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樂至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
語文試題
(卷面分值: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老子》中貫串始終的是“道”的思想。他要求人們用“道”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首先是老子的辯證法。老子認為,“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于守著雌柔的地位,這樣就像甘愿做天下的溪澗一樣,永恒的德性就能夠得以延續(xù)保存,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tài)”“知道什么是榮耀,卻能夠安守卑賤的地位,(不強求以違反天性)這樣就回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tài)”。老子是不贊同“急躁”“炫耀”這些強求的行為的,認為它們違反天道。他說“踮起腳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自逞己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同樣地,他認為做事不可太圓滿,就像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則衰。老子認為不爭不搶、韜光養(yǎng)晦不僅不會處于弱勢,反而能立于不敗之地。人應該不自夸、不自以為是,這樣才能長久,才能明辨是非。老子提出“收斂”的思想,希望我們做事要把握一種尺度,凡事都有一個度,違反或者超過限度,就一定會受到“道”的懲罰。
《老子》中另一個重要的修身思想是“無欲無私”。與我們平時所說的“無欲無私”不同的是,老子從順應自然天道的角度提出了這一主張。順應自然,沒有過多的偏執(zhí)和欲望才能過得快樂。老子在這方面的觀點對于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有著深刻的啟示。他主張不可過分地沉浸于各種物質的聲色的享樂之中,過多的欲望反而讓人受害。人有時要懂得滿足,懂得樂于現狀,品味和珍視平凡生活中的樂趣。就像老子所說,知道什么時候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這樣就能擁抱在平凡的生活中所有的真正的快樂。現實中,人們往往追求難以得到的東西,甚至越得不到的就越覺得珍貴。但是這樣往往忽視了我們一直擁有但實際彌足珍貴的東西。老子告誡我們,做一個“無欲”的人能夠擁有更多的快樂。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而是盡力照顧別人,給予別人,他自己反而更為充足,更為豐富。過分的欲望往往得不償失。在儒家極力主張追求仕途經濟、齊家治國的時候,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這些觀點無疑和他們作了調和。我們不能說哪個更積極哪個更消極,它們都有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不可太狂熱偏執(zhí),也不可太消極處世。
馮友蘭先生認為,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而《老子》就以“天道”來指導人們遵循“人道”?!独献印分刑N含著豐富的修身智慧,即使在今天仍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在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學習老子,不是為了把書中的信條作為行事的準則,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感染古人些微智慧的光芒。重讀《老子》,能讓我們更好地反省自我,取得屬于自己的收獲。
(摘編自王培星《淺談中的修身智慧》)
材料二
對和諧狀態(tài)的追求是中華文化的另一特色,這同樣與西方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西方文化注重對立與斗爭,而中華文化更注重協調與統(tǒng)一。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和諧的追求總的來說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既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又追求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前者主要體現在“天人合一”的命題之中,講求天與人之間、天的運行規(guī)則與人的行為規(guī)范之間、主觀精神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的契合與溝通;而后者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則是在“中庸”理念的指導下,以“禮”為規(guī)范性要求,以“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禮記·中庸》)的理想和諧境界為追求目標。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效法天地之德,提倡人們學習上天健動不已的精神,即便遭遇困苦挫折,也要不屈不撓;學習大地厚重廣闊的胸懷,孜孜于修身立德,這樣才能承載萬物。正如《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痹诶硐肴烁袼茉旆矫?,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倡導自強不息,又注重厚德載物。明清之際的大學問家王夫之指出,“不懈于動”是社會的基本運行準則和個人的基本行動準則。顏元也說“一身動則一身強,一家動則一家強,一國動則一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顏習齋先生言行錄》卷下),明確指出剛健進取是成就個人、強大家國的重要方式,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惰怠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剛健進取并不是提倡盲動,也不是提倡行為上走極端,不偏不倚、中正之道仍然是剛健行為的基本原則。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君子以仁道精神在個人生命與社會有機體中的現實呈現為己任,持之以恒,終身以之。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特別是儒家文化以崇德為精要。儒家對理想人格的所謂“內圣”設定,即以廣義的仁愛精神為內容,具體的道德規(guī)范有很多,包括仁、義、禮、智、信、恭、寬、敏、惠、孝、悌等。這些道德規(guī)范成為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人格評判的主要依據、政權興衰的關鍵因素。中華傳統(tǒng)文化雖然也有人性本惡或者人性不善不惡的論點,但對人性善的堅持一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儒家要求人們通過“忠恕之道”“克己復禮”等方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善。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觀也主要體現在道德人本主義觀念之中,這種思想認為,人的價值建立在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和諧的社會家庭關系之中。儒家認為社會家庭關系的基本方面可概括為“五倫”,指的是君臣關系、父子關系、兄弟關系、朋友關系、夫妻關系,《禮記·禮運》中說,“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慈、孝、良、悌、義、仁、忠等構成五倫關系的道德準則,是做人的根本。
(摘編自高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氣神》)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老子認為做事不可太圓滿,就像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則衰。所以做事不能太用心,差不多就行了。
B.老子告誡我們一個“無欲”的人能夠擁有更多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學習圣人不存占有之心,放棄任何追求。
C.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和諧的追求總的來說包括“天人合一”思想和受“中庸”“禮”影響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D.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觀主要體現在道德人本主義觀念之中,對人性善的堅持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不二之選。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儒家主張追求仕途經濟、齊家治國,道家提出的觀點無疑和儒家作了調和,使它們有了一致性,都值得我們借鑒。
B.我們今天學習老子,感染古人些微智慧的光芒,能讓我們更好地反省自己,取得屬于自己的收獲,指導我們的人生。
C.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效法天地之德,既學習上天健動不已的精神,又學習大地厚重廣闊的胸懷,修身立德,承載萬物。
D.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特別是儒家文化以崇德為精要,以廣義的仁愛精神為理想人格的內容。
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第三個分論點的一項是()(3分)
A.曾國藩主張“公爾忘私,國爾忘家”。
B.《貞觀政要》中:“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p>
C.魏征進《諫太宗十思疏》。
D.蘇洵曰:“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p>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5.《老子》中貫串始終的“道”對我們的日常行為可以有哪些指導?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老人與海(節(jié)選)
海明威
“東北風,微風,”老人說,“天氣對我有利啊,魚兒。”他的左手抽筋還沒完全好,但它慢慢能張開。
“我討厭抽筋,”他想,“這是身體的背叛?!庇袝r人們會因為食物中毒上吐下瀉,在眾目睽睽之下大煞風景。他覺得抽筋也是對自己的羞辱,尤其是孤身一人的時候。
太陽落下去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打氣,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薩布蘭卡的一家小酒館里,他跟一個從西恩富戈斯來的大塊頭黑人比手勁,那個黑人是碼頭上力氣最大的。整整一天一夜,他們倆把胳膊肘撐在桌面那道粉筆線上,前臂伸直,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兩人都試圖把對方的手壓倒在桌面上。煤油燈下,他一直盯著那個黑人的胳膊、手和臉。相持八個小時之后,他們每四個小時換一次栽判,好讓裁判有時間睡覺。血從他和那個黑人的指甲縫里滲了出來,他們倆都死死地盯著對方的眼睛、手和前臂,人們走進走出,坐在靠墻的高腳椅上觀看。墻壁是木制的,漆成明亮的藍色,燈光把他們兩人的影子投射到墻上。黑人的影子大得出奇,隨著微風吹動燈盞,巨大的影子在墻上搖曳。
整個晚上,兩個人風水輪流轉,人們把朗姆酒送到那個黑人嘴邊,給他點燃香煙。朗姆酒一下肚,那黑人就會拼命使勁兒,有一回他把老人的手扳下去將近三英寸,那時候的老人還不是老人,而是“冠軍”圣地亞哥。但是老人又把手扳了回來,兩人成了平手。當時,他有把握擊敗黑人,那是個好樣的黑人,一個了不起的運動員。天亮時,人們要求把比賽定為平局,可裁判卻直搖頭。老人用足了力氣,硬是把黑人的手一點點往下扳,直到落在木頭桌面上。比賽從星期天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個星期一早上才結束。人們要求算作平局,因為他們得到碼頭上去干活兒,把成袋的蔗糖裝上船,或者到哈瓦那煤行去上工。其實人人都想讓比賽有始有終。可不管怎么說,他結束了這場角逐,而且是趕在大家必須去干活兒之前。
打那以后好一陣子,人人都管他叫“冠軍”。春天里他們又進行了一場比賽。他輕而易舉就贏了,因為在第一場比賽中,那個來自西恩富戈斯的黑人被他打垮了自信心。后來他又比賽過幾次,就不再參加了。他堅信,只要自己一心想要做到,就能打敗任何人。他也確信不疑地認為,掰手腕對用來釣魚的右手不大好。在幾次練習賽中,他曾經試著用左手,可他的左手總是不聽使喚,不怎么得力,他對左手毫無信賴可言。
此刻還有一點陽光,老人想直到晚上天氣轉冷之前,這只手應該不會再抽筋,可是到了晚上,真擔心它會出什么幺蛾子。
一架飛機從他頭頂上飛過,沿著航線前往邁阿密,他眼看著飛機的影子驚起一群群飛魚。“有這么多飛魚,說明附近一定有鲯鰍?!彼贿呎f著一邊把身子向后仰,他想試著向船后靠,去看看那只魚群,但是因為海水顛簸,他只能暫時坐著不動。小船在慢慢地前進,他一直望著飛機,直到它消失在視線盡頭。
坐在飛機里一定會覺得很新奇,他想。不知道從那么高的地方望下來,大海是什么樣子?要是他們飛得不是太高,一定能從空中清楚地看到魚。在捕龜船上的時候,我待在桅頂橫桿上,在那么高的地方甚至也能看到不少東西。從那兒往下看,鲯鰍的顏色顯得更綠,你能看見它們身上的條紋和紫色斑點,還有游動著的整個魚群。為什么在黑沉沉前景的海流中飛快游動的魚,背部都是紫色的,而且一般來說都有紫色條紋,又或斑點?鲯鰍看上去是綠色的,這當然是因為它們實際上是金黃色的。不過,當它們實在餓極了要吃食的時候,身體兩側會現出紫色條紋,跟大馬林魚一樣,這是因為憤怒嗎?還是因為他們極速逃竄所引起的?
天快黑的時候,老人那根粗釣線被一條鲯鰍咬住了。他第一次看見那條鲯鰍是在它躍出水面的時候,在最后一縷陽光的照射下,它呈現出真金一般的顏色,在空中狂亂地掙扎搖擺。那條鲯鰍驚慌得一次次躍出水面,好像在做雜技表演。老人費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著粗釣線,左手把鲯鰍往回拉,每扯回一段釣線,就用赤著的左腳踩住。等魚到了船尾,絕望地來回亂竄亂跳,像尖刀一樣砰砰地砍向船身。老人探出身去,把這條帶著紫色斑點,金光燦燦的鲯鰍拎進船里。那魚的嘴在鉤子上抽搐一般急促地張合不停,又長又扁的身體、尾巴和腦袋在船底亂撞一氣,直到老人用木棍猛擊那金閃閃的魚頭,它才顫抖一陣,紋絲不動了。
老人把魚從鉤子上取下來,又裝上一條沙丁魚做魚餌,扔進海里,然后他慢慢挪到船頭。他洗了洗左手,在褲子上擦干。他把沉重的釣線從右手換到左手,又在海水里洗了洗右手,這當兒,他眼里望著太陽沉入大海,還有那斜入水中的粗釣線。
“你們還是老樣子,一點兒沒變?!崩先苏f。不過,他觀察著拍打在手上的水流,發(fā)覺船走得明顯慢了。
“我來把兩只槳橫綁在船尾,這樣一來,夜里就能讓它慢下來,”他說,“你們能熬夜,我也行。”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血從他和那個黑人的指甲縫里滲了出來”,不僅表現了比賽僵持之久,更體現了老人面對強大對手剛毅頑強、永不服輸的意志。
B.為展現老人釣鲯鰍的過程,運用了“挪”“拽”“拉”“踩”等一系列動詞,表明了老人捕魚動作熟練卻又異常艱辛。
C.小說首尾老人的內心獨白,表現了老人和魚一搏高下的決心,同時也體現出了老人將魚視為同類和平等對手的觀念。
D.細致描寫老人成功捕獲鲯鰍后用海水洗手的場景,表現了老人悠閑自得的狀態(tài),凸顯了老人的自信和從容。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運用大段文字描寫飛機過后老人的心理活動,從老人自身角度表述所思所想,使其形象更加真實、豐滿和立體。
B.在掰手腕的比賽過程中,通過裁判、觀眾和黑人的不同反應,從側面襯托了老人的硬漢精神。
C.小說運用了豐富的細節(jié)描寫和多樣的修辭手法,使敘事風格簡明、生動、熱烈、典雅,極具海明威個人特色。
D.小說不斷切換人稱視角,不僅避免了敘述的單一性和局限性,而且能夠充分全面敘述故事和呈現人物。
8.小說插敘了圣地亞哥比賽掰手腕的情景,請分析其作用。(4分)
9.古往今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哪怕千鈞重壓,依然昂首挺立。結合圣地亞哥與文天祥在困境而前的各自表現,談談中西方文化對“英雄”的不同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二歲而孤,少有志操。既長,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遷大理寺丞,母喪去官。晏殊知應天府,聞仲淹名,召置府學。服除,以殊薦,為秘閣校理。仲淹泛通《六經》,長于《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zhí)經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jié),自仲淹倡之。歲大蝗旱,江、淮、京東滋甚。仲淹請遣使循行,未報。乃請問曰:“宮掖中半日不食,當何如?”帝側然,乃命仲淹安撫江、淮,所至開倉振之,且條上救敝十事。元昊①反,改陜西都轉運使。延州諸寨多失守,仲淹自請行,遷戶部郎中兼知延州。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元昊請和,召拜樞密副使,除參知政事。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覆官吏,日夜謀慮興致太平。以疾請鄧州,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贈兵部尚書,謚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瞻族人。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思,邪、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選自《宋史·范仲淹傳》,有刪改)
①元昊:西夏開國君主。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B.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C.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D.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愿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待郎/徙青州/會病甚/請潁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堪”在文中解釋為“忍受”,與成語“苦不堪言”中的“堪”含義相同。
B.“召置府學”和“沛公則置車騎”(《鴻門宴》),兩句中的“置”不同。
C.“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和“老者衣帛食肉”(《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食”字含義不同。
D.樞密,指樞密院,是宋代掌軍事機要和邊防等的最高國務機關之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仲淹刻苦求學,不懼艱難困苦。他夜以繼日不停學習,冬天將水澆在臉上使自己清醒。有時僅以喝粥度日,卻不以為苦。后來終于考中進士。
B.范仲淹愛護百姓,關注民生疾苦。江淮等地蝗災、旱災嚴重,地方上卻不報告,范仲淹深感擔憂,奏明朝廷,皇帝也為之感動,命他前往賑災。
C.范仲淹才兼文武,捍衛(wèi)國家疆土。他雖為文人,卻有武略,身為將領,號令清楚,愛撫士兵,對歸附的羌人也誠心相待,敵人不敢輕易進攻其轄境。
D.范仲淹抱負遠大,期待天下太平。擔任副相后,他裁減了那些依靠權幸得授官職的冗員,對官員進行考核審查,日夜謀劃國事,希望天下大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
(2)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14.范仲淹去世后,為什么數百名羌人酋長深感傷心?請結合原文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共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王沂孫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小貼金泥,不知春在誰家。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殷勤說與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春風,幾度飛花。
周草窗,即周密,是詞人的好友,他們經常結伴游越地山水。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毀于兵火,終身寄寓杭州。古代根據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用合于十二律的簫管十二,分別置蘆葦(葭)灰于孔中,封閉室內,用羅縠蒙上,哪一節(jié)氣到了,哪一律管葭灰就飛出。小貼金泥:古時習俗,在立春日貼泥金紙的帖子,上書“宜春”或詩句。
1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庭院背陰處尚存殘雪,風也不時吹動門簾,玉管中的葭灰飄然飛出。雖已立春,但處處充滿殘冬的寒意。
B.“滿樹”二句化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暗喻“個人”即詩人生活雖凄涼但性情高潔。
C.“江南自是離愁苦”三句表明詩人與友人同是羈旅天涯,尚不如飛雁可歸平沙,隱隱帶有亡國之恨。
D.“幾度春風,幾度飛花”采用“反復”這一手法抒寫詩人深婉而沉郁的思想情感,韻律感強,值得玩味。
16.陳廷焯評價王沂孫的詞“感時傷事,纏綿溫厚”,結合本詩,請分析表述了哪些豐富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的句子是“,”。
2.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價值追求的句子是“,”。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樹為喻,指出強大的事物都是從微小開始萌發(fā)的兩句是:,。
4.《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連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的句子是:,。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中,表現詞人夢里歸鄉(xiāng),與妻子相見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情形的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題~19題。
比起武夷山、鼓浪嶼等福建知名旅游目的地,永泰這座縣城有些“低調”。但從發(fā)展勢頭上來看,永泰的旅游正在經歷①的變化。
天門山、百漈溝、大樟溪、姬巖……相較于海濱城市,永泰的旅游資源,顯得更加多元。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早先大規(guī)模的火山噴發(fā),使永泰的地貌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名山翠林、縱橫交錯的峽谷與湖、泉、瀑、溪、奇石、怪洞相交融,構畫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而從唐宋開始的建城史,也為永泰沉淀了大量寺廟、古莊寨等遺址、古跡。這讓永泰有了發(fā)展全地域、全季節(jié)旅游的自信。
從“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通過招商引資,永泰的好山好水成功吸引了一批文旅項目落地。近年來,當地融合自然、生態(tài)、綠色環(huán)保、研學旅游等概念,打造集旅游休閑、娛樂互動于一體的歐樂堡海洋世界,嘗試實現“在山里看?!保尅昂!雹凇4送?,兩座攜程度假農莊也已落地永泰,未來計劃讓農莊成為鄉(xiāng)村微度假目的地,通過信息技術,游客③就可以享受葡萄藤編織、柿染、河燈祈福等諸多全景VR體驗,成為永泰全域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新發(fā)力點。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永泰擁有發(fā)展全地域、全季節(jié)旅游的自信。請結合第二段內容,用偏正短語概括永泰擁有的旅游資源。(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小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題~21題。
做美術史研究,一是要讀書,①。我們從小就讀書,讀書當然要讀懂書中所說的內容,擴展知識,加強修養(yǎng),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讀畫,似乎很少講,②:一是知道畫的內容是什么。比如一幅人物故事畫,我們要知道畫中的人物分別是誰,故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一幅山水畫,知道畫的是怎樣的山水風景。這是基本層次,如果達不到,③。第二,我們不能就畫論畫,還應了解相關文化背景,也就是要讀歷史。達到第二個層次,就由外行進入了內行,便可以欣賞諸多藝術品。學無止境,尤其是敦煌石窟這樣一個內涵廣博、魅力十足的“珠玉”,必將不斷有新的發(fā)現、新的認識。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敦煌學研究行列,共同開發(fā)文化藝術寶庫,使敦煌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閃耀出光芒。
20.下列句子中引號的用法,與文中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是莎士比亞的名言。
B.巨獸和小鳥從表面看來,它們之間是“水火不相容”。
C.我記住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D.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據媒體報道,如今一些年輕人偏愛寺廟游。數據顯示,2023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相關景區(qū)門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
材料二《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薄痘茨献印た姺Q訓》:“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諸已?!?/p>
材料三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招兄?/p>
以上材料對我們新時代青年頗具啟示意義。請以“求神·求人·求己”為主題,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樂至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測試
語文試題參考解析
1.C2.A3.D
4.①論證語言平實準確;②采用并列式的論證結構,三個分論點并列;③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
5.①順其自然,避免急躁;②謙虛低調,不自夸,不炫耀;③知足常樂,珍惜平凡生活;④注意“收斂”,做事要把握尺度。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A.“做事不能太用心”錯誤。由原文“老子認為不爭不搶,韜光養(yǎng)晦不僅不會處于弱勢,反而能立于不敗之地。人應該不自夸、不自以為是,這樣才能長久,才能明辨是非”可知,做人做事應該不自夸、不自以為是,不是說做事不能太用心。
B.“放棄任何追求”錯誤。由原文“圣人不存有占有之心,而是盡力照顧別人,給予別人,他自己反而更為充足,更為豐富”可知,我們要學習圣人不存占有之心,盡力照顧別人,給予別人,而不是放棄任何追求。
D.“不二之選”錯誤。由原文“但對人性善的堅持一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可知,對人性善的堅持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使它們有了一致性”錯誤。由原文“在儒家極力主張追求仕途經濟、齊家治國的時候,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這些觀點無疑和他們做了調和。我們不能說哪個更積極哪個更消極,它們都有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可知,只是將二者做了調和,二者并不是一致的。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個分論點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特別是儒家文化以崇德為精要。
D.選項論述的是六國失敗破滅的原因,與“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無關。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特點的能力。
解答此類題型我們可以從論證的語言、論證方法、論證的結構等角度作答。
論證語言上:原文“西方文化注重對立與斗爭,而中華文化更注重協調與統(tǒng)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倡導自強不息,又注重厚德載物”中“更”“又”字的運用,使得論證更嚴密,語言更平時準確。
論證結構上:材料二從三個角度進行了,第一個角度為:對和諧狀態(tài)的追求是中華文化的另一特色;第二個角度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效法天地之德,提倡人們學習上天健動不已的精神;第三個角度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特別是儒家文化以崇德為精要。所以從論證結構上來說采用了并列式的論證結構,三個分論點并列。
論證方法上:材料二引用了《周易》、《禮記禮運》等語句,采用了道理論證法,論證在理想人格塑造方面,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倡導自強不息,又注重厚德載物,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調道德人格的建構與完善,特別是儒家文化以崇德為精要。在論證對和諧狀態(tài)的追求是中華文化的另一特色時,將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對比,所以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從論證方法的角度來看,材料二在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
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回歸,在理解文章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子是不贊同“急躁”“炫耀”這些強求的行為的,認為它們違反天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順其自然,避免急躁。
老子認為不爭不搶,韜光養(yǎng)晦不僅不會處于弱勢,反而能立于不敗之地。人應該不自夸、不自以為是,這樣才能長久,才能明辨是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謙虛低調,不自夸,不炫耀。
老子提出“收斂”的思想,他意在希望我們做事要把握一種尺度,凡事都有一個度,違反或者超過限度,就一定會受到“道”的懲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收斂”,做事要把握尺度。
老子主張不可過分的沉浸于各種物質的聲色的享樂之中,過多的欲望反而讓人受害。人有時要懂得滿足,懂得樂于現狀,品味和珍視平凡生活的樂趣。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知足常樂,珍惜平凡生活。
6.D7.C8.①圣地亞哥在左手抽筋的情況下,想起了比賽,符合他此時的心理,在情節(jié)設置上有合理性;②表現圣地亞哥疲倦時,為自己增加信心;③凸顯圣地亞哥剛毅頑強,永不服輸的精神形象;④加大了故事容量,充實了文章內容。
9.①圣地亞哥掰手腕時奮力拼搏和捕魚時的全力以赴,體現了西方崇尚個人的戰(zhàn)斗意識,強調個人的價值,為自我而戰(zhàn),為靈魂尊嚴而戰(zhàn),為人之精神而戰(zhàn)。②文天祥面對被囚禁以及元朝的威逼利誘誓死不屈的精神,表現的是東方文化所推崇的氣節(jié)和國家意識,注重堅守隱忍,自我犧牲,體現了中華民族強烈的集體意識。
6.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
D.“悠閑自得”錯,描寫老人成功捕獲鲯鰍后用海水洗手的場景,主要是凸顯老人的自信和從容。故選D。
7.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C.“多樣的修辭手法”錯,語言以簡練為特色,修辭手法并不多樣,“敘事風格……熱烈、典雅”錯,本文敘事語言洗練含蓄,內心獨白富有韻味,風格也不是熱烈、典雅。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
①“他覺得抽筋也是對自己的羞辱,尤其是孤身一人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打氣,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薩布蘭卡的一家小酒館里,他跟一個從西恩富戈斯來的大塊頭黑人比手勁”圣地亞哥在左手抽筋的情況下,想起了比賽,符合他此時的心理,在情節(jié)設置上有合理性;②“為了給自己打氣,他想起了那次在卡薩布蘭卡的一家小酒館里,他跟一個從西恩富戈斯來的大塊頭黑人比手勁”“在第一場比賽中,那個來自西恩富戈斯的黑人被他打垮了自信心”他在那場比賽中,盡管艱苦,但是最終取得了勝利,插敘了圣地亞哥比賽掰手腕的情景,表現圣地亞哥疲倦時,為自己增加信心;③“老人用足了力氣,硬是把黑人的手一點點往下扳,直到落在木頭桌面上。比賽從星期天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個星期一早上才結束”凸顯圣地亞哥剛毅頑強,永不服輸的精神形象;④插敘了圣地亞哥比賽掰手腕的情景,情節(jié)緊張,有吸引力,加大了故事容量,充實了文章內容。
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①本文插敘了圣地亞哥比賽掰手腕的情景,“老人用足了力氣,硬是把黑人的手一點點往下扳,直到落在木頭桌面上。比賽從星期天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個星期一早上才結束”圣地亞哥為了贏得勝利,為“冠軍”榮譽而戰(zhàn),掰手腕時奮力拼搏;“老人費力地挪到船尾,蹲下身子,用右手和右臂拽著粗釣線,左手把鲯鰍往回拉……直到老人用木棍猛擊那金閃閃的魚頭,它才顫抖一陣,紋絲不動了”捕魚時的全力以赴。從這兩個主要情節(jié)看,西方文化崇尚個人的戰(zhàn)斗意識,是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強調個人的價值,為自我而戰(zhàn),為靈魂尊嚴而戰(zhàn),為人之精神而戰(zhàn)。②文天祥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愛國者,他被元朝羈押三年受盡折磨,以及元朝的利誘,他都寧死不屈,始終忠于祖國,表現出他那大義凜然的堂堂正氣。文天祥熱愛祖國、堅貞不屈的優(yōu)秀品質,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梢姡奶煜楸憩F的是東方文化所推崇的氣節(jié)和國家意識,注重堅守隱忍,自我犧牲,體現了中華民族強烈的集體意識。
10.D11.A12.B13.(1)妻子兒女的衣服、食物,僅僅能夠自足。然而喜好施舍周濟,在故鄉(xiāng)設置義莊,來供養(yǎng)同族(貧苦)之人。(2)如果憑著偌大的天下,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又不如六國了。14.①任職邪、慶二州時,對歸順的羌人有恩。②任職延州時,對歸附的羌人推心置腹,毫不懷疑。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仲淹”是“亦愿留鄧”的主語,因此應在“仲淹”前斷開,據此排除A、C兩項。
“甚”斷到“請潁州”之前,語意不通,其實它是“病”的補語,應在“甚”之后斷開,據此排除B項。
句意:升任給事中,調任荊南,鄧百姓攔住使者請求(讓范仲淹)留任,范仲淹也愿意留在鄧州,(皇帝)答應了他,不久調任杭州知州。又一次升任戶部侍郎,調任青州知州,恰逢病重,請求潁州知州,未到任所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歲。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實詞虛詞的能力。
A.“苦不堪言”中的“堪”譯為“能夠,可以”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
B.“地方上卻不報告”誤解文意。原文說“仲淹請遣使循行,未報”,“未報”的主語是朝廷,意思是朝廷對范仲淹的建議沒有回復,不是說地方官不向朝廷“報告”。故選B。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妻子:妻子兒女。置義莊里中:狀語后置句,翻譯時要調整語序,應為“里中置義莊”。里,鄉(xiāng)里,故鄉(xiāng)。贍:供給,供養(yǎng)。
(2)茍,如果;以,憑借;天下之大,定語后置,大之天下;故事,前例;下,比不上。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一點從“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思,邪、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可以看出,范仲淹在邪州、慶州時對待所屬羌人有恩,這是在范仲淹去世后羌人深感傷心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在文章中間,可以從“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可知,范仲淹對待諸羌深信不疑,這也是羌酋感戴范仲淹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譯文:
范仲淹字希文,是蘇州吳縣人。兩歲時喪父,自小有志向節(jié)操。長大后,離家前往應天府,跟著戚同文學習。晝夜不停,寒冬臘月疲憊已極,用水洗臉;食物不足,竟至喝粥以度日,他人無法忍受,范仲淹不以為苦。考取進士,擔任廣德軍司理參軍。升任大理寺丞,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晏殊任應天知府,聽說范仲淹的名聲,召見安置(他)在府學(教授學生)。守孝期滿,因晏殊推薦,擔任秘閣校理。范仲淹博通《六經》,精于《周易》,求學的人多向他請教,(他)手執(zhí)經書,講論解釋,不知疲倦。曾經拿出他的俸祿來供養(yǎng)四方的游學之士,(自己的)幾個兒子卻到了交換衣服才能出門的地步,范仲淹卻很安然。常常感奮激發(fā)地談論天下之事,不顧個人安危,一時間士大夫勉力磨煉、崇尚風骨節(jié)操,這是由范仲淹倡導的。那年發(fā)生了大的蝗災與旱災,江、淮、京東尤為嚴重。范仲淹請求朝廷派遣使者巡視,沒有回復。(他)于是請求在空隙時單獨陳奏,說:“宮廷中半日不吃飯,(情形)會怎樣?”皇帝同情憐憫,于是命范仲淹安撫江、準,所至之處打開糧倉賑濟百姓,而且分條上奏挽救弊病的十件事。元昊反叛,(范仲淹)改任陜西都轉運使。延州諸寨(防御用的營壘)多半失守,范仲淹主動請行,升任戶部郎中兼延州知州。他身為將領,號令清楚,關懷體恤士卒,對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推心置腹相待,毫不懷疑,因此敵人也不敢輕易進攻其轄境。元昊請求議和,(皇帝)征召(范仲淹入朝)授官樞密副使,轉任參知政事。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減依靠權幸被濫授官職的人,考核審查官吏,日夜謀劃實現天下太平的辦法。因病請求外任鄧州知州,升任給事中,調任荊南,鄧百姓攔住使者請求(讓范仲淹)留任,范仲淹也愿意留在鄧州,(皇帝)答應了他,不久調任杭州知州。又一次升任戶部侍郎,調任青州知州,恰逢病重,請求潁州知州,未到任所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歲。贈官兵部尚書,謚號文正。當初,范仲淹患病,皇帝常常派遣使者賜予藥物,探視問候,(范仲淹)去世之后,(皇帝)嗟傷哀悼了許久。又派遣使者到范家慰問其家人,(范仲淹)安葬之后,皇帝親自題寫了墓碑,叫“褒賢之碑”。范仲淹內心剛烈,外表溫和,性情極為孝順,因母親尚在時家正貧窮,之后雖然顯貴,除非客人到來,桌上沒有兩道以上的肉菜。妻子兒女的衣服、食物,僅僅能夠自足。然而喜好施舍周濟,在故鄉(xiāng)設置義莊,來供養(yǎng)同族(貧苦)之人。去世時,四面八方聽到噩耗的人,都為之感慨嘆息。(范仲淹)處理政事崇尚忠誠寬厚,所至之處愛民如子,邠、慶二州百姓與歸附的羌人,都畫了肖像、設立生祠來供奉他。等到范伸淹去世,數百名羌人酋長,像哭悼父親一樣悼念他,齋戒三日方才離去。
1.B2.思念友人的離愁之苦?!跋嗨家灰勾扒皦?,奈個人、水隔天遮。”寫思念杭州如一簾幽夢,但醒來卻是水隔絕,天遮斷,直接表述了對友人的無限思念。
感念故國的亡國之悲。“更消他,幾度春風,幾度飛花”以景結情,在離愁別緒中傳達出好景不長的感慨,與“不知春在誰家”呼應,抒發(fā)故國破亡之悲。
春光逝去的傷時之嘆?!霸醯勉y箋,殷勤與說年華”感慨時光易逝,年華易老。
無所依托的羈旅(漂泊)之愁?!敖献允请x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江南春色自是最讓人感受到離愁之苦的,更何況此時的我客居他鄉(xiāng),無家可歸,羈旅之愁滿懷。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詞內容的能力,理解詩人情感的能力。
B.暗喻‘個人’即詩人生活雖凄涼但性情高潔”理解錯誤,“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是點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說只夢見到滿樹幽香,滿地枝影橫斜的梅花的凄涼景色。這里寫出“個人”(即周密)生活雖然凄涼,但心態(tài)高潔。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詞中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題時,考生抓住“感時傷事,纏綿溫厚”,理解詞人的情感,即對國家,對朋友,對個人的情感解答此題?!跋嗨家灰勾扒皦?,奈個人、水隔天遮。”寫思念杭州如一簾幽夢,但醒來卻是水隔絕,天遮斷,“個人”當指周密。寫思念杭州如一簾幽夢,但醒來卻是水隔絕,天遮斷,直接表述了對友人的無限思念。
“怎得銀箋,殷勤與說年華?!币鉃椋合雽懶艑χ苊鼙硎疚拷骞P觸從跌宕轉為平收。想到你的懷念,便想覓得銀泥花箋,不嫌詞費的和你講一講如今江南春天物華。是對春光逝去的傷時之嘆,感慨時光易逝,年華易老。
“更難消,幾度東風,幾度飛花”,講這樣的離別相思,人將老去,怎能消幾番春風來,春花謝呢!和“不知春在誰家”、“殷勤與說年華”等句相照應,圍繞離情說,卻有春光無主,好景不常的感傷,抒發(fā)故國破亡之悲。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意謂理解周密懷念友人及舊游地的離情。江南春色自是最讓人感受到離愁之苦的。更何況此時的詞人客居他鄉(xiāng),無家可歸,羈旅之愁滿懷。春色之妍,與離愁之苦,對比強烈?!皼r游驄古道,歸雁平沙”,縱青驄馬游過的古道和時舟行所見的平沙落雁呢!抒發(fā)了詞人無所依托的羈旅(漂泊)之愁。
1.非曰能之愿學焉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18.①日新月異②觸手可及③足不出戶19.(1)千姿百態(tài)的火山地貌(2)奇異秀美的山水畫卷(3)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
18.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針織翻邊毛線帽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慧生態(tài)解決方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全自動小袋拆包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無人機技術研發(fā)項目合同
- 2025上海市房屋買賣合同書(簡易范本)
- 產品銷售代理合同
- 購銷校服合同范本
- 倉儲服務定金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模板化妝品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書(公開交易方式)新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英語starter unit 1 -unit7重點短語句型清單
- 排水管網更新改造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 護理服務在產科中的應用課件
- 2024年小升初語文入學分班測試卷四(統(tǒng)編版)
-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 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官方-2023年度商業(yè)健康保險經營數據分析報告-2024年3月
- 設計質量管理和保證措施及設計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閱讀理解專項訓練20篇(含答案)
- 科技論文圖表等規(guī)范表達
- 高考寫作指導議論文標準語段寫作課件32張
-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英語統(tǒng)一考試模擬演練八省聯考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