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9課詩歌與小說教案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9課詩歌與小說教案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9課詩歌與小說教案_第3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9課詩歌與小說教案_第4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9課詩歌與小說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第9課《詩歌與小說》【課標解讀】課標闡述:知道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課標領會:1.要求學生掌握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的形成、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2.需要掌握時代的變遷對文學的影響,從而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進而把握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颈菊n分析】詩歌是人類心靈的窗口,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結、積淀,人們的思想、情感在這里郁積、釋放。明清小說則將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納入到創(chuàng)作視野,這都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全景,還蘊涵這作者對現(xiàn)實的敏銳洞察和批判。一、知識與能力了解我國古代詩歌與小說的發(fā)展歷程。掌握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的形成、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認識時代的變遷對文學的影響。二、過程與方法運用史料:引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從中收集與本課相關的文學資料。思維能力:通過學習本課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文學源于生活,反映現(xiàn)實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從文學作品中捕捉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不同時代不同藝術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異彩紛呈,絢麗多姿,以其獨特的意蘊與風格,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重點: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難點:理解時代的變遷對文學、藝術風格的影響?!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圖片(幻燈片展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作品中的人物圖像。)圖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呢?(學生:我國的四大名著)它們又都出現(xiàn)在什么時期呢?(學生答:明清時期)文字是人類抒情達意的窗口,文學則是時代精神火花的凝結、積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與小說的海洋,體驗古代文人的悲喜世界,感悟不同時代風情的多彩多姿。二、講授新課(一)“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閑隙吟風騷?!薄对娊洝?、楚辭與漢賦

1、《詩經》、楚辭在古代,人們在勞作或生活時,為了提高效率、減輕疲勞,或表達喜怒哀樂的心情,常常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呼聲,最初的詩歌就這樣誕生了。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大家知道中國古代詩歌的源頭是什么嗎?(學生答:“風”“騷體”)進一步了解“風”指《詩經》中的風,“騷體”指的是楚辭學生自主完成:《詩經》收集的是哪一時期的詩歌?它由哪三部分成?采用的藝術手法有哪些?楚辭有何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設計小貼士”:由于本目內容比較簡單,一些基本知識點在語文的文學常識中已經學過,因此完全可以有學生自主完成??梢愿鶕?jù)學生已了解的《詩經》中的詩歌,讓學生知道《詩經》除了極少數(shù)幾篇,完全是反映現(xiàn)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19世紀前期法國人比奧的專論《從詩經看中國古代的風俗民情》明確說明:《詩經》是“東亞傳給我們的最出色的風俗畫之一,也是一部真實性無可爭辯的文獻,”“以古樸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上古時期的風俗習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fā)展程度?!?、漢賦賦是繼《詩經》、《楚辭》之后,在中國文壇上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大家都搜集了哪些材料呢?(學生根據(jù)預習時搜集的漢賦材料,課上交流展示。)舉例補充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二)“李杜文章在光焰萬里長”唐詩教師:唐朝時中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繁榮、開放、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詩歌的輝煌,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據(jù)所學知識,大家對唐詩了解有幾分?學生交流展示:按照時間,唐詩的創(chuàng)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設計小貼士:學生平時積累的文學知識與歷史知識相結合,能夠初步解決課本中涉及到的唐詩的基本知識點。(1)展示材料:《將進酒》(節(jié)選)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洞和范鸥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jié)選)杜甫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教師:以上作品能反映出李白、杜甫怎樣的詩歌風格?并從時代背景的角度加以分析。學生總結: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杜甫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表達強烈的憂患意識。李白生活在大唐鼎盛時期,他的詩歌較多的反映了盛世的繁華、人們思想的積極昂揚狀態(tài);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之時,他所經歷的多是戰(zhàn)爭苦難,其詩歌大多是批判現(xiàn)實之作。★設計小貼士:以上四首詩是學生學過的作品,學生相對比較好理解。此處亦可適當補充詩歌產生的背景,以加深作品風格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如《早發(fā)白帝城》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是杜甫探望妻兒時所作。詩人憂國憂民、忠君、念家、懷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此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詩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揭露了執(zhí)政集團的荒淫腐敗。教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得出怎樣的歷史認識呢?學生總結:一定時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對這一時期政治和經濟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教師:由此,大家交流分析中唐以后的代表人物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是什么?學生結合課本內容理解并加以體會(白居易的作品通俗流暢,平易近人。表達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和對民間疾苦的同情)。教師:如果我們把唐代稱為詩的時代,則宋代被稱為什么?學生:詞的時代。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下面我們就來體味宋詞帶來的藝術魅力。(三)“眾里尋他千百度”宋詞教師:我們以前所學過的有哪些關于宋詞的文學常識?學生(交流展示):宋詞是繼唐詩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名”,依調填詞叫“依聲”。詞別名“長短句”。宋詞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還有一種為花間派?;ㄩg派的代表人物:溫庭筠等;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等材料展示: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破陣子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教師: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與蘇軾的詞風有怎樣的區(qū)別?學生總結:辛棄疾的詩多了一份沉郁和悲涼。教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學生總結:和時代背景有關,北宋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發(fā)展、商業(yè)都市興起、文人階層發(fā)展壯大。而南宋,山河破碎,統(tǒng)治者偏安于江南地區(qū),辛棄疾的詞充滿了報效國家,收復中原的愛國之情。★設計小貼士:以上詞是學生所熟悉的作品,學生相對比較好理解,以加深作品風格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教師:婉約派的詞代表及其作品特點,大家自主了解。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明確即可。(四)“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元曲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了解元曲的所抒發(fā)的愁悶情懷★設計小貼士:回顧此前所點撥的知識點,元朝統(tǒng)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社會被分為四個等級,漢人地位低下,漢族文人進取無望,備受壓抑。以加深作品風格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也可適當補充一些文學常識: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xiàn)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兩者都采用北曲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清小說教師:小說是伴隨城市商業(yè)經濟的繁榮而發(fā)展起來的。宋代前後﹐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都市的繁榮﹐為民間說唱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場所和觀眾﹐不斷擴大的市民階層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這種發(fā)展﹐從而產生出新的文學樣式──話本。明代經濟的發(fā)展和印刷業(yè)的發(fā)達﹐為小說脫離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進入文人書面創(chuàng)作﹐提供了物質條件。明代中葉﹐白話小說作為成熟的文學樣式正式登上文壇。我國明代的“四大奇書”是哪些?學生: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西游記》﹑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材料展示:材料一:傳統(tǒng)的輕商觀念開始淡化.這種風氣深深浸染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為被歌頌的對象進入文學世界。材料二:《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有鮮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為醒世計,非為罵世也”。作者雖然極盡諷刺之能事,卻是要挽救被諷刺的這一群,正所謂“善者,感發(fā)人之善心;惡者,懲創(chuàng)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憫人的手筆描寫了八股制度下眾多儒林人士的悲劇性命運,進而展開了一幅封建科舉時代的社會風情畫,抨擊了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為中國古典諷刺小說中的圣品。胡適《吳敬梓評傳》“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教師:通過以上材料,概括明清小說的特點有哪些?學生總結:小說中浸染這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小說中充滿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教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呢?學生總結:明清時期社會背景。政治上,專制制度的腐朽;經濟上,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思想文化上,拜金逐利風氣盛行、印刷術的完善。【練習反饋】一、課堂練習有人認為,明清文學觀念的演進,使世俗現(xiàn)實生活日漸成為小說關注的焦點。通過家庭、愛情、婚姻的糾葛變化、盛衰興亡,反映社會人際關系,展現(xiàn)時代風尚面貌,提供生動完整細膩的社會生活畫卷。明清小說呈現(xiàn)這一特點的根本原因是A.專制主義強化

B.商品經濟發(fā)展

C.拜金主義盛行

D.輕商思想淡化反饋:答案B。本道題大部分學生能答對。本題考查明清小說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需要抓住關鍵詞“根本原因”二、課后練習明清時期,小說進入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呈現(xiàn)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當時文學中成就最為突出的領域。明清小說代表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其中《紅樓夢》深刻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1)小說繁榮的原因有哪些?(2)明清小說中,從內容上反映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有哪些作品?答案:(1)明清時期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市民階層的崛起;明清印刷業(yè)的發(fā)展。(2)《聊齋志異》、《紅樓夢》、《儒林外史》、“三言”“二拍”【板書設計】春秋:《詩經》戰(zhàn)國: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反思應對】1、本教案使用中的亮點:(1)緊緊圍繞課標的要求來組織課堂教學。能夠結合學生所學的文學常識完成對本節(jié)課基本知識點的點撥和掌握。對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能夠利用材料進行分析整合,問題的設計也是能夠圍繞課標來展開。2、本教案使用后的建議:(1)因本節(jié)課內容相對簡單,部分知識是學生以前學過的文學常識,因此課堂中課大膽取舍,突出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材料討論,認識時代的變遷對文學的影響。(2)在閱讀史料的方法和關鍵信息的提取上,教師還應進行點撥,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取關鍵信息。備課資料1.屈原的生平介紹及作品戰(zhàn)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及其創(chuàng)作的楚辭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屈原(前339—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國宗室貴族,曾任楚國左徒之職,與楚王商議國事,發(fā)布政令。他主張改革楚國政治,制定新的法令,選拔賢能者擔任官吏。楚國舊貴族的代表人物對屈原進行誣陷攻擊,楚懷王幼子子蘭、楚懷王寵姬鄭袖、上官大夫等日進讒言,楚懷王不察忠殲而將屈原免職并流放。由于楚懷王不理睬屈原提出的聯(lián)齊抗秦的正確外交方針,所以屢受張儀欺騙以致客死于秦。楚頃襄王繼位以后,屈原再次被流放。前278年,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郢都,屈原在極度悲憤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楚辭中的代表作。屈原的作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夫》等25篇。這些作品強烈地表達了屈原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和豐富無比的想象力。在《離騷》中詩人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和對未來的探索,表達了堅貞的愛國情感,抨擊了黑暗腐朽勢力。詩中運用了恰當?shù)谋扔?,虛構出神游天上的幻境。魯迅稱贊屈原的《離騷》“逸響偉辭,卓絕一世”?!短靻枴肥且黄妍惖氖吩?,全詩提出了170多個問題,從自然現(xiàn)象、天地始生和神話一直問到古代的歷史傳說,表達了詩人對真理的頑強探索精神。屈原所作《九歌》共11篇,是經過重新加工的民間祭歌,創(chuàng)造了乘龍駕霧、來去飄忽的云中君、湘君、大司命、河伯等藝術形象。屈原所作的楚辭是我國古代詩歌藝術發(fā)展的新的里程碑,它打破了古代四言詩的傳統(tǒng)格式,從楚地民歌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句式錯落多變,音調鏗鏘有力,很適合表達復雜而多變的思想內容。屈原的作品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財富,而且也是屬于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吨袊袑W教學百科全書歷史卷》2.唐朝詩歌介紹唐代歷史揭開了中國古代最為燦爛奪目的篇章。唐代政治開明,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頻繁,國力強盛,呈現(xiàn)出一派興盛的輝煌局面。自太祖開國,太宗承位,直至玄宗的100多年間,采取了開明的政治,使李唐社會保持了長期的穩(wěn)定,經濟上也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為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促使了唐代文化藝術的全面繁榮。唐代推行以詩取士、以書取士的科舉制度,進士科考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考詩歌創(chuàng)作,這樣詩歌寫得好壞直接關系著一個人的政治前途。以詩取士從制度上帶動了整個社會崇尚詩歌的風氣,從封建帝王到落泊文人,從達官貴人到引車賣漿之徒,無不以能詩為榮。唐代的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詩歌的熱烈愛好者,他們不僅經常自己寫詩,而且也常常鼓勵別人寫詩,并大力提拔能詩者,為詩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詩歌是構筑唐代文化史高峰的一座巨大豐碑,唐代的詩歌空前繁榮,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成為大唐王朝時代的文化標志。詩歌是唐代藝術精神的集中點,詩歌不僅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現(xiàn)出社會繁榮興旺、人文精神昂揚蓬勃的大唐氣象。唐代詩歌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初唐(618—713年),著名詩人有王勃、陳子昂等??蛇m當介紹陳子昂的詩壇成就,他力排前代“逶頹靡”的詩風,崇尚雄健剛勁的語言風格,主張作詩要有“風骨”,代表作是《登幽州臺歌》。盛唐(713—766年),這一時期是一個詩星璀璨的時代,唐詩的發(fā)展達到了繁榮的頂峰,詩壇上名家輩出,流派眾多。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描寫了悠閑寧靜的山水田園生活,在藝術上很有成就。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贊美王維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边@一時期另一詩派是邊塞詩,其作品既描繪了雄奇壯麗的邊塞風光,也反映了邊塞軍人無畏的氣概、樂觀的精神、思鄉(xiāng)的情懷和將士苦樂的差異等,為唐詩增添了新鮮壯麗的色彩,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等人??梢酶哌m的“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參的“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亂石走”等膾炙人口的名句來加以分析。盛唐時期成就最高的當屬李白、杜甫。李白蔑視權貴,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詩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想象豐富,手法夸張,意境深遠,具有突出的浪漫主義風格,有“詩仙”之稱,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我國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有“詩圣”之稱。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亂前后由盛轉衰的時代,一生貧困失意,顛沛流離,因而他的詩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層人民在戰(zhàn)亂前后的悲慘境遇,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懷。他的詩風深沉濃郁,跌宕有致,語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中唐(766—835年),此時唐王朝經歷了安史之亂后,元氣大傷,原來潛伏著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種昂揚樂觀的情調,在中唐時期成為主流。其杰出代表是白居易,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倡導詩歌沿著“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現(xiàn)實主義方向發(fā)展,在藝術上追求淺顯平易的詩風。晚唐(836—906年),這一時期成就較高的詩人是杜牧和李商隱,后人把他倆稱為“小李杜”。這兩位詩人的詠史詩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現(xiàn)實,但也都流露出個人失意的頹喪情緒。3.中國古代小說的發(fā)展脈絡有人以“變文”之名作為散韻相間、兼說兼唱之文體的概稱,甚至進而把它作為所有敦煌講唱作品(包括只說不唱、只唱不說的講唱作品)的統(tǒng)稱。變文是僧徒——職業(yè)的唱導者宣唱的記錄本。所謂“變文”,即倡導化俗的“談辯”“應變”之文?!靶≌f”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外物篇》?!肚f子·外物篇》云:“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薄靶≌f”與“大達”相對,指無關宏旨的瑣屑言論。將“小說”和“大道”比較。大道:宏觀言論,如正統(tǒng)散文、詩歌;小說:瑣碎言語,有點發(fā)牢騷的味道。漢代班固《漢書·藝文志》云:“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議,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班固認為小說為九流之末,但肯定了它作為文學類別的存在。魏晉時,各種文學類別劃分已經很明顯,逐漸為人們接受。小說有了比較完整的篇章結構,擺脫了“殘俗文學”的粗制濫造,自此,中國文學史第一次出現(xiàn)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小說,也標志著古代小說的產生。“志怪小說”的產生,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文學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人們對現(xiàn)實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恐懼等緊張情緒往往會導致人類非理性主義滋長。后來佛教傳入,神靈怪異和信徒作品顯赫一時。文人也不是自覺創(chuàng)作,他們認為神靈怪異與寫人記事沒有什么區(qū)別,承認人鬼同時存在。還有,“志人小說”與當時崇尚清談的社會風氣有關,注重寫人,形成筆記小說的傳統(tǒng)。代表作品包括《搜神記》《神異記》《世說新語》等。唐代小說的形式主要是傳奇,產生與“溫卷”風氣有關。這類文章要求生動有趣。初唐秉承魏晉神怪遺風,中唐傳奇全面興盛,主流作品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色彩,出現(xiàn)《李娃傳》《鶯鶯傳》等優(yōu)秀作品,后期專集大量涌現(xiàn),出書成為時尚舉動。志怪色彩復現(xiàn),俠客題材誕生,更加注重刻畫人物形象。不再關注現(xiàn)實,似乎反映出大唐王朝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皞髌妗敝?,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說集《傳奇》,宋人尹師魯也將“用對語說時景,世以為奇”的《岳陽樓記》稱為“傳奇體”。發(fā)展到后來,傳奇才逐漸被認為是一種小說的體裁,如元代陶宗儀《輟耕錄》即將唐傳奇與宋金戲曲、院本等相并列,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更將所分六類小說的第二類亦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定名為“傳奇”,于是,傳奇作為唐人文言小說的通稱,便約定俗成地沿用下來。李朝威的《柳毅傳》寫人神相戀故事而“風華悲壯”(舊題湯顯祖輯《虞初志》卷二載湯顯祖評語),別具特色?!读銈鳌吠ㄟ^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描寫,將靈怪、俠義、愛情三者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奇異浪漫的色彩和清新峻逸的風神,堪稱不可多得的佳作。從貞元中期到元和末期的20年間,小說領域又崛起了白行簡、元稹、蔣防三位傳奇大家,他們創(chuàng)作的《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完全擺脫了神怪之事,而以生動的筆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