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禮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3A/wKhkGWYsPceAaYXIAAJu3_x-ABQ930.jpg)
![殯葬禮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3A/wKhkGWYsPceAaYXIAAJu3_x-ABQ9302.jpg)
![殯葬禮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3A/wKhkGWYsPceAaYXIAAJu3_x-ABQ9303.jpg)
![殯葬禮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3A/wKhkGWYsPceAaYXIAAJu3_x-ABQ9304.jpg)
![殯葬禮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3A/wKhkGWYsPceAaYXIAAJu3_x-ABQ93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遺體防腐操作規(guī)程 2一、范圍 2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2三、術語和定義 2四、基本要求 3五、基本原則 4六、防腐操作基本流程 5七、心血管系統(tǒng)灌注法 6八、四腔灌注法 10九、四肢局部注射法 13第二節(jié)遺體收殮運輸衛(wèi)生技術規(guī)范 15一、范圍 16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6三、術語和定義 16四、基本原則 17五、管理要求 18六、準備 19七、消毒衛(wèi)生處理程序 20第三節(jié)遺體整容操作技術規(guī)范 25一、范圍 25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25三、術語和定義 26四、基本要求 27五、遺體整容工具 29六、正常遺體整容化妝操作流程 29七、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 32第四節(jié)殯儀場所消毒技術規(guī)范 57一、范圍 57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57三、術語和定義 58四、管理要求 60五、衛(wèi)生要求 61六、消毒方法和選擇原則 61七、遺體消毒 62八、污染區(qū)消毒 64九、半污染區(qū)的消毒 70十、清潔區(qū)的清潔與消毒 71十一、清潔用品的消毒 72十二、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 72為保證本項目的服務質量,我公司在服務過程中將嚴格遵循國家和行業(yè)制定的標準提供服務。第一節(jié)遺體防腐操作規(guī)程我公司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遺體的防腐將依據(jù)《遺體防腐操作規(guī)程》(MZ/T139—2019)的標準執(zhí)行。一、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遺體防腐操作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則、基本流程、心血管系統(tǒng)灌注法、四腔灌注法和四肢局部注射法。本標準適用于土葬區(qū)和火葬區(qū)化學方法保存遺體、國內國際長途轉運遺體所進行的操作,本標準不適用于低溫保存遺體、遺體化妝。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1.GB/T23287殯葬術語2.GB/T24441殯葬服務從業(yè)人員資質條件3.WS/T367-2012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三、術語和定義GB/T23287-2009界定的及下列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遺體防腐:采用物理、化學等方法防止或減緩遺體發(fā)生腐敗,以降低遺體潛在生物危害,更好進行遺體保存和轉運,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的操作。具體包括操作人員個人衛(wèi)生防護、防腐劑和器械的使用、防腐方式的選擇和遺體創(chuàng)口的閉合。四、基本要求(一)防腐對象本標準適用于第Ⅲ類遺體(見附錄A),Ⅰ類遺體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衛(wèi)生處理,就近立即火化。若短暫停留,應采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朊病毒遺體采用40g/L氫氧化鈉溶液消毒處理。Ⅱ類遺體應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劑消毒處理,將遺體裝入密封尸袋內,就近火化或按規(guī)定深埋。對不確定屬于第Ⅱ類或第Ⅲ類的遺體,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謹慎選擇遺體防腐操作方式,確保操作人員個人衛(wèi)生防護到位,從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方面加強衛(wèi)生防疫。(二)設施設備1.殯葬服務機構應設置與遺體防腐工作相適應的防腐室。2.防腐室應衛(wèi)生、安全、通風。3.防腐室內應配備如下物品器械設備:防腐液、灌注抽吸設備、動脈鉤、手術鑷(無齒鑷、有齒鑷)、組織鉗、止血鉗、組織剪、手術刀柄、手術刀片、注射器、穿刺針、持針器、縫合針、縫合線、組織牽開器、紫外燈、器械消毒柜、遺體體液和排泄物消毒裝置、空氣凈化消毒裝置。(三)人員1.防腐師應具備殯葬、醫(yī)學等相關專業(yè)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或符合GB/T24441-2009中第8章的要求。2.掌握化學、解剖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參加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職業(yè)素質和專業(yè)操作技能。(四)消毒滅菌與衛(wèi)生防護1.遺體防腐室的消毒應按照WS/T367-2012中第9章和第10章要求執(zhí)行。2.防腐師應樹立自我保護觀念,提高個人防護水平,穿戴好防護服裝、防護鏡、口罩、橡膠手套、鞋套等衛(wèi)生防護用品;掌握消毒劑和防腐劑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對遺體、器械設備和環(huán)境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項。五、基本原則1.安全防護原則操作者避免與遺體臟器和體液直接接觸。2.閉合創(chuàng)口切口原則所有開放性創(chuàng)傷要進行閉合。3.操作切口盡可能小原則在利于有效操作基礎上,應盡可能減少操作中對遺體切口長度。4.組織切開和縫合原則皮膚切口應結合皮膚紋理和組織結構,縫合后不應出現(xiàn)體液外滲。六、防腐操作基本流程應根據(jù)不同遺體類型,結合保存期限要求,確定防腐液灌注量,并按流程進行操作。1.初步評估遺體狀況,訂立協(xié)議,填寫《遺體防腐操作記錄表》(見附錄B);2.解凍遺體;3.選擇合適灌注方法。遺體保存期限為7天以內,可從心血管系統(tǒng)灌注法中只選一種。長期遺體保存或需要長途運輸?shù)倪z體,應根據(jù)實際灌注效果,合理增加腔注射和局部注射進行補充;4.清洗遺體,切開灌注部位的皮膚和皮下組織;5.顯露灌注血管后,小心剝離,可上下剝離、游離1cm~3cm使其充分顯露;6.橫切血管,長度約為血管周徑1/3~2/3,將2mm~4mm口徑灌注管向近心端插入,絲線結扎固定導管,向遠心端插入另一支流出導管,絲線結扎固定導管。灌注導管和流出導管的插入深度為3cm~15cm,插入時應注意血管內膜是否分離,防止插入血管壁夾層之中。經近心端導管用注射器注入20mL空氣,確定血管通暢后,輸入遺體保存防腐液;7.觀察近、遠心端導管口有無液體溢出,向近心端灌注時,遠心端有微少于灌注量的血液流出,當流出血液顏色漸漸變淡,和防腐液顏色接近時,灌注量基本達到飽和;8.灌注完畢,結扎血管,取出灌注管,縫合切口、用脫脂棉填充與外界相通的口腔、鼻腔等腔道;9.對灌注產生的廢液進行無害化處理。七、心血管系統(tǒng)灌注法(一)總則常用灌注血管依次是:頸總動脈、腋動脈、肱動脈、橈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大隱靜脈等。各血管顯露后的具體操作按照“六”5~9進行。(二)頸總動脈灌注右頸總動脈發(fā)自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發(fā)自主動脈弓中部。兩側頸總動脈都經胸鎖關節(jié)后方向上,在胸鎖乳突肌后方,進入頸動脈三角,居前斜角肌與頸長肌前方。其內有食管、氣管和甲狀腺,外側有頸內靜脈及迷走神經。頸總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仰臥,頭轉向對側,適度墊高頸后部;2.從胸鎖關節(jié)端起點至鎖骨中內1/3交界處,在鎖骨向上二橫指處,作縱向切口;(常做右側切口);3.切開皮膚、頸闊肌;4.用動脈彎鉤、組織剪和手術鑷分離組織;5.用動脈彎鉤,組織剪或手術鑷由外向內將氣管旁頸總動脈或無名動脈鈍性分離并用動脈彎鉤鉤出、固定;6.顯露頸總動脈或無名動脈。(三)腋動脈灌注腋動脈是鎖骨下動脈的直接延續(xù)。過背闊肌下緣后,續(xù)于肱動脈。腋動脈位于腋窩深部,胸大、小肌后面,前內側有腋靜脈伴行,臂叢神經干先在腋動脈的外側,然后在腋動脈周圍向下行。腋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仰臥,上臂外展,墊高操作側肩背部;2.從鎖骨中1/3區(qū)域下方2cm處做一長3.5cm~10cm橫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胸大肌筋膜,鈍性分離胸大肌并分別向上、下牽拉,拉鉤向外側牽拉胸小肌便可顯露深層腋血管神經索;3.顯露腋動脈。(四)肱動脈灌注肱動脈由腋動脈直接延續(xù)。沿肱二頭肌內側溝與正中神經伴行向下,先在神經的內側,至上臂中部稍下方,互相交叉,轉向神經外側。至肘窩深部,平橈骨頭處分為橈動脈和尺動脈。肱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平臥,灌注側上臂外展90°,并盡量外旋;2.在上臂中部肱二頭肌內側溝,相當上臂中1/3段、內側上下1/2處作縱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3.用動脈彎鉤在肱二頭肌內側邊緣鈍性拉開筋膜,將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內側頭向兩邊分離開;4.分離前臂內側皮神經和較粗的正中神經,將正中神經向內側拉開,肱動脈和肱靜脈緊靠正中神經,用拉鉤將粗大的肱動脈分離出,上下剝離;5.顯露肱動脈。(五)橈動脈灌注橈動脈從肘窩開始與橈骨平行,經肱橈肌與旋前圓肌之間,在肱橈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下行。其下段只被皮膚和筋膜遮蓋,在此較容易顯露。橈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取平臥位,前臂旋前,手掌向上;2.腕橫紋上二橫指,沿橈側腕屈肌腱外側做長約1cm~1.5cm的切口;3.切開皮膚后,用動脈彎鉤分離皮下組織;4.向內拉開橈側腕屈肌腱,在其外側可見帶有脂肪的血管;5.仔細分離血管,其中有比較細的橈動脈,需要小心剝離以免發(fā)生側漏;6.顯露橈動脈。(六)股動脈灌注髂外動脈經腹股溝韌帶下緣血管腔隙進入股部后,改稱股動脈。在大腿上部,股動脈位于縫匠肌與長收肌之間,內有股靜脈,外有股神經,周圍有淋巴結。下行時伴有隱神經,與縫匠肌交叉后,入收肌管中,穿出后是為腘動脈。股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取平臥位,將操作側臀部墊高;2.自腹股溝韌帶中點內側向下2cm左右縱形切開皮膚約3cm~5cm,或在腹股韌帶下二指處作平行切口;3.切開皮膚和筋膜,如脂肪過厚,可剪除局部部分脂肪;4.用動脈彎鉤分離皮下組織找到腹股溝韌帶,并將闊筋膜下的脂肪及淋巴結分離;5.在腹股溝韌帶下面,最內側為股靜脈,其次為股動脈,最外側為股神經;6.顯露股動脈。(七)足背動脈灌注脛前動脈從小腿間膜穿出后,沿骨間膜前面,在脛骨前肌外側緣與趾長伸肌之間下行至小遠端淺出,到足背稱為足背動脈。足背動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取平臥位,足背朝上;2.按足尖至足跟連線中點線與足背橫徑中點線,二線交點處做一縱形或橫行切口,長約1.5cm;3.切開皮膚,用動脈彎鉤牽開皮膚及皮下組織;4.在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可見長有脂肪的條索;5.仔細分離條索中,可尋及外徑約為2.5mm的足背動脈;6.顯露足背動脈。(八)大隱靜脈灌注于足內側起至足背靜脈網(wǎng),在內踝前面沿小腿及大腿內側上行至卵園窩穿深筋膜注入股靜脈。大隱靜脈顯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遺體平臥,足背朝上;2.足內踝前上方約3cm處,作皮膚橫型切口,長約1cm~1.5cm;3.切開皮膚至淺筋膜處;4.用動脈彎鉤分離拉開皮膚及下組織,在深淺筋膜之間可見大隱靜脈;5.顯露大隱靜脈。八、四腔灌注法(一)總則在全身灌注防腐過程中,防腐液不易到達一些密閉腔室內,而這些腔室的內臟易發(fā)生微生物滋生,可用將少量防腐液直接注入腔室。(二)腹膜腔灌注腹膜腔是腹壁上的薄膜(壁腹膜)與腹部所有臟器上的薄膜(臟腹膜)之間的腔隙。灌注方法:穿刺點可選下腹部正中旁穿刺點,進針位置為臍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間連線的中點上方1cm、偏左或右1cm~2cm。用5cm~21cm長穿刺針,與腹壁表面呈45°角斜行穿刺進針,穿刺針依次穿過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層、腹橫淺筋膜后,再呈90°角平推,進入腹膜腔。針頭進入時有落空感,可旋轉180°或360°無阻擋。注入防腐液時,按扇形均勻注入腹膜腔,灌注完畢,腹部按摩使防腐液有效擴散。若腹膜腔內存大量腹水或氣體導致腹部膨隆,可先行抽腹水、排氣再行灌注操作。灌注完畢后,進針口用生物制劑密封。(三)胸膜腔灌注胸膜的臟壁兩層在肺根處相互轉折移行所形成的一個密閉的潛在的腔隙,由緊貼于肺表面的胸膜臟層和緊貼于胸廓內壁的胸膜壁層所構成。穿刺點可選擇肩胛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后線或胸前肋間間隙,進針可參考腹腔進針方式,有落空感時提示進入胸膜腔。應注意在緊貼雙側肋弓下緣進針時,應使得針頭與胸腹壁成45°角,向內上方進針,進針深度大于5cm。每側胸膜腔常規(guī)防腐液使用量為50mL~200mL。灌注完畢后,進針口用生物制劑密封。(四)咽喉腔灌注咽部為肌性的漏斗型管道,在鼻、口、喉后方,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長約12cm。上附于顱底下至第6頸椎下緣環(huán)狀軟骨下緣,向下移行至食管,咽腔前方通過鼻后孔,咽峽和喉門與鼻腔、口腔、喉腔相通,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注射方法:在甲狀軟骨與環(huán)狀軟骨間隙進針,針頭斜向咽后壁方向刺穿氣管環(huán)甲韌帶后,注射30mL~50mL防腐液。咽內注射后,用防腐藥棉從口腔和鼻腔進行填充。(五)顱腔灌注腦顱骨組成的骨性內腔為顱腔。顱腔內有腦組織和豐富的血管。顱腔灌注進針點:鼻腔內上鼻甲上方即從顱底篩板上的篩孔進入顱腔。灌注方法:用21cm長穿刺針經鼻腔進入鼻甲上方,穿過顱底篩板上的篩孔進入顱腔直達顱頂骨,將10mL~20mL防腐液注入硬腦膜間隙,然后退針2cm~3cm,邊退邊灌注10mL~20mL防腐液注入腦組織內。灌注完畢后,用脫脂棉塞入鼻腔上部,有效堵塞雙側鼻腔與外界的直接通聯(lián)。防腐液常規(guī)使用量為20mL~40mL。九、四肢局部注射法在全身灌注以后,對因血管病變、血管阻塞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局部防腐液灌注不足,實施局部注射法。針頭與皮膚面呈20°以內夾角,方向朝向要注射部位,緩慢注射,期間可進退調整,注射注完畢后,進針口用生物制劑密封。附錄A遺體分類表表A.1給出了遺體分類表。表A.1遺體分類表遺體分類遺體感染傳染性病原體的種類Ⅰ類遺體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朊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Ⅱ類遺體a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瘧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箢愡z體上述Ⅰ類及Ⅱ類所列傳染病除外的遺體a腐敗遺體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遺體按照Ⅱ類遺體處理。附錄B遺體防腐操作記錄表表B.1給出了遺體防腐操作記錄表。表B.1給出了遺體防腐操作記錄表第二節(jié)遺體收殮運輸衛(wèi)生技術規(guī)范我公司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遺體的收斂運輸將依據(jù)《遺體收殮運輸衛(wèi)生技術規(guī)范》(MZ/T135—2019)的標準執(zhí)行。一、范圍1.本標準規(guī)定了遺體收殮、運輸過程中的基本原則、管理要求、準備及消毒衛(wèi)生處理程序。2.本標準適用于殯儀服務機構在遺體收殮、運輸過程中對遺體的消毒衛(wèi)生處理。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1.GB19193疫源地消毒總則2.GB/T23287殯葬術語3.SN/T1212入出境棺柩消毒處理規(guī)程4.SN/T1320入出境尸體、棺柩、骸骨衛(wèi)生檢疫查驗規(guī)程5.SN/T1334入出境尸體和骸骨衛(wèi)生處理規(guī)程三、術語和定義GB/T23287界定的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一)遺體收殮將逝者完整或不完整的遺體裝入殮尸袋的過程。(二)遺體運輸將遺體按規(guī)定運送到殯儀服務機構的過程。(三)遺體衛(wèi)生處理對遺體進行消毒、包裝處理的全過程。注:改寫自SN/T1334-2003,定義3.3。(四)殮尸袋收殮、盛裝遺體的包裝袋。(五)殯儀車依法改裝后從事遺體接運的專項作業(yè)車輛。注:改寫自GB/T23287-2009,定義7.28。(六)標準預防認定所有遺體及其血液、體液、排泄物、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具有潛在感染性而采取的預防性措施。四、基本原則(一)標準預防措施接觸遺體及其血液、體液、排泄物、損傷的皮膚、黏膜和被這些物質污染的物品時,采取的標準預防主要措施有:1.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遺體及其血液、體液、排泄物、損傷的皮膚、粘膜。2.對遺體實施消毒衛(wèi)生處理。3.呼吸道衛(wèi)生,避免噴濺,防止經空氣飛沫傳播污染。4.手衛(wèi)生,接觸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5.保持環(huán)境清潔,及時處理污染物。(二)遺體分類處理接運遺體按以下方法進行分類:1.按遺體攜帶傳染性病原體的危害程度將遺體分為Ⅰ類遺體、Ⅱ類遺體和Ⅲ類遺體,具體分類見附錄A。2.附錄A規(guī)定的Ⅰ類遺體應由衛(wèi)生、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要求處理后,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方可接收并就近火化處理。3.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應對附錄A中規(guī)定的Ⅱ類遺體、Ⅲ類遺體進行消毒。4.腐敗遺體及不明原因死亡遺體按Ⅱ類遺體進行消毒處理。五、管理要求1.遺體收殮、接運服務機構應加強對遺體收殮、接運人員的衛(wèi)生知識培訓和技能指導。培訓內容應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內容、遺體消毒、殮尸袋的正確使用、殯儀車消毒、污染嚴重的器械工具消毒、固體廢棄物處理、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等。2.遺體收殮、接運服務機構應配備合法有效的消毒劑、消毒設備、殮尸袋和個人防護用品;應保證消毒衛(wèi)生材料符合國家有關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檢查、更新。六、準備(一)消毒劑及消毒設備1.消毒劑遺體及環(huán)境消毒可選擇含氯類、含溴類、過氧化物類、醛類、含碘類、雙胍類、季銨鹽類、醇類等消毒劑。注:符合《消毒技術規(guī)范》和WS/T367相關要求。2.消毒設備可選擇噴霧器、紫外線消毒燈、車載消毒器等消毒設備。注:符合《消毒技術規(guī)范》和WS/T367相關要求。(二)殮尸袋1.殮尸袋的分類殮尸袋可分為以下三類:(1)普通型殮尸袋(Ⅲ型),用于收殮Ⅲ類遺體,普通型殮尸袋標識為綠色;(2)非透過型殮尸袋(Ⅱ型),用于收殮Ⅱ類遺體及腐敗遺體、不明原因死亡遺體,非透過型殮尸袋標識為橙色;(3)特殊型殮尸袋(Ⅰ型),用于收殮Ⅰ類傳染病遺體;因其他嚴重化學性中毒或出現(xiàn)強腐蝕性的遺體等情況宜使用此型殮尸袋。特殊型殮尸袋標識為紅色。2.殮尸袋的要求殮尸袋的要求如下:(1)殮尸袋外觀顏色應避免與標識牌顏色一致;(2)殮尸袋應具有一定抑菌、密封、防滲透作用;(3)殮尸袋應具備足夠的承重強度,避免因搬運和溫度變化導致袋體破裂;(4)跨境運輸遺體的包裝應符合SN/T1212、SN/T1320、SN/T1334的有關要求。(三)衛(wèi)生防護收殮運輸人員應做好充分的個人衛(wèi)生防護,工作前應根據(jù)遺體的類別選用不同防護類別的手套、口罩及防護服等防護用品:1.標準防護,收殮Ⅲ類遺體時,收殮、運輸人員宜選用一次性聚乙烯手套、醫(yī)用口罩、工作服等基本防護用品;2.加強防護,收殮Ⅰ類、Ⅱ類遺體時,收殮、運輸人員應使用一次性醫(yī)用橡膠手套、醫(yī)用防護型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防護帽、護目鏡(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七、消毒衛(wèi)生處理程序(一)收殮不同場所的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應按以下要求收殮不同場所的遺體:1.在醫(yī)院死亡的遺體,醫(yī)務人員應注明遺體死亡原因,按遺體分類進行標識。醫(yī)務人員宜對Ⅱ類、Ⅲ類遺體進行消毒衛(wèi)生處理并標識。如醫(yī)務人員未做處理,收殮運輸人員應及時詢問相關人員,了解死亡原因,并做好遺體消毒及分類標識;2.居家死亡的遺體,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接到遺體時應詢問相關人員,詳細了解死因、死亡時間,判斷遺體有無傳染性疾病,并做好遺體分類標識;3.死亡于其他場所的遺體,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應向相關人員了解死因、死亡過程,查看遺體體表的跡象和腐敗現(xiàn)象,判斷遺體有無腐敗、腐敗的程度及有無傳染性,并做好遺體分類標識。(二)制定消毒衛(wèi)生處理方案根據(jù)待收殮、接運遺體的死亡原因制定不同的消毒衛(wèi)生處理方案。(三)遺體消毒處理1.Ⅰ類、Ⅱ類遺體消毒Ⅰ類遺體消毒處理按照GB19193-2015中5.1.1.5執(zhí)行;Ⅱ類遺體消毒處理按照GB19193-2015中5.2.1.8執(zhí)行。2.Ⅲ類遺體消毒Ⅲ類遺體消毒,宜按表1的方法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消毒法參照SN/T1212-2003,并按以下程序實施:(1)遺體收殮運輸人員應在上風頭進行操作,做好個人防護和衛(wèi)生;(2)噴霧消毒時調整噴霧器的噴頭,將噴出的霧滴調整到最細;(3)噴霧應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平行勻速進行;(4)噴霧消毒時確保藥品分布均勻和充足的消毒作用時間。表1Ⅲ類遺體消毒使用方法消毒劑濃度作用時間備注乙醇75%1min~5min選用噴霧方法過氧乙酸2000mg/L5min~10min二氧化氯100mg/L~250mg/L5min~1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選擇方法3.受血液或體液污染的遺體任何受血液或體液污染的遺體,宜使用含有效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噴霧消毒,將消毒劑均勻噴到遺體表面,噴霧消毒法按7.3.2執(zhí)行。4.遺體外傷創(chuàng)面的消毒遺體表面如有外傷創(chuàng)面,宜使用含有效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噴霧創(chuàng)面。(四)遺體收殮1.遺體收殮人員應根據(jù)遺體不同死亡原因選用不同類別的殮尸袋。2.將消毒后的遺體裝入殮尸袋中,并做好標記。3.收殮Ⅰ類遺體、Ⅱ類遺體后,應對殮尸袋的外表面按照7.3.2進行噴霧消毒。(五)遺體運輸1.將裝入殮尸袋的遺體搬入殯儀車的遺體柜中;或將裝入殮尸袋的遺體放入一次性衛(wèi)生紙棺中,搬入殯儀車中。搬運遺體時應穩(wěn)抬輕放,無拖、拉、拋、墜、疊遺體的現(xiàn)象。2.遺體接運交接后,應開啟紫外燈、車載消毒裝置或選擇對金屬腐蝕性較弱的雙胍類、季銨鹽類消毒劑對殯儀車進行消毒。(六)廢棄物及環(huán)境1.遺體廢棄物、從遺體身上脫下的衣物以及包裝物等消毒后不能重復使用的,應焚毀處理。2.收殮完成后,用1%的過氧乙酸或其他合法有效消毒產品對遺體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消毒。(七)工作人員1.遺體收殮運輸人員脫下的口罩、手套、防護服等,能夠繼續(xù)使用的應作消毒處理,不可重復使用的應進行焚毀處理。2.操作人員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或其他適用于皮膚消毒的合法有效消毒產品對手部進行消毒。附錄A遺體分類表A.1給出了遺體分類表。表A.1遺體分類遺體分類遺體感染傳染性病原體的種類Ⅰ類遺體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朊病毒Ⅱ類遺體a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瘧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箢愡z體上述Ⅰ類及Ⅱ類所列傳染病除外的遺體a腐敗遺體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遺體按照Ⅱ類遺體處理。第三節(jié)遺體整容操作技術規(guī)范我公司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遺體的整容將依據(jù)《遺體整容操作技術規(guī)范》(MZ/T136—2019)的標準執(zhí)行。一、范圍1.本標準規(guī)定了遺體整容操作的基本要求、整容工具、正常遺體整容化妝操作流程、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2.本標準適用于各級各類殯儀場所的遺體整容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1.GB19053殯儀場所致病菌安全限值2.GB/T23287殯葬術語3.JGJ124殯儀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4.WS/T367-2012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三、術語和定義GB/T23287、WS/T367-2012界定的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一)整容室殯儀場所內對遺體進行整形、修復、化妝、美發(fā)及沐浴更衣等處理的專用房間。(二)遺體整容利用現(xiàn)代醫(yī)療、美術雕塑技術和日常修飾化妝、發(fā)型制作的方法,對遺體進行整形、修復、化妝、美發(fā)及沐浴更衣等的操作。(三)遺體整容工具在遺體整形、修復、化妝等過程中,所使用的器械和工具。(四)遺體整容的廢棄物遺體整容化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棄物。注:如逝者頭發(fā)、胡須、洗擦遺體口鼻等處的棉花、清洗遺體的一次性用具和被遺體體液、血液、穢物等污染的敷料和物品。(五)正常遺體整容化妝對生理性死亡或病理性死亡的形態(tài)完整遺體進行的整容化妝操作。注:包括消毒、清潔、更衣、美容、美發(fā)、化妝等基本整容技術。(六)特殊遺體整容對遺體內部及表面呈現(xiàn)破損、狀態(tài)異常的遺體進行的整容操作。注:包括遺體的修復、縫合、重塑等較為復雜的整容技術。四、基本要求(一)整容室1.整容室及設施設備(1)整容室選址、建設應符合JGJ124的規(guī)定。(2)整容室地面、墻壁、天花板應光滑無空隙,門窗設計構造簡單、用料耐腐蝕,容易擦洗消毒。(3)有條件的整容室宜設預備室,室內設有小淋浴室、更衣室及更衣柜。(4)有條件的整容室宜安裝單向流凈化空調系統(tǒng)。(5)整容室應有足夠的空間和臺柜擺放整容操作用設備和物品。(6)應根據(jù)操作流程,合理安置臺柜,擺放整容器械和物品,避免相互干擾、交叉污染。(7)應在整容室的靠近出口處設置非手動洗手及干手設施。(8)整容室污水宜安裝專用的污水消毒凈化系統(tǒng)。2.整容室衛(wèi)生要求(1)整容室內應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室溫適宜。(2)整容室應無異味,地面及物品表面應清潔、干燥。(3)整容室內空氣的菌落總數(shù)應符合GB19053的相關要求。(二)整容操作人員1.應由掌握遺體整容操作技術的人員對遺體進行整容操作。2.遺體整容人員應掌握以下知識和技能:(1)熟悉消毒學、預防醫(yī)學等相關基礎知識;(2)遺體死亡原因鑒別;(3)熟悉常用整形、修復、美容、化妝等相關知識和技能;(4)能根據(jù)遺體的狀況,與家屬洽談,制定相應的遺體整容方案;(5)能按遺體整容安全操作規(guī)程熟練完成遺體整容相關技術操作;(6)應掌握基本人體解剖及生理基礎知識。(三)職業(yè)安全防護措施1.遺體整容人員應將每具遺體都作為潛在傳染源,在進行遺體整容操作過程中均應按照相關標準采取預防措施。2.遺體整容人員在操作前應做好職業(yè)防護,應穿防護服(隔離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鞋套,所有傷口應按標準包裹嚴實。3.整容人員應避免與遺體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直接接觸;使用過的化妝用品、工具和工作場所應及時消毒;避免銳器傷。(四)整容操作的遺體按遺體攜帶傳染性病原體的危害程度將遺體分為三類,見附錄A,可按本標準進行遺體整容化妝操作的僅限為第Ⅲ類遺體。五、遺體整容工具應根據(jù)整容操作需要選用合適的工具,常用遺體整容工具種類及用途參見附錄B。六、正常遺體整容化妝操作流程(一)查驗遺體查看遺體識別卡和死亡證明,了解死因,確定遺體分類,符合表A.1的第Ⅲ類的遺體可進行整容化妝。打開遺體包裹物,露出逝者面部,查看遺體狀況。(二)制定整容方案應征詢家屬意見,根據(jù)遺體質量、狀態(tài)制定整容方案。(三)整容化妝操作1.基本要求對遺體的外表進行美化修飾,應達到自然、安祥的狀態(tài),盡量符合逝者生前的儀態(tài),必要時可以征詢家屬意見。2.遺體整容前操作遺體整容人員戴上口罩、帽子,穿防護服,戴手套;在遺體表面噴灑消毒劑;宜脫去遺體衣服,清洗遺體、擦干、填塞遺體表面的孔道,為遺體更衣。3.面部清潔使用清水或酒精等清潔材料對遺體面部及必要部位進行清洗。如遺體面部凍僵,用熱毛巾敷于臉部或電吹風加熱進行解凍,解凍后將面部清潔干凈。4.面部矯形口眼閉合,矯正面部器官,嘴型、鼻型、眼部修飾協(xié)調,口腮填充適當,使面部表情自然。5.面部化妝對逝者面部進行化妝,操作內容如下:(1)遺體面部清潔后,應根據(jù)逝者的性別、年齡、膚色進行調色。上底色時,對遺體面部、頸部、耳部進行均勻涂色,應薄而均勻、無明顯色差痕跡,保持底色與膚色柔和協(xié)調;(2)面紅、唇紅色調相宜,濃淡適合逝者年齡、膚色;(3)修飾眉毛、睫毛、鼻子使面部呈現(xiàn)層次并有立體感;(4)發(fā)型整理。修剪時厚薄均勻、輪廓齊圓、層次調和、長短有序,左右兩鬢相稱,梳理整潔自然。(5)剃須修面。先順剃后逆剃,兩鬢兩腮及上下頜光潔、面部無污垢、無散落胡渣;(6)化妝結束后觀看整體效果,使逝者呈現(xiàn)一種自然、整潔、安詳如眠的狀態(tài)。6.整理服飾將逝者的衣服整理平整,在可操作的情況下,可按家屬需求適當佩戴一些允許火化處理的物品,不能佩帶的飾物可放置遺體身邊。將蓋單折疊好蓋至逝者衣領下第二顆紐扣以下位置。(四)整容后處理1.污物處理遺體整容操作結束后,應將操作過程中產生的感染性廢物和病理性廢物丟棄至黃色醫(yī)療廢棄物專用包裝袋內,損傷性廢棄物應丟棄至黃色醫(yī)療廢棄物專用銳器盒內,統(tǒng)一回收,能焚燒的物品,焚燒處理,不能焚燒的物品,集中處理。非一次性用品、用具,集中進行清洗消毒處理。2.整容工具清洗消毒遺體整容操作結束后,整容工具應及時進行清洗消毒,可采用擦拭、浸泡等方法進行清洗,并用高壓滅菌、紫外線照射、消毒劑浸泡等方式進行消毒。3.洗手對每具遺體整容操作后宜洗手一次,洗手方法應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六步洗手法執(zhí)行,洗手后方可進行后續(xù)遺體整容。遺體整容人員在脫去防護服和手套之后,雙手應立即進行清洗、消毒。4.室內空氣消毒遺體整容操作完成后,整容室空氣可用1.5W/m3紫外燈消毒作用60min~90min,或其他有效方法進行消毒。七、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1.根據(jù)特殊遺體破損程度及整形修復操作難易程度將待整容遺體分為七級,級數(shù)越低,表明遺體損毀程度越高,遺體整容修復難度越大。2.不同級別遺體體貌特征、操作要點及整容修復后應達到的標準按照表1~表7執(zhí)行。3.整容后的效果應同家屬進行效果確認。表1一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后枕部有長度為30cm~5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腦顱骨有約為50%破損,腦組織外溢,頭頂部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面顱骨有約為50%破損,面部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4.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80%左右。5.面部全部燒毀。6.面部發(fā)綠呈腫脹狀,眼球突出,嘴唇外翻,鼻子呈朝天翻狀,舌頭外伸,表皮脫離出現(xiàn)灰褐色水泡。7.面部有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規(guī)則創(chuàng)口達到50%左右。1.后頸部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3cm的創(chuàng)緣。2.頸前部有長度為25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80%左右。4.椎骨斷裂,頭部和頸部完全分離。5.頸部全部燒毀1.后背部肌肉組織外露,有長度為50cm~60cm、深度為3cm的創(chuàng)緣。2.脊椎骨斷裂。3.胸部有長度為30cm~40cm、深度為3cm的創(chuàng)緣。4.臟器外露,胸肋骨斷裂。5.腹部有長度為60cm~70cm、深度為3cm的創(chuàng)緣。6.軀干部燒傷面積達80%左右,胸肋骨炭化變形,臟器外露。7.皮膚及組織缺損達70%左右。8.遺體呈“角張反弓”狀,腹部隆起,遺體肌肉、脂肪、皮下組織呈淺灰色并伴有腐敗氣體,表皮脫離出現(xiàn)棕褐色水泡。1.四肢有長度為50cm~60cm、深度為3cm的創(chuàng)緣。2.肱骨、尺骨、橈骨、股骨、脛骨、腓骨粉碎性斷裂。3.手掌和手指、腳掌和腳趾斷離。4.四肢部皮膚及組織缺損達60%左右。5.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腳掌缺損50%。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顱骨拼接3.皮膚修復4.削痂處理5.面部塑型6.表皮防腐固定7.硅膠面膜修復8.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椎骨拼接4.削痂處理5.頸部塑型1.創(chuàng)緣縫合2.椎骨拼接3.臟器復位4.胸肋骨拼接5.削痂處理6.皮膚修復7.排除脹氣8.水泡穿刺9.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粉碎性骨骼修復3.斷骨固定拼接4.離體肢復位5.修復塑形6.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后枕部、頭頂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顱骨拼接達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縫。3.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缺損皮膚進行修復。4.燒傷部位進行削痂處理,達到平整無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達70%左右。6.表皮脫落部位進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腫脹,盡量恢復原形。7.對面部大量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使用硅膠面膜修復,光滑有彈性、易上妝。8.最后進行面部修復化妝,整容后還原度達70%左右。1.對后枕部、頸前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部位的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椎骨拼接處理,達到不斷裂不變形。4.對燒毀部位進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椎骨、胸肋骨進行拼接,達到不錯位不變形。3.對外漏臟器進行復位。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5.對腐敗部位進行水泡穿刺、排除脹氣、表皮固定等,經處理后遺體四肢自然擺放,手指、腳趾自然伸展,無變色無異味、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位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粉碎性骨骼進行填充替代修復,達到平整復原不凸起。3.對斷骨進行拼接復位。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2二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后頸部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腦顱骨有約為30%破損,腦組織外溢,頭頂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面顱骨有約為30%破損,面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4.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60%左右。5.面部燒傷面積達50%左右,燒傷度達Ⅲ級,器官缺損。6.面部發(fā)綠、腫脹,有30%左右的表皮脫落。7.面部有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規(guī)則創(chuàng)口達到30%左右。1.后頸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頸前部有長度為20cm~25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60%左右。4.椎骨斷裂。5.頸部燒傷面積達30%左右,燒傷度達Ⅲ級。1.后背部肌肉組織外露,有長度為30cm~5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脊椎骨斷裂。3.胸部有長度為25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4.臟器外露,胸肋骨斷裂。5.腹部有長度為50cm~6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6.軀干部燒傷面積達60%左右,燒傷度達Ⅲ級。7.皮膚及組織缺損達60%左右。8.腹部隆起,遺體肌肉、脂肪、皮下組織呈黑綠色并伴有腐敗氣體,有40%左右的表皮脫落并伴有棕褐色水泡。1.四肢有長度為40cm~5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肱骨、尺骨、橈骨、股骨、脛骨、腓骨斷裂。3.手掌和手指、腳掌和腳趾斷裂。4.四肢部皮膚及組織缺損達50%左右。5.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腳掌缺損40%。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顱骨拼接3.皮膚修復4.削痂處理5.面部塑型6.器官塑型7.表皮防腐固定8.硅膠面膜修復9.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椎骨拼接4.削痂處理5.頸部塑型1.創(chuàng)緣縫合2.椎骨拼接3.臟器復位4.胸肋骨拼接5.削痂處理6.修復塑型7.皮膚修復8.排除脹氣9.水泡穿刺10.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骨骼修復3.斷骨固定拼接4.修復塑形5.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后枕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顱骨拼接達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縫。3.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缺損皮膚進行修復。4.燒傷部位進行削痂處理,達到平整無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達70%左右。6.對燒傷部位進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腫脹,盡量恢復原形。7.對面部大量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使用硅膠面膜修復,光滑有彈性、易上妝。8.最后進行面部修復化妝,整容后還原度達75%左右。1.對后枕部、頸前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部位的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椎骨拼接處理,達到不斷裂不變形。4.對燒毀部位進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椎骨、胸肋骨進行拼接,達到不錯位不變形。3.對外漏臟器進行復位。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5.對腐敗部位進行水泡穿刺、排除脹氣、表皮固定等,經處理后遺體四肢自然擺放,手指、腳趾自然伸展,無變色無異味,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位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粉碎性骨骼進行填充替代修復,達到平整復原不凸起。3.對斷骨進行拼接復位。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3三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后枕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腦顱骨有約為20%破損,腦組織外溢,頭頂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3.面顱骨有約為20%破損,面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4.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50%左右。5.面部燒傷面積達40%,燒傷度達Ⅱ級。6.面部發(fā)綠、腫脹,有20%左右表皮脫落。7.面部有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規(guī)則創(chuàng)口達到20%左右。1.后頸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頸前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3.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50%左右。4.頸部燒傷面積達20%左右,燒傷度達Ⅱ級。1.后背部肌肉組織外露,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胸部有長度為20cm~25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臟器外露,胸肋骨斷裂。4.腹部有長度為40cm~5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5.軀干部燒傷面積達20%左右,燒傷度達Ⅱ級。6.皮膚及組織缺損達50%左右。7.腹部隆起伴有腐敗氣體,30%左右的表皮脫落并伴有水泡。1.四肢有長度為30cm~4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肱骨、尺骨、橈骨、股骨、脛骨、腓骨斷裂。3.四肢部皮膚及組織缺損達40%左右。4.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腳掌缺損30%。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顱骨拼接3.皮膚修復4.削痂處理5.面部塑型6.表皮防腐固定7.硅膠面膜修復8.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削痂處理4.頸部塑型1.創(chuàng)緣縫合2.臟器復位3.胸肋骨拼接4.削痂處理5.修復塑型6.皮膚修復7.排除脹氣8.水泡穿刺9.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骨骼修復3.斷骨固定拼接4.修復塑形5.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后枕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顱骨拼接達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縫。3.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缺損皮膚進行修復。4.燒傷部位進行削痂處理,達到平整無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達70%左右。6.對燒傷部位進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腫脹,盡量恢復原形。7.對面部大量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使用硅膠面膜修復,光滑有彈性、易上妝。8.最后進行面部修復化妝,整容后還原度達80%左右。1.對后枕部、頸前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部位的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燒毀部位進行削痂塑形。4.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胸肋骨進行拼接,達到不錯位不變形。3.對外漏臟器進行復位。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5.對腐敗部位進行水泡穿刺、排除脹氣、表皮固定等,經處理后遺體四肢自然擺放,手指、腳趾自然伸展,無變色無異味,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位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斷裂骨骼進行拼接修復,達到平整復原不凸起。3.對缺損部位進行修復塑形,相似度可達75%。4.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4四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后枕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腦顱骨有15%左右破損,腦組織外溢,頭頂部有長度為5cm~1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3.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15%左右。4.面部燒傷面積達30%,燒傷度達Ⅰ級。5.面部發(fā)綠,有15%左右表皮脫落。1.頸前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40%左右。3.頸部燒傷面積達10%左右,燒傷度達Ⅰ級。1.胸部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腹部有長度為30cm~4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軀干部燒傷面積達10%左右,燒傷度達Ⅰ級。4.表皮缺損達40%左右。5.腹部隆起伴有腐敗氣體。1.四肢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肱骨、尺骨、橈骨、股骨、脛骨、腓骨斷裂。3.四肢部皮膚及組織缺損達30%左右。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顱部填充3.皮膚修復4.削痂處理5.表皮防腐固定6.硅膠面膜修復7.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削痂處理1.創(chuàng)緣縫合2.削痂處理3.皮膚修復4.排除脹氣5.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骨骼修復3.斷骨固定拼接4.修復塑形5.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后枕部、頭頂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顱骨拼接達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縫。3.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缺損皮膚進行修復。4.燒傷部位進行削痂處理,達到平整無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達70%左右。6.對燒傷部位進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腫脹,盡量恢復原形。7.最后進行面部修復化妝,整容后還原度達85%左右。1.對頸前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部位的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燒毀部位進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胸部、腹部等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腐敗部位進行脹氣排除,表皮固定等,經處理后遺體四肢自然擺放,手指、腳趾自然伸展,無變色無異味,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位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斷裂骨骼進行填充替代修復,達到平整復原不凸起。3.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5五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后枕部有長度為5cm~1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頭頂部有長度為5cm以下、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3.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10%左右。4.面部燙傷面積達30%左右,口呈“漏斗狀”外翻形,眼睛呈“水泡狀”凸形,鼻部“朝天翻狀”擴大形。1.頸前部有長度為5cm~10cm的創(chuàng)緣。2.頸部燙傷面積達30%左右,伴有水泡。1.胸部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腹部有長度為20cm~3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3.軀干部燙傷面積達50%左右,呈“大理石花紋”且組織外溢呈“珍珠點水狀”紅白相間。4.體表呈水泡狀。1.四肢有長度為15cm~20cm、深度2cm的創(chuàng)緣。2.四肢部皮膚破損達25%左右。3.燙傷四肢彎曲,呈“腫脹狀”外形,并伴有水泡。4.面部有10%左右表皮呈水泡狀。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水泡穿刺4.表皮防腐固定5.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水泡穿刺3.表皮防腐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清創(chuàng)處理3.皮膚修復4.水泡穿刺5.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水泡穿刺3.表皮固定4.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后枕部、頂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缺損皮膚進行修復。3.燙傷部位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用修復膏填平整無凹陷,可以原位塑型。4.器官塑型相似度達80%左右。5.對燙傷部位進行水泡穿刺、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腫脹,盡量恢復原形。6.最后進行面部修復化妝,整容后還原度達85%左右。1.對頸前部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燙傷部位進行水泡穿刺,表皮固定,消除腫脹。3.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胸部、腹部等創(chuàng)緣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3.對水泡穿刺、用擠壓式排除積水,表皮固定等,經處理后遺體四肢自然擺放,手指、腳趾自然伸展,無變色無異味,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位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均勻緊密平整,不漏血水。2.對四肢進行水泡穿刺、彎曲復位,消除腫脹等處理。3.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平整無痕。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6六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面部有長度為10cm、深度為1cm的不規(guī)則創(chuàng)緣。2.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5%左右。1.頸前部有長度為3cm~5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10%左右。1.胸部有長度為5cm~1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腹部有長度為10cm~20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1.四肢有長度為10cm~15cm、深度為2cm的創(chuàng)緣。2.四肢部皮膚破損達20%左右。3.手指皮膚破損達20%左右。操作內容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防腐固定4.膚蠟疤痕修復5.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防腐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表皮固定3.皮膚修復修復標準1.面部縫合采用內縫合法緊密縫合,盡量平整便于疤痕修復。2.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光滑平整易上妝。3.整容后遺體面部修復完整,相似程度達90%左右。1.對頸前部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盡量緊密均勻平整。2.對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達到光滑平整易上妝。3.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對胸部、腹部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均勻平整。2.整容后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創(chuàng)緣進行連續(xù)縫合,達到緊密均勻平整。2.對破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表皮固定。3.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表7七級特殊遺體整容操作及修復標準部位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體貌特征1.口眼沒有閉合。2.面部發(fā)黃。3.面部表皮缺損面積達3%左右。1.頸前部有長度為1cm~3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頸部表皮缺損面積達5%左右。1.胸部有長度為5cm以下、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腹部有長度為10cm以下、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1.四肢有長度為5cm~10cm、深度為1cm的創(chuàng)緣。2.四肢部皮膚破損達15%左右。3.腳背皮膚破損達15%左右。操作內容1.口眼閉合2.皮膚修復3.表皮防腐固定4.膚蠟疤痕修復5.面部修復化妝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防腐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固定1.創(chuàng)緣縫合2.皮膚修復3.表皮修復修復標準1.對面部缺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用膚蠟進行疤痕修復,達到平整、光滑、易上妝。2.閉合口眼,化淡妝修飾妝容,達到自然安詳?shù)男Ч?.整容后遺體面部修復完整,相似程度達90%左右。1.對頸前部創(chuàng)緣采用連續(xù)縫合,盡量均勻平整緊密,達到不漏血水。2.對破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盡量達到過渡自然,平整無痕的狀態(tài)。3.整容后遺體頸部修復完整。1.胸部、腹部創(chuàng)緣采用連續(xù)縫合,盡量均勻平整緊密,達到不漏血水。2.整容后遺體軀干部修復完整。1.對四肢部創(chuàng)緣采用連續(xù)縫合,盡量均勻平整緊密,達到不漏血水。2.對破損皮膚進行特殊修復,盡量達到過渡自然,平整無痕的狀態(tài)。3.整容后遺體四肢部修復完整。附錄A遺體分類表A.1給出了遺體分類。表A.1遺體分類遺體分類遺體感染傳染性病原體的種類Ⅰ類遺體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朊病毒Ⅱ類遺體a艾滋病、阮病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箢愡z體上述Ⅰ類及Ⅱ類所列傳染病除外的遺體a腐敗遺體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遺體按照Ⅱ類遺體處理。附錄B常用遺體整容工具及分類表B.1給出了常用遺體整容工具及分類。表B.1常用遺體整容工具及分類分類遺體整容工具化妝工具(粉妝)腮紅刷、粉刷、鑷子、刮眉刀、眉粉刷、假睫毛、海綿、粉撲、睫毛夾、唇刷、睫毛梳、粉底、蜜粉、口紅、眼影、胭脂、腮紅、眼線筆、睫毛膏化妝工具(油彩妝)各色戲劇油彩、全套油彩套刷、海綿、調色油、調色盤塑形工具生橡膠、凡士林、橡皮泥、高級脫脂棉、酒精膠、乳膠、刮泥刀、壓光抹、勾抹、鐵塑刀、拍泥板、木槌、雕塑臺整容器械骨鉆、鋼絲鉗、骨鉗、顱錘、顱鑿、骨鋸、止血鉗、手術刀片、手術刀柄、手術鑷、手術剪、持針器、組織鉗、縫合針第四節(jié)殯儀場所消毒技術規(guī)范我公司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消毒將依據(jù)《殯儀場所消毒技術規(guī)范》(MZ/T103—2017)的標準執(zhí)行。一、范圍1.本標準規(guī)定了殯儀場所消毒的管理要求、衛(wèi)生要求,消毒方法和選擇原則,遺體消毒、各區(qū)域消毒要求與方法以及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2.本標準適用于殯儀場所消毒工作的組織、實施與管理。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1.GB9664—1996文化娛樂場所衛(wèi)生標準2.GB15982—2012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標準3.GB/T18204.3-2013公共場所衛(wèi)生檢驗方法第3部分:空氣微生物4.GB/T18204.4-2013公共場所衛(wèi)生檢驗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5.GB19053殯儀場所致病菌安全限值6.GB/T23287—2009殯葬術語7.WS/T367—2012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三、術語和定義GB/T23287—2009、WS/T367—2012界定的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一)殯儀場所提供遺體接運、儲存、防腐整容、悼念、處置以及辦理相關事務等服務的場所。示例:殯儀館、火葬場、殯葬服務中心等。(二)污染區(qū)被遺體攜帶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示例:殯儀車、停尸間、遺體冷藏間、遺體防腐整容室等。(三)半污染區(qū)可能會被遺體攜帶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示例:告別廳、悼念廳、火化間等可能被污染的場所。(四)清潔區(qū)未被遺體攜帶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示例:業(yè)務廳、殯葬用品銷售廳等。(五)殯儀車接運遺體的車輛。注:改寫自GB/T23287-2009的定義7.28。(六)遺體冷藏間低溫保存遺體的房間。(七)高水平消毒殺滅各種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絕大多數(shù)細菌芽孢的消毒處理。達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含氯制劑、二氧化氯、鄰苯二甲醛、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碘酊等以及能達到滅菌效果的化學消毒劑,以合適的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消毒的方法。注:改寫自WS/T367-2012的定義3.17。(八)中水平消毒殺滅除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桿菌的消毒處理。達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碘類消毒劑(碘伏、氯己定碘等)、醇類和氯己定的復方、醇類和季銨鹽類化合物的復方等消毒劑,在規(guī)定條件下,以合適的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消毒的方法。注:改寫自WS/T367-2012的定義3.18。(九)低水平消毒殺滅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除外)和親脂病毒的消毒處理。達到低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通風換氣、沖洗等機械除菌法和季銨鹽類消毒劑(苯扎溴銨等)、雙胍類消毒劑(氯己定等),在規(guī)定條件下,以合適的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消毒的化學方法。注:改寫自WS/T367-2012的定義3.19。四、管理要求1.殯葬服務機構應根據(jù)本標準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消毒管理制度和規(guī)范的消毒操作程序,并監(jiān)督落實。2.殯葬服務機構應加強對殯儀人員尤其是防腐整容人員的衛(wèi)生知識培訓和技能指導。培訓內容應包括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遺體的清洗與消毒、根據(jù)消毒對象正確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防腐整容過程中的安全操作、污染區(qū)域消毒、污染嚴重的器械工具消毒、個人衛(wèi)生防護等。3.殯葬服務機構應使用通過安全性評價并備案的消毒產品;應配備有效足量的消毒衛(wèi)生設施、用品和個人防護用品;遺體防腐整容室宜配制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廢水宜安裝污水消毒裝置,應為員工提供非接觸式的洗手和干手設施;應保證遺體防腐整容室設施、設備、材料等符合國家有關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檢查、維護、更新。4.殯儀場所從事消毒工作的人員應經過培訓,掌握各區(qū)域的消毒要求、方法,熟悉消毒產品性能、設施的使用和注意事項,做好消毒記錄。5.殯儀場所應加強對消毒、人員防護、污染廢棄物處理的工作指導與監(jiān)督,應定期請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對本單位的消毒工作進行檢查與監(jiān)測,及時總結分析與反饋,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糾正。以保證殯儀場所內設施、設備、人員、消毒衛(wèi)生和廢棄物處理等處于監(jiān)管狀態(tài)。五、衛(wèi)生要求1.殯儀場所空氣菌落總數(shù)要求,其中告別廳、悼念廳、業(yè)務室等場所的空氣菌落總數(shù)安全限值參考GB9664-1996中關于酒吧、茶座、咖啡廳的規(guī)定,應≤2500CFU/m3;停尸間、遺體冷藏間、火化間、防腐整容室等遺體處置用房及殯儀車內的空氣菌落總數(shù)安全限值符合GB19053中的規(guī)定,應≤2000CFU/m3。監(jiān)測檢驗方法分別按照GB19053、GB/T18204.3-2013規(guī)定的方法執(zhí)行。2.遺體防腐整容器械及其他污染物體表面(消毒后)菌落總數(shù)應≤200CFU/件,不得檢出空氣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菌群。監(jiān)測檢驗方法按照GB/T18204.4-2013、GB15982-2012規(guī)定的方法執(zhí)行。六、消毒方法和選擇原則(一)消毒方法消毒方法應遵照附錄A的規(guī)定,對使用產品應查驗相關證件。(二)選擇原則1.選擇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guī)、標準和規(guī)范等管理規(guī)定,并按照批準或規(guī)定的范圍和方法使用,選擇消毒劑時要保護被消毒物品不受或少受損害。2.宜選擇安全、有效、環(huán)保性好、性價比高的消毒產品。3.應根據(jù)區(qū)域選擇消毒方法:(1)污染區(qū)域內的空氣、物品,宜采用中、高水平消毒方法;(2)半污染區(qū)域內的空氣、物品,宜采用中、低水平消毒方法;(3)清潔區(qū)域內宜做清潔處理。必要時,可采用中、低水平消毒方法。4.應根據(jù)物品特點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1)物體表面消毒,宜考慮表面性質,光滑表面宜選擇合適的消毒劑擦拭或紫外線照射;多孔材料宜采用浸泡或噴霧消毒法;(2)對金屬材質的物品,宜選擇對金屬基本無腐蝕性的消毒劑,若使用對金屬有腐蝕性的消毒劑應及時清洗或擦拭。七、遺體消毒(一)遺體的分類和標識1.應對所有遺體的死因進行辨明并附有適當標識。2.按照遺體攜帶的傳染性病原體的危害程度將遺體分為Ⅰ類遺體、Ⅱ類遺體和Ⅲ類遺體,具體分類見附錄B。3.Ⅰ類遺體需于尸體、尸袋、尸布單上附有紅色標識,并附上“感染危險”字樣。4.Ⅱ類遺體需于尸體、尸袋、尸布單上附有橙色標識,并附上“小心感染”字樣。5.Ⅲ類遺體宜于尸體、尸袋、尸布單上附有綠色標識。(二)遺體消毒1.Ⅰ類遺體消毒Ⅰ類遺體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衛(wèi)生處理,就近立即火化。若短暫停留,應采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朊病毒遺體采用40g/L氫氧化鈉溶液消毒處理。2.Ⅱ類遺體消毒Ⅱ類遺體應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劑消毒處理。應按表1消毒方法進行,消毒后用浸有表1規(guī)定的消毒液的被單包裹遺體后裝入不透水的尸袋內,密封就近火化。表1Ⅱ類遺體消毒方法消毒劑濃度作用時間備注含氯消毒劑1000mg/L~2000mg/L30min~60min選用擦拭或噴灑的方法過氧乙酸2000mg/L~4000mg/L15min~3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選擇方法3.Ⅲ類遺體消毒Ⅲ類遺體清潔消毒,宜先使用流水對遺體進行清洗清潔,后用表2的方法進行消毒。表2Ⅲ類遺體消毒推薦使用方法消毒劑濃度作用時間備注酒精75%5min~15min選用擦拭或噴霧的方法過氧乙酸2000mg/L5min~10min二氧化氯100mg/L~250mg/L5min~10min酸性氧化電位水有效氯含量50mg/L~70mg/L5min~1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按產品說明書選擇方法八、污染區(qū)消毒(一)基本要求1.應加強對污染區(qū)域內消毒,定期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對污染區(qū)域內空氣進行消毒。2.工作臺面、地面、水龍頭、冷凍柜、冷藏棺、推尸車等物體表面應在當天遺體處理完畢時對其進行消毒。3.重復使用的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應先清潔,再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被遺體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再清洗。4.污染的物體表面一般應先清潔,再消毒;當受到遺體的血液、體液等污染時,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潔與消毒。5.污染區(qū)域內清潔用品(如拖把、抹布等)應僅限于本區(qū)域使用。6.有傳染病遺體出現(xiàn)的區(qū)域,應及時進行消毒。7.遺體防腐整容處理中產生的廢水及液體污染物應使用可靠的方式消毒凈化處理。8.被遺體污染的固體廢棄物,宜分類收集,可消毒后統(tǒng)一處置。(二)遺體防腐整容室、停尸間、冷藏間等區(qū)域空氣消毒1.通風換氣,每天打開門窗2次,每次1h。適于空氣輕度污染、無傳染病遺體存在的情況。2.空氣污染嚴重時宜采用表3推薦的消毒方法。表3污染區(qū)域內空氣消毒方法消毒方法濃度作用時間備注紫外線1.5W/m360min~90min每天紫外線照射1次,具體操作按A.1的相關內容處理。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機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具體操作要求按A.3處理。氣體二氧化氯消毒機0.28mg/m3~2mg/m3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具體操作要求按A.4處理。過氧化氫噴霧消毒3000mg/L60min關閉門窗,按20mL/m3~30mL/m3使用量,具體操作按照A.9.2處理。過氧乙酸噴霧消毒5000mg/L60min關閉門窗,按20mL/m3~30mL/m3使用量,具體操作按照A.9.1處理。其他合法、有效的空氣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三)殯儀車的空氣消毒1.殯儀車內宜安裝紫外線空氣消毒器或采用氣體二氧化氯或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法,關閉殯儀車門、窗,消毒作用時間為30min~60min,具體操作要求按照A.2、A.4或A.9.2處理。2.其他合法、有效的空氣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四)地面的清潔與消毒每天2次用清潔的濕拖把拖地,保持地面清潔。地面消毒應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濕拖把拖地,使用含氯消毒液需作用30min,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需作用3min以上;或使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五)污染物體表面的清洗與消毒受污染的物體表面主要包含遺體防腐整容臺、推尸車、冷藏棺把手、水龍頭、門把手、防腐整容工具及器具。1.遺體防腐整容臺清洗遺體防腐整容臺應先使用流水清洗干凈,有大量遺體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先用可吸附材料將污染物吸附干凈,再進行沖洗。2.消毒(1)各類受污染的物體表面可按照表4的方法處理。表4污染物體表面的消毒方法消毒對象消毒方法作用濃度作用時間備注防腐整容臺面紫外線照射1.5W/m360min~90min按A.1處理過氧化氫噴霧(汽霧)消毒30000mg/L60min按A.9.2處理含氯消毒劑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0處理復方季銨鹽類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4處理二溴海因500mg/L~10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處理推尸車、冷藏棺把手、冰棺、水龍頭、門把手等含氯消毒劑5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0處理復方季銨鹽類消毒液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4處理二溴海因250mg/L~5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處理防腐整容工具、器械戊二醛2%20min~45min浸泡消毒,按A.8.1處理。鄰苯二甲醛5500mg/L5min~12min浸泡消毒,按A.8.2處理。含氯消毒劑1000mg/L~2000mg/L30min~60min擦拭消毒,按A.10處理二溴海因500mg/L~10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處理(2)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六)廢棄物的處理1.將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內,處理遺體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分類放入黃色塑料袋內,防腐整容過程中產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刀片等廢棄物應分類放入專門利器收集盒中。2.能夠焚燒的廢棄物集中收集后焚燒處理,不能焚燒的采用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1000mg/L~2000mg/L二氧化氯或5000mg/L過氧乙酸消毒液噴灑或浸泡30min消毒。3.遺體的分泌物、排泄物、胸腹水、血液等液體污染物,宜使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過氧乙酸溶液消毒,作用30min~60min;或宜使用其他有效的消毒液消毒,按產品說明書操作。九、半污染區(qū)的消毒(一)基本要求1.半污染區(qū)域內應保持清潔及空氣流通、無異味,地面及物品表面應保持清潔、干燥。2.半污染區(qū)應盡量避免使用化學消毒方法;如選擇化學消毒方法,宜選用對環(huán)境友好的消毒劑。(二)半污染區(qū)空氣消毒1.通風換氣,每天打開門窗通風換氣2次,每次1h。2.遺體告別廳與悼念廳的消毒宜選用人在的環(huán)境中除菌效果較好的空氣消毒機,如循環(huán)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等離子空氣消毒機等,具體操作遵循A.2、A.5。3.針對細顆粒物較多的火化間,消毒的同時兼顧顆粒物的去除,宜選用除塵效果較好的空氣消毒凈化器,如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器(組合式),具體操作遵循A.6。4.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三)半污染區(qū)內物體表面的消毒半污染區(qū)內物體表面(地面、臺面、門把手等)應每天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潔衛(wèi)生。當受到遺體攜帶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時,可采用1000mg/L過氧乙酸、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作用30min;非金屬物體表面可采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擦拭或噴灑,作用3min以上;也可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產品說明書操作。十、清潔區(qū)的清潔與消毒(一)通風換氣每天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必要時,采用中低水平消毒。(二)清潔區(qū)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清潔區(qū)物體表面(地面、臺面、桌椅、門等),應每天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潔衛(wèi)生。必要時可采用1000mg/L季銨鹽類消毒液擦拭或噴灑;非金屬物體表面可采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擦拭或噴灑,作用3min以上;也可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產品說明書操作。十一、清潔用品的消毒1.污染區(qū)用的拖把和抹布等使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或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泡至少3min后,清洗干凈,晾干備用?;虿捎闷渌戏?、有效的消毒產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2.半污染區(qū)用的拖把和抹布在擦拭污染物之后,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或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泡至少3min后,清洗干凈,晾干備用?;虿捎闷渌戏ā⒂行У南井a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3.清潔區(qū)用的拖把和抹布使用之后,清洗干凈,晾干暴曬后備用。十二、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1.殯儀人員應保持個人衛(wèi)生,遺體處理過程中應預防發(fā)生職業(yè)暴露,應穿著防護服,包括袍、圍裙、手套及靴,所有傷口均應以防水膠布或敷料包妥。2.處理銳利器械和用具,應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盡量不直接用手清洗,避免或減少利器傷的發(fā)生。3.應根據(jù)不同的消毒和滅菌方法,采取適宜的職業(yè)防護措施。液體化學消毒時應防止過敏及對皮膚、黏膜的損傷。4.在除去保護服及手套后,應更換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清潔可用肥皂或皂液按六步洗手法的方法洗手;消毒可采用醇類、含碘類、氯己定、季銨鹽類、酸性氧化電位水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消毒,具體按A.11、A.12、A.13、A.14的相關內容處理。附錄A消毒方法一、紫外線消毒(一)適用性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二)使用方法1.在室內無人狀態(tài)下,采用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消毒。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m~2.2m。安裝紫外線燈的數(shù)量為平均≥1.5W/m3,照射時間60min~90min。2.消毒物體表面時,宜將紫外線燈懸吊在離臺面上方1m處,消毒物品放在臺面上。照射時間60min左右,消毒有效區(qū)的范圍為燈管周圍1.5m~2m處。紫外線燈的輻射強度在距離1m處不得低于70μW/cm2。3.消毒時對環(huán)境的要求:紫外線直接照射消毒空氣時,關閉門窗,保持消毒空間內環(huán)境清潔、干燥。消毒空氣的適宜溫度20℃~40℃,相對濕度低于80%。(三)注意事項1.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酒精布擦拭一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等時,應隨時擦拭。2.當溫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對濕度大于60%時,用紫外線燈消毒室內空氣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3.采用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時,應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線。4.采用紫外線殺滅被有機物保護的微生物及空氣中懸浮粒子多時,應加大照射劑量。5.不應使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6.不應在易燃、易爆的場所使用。7.紫外線燈達到使用限值后,及時更換。二、循環(huán)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一)適用性可在有人的動態(tài)環(huán)境下進行持續(xù)的空氣凈化與消毒。(二)使用方法按說明書安裝和使用。根據(jù)消毒場所的大小和產品的規(guī)格確定數(shù)量。(三)注意事項1.紫外線空氣消毒器的臭氧濃度應≤0.02mg/m3。2.紫外線空氣消毒器工作環(huán)境周邊紫外線泄漏量應≤0.2μW/cm2。3.其余注意事項參見產品說明書。三、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機(一)適用性適用于密閉空間內、無人的環(huán)境下,空氣及光滑物體表面的消毒。(二)使用方法應遵循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機生產廠家的操作使用說明書,根據(jù)消毒滅菌空間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程序。(三)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參考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機說明書。四、氣體二氧化氯消毒機(一)適用性當濃度為0.15mg/m3~0.28mg/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推進器控制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IO-Link信號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勞動合同內、外墻保溫
- 臨時急需資金借款合同
- 提高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能的技能培訓
- 技術服務合同經典
- 提高團隊領導力的培訓方法
- 委托國際貿易傭金合同書
- 零配件采購合同
- 石材大板購銷合同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文件編制和管理規(guī)定
- 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指標檢查要點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 九型人格與領導力講義
- 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培訓試題及答案2023年9月27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第84號公布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脫式計算練習200題及答案
-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教學查房
- 醫(yī)院定崗定編
- 計算機網(wǎng)絡畢業(yè)論文3000字
- 2023年大學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化學電池溫度系數(shù)的測定
- 腦出血的護理課件腦出血護理查房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