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_第1頁
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_第2頁
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_第3頁
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_第4頁
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藏族史學的起源與早期特色出處:西藏大學學報作者:孫林張月芬雪域西藏網(wǎng)2006年06月21日[摘要]本文首先對藏族神話的幾種類型進行分析,認為在藏族遠古神話及各種傳說中表現(xiàn)出神權歷史觀,而在神權歷史觀中又混和著歷史循環(huán)論和進化論思想。其次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出發(fā),對敦煌吐蕃歷史丈書,諸如《吐蕃大事記年》進行分析,認為吐蕃時代的一些歷史文書在歷史學指導思想和方法上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體系并且形成初步的傳統(tǒng)范式,歷史觀也從神權歷史觀轉變?yōu)榫哂腥宋闹髁x傾向的歷史觀。最后作者認為從所見到的吐蕃時期的一些歷史文獻來分析和推斷,至少在吐蕃王朝中期以后,其宮廷中的丈官與學者對待歷史的觀念較之以往的那種神權歷史學應該產(chǎn)生極大的飛躍。他們已充分認識到“人事”;前人的行為及活動對后人所具有的意義,對于歷史的價值問題,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在撰寫歷史時,嚴謐、準確的風格以及揮灑自由的文筆表明吐蕃的歷史學家基本擺脫了神話時代那些古老的宗教束垮和社會禁忌,顯示出他們時待歷史的態(tài)度是客觀的、輕松的。一、早期藏民族的歷史觀歷史觀是人類確定和把握自身發(fā)展道路的一個重要方式。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從過去的歲月中成長起來的,歷史對于人類而言,乃是回憶和不斷的敘說,是時間的歷程,是人類自覺探尋自我存在的境域。對于歷史,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處置方式,比如在早期社會,許多民族通常都將歷史放致于本民族的神話與傳說之中來加以回憶。神話與傳說是一個部落或民族對所信仰的神靈及祖先所作所為進行的追述,是先民的“故事”,代表著原始文化的豐富內涵。神話傳說的敘述帶有一定的歷史性,即它們包含著時間的因素和空間的因素,同時,民族神話與傳說的內容中往往包含著“氏族英雄”和“偉大的君王、祖先”一類往事。先民們通過講解這些故事來追憶本部落或本民族起源、發(fā)展以及祖先們的豐功偉業(yè),在重大節(jié)日或宗教儀式中不斷重復這類神話,便能回顧歷史,以史為鑒,教育后輩兒孫。所以許多學者都認為神話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功能,是原始社會的口頭哲學和“百科全書”。法國學者列維·施特勞斯甚至認為,通過對神話的研究,“我們在野性思維的內部發(fā)現(xiàn)了圖騰神話已引導我們去面對那種純歷史,我們可以設想,圖騰神話描述的某些事件是真實的,即使圖騰神話對事件的描繪是象征性的和被歪曲的;即使神話的歷史是虛假的,它至少以純粹的和更具標志的形式同樣表現(xiàn)了某一歷史事件的特征?!卑瓷裨挿诸悓W的規(guī)范,藏族的神話具體可分出許多類型,典型的有創(chuàng)世神話、起源神話、英雄神話、災難神話、闡釋神話等幾種。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神話所包含的歷史觀及遠古藏族祖先相關的時間與空間的意識。先看“彌猴變人神話”,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比較早的記錄這種神話的文獻是《嘛尼全集》與《五部遺教》。關于《嘛尼全集》等書成書的年代現(xiàn)仍在討論中,一般人認為,它們問世于公元12世紀左右,其中《嘛尼全集》早一些,《五部遺教》要晚一些。這兩部書所記載的與歷史相關的內容有較為古老的淵源,其中不少材料直接來自吐蕃時代的史書。在文字表述上《嘛尼全集》的描述基本上是后來史書參照的樣本,行文中帶有民間的故事痕跡,但佛教的東西很多,民間的創(chuàng)世與起源故事已經(jīng)被佛教的宗教創(chuàng)世神話所同化了。這則故事以佛教徒的觀點講述宇宙的起源及吐蕃遠古生靈的狀況,說遠古雅壟河谷群結地方氣候溫和,有茂密的山林,山上有一只靈性的年長彌猴,吸引了正在修行的羅剎女,對之產(chǎn)生了愛慕之心,此羅剎女就向彌猴求愛,彌猴先是拒絕,其后又在羅剎女的追求下不知所措,于是向觀世音求告,觀音菩薩點化彌猴,使其與羅剎女結合,生下六只小猴。很快,六只小猴又繁衍生息,產(chǎn)生無數(shù)后代。由于彌猴變人神話中具有生物自然演進為人類的觀念,所以石泰安在他的《西藏的文明》一書中認為這種歷史觀可稱之為進化論史觀。同19世紀英國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比,藏族彌猴變人神話也有一個類似的生命演進階段的劃分,其神話的推理似乎要闡釋人類的起源的規(guī)律性,按其邏輯,生命也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轉化過程,這一點倒與達爾文確有相似之處,當然,神話必竟是神話,神話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如羅剎女、觀音菩薩等作為精靈、神靈,其對人類所產(chǎn)生的作用時時都被強調著,按神話的解說,促使人類進化的因素不是遺傳變異,而是神的啟示與促動,也就是說,神的能動性是人類進化的根本動因。這種歷史觀無疑帶有濃郁的神權歷史學的特點,而這個特點也基本代表了早期人類歷史觀的總貌。在藏族遠古神話中,被記敘于敦煌吐蕃藏文文獻中的關于聶赤贊普的起源故事也帶有神權歷史學的特征。據(jù)說這位贊普的世系有三種傳說:1、是天神瑪桑之主古杰塞西的后裔。2、出自原初之夏剎族、赭面王族、廓魔冰川人及夜叉扎氏之族。3、為天神赤巴拉敦赤,后降至吐蕃為王?!币陨蠋追N傳說在藏文各類歷史文書中都能找到一些相關的佐證材料,比如脫杰王這一名號,在敦煌文獻P·T.1286號文書中以及P.T.1060、P.T.1290a/b號文書中都有出現(xiàn),后世一些苯教著作如成書于1439年的《苯教源流》與敦煌文獻的說法也頗為相似,認為脫杰王(又稱脫噶王)是天神恰氏王雅拉達珠與穆氏女一所生六子中最小的一個,本名為脫噶爾拉查。在P.T.1286號文書中,第一代王亦頓扯也被視為最高神雅拉達珠六子中的最小的一位,第一代贊普之后的歷史,按P.T.1286號文書的記載,有著連續(xù)的世系傳承,并以其身世和葬儀為標準劃分為“天上七赤王”、“地上六列王”等等。后世著作如《賢者喜宴》、《苯教源流》、《瑪尼全集》、《柱下遺教》等等基本是對吐蕃時代歷史文獻的完全照抄。在這類神話傳說中,歷史的因素即時間與空間被加以關注和表達,對其中所展現(xiàn)的神權歷史觀如果詳加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那是一種歷史循環(huán)論和進化論混和的思想。循環(huán)論歷史觀是古代亞歐大陸比較流行的宗教歷史觀,其核心說法是自人類產(chǎn)生以來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未來世界更是一團混亂,最后經(jīng)過一場大災難,宇宙又重新變得美好,然后又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此循環(huán)不已,在亞洲地區(qū),印度佛教、印度教、中國道教及許多民族與地區(qū)的宗教中,都包含著這種循環(huán)論歷史觀。這類歷史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觀念。據(jù)德國學者陸維特等的研究,循環(huán)論歷史觀應起源于原始社會古老的創(chuàng)世神話,在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字以后,具有這類歷史觀的神話的最早源頭,應為公元前2000年在古代兩河流域流傳的“宇宙大洪水神話”。藏族苯教著作《苯教源流》在敘述脫噶王的歷史時,其作者有意要表述這種古老的觀念,說:“八萬年前,天神雅拉達珠和穆氏女神色卡瑪結合,生下脫噶六子,其中幼子古赤也被稱為恰氏之子脫噶爾拉查,他被其父遣派,下至凡人之地。來到象雄與蕃地,作瑪桑與人類之祖。在此地他娶了一名叫念布岡夏白茹的女子也即念氏的女子白姜純姆為妻,生下一男孩,取名為廷格王子(rgyal-bu-vthing-ge)。王子與舅父念氏聯(lián)合作了黑頭人類之王。廷格王子娶穆氏女子沖沖噶爾為妻,生下漢地、吐蕃、霍爾三子(rgya-bod-hor-gsum),其中蕃子為蕃及至鼠年(652年),大論東贊撫服‘珞’、‘贊爾夏’,是為一年。及至牛年(653年),大論東贊于‘姑’定牛腿租。‘庸’,為大料集而始作戶口清查,是為一年。及至龍年(656年),大論東贊于‘仄木’之馬爾地方,征收牛腿稅,是為一年。及至蛇年(657年),大論東贊于夏日前往‘寧鐘’之‘也泰瓦貢’,是為一年。及至羊年(659年),大論東贊前往吐谷渾。及至猴年(660年),大論東贊仍在吐谷渾。及至雞年(661年),大論東贊在吐谷渾。及至狗年(662年),大論東贊于吐貨爾地方征集象雄之貢稅。及至豬年(663年),大論東贊在吐谷渾境。及至鼠年(664年),大論東贊在吐谷渾境。及至牛年(665年),大論東贊在吐谷渾境。及至龍年(666年),大論東贊自吐谷渾還,于悉立山谷頸部患癰疽。及至兔年(667年),大論東贊死于‘日布’。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論東贊在當時權重一時,活動范圍很大,經(jīng)常巡游各地,厘定征收稅租,安撫部眾,清查戶口,制定法律條文,議事會盟。另外,《吐蕃大事記年》作為重點記敘吐蕃各贊普活動行止的文獻,其對贊普的傳承換代和贊普的權限、能力情況也有系統(tǒng)的記載。東贊死后,贊普曾經(jīng)一度收回自己的權力,但后來至猴年(672年),贊普患天花之癥,王權又被噶氏家族奪回,贊聶多布與欽陵贊婆于雞年即673年代替贊普集會議盟。是為王室與吐蕃貴族權力斗爭的新一輪較量。此后,《大事記年》的行文對贊普與噶氏家族的活動情況均以同時載述,反映了當時雙方力量對等的事實,在羊年(695年),雙方矛盾激化,噶氏家族的贊碾衰頓公開反判,被贊普赤都松執(zhí)殺,狗年(698年),贊普又查抄噶爾欽陵之家,終于剪滅了噶氏家族的勢力。在神話時代,歷史所演繹的故事是“神權”性的,神靈、祖先是歷史的主角。但在諸如《大事記年》這樣的吐蕃文獻中,我們已經(jīng)很難見到諸神的“芳蹤”,歷史的主人已從神轉變?yōu)槿?。我們說“歷史學是于人的活動的一門科學”,《大事記年》無疑已基本達到了這一點。三、吐蕃時代的史學思想特征關于吐蕃時代的學術傳統(tǒng)問題,現(xiàn)在還少有人涉及,原因是在這個研究領域中材料較少,年代又十分久遠,再則,由于西藏后期歷史著作的作者多為佛教徒,他們對宗教的態(tài)度和興趣遠遠大于對一般學術的興趣,因此在這個方面也沒有經(jīng)意地加以記錄和研究。不過,就我們所見到的吐蕃時期的一些歷史文獻來分析和推斷,至少在吐蕃王朝中期以后,其宮廷中的文官與學者對待歷史的觀念較之以往的那種神權歷史學應該產(chǎn)生極大的飛躍。首先,吐蕃的史學家已具有了“人文傾向”的史學觀。在神話時代,歷史所演繹的故事是“神權”性的,神靈、祖先是歷史的主角。但在諸如《大事記年》這樣的吐蕃文獻中,我們已經(jīng)很難見到諸神的“芳蹤”,歷史的主人已從神轉變?yōu)槿??!叭宋摹毙缘氖穼W觀念乃是歷史學的基本觀念,具備了這類思想,也就意味著史學的真正起源。其次,吐蕃人已充分認識到“人事”:前人的行為及活動對后人所具有的意義,對于歷史的價值問題,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從《大事記年》、《贊普傳記》等文獻看,過去神話中的講述模式,即神話中由神完成的事情—作為人類行為的經(jīng)驗與仿效對象——通過講述傳授給后人這一模式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以人的事跡,人的行為和經(jīng)驗教訓為主題的講述模式成為主導性的了,歷史是寫給后人看的,這種有關歷史價值的核心命題在吐蕃時代的史學家的頭腦里應該是完全清楚的。他們既便在轉述一些看上去荒誕不經(jīng)的離奇故事時也試圖引導后來的讀者相信這些都是一種經(jīng)驗,一種在生活中與行為中可以參考學習的智慧。第三,在撰寫歷史時,嚴謹、準確的風格以及揮灑自由的文筆表明吐蕃的歷史家基本擺脫了神話時代那些古老的宗教束縛和社會禁忌,顯示出他們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是客觀的、輕松的。據(jù)人類學家研究,神話時代的歷史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宗教儀式,原始人對待神話是很認真的,對神話所講述的內容深信不疑。神話之所以能夠在無文字的時代口耳相傳,連綿傳續(xù)幾千年甚至數(shù)萬年,其主要原因便是原始人視神話如歷史,視歷史為神話。在他們眼里,祖先的事跡乃是后人遵循的樣板及模仿的對象。祖先與神靈還時刻關注著后人的所作所為,要想象祖先那樣創(chuàng)業(yè)與生活,就必須遵守祖先定下的規(guī)矩,在儀式中講述祖先與神靈的輝煌業(yè)績,教育下一代,在孩子們的心中樹立學習的榜樣。當然,就歷史學的角度說,由于神話背負著宗教的背景,其內容便缺乏完全的客觀性、科學性,這使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不足以被現(xiàn)代歷史學家所認同。與神話不同的另一種敘述方式是歷史故事,故事一般都帶有人文主義的性質。因為故事的表述由神事轉向人事,神話所具有的那種宗教束縛已逐漸被打破。在吐蕃時代的歷史著作中,其作者的寫作心態(tài)是穩(wěn)定和輕松的,對歷史的認識也是客觀的,因此象《贊普傳記》這種作品著重于對歷史人物的描述,把各種真實的事件加以一定的文字渲染,讀來生動活潑,輕松愉快。而如《大事記年》這樣的作品則以準確、認真、嚴謹見長,所記所述無不具備客觀真實性,都來讓人深信不疑,神話中那些禁忌性的觀念也逐漸被打破。有些雖然被保留下來,但已經(jīng)失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