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模擬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模擬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模擬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模擬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模擬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擬測試卷

限時: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

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考古學者在黃河上下游、長江上中下游和遼河流域等地發(fā)掘出距今5300年左

右的彩陶,與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陜西關中地區(qū)、山西南部接壤的區(qū)域的

彩陶造型相似。這說明()

A.中原文化相對先進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審美觀念趨向同一D.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2.“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土眾民,不能不設計一套統(tǒng)治機制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

A.有利于賢德之人執(zhí)政B.標志著中國王朝的產生

C.擴大了周朝統(tǒng)治范圍D.確?;实蹖Φ胤降目刂?/p>

3.下面為西漢行政體系與監(jiān)察體系示意圖,兩者交叉平行,不相重復。這一制度

的設置()

中央-----郡(國)——縣(道/邑/國)---------鄉(xiāng)------里

—刺史部....督郵部...........廷掾部-..........,亭部

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增強地方政府自主性

C.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D.提升行政體系的效率

4.胡人牛耕圖是嘉峪關出土的魏晉墓磚畫,它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A.北方民族交融-

B-江南經濟開發(fā)1"」會

C.中外之間交往糜春沁各

n巾天藥如AqTx"飛」

D.北方政權分”

5.“漢末,劉德升首創(chuàng)行書體。曹魏時,鐘繇又創(chuàng)立真書(楷書)?!瓥|晉王羲

之吸收漢魏諸家之精華,集書法藝術之大成,兼善隸、草、真、行,被稱為

'書圣材料體現了()

A.中華文明的起源B.造字方法的多樣

C.文化的繼承創(chuàng)新D.社會風氣的開放

6.下面為唐高宗章懷太子墓的壁畫《馬球圖》(局部),描繪了唐代宮廷中開展馬

球運動的場景。作為史料,該壁畫可用于說明唐代()

A.對外交往成效顯著

B.宮廷生活奢靡無度

C.市民生活豐富多彩

D.社會風氣剛健豪邁

7.元朝在驛道上隔一段距離就設有“急遞鋪”。鋪卒在接到緊急文書后,騎快馬

日夜兼程傳到下一個急遞鋪,直到送達接收地,當時規(guī)定一晝夜要傳遞400

里。元朝設置該機構的主要目的是()

A.沖破時間空間的限制B.管理幅員遼闊的疆域

C.促進各地的經濟貿易D.加強國家的對外交流

8.明代蘇州兩次市民運動都被寫入了戲曲劇本,戲劇《萬民安》講述了傭工葛成

領導織工抗稅斗爭的故事;清代昆劇《長生殿》和《桃花扇》將感嘆興亡的

家國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據此可知,明清戲曲創(chuàng)作()

A.飽含濃厚的文化傳統(tǒng)B.緊密聯系社會現實

C.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D.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

9.清朝初期,派兵收復臺灣,設置臺灣府;平定西北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在西

藏冊封達賴和班禪,派遣駐藏大臣。由此可見,清朝為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

()

A.武力征討平定叛亂B.中央派官員直接管理

C.反抗侵略維護主權D.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10.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說辛亥革命為2000多年的歷史打了

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

和重量。材料中“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是指()

A.結束了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華民國

C.傳播了民主共和D.改變了社會性質

11.下面為1917年魯迅為北京大學設計的?;铡P;盏闹虚g,“北大”二字如一

人背負二人構成“三人成眾”的意象,寓意“北大人肩負開啟民智的重任”。

與這一寓意密切相關的是()

A.維新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

12.1944年3月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47萬軍隊抗擊了侵華日軍的64.5%;國

民黨軍隊有幾百萬人,只抗擊了侵華日軍的35.5%。如果把全部日軍和偽軍

合計起來,則共產黨軍隊抗擊了日偽軍總人數134萬人中的110多萬,即84%,

國民黨軍隊只抗擊了16%o材料說明()

A.國民黨在抗戰(zhàn)中作用微乎其微

B.敵后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唯一原因

C.敵后戰(zhàn)場成為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

D.抗戰(zhàn)時期中共力量超過國民黨力量

13.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報道:”對西方而言,這一事件已是巨大災難;對

共產主義而言,這是自俄國革命以來取得的最偉大勝利;對大多數中國人而

言,這將意味著和平?!辈牧现小斑@一事件”指的是()

A.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最終勝利B.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最終勝利

C.中國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D.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4.1916年,北京中國銀行最先聘用女子司賬,一時被稱為“銀行界之破天荒,

婦女界之新事業(yè)”。1918年,上海某理發(fā)店首次雇用了二三十名女理發(fā)師。

進入20世紀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醫(yī)療、銀行、商店、文藝、電訊等部門

均有女職員出現。據此可知()

A.南京國民政府倡導提高女性地位

B.傳統(tǒng)道德禮教觀念受到巨大沖擊

C.男女平等觀念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D.北京成為中國女權運動的發(fā)源地

15.經此一戰(zhàn),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的圖謀,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

犯新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wěn)了腳跟。這一戰(zhàn),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

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這場戰(zhàn)爭是()

A.抗日戰(zhàn)爭B.解放戰(zhàn)爭

C.朝鮮內戰(zhàn)D.抗美援朝

16.中共八大以后的十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

艱辛探索中曲折前進,形成了“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民族精神。

這些精神的共同之處是()

A.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B.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C.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D.堅持科學,崇尚民主

17.1979年,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向中央建議:“如果給廣東一個特

殊政策,經濟可能幾年就上去了?!备=ㄊ∫蔡岢鼋⒊隹诩庸^(qū)的要求。后

來中央出臺的政策是()

A.國有企業(yè)改革B.開放沿海城市

C.設立經濟特區(qū)D.加入世貿組織

18.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

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

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構想B.堅持武力統(tǒng)一成為大勢所趨

C.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D.譴責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

19.“兩彈一星”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發(fā)。在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攻關會

戰(zhàn)中,先后有26個部委,20個省市自治區(qū)的9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

院校參加,為原子彈的制造和試驗研制出10萬多種專用儀器、設備和原材料。

由此可知,''兩彈一星”的研制()

A.撐起了中國經濟崛起的保護傘B.承載了民族的精神價值和訴求

C.維護了地區(qū)及世界的和平安寧D.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和科技實力

20.下表是古希臘建筑風格的比較。這反映了古希臘()

建筑類型象征意義比例特征整體特點

多利亞式男性粗壯剛勁、雄健、簡潔

愛奧尼亞式女性修長纖細、秀美、精巧

A.建筑注重人文理念B.婦女地位的提高

C.建筑保存人神同性D.建筑師崇尚專制

21.”白晝逝去了,伊斯蘭教的醫(yī)學和科學卻反射出古希臘文化的光芒,它像一

輪明月,照亮了歐洲中世紀漆黑的夜晚?!辈牧弦庠趶娬{阿拉伯文化()

A.繼承和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遺產B.一定程度上為文藝復興提供條件

C.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

22.有這樣一幅創(chuàng)作于1493年的木雕畫:畫中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坐在左邊,正指

揮哥倫布和他的三艘船駛向一個小島,當地的土著人正紛紛逃離。這幅木雕

畫反映的主題是()

A.新航路開辟具有侵略性B.歐洲與美洲的交流加強

C.世界市場雛形正在形成D.歐洲貿易中心發(fā)生轉移

23.美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在國會休會十天前,接到國會送交其簽署的法案有意擱

置不簽,也不退回,這項法案可到期自行作廢。據統(tǒng)計,這種否決方式已經

被歷屆美國總統(tǒng)使用了700次以上。材料體現了()

A.行政權對立法權的制約B.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

C.總統(tǒng)實際權力大于國會D.總統(tǒng)與國會的矛盾激化

24.下表是1750-1850年英國專利授權數統(tǒng)計。英國專利授權數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

時間1750年1830年1840年1850年

專利授權數(個)7180440513

A.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初步確立B.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推動

C.英法殖民爭霸戰(zhàn)爭的推動D.海外殖民地的影響

25.日本學者評論明治維新時說:“鹿鳴館把歐化風潮推上極致,不僅使歐化越

來越表面化、庸俗化,而且造成民族自信心低落,國民劣等意識增強,已經

明顯阻礙日本的發(fā)展?!睋丝芍ǎ?/p>

A.推崇歐式的生活方式B.號召學習歐美的制度

C.反對極端的西化改革D.主張削弱君主的權力

26.閱讀下表,造成蘇俄(聯)農民平均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稅率(%)10.306.113.983.06

A.余糧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糧食稅的實施

C.產品配給制的廢除D.農業(yè)集體化的實現

27.有美國歷史學家認為:“新政無論有多少缺點,確實也防止了大蕭條產生最

壞的結果。通過經濟改革和興建公共工程,羅斯福做到了讓公眾保持對資本

主義和民主政府的信心,而那時這兩者似乎已經到了崩潰的境地?!边@主要

肯定了羅斯福新政()

A.促使美國經濟復興B.解決工人失業(yè)問題

C.鞏固資本主義制度D.政府干預經濟發(fā)展

28.世界物聯網是集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為一體的生態(tài)網絡,是數字經濟、

智能經濟、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全球化新經濟載體。當前,世界

所有發(fā)達國家及發(fā)展中國家都在爭先恐后研究開發(fā)、探索試驗、搶占物聯網

建設和數字經濟發(fā)展高地。這反映了()

A.全球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了本質變化B.世界邁向萬物互聯的新全球化時代

C.全球經濟穩(wěn)定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D.大國競爭推動了世界科技不斷進步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29題8分,30題12分,31題12分,32題12

分,共44分。)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秦國歷史簡表(前659年一前221年)

在位國君主要功績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等人進行改革,打敗12個西戎部落

秦孝公任用商鞅,對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秦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任用張儀為相,在六國間實行連橫策略,擊潰它們之間的

秦惠文王

合縱聯盟

采取“遠交近攻,先弱后強,各個擊破”的方針,滅六國,

秦王嬴政

一統(tǒng)天下

摘編自馬東峰、張景忠《用年表讀懂中國史》

(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戰(zhàn)國時期東方''六國”中的一個諸侯國。(2分)

(2)小歷同學根據材料認為,秦國能夠“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是因為實行了有效的

改革。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簡要說明理由。(6分)

30.面對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不怕犧牲,前仆后繼,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風中重

塑。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三幅漫畫

材料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自漢以來,一直被我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

但是到了晚清出現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機。從晚清開始,中國社會就是一個不

斷重建文化自信心的過程,這種文化自信心的建設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

和精神層面。

——廖保平《辛亥百年:鐵屋里的大國突圍》

材料三以下是歷史教材八年級上冊的部分目錄

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第20課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第18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zhàn)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第19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第22課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畫分別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哪三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晚清出現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機”指的是什

么?近代前期中國社會在精神層面是通過哪些重大歷史活動來“重建文化自

信心”的?(4分)

(3)材料三的目錄出現了錯誤,請改正,并說明理由。(提示:理由從時間和影響兩

個角度思考)(6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時空解史——見證改革浪潮】

材料一

(1)以上是同學整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歷程大事記(部分),請根據材料一并

結合所學知識,從以上年代尺中任選兩個年份作為中國的“改革年”,并說

明入選理由。(4分)

[圖文析史——感悟時代精神1

材料二

圖一邱少天:戰(zhàn)斗英雄圖二雷鋒:解放軍好戰(zhàn)士圖三王亞平:航天員

(2)上述圖片是同學搜集的時代人物代表,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時代精神的理

解。(要求:從以上人物中任選一個,結合時代背景、人物事跡闡述其體現的

時代精神)(8分)

32.不同時期不同國度在歷史上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異彩紛呈。(12分)

時間事件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公元前5世紀中后古希臘雅典伯里克利改

期革

646年開始日本進行大化改新

18世紀初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

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

閱讀上面材料,選取兩個歷史事件,自擬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

(12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答案

l.B2.C3.A4.A5.C6.D7.B8.B9.D

10.All.B12.C13.B14.B15.D16.A17.C

18.C19.B20.A21.B22.A23.A24.B25.C

26.B27.C28.B

二、29.(1)齊國;楚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任答其中一個即可,2分)

(2)【示例一】判斷:同意。理由: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等人進行改革,使國力

增強,打敗了12個西戎部落。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使秦國國

富兵強,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6分)

【示例二】判斷:不同意。理由:從材料可以看出,秦國能夠“滅六國,一

統(tǒng)天下”是秦國重用人才、實行有效的改革、采取正確的策略、國君的治國

理想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改革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6分)

30.(1)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2分)

(2)指的是:文化自信缺失?;顒樱盒挛幕\動、五四運動。(4分)

(3)將第18課改成“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第19課改成“七七事變與

全民族抗戰(zhàn)”。理由: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

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揭開了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1937年7月,日本制造了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標

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6分)

31.(1)年份:1978年和1992年。

理由:1978年12月,中共H^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作出把黨和國家

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共十一屆三

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92年,鄧小平的南

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

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1992年,中國共產黨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

(2)【示例一】人物:選擇圖一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

時代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國政府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

灣海峽。1950年10月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

戰(zhàn)火燒到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