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2024.01(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對應的信息點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無效。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只需將答題卡交回??赡苡玫降南鄬υ淤|量:H1C12N14O16Na23Cl35.5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來源于生活,下列關于宣紙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A.挑選原料B.加堿蒸煮C.竹簾撈紙D.剪裁紙張〖答案〗B〖解析〗【詳析】A.挑選原料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錯誤;B.加堿蒸煮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正確;C.竹簾撈紙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錯誤;D.剪裁紙張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故選:B。2.下列表示方法正確的是()A.Na+的結構圖:B.氯化銨的電子式:C.中子數(shù)為2的氫原子:TD.CO2的電子式:〖答案〗C〖解析〗【詳析】A.Na+的質子數(shù)為11,核外電子數(shù)為10,則Na+的結構圖為,故A錯誤;B.氯化銨是離子化合物﹣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則氯化銨的電子式為,故B錯誤;C.中子數(shù)為2的氫原子的質量數(shù)為1+2=3,T或H,故C正確;D.CO2是共價化合物,C、O原子間共用2對電子對,其電子式為,故D錯誤;故選:C。3.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不相匹配的是()選項勞動實踐化學知識A用鋁鍋燒水、煮飯鋁在常溫下不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B用小蘇打作發(fā)泡劑烘焙面包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C新制氯水能使紅色布條褪色新制氯水含有D食品包裝袋中常含有鐵粉鐵粉具有還原性〖答案〗A〖解析〗【詳析】A.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進一步與氧氣的反應,A錯誤;B.小蘇打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可作發(fā)泡劑烘焙面包,B正確;C.新制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能使紅色布條褪色,C正確;D.食品包裝袋中的鐵粉具有還原性,可與氧氣反應,減緩食品氧化速率,D正確;故選A。4.已知:(硒)與為同族元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硒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ⅥA族 B.單質的沸點:C.酸性: D.與氫氣反應的劇烈程度:〖答案〗D〖解析〗【詳析】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ⅥA族,(硒)與為同族元素,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硒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ⅥA族,A正確;B.同主族元素,單質的沸點依次升高,B正確;C.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酸性越強,非金屬性:,酸性:,C正確;D.非金屬性越強,與氫氣反應越劇烈,非金屬性:,與氫氣反應的劇烈程度:,D錯誤;〖答案〗選D。5.在的無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 B.、、、C.、、、 D.、、、〖答案〗D〖解析〗【詳析】A.為有色離子,不符合題干無色溶液要求,A錯誤;B.為有色離子,不符合題干無色溶液要求,B錯誤;C.溶液,說明溶液呈堿性,在堿性環(huán)境下,與間發(fā)生反應不能共存,C錯誤;D.在進行環(huán)境下,各離子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正確;〖答案〗選D。6.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一定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裝置或操作目的檢驗化合物中是否含鈉元素驗證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Cl>C>Si驗證熱穩(wěn)定性:制備膠體〖答案〗A〖解析〗【詳析】A.利用焰色實驗,檢驗化合物中是否含有Na元素,A正確;B.鹽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不能利用該裝置比較非金屬性強弱,B錯誤;C.Na2CO3較穩(wěn)定、NaHCO3受熱易分解,所以將NaHCO3放置在溫度低的內(nèi)層試管中可以比較二者的熱穩(wěn)定性,C錯誤;D.氯化鐵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沉淀,應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備膠體,D錯誤;〖答案〗選A。7.工業(yè)上制備新型綠色消毒劑高鐵酸鈉的一種方法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B.該制備反應中是氧化劑,是氧化產(chǎn)物C.該制備反應中每生成,轉移電子數(shù)為D.高鐵酸鈉凈化水的功能與其能生成膠體有關〖答案〗B〖解析〗【詳析】A.中O為-2價,因此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故A正確;B.該制備反應中由+1價降低為-1價得到,因此是氧化劑,是還原產(chǎn)物,故B錯誤;C.由得失電子守恒,該制備反應中每生成,轉移電子數(shù)為,故C正確;D.高鐵酸鈉凈化水的功能是還原產(chǎn)物鐵離子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故D正確;故選B。8.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Fe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H2OFe2O3+3H2B.實驗時,先點燃酒精燈再點燃酒精噴燈C.選用裝置②收集并檢驗Fe與水蒸氣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D.實驗后取玻璃管中固體加鹽酸溶解,滴加KSCN未有紅色,說明Fe與水蒸氣未反應〖答案〗B〖解析〗〖祥解〗由圖可知,F(xiàn)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中,將水蒸氣通入硬質玻璃管中,在高溫下與鐵粉反應,將產(chǎn)生的氣體干燥后,再收集并檢驗?!驹斘觥緼.Fe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A錯誤;B.實驗時,應先用水蒸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即先點燃酒精燈再點燃酒精噴燈,B正確;C.收集的是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選用裝置①,C錯誤;D.用鹽酸溶解反應后的固體,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未顯紅色,可能是未反應的鐵粉將產(chǎn)生的鐵離子還原,不能說明反應未發(fā)生,D錯誤;〖答案〗選B。9.部分含氯物質的分類與對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下,與反應制取B.的化學式為,具有氧化性,可作自來水消毒劑C.的水溶液能使紅色布條褪色的原因是含有大量的分子D.的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的轉化需要加入堿〖答案〗B〖解析〗〖祥解〗由圖可知,a為氯化氫、b為氯氣、c為二氧化氯、d為次氯酸、e為氯酸鹽、f為次氯酸鹽?!驹斘觥緼.常溫下,氯化氫不能與二氧化錳反應,不能制取氯氣,故A錯誤;B.二氧化氯的分子式為ClO2,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具有殺菌消毒的能力,可作自來水消毒劑,故B正確;C.氯氣的水溶液能使紅色布條褪色的原因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使有機色質漂白褪色,故C錯誤;D.氯酸鹽轉化為二氧化氯時,氯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氯酸鹽做反應的氧化劑,則轉化時應加入還原劑,故D錯誤;故選B。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與溶液反應:B.通入冷的溶液:C.在銅片上滴加溶液:D.往足量的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鈣溶液:〖答案〗D〖解析〗【詳析】A.與溶液反應:,A錯誤;B.通入冷的溶液:,B錯誤;C.在銅片上滴加溶液:,C錯誤;D.往足量的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鈣溶液:,D正確;〖答案〗選D。11.已知氨氣為堿性氣體,常溫常壓下其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利用(固)(固)制取。下列裝置及目的均正確的是()選項ABCD裝置目的制取收集干燥吸收尾氣中的〖答案〗D〖解析〗【詳析】A.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A錯誤;B.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短導管通入,長導管逸出,B錯誤;C.氨氣是堿性氣體,不能用濃硫酸干燥,C錯誤;D.氨氣極易溶于水,可用水吸收氨氣,D正確;〖答案〗選D。12.實驗室常用金屬鈉絲除去某些有機溶劑中微量的水,反應為。用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個電子B.上述反應中每生成轉移電子數(shù)為C.理論上,可以除去分子數(shù)為D.室溫下,的溶液含的數(shù)目為〖答案〗D〖解析〗【詳析】A.物質的量為0.09mol,每個中含電子個數(shù)為10,則含有個電子,A錯誤;B.未指明氣體否處于標準狀況,無法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B錯誤;C.物質的量為1mol,根據(jù)反應可知,可以除去分子數(shù)為,C錯誤;D.的溶液溶質NaOH物質的量為0.01mol,可完全電離出的數(shù)目為,D正確;〖答案〗選D。13.將1.95gNa2O2加入水中,反應后配成50mL溶液A,進行如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編號①②③④操作現(xiàn)象溶液變紅色,20秒后褪色?。a(chǎn)生大量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ⅱ.溶液變紅色,10分鐘后褪色ⅰ.溶液變紅色,10分鐘后溶液褪色ⅱ.溶液變紅色溶液變紅色,2小時后無明顯變化A.由實驗可知,Na2O2與水反應有H2O2生成B.②、③溶液褪色與濃度較大有關C.若向①褪色后溶液中滴加5滴鹽酸,溶液將變紅D.若向④中繼續(xù)滴加鹽酸或溶液,溶液均可能褪色〖答案〗C〖解析〗【詳析】A.由實驗可知,滴加酚酞后溶液變紅,說明有堿生成,后褪色,說明有漂白性物質生成,同時結合實驗②,加入二氧化錳產(chǎn)生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說明Na2O2與水反應有H2O2生成,故A正確;B.對比②、③、④,可知溶液褪色與濃度較大有關,故B正確;C.①中溶液褪色的主要原因為生成強氧化性的過氧化氫,將有色物質氧化為無色物質,向溶液中滴加5滴鹽酸,溶液不會變紅,故C錯誤;D.由③、④可知,在堿溶液中酚酞變紅色與OH-的濃度有關,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變紅,10分鐘后溶液褪色,再滴加鹽酸后,OH-濃度減小,溶液再次變紅,對比④,可知,氫氧化鈉濃度較大時,滴加酚酞先變紅后褪色,若向④中繼續(xù)滴加溶液,溶液可能褪色,若繼續(xù)滴加鹽酸,氫氧化鈉濃度不斷減小,當溶液呈酸性,則溶液也會褪色,故D正確?!即鸢浮綖椋篊。14.消毒劑的消毒效率可用得到相同電子數(shù)時,所需消毒劑的質量大小來衡量。是一種殺菌消毒劑,其中一種制備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還原”中,消耗葡萄糖,理論上可生成B.“制備”過程,反應的方程式為C.從結晶獲得需要使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分液漏斗D.、、均可用于殺菌消毒,其中的消毒效率最高〖答案〗A〖解析〗〖祥解〗葡萄糖和氯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和氫氧化鈉、過氧化氫反應生產(chǎn)KClO2。【詳析】A.“還原”中葡萄糖中碳元素發(fā)生氧化反應得到氧化產(chǎn)物CO2,葡萄糖轉移24mol電子,氯酸鈉中氯元素由+5價降低為+4價,故生成理論上生成,A正確;B.“制備”過程反應為二氧化氯和氫氧化鈉、過氧化氫反應生產(chǎn)KClO2,反應中氯元素被還原,則過氧化氫中氧元素被氧化生成氧氣,方程式為2ClO2+H2O2+2KOH=2KClO2+2H2O+O2↑,B錯誤;C.從結晶獲得的操作為過濾,需要使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C錯誤;D.Cl2、ClO2、KClO2均可用于殺菌消毒,反應后氯元素化合價均轉化為-1價,則其中ClO2的消毒效率最高,D錯誤;故選A。15.用強光照射氯水,通過傳感器可以獲得如下數(shù)據(jù)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pH下降主要原因是光照促進HClO電離B.圖2中隨c(HClO)的減小而增大C.圖3體積分數(shù)增大是因為溶解了空氣中的D.0~150s內(nèi),隨光照時間增長,促進HCl揮發(fā),c(HCl)不斷減小〖答案〗B〖解析〗【詳析】A.氯水中含有HClO,HClO為弱酸,強光照射下分解生成HCl和氧氣,由弱酸轉化為強酸,因此pH下降,A錯誤;B.氯水中的HClO在強光照射下分解生成HCl和氧氣,因此HClO的濃度降低而氯離子的濃度增大,B正確;C.氧氣體積分數(shù)增大是因為HClO在強光照射下分解生成了氧氣,C錯誤;D.0-150s內(nèi),隨著光照時間增長,HClO逐漸分解生成HCl,因此c(HCl)不斷增大,D錯誤;故〖答案〗選B。16.硫酸亞鐵溶液可用于催化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反應原理如圖所示。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Ⅰ”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B.“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為C.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中保持不變D.反應中每脫除(標準狀況),消耗的質量為〖答案〗C〖解析〗〖祥解〗反應I的方程式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反應Ⅱ是鐵離子和二氧化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價鐵離子和硫酸的過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SO2+2H2O=2Fe2++4H++?!驹斘觥緼.反應I的方程式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該反應中氧化劑是氧氣,還原劑是硫酸亞鐵,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A正確;B.根據(jù)分析,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正確,B正確;C.反應過程中,不斷向體系中通入二氧化硫,最終轉化成硫酸,硫酸的濃度會增大,故C錯誤;D.根據(jù)反應式可知,S的化合價由+4價升高到+6價,則0.5molSO2反應轉移1mol電子,消耗0.25molO2,質量為8g,D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6分。17.已知: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在前四周期均有分布,其中A、B、C、D、E為序數(shù)不大于20的主族元素。B的一種核素常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C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B、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元素E與A同族,且其焰色實驗的火焰不是黃色;F是用途最廣泛的金屬,它的一種氧化物可以作磁性材料。請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D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B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2)A元素與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屬________于(填“離子”或“共價”)化合物;A元素與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屬于________(填“離子”或“共價”)化合物。(3)F元素的單質可以在D元素的單質中燃燒,其產(chǎn)物與水反應可以得到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寫出該化學方程式:________。(4)寫出證明D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B元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5)C、D、E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填離子符號)。(6)E元素的一種氧化物G,其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G的化學式為________,G與水反應是潛艇供氧的方式之一,寫出其化學方程式:________?!即鸢浮剑?)①.②.(2)①.共價②.離子(3)FeCl3+3H2OFe(OH)3(膠體)+3HCl(4)HClO4+NaHCO3=NaClO4+CO2↑+H2O(5)Cl->K+>Al3+(6)①.KO2②.4KO2+2H2O=4KOH+3O2↑〖解析〗〖祥解〗B一種核素常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B為C;A應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A為H;C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C為Al;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B、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D為Cl;元素E與A同族,且其焰色實驗的火焰不是黃色,E為K;F是用途最廣泛的金屬,它的一種氧化物可以作磁性材料,F(xiàn)為Fe。(1)D為Cl,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為C,最高價氧化物為CO2,電子式為:;(2)A為H,B為C,A元素與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有機化合物,屬共價化合物;E為K,A元素與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KH,屬于離子化合物;(3)F為Fe,D為Cl,F(xiàn)元素的單質可以在D元素的單質中燃燒的產(chǎn)物為FeCl3,與水反應可以得到氫氧化鐵膠體,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4)證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C元素,可通過高氯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證明,化學方程式為:HClO4+NaHCO3=NaClO4+CO2↑+H2O;(5)C、D、E的簡單離子分別為:Al3+、Cl-、K+,電子層數(shù)越多,半徑越大,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時,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故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l->K+>Al3+;(6)E為K,形成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的氧化物G,G的化學式為:K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KO2+2H2O=4KOH+3O2↑。18.黃銅礦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礦物資源,用黃銅礦制取和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已知:黃銅礦的主要成分為,其中為+2價、為+2價。為常見的黃綠色氣體。(1)“高溫焙燒”時,是________(填“氧化產(chǎn)物”或“還原產(chǎn)物”)(2)寫出黃銅礦高溫焙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3)與濾液反應生成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4)若為,則濾液的溶質為________。操作后檢驗濾渣已經(jīng)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_。(5)若誤將加入到濾液中,則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6)工業(yè)上用生物法處理的原理為(硫桿菌作催化劑):①②由圖甲和圖乙判斷使用硫桿菌的最佳條件為________,若反應溫度過高,反應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即鸢浮剑?)氧化產(chǎn)物(2)(3)Cl2+2Fe2+=2Fe3++2Cl-(4)①.NH4Cl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少量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沒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5)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6)①.30℃,pH=2.0②.溫度過高,硫桿菌失活,催化效率下降〖解析〗〖祥解〗黃銅礦與O2高溫焙燒時反應生成Cu、FeS和SO2,“酸溶”時鹽酸與FeS反應生成H2S和FeCl2,Cu與鹽酸不反應,固液混合物經(jīng)過濾得到單質銅和主要含有FeCl2的濾液A,再通入黃綠色氣體D(Cl2)將Fe2+氧化為Fe3+,再通入E調(diào)節(jié)溶液pH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經(jīng)過濾得到Fe(OH)3,最后Fe(OH)3經(jīng)焙燒得到Fe2O3,據(jù)此解答。(1)黃銅礦的主要成分為CuFeS2,其中Cu為+2價、Fe為+2價,則S為-2價,即CuFeS2中硫元素被氧化生成SO2,所以“高溫焙燒”時,SO2是氧化產(chǎn)物;(2)黃銅礦與O2高溫焙燒反應生成Cu、FeS和SO2,其化學方程式為:;(3)黃綠色氣體D(Cl2)將濾液A中的Fe2+氧化為Fe3+,其離子方程式為:Cl2+2Fe2+=2Fe3++2Cl-;(4)若E為NH3,則濾液C的溶質為NH4Cl;檢驗濾渣是否已經(jīng)洗滌干凈,只需檢驗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是否含有Cl-,則實驗操作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少量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沒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5)通入E的目的是調(diào)節(jié)溶液pH,若誤將E加入到濾液A中,則先產(chǎn)生白色的Fe(OH)2沉淀,F(xiàn)e(OH)2再被O2氧化為紅褐色的Fe(OH)3,所以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6)由圖可知,溫度為30℃,pH=2.0時Fe2+的氧化速率最大,則使用硫桿菌的最佳條件為30℃,pH=2.0;催化劑需要合適的反應溫度,溫度過高催化劑失活,則反應溫度過高,反應速率下降,其原因是溫度過高,硫桿菌失活,催化效率下降。19.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了驗證主族元素化學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進行如下實驗探究。I.探究1:元素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1)驗證同主族元素、、的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序號實驗內(nèi)容實驗現(xiàn)象1將綠豆大小的金屬投入水中與水反應快速,且有氣泡生成2將綠豆大小的金屬投入水中與水反應比第1組劇烈,且有氣泡生成3將綠豆大小的金屬投入水中

①預測第3組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②已知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則的堿性___________的堿性(填“<”或“>”)。(2)某同學取適量可溶性鋁鹽與氨水(溶質為)反應制備氫氧化鋁,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II.探究2: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3)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比較ⅦA族元素的非金屬性:

甲方案乙方案操作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燒瓶中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蘸有溶液的棉球變?yōu)槌赛S色,濕潤的淀粉試紙變藍。向中通入少量充分反應后,中液體為橙黃色,將中液體滴入試管內(nèi),取下試管,充分振蕩,靜置,試管中現(xiàn)象為①___________圖示②甲方案中發(fā)生多個化學反應,寫出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③以上兩個方案,___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的實驗能證明非金屬性:。(4)除了利用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以下陳述哪些可作為鹵族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的判斷依據(jù)___________(填字母)。A.、、的熔點逐漸升高B.、、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C.、、的固體顏色越來越深D.、、的還原性逐漸增強(5)實驗室擬用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濃鹽酸(密度為)配制溶液,需要量取濃鹽酸的體積為___________。需要使用到的玻璃儀器除了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還有___________。在配置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導致配置的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A.容量瓶水洗后沒有烘干便投入使用B.量取濃鹽酸后放置時間過長,未及時稀釋和轉移到容量瓶C.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隨之補加幾滴水再次做定容操作D.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