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學》讀后整理_第1頁
《街道的美學》讀后整理_第2頁
《街道的美學》讀后整理_第3頁
《街道的美學》讀后整理_第4頁
《街道的美學》讀后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街道的美學—蘆原義信電動巡邏車http:///wenku1作者簡介:

蘆原義信(1918—2003)日本當代著名建筑師。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建筑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任日本法政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曾擔任日本建筑學會主席、日本建筑師協(xié)會主席。1956年成立建筑事務所,其設計代表作包括東京駒澤體育館、索尼大廈、東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東京藝術大劇院等。收入本書的《街道的美學》和《續(xù)街道的美學》集中體現(xiàn)了他以“外部空間設計”為中心的建筑美學思想。內(nèi)容簡介:

以街道視覺秩序的創(chuàng)造作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設計的出發(fā)點,分別從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學規(guī)律,人文特色出發(fā)由淺至深論述如何發(fā)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設計中的視覺秩序規(guī)律。

《街道的美學》成書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來對街道、廣場空間構成方面的研究成果。1983年出版的《續(xù)街道的美學》是在前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展開研究的成果。兩部著作應用格式塔心理學中“圖形”與“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現(xiàn)代建筑理論,并引用中國的“陰陽”之說,對日本和意大利、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的建筑環(huán)境與街道、廣場等外部空間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比較,從而歸納出東方和西方在文化體系、空間觀念、哲學思想以及美學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并對如何接受外來文化和繼承民族傳統(tǒng)問題,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一建筑的空間領域1.內(nèi)部與外部內(nèi)部空間—可保護人不受自然威脅及外界侵擾,提供具有目的性或功能性的生活場所。

限定建筑空間三要素:

地板、墻壁、天花板2.墻的意義墻的存在,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內(nèi)部空間。歐洲厚墻所產(chǎn)生的防護性,使得家的存在被承認;日本家關系到作為邊界墻壁的存在。3.城郭日本以海洋作為城市的邊界二街道的構成1.街道作為外部空間應該與建筑內(nèi)部空間產(chǎn)生互動(內(nèi)外空間的流動性),居住作為一種私用的內(nèi)部秩序,應以縫補,納涼等的形式滲透到內(nèi)部秩序之中。2在圖形構成上,內(nèi)外空間應該致力于存在反轉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學中的互為背景),街道和廣場應具有輪廓清晰的“圖形”性格,因此在街道兩側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輪廓,并使建筑物展現(xiàn)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3.當建筑物的外墻作為面來看,街道同樣具有“圖形”性格。通過D/H來研究空間感受。4.從空間構成上,廣場應具有以下四個條件:(1)邊界清楚,能成為圖形,且此邊界最好是建筑的外墻,而不是單純遮擋視線的圍墻。(2)具有良好的封閉空間的“陰角”,容易形成“圖形”.(3)鋪裝直到邊界,空間領域明確,容易形成“圖形”。(4)周圍建筑具有某種統(tǒng)一和協(xié)調(diào),D/H有良好的比例。5重視塑造陰角空間有利于創(chuàng)造圍和感

6.下沉式庭院技法與密接原理市中心公園和外部空間:密接—視覺上連通、靠近、可及;袖珍公園7.第一次輪廓線和第二次輪廓線

1)加強建筑第一次輪廓線,盡量減弱第二次輪廓線。

2)第一次輪廓線—決定建筑本來外觀的形態(tài):第二次輪廓線—建筑外墻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所構成的形態(tài)。

3)“第一次輪廓線”的秩序和結構清晰容易描繪,相對的,“第二次輪廓線”無秩序、非結構化,所以不能成畫。盡量減少“第二次輪廓線”就能使街道更美觀。

4)從該思想出發(fā):(1)市中心主要道路要盡可能加寬;(2)人行道寬度盡可能加寬;(3)極力限制遮擋“第一次輪廓線”的“第二次輪廓線”,特別是側招牌。8.俯視景觀

1)城市景觀魅力之一。

2)由于俯視,視線迅速而確切地把握住領域,把觀光者和街道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3)人們理想的住所和俯視景觀有關。高山上是有條件的人居住,擁擠低洼的地方是平民百姓居住。

4)從視線的幾何原理研究俯視景觀,確定了俯角10度為俯視景觀中心范圍,并以此確定最佳景觀觀測位。9.室外雕塑的意義

外部空間布置的雕塑,作為修建高層建筑的補償,一方面具有把美還原給社會的意義。三關于空間的幾項考察1.小空間的價值

1)小空間并非狹窄的空間。同大的空間相比,小空間擺脫了把旁觀者帶進內(nèi)部,進一步探索其內(nèi)部秘密的可能性。旁觀者會把自己縮小,被帶進獨自創(chuàng)造的世界。

2)把大空間劃分成小空間,實現(xiàn)局部與整體的統(tǒng)一。2.夜景—“圖形”與“背景”的反轉

1)建筑空間中以反射光和透射光看東西。

2)要使建筑作為夜景,就必須有一定的通透性,使內(nèi)部光作為透射光被看到。3留下記憶的空間

1)作為描繪在心中的形象來考慮城市或街道的想法,大多數(shù)城市居民的共同印象。

2)構成形象的五個因素:路線、邊緣、區(qū)域、節(jié)點和目標。四世界街道的分析1.澳大利亞帕丁頓的并列式住宅與京都的町家帕丁頓地區(qū)排列著維多利亞并列式住宅的悉尼古老住宅區(qū)。狹長用地上建造的多為兩層住宅,在正面陽臺上具有玲瓏剔透的鑄鐵欄桿。利用小庭院帶來季節(jié)感,街道具有整體感。道路平均寬度為10米以上,D/H=1~1.5,道路寬敞明快。京都町家道路寬度為6.5米左右,D/H=1,比帕丁頓要低矮和狹窄的多。與鑄鐵欄桿相當?shù)氖谴吧系哪靖褡?。住宅的寬度與帕丁頓一樣,受到用地限制,一般大致相同。2.意大利奇斯臺尼諾與愛琴海希臘諸島奇斯臺尼諾街道的建筑是一幢幢地緊緊毗連,形成一幢大建筑般的城市。由于城墻的限制,街道無法向外面延展。希臘諸島沿海岸坡地上所建的街道。一種沿等高線布置,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