里,最驚心動魄的是作家與老翻譯家(傅雷)的亡靈,在假想中的對話與爭論。5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報)》開辟《隨想錄》專欄,其間歷時年,共發(fā)表“隨想”(150)篇。54.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凝聚著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個世紀生命歷程的總結。55.楊絳在80年代后,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干校六記》等,保持著她(邊緣人)的寫作姿態(tài)。56.《干校六記》描寫的是楊絳與丈夫(錢鐘書)在“文革”中下放勞動改造的事情。57.艾青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詩《(紅旗)》開始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生涯上的一個新的高峰期。58.80年代衩出現(xiàn)的“中篇小說熱”與“(反思文學)”形成了一種共生現(xiàn)象。59.方之的《(內奸)》是對歷史進行整體性反思的代表性作品。60.王蒙重返文壇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布禮)》。61.張賢亮在50年代因詩歌《(大風歌)》被打成右派,被發(fā)配到西北荒地。62.《芙蓉鎮(zhèn)》中的“運動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華對當代文學的一個貢獻。63.《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描寫了菱花和兩個女兒(存妮)、(荒妹)的生活悲劇。64.《哦,香雪》寫一個名叫(臺兒溝)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車從沉睡中驚醒的故事。65.最能體現(xiàn)高曉聲創(chuàng)作特點的作品是以《(陳奐生上城)》為代表的系列作品。66.《人到中年》在藝術上的突破和成功,還在于“馬列主義老太太”(秦波)形象的塑造。67.(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國社會改革的歷程和風貌。68.在80年代前后形成的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中,繪畫方面的主要作品有(袁運生)為首都機場繪制的大型壁畫《潑水節(jié)——生命的贊歌》、(羅中立)的油畫《父親》。69.在關于“朦朧詩”的論爭中出現(xiàn)的“三個崛起”是指(謝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和(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70.宗璞在“文革”后發(fā)表的第一篇荒誕小說是《(我是誰)》。71.80年代“市井小說”的主要作品有(鄧友梅)的《那五》、《煙壺》等“市井文化”系列,(馮驥才)的《神鞭》、《三寸金蓮》等“市井人物”系列等。72.80年代“鄉(xiāng)土小說”的主要作品有(趙本夫)的“黃河故道系列”,(陳軍)的“吳越風情系列”等。73.汪曾祺將蘇北(高郵)地區(qū)一帶的風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觀組合成一幅明媚的風俗畫。74.1982年,周濤與(楊牧)、(章德益)共同提倡并創(chuàng)作的“新邊塞詩”,對西部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75.1982~1983年間,王蒙發(fā)表的系列小說《(在伊梨)》,對新疆各民族的伊斯蘭文化的關注,以及對生活和歷史的寬容態(tài)度,為后來的“尋根文學”開了先河。76.1985年,韓少功的《(文學的"根")》第一次明確闡述了“尋根文學”的立場。77.《爸爸爸》以一種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與世隔絕又保留著上古遺風的(雞頭寨)的若干故事,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丙崽)的畸形兒。78.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包括《(商州初錄)》、《(商州又錄)》和《商州三錄》等。79.《西線鐵事》描寫了陶珂等六個女電話兵和男步話兵(劉毛妹)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蘇聯(lián)作家瓦西里耶夫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影響。80.在80年代中期開始崛起的先鋒小說中,(馬原)是敘事革命的代表,(孫甘露)在語言實驗上走得最極端,而(余華)則發(fā)展了殘雪對人的生存探索。81.“新寫實小說”名稱的正式確立,是《(鐘山)》雜志1989年第3期開辟的“新寫實小說大聯(lián)展”專欄。82.“新寫實小說”的主要作品有(劉恒)的《狗日的糧食》、(池莉)的《煩惱人生》、(葉兆言)的《艷歌》等。83.方方的《(風景)》和池莉的《(煩惱人生)》都問世于1987年,是“新寫實小說”的兩部開山之作。84.崔健首次唱出的《(一無所有)》,既是他的創(chuàng)作起點,也是中國第一首真正的搖滾作品。85.1986年,(莫言)的《紅高粱》和(張煒)的《古船》的發(fā)表,標志著一種新歷史小說的誕生。86.在90年代的“新歷史小說”中,比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紅高粱》、陳忠實的《白鹿原》、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劉震云的《故鄉(xiāng)天下黃花》、葉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等。87.在五六十年代“潛在形態(tài)”的寫作中,主要有(沈從文)的《五月州下十點北平宿舍》、傅雷的《致傅聰》、曾卓的《有贈》、張中曉的《無夢樓隨筆》和無名氏的多卷本長篇小說《無名書》等。88.(蔣子龍)于1979年發(fā)表的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是改革文學的發(fā)軔之作。89.在20世紀80年代“文化熱”的影響下,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一批以“文化化”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陸文夫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90.《林海雪原》在人物設置上,承襲了傳統(tǒng)文化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劍波不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將”,身邊還有一位美麗多情的女衛(wèi)生員(白茹)。三、簡答題(每題10分)1.本教材將中國當代文學劃分為幾個階段?其主要依據是什么?答:劃分為四個階段,一為1949年至1965年;二為1966年至1976年;三為1977年至1985年;四為1986年以后(或1986年至1996年);其劃分依據主要是,一、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標志著長期被分離在同統(tǒng)區(qū)和解放區(qū)的文學隊伍終于會師;二、“文革”使文學遭受到空前的劫難;三、“文革”的結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四、與中國社會在各個方面的變化相對應,文學的變化在80年代中期已有所顯現(xiàn)。2.簡要說明《“鍛煉鍛煉”》中的三次沖突及其意義。答:第一次是干部與個別群眾的沖突;第二次是干部與廣大群眾的沖突;第三次則發(fā)展為群眾與群眾的沖突。其意義在于,通過三次不同形式的沖突,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了當時農村工作中存在的農村基層干部工作作風粗暴,農民群眾有理無處說,干部與群眾之間矛盾尖銳,以致造成勞動積極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眾還帶有抵觸情緒等嚴重問題。3.通過小說《李雙雙小傳》與電影《李雙雙》的對比,簡要說明《李雙雙小傳》的局限。答:小說與電影雖然都帶有歌頌“大躍進”中新人新事的主觀意圖,但小說過多地考慮到配合現(xiàn)實的政策圖解,通過在大辦公共食堂運動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人新事來歌頌當時的農村政策;而電影注重挖掘民間的美學精神,從原小說的人物性格沖突中,發(fā)現(xiàn)了如何發(fā)揮婦女勞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新主題,成為一部有長久生命力的藝術作品。4.簡要說明《保衛(wèi)延安》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答:首先,它它不僅通過不同類型的戰(zhàn)斗場面,第一次在較大規(guī)模上正面地全景式地表現(xiàn)了整個戰(zhàn)爭進程;其次,從英雄主義的審美原則出發(fā),通過戰(zhàn)斗的慘烈、環(huán)境的殘酷、生死的考驗,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性格各異的英雄形象。5.以“漣水戰(zhàn)役”為例,說明《紅日》在戰(zhàn)爭觀念上有什么突破。答:以漣水撤退起筆,把解放軍放在絕境之中,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極為少見,使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作家用“職業(yè)軍人”的眼光來看待戰(zhàn)爭,敢于正視敵人的強大,敢于描寫解放軍的失敗,通過解放軍在戰(zhàn)場上的被動局面,與解放軍最終的勝利形成強烈的反差,說明勝利的來之不易,在戰(zhàn)爭勝負的觀念上取得了突破。6.《林海雪原》與《紅日》有什么異同?答:都以作家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以解放戰(zhàn)爭初期人民解放軍由被動而主動為故事內容,既塑造英雄形象,也塑造具有藝術個性的反面形象。不同的是,《紅日》主要表現(xiàn)正面戰(zhàn)場上的大兵團作戰(zhàn),而《林海雪原》則集中描寫解放軍小分隊的剿匪故事?!都t日》以巨構性見長,《林海雪原》以傳奇性取勝。7.以“奇襲奶頭山”和“智取威虎山”為例,說明《林海雪原》在情節(jié)故事上的浪漫傳奇特點。答:“奇襲奶頭山”的戰(zhàn)斗一開始沉浸在悲痛的氣氛之中,雖然楊子榮智捉小爐匠,劉勛蒼猛擒刁占一,給小分隊帶來了希望,可奶頭山險惡的山勢卻使大家一籌莫展,蘑菇老人的指點迷津,欒家超超凡的攀援本領,又使故事情節(jié)急轉直下?!爸侨⊥⑸健钡膽?zhàn)斗更是一波三折,從劉勛蒼活捉“一撮毛”,到楊子榮闖進威虎山,再到小分隊在夾皮溝發(fā)動群眾,一切都有驚無險,但小爐匠逃走,風云突變,情況萬分危急。楊子榮卻處變不驚,巧施離間計,終于化險為夷。8.在《百合花》中,小通訊員的性格特點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現(xiàn)的?答:小通訊員的性格特點是既質樸、憨厚、不善言辭,怯于與女性交往,又活潑可愛。由于作家擺脫了“英雄”概念的束縛,用了較大篇幅描寫了他與“我”和新媳婦兩位女性的關系。在小通訊員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訊員性格的重要階段,使得小通訊員靦腆淳樸的個性明顯地顯示出來。他向新媳婦借被子的失敗,是他性格的進一步展示。作家還通過小通訊員與“我”告別時插在槍筒里的野菊花,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了他活潑可愛的一面。9.舉例說明《紅巖》在人物塑造上的特點。答:許云峰作為長期從事地下斗爭的領導人,作品突出地表現(xiàn)了他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豐富的斗爭經驗,以及顧全大局、獨當危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江姐作為女共產黨員的代表,作家突出地表現(xiàn)了她豐富的內心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徐鵬飛形象的描寫中,主要表現(xiàn)出了他既兇殘又無能、既陰險又愚蠢的本性特征。10.為什么說《紅旗譜》的創(chuàng)作理想與敘事邏輯存在著錯位?答:作家是把朱老忠當作理想化的“農民英雄”來塑造的。為了完成這一理想化的命題,特意設置了四場斗爭。一、朱老鞏“大鬧柳樹林”,朱老鞏是朱老忠的父親,朱老忠不是斗爭的主角;二、“脯紅鳥事件”,朱老忠僅僅是支持了孩子們的行動,基本游離于沖突之外。三、“反割頭稅運動”,斗爭的領導者始終是江濤,宰豬的是大貴,朱老忠仍然是一個跑龍?zhí)椎慕巧K?、“保定二師學潮”,作品的視線從農村轉向城市,而且中心人物也由朱老忠改成江濤。11.梁斌在《紅旗譜》中沒能實現(xiàn)預想目的的客觀原因是什么?答:梁斌希望把朱老忠塑造成理想化的“農民英雄”,但《紅旗譜》所表現(xiàn)的主要是農民斗爭從自發(fā)走向自覺的過程,廣大農民還沒有真正地覺醒,農民的發(fā)動主要還是靠運濤、江濤等革命知識分子。在作品的第二部《播火記》中,有組織有覺悟的農民階級才逐步承擔起革命的歷史重任,才能成為作品的主角。因此,作品的表現(xiàn)內容,只能是知識分子在革命運動中的成長過程。12.簡要說明周炳、區(qū)桃和陳文婷的形象特點。答:周炳是一個打鐵出身的知識分子,一個“長得很俊的傻孩子”,具有憨直、軟弱、幼稚、溫情等性格弱點,和不切實際、富于幻想等思想弱點,既對革命勝利充滿浪漫主義幻想,又經受不了革命失敗的打擊。在一次次實際的革命斗爭中得到鍛煉后,逐漸成長和轉變;區(qū)桃是工人女兒的理想,一個精致的南國美女,既美麗聰慧、多才多藝,又溫柔敦厚、純潔善良,既甘于貧寒,又勇于革命;陳文婷是資產階級女性的典型,幼稚、熱情而任性,具有“嬌”“驕”二氣。13.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哪些修改?為什么?答:增加了林道靜到農村“與工農相結合”,接受思想改造,以及領導北大學生運動等章節(jié)。因為作品的后半部不僅結構松散,而且林道靜等主要人物也失去了個性的光彩,趨于平面化、概念化。1959年,《中國青年》雜志和《文藝報》曾就此展開了專門討論。茅盾等批評家認為,主要在于人物語言缺乏個性等藝術性問題,也有人認為主要在于林道靜的形象描寫存在著小資產階級感情、與工農相結合以及入黨后的作用等問題等政治性問題。作家聽從了后者的意見,“力圖使入黨后的林道靜更成熟些,更堅強些,更有作為些”。14.林震的精神特征是什么?答:林震始終介質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帶著這種“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的熱情來到區(qū)委組織部之后,雖然他的工作困難重重,但他想到的卻是“這正是發(fā)揮戰(zhàn)斗精神的時候!”林震對生活充滿理想,但他的理想中又包含著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敢于向一切不符合理想的官僚作風發(fā)起挑戰(zhàn),卻不懂得講究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他把黨的工作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充滿了感情,然而,在他豐富的情感中,卻隱藏著既自命清高,又多愁善感的“小資產階級”情調。15.為什么說宗璞的《紅豆》并不是一篇“愛情小說”?答:作品雖然講述的是江玫與齊虹的愛情悲劇,但探討的卻是一個在時代巨變面前如何選擇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題。愛情在作品中只是故事的表現(xiàn)形式,而不是作品的主題。作家的創(chuàng)作目的,是想表現(xiàn)知識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進行“自身”的血肉搏斗的痛苦、進行選擇的艱難,以及作出正確選擇后的歡樂。16.簡要說明綠原與曾卓有哪些相似的經歷。答:一,他們都是湖北人,都生于1922年;二,他們都是“七月詩派”中的“初來者”;三,他們都是因胡風的影響而寫詩;四,他們又都因胡風的影響而被捕入獄;五,在大牢里,他們都沒放棄寫詩,在經過了20多年的監(jiān)禁生活后,又差不多同時獲得自由;六,在恢復自由后,都創(chuàng)作出了一些頗有影響的作品;七,他們采用秘密方式寫作的作品,都是在經過了20多年后,才得以公開發(fā)表。17.簡要說明賀敬之的民歌體短詩與政治抒情長詩的異同。答:賀敬之的民歌體短詩是借鑒其他新民歌和古典詩詞手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兩行體”新生詩,主要以舒緩優(yōu)美的筆調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其政治抒情長詩則在形式上全盤接受了前蘇聯(lián)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鼓點式的“樓梯式”形式,主要以熱烈高亢的情感來闡發(fā)時代精神和對現(xiàn)實問題的認識。其相同之處在于都善于借用當時流行的詩歌形式;對當時各種重大題材都保持著驚人的敏感和極大的興趣。18.在《天山牧歌》中,詩人是怎樣將愛情、勞動與民族風情融合在一起的?答:作品最大的特點是既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充滿了強烈的時代特征,而這種異域風情與政治觀念的融合,又最集中地表現(xiàn)在聞捷的愛情詩中。他的愛情詩與其說是在歌愛情,不如說是在頌揚勞動。在這些詩里,詩人徹底拋棄了傳統(tǒng)的愛情觀,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所崇尚的新的愛情觀,卻又將豐富多彩的感情世界處理為“獎章加愛情”的簡單公式。19.五六十年代的歷史劇創(chuàng)作主要可分為幾種類型,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答: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古為今用”為創(chuàng)作原則,為現(xiàn)實政策服務的作品,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則天》,曹禺執(zhí)筆的《膽劍篇》;二是借歷史題材曲折地表達自己的個人話語,體現(xiàn)知識分子人文關懷的作品,如田漢的《關漢卿》等;三是自覺繼承民間傳統(tǒng),努力反映民間意識和民間情趣的作品,如老舍的《茶館》等。20.在《茶館》中,王利發(fā)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主要作了哪些努力?答:第一幕時,他才20多歲,繼承著父親為人處貢的信條,“多說話多請安”,勉強支撐著茶館的生意;到第二幕時,他則不得不進行“改良”,前面賣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館里也撒去了財神龕,墻上的“醉八仙”也換成了時裝美人和外國香煙廣告畫;到了第三幕,在“莫談國事”的字條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張“茶錢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21.在《關漢卿》中,“戲中戲”結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一,既避免了因史料不足難以敘述關漢卿一生事跡的困窘,又突出了關漢卿的職業(yè)特點;二,關漢卿的形象與“戲中戲”《竇娥冤》中的竇娥形象遙相呼應,不但使作品情節(jié)更加曲折,而且使矛盾斗爭更加激烈,人物性格更得到有層次的表現(xiàn);三,在“寫、演、看”《竇娥冤》的過程中,關漢卿與朱簾秀從相知到相愛,又使用權這兩個形象交相輝映,加重了作品的理想化色彩。22.簡述《正紅旗下》的主要特點。答:一是在題材上與作家以前的創(chuàng)作不同,主要表現(xiàn)作家自己本民族(滿族)的生活;二是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與作家在50年代后的創(chuàng)作不同,又回到了以前創(chuàng)作審視國民性的角度,對歷史和風俗進行反?。蝗窃诒憩F(xiàn)手法上,與《茶館》相類似,主要采用一種把重大的歷史事件與思想主題化入日常生活的描繪之中;四是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與其他景味小說不同,不僅僅是一種懷舊的風俗描寫,而是在其中寄托著對民族性的反思和批判。23.《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故事》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答:作品講的不是“故事”,而是“事實”。一,作品中沒有空洞的大道理,只是事實說話;二,作家并不是被動地介紹參觀過程,而只是套用“參觀記”的敘事結構,精心組織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三,作家用極少的方案,刻畫了一個在冷靜的外表下隱藏著巨大的內心痛苦的波蘭人阿來克斯的形象。24.分別說明楊朔、秦牧和劉白羽散文的主要特點和不足。答:楊朔以“精巧”為特點的“詩化散文”,努力追求詩的意境,形成了清麗秀美的風格特征,其最大局限在于為了使每篇作品都充滿詩情畫意,讓感情服務于主題,給人以矯揉造作、削足適履之感;秦牧的“百科全書式”的“小品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豐富的知識性,較多地繼承了傳統(tǒng)小品的優(yōu)點,但常常為了追求知識的豐富性崦造成了精練性和抒情性的不足,海闊天空的議論也多于一針見血的批評,影響了作品的思想力度;劉白羽的“哲理式”的“戰(zhàn)歌散文”形成了雄渾壯美的特點,表現(xiàn)了一種軍人式的豪邁氣魄,但由于過分強調主觀感情的抒發(fā)和黨課哲理的揭示,給人以華而不實之感。25.《傅雷家書》表現(xiàn)了作家什么樣的內心苦悶?答:這部作品主要表現(xiàn)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兒子學習和生活的指導和要求,通過對兒子近乎殘酷的要求,可以看到一個嚴慈的父親“為兒子嘔心瀝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表現(xiàn)了自己未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苦悶;二是自己對各種文藝問題以及時局的看法,表現(xiàn)了一個有著嵇康、劉伶式的精神風貌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常常緬懷兩晉六朝的文采風流”的真實內心,表現(xiàn)了一個感情極為豐富而無處傾訴的知識分子精神上的痛苦。26.簡要說明《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幻覺描寫的意義。答:首先,食指以天生的詩人氣質,敏感地抓住“我”心靈中的幾個幻覺意象,并把它們自然而集中地組合起來,這在當代文學中是罕見的;其次,對幻覺的表現(xiàn),在很長時間內被看作是資產階級文藝腐朽沒落的標志之一,青年一代詩人的大膽使用,表現(xiàn)出他們對政治權力話語的輕蔑與反叛。27.“傷痕文學”與“反思文學”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答:“傷痕文學”代表了年輕一代人的寫作,他們大多是“文革”中的下鄉(xiāng)知青,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殘酷地經歷了理想與信仰的失落,內心中對整個時代存有巨大的懷疑,心靈上有著無法彌補的傷痕,他們以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和批判精神,開拓了揭露社會陰暗面的現(xiàn)實主義道路,在“文革”后文學最初的繁榮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反思文學”的作家主要是從50年代走上文壇,在“反右”運動中又被打成右派的中年作家,平反后政治地位的恢復,加深了他們原有的信念和理想,他們的創(chuàng)作具有深邃的歷史縱深感和較大的思想容量。28.《死》在藝術上的個人化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答:一,以夢囈般的文字重新進入當時的情境,以目擊者的立場再次重現(xiàn)那場悲??;二,摒棄了客觀敘述,而采用主觀描述的方式,有意識地避免情節(jié),沒有編織故事,幾乎是運動散文的筆法,抒發(fā)著情感;三,不斷地交換敘述人稱,打破了生者與死者的界限,使生者與死者進行獨特的情感交流,通過二者的對話、交談、辯論乃至搏斗,完成了精神上和交融;四,將夢幻與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交替敘述。因此,與其說是陳村在敘述傅雷之死,不如說作家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追問生死意義的過程中,完成了當代人文知識分子的精神建構與靈魂拷問。29.《隨想錄》的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和獨特之處是什么?答:《隨想錄》的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是要對“文化大革命”作出個人的清算與反省。《隨想錄》的獨特之處,在于作家的反省從一開始就與作家的懺悔意識結合在一起,包容了作家對歷史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憂慮,而這一反省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從第7篇《“遵命文學”》對自己在1956年參與批判柯靈,到最后第150篇《懷念胡風》關于“反胡風”運動的懺悔,是一個漫長的由淺及深的自我發(fā)現(xiàn)與清算過程。30.《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表現(xiàn)出怎樣的人生體驗?答:作品將自己深沉而復雜的情感,寓于一顆早熟的棗子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別具一格的意象。通過“我”作為一顆早熟的棗子,在別人還都是一色青青的時候就紅得刺眼,而被一條小蟲噬咬了心靈,而倉促完成了一生的遭遇,一方面是詩人對自己命運發(fā)出的悲嘆,另一方面也是詩人對社會的那些噬咬生命的“小蟲”提出的控訴。31.以《布禮》為例,說明理性主義對王蒙創(chuàng)作的影響。答:《布禮》描寫了鐘亦誠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遭遇的故事。他少年時代便傾心革命并成為了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即使是被莫明其妙地打成了右派,乃至在“文革”中受盡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仍不改其忠誠和追求。作品以一種歷史理性主義的寬恕態(tài)度諒解了革命歷史,猶如母親錯怪了兒子,兒子應該無條件地諒解母親。32.簡述邢老漢形象的悲劇故事。答:邢老漢曾對生活充滿希望,隨著第一個妻子的病故,他的全部積蓄也被耗盡,“大躍進”又使他第二次娶妻的希望成為了泡影。70年代的大饑荒,他的身邊來了一位鄰省的逃荒女,但她出身富農,由于政治的原因,二人無法結成夫妻,最后悄然地離開了他。邢老漢在人間得不到生命感情的寄托,只好在狗身上尋求安慰。然而,就是這么一點生活的樂趣,在“打狗運動”中也隨著黃狗的被槍殺而被徹底打破了。終于,邢老漢在孤獨與寂寞中郁郁死去。33.《芙蓉鎮(zhèn)》中王秋赦形象的意義是什么?答:王秋赦是一個流氓無產者,與阿Q有著歷史的類似,不同的是,他不僅參加了革命,而且還成為了黨支書,具有更大的破壞性。王秋赦的可怕,并不在于他是極左政治的得益者,甚至也不是他依仗極左政治對胡玉音等人的整治,而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基因。這個形象的意義主要在于,社會中的這種劣根性不根除,一有機會,王秋赦們就會借尸還魂,東山再起。34.《愛,是不能忘記的》的理想主義色彩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作品描寫離婚后帶著女兒生活的女作家鐘雨,與一個沒有愛情但家庭生活卻也和諧的老干部相愛的故事,由于是婚外戀,他們陷入了道義與愛情的矛盾痛苦中。作家在這里看重的不是愛情的結果,而是對于理想愛情的追求過程。鐘雨與老干部的愛情,是理想化的愛情,二人追求的不是肉體的結合,而是精神情感上的相通。35.舉例說明經濟與傳統(tǒng)觀念在張弦小說中的表現(xiàn)。答:經濟與傳統(tǒng)觀念在張弦小說中主要表現(xiàn)為對愛情和婚姻的制約?!稈瓴粩嗟募t紅》中的傅玉潔最初拒絕了“攤派”式的愛情,但20年后卻經不住物質條件的誘惑,回到曾被“攤派”的對象齊副師長的懷里?!段埸c》中的季桂貞因失身而被人們歧視,她能夠承受生活的壓力,卻無法承受傳統(tǒng)觀念?!侗粣矍檫z忘的角落》更加突出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因境對于人的情感和尊嚴的扼殺。36.《哦,香雪》是如何看待香雪和山村少女們對現(xiàn)代文明的向往的?答:作品對香雪們渴望走出封閉落后的山村的迫切心情的描寫,暗示著一種古老陳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即將解體;作品在突破了“文明/愚昧”的話語模式,由衷地贊美少女們對山外文明的向往的同時,又提出了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個悖論:人們在獲得現(xiàn)代文明時,會不會丟掉了原來那些純真?37.《方舟》在表現(xiàn)女性意識方面有什么發(fā)展變化?答:在《愛,是不能忘記的》中,張潔追求的是一種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到了《方舟》,她從理想走向了現(xiàn)實,探尋的是知識女性現(xiàn)實生存狀態(tài)與精神追求上的痛苦、絕望與奮爭?!斗街邸分械娜齻€主要人物曹荊華、柳泉和梁倩都是知識女性,她們曾是中學同學,走進不同的大學,從事了不同的職業(yè)后,都有過婚姻,但又都是人到中年時告別了婚姻。38.“陳奐生系列”作品是如何描寫農民命運變化的?答:作家對中國農民的命運采用一種“追蹤式”描寫方式,并將農民的命運與中國社會歷史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面,中國的社會歷史命運制約著中國農民的命運,另一方面,從農民的命運中也反映出中國社會和歷史的變化。在《“漏斗戶”主》中,主要描寫農民的吃飯問題,從《陳奐生上城》到《陳奐生出國》,則反映中國農民在解決了吃住問題后的精神文化追求。因此,“陳奐生系列”作品也就是一部中國當代農民的命運史。39.簡要說明陸文婷形象的悲劇意義。答:陸文婷是一位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眼科專家,她將滿腔熱情和全部才干奉獻給社會,而得到的卻是政治上的歧視、工作上的非議,只有在她死去之后,才引起了社會和人們的關注。其悲劇意義在于通過陸文婷的命運和遭遇,向社會發(fā)出了重視知識分子的呼吁。40.為什么說《人生》體現(xiàn)了路遙的悲劇意識?答:《人生》真實而大膽地描寫了社會的悲劇、人生的悲劇、文化精神的悲劇。在作品中,不僅高加林是一個悲劇人物,而且,作家竭力歌頌的德順爺爺和巧珍姑娘也都是悲劇人物。德順爺爺有過自己的幸福追求,但他只能把幸福深藏在心里,在回憶中去品味。巧珍姑娘與德順爺爺一樣,有著極其美麗的傳統(tǒng)道德,但最終也只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分手,回到祖輩的舊路。41.以《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為例,簡要說明顧城詩歌的風格特點。答:顧城詩歌經歷了一個從社會批判到童話理想的過程,而批判主題又是服從于童話主題的?!段沂且粋€任性的孩子》是一則失去了童年的詩人為懷念童年純潔與率真理想而補寫的童話。純凈是顧城詩歌的主要風格特征。42.以《山上的小屋》為例,簡述殘雪小說的特點。答:殘雪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一,在藝術的非理性描寫中表達出某種哲理;二,強調對世界的懷疑與絕望的態(tài)度?!渡缴系男∥荨防锩鑼懙沫h(huán)境、人物、情緒、感覺等都是非理性的,作品中的“我”的精神狀態(tài),是絕望主題的代表。其意義在于,殘雪小說在中國文學中第一次集中地描寫了生存危機中的絕望、痛苦以及人類對于世界的恐懼,在沒有具體時間和地點的混沌中暗示出普遍的人類意義,從精神上完整地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派小說的特征。43.《陳毅市長》在結構手法上有什么特點?答:《陳毅市長》借鑒了布萊希特《第三帝國的恐懼與痛苦》的結構方式,作家自己將這種“一人多事”的散文式結構,稱之為“冰糖葫蘆式”,即取消中心事件,由主人公一人來穿引所有場次,打破了易卜生式的傳統(tǒng)憂傷結構。44.《潘金蓮》中潘金蓮的形象特點是什么?答:作家根據《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潘金蓮為原型,一反以前將她視為“淫婦”的傳統(tǒng)觀念,對其形象進行了重新闡釋。因此,《潘金蓮》中的潘金蓮是一個美麗純潔而又正直剛烈的女性,因反抗清河縣的張大戶而被迫嫁給了武大郎,愛懷和性的要求都因受到壓抑而扭曲,在不能得到心儀的武松后,投入了西門慶的懷抱,最終走向了沉淪。45.《矮凳橋風情》表現(xiàn)現(xiàn)實與歷史的主要有哪些?答:一,表現(xiàn)矮凳橋(一個溫州小鎮(zhèn))的命運和矮凳橋人的命運,將這里的每個人的經歷與社會時代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袁相舟的命運,李地的經歷;二,在描寫人生世相的同時,又努力探索人性,展示矮凳橋人的文化性格,即一種“皮實”的矮凳橋性格;三,寫風情風俗,并側重表現(xiàn)民間文化對矮凳橋神秘氛圍的影響,在不動聲色的說古論今中,制造一種歷史的滄難能可貴感。46.簡要說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點。答:作品著重描寫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識和存在方式,即他關于“吃”和“下棋”兩件事。吃為身體之須,棋為精神之須。對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頓頓飽就是?!?,對于“下棋”,則是自我完善的追求。安貧樂道、寧靜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辯證統(tǒng)一和集中體現(xiàn)。47.《黑駿馬》的詩化傾向主要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答:一是作品采用草原“贊歌”的抒情方式,用“第一人稱”直接將心中的激情傾訴出來,明顯地注入了作家自己的生命激情與理想色彩;二是按照詩歌的結構方式來安排故事情節(jié),隨著蒙古民歌《黑駿馬》的歌詞,將主人公白音寶力格重返草原的尋找過程與他對往事的回憶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古樸悲愴的歌詞與人物的命運交相輝映,體現(xiàn)出較強的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也構成了作品的情感基調。48.簡要說明80年代以后軍旅文學中出現(xiàn)的“兩代作家”和“三條戰(zhàn)線”。答:“兩代作家”一是指曾活躍在“文革”前的中年作家,如徐懷中、黎汝清等;二是指出生于50年代以后的青年作家,他們中最為活躍的又為兩類,一類是軍門子弟,如朱蘇進、劉亞洲等,一類是農家子弟,如李存葆、莫言等?!叭龡l戰(zhàn)線”指三種題材的創(chuàng)作,一是當代戰(zhàn)爭題材,二是和平軍營題材,三是歷史戰(zhàn)爭題材。49.以《絕望中誕生》為例,簡要說明朱蘇進軍營題材小說的主要特點。答:朱蘇進很少正面歌頌軍人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而是更多地投入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在意識形態(tài)性很強的軍旅題材中,表現(xiàn)出一種深入探險詢個性心理空間的個人化傾向?!督^望中誕生》的基本線索就是對一個懷有特異秉性的軍人孟中天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在他的經歷中蘊藏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他的性格中又包含著神奇迷人的色彩。50.“一地雞毛”的象征意義是什么?答:在作品中的描寫是,小林“夢見自己睡覺,上邊蓋著一堆雞毛,下邊鋪著許多人掉下來的皮屑,柔軟舒服,度日如年?!逼湎笳饕饬x,正如作家自己在一篇創(chuàng)作談中所說:“生活是嚴峻的,那嚴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嚴峻。嚴峻的是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常生活瑣事?!币簿褪钦f,生活就是無聊小事的任意集合,它以無休無止的糾纏使每個現(xiàn)實中的人都掙脫不得,并以巨大的銷蝕性磨損掉他們個性中的一切棱角。51.從小說《妻妾成群》到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主要增添了哪些商業(yè)性的外衣?答:一,“燈籠”,用“點燈—滅燈—封燈”來象征權力和對人的精神的控制,增強了作品的形象直觀性;二,捶腳,以獲得捶腳的機會暗示得到老爺的龐愛,增強了作品的動作性;三,爭龐,以假裝懷孕來爭得老爺的龐愛,增強了作品的戲劇性。52.從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塑造兩個方面簡要說明《紅高粱》和民間立場。答:在故事情節(jié)方面,作品不是講的革命歷史,而是以虛擬的家族回憶形式,講述了一個由土匪司令余占鏊組織的民間武裝進行的自發(fā)的反抗暴力故事,和轎夫余占鏊劫花轎的野合故事;在人物塑造方面,我爺爺余占鏊身兼土匪頭子和抗日英雄的雙重形象,在他的性格中,充滿了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義感的民間色彩,這種以其性格的真實還原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