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19/15/wKhkFmYfIzCAaliZAACpo14LqnI031.jpg)
![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19/15/wKhkFmYfIzCAaliZAACpo14LqnI0312.jpg)
![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19/15/wKhkFmYfIzCAaliZAACpo14LqnI0313.jpg)
![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19/15/wKhkFmYfIzCAaliZAACpo14LqnI0314.jpg)
![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19/15/wKhkFmYfIzCAaliZAACpo14LqnI03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消化系統(tǒng)1精選課件ppt學習目標1.掌握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2.掌握胃液、胰液和膽汁的成分與作用。3.熟悉胃、小腸、肝、胰的微細結構,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4.了解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了解口腔內消化與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jié)。2精選課件ppt第一節(jié)消化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組成
消化管
口腔
食管
胃
咽小腸
十二指腸
空腸
回腸
大腸
上消化道下消化道
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3精選課件ppt一、消化管(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上皮固有層粘膜肌層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內環(huán)外縱外膜4精選課件ppt上壁:為腭
(二)口腔1.口腔的境界和結構后界:經(jīng)咽峽與咽相通
下壁:為口腔底側壁:為頰前壁:為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咽峽:由腭垂、兩側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圍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5精選課件ppt2.舌的形態(tài)舌體:占舌前2/3舌根:占舌后1/3
舌尖:舌的前端上面:6精選課件ppt下面:舌下阜:舌下襞:舌系帶:7精選課件ppt3.牙
(1)牙的名稱和排列
ⅤⅣⅢⅡⅠ
左
上
頜
乳牙:
右
下
頜
乳
乳
乳
第
第
中
側
尖
一
二
切
切
牙
乳
乳
牙
牙
磨
磨
牙
牙
8精選課件ppt
右
上
頜
12345678恒牙:
第第第第第尖側中
左
下
頜
三二一二一
切切
磨磨磨前前牙牙牙
牙牙牙磨磨
牙牙恒牙9精選課件ppt(2)牙的形態(tài)和構造
牙冠:牙頸:牙根:形態(tài)牙質
釉質牙骨質牙
髓構造10精選課件ppt4.大唾液腺
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
11精選課件ppt
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上至顱底,下在第六頸椎下緣續(xù)食管,向前分別與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三)咽咽分三部:鼻咽:咽鼓管咽口口咽喉咽
12精選課件ppt(四)食管
食管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頸椎下緣起于咽,經(jīng)胸廓上口入胸腔,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續(xù)于胃的賁門
。1.食管的形態(tài)與位置
13精選課件ppt2.食管的狹窄:第一個狹窄部:距中切牙15cm
第二個狹窄部:距中切牙25cm
第三個狹窄部:距中切牙40cm
14精選課件ppt(五)胃1.胃的位置、形態(tài)和分部
胃中等充盈時,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小部分位于腹上區(qū)。上緣稱胃小彎,最低點處稱角切跡
。下緣稱胃大彎。
入口:賁門
出口:幽門兩口兩緣兩壁:前壁和后壁。形態(tài)賁門15精選課件ppt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幽門竇幽門管分部賁門16精選課件ppt2.胃壁粘膜的結構特點
粘膜上皮:分泌粘液固有層:含胃腺
粘膜肌層:胃底腺賁門腺
幽門腺胃底腺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細胞:分泌鹽酸、內因子17精選課件ppt(六)小腸上起幽門,下續(xù)盲腸,全長5~7m,分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18精選課件ppt1.十二指腸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腸縱襞十二指腸大乳頭19精選課件ppt
空腸上端起自十二指腸,回腸下端連于盲腸,二者借小腸系膜固定于腹后壁,蟠曲于腹腔中、下部,沒有明顯分界??漳c主要位于左上腹,管徑較粗,管壁較厚;回腸主要位于右下腹,管徑較細,管壁較薄。2.空腸和回腸20精選課件ppt(七)大腸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五部。結腸和盲腸的形態(tài)特征:結腸帶結腸袋腸脂垂21精選課件ppt1.盲腸回盲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兩個半月形的瓣,稱回盲瓣。位置:位于右髂窩內,與回腸、結腸、闌尾連接
。回腸末端開口于盲腸稱回盲口。22精選課件ppt2.闌尾位于右髂窩內,連于盲腸的后內側壁。
三條結腸帶的匯合處,是手術中尋找闌尾的標志。闌尾根部體表投影:
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稱麥氏點。23精選課件ppt結腸起自盲腸上端,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為直腸,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與乙狀結腸4部分。3.結腸24精選課件ppt4.直腸
矢狀面上兩個彎曲:骶曲:骶曲凸向后會陰曲:會陰曲凸向前25精選課件ppt5.肛管
肛柱:肛瓣:齒狀線:
上為盆膈平面,下止于肛門,長約4cm,平時處于收縮狀態(tài)。
26精選課件ppt二、消化腺(一)肝前、后緣兩緣。1.肝的形態(tài)兩面上面:肝左葉、肝右葉。下面:肝左葉、肝右葉、方葉、尾狀葉。27精選課件ppt2.肝的位置和體表投影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qū)和腹上區(qū),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
肝的上界與膈一致,右側相當于右鎖骨中線與第五肋的交點,左側相當于左鎖骨中線與第五肋間隙的交點。肝的下界,右側與右肋弓一致,不超過右肋弓下緣,中部可達劍突下約3cm,左側被左肋弓遮蓋。
28精選課件ppt3.肝的微細結構(1)肝小葉
中央靜脈肝板(肝索)肝血竇膽小管竇周隙29精選課件ppt(2)肝門管區(qū)
小葉間動脈小葉間靜脈小葉間膽管30精選課件ppt(3)肝的血液循環(huán)
門V肝固有A
肝血竇中央V小葉下V肝V
下腔V
小葉間A小葉間V31精選課件ppt4.膽囊和輸膽管道(1)膽囊膽囊底:膽囊底體表投影在右鎖骨中線與右肋弓交點處。分部
膽囊體:膽囊頸:膽囊管:32精選課件ppt(2)輸膽管道
肝外膽道包括:肝左、右管,肝總管、膽總管
。33精選課件ppt膽汁的排泄途徑:肝細胞膽小管左、右肝管膽總管十二指腸膽囊膽囊管小葉間膽管肝總管肝胰壺腹34精選課件ppt(二)胰1.胰的位置和形態(tài)分部:胰頭:胰尾:橫臥于腹后壁,約平第1、2腰椎。胰體:35精選課件ppt2.胰的微細結構
(1)外分泌部:分泌胰液(2)內分泌部(胰島)A細胞:B細胞:D細胞:高血糖素胰島素36精選課件ppt第二節(jié)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①機械性消化②化學性消化消化的方式分兩種:消化:37精選課件ppt一、口腔內消化(二)咀嚼(三)吞咽(一)唾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
通過咀嚼肌和牙齒的作用將食物切割、磨碎,通過舌的攪拌,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團,便于吞咽。是指食團由口腔進入胃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反射活動。
由唾液腺分泌產生,是無色無味近于中性的液體。其主要成份是水,含有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無機物等物質。
38精選課件ppt二、胃內消化(一)胃液的成分及作用1.鹽酸
也稱胃酸,由壁細胞分泌
激活胃蛋白酶原殺滅隨食物進入胃的細菌使食物中蛋白質變性,易于分解可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形成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鐵、鈣在小腸的吸收
胃酸的主要作用:39精選課件ppt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細胞分泌,在胃腔內鹽酸的作用下轉化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質。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適pH值為2.0~3.5,當pH>5時便失活。3.粘液
粘液由胃表面的上皮細胞和頸粘液細胞等分泌,覆蓋于胃粘膜表面,起潤滑和保護作用。參與形成“粘液-碳酸氫鹽屏障”,4.內因子
由胃腺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能與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結合,促進B12的吸收,供紅細胞生成所需。40精選課件ppt(二)胃的運動
胃的主要運動形式(1)緊張性收縮(2)容受性舒張(3)蠕動2.胃排空3.嘔吐41精選課件ppt三、小腸內消化(一)胰液的成分及其作用1.蛋白水解酶2.胰淀粉酶3.胰脂肪酶4.碳酸氫鹽42精選課件ppt(二)膽汁的分泌及其作用1.膽汁的分泌與排出
2.膽汁的成分與作用
①膽鹽可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增加脂肪與胰脂肪酶的接觸面,有利于脂肪的分解。②膽鹽達到一定濃度可聚合成微膠粒,與脂肪的分解產物形成水溶性復合物,有利于脂肪的吸收。③促進脂肪分解產物的吸收,同時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膽汁的主要作用:43精選課件ppt(三)小腸液的分泌及其作用①十二指腸腺分泌的堿性液體,主要中和胃酸,保護十二指腸粘膜不被胃酸侵蝕。②小腸腺分泌量大,大量的小腸液可稀釋消化產物,降低其滲透壓,有利于吸收的進行。③小腸液中的腸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主要作用有:44精選課件ppt(四)小腸的運動1.小腸的運動形式(1)緊張性收縮
(2)分節(jié)運動
(3)蠕動
2.回盲括約肌的功能
45精選課件ppt四、大腸內消化1.大腸液的作用2.大腸的運動(1)袋狀往返運動(2)蠕動3.排便
4.大腸內細菌的作用
46精選課件ppt第三節(jié)吸收一、吸收的部位①小腸長5~7m,食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保證了吸收時間。②小腸粘膜表面積大。腔面有環(huán)行皺襞、小腸絨毛、微絨毛三級結構,使小腸粘膜吸收面積可達200m2
左右。③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活動,可促進血液和淋巴液流動,有助于吸收。④食物在小腸內巳被消化為適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是:47精選課件ppt48精選課件ppt49精選課件ppt二、幾種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一)糖的吸收(二)蛋白質的吸收(三)脂肪的吸收50精選課件ppt(四)水和無機鹽的吸收1.水的吸收2.鈉的吸收3.鐵的吸收4.鈣的吸收51精選課件ppt第四節(jié)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jié)一、神經(jīng)調節(jié)(一)內在神經(jīng)(二)外來神經(jīng)52精選課件ppt二、體液調節(jié)1.胃泌素
①促進胃酸分泌,加強胃腸平滑肌活動②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分泌③促進胃腸粘膜代謝和生長主要作用:胃泌素由胃竇和十二指腸壁內的內分泌細胞產生。
53精選課件ppt2.促胰液素
①促進胰腺分泌碳酸氫鹽和水②促進胰酶、膽汁和小腸液分泌③抑制胃酸的分泌和胃腸的運動促胰液素由小腸上部壁內的內分泌細胞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保服務外包合同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1《中東》(第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1《分式的概念》聽評課記錄2
- 甲方終止租賃合同范本(2篇)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三角形課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5.3.2-2《命題、定理、證明2》聽評課記錄1
- 一年級下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
- 湘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1.2《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第1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一二年級聽評課記錄
- 農用拖拉機考試題庫
- GJB438C模板-軟件開發(fā)計劃(已按標準公文格式校準)
- 2023年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考試真題及答案
- 云端數(shù)據(jù)加密與密鑰管理解決方案
- 毒麻藥品試題答案
- 元明時期左江上思州黃姓土司問題研究
- 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學
- DB4401∕T 33-2019 電梯托管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
- 松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松原市招商引資服務公司組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義工財務管理制度范文
- 西安旅游景點介紹PPT模板(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