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含解析)_第1頁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含解析)_第2頁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含解析)_第3頁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含解析)_第4頁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匯編

(名師總結(jié)必考知識點(diǎn)精華,建議下載練習(xí))

I趣記常用文言虛詞用法

(一)之

一僧欲之(1)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之(2)應(yīng)。久之(3),此僧以簞

食瓢飲之(4)屬至南海。期年反,夸之(5)于唐僧:“此何難之(6)有?”唐

僧曰:“汝之(7)百折不撓,實(shí)可欽佩。然汝之(8)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

(9)乎?”

(1)動詞,可譯為“到”“往二

(2)代詞,可譯為“他”,賓語前置。

(3)助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用在時間詞后,不譯。

(4)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二

(5)代詞,可譯為“這件事二

(6)助詞,賓語前置標(biāo)志,不譯。

(7)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不譯。

(8)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

(9)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可譯為“我二

提ZF:

1.代詞。

⑴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1

例①:作《師說》以貽之。(代人,作賓語。)

例②:鞅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語。)

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賓語。)

⑵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fù)指性定語。

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

2.助詞。

⑴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

不譯。

例①: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例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結(jié)構(gòu)助詞,補(bǔ)語的標(biāo)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bǔ)語之間,可譯為“得二

例: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

不在也。

⑶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

去。

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二)

(4)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

⑸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dú)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

也可省去。例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例②: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6)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起調(diào)

2

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

例①:頃之,煙炎張?zhí)臁?/p>

例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

譯文:

T曾人想去南海,向唐僧詢問,唐僧沒有回答他。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僧人憑

借盛飯的簞、裝水的瓢這類(器皿)到了南海。一年后返回,向唐僧夸口說起此

事:“這有什么難?”唐僧回答說:“你百折不撓的精神著實(shí)讓人欽佩,然而你的

話也言過其實(shí)了,你將因此而自滿并嘲笑我嗎?”

(二)而

兵者,詭道也,須戮力同心。蟹雖具六跪而(1)二螯,然孤身一也,,而

況(2)戰(zhàn)乎?故馮婉貞日:“諸君而(3)有意,瞻予馬首可也?!瘪T氏雖小,然

“青,取之于藍(lán),而(4)青于藍(lán)”,更勝其父。婉貞博學(xué)而(5)日參省乎己,非

特效書生終日而(6)思也,遇事三思而(7)后行。眾應(yīng)之。既而(8),婉貞

率諸少年結(jié)束而(9)出,果大捷。眾皆嘆:婉貞,非而(10)所謂小女子而已

(11);其行,乃巾幗英杰而(12)。

(1)連詞,表并列,“和二

(2)復(fù)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jìn)一層的意思。

(3)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二

(4)代詞,通“爾二你,你的。

(4)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

(5)連詞,表遞進(jìn),“并且”。

(6)連詞,表修飾,可不譯。

3

(7/9)連詞,表承接,“就”“然后才”

(3)復(fù)音詞,不久,一會兒。

(4)代詞,同“爾”,可譯為“你二

(11)復(fù)音詞,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吧,

(12)語氣助詞,放在句尾,表肯定語氣,“啊二

提示:

1.連詞。

⑴表并列: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二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趙而西卻秦。

⑵表遞進(jìn):可譯為“并且”或“而且二

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3)表承接:可譯為“就”“接著”“然后”“于是”或不譯。

例①: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例②:圖窮而匕首見。

(4)表轉(zhuǎn)折:可譯為“但是”“卻二

例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5)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假如二

例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

(6)表修飾:即連接狀語,可不譯或譯為“地工

例①:吾嘗終日而思矣。

例②:吾恂恂而起。

4

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為乎(5)好樂甚?若王專于理事,必恢恢乎(6)

而有余,則王之所為益乎(7)好樂者也。臣之弩頓,所言者謬,王能諒之乎(8)?

(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dāng)于“吧二

(2)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二

(3/4)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dāng)于“啊”“呀二

(5)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6)形容詞詞尾,相當(dāng)于“……的樣子”“……地二

(7)介詞,相當(dāng)于“于"表比較,相當(dāng)于“比”。

(8)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

譯文:

齊王(果真)很喜歡音樂,那么齊國治理得大概很不錯吧??墒俏以?jīng)看見過一

個人,他家里世世代代都在捕蛇,已經(jīng)有多人死在捕蛇這件事上了,但是他們還

是以捕蛇為生,我問他這是為什么,他說:“因?yàn)檫@樣可以抵當(dāng)賦稅?!庇纱丝梢?/p>

發(fā)現(xiàn),賦稅對于百姓的危害比蛇的危害嚴(yán)重多了啊!然而大王為什么會這么喜好

音樂呢?大王如果專注于政事,必定會游刃有余,那么大王做的政事比起喜歡音

樂更好。微臣資質(zhì)愚鈍,所說的話大多數(shù)是謬論,大王能否體諒我呢?

(四)其

狐謂狼日:“羊肉其(1)鮮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飽

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間于犬日:“羊數(shù)詈言,其(6)

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7)無聞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

愿為一雪其(10)Mo君其(11)許之!”犬笑日:“欲加之罪,其(12)無辭乎?”

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遠(yuǎn)矣,護(hù)羊愈謹(jǐn)。狐與狼遂去。

6

(1)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

(2)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

(3)指示代詞,其中的。

(4)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

(5)副詞,加強(qiáng)反問語氣,又。

(6)第三人稱代詞,他的。

(7/8)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

(9)第三人稱代詞,它們。

(10)指示代詞,那種。

(11)副詞,加強(qiáng)祈使語氣,表希望、要求,相當(dāng)于“一定”“還是”。

(12)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

(13)音節(jié)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作用,不譯。

提示: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纱恕⒋挛?,用在名詞之前,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

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

例①:臣從其計(jì),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主

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yīng)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賓語。)

例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聞道”作主語。)

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賓語。)

7

(3)活用為第一人稱??捎米鞫ㄕZ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兒

例①: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例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⑷指示代詞,表遠(yuǎn)指。作定語,可譯為“那”“那個“哪些"“那里”。

例①:則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例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2.副詞。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祈使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

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測度,大概。)

例②:其孰能譏之乎?(表反詰,難道。)

例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

例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

例⑤:吾其還也?。ū砥硎梗€是。)

3.連詞。

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是……

還是“。例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設(shè)。)

例②: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設(shè)。)

例③: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表選擇或反詰:難道。)

提醒:

1、在“其”的用法里,作代詞的時候,一定要區(qū)別表主格(他、她、它)還是表

8

賓格(他的、她的、它的)。

2、當(dāng)“其”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的時候,一般都表示一種語氣(商量、揣度、反

問、期望……)

3、當(dāng)其用在句首的時候,上述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譯文:

狐貍對狼說:“羊肉一定會很鮮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嘗,不如叼一只(羊)吃吃,

飽飽自己的口福。“狼說:“有兇狗守護(hù)著羊群又怎么辦?”于是狐貍挑撥離間地

對兇狗說:'羊多次在背后罵你,它的那些話太難聽了,你竟然不生氣,是果真沒

有聽到,還是怕你的主人呢?等到哪-天它們(在外)追逐嬉戲的時候,我愿意為

你一雪前恥。你可一定要答應(yīng)我。”兇狗笑著說:“想要加害于人,難道還怕找不

到罪名嗎?”于是兇狗守護(hù)羊群更加謹(jǐn)慎。狐貍和狼的奸計(jì)沒有得逞,悻悻離去

了。

(五)乃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1)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

無忘告乃(2)翁”一句,大為感佩,乃(3)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4)

日:“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5)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

作乃爾(6),無乃(7)自高耳。(1)副詞,表承接,于是。

(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二

(3)副詞,表判斷,相當(dāng)于“為”“是“僦是”。

(4)副詞,表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竟然”“卻二

(5)副詞,表?xiàng)l件,相當(dāng)于“才二

(6)復(fù)音虛詞,相當(dāng)于嬖了二

9

(7)復(fù)音虛詞,表猜測,相當(dāng)于“恐怕……吧)

譯文:

我曾經(jīng)聽說陸放翁的志氣與節(jié)操,都體現(xiàn)在《示兒》中,于是閱讀它。讀到“王

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一句(的時候),(我)心中大為感動與佩

服,(陸游)真的是忠貞的義士?。〉且灿腥耍ū硎荆┍硎?,于是說:“這只

是沽名釣譽(yù)罷了,恐怕名不副實(shí)吧?”大家(聽了)都來質(zhì)問他原因,那人無言

以對,于是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說的話,如此炒作,恐怕是來抬高自己(的名氣)

吧。

(六)為

“天行有常,不為(1)堯存,不為(2)桀亡?!贝藶椋?)至理,當(dāng)為(4)

世人言之,切勿使之為(5)巫所惑。巫者,以詭為(6)業(yè),其所為(7)皆為

(8)利也。故為(9)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為(10)天下除殘去

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11)?(1/2)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dāng)于“因

為”。

(3)非虛詞用法,動詞,是。

(4)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dāng)于“對二

(5)介詞,與“所”構(gòu)成固定結(jié)構(gòu)“為……所……”,表被動,相當(dāng)于“被二

(6/7)動詞,作為,做。

(8)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dāng)于“為了”。

(9)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相當(dāng)于當(dāng)”“等到”。

(10)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相當(dāng)于“為”“給”“替二

(11)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相當(dāng)于“呢二

10

提示:

介詞

1.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w3i)。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勺g為“向”“對”等。

例①: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

例①: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例②:公為我獻(xiàn)之。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dāng)”“等到”等。

例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勺g為“為著”“為了”。

例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例②: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勺g為“因?yàn)椤薄坝捎诙?/p>

例①: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例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6.表示被動。讀陽平聲(w6i),可譯為“被二“為”所引進(jìn)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有時亦可不出現(xiàn)主動者;有時跟“所”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

例①: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例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例③: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譯文:

天道有自己恒定的規(guī)律,不因?yàn)閳蜻@樣的賢君就存在(起作用),不因?yàn)殍钸@樣

11

的暴君就消失(不起作用)。這是最精深的道理,應(yīng)該對世人談一談,千萬不要

讓其被巫者迷惑。巫者,以欺騙為本業(yè),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所以當(dāng)

他們來的時候,就以這樣的道理來教訓(xùn)他們,揭示他們的險惡的用心。為天下消

除邪惡污穢的東西,是我們這些人的本分,為什么推醉呢?

(七)以

“秉燭夜游,良有以(1)也?!比粢裕?)己美于潘安,則出無傷;否則,以

(3)吾之容現(xiàn)于當(dāng)衢,則恐驚人。故自當(dāng)以(4)書卷為伴,棄險以(5)遠(yuǎn)則

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以(6)鬧天宮,擁火以(7)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

以(8)向榮,泉渭渭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以(9)極夫天地之樂,如此,

以(10)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以(11)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以(12)

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13)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14)

權(quán)貴交。以(15)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

以(16)”之嘆。

(1)名詞,原因。

(2)動詞,認(rèn)為。

(3)介詞,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依據(jù)的工具、方法及其他,憑借。

(4)介詞,把。

(5)連詞,相當(dāng)于“而"表并列。

(7)連詞,相當(dāng)于“而”,表承接關(guān)系。

(8)連詞,相當(dāng)于“而”,表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6/9)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二

(10)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工

12

(11)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yàn)槎?/p>

(12)連詞,表原因,可譯為“因?yàn)槎?/p>

(13)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時間,可譯為“在二

(14)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跟”“和二

(15)連詞,與“上”組合,表界限或范圍。

(16)動詞,可譯為“用”。

提示:

1.介詞。

⑴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

借”、“依據(jù)”“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

例①: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用)

例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用)

例③:問:“何以戰(zhàn)?”(憑借)

例④:余船以次俱進(jìn)。(按照)

⑵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二

例①: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3)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二

例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

例②: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

(4)引進(jìn)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二

例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至于泰安。

⑸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lǐng)”“帶

13

領(lǐng)”。

例①: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例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2.連詞。

⑴表并列或遞進(jìn),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2)表承接,可譯為“而”或省去。

例①: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3)表目的,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

例①:作《師說》以貽之。

例②:斂賢財(cái)以送其行。

(4)表因果,可譯為“因?yàn)槎?/p>

例①: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⑸表修飾,可譯為“而"或省去。

例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6)表結(jié)果,可譯為“以致二

例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動詞??勺g為“認(rèn)為,以為”“用”“行等。

例①: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認(rèn)為)

例②: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用)

4.復(fù)音虛詞?!耙允恰薄笆且?相當(dāng)于“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

例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14

例②: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提醒:

當(dāng)“以”用著連詞時,特別是連接形容詞與動詞時,比如“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

修飾,);還有連接兩個動詞的時候,如“擁火以入深穴”(連詞,承接關(guān)系,兩

動作之間有先后關(guān)系),其用法與“而”同。辨別其用法,可參照“而”字的用法。

譯文:

古人“持燭在夜晚出行,也是有道理的?!比绻颐操惻税玻ü趴诖缑滥凶樱瑒t出行

可以不用顧慮。.不然,以我現(xiàn)在的容貌出現(xiàn)在當(dāng)?shù)?,即怕嚇到別人。所以自己

應(yīng)該把書作為伴伴,舍棄那種平坦而路程近的就跟隨眾人一起游覽,險峻而路程

遠(yuǎn)的就獨(dú)自不敢前往的怯懦之心。追慕那仲“穿越九宵來大鬧天宮、拿著火把進(jìn)

入很深的洞穴”的勇氣。沈醉在“樹木欣欣向榮的生長,泉水慢慢流下”的美景

中…?…o我暢游在書的海洋中,用來滿足天地之間的樂趣。如果這樣的話,即使

授予我皇帝的位子,我也會拋棄,怎么能夠因力一個稱號的原因而舍棄了我心神

上的安逸、欣喜呢?因?yàn)槲矣羞@樣的意愿,所以才能長期享受安逸、快樂。我雖

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了京城,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和權(quán)貴交往,上面所說的都是我

的真心活,希望你能夠明察,那樣你就不會有“賢才沒有被重用,忠才沒有被提

拔”的感慨。

(八)于

“黃鳥于(1)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則久別矣。自十

年前偶見之,于(3)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fù),黃鳥復(fù)見。

其鳴之美則倍于(4)昔,吾鄉(xiāng)之美譽(yù)于(5)四方。于是(6)吾等暢飲抒懷,

陶然于(7)是,不亦樂乎?

15

(1)助詞,動詞詞頭,不譯。

(2)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于。

(3)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相關(guān)的時間,至上

(4)介詞,引進(jìn)比較的對象,表程度的比較,比。

(5)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被。

(6)與“是”構(gòu)成復(fù)音虛詞“于是"相當(dāng)于“對此”。

(7)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相關(guān)的處所,在。

提示:

1.介詞。

⑴引進(jìn)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可譯為“在”、“在

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

例①:得復(fù)見將軍于此。(在)

例②: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

例③: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在……中)

例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向)

例⑤: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但U)

例⑥: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從、自)

例⑦: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跟、同)

例⑧: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對、對于)

例⑨: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給。)

⑵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可譯為“比二

例①:良日:“長于臣。”

16

例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可不譯。

例③: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⑶放在動詞之后,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

字和它相應(yīng)。

例①: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yuǎn)近。

例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

譯文:

“差(曲)池其羽”,出自《詩.垂網(wǎng).燕燕》,形容燕子展開其尾翼。“黃鵬偕(一起)

飛,小小的翅膀微微震動”,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然面對于我們而言,很久

沒有見到此景了。自從十年前,我偶然看到過黃鵬鳥,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年了,一直

沒有看到過它美麗的姿態(tài)?,F(xiàn)在擴(kuò)建樹林,還原草場,生態(tài)漸漸恢復(fù)了,也能再

看見黃明I鳥了。它的鳴叫美麗婉轉(zhuǎn)更勝過以往。我家鄉(xiāng)的美麗已經(jīng)遠(yuǎn)近聞名了。

于是我們歡暢地喝酒抒發(fā)心中的情懷。完全沉浸在這美好的最色當(dāng)中,難道還不

快樂嗎?

(九)焉

秦軍過靖山間,見峭峭焉(1),狹狹焉(2),未料有伏焉(3)。將士雖

全力以搏,無奈進(jìn)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焉(5),

驕而輕敵若此,焉(6)能不???萬軍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

則必?zé)o顏世上矣。

(1/2)形容詞詞尾,約同于“然”,相當(dāng)于“……的樣子二

(3)兼詞,相當(dāng)于“于彼”“于之”,在那里。

17

(4)句中語氣助詞,表示停頓。

(5)語氣助詞,不譯。

(6)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7)句末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呢二

(8)代詞,相當(dāng)于“之”,他們。

提示:

1.語氣助詞。

(1)用于陳述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例①:于是余有嘆焉。

(2)有時用于反詰語氣,可譯為“呢二

例①:萬鐘于我何加焉?

(3)詞尾,相當(dāng)于“然二

例①:硅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2.代詞。

⑴相當(dāng)于人稱代詞“之二

例①: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⑵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二

例①:焉足道邪!

3.兼詞。

相當(dāng)于“于之、于是工

例①: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例②:青麻頭伏焉。

18

4.疑問副詞。相當(dāng)于“哪里工

例①:且焉置土石?

譯文:

(靖山戰(zhàn)役),秦軍通過靖山山谷,只見山勢陡峭,山谷狹窄,沒有料到在那里

竟有埋伏。將士們雖然全力以搏,無奈進(jìn)退不能,不久,因戰(zhàn)而死,將所剩無幾,

因而導(dǎo)致大敗。在這件事上,我有些感慨,驕傲輕故,怎能不敗呢?(像這樣),

即使有萬千兵馬又有什么意義呢?單單因他們的驕縱,要斥責(zé)他們的話,他們必

然沒有臉面再活在世上了。

(十)所

“吾所以(1)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

天下所(2)欽。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

其非所以(4)沽名釣譽(yù)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

宜有所(5)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所為哉?此二人皆所以(6)教人向

上者也。

(1)助詞,與“以”構(gòu)成固定復(fù)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相當(dāng)于“……的原因(緣

故)二(2)助詞,與“為”構(gòu)成固定結(jié)構(gòu)“為……所……”,表被動。

(3/5)助詞,“所+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的人(事物、地方、

情況)等工

(4/6)助詞,與“以”構(gòu)成固定復(fù)音虛詞“所以”,可譯為用來.......的方法(途

徑、手段)。

提示:

1.名詞,處所,地方。

19

例①:成反復(fù)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例②:某所,而母立于茲《項(xiàng)脊軒志》

2.作代詞

所十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的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

物”“所……的情況。

例①: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在]

(1)到處。

例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例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例②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促織》)

譯文:

“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當(dāng)前的利益放在個人恩怨之后啊”,贏相如這些話,

足以讓天下人欽佩。憑借他那樣官居顯位,(卻)能做到這樣,難道是其他的人

比得上的呢?分析他的言語,觀察他的行為,可以知道他所說的話并非是假裝樣

子而已。能和藺相如相比的是信陵君,平日和眾人坐在一起(引申為與民為伍),,

從來不曾有過分?jǐn)[架子的時候,前去拜訪屠夫朱亥,(可以看出)他的氣度豈是

平常人能做到的?(因此)這兩個人都是用實(shí)際行動來使人道德高尚的人啊。

(J■一)也

“師道之不傳也(1)久矣,汝何以能復(fù)之也(2)?”“吾將勸勉督責(zé)以行之

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也哉(5)!”

20

(1)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

(2)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或反詰語氣。

(3)句末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

(4)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

(5)句末語氣助詞,與“哉”連用,表感嘆語氣。

譯文:

“古代從師學(xué)習(xí)的風(fēng)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你憑什么去恢復(fù)這些?。俊薄拔視駥?dǎo)

勉勵督促貴備來施行。”“你說的話,是黃金美玉。你的心胸,我們怎能趕得上啊!”

(十二)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據(jù)何

(3)為?原其理,乃爰之深也。嗟乎,情之誤,何(4)其大也!然何(5)人

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么。

(2)疑問代詞,表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dāng)于“為什么”“什么”“什

么原因二

(3)代詞,做賓語,什么。

(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dāng)于“多么”。

(5)代詞,做定語,相當(dāng)于“什么”。

(6)即“以何”,介賓短語,用在疑問句中作狀語,相當(dāng)于“拿什么”“憑什么二

(7)即“如何”,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dāng)于“怎么樣”“怎么辦二

譯文: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這樣說)本來是錯誤的,但他的妻子這樣說,為什么

21

呢?她依據(jù)什么(才這樣說))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爰自己的老公很深

啊。哎,感情造成的謬誤多么大?。〉鞘裁慈四軌蛲槟??拿什么消除這種弊

端,希望您能教給我(一個)好辦法,怎么樣?

(十三)且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

帝尚每日笙歌,且⑵委政奸佞之人,則李唐且⑶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

河水清且(6)漣矣,于斯世則無進(jìn)身之途??v有“死且⑺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

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

(1)副詞,暫且、姑且。

(2)連詞,表遞進(jìn),而且、并且。

(3)副詞,將要。

(4)復(fù)音詞,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進(jìn)一步議論,況且,再說。

(5)復(fù)音詞,就像。

(6)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又。

(7)連詞,表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

提示:

1.連詞。

⑴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

例①: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表示遞進(jìn),況且)

例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表示遞進(jìn),尚且)

例③:猶且從師而問焉?(表示遞進(jìn),尚且)

⑵表示并列關(guān)系。

22

例①:河水清且漣漪。(表示并列,而且)

⑶表示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但是”。

例: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

⑷表示讓步,后推進(jìn)一層,相當(dāng)于“尚且二

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例②: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

2.副詞。

相當(dāng)于“將,,“將要”“暫且,,“姑且二

例①:不出,火且盡。(將要)

例②: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將要)

例③且暫還家去。(姑且)

譯文:

“活著的人暫且偷生,死去的人已經(jīng)長逝了。”這難道僅僅發(fā)生在石壕一個地方?

整個唐王朝到了中晚期統(tǒng)治的地方都盡皆相同。像這種情形,皇帝還能每日聲色

歌舞,井且將政事委托給奸奸詐小人,那么李唐王朝將要滅亡,是必然的。再說

有志之士就像那河水清撤而又漣漪,(然而)在這個時代卻沒有進(jìn)身的路途。縱

使有“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辭”的豪氣,(然而)沒有用武之地。還

能有什么用?

(十四)若

“若(1)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奇哉!若(2)人之思,若(3)

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

之一鱗,若(5)龍之一爪也。

23

若夫(6)常人思鄉(xiāng),常望月懷遠(yuǎn),登高作賦,若(7)柳子厚則不然。以超

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

(1)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

(2)指示代詞,此,這個。

(3)副詞,表推測,好像。

(4)第二人稱代詞,你。

(5)連詞,相當(dāng)于或二

(6)和“夫”連用,構(gòu)成復(fù)音虛詞。句首語氣詞,用在一段或一層意思開頭,表

示轉(zhuǎn)換,有“在說”、“至于”的意思。

(7)連詞,表示另提一件事,相當(dāng)于“至”、“至于”。

譯文: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保ㄔ趺礃??)這個人的想法真奇特??!感

覺像石破天驚,鐵樹開花,真不是你們這樣的凡人可以趕得上的。我也一樣。只

怕我們只能描繪出魚的一片鱗或龍的一只爪。像常人思鄉(xiāng)的時候,常常望月懷遠(yuǎn),

登高作賦,至于柳子厚卻就不一樣。他以超人的思維,來抒發(fā)難以抑制的情感,

真是絕啊。

(十五)因

因(1)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2)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因(3)。

其常因(4)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因(5)乘

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7)枯木為榮木。

途經(jīng)紹墓,因(8)守冢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因(9)此其得眾人之心,

以一天下。因(10)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

24

(1)介詞,根據(jù),依靠,憑借。

(2)動詞,沿襲。

(3)名詞,原因。

(4)介詞,趁著,趁此。

(5)副,于是,就。

(6)介詞,憑借。

(7)介詞,經(jīng)由,從。

(8)介詞,經(jīng)由,通過。

(9)介詞,因?yàn)椤?/p>

(10)連詞,連接分句,用于因果關(guān)系復(fù)句的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

為二

提示:

1.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憑借、對象、方式,可分別譯為“因?yàn)椤薄坝?/p>

于,,“趁著,,“憑借,,“經(jīng)過,,“通過工

(1)依照,根據(jù)。

例①:變法者因時而化。(《察今》)

例②: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史記》)

⑵依靠,憑借。

例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例②: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⑶趁著,趁此。

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25

例②: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⑷通過,經(jīng)由。

例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5)因?yàn)椋捎凇?/p>

例①:祥符年間,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雁蕩山》)

例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書》)

2.副詞

⑴于是,就;因而。

例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

例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3.名詞。原因,緣由,機(jī)緣。

例①: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4.動詞

⑴根據(jù)

例①: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

⑵沿襲,繼續(xù)。

例①: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

譯文:

按照一個人才能的大小授予他官職,不因?yàn)殚T第高低來錄用人才,而且不沿襲舊

的規(guī)定,這就是曹操成就偉大事業(yè)的原因。曹操常常趁人不備,采用偷襲的辦法

攻打別人,例如烏巢焚糧--戰(zhàn)。這一戰(zhàn)役動搖了袁紹的軍心,于是曹操乘勝追擊,

攻破了袁紹大軍,取得了官渡一戰(zhàn)的大捷,這也是憑借許攸的力量而獲得的。這

26

一過程猶如從干枯的樹木變成茂密的樹木一樣。途經(jīng)袁紹之墓,曹操還通過別人

帶路到墓前祭拜,他的度量難道是常人能比的嗎?因此他得到眾人之心,以致能

統(tǒng)-天下。因?yàn)樗胁煌瑢こ5亩攘浚运艹删头欠驳陌詷I(yè)。

(十六)與

朝過夕改,君子與(1)之,吾亦贊同。然今人與(2)古人孰智,廟堂與(3)

坊間之識,相去甚遠(yuǎn)。為國者,與(4)清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

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獨(dú)何與(5)?吾等與(6)君

建言,又恐君自與(7)吾復(fù)算耳。

(1)動詞,贊許。

(2)與“孰”組成文言固結(jié)構(gòu)“與……孰……”,相當(dāng)于,跟……比較,哪一個……二

(3)連詞,表并列,和,跟,同。

(4)動詞,結(jié)交,親附。

(5)通“歟”,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呢。

(6)介詞,表施動者發(fā)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dāng)于“為二

(7)介詞,和,跟,同。

提示:

1.連詞,表示并列,可譯為“和”“跟”“同

例①: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天下,可以知之矣。

例②: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介詞,表示相關(guān),可譯為“和”“跟”“同

例①:客從外來,與坐談。

例②:陳勝少時,嘗與人傭耕。(另一說,“與”為介詞,當(dāng)“為”“替”解。)

27

3.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感嘆、反詰(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歟”)。

例①:“管仲非仁者與?”

例②:無乃爾是過與?

4.用于句中,無意。

例①:是盟也,其與幾何?

5.動詞??勺g為“給予”“授予”“結(jié)交”“參加”等。

例①:與斗卮酒。(給予)

例②:不欺其與。(結(jié)交,此處動作名,結(jié)交的國家)

例③:蹇叔之子與(汕)師。(參加)

譯文:

(一個人如果)在早上犯了過錯到晚上就能改正,這是君子所贊許的,我也贊同。

但是,現(xiàn)代人與古人誰更有智慧,(對此)朝廷與百姓的認(rèn)識,相差很大。治理

國家的人,親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遠(yuǎn)離奸邪而善于諂媚的小人,(凡事)以

身作則親身實(shí)踐,事業(yè)才會成功。如今(您的)思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功利卻不

能惠及本國百姓,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給您提建議,又害怕您跟我們算賬啊。

(十七)則

“此則(1)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美則(2)美,然岳陽樓之

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則(3)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獨(dú)顯其名,何則(4)?

范希文若不應(yīng)邀作賦,文莫播寰宇,則(5)岳陽樓能名揚(yáng)天下與?當(dāng)世之風(fēng),

位卑則(6)足羞,官盛則(7)近諛。范氏則(8)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之調(diào),以身作則(9)。友人被貶,未別離去,及至河邊,則(10)已在舟

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此為讀《岳陽樓記》一則(11)感悟耳。

28

(1)副詞,用在判斷句的主謂間,表示肯定,起強(qiáng)調(diào)、確認(rèn)作用,譯為“就是”“是二

(2)連詞,用在由相同的兩個詞(或詞組)構(gòu)成的復(fù)合謂語中,表讓步關(guān)系,

譯為“是”“倒是”。

(3/5)連詞,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敘述的事、理中是一

種推斷/假設(shè),可譯為“那就”“就"/“那么二

(4)用在句末,常與疑問代詞“何”一起構(gòu)成“何則”,表示疑問語氣??勺g為“呢二

(6/7)連詞,表并列對舉,用在兩個“則”組成的并列分句中,譯為“就”,或不譯。

(8)連詞,轉(zhuǎn)折,可譯為“卻二

(9)名詞,準(zhǔn)則,法則,榜樣。

(10)連詞,表承接,后一件事發(fā)生在前一事之前,形式上仍是后項(xiàng)程杰前項(xiàng),

譯為“原來是”“原來已經(jīng)”。

(11)名詞,指分項(xiàng)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例:《論語》六則。

提示:

1,連詞。

(1)表承接,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二

例①:項(xiàng)王日:“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

例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例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⑵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假使”、“如果”或哪么”“就”。

例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例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⑶表并列,可譯為“就"或不譯。

29

例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例②:入則孝,出則悌。

(4)表轉(zhuǎn)折、讓步,可譯為“可是”“卻”,或譯為“雖然”“倒是”。

例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卻)

例②:其室則邇,其人甚遠(yuǎn)。(雖然)

(5)表示選擇??勺g作“就是二

例①:非死則徙爾。

3.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qiáng)調(diào)和確認(rèn)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二

例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文:

這就是岳陽樓的壯觀景象,道出了岳陽樓的美,美倒是美,但岳陽樓的名氣并非

只憑借這。如果這樣,那么天下像岳陽樓的樓很多,但是岳陽樓為什么能獨(dú)占鰲

頭呢?范希文如若沒被邀請作文章,文采沒有傳播四海,那么岳陽樓能天下名揚(yáng)

嗎?在當(dāng)時的風(fēng)氣,地位卑微就感到羞恥,地位高貴就奉承拍馬。范希文卻不這

樣,他總是高唱“不因外物之優(yōu)、個人之得而喜,不因外物之劣、個人之失而悲”

的調(diào)子,用自身作為榜樣。他的朋友被貶職,沒有告別就離開,(等到他得知),

趕到河邊,友人原來已經(jīng)在船中了??梢娝麑τ颜x的情感很深。-這是讀《岳陽

樓記)的--段感悟而已。

(十八)者

李白者(1),詩仙也。為當(dāng)國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每每率性于山中

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shù)者(3)

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yáng),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

30

傳于后世者(4)不可勝計(jì),遂就其萬世英名。今求俊才可并肩高山者(5),未

得!

(1)助詞,用在判斷句主語的后邊,起提頓作用,不譯。

(2)助詞,附在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稱

上文所說的人、事、物,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的想法”“的做法”。

(3)助詞,放在數(shù)詞之后,可譯為“……方面””……樣?xùn)|西”“個”“樣”之類。

(4)助詞,放在時間詞之后,起語氣助詞作用,不譯。

(5)助詞,定語后置標(biāo)志,可澤的二“者字結(jié)構(gòu)”放在中心詞(名詞或名詞性

詞組,作主語或賓語)后(后置),作定語,表示范圍。中心詞和“者字結(jié)構(gòu)”

(定語后置)之間有的加“之"有的不加“之”,包含全體和部分關(guān)系,或者可稱

作分母和分子的關(guān)系。

譯文:

李白,是唐代詩仙啊。被統(tǒng)治者拒之門外,就在這座山中游玩。(他)常常率性

地在山中與遠(yuǎn)離塵囂的人對飲的原因,是(為了)抒發(fā)心中的郁結(jié)之情啊。過去,

(他)讓高力士為他脫靴,讓楊國忠為他捧墨,寫詩諷刺楊貴妃,這幾件事,是

他得罪統(tǒng)治者的根源,也是他個性張揚(yáng)的表現(xiàn)。所以,他雖然仕途上不如意,卻

仍然不放棄偉大的志向,(并)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