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的故事》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_第1頁
《“貝”的故事》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_第2頁
《“貝”的故事》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_第3頁
《“貝”的故事》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識字3“貝”的故事一、教學目標1.認識“甲、骨”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漂”,會寫“貝、殼”等9個字,會寫“動物、貝殼”等9個詞語,積累“珍、幣”等生字拓展的12個詞語。2.朗讀課文,能講述“貝”字的故事,了解“貝”作偏旁的大多與錢財有關。3.能借助圖片,了解“鏡、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二、教學重難點1.認識“甲、骨”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漂”,會寫“貝、殼”等9個字。2.會寫“動物、貝殼”等9個詞語,積累“珍、幣”等生字拓展的12個詞語。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1.小朋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悮?,看,(手指圖片)你覺得這貝殼怎么樣?(課件出示各種各樣貝殼的圖片,請小朋友們欣賞。)預設:“貝殼五顏六色,實在是太美了?!薄柏悮ざ嘧硕嗖剩嬗幸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關于‘貝’的故事。(板書課題,小朋友跟著寫。)3.誰來把課題讀好?(指名讀2人,齊讀。)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過渡:首先,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課文。聽清楚自讀要求。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2.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2名)3.生評價自讀,師總結。4.注意點:“珍、飾、賺”是翹舌音;“隨、損”是平舌音;“品、貧”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讀輕聲。三、精讀課文(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自由朗讀。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相機引導:第一句話寫了貝殼的作用,第二句話寫了“貝”字的起源。2.出示貝殼圖片,學生邊看邊思考:為什么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動物,可以用貝殼保護自己的身體。關注貝殼的特性。(板書“貝殼的作用”)3.教學“貝”和“殼”字,“貝”撇畫舒展,點畫干脆,將“貝”與“見”做對比;“殼”上窄下寬,上面是“士”不是“土”。過渡:瞧,這就是“貝”字和“殼”字,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4.出示圖片,理解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話?!凹坠俏闹械摹柏悺弊?,畫的就是貝類的兩扇殼張開的樣子。”5.出示圖片理解“甲骨文”:

古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現(xiàn)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下來的。6.指導書寫“甲”字?!霸弧保瑢挾?,豎寫在豎中線上7.指導書寫“骨”字,提醒學生注意上半部分的筆順,而中間的禿寶蓋,既要能夠拖住上方,又要能夠蓋住下方。注意:在生字書寫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小朋友去觀察漢字最重要的部位。8.“貝”字是如何形成的呢?看圖片。了解“貝”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的形成過程。(板書“貝”的“起源”)9.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中的前兩句話。過渡:請小朋友們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兩句話又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呢?2.相機指導:這兩句話講的都是“貝殼”在古時候的用處。第一句話是貝殼可以充當飾品;第二句話是貝殼可以充當錢幣。3.再次出示第一句話,請小朋友們齊讀。4.教學兩個多音字“當”和“漂”。5.出示圖片理解“飾品”和“佩戴”的含義。6.出示第二句話: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于是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過渡:貝殼除了可以做飾品還有什么特點呢?7.指導書寫“錢”和“幣”,“錢”:右邊是兩橫一撇;“幣”;一撇加個“巾”字。8.出示各個時期的銅幣、紙幣讓小朋友理解“錢幣”的含義。9.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所以,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比如,“賺、賠、購、貧、貨”。請小朋友齊讀。教學“財”字,擴詞:財物、財富、錢財。10.你知道‘賺、賠、購、貧、貨’各是什么意思嗎?請結合本文和生活經(jīng)驗猜一猜。賺:指得利得錢;賠:指損失錢財;購:指用錢買;貧:指窮,沒錢;貨:指貨物或賣。11.出示賭博、打賞、貴重、貸款,這些詞語,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12.出示“銅鏡”和“珠寶”的圖片。猜一猜“鏡”、“珠”這兩個字的含義和它的偏旁有什么有關。(“鏡”的偏旁“钅”與金屬有關?!爸椤迸c玉石有關。)13.指導書寫生字“與”、“關”?!芭c”:豎折折鉤的第一折在橫中線上。“關”:第四筆長橫在橫中線上,撇捺要舒展。14.齊讀第2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1.介紹“倉頡造字”的故事。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山,忽然看見一只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fā)現(xiàn)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guī)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嗎?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并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