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粵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教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粵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教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粵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教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粵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教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粵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愛我中華

第一課時

音樂教案一愛我中華

課題:《愛我中華》

教材:花城版

課型: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和欣賞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的團結是國家昌

盛的前提,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睥精神風貌。

2、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愛

我中華》。

3、能大膽地,有表情地獨唱或與同學一起演唱,并能背唱

1—2首“愛祖國”的歌曲;

4、能積極參與以“歌唱祖國”為主題的班級演唱活動;

5、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

“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yǎng)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體驗、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

了解音樂風格。

2、學會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節(jié)奏型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電視機、VCD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很高興和在座的同學們認識,并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

的學習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你們愿意嗎?(愿意?。┲x謝同學們!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播放一段“少數(shù)民族服飾展”片斷,請同

學們搶答他們分別屬于哪個少數(shù)民族?將學生說的各種答案總

結歸納,并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同學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表揚。

二、引入新課:

1、由學生的回答引入:(課件:背景畫面)

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幅員遼闊、

民族眾多的國家,那么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呢?

生:五十六個民族。

師:分別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傷

佬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

傣族、黎族、伽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鮮族、柯爾克孜

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維吾爾族、怒族、

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

師:這五十六個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區(qū)環(huán)境等的不同,因此

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不同,所產(chǎn)生的歌舞音

樂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樂呢?(課件)

2、你們能舉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我的中

國心、中國人等)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三、《愛我中華》[背景分析]:

《愛我中華》是一首集中我國南北地區(qū)較有代表性的少數(shù)

民族歌舞音調創(chuàng)作而成的歌曲,4/4拍,B調式。曲式結構為三段

體,即A+B+A+C。其中,A段(領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題段,

B段和C段(齊唱部分)是與A段構成對比的段落。整段音樂既跳

蕩又平穩(wěn),表現(xiàn)出一種載歌載舞的喜悅之情。B段是一個帶有插

句性質的對比性段落,這個只有三個音(sol、rei、dao)構成的樂

段基本上重復的是一個音型,這種帶有集體舞風格特點的節(jié)奏

型,第一次輕松地將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個具有較強對比性

質的音樂段落,此段音樂的節(jié)奏型既表現(xiàn)出“呼口號”的氣勢,又

表現(xiàn)出集體舞的歡快和熱烈。整首作品有張有弛,一氣呵成。

四、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一首歌曲《愛我中華》,想不想聽老師為大家

演唱一遍???(想?。ㄕn件)聽后回答問題,并分別講解:

(1)歌曲的演唱形式:領唱、齊唱

(2)歌曲的風格特點:少數(shù)民族音調

2、師:請同學們試著跟琴輕聲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

可分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裝飾音。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前面的發(fā)聲練習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

析此首歌曲的結構。

4、教唱《愛我中華》一歌

(1)完整視唱旋律。

(2)根據(jù)感覺分析的歌曲結構特點,分段學習此歌,特別注

意B段襯詞的演唱。(音準)

(3)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1、裝飾音、修止符的運用。

2、控制整體音量。

3、高音時不要喊叫,注意聲音強弱對比。

(4)請部分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豎笛練習。

(5)完全熟練以后,三段作對比,進行力度、表情、速度變

化。讓學生感覺力度、表情、速度變化。對音樂表現(xiàn)的影響。

分聲部完整演唱。請部分同學將以上豎笛練習曲為本歌曲作伴

奏。(或部分舞蹈隊員伴舞)

(6)通過學習《愛我中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五、歌曲《愛我中華》引入少數(shù)民族歌舞音樂簡介,并欣賞

部分民族歌舞音樂。

師:我們剛才學習了《愛我中華》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

數(shù)民族歌舞音樂的特點,那么我國的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音樂都

分別有哪些特色呢?請看資料。接下來我們就欣賞部分具有代表

性的歌舞音樂。

1、先請欣賞一段蒙古族歌舞音樂。

特色:熱情、勇敢、節(jié)奏歡快

舉例:《娃哈哈》《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2、維吾爾族:被譽為“歌舞民族”

特色:開朗、奔放、造型優(yōu)美、挺拔

舉例:《娃哈哈》《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3、傣族:動作優(yōu)美靈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

舉例:《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樂。

舉例:《翻身農奴把歌唱》、《青藏高原》

六、欣賞由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全體學生進上步

熟練此歌。

七、教師總結:

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的內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

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

族的發(fā)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大到我

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我的中國心》

一、教學目標

1、學唱《我的中國心》,能以堅定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2、能夠獨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詞語言,體味歌詞描繪的意境。

3、通過本首歌曲的鑒賞、歌唱和學習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情懷。

二、學情分析

《我的中國心》是張明敏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由黃沾作詞,王福齡作曲。1984年,

在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張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國心》;同年這首歌曲獲得了中國音樂

協(xié)會歌曲編輯部頒發(fā)的第三屆神鐘獎。

三、重點難點

1>切分節(jié)奏的學習。

2、對歌曲情感的把握。

四、新課教學

1、導入:

師:前面的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海啊故鄉(xiāng)》、《七子之歌》、《東方之珠》,同學們能從中找

出什么共同點么?

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師: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因為我們都擁有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今天,

老師首先要通過一段詩朗誦,表達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愛國情懷,希望同學們也能和我一起抒發(fā)

出你內心的那一份真摯的情感,并思考:詩朗誦講述了怎樣的一個內容?

教師配樂詩朗誦《我的中國心》。

2、新課講授

1)、教師朗誦完畢,提問學生:這首詩朗誦講述了怎樣的一個內容?歌曲以海外游子眷戀祖國

的深情切入,運用了“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樣具有象征性的中國標志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

炎黃子孫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情贊美和無限熱愛。

2)、老師剛才朗誦的就是一首經(jīng)典歌曲的歌詞《我的中國心》。

教師簡介歌曲: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這首歌曲一下子打動了無數(shù)炎黃子孫的

心,引起了祖國同胞的強烈共鳴,人們都記住了那位戴著眼鏡、穿著中山裝的香港著名歌星張

明敏。從那以后,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生活的地方渚B會飄蕩著這首歌的旋律,是這首歌把億萬華

夏兒女的心緊緊地聯(lián)結在一起,讓我們零距離的感受我們是骨肉相連、血脈相承的一家人!30

年來,他無數(shù)次地登臺演唱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觀眾一起熱血沸騰,激情滿懷!這首歌為

什么牽動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個字——我的中國心!

3)、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一下這首歌曲,同時找出歌曲中哪些旋律是相似的?歌曲根據(jù)旋

律情感能分成幾個部分?

⑴學生回答:1—8小節(jié)和17—24小節(jié)相似。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析本首歌曲的結構。A段(1—8小節(jié)),表現(xiàn)了海外赤子眷戀祖國

的深情,旋律起伏不大,音樂柔和輕緩、真摯深沉;突出表現(xiàn)了海外赤子對祖國的無限眷戀之

情。B段(9—16小節(jié)),旋律起伏較大,“長江,長城”與“黃山,黃河”采用同樣的節(jié)奏,旋律由三度

音程向六度音程的遞進,顯得情緒逐漸高漲,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炎黃子孫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

情贊美和無限熱愛。A1段(17—24小節(jié)),為第一樂段的再現(xiàn),表達了對祖國感情的進一步深

化,隨著旋律的發(fā)展,全曲在高潮中結束。最后一個樂句中的“中國心”采用高八度呈現(xiàn),使情緒

表達更加激昂。

4)、教師帶領學生學唱歌曲,提醒注意結構的劃分及演唱情感的運用。

5)、在2012年春晚的舞臺上,張明敏再次演唱了這首歌曲,讓我們一同欣賞再次的經(jīng)典。

五、延伸拓展這首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歌曲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演唱者是誰。其實,他的詞曲作

者也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詞作者黃霆。

1、教師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及詞曲作者,重點介紹黃霏以及其作品。

2、欣賞黃霏其他作品。

六、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我的中國心》,希望同學們時刻牢記,我們都是中國人,無論何

時,無論何地,我們不能忘記中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都應該擁有一顆滾燙的中國心。

《我和我的祖國》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我和我的祖國》的學習,從音樂的角度聯(lián)系,祖國的大好河山。文學史詩人歌頌

祖國,贊美祖國的名言佳句,結合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媒體,把試與聽,音樂的與非音樂的,直接的與

間接的知識點融匯貫通,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之情。

2、結合近期中國發(fā)生的幾件大事“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我們眾志成城的時事熱點,讓學生

情緒飽滿的演唱歌曲,激發(fā)愛國熱情,增強歌曲音樂情緒體驗。

3、認識了解我國藝術歌曲的特點

二、學情分析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首歌頌祖國的歌曲。通過對“我和我的祖國”“我的祖國和我“詩一

般的描寫,歌頌了祖國的廣闊美麗,表達了人民和祖國永遠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割深的深情

厚意。歌曲旋律流暢,層次清楚,跌宕起伏,歌詞富于深情,真摯的情感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歌曲演唱的情緒體驗(結合時事愛國情緒)

2、藝術歌曲演唱方法(美聲唱法的一些要求)教學難點:學生對藝術歌曲的演唱風

格把握,充滿愛國熱情的音樂情緒。

四、教學過程

㈠導入:

播放“南方暴風雪”和“抗震救災”的圖片背景音樂是《我和我的祖國》。

同學們,看過這段視頻以后,我想請大家做一下評論,看看你對祖國在遭受災難和痛苦的情

況下,有種什么樣的情緒體驗?

聽完學生的回答,做一下總結。

諸如:“在祖國最為難的時刻,我和我的祖國永不分離”等

(二)進入新課:《欣賞我和我的祖國》(殷秀梅演唱)

(三)學唱歌曲: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才可能對歌曲的風格和情緒有很好的把握。試唱這

首歌的主旋律。

(四)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生動有趣地理解掌握并記

住歌詞內容,注意“字正腔圓”。

(五)教師范唱鋼琴伴奏,學生輕聲跟唱

(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看看這首歌的調號和拍號是幾拍?

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學生通過反復聆聽演唱歌曲旋律,很快能解決剛才的問題。

在用“l(fā)u(三)學生思考討論:歌曲的演唱屬于什么方法?

歌詞的寓意是怎么聯(lián)系實際的。

學生跟唱《我和我的祖國》片段,進一步感受歌曲。

(四)師問:通過欣賞《我和我的祖國》,你對中國藝術歌曲有何認識?

學生討論并發(fā)言。

師小結:中國藝術歌曲,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藝術歌曲作家所寫的獨唱、合唱歌曲.這些歌

曲都是中國聲樂的精華,大部分是聲樂教學中經(jīng)常演唱的作品.

老師彈唱:《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學生跟隨老師的伴奏學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五)藝術歌曲演唱注意事項:師問:通過聽彭麗媛的演唱大家對藝術歌曲演唱方法有哪些看

法?學生討論并回答。

老師總結:

1、息通暢自然,運用微聲練習狀態(tài)。

2、假聲帶真聲,喉嚨打開。每一個字都在狀態(tài)和位置上唱出來,可以先進行節(jié)奏舒緩的練習,

鞏固聲音。

3、咬字歸韻要精心,努力的唱好每一個字。

4、力量與控制氣息盡量均衡,嚴格按照要求去吸氣。特別是在每一小節(jié)中的強拍要有圓舞曲

的特點,使音樂流動起來。

5、高聲區(qū)用松弛的狀態(tài),口腔內含水狀態(tài),每一個字都在狀態(tài)上唱,統(tǒng)一聲音。

6、充滿感情,真摯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樂曲的高潮部分把激情表現(xiàn)出來。

(六)讓學生再次欣賞祖國“抗震救災”等圖片,把國旗舉起,讓學生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國為中國

祈福,祝福災區(qū)人民。在體驗愛國的音樂情緒中結束這節(jié)課。

《渴望春天》

一、教學目標

1、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對經(jīng)典

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

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3、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嘗試。在表現(xiàn)中體驗和實現(xiàn)自信、交流、

分享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二、學情分析

莫扎特所寫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

約,富有表現(xiàn)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弦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既

輕快、活潑,又不過分張揚;曲式結構單純、緊湊,恰倒好處,沒有一個多余的音符;音樂素材的

運用節(jié)省而富于表現(xiàn)力,第一、二、四樂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變化,第三樂句則運用變化音、

離調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動樂句的發(fā)展,典型的啟承轉合句式,從而使整首歌曲聽起來既有變

化又有統(tǒng)一,在結構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伴奏織體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輕快、

流暢;和弦的選擇以主、屬和弦為主,色彩明亮,手法簡練,有效地起到了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

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二度創(chuàng)作,通過自己準確、流暢、自如、富有表現(xiàn)力

的演唱和彈唱,通過音樂的聲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將他們再現(xiàn)出來,從而將作品所蘊藏的思想內

涵和情感意義深刻而有意味地傳達給學生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渴望春天》

難點:體會、感受6/8拍活潑、歡快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1、【導入】聽賞童聲合唱《渴望春天》

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

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和音樂的意境。

聆聽《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樂,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能用簡潔的語言來

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東西。

2、新課

1.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手指一位音樂大師畫像說:“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創(chuàng)作的,你們知道

他是誰嗎?關于他,同學們早就充滿了好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他是

哪國人?寫過什么作品?為什么會成為音樂家?……。學生發(fā)言,想知道更多的情況課后查閱資

料。)

2.復聽《渴望春天》兩遍。

1)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A、作品的體裁1男聲合唱2童聲

合唱3女聲合唱B、作品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傷C、歌曲的拍號1、3/4

2、6/83、3/8D、作品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2)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后一題

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3.學習作品的風格

1)教師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彈奏《渴望春天》,讓學生仔細聆聽老師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

下伴奏音型,拍一拍。

2)學生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邊聽邊用手劃一

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

4.介紹莫扎特創(chuàng)作《渴望春天》時的情景:

1)師: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嘆的是這

首歌曲中沒有絲毫傷感和絕望,整個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

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學生在輕輕的歌曲旋律中聽著小故事,填出與括號中相類似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歌曲的內

涵。

5.學習作品的結構

1)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后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

2)學生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分幾句,有沒有重復句?請生邊聽邊用手指出重復句的出現(xiàn),并在

師的幫助下寫出結構圖式:a+al+b+a2

6.介紹莫扎特晚期的故事,為擺脫大主教的控制而斗爭,悲慘的生活,樂觀的精神,創(chuàng)作出許多

美好的作品

1)師充滿激情的講述:世間上恐怕沒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樣,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

的痛苦有著如此鮮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時期飽受寵愛,莫扎特的一生經(jīng)歷貧窮、疾病、妒忌、

傾軋等種種坎坷,特別是到了后來和大主教發(fā)生沖突以致決裂……

2)學生認真聽故事,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要求進一步結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體會如陽光般

燦爛,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風格。緬懷一代音樂大師。

7.嘗試創(chuàng)作a+al+b+a2結構的小短歌,鞏固所學知識

1)請學生背誦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詞,根據(jù)《渴望春天》,嘗試進行旋律的創(chuàng)作。

要求注意:

1.詞曲風格要統(tǒng)一。

2.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結構。

2)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完成,師巡視指導,亦可學生哼唱,教師幫助記譜。完成后各組唱,共同評

議,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五、總結

《苗嶺的早晨》

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

《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于1975年根據(jù)同名口笛曲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樂曲

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繪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圖景,又以明快、熱烈的勞動節(jié)奏,表現(xiàn)苗

族人民的愉悅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樂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樂的“飛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們帶進了山巒起伏的苗家山寨。接著,

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顫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現(xiàn)布谷鳥婉轉清脆的歌唱和百鳥

呼應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潑的節(jié)奏,熱烈歡快的旋律,巧妙的調性轉換,與第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

對比。由小提琴和鋼琴輪流演奏主旋律,不時地插入模擬鳥兒鳴叫的簡單音調,表現(xiàn)出一個歡

樂熱烈的場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區(qū)奏出粗獷有力的音調,速度由慢漸快,

此起彼伏、互相呼應,宛如芒筒低吟,蘆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勞動號子回蕩在

山野田間。高漲而富于情趣的音樂,贊美了苗家的勤勞,表現(xiàn)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樂的緊縮再現(xiàn)。小提琴再次奏出"飛歌"的第一樂句,接著模擬鳥兒鳴叫

的聲響,樂句越來越短,與第一段遙相互應,再次重現(xiàn)苗寨的秀麗景色。

三、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

2.體驗音樂的第二樂段,感受其音樂中的歡快。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誰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呢?

2.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文化,今天我們就要到其中一個民族去探訪。聽音樂猜一猜這是

哪個民族?(苗族)

播放《苗家兒童慶豐收》教師跟音樂律動。

3介紹苗族

A.苗族主要聚集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而貴州的苗嶺,因是苗族集

中聚居區(qū)所得名。(出示圖片)

B.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會在閑暇時聚在一起,跳舞唱歌,高興時還會邊勞動邊唱歌。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

二).欣賞

1、簡介樂器:評論

A.《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根據(jù)同名口笛曲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

(出示:小提琴圖片)師:西洋樂器中的小提琴音色華美,音域寬廣,它的表現(xiàn)力極為豐富,所以經(jīng)

常作為獨奏樂器來演奏。

(出示:口笛圖片)師:口笛是笛子演奏家俞遜發(fā)用短竹管發(fā)明制作而成的。

B.聽辨:哪段音樂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播放兩遍用不同樂器演奏的第二樂段

的第一主旋)

2、完整欣賞:評論

(1)讓我們來欣賞這首《苗嶺的早晨》,邊聽邊想它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種情

緒?

小提琴演奏,這首樂曲先是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轉為歡快躍動,最后又回歸優(yōu)美,所以音樂

可分為三樂段。

3、分段欣賞評論

(1)第一段

A.從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鳥鳴,山林。)

這一段開頭的旋律富有苗族飛歌的特色。

苗族飛歌是一種山歌體裁,它的音調高亢瞭亮,豪邁奔放,有強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

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游方而放聲抒懷的一種情歌。讓我們跟著音樂也來互相邀

請吧。

B.用"啊"隨音樂演唱開頭部分。

(2)第二段

A.聽一聽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的關系是怎樣的?(重復、對比)

B.樂曲所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場面?速度與節(jié)奏?

C.再讓我們來聽一聽這一段的旋律演奏時音區(qū)有什么變化?展現(xiàn)了怎樣的旋律特點?(師生共

同分析)

三).組準備并練習評論

多么歡樂的場面,讓我們也加入他們吧!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參與音樂?(小組準備并練習)

唱歌:為學生準備好部分歌詞,請學生填寫并演唱。

伴奏: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跳舞:為音樂編一個舞蹈動作。

勞動:用道具鋤頭表現(xiàn)苗族人辛勤勞動的場面。

小組展示

3、分段欣賞評論

(3)第三段

A.聽一聽第三段音樂與哪一段相似?

第三段音樂是第一段音樂的再現(xiàn)。音樂最后又把我們帶回那苗家山寨的秀麗景色。]

再次完整體驗音樂

剛才我們一起領略了苗嶺的風光,體驗了苗族人的快樂生活,下面讓我們再聽一遍《苗嶺的早

晨》,請你將在這節(jié)課的收獲、感想或問題,用一句話寫在紙上。

四).拓展

秀美的風光、好聽的樂曲吸引著我們,讓我們再次乘著音樂的翅膀來到苗家山寨,去品

味那苗族的音樂文化。

這么美麗的山寨景色,可是有一些不道德的人惡意捕殺鳥類,亂砍亂伐樹木,造成了嚴重的破

壞,面對這種情況,你怎么辦呢?(教師引導學生有環(huán)保意識,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聆聽

苗族人民勤勞善良,聰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們知道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阿

幼朵就是苗族人,課后請同學們聆聽由阿幼朵用苗語演唱的《苗嶺飛歌》

《四季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擊拍與揮拍的方法感悟音樂,表現(xiàn)音樂。

2.通過學唱歌曲《四季歌》,讓學生了解日本音樂、以及風土人情。

3.學習音樂小知識。

能力目標:1.通過學習擊拍與揮拍的方法感悟音樂,表現(xiàn)音樂。

2.聽辨不同音樂感悟音樂。

情感目標:通過歌曲《四季歌》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激生活,感激師長,父母,同學朋友,

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但他們感悟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還有

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尤其對與來自農村中學的學生,大部分孩子更是薄弱。

重點難點

學唱《四季歌》,學習擊拍法和揮拍法來感悟音樂,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創(chuàng)意競猜評論

春夏秋冬總在唱(3字歌曲名)

二、新課學習評論

1、初聽,學生體會歌曲情緒。(旋律流暢,深刻感人)

2、復聽歌曲,體會歌曲情感。(感恩)

3、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感受歌曲意義。

《四季歌》這是一首在我國流傳很廣的日本歌謠,詞曲均為日本荒木豐尚編寫?;哪矩S尚有

一次因為滑雪受傷而住院治療,護士們對他進行了精心的照料。感激之余,譜曲了幾首歌送給

護士,其中一首不脛而走,傳遍了日本,這就是《四季歌》。

4、日本的風情(圖片欣賞)

“富士山”“櫻花”“和服”“日本壽司”

5、學唱歌曲

⑴唱旋律

(2)朗讀歌詞

(3)唱歌詞

6、音樂小知識

Q)音的長短

6——(全音符、4拍)

6-(二分符、2拍)

6(四分音符、1拍)

32(八分音符、1/2拍)

(2)擊拍法和揮拍法

A學習基本動作

B學生展示

C用擊拍與揮拍的方法來感悟音樂,表現(xiàn)音樂

(3)常見的音樂結構

文學作品結構:詞語、語句、段落

音樂作品結構:分句、樂句、樂段、樂章

請同學們在課本中,用a和b標出歌曲《四季歌》的兩句樂句。

三、拓展聽辨

1、比較音樂:播放日本民歌《四季歌》和《四季歌》的dj版本,聽一聽,同樣的旋律,節(jié)奏變化

了,歌曲有什么變化。

《四季歌》節(jié)奏旋律情緒

日本的民歌緩慢柔和

dj版比較快熱情狂野奔放

2、觀看《四季歌》視頻,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

聽到:女聲合唱小提琴長笛雙簧管

看到:服裝舞蹈

四、結課

在師生的歌聲中結束這節(jié)課,讓音樂在學生腦海中回蕩。

《故鄉(xiāng)的親人》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表現(xiàn)鄉(xiāng)情的歌曲,引導學生在音樂得探索、感悟、聯(lián)想的過程中,體會藝術作

品中濃濃的鄉(xiāng)情,懂得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手段。

2、通過學唱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引導學生在體驗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現(xiàn)

歌曲內容;理解、掌握歌曲中延長記號在作品中的作用;了解作品基本結構;體會旋律創(chuàng)作手法

中重復、對比所帶來的美感。

學情分析

通過欣賞、演唱表現(xiàn)鄉(xiāng)情的歌曲,體會思念家鄉(xiāng)之情。了解力度記號及延長記號。

重點難點

在體會思鄉(xiāng)情感的過程中理解和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導入新課

1、組織教學,播放輕音樂,學生進入課堂。

2、播放《靜夜思》。(設計意圖)體會思鄉(xiāng)情緒,進行藝術熏陶,感受音樂中的情與美,談自己的

感受。

二、新課教學、感知認知

1、欣賞《故鄉(xiāng)的親人》。(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感受。感知歌曲。

2、讓學生介紹作品、作曲家福斯特,老師補充。(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欣賞《故鄉(xiāng)的親人》旋律。(設計意圖)加深旋律印象,引導學生分析曲式結構。

曲式結構: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A(a+a')+B(b+a')

4、播放《故鄉(xiāng)的親人》旋律。學生手勢旋律線。(設計意圖)進一步感知歌曲。

5、歌曲處理:學習和掌握力度記號和延長記號在作品中的作用。(設計意圖)感受音樂記號對

歌曲情緒表現(xiàn)起的作用。

力度記號:歌曲中表示音量的強弱不同。

f(強)p(弱)m(中)mf仲強)mp(中弱)

延長記號:它寫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可根據(jù)演唱者情感需要適當自由地延長音符或

休止符的時值。

6、節(jié)奏訓練。(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本課的節(jié)奏。

7、跟節(jié)奏念歌詞。(設計意圖)感知本課的節(jié)奏,熟悉歌詞。

8、學生跟伴奏哼唱旋律。(設計意圖)熟悉并學唱歌曲。

為了使同學們能唱齊,將統(tǒng)一延長二拍,和原有拍一起共三拍半。

9、動腦筋:(1)這首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

(2)你覺得還能用什么演唱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3)你還能用其它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嗎?

10、以不同形式表演歌曲。(設計意圖)學生才藝展示。

三、知識拓展

四、演唱思鄉(xiāng)的歌曲。學生先唱,老師再播放《家鄉(xiāng)》。(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思鄉(xiāng)之情。

《可愛的家》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學生的內心感受。

(2)學唱歌曲《可愛的家》,使學生能用情來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國歌曲的結構特點。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2二聲部的訓練,有規(guī)律的找出二聲部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學生的內心感受。

2.學唱歌曲《可愛的家》,使學生能用情來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國歌曲的結構特點。

重點難點

L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2二聲部的訓練,有規(guī)律的找出二聲部的特點.

2.二聲部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問好

1.師生問好,讓學生準備全家福的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2.完整欣賞歌曲,讓學生說出歌曲的情緒,速度,感受音樂的情感

二、簡介《可愛的家》的曲作者創(chuàng)作經(jīng)過評論

1.歌曲描述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2.比肖普用它作為歌劇<克拉麗>的主題曲.

三、唱,做

1.打著手勢唱大調式音節(jié),讓學生復習手號和音名的關系,并感受大調式的音樂色彩.

2.打著手號,試唱高音部的旋律,注音音準.

3.擊拍試唱旋律.

4.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詞,表現(xiàn)歌曲情感.

四、學習二聲部.

1.學習第一聲部的旋律,教師唱二聲部旋律,在學生有一點的概念后,學生分聲部演唱兩個聲部

的旋律.

2.運用手號長處歌曲的二聲部旋律,讓學生找出二聲部中的規(guī)律特點,(五句是相同的),進行有

目的的練習,唱好二聲部。

五、拓展

1.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可愛的家》。

2.播放音樂,朗誦歌詞。

3.以小組形式合唱《可愛的家》,或加入樂器伴奏等形式表現(xiàn)歌曲

《DO-RE-MI》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DoReMi》,體驗音樂的美,加深對音樂的興趣,在伙伴間合作學習的過中感受集

體的友好氛圍;

2.能用歡快的情緒和優(yōu)美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D。ReMi》及曲調;

3.通過不同方式的演唱,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4.初步認識自然大調音階,了解千變萬化的旋律都是由這七個唱名構成。

學情分析

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小學時期缺乏樂理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歌譜習唱訓練,大部分學生沒有

養(yǎng)成良好唱名視唱和節(jié)奏感知學習習慣。需在往后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基本樂理知識的講

解和訓練;學習態(tài)度上,絕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地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自覺完成課堂期間的音

樂知識筆記和課后練習,少數(shù)學生學習上有困難,對于課堂學習處于一種放棄、閑散心態(tài),這一

部分學生是教師重點牽掛對象,需要教師的督促和鼓勵。當然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今后課

堂教學中需要不斷增加豐富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

情。

重點難點

1.正確的咬字吐字,流暢地歌唱歌曲;

2.音準的把握,尤其是4、5度音程跨度的音準,音樂的完整性,氣息的保持;大附點節(jié)奏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L復習音的手號,加強C大調音階音感。并引出學唱歌曲《DOREMI》。

師:千變萬化的旋律都是這七個唱名構成,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新歌。歌名是這七個音里的三個

音——DOREML

2、播放視頻片段《Do-Re-Mi》:在薩爾茨堡的野外,教師瑪麗亞教給孩子們do-re-mi,帶領

他們縱情歌唱,快樂游玩的場景。

提問: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家庭教師瑪利亞是怎樣教孩子們唱歌的?孩子們喜

歡嗎?(播放電影片段,板書課題。)

二、學唱歌曲

(一)第一聲部學習

1.播放《DOREMI》錄音范唱,學生輕聲跟唱、默唱;

(討論歌曲情緒、速度。)

2.歌曲簡介;

《DoReMi》是奧斯卡經(jīng)典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之一,簡介電影概要。

3.節(jié)奏學習:X.X/X.X/XX/X—/X.X/XXXX/X—/X—//

爸爸爸爸走走慢走爸爸小心小心慢走

4.模唱歌曲旋律,教師范唱旋律,學生跟唱;

(討論旋律節(jié)奏的組合排列。發(fā)現(xiàn)唱名的有序排列、旋律的模進。)

5.指導歌詞的學習;

(指導學生讀歌詞,注意咬字吐字及語感。)

6.聽旋律填唱歌詞;

7.嘗試齊唱歌;

8.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演唱;

9.齊唱歌曲,并拍手伴奏;

10.學生跟錄音伴奏進行演唱,并把每句開頭的唱名做出相應的柯爾文手勢。

(二)第二聲部習唱

1.模唱歌曲旋律,教師范唱旋律,學生跟唱;

2.嘗試二聲部合唱。

(播放錄音機原唱,學生唱二聲部,感受二聲部音效。)

三、拓展延伸

播放電影插曲片段《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感受并對比歌曲和《D。ReMi》在情緒、

速度和意境上的異同。

四、課后練習

1.英文歌詞習唱;

2.二聲部繼續(xù)視唱學習;

3.創(chuàng)編歌詞,把這七個唱名與我們生活中與這些唱名發(fā)音相似的詞聯(lián)系起來,唱一唱,教一教身

邊想認識這七個唱名的朋友

《庫斯克郵車》

教學目標

通過聽唱《庫斯克郵車》,感受歌曲在表現(xiàn)馬車的形象,感受音樂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具

有重要的社會功能,了解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理解音樂文化,樹立學習音樂的

愿望,并且通過合唱,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學情分析

《庫斯克郵車》是一首二部曲式歌曲,歌曲中加入了合唱部分,休止符、變化音、大量的重音

記號、襯詞的出現(xiàn),使得歌曲更加歡樂愉悅,充滿動感。初中的學生識譜能力有待加強,歌唱基

礎、合作能力和發(fā)聲習慣等方便參差不齊、各不相同。合唱的課堂教學需要在一節(jié)課中達到

聲部的和諧是比較難的,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往往是先入為主,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且中

學生學習的特點是學得快,記得牢,所以我采用先難后易、先入為主的方法,讓學生先聆聽低聲

部,先接受低聲部的訓練,先低后高,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大致把握自己聲部的演唱。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有朝氣、有彈性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A段,學會簡單的二部合唱。

難點:正確演唱帶有休止符的旋律,把握升音記號的音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用口技模仿馬車行走踢踏的聲音。

2.出示圖片,請同學們猜猜老師模仿的是以下哪種車的聲音?

3.介紹庫斯克這個文明的商業(yè)中心馬車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導入新課的教學,出示課題

《庫斯克郵車》

二、新課教授

一)、初聽感受評論

1.去到庫斯克,我們坐上郵車出發(fā)咯!播放歌曲錄音,帶動學生做律動,感受歌曲。

2.庫斯克郵車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3.音樂所表達的情緒是什么?

二)、再次聆聽評論

1.帶著問題再次欣賞全曲

Q)歌曲分為幾個部分?出示結構圖

(2)歌曲是如何通過以下這幾方面為我們營造出輕快的情緒呢?完成填空

①音符。

在歌曲中多處使用。

師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出示帶休止符的練習曲,引導學生練聲。

6010|3060II

610I360II

師用鋼琴范唱,要求:演唱時注意后半拍休止符的正確唱法以及注意觀察氣息的控制,用有彈

性的聲音演唱。

引導學生擊拍視唱a、b句

②變化音。

#升音記號

出示帶升音記號的練習曲,引導學生練習。

師用鋼琴范唱,要求:注意音準

師生接龍,以一小節(jié)為單位。

引導學生擊拍視唱a、c句。

③標記符號。

重音記號〉頓音記號^

同學們想象一下,重音記號在這里表現(xiàn)什么?

想一想,它們在這里表現(xiàn)什么呢?用動作形象表演。

三)、深入體驗

1.鋼琴伴奏,帶唱齊唱部分。加入律動動作。

馬車開始你追我趕競賽了。

1.播放合唱的低聲部。

2.視唱低聲部。

3.請同學根據(jù)聽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方式模擬馬車競賽情境。

4.播放錄音伴奏。師用手號提示音準,要求學生唱出競賽場面并創(chuàng)編律動動作。

④歌詞。

為了表現(xiàn)歡樂的心情,用了很多詞?!袄病?/p>

5.師演唱高聲部與學生合唱。提示學生注意老師的演唱。

6.師用鋼琴帶學生視唱高聲部。

7.分聲部演唱并做律動。

1.師指揮學生演唱A段的齊唱與合唱部分。

要求:注意換氣口,重音記號,音準,節(jié)奏,并做律動。

2.介紹展示伴奏樂器

指導使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請同學指揮,師

鋼琴伴奏與同學們一起表演A段

三、拓展評論

1.播放B段錄音

提問:B段音樂突出的音樂表現(xiàn)或特點是什么?完成選擇題。

2.引導學生嘗試跟唱。

感受馬車與火車的不同。

欣賞合唱《庫斯克郵車》

欣賞羅大佑《火車》

四、課堂小結

欣賞了馬車與火車相關的歌曲后,相信同學們都感受到科技進步給時代帶來的變化。音樂不

僅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京劇旦角唱腔《白毛女》

教學目標

通過培養(yǎng)學生了解對中國戲曲有基本的認知,增強學生對中國戲曲的興趣。2.通過教師

的教學示范,學生在學習與表現(xiàn)戲曲教學實踐活動中感受戲曲,從而引導學生領悟戲曲身段在

戲曲中的藝術魅力。3.能夠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自主的完成戲曲身段的舞蹈片段表演,自如的

隨音樂起舞,并從舞蹈片段中表現(xiàn)出自己對戲曲身段內心世界的理解及表演出來。

學情分析

戲曲是中國獨特的戲劇形式,是民族音樂的一朵奇葩。而音樂課的推廣與普及戲曲藝術

是最重要的一個途徑,這就將課堂上的戲曲教學凸顯得尤為重要。戲曲課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戲

曲的興趣,消除學生學習戲曲的陌生感,開拓藝術視野,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戲曲知識對學生來

說相當陌生,平時接觸得也非常之少,應注意學生的基礎情況,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進行動作學

習。戲曲身段的學習要求較高,教師進行示范時,一定要嚴格按要求把動作、情緒全部示范到

位,才能讓學生模仿學習出戲曲身段的外形,和強調內心世界的感受。

重點難點

了解、感受、體會、領悟中國戲曲文化中身段的精髓。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問

1.戲曲你是否聽過?是否能聽懂?是否注意到戲曲表演時,演員的動作和神態(tài)?

(二)當學生回答過后,接著詢問,戲曲你了解多少?其中有幾種行當?

五種,生、旦、凈、末、丑

(三)五種行當中,哪一種是表示女子?旦角

(四)旦角中也分了很多種,那我問問大家花旦和青衣有什么區(qū)別呢?從表現(xiàn)年齡上著手花旦

是扮演天真爛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尤其眼神犀利,腰肢、腳下極為靈巧。而青衣則是對

女性的概括,不單指妙齡女子。

(五)那我們今天就是要來學習花旦的表演身段,我國著名的梅蘭芳老師,就是一名旦角。你知

道他有表演過哪些名段嗎?梅蘭芳,男性(男扮女裝),我國著名的花旦表演藝術家,作品《貴妃

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等。

教授動作

~介紹過后,讓學生思考花旦(妙齡女子)的動作、神態(tài)特點。1.欣賞教師示范花旦身段,手法:

蘭花指和蘭花掌。

體態(tài)特點

~教師講解“花旦表演中眼睛神態(tài)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形神兼?zhèn)?內外統(tǒng)一,身心并用?!睉蚯?/p>

中講究多方位“亮相”。

學生學習評論

~學生學習該身段片段:蘭花指、蘭花掌+手位練習(單手舞花、雙晃手)

學習并升華

~教師示范講解花旦身段腳步:基本臺步(慢步臺步+圓場步快慢步+快慢臺步交叉)的動作要

求,同學模仿,親身參與實踐。5.在實踐過程中,增添學習趣味,改變隊形,圍圓圈進行練習。5.

師生點評。

三、拓展活動~1片斷花旦身段的手法——蘭花指。要求同學們使用蘭花指基本手型。

步驟一:右手蘭花指,在右胯旁逆時針單手舞花后,指向右前方。再右手蘭花指順時針在右胯旁

單手舞花后,指向左前方。伴隨著眼睛的隨動和亮相。步驟二:左手蘭花指在左胯旁順時針單

手舞花,指向左前方。再逆時針在左胯旁單手舞花后指向右前方。伴隨著眼睛的隨動和亮相。

節(jié)奏:(共4個八拍)預備拍:4拍右手蘭花指準備1*8:右手單手舞花,指向右前方2*8:右手

單手舞花,指向左前方3*8左手單手舞花指向左前方4*8左手單手舞花指向右前方

~2片斷花旦身段的手法——蘭花掌。要求同學們使用蘭花掌的基本手型。步驟一:右手

從右腋下掏此蘭花掌,掌心朝上放在右前方步驟二:左手從左腋下掏出,蘭花掌,掌心朝上放

在左前方步驟三:兩手在胃前交叉向外打開,成順風旗狀,蘭花掌掌心向外步驟四:重復步驟

一、二后,兩手在胃前交叉向內打開,兩手從面頰處慢慢拉開,蘭花掌朝內節(jié)奏:(共6個八拍)

預備拍:4拍右手蘭花掌準備1*8:右手蘭花掌掏出2*8:左手蘭花掌掏出3*8雙手向外打

開成順風旗狀4*8右手蘭花掌掏出5*8左手蘭花掌掏出6*8雙手向內打開成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的提簾狀

活動91活動】拓展活動三評論

~3片斷花旦身段的腳步一臺步。要求同學們保持臺步的基本要求。步驟一:四拍一步,

右腳先起步驟二:改變節(jié)奏,兩拍一步,手的位置不變步驟三:改變節(jié)奏,一拍一步步驟四:改

變節(jié)奏,逐漸加快速度節(jié)奏:(共16個八拍)預備拍:4拍左手提手至胃前準備前4*8:四拍一

步后4*8:兩拍一步前4*8一拍一步后4*8逐漸加快

活動20【活動】拓展活動四評論

~4片斷花旦身段的手法和腳步綜合練習。要求同學們始終保持手法和腳步的基本要求。

步驟一:四拍一步,右腳先起步驟二:將片段1、2融入到片段3中節(jié)奏:(共16個八拍)預備拍:4

拍左手提手至胃前準備前2*8:四拍一步,只做腳下后4*8:腳下兩拍一步,手部做片段

1—蘭花指前6*8腳下一拍一步,手部做片段2——蘭花掌后4*8腳下節(jié)奏逐漸加快

活動11【練習】師生共同演繹評論

~(八)隨樂起舞教師提供經(jīng)典的戲曲選段音樂,教師帶跳一次,學生自主完成。(九)學生集體

跟隨老師完整體驗戲曲身段一花旦的手法和腳步。體會戲曲身段中,精、氣、神在舞段中

的運用,以及理解并表現(xiàn)花旦角色特點的活潑開朗,感受戲曲表演的內在魅力。

五、小結~

歸納總結和延伸。由戲曲身段的具象學習,加深對中國戲曲文化的感受,領悟戲曲藝術的精髓,

讓學生體會中國戲曲文化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弘揚民族文化,匹夫有責。

《校園的早晨》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體驗、學唱歌曲《校園的早晨》,感受校園歌曲清新活潑的音樂風格。

2、能夠用自然明亮、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校園的早晨》,不同休止符的不同氣息運用;能

夠運用和諧的聲音完成合唱部分,學習二度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的方法和手段。

3、通過聆聽及律動體驗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感受其音樂特點,能夠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歌

曲的樂段、樂句等特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對音樂用肢體做出恰當?shù)姆磻?用自然明亮、輕快活潑的聲音,豐富的演唱形式

演唱《校園的早晨》。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和諧的聲音完成合唱部分,學習二度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的方法和手段。

教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興趣體驗導入

1、聆聽音樂,運用紗巾表現(xiàn)所感受的音樂特點。

背景音樂:《童年》《桅子花開》音樂片段。

2、總結出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手段能夠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情感

問題:為什么兩段音樂運用紗巾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

生:因為兩段音樂特點不同,帶來的情緒情感不同。

師:一首音樂作品的音樂特點是由音樂表現(xiàn)手段構成的,下面從一首歌曲中進一步體驗感受其

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特點。

二、感受體驗歌曲

1、感受體驗《校園的早晨》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特點。

聆聽歌曲,感受體驗音樂要素。

旋律:優(yōu)美抒情歡快跳動

節(jié)奏:緊湊密集舒展簡潔

速度:快速中速慢速

2、感受體驗曲式結構

聆聽歌曲,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樂段的變化。

得出結論:ABA’三個樂段

師:為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