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3 拓展講義: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語文無憂銜接(統(tǒng)編版)(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3 拓展講義: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語文無憂銜接(統(tǒng)編版)(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3 拓展講義: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語文無憂銜接(統(tǒng)編版)(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3 拓展講義: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語文無憂銜接(統(tǒng)編版)(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3 拓展講義: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語文無憂銜接(統(tǒng)編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詩歌鑒賞之鑒賞詩歌的形象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學會鑒賞人物形象;學會鑒賞景物形象;3、學會鑒賞事物形象。知識梳理知識梳理分析人物形象一、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類:一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詩中主人公的形象),二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詩人的自我形象)。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鑒賞人物形象應以人物(肖像、行為、語言、神態(tài)、心理)、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情節(jié)為依據(jù),以所寫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對所寫人物的態(tài)度為角度來進行賞析。二、鑒賞人物形象的“四法”1.審讀標題,挖掘信息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傳神。詩歌題目常常能傳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如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節(jié)、時間和送別的主題,對于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知人論世,關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對把握詩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不同時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內(nèi)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遭遇不同,處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也不一樣。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滿,夫妻志同道合,伉儷相得,其詞輕快、爽朗,充滿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戰(zhàn)亂,夫妻分離,自然就比較悲傷、哀怨、凄婉。3.整體感知,確定身份分析人物形象,要從詩歌整體上把握。區(qū)分人物形象是哪一類,為其大體定位。如楊炯的《從軍行》,通過整體閱讀,可大體給“書生”定位:一個充滿血性、志在馳騁沙場、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書生形象。4.抓關鍵詞,分析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詩人往往運用關鍵詞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完成,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詩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抓住“宦游人”“偏驚”“歸思”“沾巾”等詞可以分析出詩人宦游異鄉(xiāng)、傷感思歸的形象特征。三、答題模板:詩歌描寫了一個(特征)的(身份)形象,詩句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什么(或翻譯重點詩句),作者通過xx形象表達XX感情。鑒賞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最物和人文最物。詩中的景物作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詩中多個意象的組合,可以營造出某種意境。對詩中景物形象的賞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態(tài)等外部特征上,還應揭示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即“一切景語皆情語”。一、答題技巧與步驟:概括特點+描摹圖景+挖掘內(nèi)涵(分析事物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曲折地表現(xiàn)自己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分析事物形象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提煉特征,描寫對象;(2)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作者借以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答題步驟:第一步:概括景象特點。第二步:描摹詩歌圖景。第三步:剖析作者思想。二、答題模板:這首詩描繪了xx畫面,營造了一種XX的氛圍,抒發(fā)了作者xx的感情。分析事物形象古典詩歌中有一類詩叫“詠物詩”,這類詩歌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xiàn)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托詩人的感情,如詠物詩中常見的松、梅、竹、蘭等。如于謙的《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一、答題技巧與步驟第一步: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第二步: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形象(結(jié)合表現(xiàn)手法)。第三步: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二、答題模板:詩中塑造了xx形象,xxx(聯(lián)系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寫xxx之情(概括形象的意義)。專項練習專項練習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題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復古堂堂大節(jié)在朝廷,名重當時太華輕。乾道②君臣千載遇,先生議論九重驚。人歌黃霸③思遺愛,我頌朱云④有直聲。一瓣清香拜圖像,英風凜凜尚如生?!咀ⅰ竣僭}后尚有“徐竹隱直院謂梅溪古之遺直,渡江以來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號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號。③黃霸:西漢著名循吏,為政外寬內(nèi)明,力勸耕桑,推行教化,治行為當時第一。④朱云:漢成帝時人,以直臣聞名于世。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先直接贊美王梅溪先生的志節(jié),后用襯托手法表現(xiàn)他的名聲之大。B.頷聯(lián)意謂君臣際遇是千載難逢的,梅溪先生議論國家大事,令帝王驚嘆。C.頸聯(lián)用典,意在表達作者對循吏黃霸和直臣朱云的贊美之情,感情真摯。D.尾聯(lián)點題,詩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遺像,感覺他英風凜凜,一如生前。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樣的形象?試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西亭子言懷①張謂數(shù)叢芳草在堂陰,幾處閑花映竹林。攀樹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鳥應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聞聲覺淺深。官屬②不令拘禮數(shù),時時緩步一相尋。[注]①本詩約作于詩人大歷年間任潭州刺史時。②官屬:主要官員的屬吏。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的“數(shù)叢芳草”“幾處閑花"寫西亭子景致之清麗,流露出詩人的恬適之情。B.“玄猿呼郡吏”是人們到西亭子游玩時所看到的情景,這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C.詩人以看景知高下、聞聲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賞景經(jīng)驗之豐富與觀察力之敏銳。D.這首詩的語言樸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著深遠的情致,與陶淵明的詩歌語言相似。4.尾聯(lián)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落葉送陳羽

韓愈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飄飄終自異,邂逅暫相依。悄悄深夜語,悠悠寒月輝。誰云少年別,流淚各沾衣。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暫”字表明了兩人偶然相遇但馬上又要分別的境況。B.“悄悄深夜語”寫出了兩人友情的深厚,交談的熱烈。C.“悠悠寒月輝”寓情于景,以月之寒冷村托出情之深切。D.尾聯(lián)描寫了兩人淚眼相對、依依惜別的場景,給人以畫面感。6.詩中“落葉”和“斷蓬”的意象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四、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臨江仙五代?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7.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開頭描述行遠之人飲罷餞行酒,辭別親故西去的情景,作者感慨身世,自比“飄蓬”,寫出詞人的浪跡漂泊之苦。B.“煙柳重重”既是狀景也是寫情。詞人看到煙柳迷茫卻看不到人,更添內(nèi)心苦悶。寫“煙柳重重”,實際上也就是“離情重重”,是把抽象、無形的愁情寄托在具體形象的煙柳中來表現(xiàn)而已。C.下闋想象離別后獨自忍受孤獨的景象,其中“潮平淮月朦朧”通過氣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寫出詞人在朦朧的月色下內(nèi)心的迷茫和對未來團聚的期望。D.綜觀全詞,一個“愁”字貫穿全篇,本詞語言典雅蘊藉,情感真切雋永,耐人尋味,有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8.“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兩句用哪些意象?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塞下曲(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①。陣解星芒②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③,獨有霍嫖姚④?!咀ⅰ竣偬祢湥盒倥苑Q“天之驕子”。②星芒:古人認為客星呈現(xiàn)白色的光芒,就是戰(zhàn)爭的征兆。③麟閣:麒麟閣,漢代閣名,在未央宮中,漢宣帝時曾繪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戰(zhàn)馬飛奔出渭橋,如風馳電掣一般,既說明兵強馬壯、軍隊士氣旺盛,又渲染了軍情緊急的緊張氣氛。B.頷聯(lián)并沒有直接描寫戰(zhàn)場廝殺的場景,在“彎弓”與“插羽”之間就迅速地結(jié)束了戰(zhàn)爭,照應了首聯(lián)的內(nèi)容。C.頸聯(lián)描寫“破天驕”后的戰(zhàn)場景象,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敵軍營寨空無一人,戰(zhàn)爭的氣氛消失,烘托出戰(zhàn)爭的悲壯慘烈。D.尾聯(lián)是說軍隊凱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樣的大將才能被繪像于麒麟閣,“獨有”二字略有諷刺當政者之意。10.詩人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塑造了將士們怎樣的形象?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金陵驛二首(其二)①文天祥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涂。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②人間說丈夫。[注]①此詩寫于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徑金陵時所作。②消得:一定要。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詩人用“金甌失壯圖”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國淪陷、江山盡失的背景。B.“袞衣顛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辭,表現(xiàn)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稱臣的悲慘境況。C.頷聯(lián)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達詩人空余一腔報國熱血,將要自殺殉國的悲嘆。D.頸聯(lián)詩人借“秋風”、“寒月”渲染悲涼氛圍,烘托國亡家破、老而無依的孤苦心境。12.尾聯(lián)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拓展提升拓展提升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四首【其三】王維一身能擘①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②?!咀ⅰ竣匐ⅲ洪_弓。②五單于: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分裂為五個單于,這里指敵軍首領。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一、二兩句,以特寫鏡頭來寫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三、四兩句,從對方著筆來寫少年的勇武形象。B.開頭兩句中,“一”與“千”兩字形成了數(shù)量上的對比,在鮮明的對照中,凸顯少年過人的膽略和武藝。C.詩中的“五單于”是借漢事喻唐事,王昌齡《出塞》中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也用了這種手法。D.全詩語言簡練,刻畫人物生動傳神,通過截取張弓射敵的特定動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強的動感和立體感。14.全詩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少年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漁家傲引洪適子月①水寒風又烈,巨魚漏網(wǎng)成虛設。圉圉②從它歸丙穴③,謀自拙④,空歸不管旁人說。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結(jié),長歡悅,不知人世多離別。注:①子月,農(nóng)歷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樣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陜西略陽縣東南,這里借指巨魚所生活的深淵。④謀自拙,自認酶氣,謀抽。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寒風又烈”,是為下文張本,漁人的勞動、生活、思想,皆與這種特定氣候相關聯(lián)。B.“從”,“任從”的意思,任從那巨魚回到深淵,“從”表現(xiàn)漁人毫不在乎的豁達情懷。C.“衣百結(jié)”尤其著力,漁家的窘迫困頓,生活的種種艱辛與不易,都濃縮在這三字之中。D.“不知”一句,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進行揭示,名為漁人的“不知”,實為作者的“深知”。16.漁夫是常見的意象,試將本詞中的漁夫與柳宗元《江雪》中“獨釣寒江雪”的漁翁作比較,概括說明二者的不同。三、感受唐宋詩情冬柳[唐]陸龜蒙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采桑子[宋]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17.對兩篇作品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詩不寫自己的窗剛好對著一行柳樹,而寫柳樹對著詩人的門窗,顯得新奇別致。B.陸詩前兩句寫柳的位置和衰落,是靜景;后兩句寫風吹枝斷、鷗鳥驚飛,是動景。C.歐陽詞上片寫游人往來、管弦聲聲,是以聲襯寂,著力表現(xiàn)了西湖的恬靜脫俗。D.歐陽詞下片寫夜晚泛舟的歡愉,因為無法駕乘神鳥,只好退而求其次,在舟中尋找成仙之感。18.請結(jié)合情境,比較分析陸詩與歐陽詞中“鷗”這個意象的不同特點。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鄒明府游靈武①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咀ⅰ竣倜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1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頸聯(lián)寫鄒明府冒著邊關風雪遠游朔方,一路狂風暴雪,都看不到他的蹤跡,說明了其旅途艱險。B.詩中的“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被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C.詩中的“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xiàn)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nèi)容。D.尾聯(lián)寫鄒明府到了靈州,每天早上能聽見報曉的號角聲,家里的客房根本沒有人開過。這一聯(lián)是實寫。20.請簡要分析鄒明府這一人物形象。五、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尋思萬戶侯,中夜忽然愁。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雖言夢蝴蝶,定自非莊周。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注]庾信:南北朝時期詩人,輔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滅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詩為仕周時期所作。2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作借中夜操琴、書卷滿床的情景和白露明月、螢火漂流的秋色,構(gòu)成凄清孤寂之境。B.“殘月”兩句由“中夜”暗渡而來,對仗工整,表達出時光流逝但詩人悲哀如故之情。C.“雖言”兩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已有莊子般厭棄官場、曠達閑適之情。D.“露泣”兩句烘托出詩人凄涼哀傷,也象征著詩人往昔功名之心已如螢火般破碎漂流。22.本詩使用了“琴”“書”兩個意象,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題元丹丘山居李白故人棲東山,自愛丘壑美。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2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一、二句照應題目,交代了友人棲居的地點,并說明了他選擇山居的具體原因。B.大好春光靜臥山林,日頭高照猶不起床,一個疏懶不羈、虛度青春的形象躍然紙上。C.最后兩句用對話的語氣,直抒胸臆,表達了對這種沉浸煙霞、不受紛擾生活的羨慕。D.這首詩融敘述、描寫和抒情于一體,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情感率真,韻味悠長。24.詩中“松風”“石潭”兩個意象對表現(xiàn)人物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七、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怨歌行[漢]班婕妤【注】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咀ⅰ堪噫兼ィ好嗉?,少有才學,善辭賦,成帝時選入后宮,不久立為婕妤,后為趙飛燕所譖而失寵,幽居于長信宮。2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詩人以團扇自比,托物言志,通過寫團扇從“出入君懷袖”到“棄捐篋笥中”的經(jīng)歷,寄托了自己深沉而幽怨的情感。B.齊地盛產(chǎn)絲絹,詩人以新裁齊紈的鮮潔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團扇,來喻指女子的品質(zhì)純美和容貌皎潔。C.整首詩欲抑先揚的反襯手法和綺麗清簡的語言頗值玩味,前三句寫紈扇之光彩旖旎,后兩句寫哀嘆衰頹,跌宕起伏,令人動容。D.詩歌第五句,詩人把團扇棄置于篋笥之中,表現(xiàn)出自己對薄情男子毅然決絕的態(tài)度,令人產(chǎn)生對始亂終棄的男子的譴責。26.這首詩刻畫出抒情主人公怎樣的形象特點?請簡要分析。八、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高荷元稹種藕百余根,高荷才四葉。飐①閃碧云扇,團圓青玉疊。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擪②。不學著水荃③,一生長怙怙④?!咀⑨尅竣亠s(zhǎn),顫動;②擪(yè),按、壓;③荃,一種水草;④帖(tiē),安定,安寧。2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余根”“才四葉”對舉,“才”字感喟頗深,突出高荷的難得。B.“飐閃”一詞寫出風吹葉動之狀,以“碧云扇”喻荷葉,生動貼切。C.“團圓青玉疊”一句表現(xiàn)出圓潤、碧綠的荷葉交相疊映的動人之姿。D.“亭亭”“鼎鼎”兩詞表現(xiàn)出荷葉借風昂首、挺舉不彎的超拔之姿。28.詩歌結(jié)尾為什么寫“荃”?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