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蘇大古漢現(xiàn)漢考研真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25/wKhkGWYwTLKAc1MzAALfiBZPDdU373.jpg)
![2021年蘇大古漢現(xiàn)漢考研真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25/wKhkGWYwTLKAc1MzAALfiBZPDdU3732.jpg)
![2021年蘇大古漢現(xiàn)漢考研真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25/wKhkGWYwTLKAc1MzAALfiBZPDdU3733.jpg)
![2021年蘇大古漢現(xiàn)漢考研真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25/wKhkGWYwTLKAc1MzAALfiBZPDdU3734.jpg)
![2021年蘇大古漢現(xiàn)漢考研真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25/wKhkGWYwTLKAc1MzAALfiBZPDdU373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考研復習資料(名詞解釋)1直切:用同音字來注音,如“根,音跟”。2、反切:是用兩個字合注一種字音,稱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合聲調(diào),合稱被注字音。如“毛”,“莫袍切”?!犊滴踝值洹酚么朔ā?、偏義復詞:古代漢語中一種復音詞,用兩個單音近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詞素構(gòu)成,其中一種詞素本來意義成為這個復音詞意義,而另一種只是作為陪襯。如“有緩急,非有益也?!薄熬徏薄敝甘恰坝屑薄保熬彙弊譄o意義。4、本義:詞本來意義。如,向,本來意義是“向北窗戶”。5、引申義:從本義“引申”出來,即從本義發(fā)展出來意義。,向,本來意義是“向北窗戶”。引申意義是“朝著”、“對著”。直接引申是從本義直接派生出來意義。間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來意義,與本義為間接關系。6、假借義:猶如朱駿聲所說是“本無其義,依聲托字”,與本義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7、六書:許慎《說文解字》以為中文形體構(gòu)造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之法。A、象形:把事物輪廓或具備特性某些描畫出來,構(gòu)成一種字,如日、月。B、指事:用記號指出事物特點造字辦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會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形體構(gòu)成,把它們意義組合成一種新意義造字法。經(jīng)常是兩個象形字結(jié)合,如及。D、形聲: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聲符兩某些構(gòu)成,意符表達意義范疇,聲符表達讀音類別,如江、沐。意符相似形聲字意義上大都合意符所標示事物或行為關于。如貝與財物關于,言與言語關于,心與心理關于。E、轉(zhuǎn)注:說法不一。F、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如“令”本為“發(fā)號”令,日后借用為“縣令”令。8、古今字:由于歷史發(fā)展,中文演變,產(chǎn)生樂一種新字代表一種字一種或者幾種意義,分擔那字某些意義,那么前一種字為古字,新產(chǎn)生字為今字。如“責”,其“債務”等意義已經(jīng)為“債”所代替,但“責任”等意義擔任著,故而兩者為古今字。9、異體字:由于時間或地獄關系,人們?yōu)橥环N詞造出兩個或更多字來代表它,形成樂形體構(gòu)造相差較大,意義完全相似,在任何狀況下都可以互換字,如睹覩。10、簡繁字:由于人們改革中文,進行簡化而產(chǎn)生現(xiàn)象,簡化字要比繁體字書寫簡樸,筆畫較少,往往是一對一關系,也有一對多狀況。今天所用許多簡化字是歷代相傳下來。如禮禮、氣氣等。有些簡化字和繁體字之間詞義毫不相干,由于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後、適適、征征、余餘。11、判斷句: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為謂語,表達判斷。在古漢語中普通不用判斷詞“是”,而是在謂語后用語調(diào)詞“也”來協(xié)助判斷。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時在主語后用語調(diào)詞“者”表達提頓。當代漢語中主謂之間普通用“是”。12、論述句:以動詞為謂語、論述人或事物行動變化句子。13、否定句:表達否定句子。必要有否定詞,古代漢語中否定詞可以是副詞“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動詞如“無”,可以是代詞如“莫”。14、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暫時變化詞性,如名作動、形容詞作如動詞,名詞作狀語,動詞作狀語等等狀況。如“秦師遂東”。15、韻母:指一種音節(jié)中除聲母以外其她因素總和,涉及韻頭、重要元音和韻尾。16、韻:只指重要元音和韻尾(如果有話)。17、詩韻:韻頭不同而韻相似字如干、滿、南、嘆可以互相押韻,這些互相押韻字放在同樣位置上就構(gòu)成詩韻。18、韻腳:韻頭不同而韻相似字如干、滿、南、嘆可以互相押韻,這些互相押韻字放在同樣位置上就構(gòu)成詩韻。漢語詩韻普通放在句尾,習慣上叫韻腳。19、韻例:就是關于用韻格律:什么地方用韻,什么地方不用韻和如何用韻。20,換韻:不一韻究竟,半途變換成不同韻押韻押韻方式,交韻狀況不是。21、天籟:民歌隨口而唱,隨口用韻,隨時換韻狀況。22、葉韻:古人為了闡明《詩經(jīng)》押韻和諧,以為某字是改讀某音,就是“葉韻”,或稱“葉句”(葉,同“協(xié)”,和諧之意)。23、葉音法:一種應當否定注音法。古人以為押韻可以暫時變化讀音,以求和諧,沒有依照。24、雙聲:兩個字聲母相似,如當代漢語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雙聲。25、疊韻:兩個字韻母相似,韻頭不同也可以,如當代漢語中“光芒”。26、古音通假: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同音或音近字通用和假借?;虮居衅渥?,或本無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達,兩個字本來形體不同,意義不同。如“蚤起”,蚤通早。27、三十六字母:老式以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聲母,古代沒有拼音字母,只得找出三十六個中文作為聲母代表,如見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時期漢語聲母系統(tǒng)狀況。而上古聲母當前研究為三十二個,被分為牙音、舌音、唇音、齒音、喉音、半舌、半齒。28、連綿字:由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分割詞,或有雙聲疊韻關系,如玲瓏、徘徊、參差,或沒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復,如匆匆、津津。29、疏:由于時代變遷,前人注解已經(jīng)不再容易理解,浮現(xiàn)了一種新注解,作者不但解釋正文,還給前人注解作注解,成為“疏”,也叫“正義”?!妒?jīng)注疏》中《詩經(jīng)》就是漢代毛亨傳,漢代鄭玄箋、唐代孔穎達等正義。傳指闡明經(jīng)義,箋指補充與訂正毛傳意思。30、《十三經(jīng)》:《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妒?jīng)注疏》多為漢朝或魏晉人注。31、衍文:校勘學術(shù)語,簡稱“衍”,也叫“衍字”。用來指明古籍中多余了文字現(xiàn)象。如“‘漢水覺得池’,‘水’字衍”。32、脫文:??睂W術(shù)語,簡稱“脫”,也叫“脫字”。用來指明古籍中脫落了文字現(xiàn)象。如“‘孔世家云:頎然而長’”“‘孔’下脫‘子’字”。33、韻文:指有韻文章,有完全韻文,也有不完全韻文。34、平水韻:隋朝陸法言《切韻》分為206韻,過于細,唐代規(guī)定相近韻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劉淵,將同用韻合并,成107韻,后人漸為106韻,被成為平水韻,普通叫“詩韻”。35、平仄;近體詩最重要格律因素,在詩和韻文中構(gòu)成一種高低長短互相交替節(jié)奏,即所謂“聲律”。陰平、陽平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為仄聲。古代入聲當前轉(zhuǎn)入其她三聲中。36、黏:上聯(lián)對句和下聯(lián)出句平仄類型必要是同一大類。失黏:詩歌中不合乎黏規(guī)則現(xiàn)象。37、對:每聯(lián)出句和對句必要是相反類型。也就是對句平仄對立。失對:詩歌中不合乎對規(guī)則現(xiàn)象。38、孤平:詩歌中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種平聲字。是律詩大忌。39、拗句:不依照普通平仄句子,即該用平聲未用平聲,該用仄聲未用仄聲。拗救:詩人對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種句子該用平聲地方用了仄聲,則在本句或者對句恰當位置,把該用仄聲字改用平聲,以便補救。合起來叫作拗救。40、對仗:詩歌特別是近體詩中,句法構(gòu)造相似語句相為對仗,這是正格。此外又一種狀況,只規(guī)定字面相對即詞類相似,不規(guī)定句法構(gòu)造相似。對仗普通平仄相對。同類詞相對是工對。41、合掌:一聯(lián)對仗出句合對句完全或者基本同義,是詩家大忌,叫做“合掌”。42、流水對:對仗中特殊類型。相對兩句之間關系不是對立,而是一種意思連貫下來,也就是說出句與對句不是兩句話,而是一句話。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43、借對:對仗中特殊類型。一種詞有兩種以上意義,詩人在詩中用是甲義,但是同步借用它乙義或丙義,來與令一詞相對。如“岐王宅里尋常用,崔九堂前幾度聞”。取“尋?!北緸椤皩こ!敝猓譃楣糯鷾y量單位,借對數(shù)目。44、填詞:詞初稱為“曲子詞”,理解音樂詞人按照樂譜音律節(jié)拍來寫詞,稱為填詞或倚聲。45、詞調(diào):本指寫詞時所根據(jù)樂譜,后指把前人每一種詞調(diào)作品句法合平仄分別加以概括,從而建立各種詞調(diào)平仄格式。46、雜劇:一種帶科(動作)白(道白)歌劇,唱詞往往是劇中人唱。只有套數(shù),沒有小令,一種套數(shù)稱為一折,全劇普通四折,有時加上一種楔子。散曲:不是戲劇,沒有科白,與詞性質(zhì)相近。47、小令:散曲一種,等于一首單調(diào)詞。套數(shù):由兩個以上同一宮調(diào)曲子按照一定規(guī)則連綴起來套曲。48、贅韻:曲中不必用韻地方用韻。49、襯字:曲律中在規(guī)定字數(shù)之外所添加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二、填空:1、漢語字典編排方式重要有三種:A、按音序排列。當前通行按照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漢語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韻106韻排列(上、下平聲各15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B、按部首和筆劃排列。同一部首字歸在一起,部一方面后以筆劃多少為序;同一部首內(nèi),字先后以筆劃多少為序。筆劃相似時,在按起筆筆形排列。普通是把起筆提成點(、)、橫(一)、直(ㄧ)、撇(ノ)四種或點、橫、直、撇、折(┐)五種依次排列。C、按編碼排列。通行是四角號碼檢字法。中文方形有四個角,角形式共十種,用0至9代表。角順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碼。2、《康熙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編,在明代梅膺祚《字匯》和張自烈《正字通》基本上編成。按照部首排列,提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釋字體例先音后義。先列重要韻書反切,再釋義,每義引古書為證。3、王引之《字典考證》、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進行糾正。4、《中華大字典》陸費逵、歐陽溥存主編,19中華書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韻》反切,還加注直音。5、《辭源》1915商務印書館,陸爾奎、方毅等人編寫,是近代出版最早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常識大辭書。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所有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韻闡微》改良反切?;镜於藵h語當代詞典編纂體例格局。1958年修訂為“以語文為主,百科為輔”工具書,吳澤炎、黃秋耘。劉葉秋負責。采用漢語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廣韻》反切。6、《辭海》1936中華書局編印,舒新城、沈頤,張相主編。1958年修訂為綜合性辭書。舒新城、陳望道主持。7、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學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統(tǒng)完備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鉉采用孫愐《唐韻》校訂過。清代黎永春《說文通檢》。徐灝《說文解字注箋》8、清代研究《說文解字》四人們: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疏》、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9、清代阮元《經(jīng)籍籑詁》,一部專門收集唐前各種古書注解字典。韻母排列法,以平水韻一韻一卷。尚有清代劉淇《助字辨略》,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通釋》。10、清代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古聲母排列)和近人楊樹達《詞詮》(注音字母),解釋虛詞。11、近人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1953中華書局,研究詩詞曲中特殊詞語一部專著。12、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當代以復音詞重要是雙音詞為主。單變復重要有三種狀況:A、換成完全不同詞。B、加上詞頭詞尾。C、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合成。13、單純復音詞,絕大某些是聯(lián)綿字。文字學重要憑字形辨別本義。14、文字創(chuàng)造時期,象形是最基本原則。15、隸書是中文演變史上重要轉(zhuǎn)折點,是古文字和今文字分水嶺。16、押韻分為三種A、句句押韻。B、隔句押韻。普通是奇句不押韻,偶句押韻。如《詩經(jīng)》C、交韻。奇句與奇句押韻,偶句與偶句押韻17、《詩經(jīng)》押韻重要格式:隔句押韻句尾韻;首句入韻而后隔句押韻句尾韻。18、古韻指上古時代重要指先秦韻部,當前被分為三十部?!对娊?jīng)》押古韻。段玉裁《六書音均表》、江有誥《詩經(jīng)韻讀》、王念孫《詩經(jīng)群經(jīng)楚辭韻譜》19、注解古書開始于漢代。20、注解常用狀況有下列四種:A、釋詞。B、串講。把一句或幾句連串起來解說。C、通釋全章大意。使文章意義更為明確。21、常用古書術(shù)語:A、曰、為、謂之。被釋詞放于其后。不但用來釋義,且用于分別同義詞或近義詞差別。B、謂。被釋詞放于其前。以詳細釋抽象,或以普通釋特殊。謂之,被釋詞放于其后。C、貌。于動詞或形容詞后。被釋詞往往表達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形容詞。等于“…樣子”。D、猶。釋者與被釋詞往往是同義或近義關系。等于“等于說”。上面單純用于釋義。E、之言、之為言。必然是“聲訓”除了釋義外,釋者與被釋詞有時是同音關系,有時是雙聲疊韻關系。F、讀為、讀曰。用本字來闡明假借字。G、讀如、讀若。普通用來注音。有時闡明假借字。22、唐人為漢下其她古書注釋。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和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蕭統(tǒng)《文選》。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23、郭象注和成玄英注《莊子》。24、如字,普通表達在特定上下文里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讀音讀。有時一種字下注“如字”,又注別反切或直音,表白這個字在特定上下文里老式有不同讀法。25、古書經(jīng)常有一字異讀狀況。不同讀音往往表達了詞義或詞性不同。異讀有時只是音調(diào)差別,有時不但是聲調(diào)、詞義上差別,尚有詞性上轉(zhuǎn)變。26、運用四聲區(qū)別詞義和詞性,是漢語特點之一。27、朱熹:《周易本義》、《詩集傳》、《大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辭集注》等。28、清代陳奐《詩毛氏傳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劉寶楠《論語正義》、焦循《孟子正義》、王先謙《莊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29、阮元為《十三經(jīng)注疏》作《??庇洝?。清代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俞樾《古書疑義舉例》。30、姚鼐《古文辭類篹》把文章分為十三類。31、古代斷句用“、”作為標志。語意未完而需要停頓地方,點于兩字之間。句終在字旁邊。錯誤由于三種狀況:意義不明、語法不明、音韻不明。32、《詩經(jīng)》是賦遠源,《楚辭》是賦近源。重要特點鋪陳事物。33、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分賦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四種。A、漢代為古賦,又稱辭賦。普通較長,多用問答體形式,韻文中夾雜散文,句式以四六言為主。B、六朝賦是俳賦,又叫駢賦。篇幅短小,用韻。駢偶、用典,實際為押韻駢體文。C、律賦,是唐宋時代科舉考試所采用一種試體賦。押韻嚴格限制,由考官命題,出八個韻字,規(guī)定八類韻腳,因此說八韻律賦。甚至押韻詞序、平仄也有規(guī)定。字數(shù)有限制,不超過四百字。D、文賦,受古文運動影響而產(chǎn)生。中唐后,古文家賦逐漸以散代駢,句式參差,押韻隨意。不重鋪排和藻飾,用散文辦法寫賦,貫穿散文氣勢,注重清新流暢,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術(shù)研發(fā)股權(quán)質(zhì)押借款合同
- 2025年度知識產(chǎn)權(quán)質(zhì)押擔保合同匯編
- 2025年度回遷房項目市場調(diào)研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綠色酒店客房用品批量采購合同
- 2025年度外墻保溫粉刷施工合同規(guī)范文本
- 南京大學與XX設計院2025年度產(chǎn)學研合作設計合同
- 2025年度酒店裝修工程環(huán)保評估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會議住宿及會議資料印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基酒生產(chǎn)原料供應鏈管理與質(zhì)量監(jiān)控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年度架子工及腳手架租賃施工承包合同
- 高二語文早讀材料積累(1-20周)課件159張
- 規(guī)劃收費標準
- 讀《教師成長力-專業(yè)成長圖譜》有感
-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 邵陽市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表
- 胎膜早破的護理PPT
- GB/T 308.1-2013滾動軸承球第1部分:鋼球
- 新員工入場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2023機械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精選裝飾工程室內(nèi)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2022年二年級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