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學設計(山東省市級優(yōu)課)_第1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學設計(山東省市級優(yōu)課)_第2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學設計(山東省市級優(yōu)課)_第3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學設計(山東省市級優(yōu)課)_第4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教學設計(山東省市級優(yōu)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設計課前預習案[教學目的]1借助工具書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整理和復習一般常見的文言詞匯和句式。

2通過梳理矛盾沖突,品味人物語言和體會對比手法來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3了解并認識作者及《史記》的歷史、文學價值,以及對后代的影響。[教學重點]

設問啟發(fā)學生梳理故事“完璧歸趙”的矛盾沖突的發(fā)展過程;品讀體會故事“澠池之會”的語言藝術;琢磨感悟“將相合歡”的對比深度。

一.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紹

司馬遷(前145?-前90),字子長,我國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記

。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歷史,分12本紀,30世家,72列傳,10書8表,共130篇,50余萬字,作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記》是第一部.

二.時代背景

課文所寫事件發(fā)生在戰(zhàn)國后期,當時秦/楚/齊/趙等七國紛爭,以秦力量最為強大,它要統(tǒng)一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對外擴張.它南邊的楚國和東北的趙國實力比秦稍弱,仍比其它四國要強.在藺相如完璧歸趙和澠池會時,秦的主要力量正對付楚國,所以它對趙國雖也虎視耽耽,但還抽不出時間和力量來進攻.這就是藺相如進行外交斗爭取得勝利的客觀有崐利條件.當然,藺相如的主觀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勢,機智勇敢地進行斗爭也是重要的.

三..文言字詞知識梳理

一、通假字

可予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雙手捧著。)

拜送書于庭:(庭,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察看。)

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設九賓于廷(賓,通“儐”,接引賓客的人,儐相)

肉袒伏斧質(zhì)(質(zhì),通“鑕”,鐵鉆)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語氣詞,嗎)

二、古今異義

1.指示:

古義:指給人看(請指示王)

;

今義:上對下的說明

2.約束:

古義:遵守約定(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今義:限制使不超出范圍

3.得罪:

古義:得到懲處(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義:冒犯

4.明年:

古義:第二年(明年復攻趙);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5.前進:

古義:上前進獻(于是相如前進缶);今義:向前行進

6.宣言:

古義:揚言((廉頗)宣言曰);今義: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賤:

古義:地位低下,見識淺?。ū少v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今義:卑鄙下賤

8.以往

古義:從這里到那里,指地點(指以往十五都予趙);今義:表時間,從前,過去

9.因而

古義:趁此就……;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10.親戚

古義:內(nèi)親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親屬等;今義:跟自己有婚姻關系或血緣關系的家庭或成員

11.所以

古義:……的原因;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12.美人

古義:妃嬪;今義:美貌女子

13.布衣

古義:平民;今義:用布做的衣服

14.走

古義:跑;今義:行。

15.去

古義:離開;今義:跟“來”相對

三、一詞多義

1.負

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2.使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引申為掉轉(zhuǎn))

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動,拉開弓)

4.幸

而君幸赦臣(幸好,僥幸)

而君幸于趙王(寵幸)

則幸得脫(僥幸)

5.以

以勇氣聞于諸侯(憑,憑借)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用,拿

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來,連詞,相當于“而”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用以,用來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因為

6.徒

徒見欺

(白白地)

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7.于

君幸于趙王(介詞,被)

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連詞,同)

8.見

徒見欺(介詞,被,受)

大王見臣列觀(動詞,接見)

9.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經(jīng)由)

10.顧

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回頭)

顧吾念之(只不過)

顧野有麥場(《狼》)(四面看)

念父母,顧妻子(《報任安書》)(顧惜,憐惜)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反而)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而相如庭斥之(

廷,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間,從小路

相如奉璧西入秦(西,向西)

肉袒負荊(肉:把上身,作“袒”的狀語)

2.名詞作動詞

舍相如廣成傳舍(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

乃使從者衣褐,懷其璧(衣,穿;懷,懷里藏著)

乃前曰(前,上前)

怒發(fā)上沖冠(上,向上豎起)

趙王鼓瑟(鼓,彈奏)

臣乃敢上璧(上:獻上)

3.動詞的使動用法

歸璧于趙(歸,使……歸)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承擔)

畢禮而歸之(畢,使……完畢;歸,使……回去)

臣舍人相如止之曰(止,使……止;阻止)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完璧歸趙(完,使……完整)

5.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為羞恥)

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為先;后,以……為后)

6.形容詞作動詞

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嚴,形作動,尊敬)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秦王善為秦聲(善,擅長,善于)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者,……也)

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也)

我為趙將(為,譯為“是”)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拜送書于廷(于廷拜送書)

君幸于趙王(君于趙王幸)

使不辱于諸侯(使不于諸侯辱)

2.賓語前置句

何以知之(以何)

3.定語后置句

求人可使報秦者(求可使報秦之人)(中心詞+定語+者)

(三)被動句

而君幸于趙王(于,被)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被)

(四)省略句

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省略代詞“之”)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代詞“之”)

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省略介詞“于”)

請奉盆缶(于)秦王。(省略介詞“于”,狀語后置句,請于秦王奉盆缶)

遂與秦王會(于)澠池。(省略介詞“于”)

(五)固定句式

1.孰與

/

與……孰:跟……相比,哪一個(誰)更……

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其

/

吾與徐公孰美

/

孰與君少長

2.獨……哉:難道……嗎,表反問

例:獨畏廉將軍哉六、出自本文的成語

完璧歸趙

怒發(fā)沖冠

負荊請罪

刎頸之交

課堂學習案學習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司馬遷及其有關知識,學習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2、過程與方法:領會史傳作品在選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提高閱讀欣賞史傳文學作品的能力;學習本文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的好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習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yǎng)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重點: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導語:這幾天最熱的時事是中美貿(mào)易戰(zhàn),針對美國針對中國挑起的貿(mào)易大戰(zhàn),中國第一時間宣布“奉陪到底”,沒有簽下城下之盟,息事寧人,而是同等規(guī)模!同等金額!同等強度!兌現(xiàn)之前的警告!中國的強硬在這一戰(zhàn)中展現(xiàn)了出來,外交的強勢因中國男兒的血性。今天我們通過一篇古文來看看廉頗、藺相如在國家危難時血性的表現(xiàn)。一、預習檢查:(一)文化常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記載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我國史書的新體例——12本紀(給帝王作傳)、30世家(給諸侯作傳)、70列傳(給名人作傳)、8書(典章、書籍)、10表(大事年表),共130篇,50余萬字。班固稱贊這部書說:“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質(zhì),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濒斞赶壬f:《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guī)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常識拓展: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國別體:分不同的國家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史書體裁。如《史記》、《漢書》等。通史:按兩個及兩個以上朝代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史記》、《資治通鑒》等。斷代史:記述某一個朝代或某一段歷史階段的史書體裁。如《漢書》、《后漢書》等。(二)難句翻譯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譯:想給秦國(和氏璧),秦國的城池又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騙了;想不給,就擔心秦軍攻來。

2、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譯:(秦五)拿城來換和氏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在趙國;趙國給秦國和氏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在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秦國的要求)而讓它承擔理虧(的責任)。

3、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譯:秦國從繆公以來(經(jīng)歷了)二十多個國君,從來沒有堅守信約的.

4、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譯:終于在朝堂上(設九賓之禮)接見相如,完成各項禮節(jié)讓他回去.

5、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譯: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的下面!

6、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譯:我之所以離開父母兄弟而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7、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譯: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侵犯趙國,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存在?。?/p>

8、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譯: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

9、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譯: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學生聽讀理解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本文寫了三個故事,以藺相如為主,以廉頗為賓,三件事都是突出藺相如的性格,廉頗后又有傳。

1—2節(jié):廉藺簡介

3—13節(jié):完璧歸趙。

14—16節(jié):澠池相會。

17—21節(jié)負荊請罪

三、概述故事情節(jié)完璧歸趙,全憑智勇三寸舌;

卻敵興邦,仰仗文武一條心

既使秦,藺相如物歸原主;

欲欺趙,秦昭王無計可施。

澠池會,藺相如力挫強敵;

趙設兵,秦昭王不謀干戈。

退三舍,藺相如不計私怨;

負荊棘,廉將軍悔過自新。四、人物分析藺相如的性格特征1有智謀A相如從得害觀點分析,指出繏繆賢不應逃亡燕國,應向趙王請罪,結(jié)果繆賢真的被免罪B從決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寧許以負秦曲的看法,可見他有獨特的見解C當相如看顧出秦王無意償城時,便以壁有瑕,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時間,安排將玉送回趙國D澠池之會上,相如憑急智脅秦王擊缶地,又以秦獻咸陽作為趙的獻禮2勇敢,機智A他勇于向趙王自薦奉壁出使秦國,并保證能夠完成任務。B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無禮也無意償城,并表示與壁玉同歸于盡.C璧玉送回赼國,相如一人獨對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辭,視死如歸;D澠池會上,相如以死脅近秦王擊岳,當秦臣殺他時,相如張目叱之,嚇退他們,表現(xiàn)出膽色過人3愛國,忠心A兩次以死相脅,甘心為國犧牲性命B深明大義,以國家的前途為重,私人人恩怨為輕,愛國忘私廉頗的性格1魯莽善妒,心胸狹窄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戰(zhàn)功,看顧不到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藺相如地位高于自揚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沒考慮國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狹窄2善于謀略,在澠池,之會,一事中,獻良計以防秦國挾持趙王,并且,作出軍事部署,使秦國不敢輕舉妄動3勇于改過,當知道藺相如以國為重的用意后,深為感動,立即耳負荊請罪,表現(xiàn)出勇天認錯的精祌秦昭王的性格1貪婪狡詐,性喜侵略,他恃著自已國力強大,逼使趙國獻璧,根本沒有用城交換的誠意,兩次攻打趙國,殺傷過萬,都顯示他的狡詐及侵略野心2重利忘義,手段圓滑,他受相如愚弄,但考慮到殺相如亦終不能得璧,反將與趙交惡,所以完成禮節(jié),送相如返國,凡事著重,利益五、刻畫人物方法

1、選取典型事件刻畫人物形象。(三個故事,集中、凝練、鮮明)。

2、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如完璧歸趙,秦求趙璧又不予之城,秦強而趙弱,矛盾陡起,藺相如分析了形勢,并入秦請完璧歸趙,情節(jié)已趨緩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緊張,秦王答應相如的要求,又趨緩和,相如欺秦王,幾被處死,情節(jié)緊張,秦王終于畢禮而歸之,不再索璧,又趨緩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趙,又緊張,為和好,引出澠池會,歸國拜上卿,廉頗與之爭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

4、用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在三個事情的描述中,大段對話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節(jié)干脆由對話來表達,許多對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們?nèi)缏勂渎?,如見其人,先說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陳詞,有時語氣平和,謙恭有禮,使對方放松警惕;有時直言斥責,有理有據(jù),雄辯折人;有時堅決表態(tài),分析利害,暗示對方;有時怒不可遏,咄咄逼人??傊?,詞鋒犀利,剛?cè)峒媸?,而又輕重恰當,充分表現(xiàn)了他是一個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有智有勇,長于辭令的外交家。再說廉頗,在將相交歡事件中,他先前說的這一番話,表現(xiàn)了他自高自大和心胸狹窄,非常符合武將廉頗的性格特點,后來寫他知過改過,負荊請罪時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語言不多,坦誠直率,可敬可愛。

5、懸念、虛實映襯等技巧在本文體現(xiàn)突出。六、廉頗、藺相如的故事讓我們感動,請同學們用頒獎詞的形式寫一寫這兩個人物。【拓展方向】一、從藺相如方面著想1.位卑未敢忘憂國藺相如雖只是宦者令繆賢的舍人,一個普通門客,但當國家有難,需要他效力的時候,他義無返顧,慷慨呈辭:“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苯^不推脫。后來,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維護了國家的尊嚴。2.好馬還要伯樂薦藺相如在繆賢門下做門客時,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不凡的智慧。比如,有一次繆賢曾因犯罪,想投奔燕王。藺相如以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成功地勸繆賢放棄了這一想法,最后使繆賢獲得了趙王的原諒。好馬還要伯樂薦。要不是后來繆賢的薦舉,藺相如這匹好馬也許就會一輩子湮沒無聞,更談不上后來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中的成功。3.口才也是才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中立了大功后,被趙王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對此頗不服氣,其中的一條理由就是,藺相如只是動了一下嘴皮子而已。其實,會動嘴皮也是一種才,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口才。藺相如正是以其出類拔萃的口才,在強秦面前,不卑不亢、義正辭嚴地駁斥了秦王的無禮,保全了價值連城的璧玉,捍衛(wèi)了趙國的尊嚴。4.勇敢加智慧,無往而不勝當?shù)谝淮闻c秦王交鋒的時候,藺相如以其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鎮(zhèn)定和智慧,從秦王手里巧妙地奪回璧玉,并派人機智地送回趙國。然后,藺相如又憑借其凜然不可侵犯的正氣和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向秦王鄭重表示,“請就湯鑊”。在澠池會上,當秦王不肯為趙王擊缶時,藺相如先是柔中帶剛,不卑不亢,“跪請秦王”,遭到秦王拒絕后,又以五步之內(nèi)“頸血濺大王”的拼命之勢逼使秦王乖乖就范。最后,當秦之群臣提出“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辱趙時,藺相如棋高一著,智勝一籌,對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將秦之威風掃得一干二凈。在這兩場外交斗爭中,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就像鳥的兩只翅膀,助他穿云破霧,翱翔長空。二、從廉頗方面著想1.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廉頗得知藺相如的官位超過他的時候,心里十分不服,發(fā)誓一定要當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國家大局為重,“每朝時,常稱病”,一旦“望見相如”,也是“引車避匿”。同時,還向受了委屈的舍人曉之以理,說明“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的道理。廉頗聞之,終于被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風亮節(jié)所感動。最后,他放下大將軍的架子,親自到相如門前負荊請罪,與相如成為生死之交。此段材料還可從不同角度論證不同的道理,如從廉頗的角度論證“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從藺相如角度論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等等。2.不要以出身論人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中立了大功后,被趙王拜為上卿,地位超過了廉頗。廉頗對此頗不服氣,其中的另一條理由就是,藺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依照廉頗的看法,一個人出身卑賤,就應該永遠卑賤,一個人以前是賊也就永遠是賊了,這種觀點顯然是十分錯誤的。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人們卻一直都恪守著這一觀念不放。比如,過去幾十年里,我們不是一直奉行只有“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nóng)才有資格被推薦上大學、招工招聘等這一十分荒謬的“出身論”嗎?三、從藺相如和廉頗兩方面同時著想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團結(jié)才有力量。家和不被外人欺。當秦王要與趙王會于西河外澠池時,趙王畏懼不去。廉頗與藺相如一起商量著說對趙王說:“如果大王不去,就表明趙國弱小膽怯了”。在澠池會上,藺相如與秦王針鋒相對,迫使秦王為趙王擊缶,并對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使其“終不能加勝于趙”,而此時在軍事上“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在這里,藺相如的文(外交)與廉頗的“武”(軍事)可謂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強大的秦國最終也“不敢加兵于趙”。否則,“兩虎共斗”,則“其勢不俱生”,趙國就會遭致重大損失。此段材料還可論證“軍事和外交同樣重要,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道理。四、從趙王方面著想領導者要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要不拘一格,打破論資排輩的舊規(guī)矩當秦提出以十五城詐取璧,趙國面臨強權(quán)外交,處境艱難,繆賢向趙王舉薦了藺相如時,趙王并不因為藺相如只是一介賓客而拒于門外,而是破格錄用,委以重任,讓他代表趙國出使秦國。當藺相如完璧歸趙,出色地完成了國家使命后,又不拘一格,趙王又及時將藺相如提拔為上大夫。后來,當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以其勇敢和智慧捍衛(wèi)了趙王和趙國的尊嚴,凱旋歸國后,趙王不顧老將廉頗的面子,再一次破格提拔藺相如,以至官位都超過了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廉頗。趙王這種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不拘一格的用人觀不是很值得我們現(xiàn)代人特別是領導干部學習嗎?五、從繆賢方面著想甘當伯樂,為國薦才藺相如在繆賢手下做門客時,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有膽有識。后來,趙得和氏璧,秦想以十五城詐取璧。趙因國力弱小陷入給與不給的兩難處境,“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在這個關鍵時刻,正是繆賢毫無保留地及時向趙王舉薦了藺相如,最終才有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為國立功的卓越表現(xiàn)。最值得贊賞的是,繆賢那種心底無私,為國薦才,為國分憂,不計個人安危的可貴品質(zhì)??娰t把藺相如推薦給趙王,趙王讓他代表趙國出使秦國,此行的結(jié)果是難以預料的。因為此去責任重大,不確定的因素甚多,假如藺相如不但沒有換回秦國的城池,連“天下所共傳的”的和氏璧也被秦國奪去了,辱沒了趙國的威名,趙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殺了藺相如一人了事,連繆賢也將會因推薦庸才之過而受到牽連。這些繆賢當時不是沒有想過的,然而他并不懼怕,他識才敢用,信任相如,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毅然把藺相如推薦到趙王面前。若非出于對國事的關心,又怎么能做到呢?反觀今天的某些單位部門,當國家需要人的時候,他們不但不積極薦舉,相反卻以種種理由和借口,大搞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對單位人才實行關、卡、扣、留。比較起來,繆賢甘當伯樂、推賢進士的舉動,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嗎?一、立意角度①用任人才不能論資排輩——從藺相如被破格提拔②要提倡顧全大局——藺相如“引車避匿”的啟示③知錯認錯真丈夫——贊廉頗“負荊請罪”④時勢造英雄——藺相如“完璧歸趙”新解⑤大智出大勇——秦王藺相如強弱辨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舉薦賢才,功不可沒⑦合作就是力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