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_第1頁
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_第2頁
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_第3頁
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_第4頁
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摘要】本文針對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分析了其在耐火等級、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安全疏散等方面的防火設計,為這類建筑物的防火設計提供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超高層住宅建筑

1前言

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尤其是大城市,為了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高層住宅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xiàn)。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超高層住宅建筑已成為明顯的趨勢,因為他比普通高層住宅更能充分利用空間,更加有效地解決大城市土地緊張和住房條件差的困難,所以在一些大城市超高層住宅發(fā)展很快,大有方興未艾之勢。超高層住宅建筑即是超過100米的住宅建筑。然而正因為它的層數(shù)多,人口密集,導致了其在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上的困難情況,給防火設計工作帶來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較深入的探討。

2超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特點

2.1火勢蔓延快

超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風道、電纜井、排氣道等豎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問題,發(fā)生火災時將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據(jù)測定,在火災初起階段,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速度為0.3米/秒,在火災燃燒猛烈階段,由于高溫狀態(tài)下的熱對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5~3米/秒;煙氣沿樓梯間或其它豎向管井垂直方向擴散速度為3~4米/秒。如一座高度為100米的大樓,在無阻擋的情況下,半分鐘左右,煙氣就能順豎向管井擴散到頂層。

2.2疏散困難

超高層住宅建筑的特點:一是層數(shù)特別多,垂直距離長,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場所的時間會很長;二是人員很集中;三是發(fā)生火災時由于各種豎井拔氣力大,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困難。普通電梯在火災時由于切斷電源等原因,往往停止運轉,為此,安全疏散主要還是依靠樓梯,而樓梯間內一旦竄入煙氣,就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這些,都是超高層住宅建筑的不利因素和條件。

2.3撲救難度大

超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從室外進行撲救相當困難,主要是:

1)滅火進攻困難。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動展開的場地。另一方面,外部滅火進攻受到限制。因為現(xiàn)在配置的消防云梯車最高僅能達到70余米,所以超高層住宅建筑上部發(fā)生火災時,消防隊員是無法進行外攻的。

2)登高困難。當上部樓層發(fā)生火災時,如果停電,消防電梯也失效時,消防隊員只能通過室內樓梯登高。消防隊員負重登高,因體力因素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氣喘,影響滅火戰(zhàn)斗的展開。而且通過樓梯間登高時,也會與樓梯間內往下疏散的人流碰撞,嚴重影響登高速度,貽誤滅火救援的時機。

3超高層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

根據(jù)高層民用建筑防火安全的需要和高層建筑結構的現(xiàn)實情況,將高層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分為兩級。《高規(guī)》有關條文規(guī)定,一類高層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二類高層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超高層住宅建筑屬于一類高層民用建筑,因此耐火等級應為一級。由于超高層住宅建筑,不僅規(guī)模大,而且性質重要,還有風道、空調等豎向管井,有的還要使用大量的可燃裝修材料。一旦防火分分隔處理不好,往往成為火災蔓延的途徑;還有老人、小孩等,緊急疏散十分困難。如果發(fā)生火災、火勢蔓延快,疏散和撲救都很困難,容易造成重大損失和傷亡事故。因此,對其耐火等級要求高于二類建筑是合理的。

4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防火、防煙分區(qū)

4.1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防火分區(qū)

當超高層住宅建筑內的某一個房間失火時,燃燒產生的大量熱能可以把火災迅速向周圍傳播,并最終導致整個建筑物全部起火。有效地阻止火勢蔓延,把火災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并最后撲滅火災,是十分必要的。惟有在建筑物內部的防火分區(qū)可以擔當此任。

4.1.1水平防火分區(qū)

超高層住宅建筑的每個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不應超過1000平方米。(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防火分區(qū),其允許最大的建筑面積為2000平方米;當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增加面積可按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

劃分防火分區(qū)時除考慮最大建筑面積這一主要因素外,還必須結合建筑物的平面形狀、人流情況妥善確定防火分隔物的具體位置。

4.1.2豎向防火分區(qū)

火災不僅能在起火樓層水平蔓延,而且還能沿著建筑物的外墻洞口及室內各種豎向井道(包括敞開式樓梯間)向上蔓延。為了把火災控制在一個特定的垂直高度范圍內,超高層住宅建筑應劃分豎向防火分區(qū)。

超高層住宅建筑內如設有上、下層相互連通的走廊、敞開樓梯、跨層窗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qū)對待。

4.1.3外墻防火分隔

火勢除由內部各豎向井道向上擴散外,還通過門窗洞口向上層蔓延。因而,上、下層窗間墻高度至少宜有1.5米左右,若有凸出墻面的水平遮陽板、陽臺等構件時,其上述高度可適當減少,因這幾種構件可以起到阻擋火焰接近上層窗口的作用。

4.2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防煙分區(qū)

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防煙分區(qū)的設置原則應該滿足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其防煙分區(qū)的劃分可以按建筑空間的不同用途來劃分,也可以按每層的建筑面積劃分,還可以按樓層劃分。從防排煙的規(guī)律看,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特別注意的是垂直劃分防煙分區(qū),對于超高層住宅建筑來說,可以把其按15~20層分段,一般是利用不連續(xù)的電梯豎井在分段處錯開,樓梯間也做成不連續(xù)的,這樣處理能有效地防止煙氣無限制地向上蔓延,對超高層住宅建筑的安全是十分有益的。

5超高層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問題

5.1安全出口

超高層住宅的每個防火分區(qū)范圍內至少應該有兩個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應為防煙樓梯間,要有直接自然采光通風。

作為安全出口的樓梯間各層不應變更位置,而且在底層要有直通室外的外門。

考慮到失火時居民向下和向上兩個方向避難的可能性,每個作為安全出口的樓梯間要直通屋面,但頂層設為通廊時可以只有兩個樓梯間直通屋面。

作為安全出口的樓梯間寬度應按人數(shù)最多一層每1米/100人計,但不得小于1.1米。樓梯不得采用扇型踏步和螺旋踏步。

5.2疏散通道

超高層住宅的公共走廊是連接住戶與安全出口的疏散通道。其疏散距離和寬度是保證疏散安全的重要方面。

住戶的戶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時應為40米,位于袋形過道一側時為20米。

超高層住宅建筑內房間門至戶門的距離應不大于15米。

[1]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消防工程系.中國防火業(yè)務全書.吉林人民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