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2為了忘卻的記念》課件(共兩套)_第1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2為了忘卻的記念》課件(共兩套)_第2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2為了忘卻的記念》課件(共兩套)_第3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2為了忘卻的記念》課件(共兩套)_第4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6.2為了忘卻的記念》課件(共兩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為了忘卻的記念有的放矢話背景導入課題我們印象中的魯迅先生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目光凌厲,高冷逼人;其實魯迅先生是“俯首甘為孺子?!?,和藹溫暖,心有陽光。我們印象中魯迅先生的文字像一把匕首毫不留情地插入敵人的心臟;其實魯迅先生的文字像陽光如雨露似春風鼓舞了每一位向上向善的中國人。一篇《為了忘卻的紀念》讓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真摯的情懷。寫作背景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蔣介石叛變革命,從軍事、文化兩方面對共產黨人實行反革命圍剿,白色恐怖籠罩了全國。他們利用特務匪徒搗毀進步的文藝團體、書店,查禁進步書刊,通緝、逮捕甚至秘密屠殺進步作家。1931年1月17日,“左聯”(全稱“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由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造社等聯合組成的進步文藝社團,魯迅在“左聯”成立大會發(fā)表重要講話并當選為常委)作家白莽、柔石、馮鏗、李偉森、胡也頻等人被秘密逮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槍殺于上海龍華,同時,大批“左聯”作家被通緝。寫作背景針對這些,悲憤無畏的魯迅當即寫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予以反擊,指出國民黨劊子手是“在滅亡中的黑暗的動物”、“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歷史的第一頁,是同志們的鮮血所記錄”;又繼寫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柔石小傳》等。1933年2月在柔石等遇害兩周年的日子里,作者于7至8日再寫此記念文,后收入《南腔北調集》。左聯五烈士1902生于浙江省臺州寧??h,原名趙平福、平復、少雄。幾代讀書,傳至父親,家景不支,為小商。柔石至10歲入學,后入省立第一師范,受“五四”影響,走上文學之路。曾為北京大學旁聽,聽魯迅所授中國小說史等,與魯迅創(chuàng)立朝花社。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被推選為執(zhí)行委員,負責左聯刊物《萌芽》。由馮雪峰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有短篇小說《二月》中篇小說《三姊妹》等。柔石左聯五烈士1909生于浙江象山,原名徐柏庭。1927年考入上海同濟大學,積極投身反帝愛國斗爭運動,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發(fā)起人之一。殷夫有一個極疼愛他,時任國民黨航空署長的哥哥。犧牲前他曾四度入獄,均被哥哥保釋而出。他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但追求真理堅不屈從。有詩集《孩兒塔》《伏爾加黑浪》。殷夫左聯五烈士1907生于廣東潮州,又名嶺梅。五卅時期在潮州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左聯”?!缎屡愿琛啡甏L靡一時:“真正的婦女是洗掉她們唇上的胭脂,作為一個鏗鏗鏘鏘,推進時代進展的整個集團的一份子。烈火中的斗士,來尋找它們真正的出路!”或是其名由來。有短篇小說集《鐵和火的新生》,中篇小說《重新起來》。馮鏗左聯五烈士1903年8月生于湖北武昌,筆名求實。1917年考入武漢高等商業(yè)??茖W校。五四時,參加領導學生運動。192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3年參加京鐵路工人大罷工。翌年4月,被派往蘇聯東方大學學習。后當選團中央委員,團中央宣傳部部長兼《中國青年》主編。1930年8月,任中央宣傳部秘書。1930年春,參加上?!白舐摗钡念I導工作。有《小品文雜感集》,譯著《朵思退夫斯基》。李偉森左聯五烈士1903年生于福建福州,原名胡崇軒,筆名野蘋等。少年當過學徒,后求學天津大沽口海軍學校。曾在山東濟南省立高中教書,與沈從文在上海《中央日報》編輯副刊《紅與黑》。參加“左聯”,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左聯”執(zhí)行委員,兼工農通訊委員會主席。有中篇小說《到莫斯科去》《犧牲》等。胡也頻不蔓不枝理結構竦身羅曼諦克拓荒盡量偈子涅槃解往提綱挈領大王刊載惴惴什物著落吮吸信札贖罪讀音檢測sǒngdìtuòjǐnliàng,jìnliàngjìnièpánjièqièdàizǎizhuìshízhuóshǔnzháshú詞語解釋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急于事功事:事業(yè);工:功績。指做事急于求成。累及指使受牽連;連累到。挈婦將雛帶著妻子,領著兒女(挈、將:帶領;雛:幼小的鳥,喻指兒女)。人心惟危延口殘喘眷眷惟:是;危:險惡。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險的。指一種勉強留著一口氣的樣子。比喻勉強維持生存,用于將死之人。釋義延長一口殘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掙扎著勉強活下去。比喻勉強維持生存。用于將死之人。指反顧的樣子,依依不舍;一心一意。詞語解釋拳拳誠懇、深切的樣子;彎曲的樣子。不屑不值得。隱約其辭說話或寫文章故意含糊躲閃。剛健質樸堅強有力,樸實少飾。多形容人的性格或作品的風格。隔膜情意不通,彼此不了解。積習淤積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水里的泥沙等)沉積。第一部分:說明寫作目的,回憶與白莽的三次見面。第二部分:回憶與柔石的交往,順帶寫馮鏗。第三部分:簡述左聯成立后對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第四部分: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經過,作者的境遇和悲憤的心情。文章結構第五部分:抒發(fā)悲憤之情,揭露社會黑暗,表達革命必勝的堅強信念。再憶白莽紀念柔石紀念白莽又念柔石無法忘卻操翰成章析緣由本文題為《為了忘卻的記念》,既然是“記念”,為什么說是“為了忘卻”?0102我早已想寫一點文字,來紀念幾個青年的作家。這并非為了別的,只因為兩年以來,悲憤總時時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松一下,照直說,就是我倒要將他們忘卻了。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記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為什么要“忘卻”?“忘卻”和“記念”在這里矛盾嗎?為什么?0102與其說“記念”是“為了忘卻”,倒不如說是“為了戰(zhàn)斗”,而唯有戰(zhàn)斗,才是對烈士最有價值的紀念?!稙榱送鼌s的記念》這個標題,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堅強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念?!巴鼌s”,將悲哀擺脫;“記念”,記住憤怒,不忘先烈,更好地戰(zhàn)斗。二者聯結起來,有三層含義:●烈士往事歷歷在目,鮮血如在眼前,兩年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為了忘卻”正說明難以忘卻?!駥α沂孔詈玫挠浤钍腔礊榱α?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繼續(xù)戰(zhàn)斗?!裼涀×沂可笆论E,讓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里,讓后人永遠記念他們。為了忘卻的記念→為了戰(zhàn)斗的記念筆酣墨飽品形象品柔石第二、四部分用哪些材料表現柔石的什么性格特點?聽講義托送書名字風波弄文學借錢印書拼命譯書與人走路改變創(chuàng)作風格獄中寫信眷戀母親品柔石這些材料表現了柔石什么樣的性格特點?臺州式的硬氣頗有點迂善良、純潔、堅強、耿直、忠誠硬氣-----堅定、正直、耿介不阿迂----率真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會變通單純、善良、正直書呆子品柔石第二部分末尾,作者提到三個“疑心”,都有什么含義,從中我們有能看出作者的什么品質呢?他說的并不是空話,真也在從新學起來了,其時他曾經帶了一個朋友來訪我,那就是馮鏗女士。談了一些天,我對于她終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點羅曼諦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來要做大部的小說,是發(fā)源于她的主張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許是柔石的先前的斬釘截鐵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實是偷懶的主張的傷疤,所以不自覺地遷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實也并不比我所怕見的神經過敏而自尊的文學青年高明。嚴于解剖自己品白莽文章第一、第三部分主要寫了白莽哪些事?反映出白莽是怎樣的人?初見----因書結緣----淳樸、率真又見----以文會友----敏感、愛憎分明再見----革命同志----樂觀堅定再憶白莽----有才華的青年作家一首譯詩----堅定的革命信念純樸、率真、愛憎分明的人,富有才華的青年作家,

具有堅定信念的革命者寫柔石時作者想到了方孝孺。官廳找尋作者時,引用了《說岳全傳》中高僧“坐化”的故事。品典故找出文中三處用典,并理解其作用。全文行將結束時,提到了年青時候讀向子期《思舊賦》的情況。類比寫柔石時作者想到了方孝孺方孝孺:硬氣——寧折不彎,舍生取義;迂——固執(zhí),不適應實際。品典故柔石:硬氣——為信仰而堅持不懈;迂——書生氣,缺乏經驗。通過類比讓人們更加了解柔石的精神品質《說岳全傳》中高僧“坐化”的故事相似點:岳飛、柔石,都是被人謀殺的;秦檜、國民黨反動派,都是殘害無辜;高僧、作者:都是因他人之事受牽連。品典故不同之處:高僧坐化,消極反抗;作者逃走,出于對敵人的深刻認識,不坐等送死,走,是為了保存實力,繼續(xù)戰(zhàn)斗。通過類比揭露了敵人的卑劣年青時候讀向子期《思舊賦》相似點:向子期生活在魏晉時期司馬氏政權的高壓之下,沒有言論自由;魯迅生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中,也沒有言論自由。品典故不同之處:向子期不敢寫;魯迅以古喻今,曲折地抨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通過類比揭露社會的黑暗斂后疏前明主旨2怎樣理解魯迅的七律《悼柔石》?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據魯迅日記:下午偕廣平攜海嬰并許媼移居花園莊,可見此聯為寫實。這兩句寫出了魯迅受國民黨反動派迫害的困難處境?!按簳r”、“長夜”,點明了是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挈婦”、“將雛”,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個“慣”字既指明魯迅對于敵人形形色色的殘忍手段已司空見慣,對于動蕩不安的生活已習以為常,又有力地控訴了蔣介石反動政權鎮(zhèn)壓革命的滔天罪行。黑暗統(tǒng)治妻許廣平、子海嬰2怎樣理解魯迅的七律《悼柔石》?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此聯前后對比,又形成了因果關系。連年的軍閥混戰(zhàn)使社會不安定,民不聊生,革命者被迫害,所以,此聯也是寫實。這兩句點出了當時政局的動蕩,表現了魯迅對母親的深愛與懷念,母親為兒子遭受迫害的擔憂。揭露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小軍閥你爭我奪、連年混戰(zhàn),不顧百姓死活的罪行。作者與烈士之母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2怎樣理解魯迅的七律《悼柔石》?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眼看敵人殘殺革命同志怎能忍氣吞聲?新仇舊恨,涌上心頭,他面對敵人的屠刀,在刀叢中與敵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縮,用筆進行戰(zhàn)斗。一個“怒”字,是作者強烈感情的迸發(fā),表現了與敵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著腥風血雨前進的戰(zhàn)斗精神。此聯充分表現了作者面對戰(zhàn)友被害的憤怒,并具有與敵人斗爭的大無畏精神。怎忍柔石等人敵人殘暴作者處境險惡2怎樣理解魯迅的七律《悼柔石》?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詩寫成了,但哪有發(fā)表之地?周圍的現實是一片黑暗,猶如漫漫長夜。“低眉”是一個痛定思痛的形象,一個沉思如何繼續(xù)戰(zhàn)斗的形象。“無寫處”,指反動派對人民言論自由的壓制,他們對革命言論“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是對反動派黑暗統(tǒng)治的強烈控訴。最后一句以寫景作結,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題,它渲染了一種悲涼、肅穆的氣氛,表現了作者處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首句寫長夜,末句寫月光,前后呼應,結構謹嚴。寫完此文無處發(fā)表怎樣理解魯迅的七律《悼柔石》?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魯迅在這首詩中滿腔憤怒地揭露和控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表達了對犧牲在敵人屠刀下的革命同志的沉痛哀悼之情,表現了作者堅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與敵人斗爭到底的革命精神。文章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全文深情地悼念了死難烈士,憤怒地控訴了國民黨反動派血腥屠殺無辜的罪行,抒發(fā)了作者與國民黨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表現了不屈的反抗精神,深深感動和鼓舞了許多革命者,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詩篇。以第四部分為例說說為了表達主題,采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和抒情高度融合在一起字字珠璣賞精彩當時上海的報章都不敢載這件事,或者也許是不愿,或不屑載這件事,只有《文藝新聞》上有一點隱約其辭的文章?!安桓摇薄安辉浮薄安恍肌比哂惺裁磪^(qū)別?這句話應如何理解?三者政治態(tài)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攝于國民黨政府的嚴酷統(tǒng)治,是進步報刊的態(tài)度;“不愿”者在國共兩黨的斗爭中采取超然立場,是中立報刊的態(tài)度;“不屑”者則把五個青年作家的遇害看做小事一樁,認為不值得見諸報端,屬于反動報刊的態(tài)度。“隱約其辭”是“左聯”領導的刊物的態(tài)度。全句不僅說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殺害,而且反映出國民黨反動派對社會各界施行高壓政策,白色恐怖嚴重的現實?!疤鞖庥淞耍也恢廊崾谀抢镉斜蝗觳?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薄霸瓉砣绱?

……”

思考:畫橫線的句子可不可以刪去,為什么?“原來如此!

……”中“此”指代什么?嘆號和省略號各表達什么作用?試把這句話的深層含義說出來。詳記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遇難者的人數——表明這是集體屠殺,確切的死難日及地點——表明這是未經“審判”的秘密屠戮,柔石中彈彈數——表明這是虐殺?!按恕北惆艘陨先c所要敘說的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柔石無微不至的關懷,對敵人強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訴,抒發(fā)了極度悲憤之情。“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原來如此!

……”

思考:畫橫線的句子可不可以刪去,為什么?“原來如此!

……”中“此”指代什么?嘆號和省略號各表達什么作用?試把這句話的深層含義說出來?!霸瓉砣绱恕眴为毘啥?,感情十分強烈復雜。嘆號表明憤怒與抗議,省略號則包含了許多難以盡述的復雜感情。不僅是對死難者的哀痛,而且還有對反動派的揭露,傳達出難以盡述的復雜感情?!疤鞖庥淞?,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薄霸瓉砣绱?

……”

思考:畫橫線的句子可不可以刪去,為什么?“原來如此!

……”中“此”指代什么?嘆號和省略號各表達什么作用?試把這句話的深層含義說出來。深層含義:反動派競如此卑劣兇殘地對待無辜青年,柔石這樣的好青年竟會遭到如此殘酷的殺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所表達的感情由無盡懷念轉到無盡悲憤。無論從舊道德,從新道德,只要是損人利己的,他就挑選上,自己背起來。舊道德:舊有的,人民群眾中長期形成的美好道德。新道德:無產階級新思想指導下的道德。損己利人:為了別人的利益,寧可犧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質。這一段議論性文字是對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評價和贊揚。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這幾位遇難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無產階級戰(zhàn)士,他們的殉難與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產生的沉痛之情,因為我們民族的損失而加重了。文中兩次寫到這句話,前后構成反復,加強了歌頌烈士和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的感情。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記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霸S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來,一切反動統(tǒng)治者殘酷屠殺革命者的罪行。“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延口殘喘”表明斗爭的艱難?!斑@是怎樣的世界”是對黑暗社會的控訴。全句表現了作者對反動派的切齒痛恨和頑強斗爭精神。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慕逃柺棺髡呒瓤吹胶诎到y(tǒng)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還長,斗爭還很艱巨。“不如忘卻”與文章開頭呼應,再次扣題。作者意識到“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會白流,革命終將取得勝利,這是歷史的必然。這就表達了對勝利的信心,與敵斗爭到底的精神。省略號表示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完。撥云睹日談感想示例二:從一定程度上說,魯迅先生在這里表現出了逃避主義。革命就要流血,革命就會有犧牲;直面現實,正視敵人,勇于反抗,不怕犧牲,更是令人景仰。示例一:既批判了空盼“劍俠”的無稽,又嘲諷了敵來“坐化”的無益,明確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擇,充分體現了魯迅先生一向“韌”的戰(zhàn)斗精神。文章中說:“我不是高僧,沒有涅槃的自由,卻還有生之留戀,我于是就逃走”。請談談你對魯迅這種選擇的看法。相同之處試比較《記念劉和珍君》和《為了忘卻的記念》兩篇文章在表達情感和表達方式上的異同?!駜善恼露际且詫懭擞浭聻橹鞯募o念性散文。不同之處●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對反動勢力的痛恨,即都蘊含著“悲”和“憤”兩種情感?!駜善恼露际且詫懭擞浭聻橹鞯募o念性散文?!瘛队洝纷掷镄虚g表達蘊含了魯迅先生的“至情”;《為》感情深摯沉痛。●《記》重點記敘劉和珍的有關事跡表現對烈士的敬仰以及對烈士犧牲意義的理性思考?!稙椤分攸c回憶了白莽和柔石,作者選取一些看似零碎卻很能表現人物性格的小事,勾勒出兩位烈士的崇高形象。相同之處試比較《記念劉和珍君》和《為了忘卻的記念》兩篇文章在表達情感和表達方式上的異同?!駜善恼露际且詫懭擞浭聻橹鞯募o念性散文。不同之處●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對反動勢力的痛恨,即都蘊含著“悲”和“憤”兩種情感。●兩篇文章都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紀念性散文?!駜晌亩紟в泻軓姷氖闱樾?但《記》的抒情直露顯豁、汪洋恣肆,《為》則使用了不少曲折隱晦的筆法?!駜晌亩继岬搅恕巴鼌s”,前者以諷刺的口吻說“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后者則以沉痛的語氣說“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面對豐富而特立的魯迅,我們仰止如高山。魯迅的精神不像任何一位作家那樣顯而易見。他和胡適諸人點燃的啟蒙之火,透過時空的阻隔,依然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作品,哪怕是一筆極細小的刻畫,也劃下了人性的痕跡。讀他的作品,我們便讀到了他的痛苦、悲憫和孤獨。他睜大眼睛所見的國民性,無處不在他的作品里。他那不曾迷失在五四煙云里的悲愴的吶喊、虔誠的布道、壓抑的喘息以及清峻的走筆,穿越歷史,呈于我們面前。讓我們帶著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一起背誦他的“慣于長夜過春時”一詩,結束本課的學習。

為了忘卻的紀念

魯迅

導入

我們印象中的魯迅先生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目光凌厲,高冷逼人;其實魯迅先生是“俯首甘為孺子牛”,和藹溫暖,心有陽光。我們印象中魯迅先生的文字像一把匕首毫不留情地插入敵人的心臟,其實魯迅先生的文字像陽光如雨露似春風鼓舞了每一位向上向善的中國人。一篇《為了忘卻的紀念》讓我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真摯的情懷。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文中涉及的典故,整體把握文本內容,

理解文章主旨。2.分析忘卻”與“記念”的關系,體會作者悲

憤交加的感情。3.感受柔石、白莽的形象,分析文章反映的主

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錄課前預習品讀探究走進作者文體知識資料鏈接整體感知鑒賞形象體會情感素材積累走進作者寫作背景

走進作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1902年去日本學醫(yī),魯迅一生追求民主,用手中的筆為武器,與壓迫民眾的舊思想、舊文化、舊勢力斗爭,不畏強暴,鐵骨錚錚;同時又十分熱心幫助提攜年輕人。魯迅在《自嘲》里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這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1919年到1936年間,他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二心集》《南腔北調集》等。其中,1921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魯迅名言

1.時間對于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是種財富。2.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3.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4.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5.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6.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7.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寫作背景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配合反革命的軍事“圍剿”,瘋狂地進行反革命的文化“圍剿”。他們一方面利用反動文人對抗革命文藝運動,一方面大肆速捕拘禁秘密殺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7日,柔石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捕;同年月7日,被秘密殺害于國民覺反動派設在上海龍華的特務機關淞滬警備司令部。噩耗傳來,魯迅先生作詩表達對死者的哀悼和對劊子手的憤怒,后又接連撰文控訴反動派的罪行,并在由他主持編輯的《前哨》“紀念戰(zhàn)死者專號”上刊登他參與起草的兩篇宣言和他撰寫的《柔石小傳》《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兩文,同時在“左聯”機關刊物《北斗》創(chuàng)刊號上選刊了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犧牲》作為無言的紀念。1933年2月7日8日,在烈士遇難兩周年的日子里,魯迅又寫了這篇紀念文章。

題目解說

“忘卻”,擺脫悲哀,為了忘卻意為擺脫悲哀化悲痛為力量;“記念”,記住憤怒,不忘先烈。二者合起來,其含意為:對烈土最好的紀念是化悲痛為力量,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繼續(xù)戰(zhàn)斗。

資料鏈接

“左聯”

“左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簡稱,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以魯迅為旗手的無產階級革命作家的組織,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白舐摗奔捌涑蓡T借助文學陣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文化“圍剿”;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以題材的廣泛、主題的深刻、情節(jié)的生動和豐富、藝術形式的多樣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侗倍贰肥恰白舐摗钡闹饕铩?936年初,為建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左聯”自動解散。

資料鏈接

“左聯五烈士”“左聯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為共產黨員,李偉森還擔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

“左聯”五烈士被害: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國民黨反動派同時殺害于上海龍華。

資料鏈接

寧死不屈的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寧海人。明朝學者、文學家、思想家。自幼聰明好學,長大后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常以宣明仁義治天下之道、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莸垡嗯杀狈?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就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5月,燕王攻進南京,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朱棣。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朱棣命他為自己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吧,詔書我絕不能起草。”終被朱棣下令車裂于市。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死。

資料鏈接

向秀和他的《思舊賦》

向秀(約227-272),字子期,魏晉時期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后,向秀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散騎常侍等職。

《思舊賦》這篇賦體文是向秀為懷念嵇康和呂安所作,分為“序言”和“正文”兩部分。當時的朝政把持在司馬氏手中,朝野一旦出現反對的聲音,必定會遭到打擊報復。為避禍,向秀寫《思舊賦》正文極簡短,僅156字,只字未提好友因何而死,而只是以“李斯東門黃犬”的典故來隱喻好友是死于黑暗的政治。向秀以含蓄的筆法,表述對友人的深情厚誼,曲折地表達自己哀傷激憤之情,同時也十分隱晦地表達了對當時政治黑暗的控訴。

整體感知

讀課文,概括五部分的主要內容。并概括寫作特色。第一部分:寫與白莽的交往,交代寫作的目的。第二部分:寫與柔石的交往。略寫馮鏗。第三部分:白莽柔石被捕第四部分:獄中的情況和遇難,我的境遇和心情第五部分:抒發(fā)悲憤之情,表達堅定的信念。

寫作特色:以柔石白莽為主,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

整體感知

材料是片段式的,作者如何巧妙的組織在一起的。

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為線索,把本來散亂孤立的材料組織在一個整體中。

第一部分寫與白莽的交往,引出柔石;第二部分寫柔石,引出馮鏗;第三部分寫托柔石送書給白莽;轉入第四部分他們一同被捕受害,再補寫李偉森胡也頻。

整篇文章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無隙。線索明晰,重點突出。

整體感知

“忘卻”何以又記述往事,怎樣理解“忘卻”和“記念”之間的關系?①“忘卻”是“記念”的目的。寫文章懷念、痛悼五位革命青年;為了“忘卻”減輕甚或擺脫精神的重壓和情感的折磨,化悲痛為力量。②“忘卻”是為了更好地“記念”:“夜正長,路也正長”,長時間的悲痛對驅散漫漫長夜無益,不如擺脫精神和情感的包袱,輕裝“趕路”,投入戰(zhàn)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業(yè),這樣才是對死難者最好的“記念”。

鑒賞人物形象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男,原名徐白,譜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學名徐祖華,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讀書時先后用過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學名,筆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無產階級的優(yōu)秀詩人,左聯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兒塔》《殷夫選集》《殷夫集》《別了,哥哥》《血字》《伏爾加的黑浪》《一百零七個》,同時,他還在《列寧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許多政論性文章。

鑒賞人物形象

讀第一部分,根據魯迅的記述,主要寫與白葬的幾次交往。

由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引出與白莽的三次交往。

①白莽送書?!岸鄽q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顏色是黑黑的”

②白莽送譯稿?!罢劦帽鹊谝换囟嘁恍?。前兩次主要筆墨用在對兩次見面之間的看稿與通信的記敘中。

③白莽出獄。大熱天,他“卻穿著一件厚棉袍,汗流滿面,彼此都不禁失笑”

。

鑒賞人物形象

白莽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①純樸、率真、樂觀。第一次會面后,給魯迅寫信說“好像受了一種威壓似的”,經過魯迅回信解釋,他便不存芥蒂,接受贈書,并送譯詩給魯迅,說明他敏感、率真;第三次見面的衣著及見面就告訴魯迅自己“是一個革命者”,說明他的純樸、樂觀。

②愛憎鮮明。他故意將“國民詩人”譯為“民眾詩人”,因為他憎恨國民黨反動派,因而連“國民”兩字也覺得討厭,不愿意用來稱呼自己喜愛的詩人。

鑒賞人物形象

為什么寫白莽遇難時作者引用了彼得斐的詩?

引白莽自己翻譯的詩來紀念白莽,這是最好的一種紀念。白莽熱愛彼得斐的詩,翻譯彼得斐的詩,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實踐,用自已的生命和鮮血表明他忠于這崇高的信念。魯迅先生用這種方式表揚白莽為自由而戰(zhàn)、為自由獻身的精神。

鑒賞人物形象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趙平復,民國時期著名作家、翻譯家、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員,左聯五烈士之一。

柔石先生一生積極從事新文化運動,喚醒民眾憂國憂民的革命意識,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瘋人》、《希望》、《為奴隸的母親》,中篇小說《二月》、《三姊妹》等。主辦《朝花》、《語絲》等進步期刊雜志。民國二十年(1931年)因叛徒出賣,遭國民黨軍警逮捕后與殷夫、歐陽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被秘密殺害。

鑒賞人物形象

怎樣理解柔石的“迂”?為什么在紀念文章里說他“迂”?

答題思路

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探究。第一問,結合文中作者對柔石言行的回憶展開分析;第二問,可從具有這樣性格特點的柔石被反動政府殘殺這一結果入手,探究作者的意圖

“迂”本義指“迂腐”,有一定貶義色彩。然而,作者寫柔石的“迂”既與本義有一致地方,更有較大差別。

鑒賞人物形象

怎樣理解柔石的“迂”?

柔石的“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硬氣”。自己認準的路,明知吃虧也要走到底。革命文學的道路上,柔石的“硬氣”表現為知難而進的奮斗精神:沒有錢借錢也要做印本;一旦決定改變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他就不惜放棄熟悉的一套,不怕從頭學起,不知困難為何物。

二是善良、單純。對社會的黑暗、人心的險惡,還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他很單純,“相信人們是好的”,對魯迅“人心惟危”的一些說法,他“驚疑地圓睜了近視的眼睛,抗議道,‘會這樣的么?”;在跟魯迅一起走路的時候,“簡直是扶我”

。

三是跟女性一同走路,過分拘謹。與女性一同走路,就是敢了,還要拉開距離。思想性格有拘泥保守的一面。

鑒賞人物形象

記述柔石時忽想起方孝孺,有何用意?

方孝孺那威武不屈、舍生取義的剛烈精神,幾百年來一直為后人敬仰和贊頌。

①魯迅用來與柔石的精神作比,交代了柔石“迂”和威武不屈、舍生取義的剛烈“硬氣”的性格特點。

②揭露國民黨政府如朱棣一樣,濫殺無辜。來暗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青年的罪行。

鑒賞人物形象

為什么在紀念文章里說他“迂”?

魯迅寫柔石的“迂”,一面飽含著濃濃的喜愛之情,寫出了柔石的可愛;一面又毫不留情地指向反動政府殘害這樣單純、質樸、善良、忠厚的青年,這樣的政府該是多么黑暗、殘暴的政府啊!

體會情感

讀課文,找出議論、抒情句,并體會作者的情感。

體會情感

1、“并非為了別的,只因為兩年以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松一下,照直說,就是我倒要將他們忘卻了?!北磉_作者怎樣的情感?“悲憤”,悲哀和憤怒。魯迅悲哀的是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憤怒的是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殺?!巴鼌s”,是暫時擺脫悲哀,化悲痛為力量。

體會情感

2、“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概括每聯的內容?

一、二句寫作者全家的艱難處境,概寫了作者長期輾轉的戰(zhàn)斗生涯。三、四句寫人民的深重苦難,概括了人民群眾所遭受的苦難生活,又揭示了造成這種苦難的根本原因。五、六句寫作者積郁在胸的萬丈怒火,表達了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思。七、八句寫作者的憤慨之情,揭示現實的黑暗。

體會情感

3、文中“慣于長夜過春時”一詩中的許多內容在課文中多處地方有所表述,試舉出有關語句加以印證理解。

首聯“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中“挈婦將雛指文中“這一夜,我燒掉了朋友們的舊信札,就和女人抱著孩子走在一個客棧里”,寫“我”保存實力的“逃走”。頷聯“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中“慈母淚”指文中“不幾天,即聽得外面紛紛傳我被捕,或是被殺了”“連母親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寫母子情。頸聯“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中的“朋輩成新鬼”指文中“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冕了”,寫烈士遭難。尾聯“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中的“無寫處”指文中“在中國,那時是確無寫處的,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寫黑暗統(tǒng)治。

體會情感

4、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作者僅用“原來如此……”表達怎樣的情感?

“原來如此”短短四個字,表達出作者對國民黨反動派卑劣兇殘地殺害革命青年的無比憤慨。句中的驚嘆號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憤怒與震驚,省略號則包含了難以盡述的憤恨以及對死者的無盡的痛惜與懷念。

體會情感

怎樣理解文中三個典故?(試舉其中一例加以分析)

答題思路

引用三個典故的運用,有著深刻的內蘊,對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中心題旨,起了極好的作用。

體會情感

引用向子期《思舊賦》

晉朝向秀作《思舊賦》,紀念因不滿司馬昭集團統(tǒng)治而被殺害的好友嵇康、呂安,表明對黑暗政治現實的極大不滿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向秀以含蓄筆法,只字未提好友死因,只用簡短筆墨曲折表現哀傷憤激之情。

借典故,將自己當時的處境和心情與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蔣介石的反動統(tǒng)治與司馬氏政權—樣,都是極端黑暗腐朽的。沒有言論自由,“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稍有不慎,即招殺身之禍。懂得了“在中國的現在,還是沒有寫處”。

體會情感

引用“高僧坐化”典故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柔石被害的案情是“誰也不明白”;秦檜殺了岳飛后還要捉拿與岳飛有關系的道悅,只因為道悅說了一句真話,反動派抓了柔石又要捕魯迅,因為一個“明明白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