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五章
建立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第一節(jié) 世界新聞傳播的
不平衡狀態(tài)一、傳播力量的不平衡
1.傳播媒介的分配不均; 2.新傳播技術導致不平衡加劇。 首先,某些大國憑借著強大的經濟、技術實力,企圖在電波、網絡空間構筑起新的霸權; 其次,傳播工具的普及率及其先進程度決定著信息量的獲取能力。二、傳播流向的不平衡
少數發(fā)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現代化的新聞傳播媒介和設備,壟斷了世界新聞的采集和發(fā)布市場。來自發(fā)達國家的新聞信息源源不斷地流向發(fā)展中國家,而發(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輸出的新聞,不僅數量少,而且很難為發(fā)達國家的主流媒介接受。所以國際市場上的新聞流動,基本上是單向的,即由發(fā)達國家流向發(fā)展中國家,由“北”流向“南”。三、傳播內容的不平衡
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機構根據自身的需要播報新聞,它們按照西方的政治觀點、價值觀念、文化傳統來篩選、采制新聞,因此報道內容存有很強烈的主觀觀念。第二節(jié)建立新秩序的論爭歷程一、論爭的第一個階段
197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的問題; 1976年3月,在突尼斯舉行的不結盟國家交流問題討論會,第一次鮮明地提出了建立“國際新聞新秩序”的口號。二、論爭的第二個階段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0屆大會通過《關于大眾傳播工具為加強和平與國際了解,為促進人權以及為反對種族歧視、種族隔離和反對煽動戰(zhàn)爭作貢獻的基本原則宣言》; 1980年,肖恩·麥克布賴德提出詳細的調查報告《多種聲音,一個世界:交流與社會今天和明天》;
1981年,發(fā)達國家通過“塔魯瓦宣言”; 1985年,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7年,《哈拉雷宣言》。第三節(jié) 新秩序的構想與 論爭的實質一、發(fā)展中國家的新秩序構想
1.按照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從事國際新聞傳播活動; 2.新聞傳播媒介在整個世界的分布應力求合理; 3.實行平等互利、公平合理的新聞交換原則,逐步實現新聞信息來源的多樣化和信息流動的均衡化;
4.堅持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原則; 5.強調新聞的積極作用,提倡“發(fā)展新聞學”; 6.根據上述原則和目標,各國在平等基礎上共同參加制定共同遵守的國際新聞法規(guī)。二、發(fā)達國家關于新聞傳播
秩序的觀點
發(fā)達國家認為發(fā)生在世界各國的新聞是應該共享的信息資源;新聞媒體并沒有承擔慈善事業(yè)的使命,也不是文化合作機構,而是商業(yè)企業(yè),或者至少是按商業(yè)性質經營的企業(yè)。三、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理論分歧
1.關于自由與責任的認識; 2.新聞價值觀念的差異。四、論爭的實質
反對國際新聞壟斷與控制,反對文化侵略與滲透,維護國家主權與獨立,維護民族傳統文化,保障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 第四節(jié)
論爭的初步成果與未來展望一、論爭的初步成果 地區(qū)性的通訊社: 1.不結盟國家通訊社 2.加勒比通訊社 3.石油輸出國組織聯合通訊社 4.亞洲太平洋新聞交換網 5.泛非通訊社 6.拉美特稿社二、論爭的艱巨性、復雜性
1.大多數發(fā)達國家的反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麥芽糖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投資建設鋁合金型材、配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2025年中國井式氣體滲透碳爐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河道整治土方開挖運輸協議
- 2025年度汽車借用免責及車輛使用安全協議書
- 旅游景點特色裝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充電樁充電設施投資合作協議
- 2025年度快遞倉庫租賃合同(含快遞安全監(jiān)控服務)
- 2025年度項目組臨時食宿補貼保障協議
- 2025年度房屋房貸貸款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指南
- 物理學科中的跨學科應用
- 專題07 二次函數與幾何圖形綜合問題(復習講義)(原卷版)-二輪要點歸納與典例解析
- 高中語文統編版(部編版)必修下冊第六單元 大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初三化學學情分析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共五套)
- TB10092-2017 鐵路橋涵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 化工原理-第三章-過濾課件
- 2023年通遼市中考數學試卷及答案
- 腸內營養(yǎng)考評標準終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認證備考題庫(含答案)
- 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安排活動設計word表格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