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納米纖維素復合PLAPBA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E/24/wKhkGWYDbR-AN0WaAAJnzcUvtYU770.jpg)
![功能化納米纖維素復合PLAPBA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E/24/wKhkGWYDbR-AN0WaAAJnzcUvtYU7702.jpg)
![功能化納米纖維素復合PLAPBA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E/24/wKhkGWYDbR-AN0WaAAJnzcUvtYU7703.jpg)
![功能化納米纖維素復合PLAPBA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E/24/wKhkGWYDbR-AN0WaAAJnzcUvtYU7704.jpg)
![功能化納米纖維素復合PLAPBA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E/24/wKhkGWYDbR-AN0WaAAJnzcUvtYU77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中國在2007年頒布“限塑令”開始,塑料包裝行業(yè)的研究人員逐漸將發(fā)展的目光從傳統(tǒng)石化基原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轉(zhuǎn)移到對環(huán)境沒有危害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中,如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己內(nèi)酯(PCL)等。其中,PLA具有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低、易于成型加工、力學性能優(yōu)異等優(yōu)點,同時對比其他降解材料,聚乳酸成本更低。因此,PLA成為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降解材料。PLA結晶度高、斷裂伸長率低、韌性和熱穩(wěn)定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應用。為了克服這些缺點,通常需要對其進行改性處理,常用的改性方法包含物理改性和化學改性兩種。從目前市場應用角度看,物理共混法運用最為廣泛,主要因其工藝簡便、成本低、產(chǎn)品研發(fā)靈活多樣,能廣泛滿足應用領域?qū)酆衔锊牧闲阅芏喾N多樣的要求。在所有與PLA共混的聚合物中,PBAT是一種由脂肪族聚合物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芳香族聚合物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聚而成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它綜合了脂肪族聚酯優(yōu)異的降解性能和芳香族聚酯良好的力學性能,具備較高的延展性、斷裂伸長率、耐熱性和抗沖擊性。因此,作為PLA的共混材料得到廣泛研究。纖維素主要來源于植物,是大自然中一種可再生的材料。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不斷倡導發(fā)展可循環(huán)經(jīng)濟,研究人員將纖維素這種成本低、易制取、可降解的綠色資源作為研究開發(fā)的重點。纖維素納米纖維(CNF)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或者它們相結合的方法制備得到,具有高透明、高結晶、低密度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等特點,因此,作為納米填料在共混體系中得到廣泛使用。它不但能夠降低材料的成本,還能賦予材料某些特殊性能,如機械性能、流變性能、高反應活性等。由于CNF表面含有豐富的羥基,并且極性高、比表面積大,因此屬于親水性填料,粒子間常因氫鍵相互作用發(fā)生團聚,無法在水和極性溶劑中均勻分散。使用時常需要對其進行改性處理。本文采用KH550對CNF進行接枝改性,然后使用PPG對接枝后的CNF進行包覆處理,得到高分散性以及能改善聚合物體系相容性的CNF-PPG納米粒子。隨后,選用PLA、PBAT為聚合物基體,制備了PLA與PBAT不同質(zhì)量比的PLA/PBAT薄膜以及PLA/PBAT/CNF、PLA/PBAT/CNF-KH550和PLA與PBAT不同質(zhì)量比的PLA/PBAT/CNF-PPG復合薄膜。通過對薄膜機械性能、熱穩(wěn)定性和阻隔性能的研究,為共混體系中兩相不相容問題及填料分散性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也為PLA未來在薄膜領域的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摘要: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為改性劑對纖維素納米纖維(CNF)進行功能化改性,并用聚丙二醇(PPG)對改性后的CNF進行包覆,制備了CNF-PPG納米粒子。將其作為填料加到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合物基體中,用溶液澆鑄法制備了PLA/PBAT/CNF-PPG復合薄膜。通過FTIR、XPS、SEM、DSC、TG對薄膜進行了表征,探討了PLA與PBAT的質(zhì)量比及CNF-PPG納米粒子的添加量對復合薄膜機械強度、熱穩(wěn)定性、阻隔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PLA/PBAT薄膜比純PLA薄膜具有更高的韌性和熱穩(wěn)定性;當m(PLA)∶m(PBAT)=90∶10、CNF-PPG納米粒子用量(以PLA和PBAT的質(zhì)量為基準,下同)為10%時,PLA/PBAT/CNF-PPG(90/10/10)復合薄膜的拉伸強度達到(33.38±0.64)MPa,斷裂伸長率為39.97%±0.67%;復合薄膜最終降解溫度從純PLA膜的394℃提高到435℃;復合薄膜的水蒸氣和氧氣透過系數(shù)分別為4.98×10–14
g·cm/(cm2·s·Pa)和8.86×10?14cm3·cm/(cm2·s·Pa),與純PLA膜相比,分別降低了33.6%和23.5%。結論(1)采用溶液澆鑄法制備了不同質(zhì)量比的PLA/PBAT薄膜以及PLA/PBAT/CNF、PLA/PBAT/CNF-PPG復合薄膜。PLA與PBAT共混后,脆性降低,韌性得到了極大提升。并且所有薄膜的Tend均高于400℃;紫外光透過率在波長400nm范圍內(nèi)均低于25%。因此,具備較高的熱穩(wěn)定性和紫外光屏蔽性能。(2)通過接枝與吸附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硅烷偶聯(lián)劑KH550對CNF進行接枝,再用PPG包覆,制備了一種納米填料CNF-PPG。這種改性方法有效改善了CNF表面的極性,使CNF的疏水性和分散性得到提升。并且作為增容劑的PPG,使PLA、PBAT基體間的相容性顯著增強,相分離程度大幅降低。(3)當m(PLA)∶m(PBAT)=90∶10時,將添加量為10%的CNF-PPG納米填料添加到PLA/PBAT薄膜中,得到的PLA/PBAT/CNF-PPG(90/10/10)復合薄膜在機械、熱穩(wěn)定、阻隔方面均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其中,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分別達到(33.38±0.64)MPa和39.97%±0.67%;Tend為435℃;水蒸氣和氧氣透過系數(shù)分別達到4.98×10–14
g·cm/(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陽臺隔斷門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度華為開發(fā)者安全認證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智能電網(wǎng)建設型合同型聯(lián)營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居間合同
- 2025年度滬牌租賃合同:租賃車輛使用范圍及限制
- 2025年度會所裝修合同浴室防水防漏專業(yè)施工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大數(shù)據(jù)分析及應用合同
- 2025年度商品混凝土市場推廣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科技研發(fā)合同欺詐賠償標準與創(chuàng)新成果保護
- 人工智能在商場應用
- (完整word版)大格子作文紙模板(帶字數(shù)統(tǒng)計)
- 高考語文復習:小說閱讀主觀題題型探究-解讀《理水》
- 物流營銷(第四版) 課件 第一章 物流營銷概述
- 血液灌流流程及注意事項詳細圖解
- 5A+Chapter+2+Turning+over+a+new+leaf 英語精講課件
- 相交線教學課件
- 貝克曼梁測定路基路面回彈彎沉
- 機電安裝施工質(zhì)量標準化實施圖冊
- ge680ct用戶學習aw4.6軟件手冊autobone xpress指南中文
- 2023年高一年級必修二語文背誦篇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