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第五版)課件:稅收原理_第1頁
財政學(第五版)課件:稅收原理_第2頁
財政學(第五版)課件:稅收原理_第3頁
財政學(第五版)課件:稅收原理_第4頁
財政學(第五版)課件:稅收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第二節(jié)稅收術語和稅收分類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稅收原理《財政學》(第五版)

Theprinciplesoftaxation8.1Thedefinitionoftaxation8.2Theterminologyandtheclassificationoftaxation8.3Principleoftax8.4Thetaxshiftingandthetaxincidence《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一、稅收的基本屬性(thenatureoftaxation)二、稅收的“三性”(the“threefeatures”oftaxation)《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一、稅收的基本屬性馬克思--“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蔽鞣浇洕鷮W--主要溯源于托馬斯?霍布斯

(T.Hobbes)的“利益交換說”

(Benefit-Exchange-Theory)《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托馬斯?霍布斯:“人們?yōu)楣彩聵I(yè)繳納的稅款,無非是為了換取和平而付出的代價?!薄袄娼粨Q說”

“社會契約論”凱恩斯矯正外部效應、協(xié)調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負有提供公共物品的義務享有消費公共物品的權利負有納稅的義務享有依法征稅的權利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當代資產階級稅收理論約翰?洛克《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約翰?洛克托馬斯?霍布斯《財政學》(第五版)

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二、稅收的“三性”(一)稅收的強制性(二)稅收的無償性(三)稅收的固定性《財政學》(第五版)

第二節(jié)稅收術語和稅收分類一、稅收術語(theterminology)二、稅收分類(theclassification)《財政學》(第五版)

第二節(jié)稅收術語和稅收分類一、稅收術語(一)納稅人(二)課稅對象(三)課稅標準(四)稅率(五)稅收能力和稅收努力(六)起征點與免征額(七)課稅基礎《財政學》(第五版)

稅率的劃分--

比例稅率、定額稅率、累進稅率圖8-1定額稅率、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基累進比例定額0稅率《財政學》(第五版)

全額累進稅與超額累進稅比較表8-1全額累進稅與超額累進稅比較(單位:元)

稅級稅率(%)適用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稅所得(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稅所得(元)全額累進稅額(元)超額累進稅額(元)25000以下2025000250005000500025001~5000030500002500015000750050001~75000407500025000300001000075001~10000050100000250005000012500

//

1000001000005000035000《財政學》(第五版)

第二節(jié)稅收術語和稅收分類二、稅收分類(一)所得課稅、商品課稅和財產課稅(二)直接稅與間接稅(三)從量稅與從價稅(四)價內稅與價外稅(五)中央稅與地方稅《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一、稅收中的公平與效率(equityandefficiencyfortax)二、公平類稅收原則與效率類稅收原則(equitycriterionandefficiencycriterion)三、稅收中性(neutrality)問題(taxneutrality)《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一、稅收中的公平與效率(一)稅收原則的提出(二)稅收中的公平與效率《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稅收中的公平與效率1.稅收應以公平為本2.征稅必須考慮效率的要求3.稅收公平與效率的兩難選擇《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二、公平類稅收原則與效率類稅收原則(一)公平類稅收原則(二)效率類稅收原則《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公平類稅收原則受益原則能力原則效率類稅收原則促進經濟發(fā)展原則征稅費用最小化和確實簡化原則

《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三、稅收中性(neutrality)問題1.稅收中性的含義2.稅收超額負擔或無謂負擔(excessburdenordeadburden)《財政學》(第五版)

第三節(jié)稅收原則PFEDGHQOBCS+TSDA圖8-2稅收的超額負擔(圖中的FDE即是)《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一、稅負轉嫁與歸宿概述(summaryoftaxshiftingandtaxincidence)

二、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guī)律(thelawoftaxshifting

andtaxincidence)三、我國的稅負轉嫁(taxshiftinginChina)《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一、稅負轉嫁與歸宿概述(一)稅負轉嫁與歸宿的含義(二)稅負轉嫁方式《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稅負轉嫁方式1.前轉方式2.后轉方式3.其他轉嫁方式(1)混轉(散轉)(2)消轉(3)稅收資本化《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二、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guī)律1.商品課稅較易轉嫁,所得課稅一般不易轉嫁2.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的課稅較易轉嫁,供給彈性較小、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課稅不易轉嫁3.課稅范圍寬廣的商品較易轉嫁,課稅范圍狹窄的難以轉嫁。4.對壟斷性商品課征的稅容易轉嫁,對競爭性商品課征的稅較難轉嫁5.從價課稅的稅負容易轉嫁,從量課稅的稅負不容易轉嫁《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PP1P2OP3DSS’SS’Q圖8-4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的稅負轉嫁和歸宿

圖8-3供給彈性大于需求彈性的稅負轉嫁歸宿SQDDSS’P2P1P3OS’P《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三、我國的稅負轉嫁(一)我國已經存在稅負轉嫁的經濟條件(二)有關稅負轉嫁的政策性問題《財政學》(第五版)

第四節(jié)稅負的轉嫁與歸宿有關稅負轉嫁的政策性問題(一)深入研究稅負轉嫁的機理有重要意義(二)稅負轉嫁和制定稅收政策及設計稅收制度有密切關系

(三)稅負轉嫁會強化納稅人逃稅的動機,應強化稅收征管工作

(四)自然壟斷行業(yè)的稅負轉嫁居于優(yōu)勢,應加強對這些行業(yè)的價格管理(五)提高所得課稅比重,縮小稅收轉嫁的范圍和空間

(六)實行價外稅,有利于增強商品課稅稅負歸宿的透明度

《財政學》(第五版)

本章小結【關鍵詞】稅收的強制性稅收的固定性稅收的無償性納稅人課稅對象課稅標準比例稅率累進稅率起征點和免征額稅收基礎商品課稅所得課稅財產課稅直接稅與間接稅從量稅與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