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_第1頁
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_第2頁
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_第3頁
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_第4頁
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第第頁貫實林業(yè)局服務基層要點材料年的月,地處沙地沙,仍看不到一點春天的跡象。狂風裹著細沙,在肅殺的荒野上盡情地肆虐。不毛的沙地,在風魔的百般摧殘下,已干癟得近乎一片死區(qū)。市林業(yè)局局長帶著所在黨支部的13名黨員從春節(jié)前就時常來到這里,住在附近的幾戶農戶家,斷斷續(xù)續(xù)快1個多月了。他們在等待,等待去年在秋季埋干造林時埋下的枝條,能否在盡快出芽破土。人們已記不得這是他們兩年來第幾次在了。

年,市林業(yè)局開展政風行風建設服務基層活動,黨組對此高度重視。黨組書記、局長趙同志在活動動員大會上號召:防沙治沙工程就是我們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的主戰(zhàn)場,我們要把作風建設延伸到生態(tài)建設的最前沿。于是全局56名黨員,組成了8個小分隊,深入到我市與內蒙沙地邊界一帶的22個,防沙治沙服務示范工程就此啟動。

一、在沙地筑起綠色屏障

縣地處沙地南部,全縣沙化土地面積達8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6.7%,趨于沙化土地面積達9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9.8%,并且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擴展,其中尤以境內22處中的6萬畝流動半流動沙丘最為嚴重,農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一年到頭打不了幾斤糧食,的群眾用這樣的順口溜形容種地的艱難:“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因風沙危害,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農業(yè)生產(chǎn)條件低下,干旱等自然災害連年發(fā)生。

市林業(yè)局的8個小分隊來到所在各個鄉(xiāng)鎮(zhèn)后,協(xié)助當?shù)卣扇 胺庠旖Y合”的辦法,封沙恢復生態(tài)和三步走造林相結合,在過去10年治沙的基礎上,填平補齊,完善體系,經(jīng)過這兩年的不懈努力,終于筑起一道長128.9公里、寬1000米的遼蒙邊界阻沙帶。同時,結合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四期及防風治沙等重點生態(tài)建設工程的實施,開展了6個重點工程建設,即遼寧省與自治區(qū)邊界防風阻沙帶工程、造林工程、綠色通道工程、農田林網(wǎng)建設工程、風沙源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到年,全縣有林面積已達到106.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3%,農田林網(wǎng)化達到80%,草原超載率小于10%,退化土地治理率達到61.5%。

二、把處務會開到農民的炕頭上

防沙治沙作為長遠大計,關鍵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長期以來,在群眾中形成一種觀念,栽樹種草遠水解不了近渴,地薄多種,得一斤算一斤,進而形成了風沙越大越開荒,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huán)。同時部分黨員干部在風沙治理上也存在著畏難情緒和“等靠要”的思想。為此,市林業(yè)局8個小分隊的同志以處室為單位,與等21個村黨支部聯(lián)合召開生活會,傾聽意見,講解政策、敞開心扉。

處務會上,通過面對面的談心活動,使市林業(yè)局的機關干部對基層干部工作的辛苦和工作的難度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一些機關干部也做了自我批評,他們動情地說:我們下來是一時的,你們則長期工作和生活在最基層,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習慣于布置任務,習慣于各種檢查,而服務意識則亟待提高。通過談心交心,基層干部也深受教育,樹立起愚公移山,艱苦奮斗,治理風沙的信心。

三、把政策送到生態(tài)建設的最前沿

與自治區(qū)接壤的縣小城子鎮(zhèn)的肖家,寬度約兩公里,過去被稱為距離最近的風沙源地,不僅直接威脅農田面積達5500畝,更為嚴重的是沙地的流沙通過這里吹向等中部城市群,黃沙陣陣,恰似一條條“黃龍”。

年月,市林業(yè)局資源林政處小分隊來到這里,協(xié)助村里及時改革營林機制,加快林權制度改革。本著“賣、送、補”的原則和“先予、后取、放活”的方針,加大宜林沙荒、“四旁”的轉制力度,對集中連片的沙荒實行低價轉讓;零星荒地、林間空地、村屯隙地及不可利用地實行無償或有償轉讓;凡是農民個人投資植樹造林的,按照國家和省市的相應補貼標準,給予苗木補貼;農民進行“四旁”植樹和種植桑樹、寒富蘋果等經(jīng)濟林,以政府采購的方式,無償給農民提供苗木。同時,堅持“誰造林、誰經(jīng)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私人造林,實現(xiàn)林定權、樹定根,讓群眾吃上“定心丸”,堅決不造無主林。目前,全村的林木98%以上都是個體造林。

小分隊的同志給村委會當參謀,在全村9000畝耕地上退耕4500畝用于治沙造林,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辦法實施造林。并選用抗旱能力強的哲林四號等優(yōu)質樹種作為主栽品種,責任制層層落實到位,樹木成活率年年都在95%以上。樹木長勢良好,目前,肖家已得到基本治理。

四、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群眾心里。

由果樹站、林業(yè)技術推廣站、林業(yè)果樹科學研究所組成的三個防沙治沙服務小分隊以“寒富蘋果科技服務大篷車”和“防沙治沙服務講師團”的形式,帶著20萬本科技小冊子,深入到所在村,現(xiàn)場指導果樹生產(chǎn),苗木培育和草方格栽植技術。由計劃財務處黨支部組成的防沙治沙小分隊深入所在的3個國營林場苗圃,逐個分析、逐個解剖,通過分類施策,鼓勵引導林業(yè)場圃練好自身內功,積極發(fā)展林下經(jīng)濟,不斷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同時將積極爭取資金,改善了這3個貧困林場的危房600平

米。

在一年多的包,防沙治沙服務示范工程中,8個小分隊的干部下去盡量不驚動基層,住在村里,食宿全部自理。不斷以實際行動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

五、涌現(xiàn)出一批先進典型

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共產(chǎn)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愛麗同志整個春季沒有休息,來到風沙最嚴重的村,無償為農民傳授防病防蟲技術,足跡遍布的鄉(xiāng)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在密不透風的灌木叢中,指導農戶防病,多次暈倒在現(xiàn)場,群眾親切地叫她“蟲子大姐”、“林農群眾的啄木鳥”。

市林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工程師,市直機關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康同志,身患癌癥,仍然戰(zhàn)斗在林果技術推廣一線,無償為群眾傳授果樹栽培管理技術。人們戲稱他是非洲人,除了臉上皺褶和牙齒是白的,其余都是黑的。他說:有了病,趁現(xiàn)在還能走路,就更應該多為群眾做點事情。

果樹站高級工程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