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568.1-3- 2021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PDF解密_第1頁
TB∕T 3568.1-3- 2021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PDF解密_第2頁
TB∕T 3568.1-3- 2021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PDF解密_第3頁
TB∕T 3568.1-3- 2021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PDF解密_第4頁
TB∕T 3568.1-3- 2021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PDF解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1部分:磁粉檢測材料2021-05-28發(fā)布ITB/T3568.1—202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技術要求 5檢驗方法 56檢驗規(guī)則 附錄A(規(guī)范性)磁粉檢測裝置及器材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本文件是TB/T3568《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的第1部分。TB/T3568已經(jīng)發(fā)布了以下部分: ——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 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歸口。IV無損檢測技術是在不損害被檢測對象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幾何完整性的情況下,對產(chǎn)品的表面質(zhì)無損檢測用材料是影響無損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保證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無損檢測用材料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必要制定適用于鐵路行業(yè)的無損檢測用材料標準。根據(jù)鐵路行業(yè)應用的實際情況,TB/T3568《鐵路無損檢測材料》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1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1部分:磁粉檢測材料1范圍本文件適用于鐵路用非熒光干法用磁粉、非熒光濕法用磁粉、熒光磁粉、油基載液、分散劑、消泡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GB/T258輕質(zhì)石油產(chǎn)品酸度測定法GB/T261閃點的測定賓斯基—馬丁閉口杯法GB/T265石油產(chǎn)品運動黏度測定法和動力黏度計算法GB/T5097無損檢測滲透檢測和磁粉檢測觀察條件GB/T12604.5無損檢測術語磁粉檢測GB13042包裝容器鐵質(zhì)氣霧罐GB/T15822.2無損檢測磁粉檢測第2部分:檢測介質(zhì)GB/T23906—2009無損檢測磁粉檢測用環(huán)形試塊QB2549一般氣霧劑產(chǎn)品的安全規(guī)定ISO9934.2無損檢測磁粉檢測第2部分:檢測介質(zhì)(Non-destructivetesting—Magneticparticletesting—Part2:Detectionmedia)3術語和定義GB/T12604.5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技術要求4.1磁粉4.1.1非熒光于法用磁粉4.1.1.1粒度磁粉的目數(shù)范圍為80目~250目,粒度分布狀態(tài)為自然粉碎狀態(tài),目數(shù)小于80的磁粉質(zhì)量分數(shù)不應大于2%,目數(shù)大于250的磁粉質(zhì)量分數(shù)不應大于8%。24.1.1.2非磁性物質(zhì)磁粉中非磁性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應大于2%。4.1.1.3流動性按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應有20%~50%的磁粉活動到流動性測試試塊上黑線為界的75mm以外。4.1.1.4顏色磁粉顏色應是黑色、紅色或其他規(guī)定的顏色。應至少能清晰顯示E型標準試塊上2個孔。4.1.2非熒光濕法用磁粉4.1.2.1粒度顆粒目數(shù)小于320的磁粉質(zhì)量分數(shù)不應超過2%。4.1.2.2非磁性物質(zhì)經(jīng)磁吸附操作后,磁粉應能被吸附并去除,不應有明顯的殘留物。4.1.2.3懸浮性磁粉柱的高度不應小于200mm,且應有明顯的分界線。4.1.2.4顏色磁粉的顏色要求應符合4.1.1.4的規(guī)定。4.1.2.5靈敏度應至少能清晰顯示E型標準試塊上2個孔。4.1.3熒光濕法用磁粉4.1.3.1粒度粒度要求應符合4.1.2.1的規(guī)定。4.1.3.2非磁性物質(zhì)非磁性物質(zhì)要求應符合4.1.2.2的規(guī)定。4.1.3.3懸浮性懸浮性要求應符合4.1.2.3的規(guī)定。4.1.3.4顏色磁粉在紫外線輻照下,應能激發(fā)出目視可見的黃綠色或其他顏色的熒光。34.1.3.5靈敏度靈敏度要求應符合4.1.2.5的規(guī)定。4.1.3.6熒光系數(shù)β熒光系數(shù)β應大于1.5cd/W。4.1.3.7熒光穩(wěn)定性γ熒光穩(wěn)定性γ應小于或等于5%。4.1.3.8短期耐久性2型參考試塊的顯示應無任何可辨別的變化。4.1.3.9長期耐久性2型參考試塊的顯示應無任何可辨別的變化。4.2油基載液4.2.1運動黏度在40℃時,運動黏度不應大于3.0mm2/s;在5℃時,不應大于5.0mm2/s。閉口杯法測定時,閃點不應低于94℃。4.2.3載液的熒光被檢載液的熒光不應大于濃度為7×10~°M(5.5×10~?)/0.1NH?SO?的硫酸奎寧溶液,或不應大于1.5cd/m2。4.2.4總酸值不應大于0.2mgKOH/g。pH值應在7~9范圍內(nèi)。4.3.2分散性無論是非熒光磁粉,還是熒光磁粉,篩分時篩內(nèi)殘留物質(zhì)量分數(shù)不應大于2%,磁粉無結團現(xiàn)象。pH值應在7~9范圍內(nèi)。44.4.2消泡性4.5防銹劑pH值應在7~9范圍內(nèi)。4.5.2防銹性試棒表面應無明顯的銹蝕產(chǎn)生。4.6防腐劑pH值應在7~9范圍內(nèi)。4.6.2防腐性磁懸液應無異味。4.7罐裝磁懸液4.7.1材料4.7.1.1磁懸液由熒光磁粉或非熒光磁粉與油基或水載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組成。4.7.1.2非熒光磁粉應符合4.1.2的規(guī)定;熒光磁粉應符合4.1.3的規(guī)定。4.7.1.3油基載液應符合4.2的規(guī)定;分散劑、消泡劑、防銹劑應分別符4.7.1.4罐內(nèi)壓縮氣體應對工件無腐蝕、對人體無毒副作用。4.7.2非磁性物質(zhì)磁懸液中的非磁性物質(zhì)要求應符合4.1.2.2的規(guī)定。4.7.3濃度熒光罐裝磁懸液的濃度范圍為0.1mL/100mL~0.6mL/100mL;非熒光罐裝磁懸液的濃度范圍為4.7.4靈敏度罐裝磁懸液的靈敏度應符合4.1.2.5的規(guī)定。4.7.5.1噴罐性能應提供良好、方向穩(wěn)定的噴霧,無明顯泡沫,保證磁懸液能夠均勻的噴在一個平面或垂直面,噴罐噴嘴無堵塞。噴罐應無泄漏或變形現(xiàn)象。54.7.5.2噴罐容量噴罐容量為500mL時,磁懸液容量標稱值不應小于230mL,噴罐中的磁懸液噴出量不應小于磁懸液容量標稱值的95%。4.7.5.3安全性噴罐安全性應符合QB2549、GB13042的規(guī)定。4.8反差增強劑4.8.1顏色4.8.2反差對比性應與反差對比試塊本底有明顯對比。4.8.3再浮性應與反差對比試塊本底有明顯對比。4.8.4附著性4.8.5干燥性干燥時間不應大于60s。5檢驗方法5.1磁粉5.1.1非熒光干法用磁粉5.1.1.1粒度5.1.1.1.1采用振擺過篩法,振篩機的基本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1規(guī)定。5.1.1.1.2檢驗步驟如下:a)稱取(500±0.5)g干燥的磁粉;b)振動過篩8min;c)過篩終止后,將80目篩內(nèi)和250目篩外的磁粉各自稱量,計算質(zhì)量分數(shù);d)重復步驟a)~c),每次需更換新磁粉,取3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5.1.1.2非磁性物質(zhì)5.1.1.2.1采用磁吸附儀進行檢驗,磁吸附儀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2規(guī)定。5.1.1.2.2檢驗步驟如下:a)稱取(20±0.1)g干燥的磁粉,均勻地灑在干凈的A4白紙上;6b)打開磁吸附儀電源,將磁吸附儀電磁棒垂直放在磁粉的上方,使上層的磁粉能平緩的被吸附到電磁棒上,將吸附有磁粉的電磁棒移開,然后切斷電源,讓吸附的磁粉落在一邊;d)重復步驟a)~c),每次需更換新磁粉,取3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5.1.1.3流動性5.1.1.3.1采用磁粉流動性測量儀進行檢驗,流動性測量儀按附錄A的A.3規(guī)定。5.1.1.3.2檢驗驗步驟如下:a)稱取(30±0.1)g干燥的磁粉,電磁軛通電,磁粉倒入漏斗中,磁粉自由落在水平位置的干燥b)以磁粉落在試塊上為起點計時,電磁軛通電1min±3g后斷電;c)以試塊上黑線為界,將黑線以外(磁軛一邊)的磁粉稱量,計算占全部下落磁粉的質(zhì)量分數(shù);d)重復步驟a)~c),每次需更換新磁粉,取3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5.1.1.4顏色將干磁粉灑在干凈的A4白紙上,至少覆蓋直徑100mm的區(qū)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x條件下觀察顏色。5.1.1.5.1采用靈敏度測試儀進行檢驗,靈敏度測試儀的基本參數(shù)按附錄A的A.4規(guī)定。5.1.1.5.2將E型標準試塊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轉(zhuǎn)到12點鐘位置,施加有效值為750A的交流電,磁粉均勻撒布在試塊表面上,觀察試塊表面人工孔的磁痕顯示。5.1.2非熒光濕法用磁粉5.1.2.1粒度5.1.2.1.1采用濕篩法進行檢驗。5.1.2.1.2檢驗步驟如下:a)稱取(20±0.1)g干燥的磁粉;b)倒入一個直徑為100mm,孔徑為320目的標準試驗篩中;c)先用少量無水乙醇均勻濕潤,然后在無水乙醇沖、刷下進行篩洗,再烘干篩內(nèi)未通過的沉淀d)重復步驟a)~c),每次需更換新磁粉,取3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5.1.2.2非磁性物質(zhì)5.1.2.2.1采用磁吸附儀進行檢驗,磁吸附儀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2規(guī)定。5.1.2.2.2檢驗步驟如下:a)稱取(2±0.1)g干燥的磁粉,倒人50mL燒杯中,用20mL無水乙醇分散磁粉,再加入20mLb)將磁吸附儀的電磁棒垂直伸入燒杯中吸附磁粉,然后將吸附有磁粉的電磁棒取出,移至一個c)重復步驟b),直至燒杯中能被吸附的磁粉吸取完為止;d)靜置30min后,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x的白色襯底板上檢查燒杯底部有無殘留物。75.1.2.3懸浮性5.1.2.3.1采用玻璃管進行檢驗,玻璃管分度值為1mm、長為400mm、內(nèi)徑為(10±0.5)mm、底部距頂端量程刻度為300mm。5.1.2.3.2檢驗步驟如下:a)稱取(3±0.1)g干燥的磁粉,倒入玻璃管內(nèi),注入少量無水乙醇至150mm柱高,用力搖晃至均勻,再注入無水乙醇至300mm柱高,反復倒置混合均勻;b)混合均勻后,將玻璃管應迅速直立,顯分界處的磁粉柱高度;c)重復步驟a)和b),每次需更換新磁粉,取3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5.1.2.4顏色將干磁粉灑在干凈的A4白紙上,至少覆蓋直徑100mm的區(qū)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lx條件下觀察顏色。5.1.2.5.1采用靈敏度測試儀進行檢驗,靈敏度測試儀的基本參數(shù)按附錄A的A.4規(guī)定。5.1.2.5.2按產(chǎn)品說明書推薦的比例配置1L水磁懸液。5.1.2.5.3觀察條件: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lx。5.1.2.5.4將E型標準試塊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轉(zhuǎn)到12點鐘位置,施加有效值為750A的交流電,將攪拌均勻的磁懸液均勻噴灑在試塊表面上,觀察試塊表面人工孔的磁痕顯示。5.1.3熒光濕法用磁粉5.1.3.1粒度檢驗方法與5.1.2.1相同。5.1.3.2非磁性物質(zhì)檢驗方法與5.1.2.2相同。檢驗方法與5.1.2.3相同。5.1.3.4顏色5.1.3.4.1檢驗條件如下:a)檢驗區(qū)域的白光照度不應大于20lx;b)紫外線輻照至熒光磁粉表面的輻照度不應小于800μW/cm2。5.1.3.4.2檢驗步驟如下:a)在一根內(nèi)徑為25mm、高度為180mm的玻璃試管內(nèi)裝入(1±0.1)g磁粉和50mL無水乙醇,b)將上述玻璃試管內(nèi)的磁懸液放在紫外線燈下觀察磁粉的顏色。5.1.3.5靈敏度5.1.3.5.1采用靈敏度測試儀進行檢驗,靈敏度測試儀的基本參數(shù)按附錄A的A.4規(guī)定。8TB/T3568.1—2021………………(2)5.1.3.8.3檢驗步驟如下:9e)重復步驟b)的操作,觀察比較兩次2型試塊顯示的差異。5.1.3.9長期耐久性5.1.3.9.1采用典型的固定床式磁粉檢測設備或類似攪拌裝置進行檢驗。5.1.3.9.2檢驗條件如下:a)檢驗區(qū)域的白光照度不應大于20lx;b)紫外線輻照至熒光磁粉表面的輻照度不應小于800μW/cm2。5.1.3.9.3檢驗步驟如下:a)按照5.1.3.8.3a)的比例配置一定量的磁懸液;b)取少量攪拌均勻的磁懸液噴灑在2型試塊表面,觀察并測量2型試塊左右兩側顯示的累積長度;c)將磁懸液在典型的固定床式磁粉檢測設備或類似攪拌裝置中工作至少120h;d)重復步驟b)的操作,觀察比較兩次2型試塊顯示的差異。5.2油基載液5.2.1運動黏度按GB/T265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按GB/T261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5.2.3載液的熒光載液的熒光應在至少1000μW/cm2的UV-A輻照下,通過與硫酸奎寧溶液的目視比較進行檢查?;虿捎脽晒庀禂?shù)測定裝置進行檢驗,熒光系數(shù)測定裝置基本要求按附錄A的A.5規(guī)定。檢驗步驟如下:a)載液表面采用(45±5)°的UV-A均勻照射,將紫外輻照度探頭置于載液表面位置處,測量載液表面的紫外輻照度值Ee,Ee值應在10W/m2~15W/m2范圍內(nèi),紫外輻照度測量應采用符合GB/T5097要求的儀表;b)測量載液表面的亮度L,測量應采用準確度在±10%內(nèi)的適當儀表。5.2.4總酸值按GB/T258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5.3分散劑采用pH試紙檢測分散劑的pH值。5.3.2分散性5.3.2.1熒光磁粉分散性5.3.2.1.1采用專用攪拌裝置進行檢驗,攪拌裝置基本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6規(guī)定。5.3.2.1.2檢驗步驟如下:a)取(5±0.1)g熒光磁粉,按產(chǎn)品說明書推薦的比例添加分散劑配置1L水基磁懸液;b)將磁懸液倒人在攪拌裝置內(nèi),攪拌速度:3000r/min,攪拌時間:1min±10s;c)倒入320目標準檢驗篩中,烘干并稱量檢驗篩內(nèi)殘留物,計算殘留物質(zhì)量分數(shù)。5.3.2.2非熒光磁粉分散性5.3.2.2.1采用專用攪拌裝置進行檢驗,攪拌裝置基本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6規(guī)定。5.3.2.2.2檢驗步驟如下:a)取(10±0.1)g非熒光磁粉,按產(chǎn)品說明書推薦的比例添加分散劑配置1L水基磁懸液;b)將磁懸液倒入在攪拌裝置內(nèi),攪拌速度:3000-t/min,攪拌時間:1min±10c)倒入320目標準檢驗篩中,烘干并稱量檢驗篩內(nèi)殘留物,計算殘留物質(zhì)量分數(shù)。5.4消泡劑采用pH試紙檢測消泡劑的pH值。5.4.2消泡性5.4.2.1采用專用攪拌裝置進行檢驗,攪拌裝置基本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6規(guī)定。5.4.2.2檢驗步驟如下:b)將磁懸液倒人在攪拌裝置內(nèi),攪拌速度:3000r/min,攪拌時間:2h;c)觀察磁懸液試驗過程中的起泡現(xiàn)象。5.5防銹劑采用pH試紙檢測防銹劑的pH值。5.5.2防銹性用一根長150mm,直徑15mm,表面粗糙度為MRRRa3.2的低碳鋼棒,至少1/2部分浸入5.4.2.2規(guī)定的磁懸液中浸泡至少72h,取出后,放置在干燥室內(nèi)環(huán)境溫度中,48h后觀察試棒表面。5.6防腐劑采用pH試紙檢測防腐劑的pH值。5.6.2防腐性5.6.2.1采用專用攪拌裝置進行檢驗,攪拌裝置基本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6規(guī)定。5.6.2.2檢驗步驟如下:a)取(5±0.1)g熒光磁粉,按產(chǎn)品說明書推薦的比例添加分散劑、消泡劑、防銹劑、防腐劑配置1L水磁懸液;c)在45℃~50℃環(huán)境下存放24h±10min,檢查有無異味。5.7罐裝磁懸液5.7.1非磁性物質(zhì)5.7.1.1采用磁吸附儀進行檢驗,磁吸附儀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A的A.2規(guī)定。5.7.1.2取出罐內(nèi)全部磁懸液,攪拌,待磁懸液無氣泡溢出后,再次攪拌均勻,取50mL靜置不少于24h。檢驗方法按5.1.2.2.2中的b)~d)的規(guī)定進行。取出罐內(nèi)全部磁懸液,攪拌,待磁懸液無氣泡溢出后,再次攪拌均勻,在錐形長頸沉淀管中注入100mL磁懸液,水基磁懸液靜置(30~35)min,油基磁懸液靜置(40~45)min,然后觀測錐形長頸沉淀管底部的磁粉容積值。5.7.3員敏度5.7.3.1采用靈敏度測試儀進行檢驗,靈敏度測試儀的基本參數(shù)按附錄A的A.4規(guī)定。5.7.3.2將E型標準試塊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轉(zhuǎn)到12點鐘位置,施加有效值為750A的交流電,將攪拌均勻的磁懸液均勻噴灑在試塊表面上,觀察試塊表面人工孔的磁痕顯示。5.7.4噴罐5.7.4.1準備噴罐進行檢測前,應將噴罐置于室內(nèi)環(huán)境溫度下不少于12h。檢測時,將噴罐浸入(25±1)℃的5.7.4.2噴罐性能5.7.4.2.1噴罐噴嘴的噴霧性能和效果通過下面的方法來評定:用力搖動內(nèi)有小球的噴罐不少于3min,然后把樣品噴在平板表面,觀察噴霧的均勻程度,檢查噴嘴有無堵塞。5.7.4.2.2倒置噴罐,噴至基本無磁懸液噴出。將噴罐浸入(52±2)℃的水中至少15min,噴罐應無明顯泄露或者變形現(xiàn)象。再將其浸人(25±1)℃的水中,直至噴罐溫度恒定,用力搖動噴罐,應出現(xiàn)均噴罐應浸入(25±1)℃水中,以保持噴罐處于恒溫狀態(tài)。搖動噴罐不應低于3min,將排出的磁懸液放在玻璃容器當中,容器以毫升刻度標識,反復搖動噴罐并直至所有氣體完全排除。5.7.4.4安全性噴罐安全性檢驗方法應符合QB2549、GB13042的規(guī)定。5.8反差增強劑將反差增強劑噴灑在干凈白色A4紙上。在自然光條件下,目視觀察。5.8.2反差對比性反差增強劑噴射到干燥的反差對比試塊表面。試塊表面干燥后,觀察、比對反差增強劑與試塊本底的顏色。5.8.3再浮性將至少靜置1h的噴罐搖晃(20~30)s,按5.8.2的方法進行試驗。5.8.4附著性用相匹配的罐裝磁懸液沖刷,距離為(200~250)mm、角度傾斜、時間為10s。5.8.5干燥性反差增強劑噴涂在試塊表面后,在環(huán)境溫度(20±2)℃,自然干燥,檢測干燥時間。6檢驗規(guī)則6.1組批規(guī)則用同一批的原材料,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一次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為一批。6.2檢驗分類與檢驗項目檢驗分為型式檢驗、出廠檢驗和人廠復驗,檢驗項目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序號材料名稱檢驗項目檢驗性質(zhì)技術要求對應條款檢驗方法對應條款型式檢驗出廠檢驗入廠復驗1非熒光干法用磁粉粒度√√√4.1.1.15.1.1.1非磁性物質(zhì)V√√4.1.1.25.1.1.2流動性√√√4.1.1.35.1.1.3顏色√√一4.1.1.45.1.1.4靈敏度√√√4.1.1.55.1.1.52非熒光濕法用磁粉粒度√√√4.1.2.15.1.2.1非磁性物質(zhì)V√√4.1.2.25.1.2.2懸浮性√√√4.1.2.35.1.2.3顏色√V4.1.2.45.1.2.4靈敏度√√√4.1.2.55.1.2.53熒光濕法用磁粉粒度√√√4.1.3.15.1.3.1非磁性物質(zhì)V√√4.1.3.25.1.3.2懸浮性√√√4.1.3.35.1.3.3顏色√√4.1.3.45.1.3.4靈敏度√√V4.1.3.55.1.3.5熒光系數(shù)V√4.1.3.65.1.3.6熒光穩(wěn)定性√√4.1.3.75.1.3.7短期耐久性√√V4.1.3.85.1.3.8長期耐久性√—一4.1.3.95.1.3.9表1檢驗項目(續(xù))序號材料名稱檢驗項目檢驗性質(zhì)技術要求對應條款檢驗方法對應條款型式檢驗出廠檢驗入廠復驗4油基載液運動黏度√√√4.2.1閃點√√√4.2.2載液的熒光V√√4.2.3總酸值√√4.2.45分散劑√√√4.3.1分散性√√√4.3.26消泡劑√√√4.4.1消泡性√√√4.4.27防銹劑√√√4.5.1防銹性√√√4.5.28防腐劑√√√4.6.1防腐性√√√4.6.29非磁性物質(zhì)√√ 4.7.2濃度√√√4.7.3靈敏度√√√4.7.4噴罐性能√√一4.7.5.15.7.4.2噴罐容量√√√4.7.5.25.7.4.3安全性√一 4.7.5.35.7.4.4反差增強劑顏色√V√4.8.1反差對比性√√√4.8.2再浮性√√√4.8.3附著性√√√4.8.4干燥性√√√4.8.5·熒光系數(shù)(β)的出廠檢驗與型式檢驗的測量值之差應在±10%以內(nèi)。6.3型式檢驗a)新產(chǎn)品生產(chǎn)或首次生產(chǎn)時;b)原材料發(fā)生變化時;c)生產(chǎn)設備或生產(chǎn)工藝發(fā)生變化時;d)停產(chǎn)6個月及以上恢復生產(chǎn)時;e)連續(xù)生產(chǎn)1年時。6.4出廠檢驗6.4.1每種材料出廠前,應按批抽樣進行檢驗。6.4.2每批材料應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若檢驗不合格,可加倍取樣復檢。若仍有不合格,則該批產(chǎn)品不合格。6.5入廠復驗6.5.1采購的每種材料,用戶應按批抽樣檢驗。6.5.2每批材料應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若檢驗不合格,可加倍取樣復檢。若仍有不合格,則該批產(chǎn)品不合格。7.1磁粉的包裝容器應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并有較好的防潮能力;載液的盛裝容器應采用非易碎材料制成。包裝容器上應有牢固清晰的標志,內(nèi)容包括:a)生產(chǎn)單位名稱;7.2產(chǎn)品應附有質(zhì)量合格證書,內(nèi)容包括:d)檢驗人員。7.3磁粉應存放在符合正常運輸和使用要求且不透光的密封容器中;油基載液、罐裝磁懸液、反差增7.4在正常儲存條件下及有效期內(nèi),磁粉不應有結塊或變色現(xiàn)象,其技術性能不發(fā)生變化;油基載液、水載液、罐裝磁懸液、反差增強劑等不應出現(xiàn)變質(zhì)及性能降低現(xiàn)象。7.5磁粉檢測用材料的有效期至少為12個月,并應在每個原包裝上標明。(規(guī)范性)A.1振篩機基本技術參數(shù)繞25匝直徑為(2.0±0.2)mm的漆包銅線,鐵棒的一端裝有50mm長的非導磁性手柄。A.3非熒光干法磁粉流動性測量儀圖A.1流動性測量儀示意圖圖A.2流動性測試試塊圖A.3錐形漏斗A.4靈敏度測試儀A.4.1靈敏度測試儀主要包括磁化電源和GB/T23906—2009所規(guī)定的E型標準試塊。環(huán)材料為有機玻璃或硬質(zhì)聚氯乙烯;銅棒材料為紫銅,牌號為2TY,尺寸為φ19mm×150mm。單位為毫米標引序號說明:1——銅棒;2——內(nèi)環(huán);3——E型環(huán)??滋?23L40mm的磁粉表面上方80mm處。UV(A)燈放在能使磁粉表面上的輻照度E。恰好在10W/m2~4——輻照度測量點;5——磁粉表面。圖A.5磁粉熒光系數(shù)測定裝置示意圖A.6攪拌裝置結構磁懸液專用攪拌裝置結構布置見圖A.6。7——杯子(規(guī)格2000mL);保4個漿片的位置。圖A.6攪拌裝置結構示意圖允許公差是為了確A.72型參考試塊A.7.1試塊結構2型參考試塊的結構示意圖見圖A.7。標引序號說明: 注:在中心處有2塊鋼條:10mm×10mm×100mm,間隙為0.015mm。A.7.2基本要求2型參考試塊是一個不需外部磁場感應的自磁化體。它包括2塊鋼條和2塊永久磁體,見圖A.7,它應通過校準,并以+4刻槽表示+100A/m和-4刻槽表示-100A/m。顯示長度給出測量性能。顯示從端部開始并向中間逐步減弱。長度增加表示性能更好。應以左右側顯示的累積長度作為結果。A.7.3制造及性能要求應符合GB/T15822.2的規(guī)定。A.7.4標識每件2型參考試塊應有唯一的序列號標識。隨參考試塊一起提供的還有聲明符合GB/T15822.2A.8反差對比試塊A.8.1結構與尺寸反差對比試塊參考尺寸及結構見圖A.8。單位為毫米A.8.2.1A.8.2.2A.8.2.3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2021-05-28發(fā)布ITB/T3568.2—2021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靈敏度等級 15技術要求 26檢驗方法 57檢驗規(guī)則 9 附錄A(規(guī)范性)腐蝕性檢驗試塊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TB/T3568《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的第2部分。TB/T3568已經(jīng)發(fā)布了以下部分: ——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歸口。無損檢測技術是在不損害被檢測對象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幾何完整性的情況下,對產(chǎn)品的表面質(zhì)量、內(nèi)部質(zhì)量等進行檢測和測量,從而判定其是否合格的一種技術工藝方法,是有效控制機車車輛產(chǎn)品質(zhì)量、確保鐵路運行安全極為重要的技術手段。無損檢測用材料是影響無損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保證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無損檢測用材料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必要制定適用于鐵路行業(yè)的無損檢測用材料標準。根據(jù)鐵路行業(yè)應用的實際情況,TB/T3568《鐵路無損檢測材料》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1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本文件適用于鐵路用滲透檢測材料的檢驗與驗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GB/T261閃點的測定賓斯基—馬丁閉口杯法GB/T265石油產(chǎn)品運動黏度測定法和動力黏度計算法GB/T5153—2016變形鎂及鎂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GB/T12604.3無損檢測術語滲透檢測GB13042包裝容器鐵質(zhì)氣霧罐GB/T18851.3—2008無損檢測滲透檢測第3部分:參考試塊QB2549一般氣霧劑產(chǎn)品的安全規(guī)定3術語和定義GB/T12604.3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靈敏度等級4.1熒光產(chǎn)品族熒光產(chǎn)品族按靈敏度分為3級:a)1級靈敏度(低);b)2級靈敏度(中);c)3級靈敏度(高)。4.2著色產(chǎn)品族著色產(chǎn)品族按靈敏度分為2級:a)1級靈敏度(普通);b)2級靈敏度(高)。25技術要求5.1滲透劑5.1.1顏色滲透劑的顏色應與產(chǎn)品標注的顏色一致。著色滲透劑液體顏色應是紅色、橙色或紫色,熒光滲透劑紫外線照射下應發(fā)出黃綠色熒光。5.1.2密度在環(huán)境溫度20℃的條件下,滲透劑液體的密度應在0.8g/cm3~1.0g/cm3范圍內(nèi)。5.1.3運動黏度檢測溫度38℃時,著色滲透劑運動黏度不應大于6.5mm2/s,熒光滲透劑運動黏度不應大于8.5mm2/s,并且與標稱值相差不超過±10%。5.1.4閃點(閉口)滲透劑的閃點不應低于26℃。滲透劑閃點不應低于標稱值5℃。5.1.5可去除性5.1.6熒光亮度熒光滲透劑的熒光亮度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熒光滲透劑的熒光亮度要求靈敏度等級熒光亮度cd/m11級靈敏度(低)2級靈敏度(中)3級靈敏度(高)5.1.7受紫外線照射穩(wěn)定性(UV穩(wěn)定性)熒光滲透劑UV穩(wěn)定性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熒光滲透劑的UV穩(wěn)定性要求靈敏度等級UV穩(wěn)定性1級靈敏度(低)2級靈敏度(中)3級靈敏度(高)3熒光滲透劑的熱穩(wěn)定性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熒光滲透劑的熱穩(wěn)定性要求靈敏度等級熱穩(wěn)定性1級靈敏度(低)2級靈敏度(中)3級靈敏度(高)5.1.9腐蝕性試塊兩面不應有失光、變色和腐蝕現(xiàn)象。5.1.10潤濕性5.1.11硫和鹵素的含量要求控制硫和鹵素的含量時,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小于200×10-。氯和氟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總和應小于200×10~?。5.2清洗劑5.2.1顏色清洗劑應與產(chǎn)品標注的顏色一致。5.2.2密度在環(huán)境溫度20℃的條件下,清洗劑密度應在0.7g/cm3~1.0g/cm3范圍內(nèi)。5.2.3腐蝕性試塊兩面不應有失光、變色和腐蝕現(xiàn)象。5.2.4硫和鹵素的含量要求控制硫和鹵素的含量時,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小于200×10-*。氯和氟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總和5.3顯像劑5.3.1顏色與著色滲透劑配套使用的顯像劑固體顏色應是白色。在環(huán)境溫度20℃的條件下,其密度應在0.8g/cm3~1.0g/cm3范圍內(nèi)。45.3.3固體含量測量值與標稱值相差不超過±10%。5.3.4形成覆蓋層的性能5.3.5再分散性檢驗試塊表面應形成細微、平滑、無鏡面反射和無熒光的覆蓋層。5.3.6沉降速率(沉降性)溶劑型顯像劑分界線以上液體體積不應超過2mL;水懸浮顯像劑分界線以上液體體積不超過5.3.7可去除性5.3.9硫和鹵素的含量要求控制硫和鹵素的含量時,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小于200×10~°。氯和氟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總和應小于200×10~?。5.4產(chǎn)品族靈敏度5.4.1熒光滲透劑靈敏度熒光滲透劑靈敏度應為1級靈敏度(低)及以上,靈敏度等級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表41型參考試塊鎳—鉻層厚度與熒光滲透劑靈敏度等級靈敏度等級鎳—鉻層厚度檢出的不連續(xù)數(shù)量1級靈敏度(低)2級靈敏度(中)3級靈敏度(高)5.4.2著色滲透劑靈敏度著色滲透劑靈敏度應為1級靈敏度(普通)及以上,靈敏度等級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表51型參考試塊鎳—鉻層厚度與著色滲透劑靈敏度等級靈敏度等級鎳—鉻層厚度檢出的不連續(xù)數(shù)量1級靈敏度(普通)2級靈敏度(高)55.5安全性的一般要求5.5.1本部分所涉及的滲透材料所需的化學制品,可能是有害的、易燃的和(或)揮發(fā)性的,因此均應5.5.2氣霧罐的安全性一般要求應符合QB2549、GB13042的規(guī)定,制造商應提供具備資質(zhì)的檢測機構出具的安全性報告。5.5.3滲透材料中不應含有苯、二甲苯、蘇丹紅等有害物質(zhì)。6檢驗方法6.1滲透劑6.1.1顏色6.1.1.1將著色滲透劑噴灑在干凈白紙上,至少覆蓋直徑100mm的區(qū)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lx6.1.1.2熒光滲透劑應置于燒杯內(nèi),在白光照度不大于20lx、紫外線輻照度不小于800μW/cm2的條件下進行觀察。6.1.2.1在環(huán)境溫度20℃的條件下,采用準確度高于±1%的方法測量滲透劑的密度。6.1.2.2罐裝滲透劑應噴注在燒杯中靜置不少于24h后進行檢驗。6.1.3運動黏度6.1.3.1按GB/T265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6.1.3.2罐裝滲透劑應噴注在燒杯中靜置不少于24h后進行檢驗。6.1.4閃點(閉口)6.1.4.1按GB/T261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6.1.4.2檢驗時機按6.1.3.2規(guī)定進行。6.1.5可去除性6.1.5.1水洗型滲透劑對GB/T18851.3—2008規(guī)定的2型試塊表面的特定粗糙度區(qū)域,噴或涂被檢滲透液,然后用20℃±5℃的溫水噴射去除,在白光下目視觀察,白光照度不應小于1000lx;熒光滲透劑的可水洗性檢驗應在大于800μW/cm2的長波紫外線(UV-A)輻射下觀察。6.1.5.2溶劑去除型滲透劑對GB/T18851.3—2008規(guī)定的2型試塊表面的特定粗糙度區(qū)域,噴或涂被檢滲透液,用沾有溶劑的干凈棉布擦拭,在白光下目視觀察,白光照度不應小于1000x;熒光滲透劑的去除性檢驗應在大于800μW/cm2的長波紫外線(UV-A)輻射下觀察。66.1.6熒光亮度6.1.6.1測試器材測試器材包括:a)熒光亮度儀:激發(fā)波長365nm±20nm;發(fā)射光譜550nm±25nm;b)玻璃器皿:可用于精確配置體積分數(shù)1.0%溶液的吸管,量筒或測容量的燒瓶,50mL燒杯;c)過濾紙:吸濕、無熒光的過濾紙裁成2cm×2cm或與熒光儀的要求相適配,這些紙應放在干燥柜中保持干燥;6.1.6.2過濾紙試樣的準備過濾紙試樣的準備包括:a)在適宜的溶劑中,精確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1.0%的被檢滲透劑;b)將溶液倒入燒杯中,浸入5張過濾紙浸潤5s±1s;c)用“鱘魚嘴”夾具將每張紙試樣垂直懸掛在干燥柜中干燥5min±30s。6.1.6.3熒光亮度測定6.1.6.3.2計算5個試樣的算術平均數(shù)。6.1.7受紫外線照射穩(wěn)定性(UV穩(wěn)定性)6.1.7.1過濾紙試樣的準備過濾紙試樣的準備步驟如下:a)在分析純丙酮或乙醇中,精確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1.0%的被檢滲透劑;b)將溶液倒人燒杯中,浸入10張過濾紙浸潤5s±1s;c)取5張紙試樣放置在暗室中,防止受熱、受光和氣流。另外5張紙試樣在防止受熱、受光和氣流的同時,在1000μW/cm2±100μW/cm2的紫外線(365nm±20nm)下照射1h±2min。6.1.7.2熒光亮度測定用熒光亮度測試儀測定每張試樣熒光強度。6.1.7.3UV穩(wěn)定性計算計算各自5個試樣的算術平均讀數(shù),計算百分比。6.1.8熱穩(wěn)定性6.1.8.1過濾紙試樣的準備過濾紙試樣的準備步驟如下:a)在分析純丙酮或乙醇中,精確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1.0%的被檢滲透劑;b)將溶液倒人燒杯中,浸入10張過濾紙浸潤5s±1s;7c)取5張紙試樣放置在暗室中,防止受熱、受光和氣流。另外5張紙試樣放置于空氣不流通的烘箱內(nèi)的干凈金屬板上,并在115℃±2℃下烘1h±2min。6.1.8.2熒光亮度測定用熒光儀測定每張試樣熒光強度。6.1.8.3熱穩(wěn)定性計算計算各自5個試樣的算術平均數(shù)。計算百分比。6.1.9腐蝕性將附錄A所示試塊放入被檢滲透液中,試塊二分之一侵入液體中。盛放滲透液的器皿置于室溫下6.1.10潤濕性采用脫脂棉球蘸少量滲透劑或噴涂到清潔發(fā)亮的鋁板表面,涂層薄而均勻,5min~8min后觀察。6.1.11硫和鹵素的含量硫和鹵化物的含量應采用適宜于被檢產(chǎn)品的方法測定。如無特殊規(guī)定,應按以下方法進行測定:a)取100g滲透劑,噴罐的前5s噴液應廢棄,用900g蒸餾水進行稀釋;b)取100g稀釋后的滲透劑溶液,采用離子光譜法(IC)分別測量硫和氯、氟元素的含量;c)計算樣品中硫和氯、氟元素的含量。6.2清洗劑6.2.1顏色將清洗劑噴或涂在干凈的A4白紙上,至少覆蓋直徑100mm的區(qū)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lx條件下觀察顏色。6.2.2密度檢驗方法按照6.1.2的規(guī)定進行。6.2.3腐蝕性檢驗方法按照6.1.9的規(guī)定進行。6.2.4硫和鹵素的含量檢驗方法按照6.1.11的規(guī)定進行。6.3顯像劑6.3.1顏色檢驗方法按照6.2.1的規(guī)定進行。檢驗方法按照6.1.2的規(guī)定進行。86.3.3固體含量將盛有100g±1g試樣的15cm±1cm的玻璃皿,放在高于產(chǎn)品最終沸點15℃±1℃的水浴或烘箱中蒸發(fā)1h。隨后立即測定殘余物的質(zhì)量,并計算相對于最初質(zhì)量的百分比。6.3.4形成覆蓋層的性能采用附錄A中腐蝕性檢驗試塊,按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方法施加顯像劑,目視觀察。6.3.5再分散性靜置至少1h后,散裝顯像劑攪拌30s±5s(罐裝顯像劑搖動30s±5s),然后在附錄A中腐蝕性檢驗試塊上按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方法施加顯像劑,目視觀察。6.3.6沉降速率(沉降性)將試驗用散裝顯像劑攪拌到所有固體粉末呈懸浮狀態(tài);對于罐裝顯像劑,應先釋放容器中的壓縮氣體,然后將顯像劑全部倒入一合適的容器內(nèi)攪拌到所有固體粉末呈懸浮狀態(tài)。取25mL攪拌后的顯像劑注人刻度為25mL的量筒中,靜止15min后檢查懸浮液的分層情況,讀取沉淀物與無沉淀物的分界線以上的液體體積。6.3.7可去除性將被檢顯像劑噴或涂在附錄A中腐蝕性檢驗試塊表面,采用產(chǎn)品族規(guī)定的清洗劑去除被檢顯像劑。在白光下目視觀察,白光照度不應小于1000lx。6.3.8腐蝕性檢驗方法按照6.1.9的規(guī)定進行。6.3.9硫和鹵素的含量檢驗方法按照6.1.11的規(guī)定進行。6.4靈敏度6.4.1熒光滲透劑采用GB/T18851.3—2008中的1型參考試塊,根據(jù)靈敏度等級選用對應鎳—鉻層厚度的試塊,并按程序進行滲透檢測。在白光照度不大于20x、紫外線輻照度不小于800μW/cm2的條件下進行觀察,統(tǒng)計連續(xù)長度不小于試塊寬度的80%的顯示數(shù)量。6.4.2著色滲透劑采用GB/T18851.3—2008中的1型參考試塊,根據(jù)靈敏度等級選用對應鎳—鉻層厚度的試塊,并按程序進行滲透檢測。然后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lx的條件下進行觀察,統(tǒng)計連續(xù)長度不小于試塊寬度的80%的顯示數(shù)量。97.1組批規(guī)則用同一批的原材料,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一次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為一批。7.2檢驗分類與檢驗項目檢驗分為型式檢驗、出廠檢驗和入廠復驗,檢驗項目按表6的規(guī)定。表6檢驗項目材料名稱檢驗項目檢驗性質(zhì)技術要求對應條款檢驗方法對應條款型式檢驗出廠檢驗入廠復驗1滲透劑顏色√√√6.1.1密度√√ 6.1.2運動黏度√√√6.1.3閃點√√√6.1.4可去除性√√√6.1.5熒光亮度*√√√6.1.6受紫外線照射穩(wěn)定性√6.1.7熱穩(wěn)定性√—6.1.8腐蝕性√VV6.1.9潤濕性√√√5.1.106.1.10硫和鹵素的含量°√ 5.1.116.1.112清洗劑顏色√√√6.2.1密度√√ 6.2.2腐蝕性√√√6.2.3硫和鹵素的含量”√ 6.2.43顯像劑顏色√√V6.3.1密度√√6.3.2固體含量√√6.3.3形成覆蓋層的性能√√√6.3.4再分散性√√√6.3.5沉降速率√√√6.3.6可去除性√√√6.3.7腐蝕性√√√6.3.8硫和鹵素的含量”√6.3.94滲透劑系統(tǒng)靈敏度√√√·僅適用熒光滲透劑。b有要求時進行檢驗。a)新產(chǎn)品生產(chǎn)或首次生產(chǎn)時;b)原材料發(fā)生變化時;c)生產(chǎn)設備或生產(chǎn)工藝發(fā)生變化時;d)停產(chǎn)6個月及以上恢復生產(chǎn)時;e)連續(xù)生產(chǎn)1年時。7.4.2每批材料應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若檢驗7.5.2每批材料應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若檢驗d)檢驗人員印章。(規(guī)范性)腐蝕性檢驗試塊A.1尺寸腐蝕性檢驗試塊尺寸應符合圖A.1的規(guī)定。單位為毫米t=4圖A.1腐蝕性檢驗試塊A.2.1材料為符合GB/T5153—2016的AZ-31B鎂合金。A.2.2試塊表面為軋制狀態(tài)。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Part3:Probesforultrasonictesting2021-05-28發(fā)布ITB/T3568.3—2021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4技術要求 25試驗設備 46檢驗方法 57檢驗規(guī)則 8標識及儲存 附錄A(規(guī)范性)橫通孔試塊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本文件是TB/T3568《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的第3部分。TB/T3568已經(jīng)發(fā)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磁粉檢測材料;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歸口。IV無損檢測技術是在不損害被檢測對象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幾何完整性的情況下,對產(chǎn)品的表面質(zhì)量、內(nèi)部質(zhì)量等進行檢測和測量,從而判定其是否合格的一種技術工藝方法,是有效控制機車車輛產(chǎn)品無損檢測用材料是影響無損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保證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無損檢測材料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必要制定適用于鐵路行業(yè)的無損檢測材料標準。 ——第2部分:滲透檢測材料;——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1TB/T3568.3—2021鐵路無損檢測材料第3部分:超聲波檢測探頭a)中心頻率范圍在(0.5~15)MHz壓電材料的超聲波檢測直接接觸法縱波直探頭、橫波斜探b)中心頻率范圍在(0.5~10)MHz接觸法(帶或不帶楔塊)或液浸法相控陣探頭。GB/T11259無損檢測超聲檢測用鋼參考試塊的制作GB/T12604.1無損檢測術語超聲檢測GB/T27664.2—2011無損檢測超聲檢測設備的性能與檢驗第2部分:探頭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f?式(1)定義中心頻率fo。2相對帶寬relativebandwidth高、低截止頻率f.和f之差與中心頻率f之百分比。脈沖最大正負周期之間的最大偏離。脈沖寬度pulseduration未校正脈沖幅度超過最大振幅10%部分的時間間隔。聲軸偏斜角squintangleδ聲束軸線與垂直于耦合面入射點之間的偏離角。注:對于斜探頭(橫波斜探頭、縱波小角度探頭)為探頭殼體側面與投射在探頭面平面上測量聲束軸線之間的角度。相鄰晶片adjacentelement至少有一個共同接觸點的晶片。4技術要求4.1常規(guī)探頭4.1.1物理外觀4.1.2脈沖寬度脈沖寬度的偏差不應超過標稱值的±10%。4.1.3中心頻率中心頻率的偏差不應超過標稱值的±10%。如果回波頻譜下降6dB低截止頻率f和回波頻譜下降6dB高截止頻率f,之間的頻譜有多于一個的極大值,相鄰極小值與極大值之間的振幅差不應超過3dB。4.1.4相對帶寬相對帶寬的偏差不應超過標稱值的±15%。4.1.5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與標稱值的偏差不應超過±3dB。34.1.6聲軸偏斜角縱波直探頭、橫波斜探頭(單晶)聲軸偏斜角不應大于2°??v波小角度探頭聲軸偏斜角不應大于1.5°。4.1.7入射點橫波斜探頭(單晶、雙晶)入射點與標稱值的偏差不應超過±1mm。對于單晶橫波斜探頭,晶片尺寸不大于15mm且頻率不大于2MHz時,入射點與標稱值的偏差不4.1.8折射角4.1.8.1橫波斜探頭橫波斜探頭(單晶、雙晶)折射角與標稱值的偏差不應超過±2°。4.1.8.2縱波小角度探頭縱波小角度探頭折射角的偏差不應超過標稱值的±5%。4.1.9焦距雙晶探頭焦距與標稱值的偏差不應超過±20%。雙晶探頭的串擾是參考試塊底面回波(聲程處于焦區(qū)范圍內(nèi))與耦合回波之dB差,應大于30dB。4.2相控陣探頭4.2.1物理外觀探頭物理幾何結構在探頭數(shù)據(jù)表中所規(guī)定的公差范圍內(nèi)。4.2.2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差值相控陣探頭所有晶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非矩陣陣列探頭:對所有具有相同大小和形狀的晶片,其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變化應在b)二維矩陣探頭:晶片尺寸大于或等于1mm2所有晶片,可接受的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差值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晶片尺寸小于1mm2所有晶片,可接受的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差值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1二維相控陣探頭用相對靈敏度差值的驗收標準(晶片尺寸大于或等于1mm2)頻率fMHz可接受的相對脈沖靈敏度回波差值4表1二維相控陣探頭用相對靈敏度差值的驗收標準(晶片尺寸大于或等于1mm2)(續(xù))頻率fMHz可接受的相對脈沖靈敏度回波差值注:n為晶片個數(shù)。表2二維相控陣探頭用相對靈敏度差值的驗收標準(晶片尺寸小于1mm2)MHz可接受的相對脈沖靈敏度回波差值注:n為晶片個數(shù)。平均中心頻率應在探頭數(shù)據(jù)表中所規(guī)定標稱頻率的±10%范圍內(nèi)。每個晶片的中心頻率應在平均中心頻率的±10%范圍內(nèi)。-6dB平均相對帶寬不小于探頭數(shù)據(jù)表中規(guī)定的相對帶寬值。4.2.4脈沖持續(xù)時間平均脈沖持續(xù)時間不大于探頭數(shù)據(jù)表中規(guī)定的脈沖持續(xù)時間值。4.2.5晶片間串擾晶片間串擾(任一晶片激發(fā)脈沖電壓與相鄰晶片接收信號之間dB差為串擾)至少為25dB。4.2.6失效晶片數(shù)非矩陣相控陣探頭:不應存在失效晶片。不符合4.2.2、4.2.3任意一條測試驗收標準的晶片為失二維矩陣相控陣探頭:失效晶片的最大數(shù)不應大于表3中的值。表3失效晶片數(shù)占比頻率fMHz晶片個數(shù)nn>64n≤640.5<f≤505<f≤1005試驗設備5.1.1數(shù)字式超聲波探傷儀或?qū)嶒炇颐}沖發(fā)生/接收器、超聲相控陣檢測儀、轉(zhuǎn)換器。5.1.2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或頻譜分析儀:a)最小帶寬:不小于100MHz;b)幅值靈敏度:幅值靈敏度小于每格5mV,測量誤差不大于±5%。5.2試塊及其他設備5.2.1下述試塊可用于對接觸法常規(guī)探頭進行規(guī)定范圍的試驗。a)推薦使用具有不同半徑R的半圓柱形鋼試塊,半徑范圍12mm~200mm,步進為√ZR。鋼的質(zhì)量按GB/T11259規(guī)定。每個試塊的厚度應大于或等于其半徑,最大厚度為100mm。b)具有平行面的鋼試塊,側面鉆制3mm直徑的孔,應符合附錄A的圖A.1。試塊的尺寸應滿足下列要求:2)橫孔至少應有3個在近場區(qū)以外;3)孔間距離應使相鄰兩橫孔顯示的回波幅度至少下降26dB。c)對于弧面探頭(如探測車軸、車輪的探頭),上述3mm橫通孔試塊的探測面設計應適應探頭的弧面,也可在弧面加工前采用平面試塊進行測試。d)CSK-IA試塊或ⅡW試塊。e)直尺。5.2.2用于相控陣探頭試驗試塊的材料、尺寸,反射體類型及位置等應在探頭測試報告中注明,對于局部環(huán)形陣列探頭(雛菊型)直接在平面反射面上進行測試。接觸法使用的試塊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帶楔塊:采用與楔塊相同材質(zhì)的試塊和適當幾何尺寸,以使超聲波的路徑對每個晶片而言均一致;b)不帶楔塊:采用與被測材料相同的試塊,以使超聲波的路徑對每個晶片而言均一致。液浸法使用的試塊,采用相應的實物試塊進行性能測試。6檢驗方法6.1常規(guī)探頭6.1.1物理外觀目視檢驗探頭外側有無正確標識,以及可能影響其當前或以后可靠性的物理損傷。用直尺和塞尺測量探頭接觸表面的平直度。6.1.2脈沖寬度6.1.2.1將被測試探頭與測試設備按圖1所示方法連接,使用半圓柱試塊,半圓柱面的半徑應大于探頭近場長度的1.5倍。對于雙晶探頭,工作方式應設置為一發(fā)一收模式,半圓柱試塊的半徑應盡量接近探頭的焦距。圖1測試設備連接示意圖566.1.2.2將探頭置于半圓柱試塊中器上找到第一次回波并放大,得到如圖2所示的脈沖波形,讀出脈沖幅度為最大峰—峰值幅度的10%說明:圖2典型的超聲脈沖6.1.3中心頻率和相對帶寬使用圖1的試塊與檢測裝置,將反射體回波放在閘門內(nèi),閘門最小應設置為脈沖寬度的兩倍并使脈沖最大值居中,用頻譜分析或離散傅里葉變換測出頻譜。測量出根據(jù)高、低頻率f和f,按公式(2)計算中心頻率f。 (2)帶寬按公式(3)計算。△f=f?-fi (3)Afm=(Af/f?)×100% (4)6.1.4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柱試塊,測試裝置見圖1,測出施加到探頭上的峰—峰值電壓V,和大平底反射回波放大前回波的峰—峰值電壓V.,相對脈沖回波靈敏度S按公式(5)計算。S=20lg(V./V.)…………(5)7TB/T3568.3—2021說明:δ=arctan(△x/h) δ,=arctan(△y/h) (7)δ=arctan(sinδ,/sinδ) 6.1.5.2橫波斜探頭86.1.5.2.3如果第一次測出的偏斜角超過1°,則需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b)頂視圖圖5橫波斜探頭聲軸偏斜角測量6.1.5.3縱波小角度探頭將探頭置于橫通孔試塊的側面,見圖6,使直接來自試塊直角拐角的回波達到最大。利用直角邊和量角器測探頭前沿相對垂直角面的方向,此角度即聲軸偏斜角。如果第一次測出的偏斜角超過1°,則需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圖6縱波小角度探頭聲軸偏斜角測量6.1.6橫波斜探頭(單晶、雙晶)入射點使用ⅡW或CSK-IA試塊,調(diào)整探頭,使來自R100圓弧的反射回波最大,這時,對應試塊R100的圓心刻度線位置便是探頭入射點。對于弧面探頭,應采用帶有弧面的試塊,如采用弧面CSK-IA試塊或其他檢測面為弧面且具有扇形反射面的試塊。96.1.7折射角6.1.7.1橫波斜探頭(單晶、雙晶)6.1.7.1.1平面橫波斜探頭折射角可采用6.1.7.1.2或6.1.7.1.3的方法進行測試,弧面斜探頭折射角可將3mm橫孔試塊、CSK-IA試塊探測面設計成弧面,或采用與探頭弧面相適應的試塊進行測試。6.1.7.1.2使用3mm橫通孔試塊,依次至少測量3個橫孔,使來自每個孔的反射回波達到最大,分別測量孔中心投影至探頭前沿的距離a',以測出的距離a'為橫坐標,孔深t為縱坐標,繪出相應的標記點,再繪出通過這些點的直線l,直線l與縱坐標的夾角即探頭折射角β,見圖7。圖7測定橫波斜探頭入射點和折射角的圖示法6.1.7.1.3將探頭置于CSK-IA試塊上,見圖8,當β<60°時,探頭放在圖8的a)位置,觀察φ50mm8的c)位置,觀察φ1.5mm橫通孔的回波。前后移動探頭,直到回波最高時,測量入射點對應的角度刻K=tanβ=(L+a-35)/70(β<60°) K=tanβ=(L+a-35)/30(60?≤β<70°) (10)K=tanβ=(L+a-35)/15(β≥70°) (11)圖8采用CSK-IA試塊測試探頭折射角示意圖TB/T3568.3—20216.1.7.1.4兩種方法檢測結果有疑義時,以6.1.7.1.3為準。6.1.7.2縱波小角度探頭6.1.7.2.1方法一圖9測定縱波小角度探頭折射角的示意圖6.1.7.2.2方法二采用TZS-R型標準試塊進行測試。將探頭置于TZS-R試塊的C面或B面上,見圖10、圖11,當找到端面(A面)棱角的最大反射波高當探頭入射角在6°~8°時:K=(X+L)/200;β=arctanK。AB圖1013°~17°(人射角約6°~8°)小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