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游戲:伸出你們的雙手,然后,雙手交叉,觀察你們拇指哪一個朝上?反過來讓另一只手拇指朝上,試試看是什么感覺?
在雙手交叉時,你會下意識想應該哪只手朝上嗎?換了雙手位置后,你需要下意識想想怎樣交叉嗎?
總結(jié)明確:生活中我們會形成一些習慣,這些習慣你不需要下意識的去想就能完成。比如,走路。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
吃飯、睡覺。
大家想一想,還有一些習慣我們一開始不會,但通過學習,變成了習慣。比如,騎車。還有什么類似的例子?
總結(jié)明確:有一些簡單的習慣我們很容易就形成了,但還有一些更困難的習慣,我們需要通過親身實踐學習才能獲得。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習慣成自然第7課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作者簡介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著名作家、編輯家、教育家。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曾主編《小說月報》,其作品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等。建國后曾擔任國家出版、教育、文化等部門領(lǐng)導職務,為當代教育工作特別是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均衡連貫勉勉強強
法門
譬如發(fā)表力:
學而不倦:積累jūnhéngliánguànmiǎnqiǎng佛教用語,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泛指修德治學或做事的途徑pì比如化用《論語》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句。這里指表達能力。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課文解讀1.細讀文章,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2.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表達的主題。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思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說明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性的。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開門見山提出“習慣成自然”的話題,并以走路和說話為例,闡釋“習慣成自然”的內(nèi)涵,并強調(diào)這是一種能力。明確結(jié)構(gòu)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列舉觀察、勞動、讀書、做好公民等四個事例,指出養(yǎng)成習慣貴在躬行實踐。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指明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要養(yǎng)成好習慣。
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1.“習慣成自然”,這句老話很有意思?!獙ⅰ坝幸馑肌备臑椤坝械览怼保貌缓??為什么?答案品讀第1~3自然段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不好?!坝幸馑肌钡暮x更豐富,不僅有“有道理”的意思,而且還有“值得琢磨”、“值得研究”的意思。另外,這樣說更口語化,讀起來更令人感到親切。如:相聲里的對話:嘿,您老說的有點兒意思。嘿,您老說的有點兒道理。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2.“我們走路為什么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前,兩只胳膊跟著動蕩,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我們說話,為什么總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連貫下來,把要說的都說明了?”——將這段話中的兩個設問句都改為陳述句,該怎么說?可以這樣改嗎?為什么?答案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改為陳述句:我們走路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前,兩只胳膊跟著動蕩,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我們說話,總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連貫下來,把要說的都說明了。這樣改并不錯,但效果不如原句好。原句用設問句,不僅句式靈活多變,而且能引起讀者思考;改為陳述句以后,語氣平淡,達不到以上效果。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3.“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推廣開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薄獎h去“最”和“推廣開來”,對表達效果有什么影響?答案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最”,強調(diào)了走路和說話這兩種基本能力對于我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刪去后,起不到強調(diào)的作用。“推廣開來”,在這里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將說話和走路這兩種個別現(xiàn)象推廣到一般,以得出“習慣成自然是一種能力”的結(jié)論,刪去后,語意不連貫。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4.這一段反復出現(xiàn)“聽人家說……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的能力”句式,有什么作用?答案品讀第4自然段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這里綜合運用反復與排比的修辭手法,從“觀察”、“勞動”、“讀書”、“做好公民”四個方面,具體說明“知”不等于有了相關(guān)的能力,只有去“做”了,并且養(yǎng)成了習慣,才算有了相關(guān)的能力的道理。反復,起強調(diào)的作用;排比,增強語言的氣勢。如:平時我們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5.“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的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的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的去把書本打開。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的去做公民應做的一切事情。”品讀第6自然段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①刪去四個“真的”,并不影響內(nèi)容的表達,能否刪去?為什么?
不能刪?!罢娴摹笔窍鄬Φ?自然段提到的“勉勉強強地去做”和“連勉勉強強做一做都不干”而言的,強調(diào)只有“真的”去做,身體力行地付諸行動,才能養(yǎng)成習慣,形成能力。
舉例:這事兒我勸您真的別做vs我勸你別做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②將這段話改為“要有觀察、勞動、讀書和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的去實踐”,不是更簡潔一些嗎?作者為什么不這樣表達呢?原句把四個事例分開說,給讀者的印象深刻;改后雖然語言簡潔一些,但強調(diào)的效果不如原句。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6.“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是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并無兩樣。”——“似乎”一詞能否去掉?請說說理由。答案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這里,作者用“似乎”強調(diào)了“知”與“不知”并無兩樣,因為“知”僅僅是懂得了道理,并沒有化為習慣,形成能力。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舉例:聽過那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因為知道的知識沒有習慣化,比如明知不能睡懶覺,還是睡,因為沒有習慣早起。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7.如果刪去最后一段,并不影響對中心論點的論證,也不影響全文結(jié)構(gòu)的完整,能刪嗎?為什么?答案品讀第9自然段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不能刪。因為這一段主要闡述教育與培養(yǎng)習慣的關(guān)系,既回答了如何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的問題,又是對中心論點的進一步強化,刪去后,文章的落腳點就會虛化。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需要認真地持之以恒地去實踐,也就是說要下苦功夫。請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答案探究語文(基礎模塊)習慣成自然
中心句:“習慣成自然”。思路:提出話題“習慣成自然”——闡釋什么是“習慣成自然”——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習慣成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酒店地面防滑施工方案
- 鋁塑板挑檐板施工方案
- 鹽城新型壓花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度人工智能企業(yè)股權(quán)合作與技術(shù)研發(fā)合同
- 2025年度花卉種植基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保護合同二零二五年度花卉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與報告合同
- 2025年度進修人員學術(shù)會議資助合同
- 2025年度裝配式建筑項目勞務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婚禮現(xiàn)場禮品贈送與回禮策劃合同
- 電力設施日常維護安全操作流程
- 用數(shù)據(jù)驅(qū)動決策職場匯報的秘訣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shù)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jié)題報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