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原因、趨勢與建議_第1頁
當前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原因、趨勢與建議_第2頁
當前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原因、趨勢與建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當前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原因、趨勢與建議

1.大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

到1994年底,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已進展到32個,人口達到9053.8萬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達到6820萬人。據(jù)抽樣調查,城市人均出行次數(shù),從80時代初每天2次多一點,提高到90時代初的2.7次〔東京1968年2.48次,京阪神城市圈1990年2.57次,漢城1991年2.21次,亞特蘭大1972年2.49次--依據(jù)國外有關資料〕。再加上數(shù)目膨大的流淌人口,城市的生產和生活強度增加,使城市內部客貨運交通承受沉重的壓力。

2.大城市已經成為全國經濟進展的重心。

全國32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以7.6%的城市人口占有1/4的國民收入,全國工業(yè)產值的1/4在大城市中,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4通過大城市實現(xiàn)〔依據(jù)《中國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整理〕,而實現(xiàn)這些人員流淌和物資交換的主要載體是城市交通。

3.大城市作為區(qū)域交通的樞紐作用日益明顯。

大城市交通運輸量在全國交通中占了很大比重。大城市負擔著大量的客貨運輸、換乘、換裝、中轉、集散任務,突出表現(xiàn)為出入口交通和過境車輛的增加,嚴峻地沖擊著城市內部交通運輸。全國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市區(qū)對外客運量占全國總客運量的1/7,對外貨運量占全國的1/5〔依據(jù)《中國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整理〕。

實踐告知我們,城市交通特別是大城市交通,需要要有一個適應經濟社會的大進展,當前,世界現(xiàn)代城市交通正進入以信息化為目標的新時期,一個包括道路建設、客貨運體系和交通掌握管理組成的快速、便捷、舒適、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tǒng),是衡量當前城市現(xiàn)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識。提高現(xiàn)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進展的客觀趨勢,也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樣才能整治我國的城市交通焦灼、逐步實現(xiàn)城市的交通現(xiàn)代化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問題--特別是我國特有的問題--的'生成緣由;制定適合國情的進展目標;然后,采用現(xiàn)實的瞻前顧后的有效對策。

一、當前大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緣由

1.道路容量嚴峻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一貫處于低水平狀態(tài),只是近十年方開始有較快進展,人均面積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盡管增長幅度較快,仍趕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長速度。目前全國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個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積只有3.5平方米,致使中心區(qū)約有50%的車道上高峰小時飽和度達到95%,全天飽和度超過70%,這些路段終日繁忙,非常擁擠,有的路段持續(xù)堵塞6.5小時以上,中心區(qū)平均汽車行程車速每小時降到10公里左右。

為什么在道路建設不斷上升的狀況下,交通擁擠還如此嚴峻?其徑直緣由是道路面積嚴峻不足。首先,我國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尚不及發(fā)達國家的1/3。其次,我國大城市市區(qū)正處在從中心區(qū)向郊區(qū)化擴散過程中,近幾年城市道路建設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開發(fā)的市區(qū)和郊區(qū),相對來講,中心區(qū)的道路面積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產開發(fā)集中于市中心地區(qū),產生了過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負荷運載。此外,我國城市中占用道路和人行道問題一貫得不到有效解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