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傷病的治療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A/25/wKhkGGY0KNeAEomzAADVZTxCx-4269.jpg)
![軟組織傷病的治療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A/25/wKhkGGY0KNeAEomzAADVZTxCx-42692.jpg)
![軟組織傷病的治療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A/25/wKhkGGY0KNeAEomzAADVZTxCx-42693.jpg)
![軟組織傷病的治療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A/25/wKhkGGY0KNeAEomzAADVZTxCx-42694.jpg)
![軟組織傷病的治療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A/25/wKhkGGY0KNeAEomzAADVZTxCx-426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軟組織傷病的治療第一節(jié)軟組織傷病的應急處理一、開放性損傷傷口的處理止血二、閉合性損傷冷敷加壓包扎適當按摩三、骨折脫位并發(fā)軟組織損傷避免受傷部位的活動及時處理引起休克的原因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就地取材予以固定搬運時要平穩(wěn)閉合性骨折早起復位第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節(jié)推拿按摩療法一、推拿按摩的作用原理調節(jié)生理機能增強體質移痛止痛活血散瘀整復脫位松解粘連解除肌肉痙攣和攣縮強壯筋骨第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節(jié)推拿按摩療法三、常用手法指揉法掐法分筋法理筋法屈伸搖抖法旋轉復位法(主動與被動)側扳法第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與方法
⑴摩擦類手法
①推法⑴摩擦類手法☆特點:操作部位與肌膚表面摩擦。①推法二、推拿按摩的手法第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掌擦⑶大魚際擦⑵小魚際擦②擦法②擦法第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指摩⑵掌摩③摩法第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⑵按壓類手法①按法④抹法
⑵按壓類手法
①按法④抹法第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拇指點⑵示指點
③掐法②點法
③掐法②點法第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魚際揉①揉法⑶指揉⑵掌根揉⑷全掌揉⑶搓揉類手法第1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揉捏⑴單手揉捏法⑵雙手揉捏法②捏法
③揉捏②捏法第1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上肢搓⑵下肢搓⑤滾法④搓法④搓法第1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拿捏肌肉⑷提拿類手法①拿捏法拿捏頸項⑷提拿類手法
①拿捏法第1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捏脊法②提彈第1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叩擊類手法⑴拳背叩、⑵掌根叩、⑶側掌叩、⑷指尖叩、⑸側拳叩、⑹俯拳叩、⑺側掌擊⑴⑵⑶⑷⑸⑹⑺⑸叩擊類手法:①叩法;②擊法;③捶法⑸叩擊類手法:①叩法;②擊法;③捶法第1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⑶下肢抖動①抖動⑵肌肉抖動⑴上肢抖動⑹動搖關節(jié)類手法第1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⑶肘關節(jié)運拉腕關節(jié)運拉腕關節(jié)運拉②運拉第1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肩關節(jié)運拉第1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腰部運拉髖關節(jié)運拉膝關節(jié)運拉圖頸部運拉第1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肩部拔伸頸部拔伸③扳法
④拔伸法③扳法④拔伸法第2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腕部拔伸
指間關節(jié)拔伸第2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撥法⑺其他按摩手法①刮法第2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順筋法(理筋法)③順筋法(理筋法)第2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按摩操作時要清潔手、指甲要剪短,手指不帶飾物。⑵注意按摩者和被按摩者的體位與姿勢,使按摩者舒適放松。⑶注意按摩的禁忌癥。⑷治療過程中要操作認真,態(tài)度嚴肅,全神貫注,;應指導病人密切配合,全身放松。⑸隨時注意患者對手法治療的反應,及時調整推拿強度、時間及程序,以適應具體情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5注意事項第2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節(jié)推拿按摩療法四、按摩的適應癥與禁忌癥適應癥:扭傷,關節(jié)脫位,腰肌勞損,肌肉萎縮、偏頭痛,前頭后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股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腰背神經痛,四肢關節(jié)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關節(jié)疼痛)。顏面神經麻痹,顏面肌肉痙攣,腓腸肌痙攣。因風濕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滑囊腫痛和關節(jié)強直等,都可考慮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禁忌癥:各種急性傳染病,急性骨髓炎,結核性關節(jié)炎,傳染性皮膚病,皮膚濕疹,水火燙傷,皮膚潰瘍,腫瘤,以及各種瘡瘍等癥。此外,婦女經期,懷孕五個月以上的孕婦,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患者。某些久病過分虛弱的、素有嚴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齡體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第2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節(jié)中藥療法一、中醫(yī)對軟組織傷病的認識與沿革二、中醫(yī)治療軟組織傷病理論基礎和方法內治法初期治法攻下逐淤法行氣消淤法清熱涼血法通竅開閉法中期治法和營止痛法接骨續(xù)筋法后期治法補益氣血法補益肝腎法舒筋活絡法第2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節(jié)中藥療法外治法敷藥法膏藥法藥粉法擦洗法熏洗法熱熨法第2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節(jié)中藥療法一、常用中藥方劑內服藥:分為內服成藥和常用湯藥兩大部分,常用湯藥主要有:姜黃桂枝湯、胸痹挫傷方、加減獨活寄生湯、二黃木赤湯、新傷跌打湯、舒筋止疼湯、舊傷跌打湯、活血化瘀湯……外敷藥:新傷一號、二號、三號外敷藥搽擦藥熏洗藥熱熨藥第2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節(jié)其他中醫(yī)療法一、針灸(一)針具為使針能表淺刺入皮下,針體不宜過硬,通常采用30~32號4厘米不銹鋼亳針,兒童用2.5厘米毫針。(二)病人體位針腕部時取坐位,針踝部時最好取臥位,針部肌肉最好放松。
(三)針刺方向腕踝部針要沿皮下淺刺,針刺方向朝向病癥所在任一端,即在針刺部位以上進針,針朝向心端;若病癥在手足部位,針朝離心端,這時針的位置要朝向心端移位。第2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進針點的位置一般不變,若遇以下情況:1.針要刺過的皮下,有可見的血管;2.針尖刺入皮膚處刺痛顯著;3.針刺皮膚有疤痕傷口或皮膚與皮下組織有粘連;4.針朝離心端刺時,進針點要沿縱軸朝向心端適當移位,但勿向旁移位。(五)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凈進針點的皮膚,皮膚的消毒區(qū)域應較大,以免針體臥側貼近皮膚表面時,受污染。第3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六)針刺步驟1.進針右手持針時,用三指夾住針柄,右手的小指和中指端的中部在針柄上,拇指關節(jié)微屈,指端于針柄下,無名指在中指下,夾住針柄,小指置在無名指下,將小指貼近皮膚表面。針尖過皮:為使針體刺進皮下時,盡可能表淺,針尖刺透皮膚的角度是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刺與皮膚最適宜的角度為30°,左手拇指向下拉緊皮膚,使針尖較易刺入,用右手拇指端旋轉針柄,十指和中指保持不動,這樣,針尖刺在皮膚內擺動的幅度不致過大,可使針尖容易刺破皮膚,也可減少病人痛苦。第3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針刺進皮下:針尖刺破皮膚后,將針循縱軸沿皮下盡可能表淺緩慢推進,而表面皮膚不應隨針移動,或出現皺紋,或手提感到有阻力,在進針點1~6點針刺時,為保證針刺在皮下,要使針體前進方向與腕踝的內緣平行。由于腕踝部上端較粗,下端較細,若仍循縱軸刺入時,往往刺進肌層。推針要緩慢,不必捻動要求持針的手指不感到有阻力,不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如有痛感可能是刺進肌層或血管的緣故,應退針后更淺的刺入,針體刺進皮下的長度一般約3.8厘米。有的人可能在未刺到此長度時癥狀即消失,或有人刺進4cm時癥狀才消失,所以針刺入的長度因人而異。第3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調針針刺入皮下,及可詢問和檢查原有癥狀是否消失或功能是否有所恢復及其恢復的程度。一次針刺治療可能是癥狀達到完全消失程度,主要指以痛為主的病癥;運動功能的恢復較慢,針刺入后有些病癥若未能達到當時能觀察的療效,其原因可能有下面幾個方面:除疾病本身外,也有可能屬于針刺方面的原因,如針刺入皮下不夠表淺;針的方向偏斜;針刺入的長度不適當。調針常是重要的步驟,經調針后部分癥狀療效即可改變,有時甚至顯著改變,成為針刺取得療效的關鍵,但有時調針后,癥狀仍未改變,可留針觀察。有的癥狀在留針過程中才逐漸顯示療效,但調針并非重要步驟,對當時無法判斷療效情況,如失眠、遺尿、白帶多等就不需調針,調針結束用膠布固定針柄。第3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留針一般留針半小時,若病情嚴重的或病期長的,可適當延長時間,一般留針時間不宜過長,最長不宜超過24個小時;留針時間不宜作捻針等加強刺激,但留針后疼痛逐漸出現者,此時可能是由于肢體活動使針自動稍退出,可將針稍推進,癥狀又會消失。4.拔針用消毒棉球輕壓進針點后迅速拔針,防止皮下出血。第3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不良反應(1)皮下淤血:腕踝部四肢末稍皮下靜脈網較密集,皮下脂肪組織少者,較粗的血管尚可區(qū)分,在針刺時可注意避免。但皮下脂肪較厚者,血管不顯,不宜辨認,以至針刺時難免刺破血管而出現皮下淤血。皮下淤血雖屬難免,但可減少。方法是:所用針宜細不宜粗,針刺皮下一但發(fā)現針尖部位慢慢隆起,表示已有出血,立即拔針,壓迫止血。(2)暈針:發(fā)生于個別敏感者,針刺腕部比踝部多見。往往在針刺當時并不出現,而在留針階段出現,發(fā)現暈針立即拔針,讓其臥平。暈針初期,針刺兩上1常可使其恢復。第3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七)療效表現各病治療過程中療效表現不一。療效與疾病的性質有關,與病期長短不一定有關。即使同一類病癥,療效也可有差別,因人而異,常見的療效表現方式大致有:1.一次治療癥狀即消失,或短期內不復發(fā),如感冒、損傷等。2.連續(xù)幾次治療過程中,癥狀逐次減輕至消失。3.每次針刺時癥狀可消失,但不久又出現,在繼續(xù)治療過程中,癥狀波動,逐漸減輕或消失,如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4.每次針時并不能立即判斷療效,需經多次治療后才逐漸顯示療效,如遺尿。5.只在針時有短暫療效,針后癥狀又恢復,雖經多次治療,癥狀波動,并無明顯緩解,如部分坐骨神經痛等。第3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拔罐療法它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出罐中空氣,產生負壓,使之吸著于皮膚,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膚淤血現象,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拔罐療法又稱“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古代中醫(yī)文獻中多有論述,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火罐法”時說:“罐得火氣合于內,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紅暈有水出,風寒盡出?!?/p>
第3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罐的種類根據制罐材料及火罐療法的進步,可分四種:(一)竹罐:用堅硬的園竹筒制成,特點:輕巧價廉,不易破碎,取材易,制作簡單;缺點:易爆烈漏氣。(二)陶罐:由陶土燒制而成,優(yōu)點:吸力大;缺點:笨重,易碎,較少使用。(三)玻璃罐:由玻璃制成,優(yōu)點:質地透明,可清楚的窺見罐內皮膚淤血程度,便于掌握時間;缺點:易碎,當前應用最廣。(四)抽氣罐:也叫真空罐,由玻璃或優(yōu)質透明塑料特制,頂部有抽氣裝置,并配有抽氣設備。優(yōu)點:空氣的負壓可人工調節(jié),負壓程度較火罐大,吸力強,操作干凈,不易燙傷。第3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拔罐法分類
(一)以排氣法分類1.火罐:利用火的熱力和燃燒需氧排出罐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于皮膚上,稱火罐法,其吸拔方法有四種:(1)投火法:用酒精棉或小紙條點燃后,投入罐內,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吸于皮膚,要求罐要側拔,或向上拔,不能向下扣,以免燒傷皮膚。(2)閃火法:用攝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內繞一圈,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吸住。(3)架火法:用不易燃和不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cm,放在被拔部位,上置小塊酒精棉,后點燃扣罐可產生較強吸力。2.水罐:利用煎煮水熱力排出空氣,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用時將罐傾倒,用攝子夾出甩去水液,或作折疊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扣在皮膚上,即能吸住。3.抽氣罐:用抽氣泵抽出空氣,它是一套現代拔罐的特殊裝置。第3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以拔罐形式分1.單罐:用于病變范圍小,或明顯痛點,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2.多罐:用于病變范圍廣,可在病變范圍內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數十個,稱排罐法。3.閃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復多次,至皮膚潮為止。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機能減退。4.留罐:吸拔后留罐的時間5-15分,罐大吸力強的留置時間減少。5.推罐:又稱走罐,吸拔后在皮膚上來回推拉,用于面積大,肌肉豐厚處。須選用口徑較大的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上涂油脂,將罐口吸上后,手握住罐底,稍傾,即后半邊著力向下按,前半邊略上提,慢慢向前推動,來回推動數十次,至皮膚潮紅為止。第4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以綜合運用分類1.煮藥罐:將配制成的藥裝入布袋內,扎緊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放入藥汁內煮15分鐘,使用時,按水煮法吸拔于需要部位。多用于風濕病。常用藥方為:麻黃、蘄蛇、羌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g。2.儲藥罐: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儲一些藥液,藥量約為罐2/3~1/3,使之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物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姜汁、風濕酒等。常用于風濕病、哮喘、咳喘、感冒、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3.針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事先在一定部位行針刺,待得氣后,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于風濕病。4.針藥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再拔藥罐。即先針刺,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藥罐。5.刺絡拔罐:用三棱針、皮膚針等刺出血,再拔罐。適用于各種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搔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癥等。第4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拔罐注意事項1.高熱、抽搐、痙攣等癥,皮膚過敏或潰破損處、肌肉消瘦或骨骼凹突不平及毛皮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時,要避免燙傷皮膚。3.針罐并用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fā)生彎針,并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慎用。4.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抓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5.拔罐后一般局部皮膚會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斑,此為正常現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于留罐時間過長而引起的皮膚水泡,小水泡不需處理,但要防止擦破以免發(fā)生感染;大水泡可用針刺破,放出泡內液體,并涂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第4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刮痧療法一、刮痧的手法要求及操作(一)實施步驟1.將刮痧活血劑涂在患處或經絡、穴位上。2.用刮板按經絡氣血運行方向順次刮拭(頭部:由前向后,或由左向右;背部由上而下;臉部、胸部由內向外;四肢、手足離心或向心刮拭)。3.任何病宜先刮拭頸椎,再刮其他患處。4.刮拭后飲一大杯水幫新陳代謝。5.一般刮后2~3天,會有疼痛現象,屬正常反應。第4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刮痧手法1.輕取刮板以45°斜度,平面朝下。2.在骨骼、關節(jié)部,采用角刮拭。3.刮拭面盡量拉長,力度適宜,瀉法力量較大時間要短,速度要快,全身刮試不超15分,瀉法適宜年輕,體壯和實熱病人;補法力量較小時間較長,速度慢,全身刮拭不超25~30分,補法適宜年老、體弱、小孩、婦女。4.用力要均勻適中,在同一經絡上必須刮拭至斑點(出痧)后再刮拭其它部位。5.刮拭數分鐘,凡有病源之處,其表皮輕則出現淺紅色淤斑,重則青紫累塊。病重痧重,背部經絡一般出痧較其它部位重,如刮不出痧不可免強。6.第二次刮痧需等患者痧消盡,無痛感再進行。7.采用刮痧專用活血劑較安全。第4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保健刮它是一種不用刮痧活血劑的干刮,每天可刮拭全身主要經絡,也可選擇不適部位或有關經絡著重刮拭,力量較輕,時間較短,容易刮拭的部位隨時隨地都可刮,有明顯的預防和保健作用,也可用于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三、美容刮在面部涂以潤膚乳或膏類,用刮板輕輕刮拭面部,由內向外一點一點刮拭,尤其眼角皺紋處要多刮,時間5分鐘左右。刮后,面部會感到發(fā)熱,對面部血液循環(huán)的改變,祛除皺紋效果顯著。第4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刮痧注意事項1.表皮有開放性損傷或皮膚有癤、癰以及腫瘤處不宜刮痧。2.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刮痧。3.饑餓、醉酒、過飽不宜刮痧。4.有心臟病、高血壓、體質非常虛弱者不宜重刮。5.婦女經期、孕婦慎刮腹部。第4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節(jié)物理療法
生命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機體內環(huán)境和機體外環(huán)境不斷進行能量交換。生命的起源和發(fā)展,物理因子起重要的作用,如陽光、地球磁場、電場、冷熱等都是生命起源的物理基礎,故稱為生態(tài)因子。人工物理因子的性質屬于生態(tài)學因子,而生物體在其生理和病理過程中以及隨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產生的應答反應中均伴有一定理化現象,如動作電位、磁場強度、熱輻射強度、電子傳遞等,人體自發(fā)的及其在外界影響下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物物理現象為理療作用機理提供依據。各種物理因子作為不同形式的物理能和信息作用于機體時,在其內部進行傳遞和交換。能是信息的物質基礎,信息是能的表現形式。當物理因子的作用強度大于生理閾值,而且其參數與細胞一分子內生物物理變化的參數及細胞內能量合成過程參數相對應時,該物理因子對機體便可起到信息的作用。第4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理治療的作用
1、消炎:如對急性炎癥可選用紫外線、微波、超短波療法,對亞急性或慢性炎癥可選用短波、紅外線療法。
2、鎮(zhèn)痛:如磁療、干擾電療法、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均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
3、鎮(zhèn)靜:水療、電睡眠療法、空氣負離子療法等。
4、興奮作用:如低頻及中頻電療法可以治療肌萎縮。
5、改善血液循環(huán):水療、直流電療法、高頻電療法等都可引起人體組織充血反應。
第4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理治療的作用
6、調節(jié)植物神經及內臟功能。
7、松解粘連及軟化瘢痕:超聲波、音頻電療法均有明顯的松解粘連及軟化瘢痕作用。
8、殺菌:例如紫外線療法。
9、治癌:高頻、微波、熱療等方法對治療癌癥有一定效果。
第4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理療法的優(yōu)越性
50年代初,人們注意到物理因子在保健和疾病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尤其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治療中,顯示出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物理因子治療的設備及手段也日趨完善。首先,各種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體各部位,能夠改善局部的不適感及癥狀,如頸、肩、腰、腿痛,渾身無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有毒及致痛物質排出體外的作用。中頻電療、超聲波、半導體激光、紅外線、磁療、蠟療等,是這類作用的典型代表。其次,各種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膚、肌肉和其它感覺器官(如眼、耳、鼻)進行良性刺激,使大腦對其進行整合作用,通過肌體進行神經或體液調節(jié),從而恢復和維持人體平衡,使煩躁、失眠、頭痛、胸悶等癥狀得以改善和消除。如音樂治療、生物反饋、色光治療、芳香治療、水療、空氣離子療法等。相互影響,協(xié)同作用,使人體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正常。物理因子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治療中作用不可取代。
第5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理治療的適用證及禁忌證
適應證1、炎癥:如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炎癥,包括化膿性或非化膿性、體表和深部炎癥。
2、各類損傷:軟組織損傷、神經損傷。
3、粘連及瘢痕:術后粘連、瘢痕增生。
4、潰瘍:皮膚潰瘍、胃潰瘍、傷口未愈合。
5、功能障礙性疾?。杭∪?、關節(jié)、血管、內臟、代謝、內分泌功能障礙及神經官能癥。禁忌證嚴重的心臟病和動脈硬化、動脈瘤、出血傾向、高熱、惡液質、活動性肺結核及癌腫均屬理療禁忌證。第5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服務對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如果能及時而合理的應用理療,就會加強藥物對病變局部的作用,促進吸收,有利于癥狀的緩解過程的縮短及防止或糾正后遺癥。理療做為一種主要的或輔助的治療手段,常用于急、慢性病,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的治療及康復。
臨床可應用于各種疾病:如骨科、外科、內科、神經科、兒科、婦產科、腫瘤科及精神科等患者。
第5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疾病舉例
癤、癰、丹毒、淋巴結炎、肺炎、氣管炎等體表或內臟的炎癥性病變;肩周炎、頸椎病、滑囊炎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骨關節(jié)系統(tǒng)病變;神經痛、神經炎、神經麻痹、腦血管意外或腦外傷偏癱及脊髓病變等神經系統(tǒng)疾?。惶弁窗Y候群、神經宮能癥、癔病等手術后粘連性病變及其它各系統(tǒng)的多種疾病.第5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療方法電療法主要有直流電療法,離子導入療法,低頻及中頻電療法,長波、中波、短波及超短波電療法,微波療法等。磁療法主要有靜磁場療法,脈動磁場療法,低頻及高頻交變磁場療法等。光療法主要有紅外線療法,紫外線療法及激光療法等。超聲波療法主要包括局部直接治療,沿神經干治療及神經反射治療方式。運動療法主要有體育療法和機械療法等。中醫(yī)藥療法如針灸療法和拔罐療法等。另外還有水療法、傳導熱療法、冷療法等。第5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電療法頻率適應證低頻電療法肌肉廢用性萎縮、軟組織粘連、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各種軟組織損傷、肩周炎、關節(jié)痛、肌肉痛、神經痛、胃下垂、習慣性便秘等。中頻電療法各類瘢痕、腸粘連、聲帶小結等,高頻電療法全身各系統(tǒng)和器官的急性、亞急性炎癥,特別是對化膿性炎癥療效顯著,對各種創(chuàng)傷、創(chuàng)口及潰瘍能促進愈合。另外,治療儀高頻電療法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射頻療法,把無線電波作用于人體,產生高溫以治療疾病,主要用于治療深部或淺部的腫瘤。
第5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頻電(超短波)療法
作用消炎作用,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炎癥有良好的作用。在治療急性炎癥時,小劑量有明顯的消炎作用,大劑量有時反可使病情惡化;對腎臟有擴張腎血管,解除腎血管痙攣,使尿量增加,尿蛋白降低;可降低血管張力,使小動脈毛細血管擴張,組織細胞營養(yǎng)改善;可降低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應用小劑量的超短波,作用于頸交感神經節(jié),可使高血壓病人血壓下降。加強結締組織再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第5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頻電(超短波)療法適應癥1:全身各系統(tǒng)、器官的一切炎癥,對急性、亞急性效果更好,特別是對化膿性炎癥療效顯著;2:各種創(chuàng)傷,創(chuàng)口及潰瘍;3:急性、亞急性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無尿療效顯著;4:血管運動神經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病;癥狀性高血壓(Ⅰ、Ⅱ期),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等;5:疼痛性疾病:神經痛,灼性神經痛,肌痛等。禁忌證凡有活動性肺結核,裝起搏器及心瓣膜轉換者,孕婦腹部、心力衰竭,有出血傾向者、惡性腫瘤患者。第5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頻電療法
治療作用:1鎮(zhèn)痛;2促進血液循環(huán);3興奮骨骼肌適應證等幅中頻電療法:軟化疤痕和松解粘連,術后早期應用有預防疤良增生作用。常用于各類疤痕,腸粘連,聲帶小結,因疤痕而引起的癢痛等的治療。干擾電療法:各種軟組織損傷、肩周炎、關節(jié)痛、肌肉痛、神經痛、局部血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廢用性肌萎縮,胃下垂,習慣性便秘及鍛煉失神經肌肉等。調制中頻電療法:可治療小腿淋巴淤滯,輸尿管結石,中心性視網膜炎及視神經炎等。禁忌證:急性化膿性炎癥,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治療部位有較大金屬異物,孕婦下腹等。第5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低頻電療法低頻脈沖電療法是應用頻率1000Hz以下的脈沖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其特點是:對感覺及運動神經有強的刺激作用,因此能夠起到興奮神經肌肉組織、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鎮(zhèn)痛等治療作用。第5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低頻電療法適應證
感應電療法:癔病性麻痹,防治廢用性萎縮、反射擊性萎縮、軟組織粘連、血循環(huán)障礙。間動電療法:常用于治療較表淺的神經痛(如枕大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顳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網球肘,狹窄性腱鞘炎,中心性視網膜炎等。功能性電刺激:主要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包括頭痛、各種神經痛、關節(jié)痛、術后疼痛、產痛、癌性痛等。禁忌證急性化膿性炎癥,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臟病,高熱等均不適做低頻電療。第6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直流電療法治療作用:直流電療法具有鎮(zhèn)靜、止痛、消炎、促進神經再生和骨折愈合、調整神經系統(tǒng)和內臟的功能、提高肌張力等作用。適應證:神經(根)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慢性潰瘍,傷口,放射治療反應,深淺靜脈炎(血栓性)等。禁忌證:高熱,惡病質、心力衰竭、出血傾向者、直流電過敏等。第6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磁療法
治療作用:1止痛作用2鎮(zhèn)靜作用3消炎作用4消腫作用適應證: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急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急性軟組織損傷、肩周圍炎、網球肘、腱鞘炎、血腫、滑囊炎、三叉神經痛、枕大神經痛,眶上神經痛,單純嬰兒腹瀉,顳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冠周炎等。禁忌證:磁療法目前尚無絕對禁忌證,但下列情況一般不用磁療:白細胞總數在4,000個/cm2以下者;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高熱者;孕婦;體質衰弱或過敏體質者。第6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超聲波療法
適應癥運動支撐器官創(chuàng)傷性疾病:如腰痛、肌痛、挫傷、肩周炎、顳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腱鞘炎等;疤痕,粘連等結締組織增生:如炎癥后硬結,注射后硬結,血腫機化、慢性附件炎等;下行神經炎、神經痛、帶狀皰疹等。禁忌癥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急性化膿性炎癥,惡性腫痛(一般劑量禁忌),出血傾向,孕婦下腹部、小兒骨骺部位等不宜用超聲波治療。第6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光療法利用人工光線,如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激光等,防治疾病和促進機體康復。光波種類適應證紅外線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散,加速傷口愈合,減輕術后粘連,軟化瘢痕等。激光療法激光手術,以及慢性傷口、潰瘍的愈合和過敏性鼻炎等。
紫外線消毒殺菌,改善傷口的血液循環(huán),刺激并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防治感冒),鎮(zhèn)痛,預防和治療佝僂病、軟骨病等。第6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光療法-紅外線療法
治療作用適應證1.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散慢性炎癥2.降低神經興奮性、鎮(zhèn)痛、解痙神經性皮炎、神經根炎、周圍神經損傷3.減少滲出,促進肉芽生長,加速傷口愈合燒傷創(chuàng)面、慢性傷口、褥瘡、乳頭裂4.促進腫用及血腫消散扭挫傷,軟組織損傷5.減輕術后粘連,軟化疤痕,減輕疤痕攣縮術后粘連,注射后硬結,疤痕攣縮術后粘連,注射后硬結,疤痕攣縮禁忌證:凡有出血傾向、高熱、活動性肺結核、閉塞性脈管炎,重度動脈硬化均不宜做紅外線療法。第6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光療法-紫外線療法
適應癥紅斑量紫外線常于治療急性化膿性炎癥(癤、癰、急性蜂窩織炎、急性乳腺炎、丹毒、急性淋巴(腺)管炎、急性靜脈炎)以及某些非化膿性急性炎癥(肌炎、腱鞘炎);傷口及慢性潰瘍;急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肌炎;神經(根)炎及一些皮膚病,如玫瑰糠疹、帶狀皰疹,膿胞狀皮炎等。全身無紅斑量紫外線常用于預防和治療佝僂病,骨羅軟骨病,長期臥床骨質疏松、流感、傷風感冒等。禁忌癥大面積紅斑量紫外線照射對于活動性肺結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惡性腫瘤、急性腎炎或其它腎病伴有重度腎功能全,重度肚功障礙、急性心肌炎、對紫外線過敏的一些皮膚病(急性泛性濕疹、光過敏癥、紅斑性狼瘡的活動期等)是禁忌。第6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光療法-激光療法
激光類型適應證氦氖激光腫瘤患者放療或化療反應,白細胞減少癥;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遺尿癥;慢性傷口、慢性潰瘍、燒傷創(chuàng)面、過敏性鼻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濕疹、口腔潰瘍;臀位轉胎等。二氧化碳激光1:散焦照射(輸出功率10~30W),常用于肌纖維織炎、肩周炎、慢性腹瀉、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神經性皮炎、附件炎等。2:燒灼(輸出功率30~80W)常用于治療皮膚粘膜的腫痛、痣、疣、雞眼、子宮糜爛等。3:切割(輸出功率100~300W)聚集后做為光刀“施行手術”。第6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幾種光波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紫外線治療儀激光治療儀第6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由于現代物理學、生物學的迅速發(fā)展,物理治療日益受到重視,已成為臨床綜合治療及康復醫(yī)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治療屬無損傷手段,易被病傷殘者所接受。物理治療的作用廣,不僅可用于對癥治療,而且可作為某些疾病的病因治療。若能正確地選擇應用各種物理治療法,可收到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少并發(fā)癥及后遺癥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及傷殘者的康復。第6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七節(jié)醫(yī)療體育第7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念
醫(yī)療體育簡稱“體療”,是根據疾病特點采取體育手段或機體功能練習方法,以達到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的一門應用性學科。第7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醫(yī)療體育的特點
體療是一種主動的療法體療是一種全身的療法體療是一種自然的療法第7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運動處方
概念內容第7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念醫(yī)生用處方的形式規(guī)定體療病人和健身活動參加者鍛煉的內容和運動量的方法。它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鍛煉的一種方式。第7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內容
運動的種類運動時應達到和不宜超過的運動強度每次運動的持續(xù)時間每周運動次數注意事項第7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醫(yī)療體育意義與原則運動損傷后,進行康復鍛煉,可預防功能障礙的出現,大大縮短康復的過程,縮短恢復正常訓練和比賽的時間。
第7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醫(yī)療體育的意義:1、保持原有的競技狀態(tài),以盡快恢復訓練2、預防“停訓綜合征”
3、促進損傷部位的痊愈和功能恢復4、防止體重增加第7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醫(yī)療體育的原則:1、盡量保持全身及未傷部位的活動2、及早開始受傷部位的康復鍛煉3、制訂運動處方前一定要詳細地進行功能檢查及評定4、適當大運動負荷的原則第7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恢復訓練、比賽的原則:1、關節(jié)活動幅度(ROM)基本恢復正常。2、傷側肌肉力量基本恢復,達到健側的90%以上。3、對抗肌群力量恢復平衡。4、臨床癥狀消失。5、對專項技術要求有一定承擔能力。第7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見運動系統(tǒng)傷病的醫(yī)療體育(一)軟組織損傷的醫(yī)療體育:1、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踝關節(jié)扭傷如無韌帶斷裂,傷后1~2日即可用粘膏支持帶保護,開始練習一般活動。如韌帶全部斷裂,不論手術與否,都用石膏靴或踝關節(jié)固定器固定.7~10日可下地走路,46周后拆除固定,進行功能練習,2--3個月后恢復正常--訓練。第8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急性期采取適當處理后,用棉花夾板或充氣夾板固定,限制踝關節(jié)內、外翻活動,可以做屈伸運動,在傷后12天,甚至當天,即開始練習走路,盡量按正常步態(tài)行走,保持踝關節(jié)的關節(jié)活動度及小腿三頭肌的長度來保持踝關節(jié)功能。急性期過后,逐步進行拉長跟腱練習、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練習、單足平衡練習等。經過走、慢跑、跑、快跑、急停等步驟,直至正常訓練。第8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膝關節(jié)韌帶損傷膝關節(jié)扭傷無韌帶斷裂者,傷后12日即可用粘膏支持帶保護開始練習。如有韌帶全部斷裂,一般立即手術縫合,無論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均應注意早期康復問題,盡量減輕膝關節(jié)關節(jié)活動度下降、股四頭肌萎縮等功能--障礙的程度,縮短恢復時間。第8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后或傷后24小時至拆除固定(約46周)可采用以下練習方法:股四頭肌抽動練習,又稱繃勁練習。直抬腿練習。在棉花夾板內做小范圍的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颊哂凶銐蛄α孔约禾群螅墒褂秒p拐下地,傷肢只能足尖點地,暫不負重。拆除固定后,用粘膏支持帶固定,做走路和慢跑的練習,同時配合一些股四頭肌力量練習,逐步過渡到跑、快跑、±字形跑等。第8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骨折的康復訓練愈合期1.骨折部位近端、遠端未固定的關節(jié),盡早開始主動或被動活動。預防臨近關節(jié)的ROM下降。2.做受傷部位肌肉的靜力收縮練習,預防肌肉萎縮,或形成粘連。3.如用中醫(yī)小夾板固定,傷后12周,可帶夾板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做小幅度的關節(jié)活動。4、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盡早起床進行全身活動。第8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恢復期1.加大ROM的練習:除做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助力運動外,最好能采取--持續(xù)牽引加溫熱療法。2.肌肉力量練習:進行肌肉力量練習,特別是加阻力的練習,一定要注意動作的編排對骨折斷端的影響,預防斷端再次分離。靜力收縮有利于促使骨折斷端緊密接觸。恢復期進行康復訓練時,要注意全身鍛煉和基本素質練習。第8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牽引療法第8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牽引療法是將外力施加于患者身體一定部位,通過牽拉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治療方法。牽引療法可用于脊柱和肢體,其中不同關節(jié)的牽引術需按不同關節(jié)的結構和生理需要分別設計和實施。脊柱牽引包括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腰椎牽引和用于頸椎病的頸椎牽引。第8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脊柱牽引療法概述
1、椎間盤的生物力學2、牽引的作用機制3、脊柱牽引分類
第8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椎間盤的生物力學椎間盤髓核:半流體膠狀物,正常狀態(tài)下能吸收一定的壓力和震蕩力纖維環(huán),按同心圓排列組成,保護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圍膨出。正常椎間盤可承受較大的壓力而不破裂。髓核向四周傳遞壓力,使纖維環(huán)承受圓周張力,此張力在腰段脊柱可達脊椎所受縱向壓力的4-5倍。
第9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椎間盤的生物力學脊柱屈曲、側彎時,椎間盤一部分受到牽拉(張力),另一部分則受到擠壓;當脊柱旋轉時,椎間盤還會受到剪力。第9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椎間盤的生物力學椎間盤損傷的主要原因:脊柱屈曲加旋轉時同時受到張力、壓力和剪力的作用。椎間盤退行性變;長時間使脊柱處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震蕩力反復作用于同一椎間盤;體重過重均可導致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于纖維環(huán)之外,從而壓迫周圍的神經組織而引起臨床癥狀。第9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牽引的作用機制
(1)減輕椎間盤壓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納,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2)解除肌肉痙攣(3)促進炎癥消退(4)解除脊柱小關節(jié)負載第9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脊柱牽引分類(1)根據治療部位可分為:腰椎(骨盆)牽引、頸椎牽引。(2)根據牽引力的來源可分為:自身體重牽引、手法牽引、重錘牽引、動力牽引。(3)根據牽引時患者的體位可分為:仰臥位牽引、俯臥位牽引、坐位牽引。第9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脊柱牽引分類(4)根據牽引時患者身體的方向可分為:水平位牽引、斜位牽引、垂直位牽引。(5)根據牽引的時間長短可分為:長時間牽引、短時間牽引。(6)根據牽引的連續(xù)性可分為:持續(xù)牽引、間歇牽引。第9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腰椎牽引
腰椎牽引是以按摩手法之“人工拉壓復位”為基礎發(fā)展形成的器械治療方法,通過對腰椎施加牽引力,使緊張、痙攣的腰部肌肉松弛,腰椎體間距增大,椎間盤內壓降低,緩解突出物對神經組織的壓迫,使疼痛得以消除。腰椎牽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等疾患的有效療法。第9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腰椎牽引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機制2、腰椎牽引的作用3、適應證和禁忌證4、腰椎牽引方法第9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機制姿勢的改變;進一步負重長期的腰椎受力不平衡及腰椎間盤的退行性變—椎間盤承載與分布應力的能力↓關節(jié)突關節(jié)負荷↑,退變加速—小關節(jié)增生肥大及黃韌帶肥厚,側隱窩狹窄—神經根和/或馬尾神經束受到機械壓迫和刺激—影響神經營養(yǎng)及代謝產物的排出—神經炎癥—腰腿痛—甚至導致下肢無力,運動障礙(影響神經功能)。第9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機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保守療法的目的:促進突出的椎間盤還納;減輕對神經組織的壓迫,消除炎癥。第9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腰椎牽引的作用(1)預防、松解神經根粘連(2)緩解肌肉痙攣,糾正前屈、側彎等繼發(fā)性腰椎畸形(3)增加椎體間距,降低椎間盤內壓(4)增加后縱韌帶張力,促進椎間盤還納(5)增加椎管容積(6)增加側隱窩的面積(7)糾正腰椎小關節(jié)的紊亂
第10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適應證和禁忌證(1)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腰椎退行性變、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腰椎小關節(jié)滑膜嵌頓、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無合并癥的腰椎壓縮性骨折等。(2)禁忌證:脊髓疾病、腰椎結核、腫瘤、有馬尾神經綜合征表現的腰椎管狹窄癥、椎弓斷裂、重度骨質疏松、嚴重高血壓、心臟病、出血傾向等。第10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腰椎牽引方法
腰椎牽引從較原始的自重牽引逐步發(fā)展形成重錘牽引、動力牽引,分別以自身體重、外加重力或動力對腰椎施加持續(xù)性或間歇性的牽引力。近年來在水平牽引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成角、旋轉等功能,提高了治療效果。第10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古希臘Hippocrates進行的牽引治療第10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胸廓牽引帶固定第8、9、10肋下緣第10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腰椎牽引方法(1)自重牽引(2)骨盆重錘牽引(3)動力骨盆牽引(4)屈曲旋轉快速牽引(5)徒手牽引(6)自我牽引
第10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自重牽引自重牽引就是利用患者自身腰部以下的體重進行牽引,其方法簡便、易行。牽引可選擇不同體位進行。1)坐位自體牽引:2)斜位自重牽引:第10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坐位自體牽引支撐部位為腰部,患者坐在支撐架之間的彈性懸吊帶上進行牽引。第10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斜位自重牽引患者在床上仰臥,胸部用牽引帶固定于床頭,腰部及下肢游離。初次牽引床面與水平面夾角30°,以后每天增加5°,一般8~10天傾角可達70°~90°牽引時間每天4h。第10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骨盆重錘牽引1)床上重錘牽引2)牽引臺重錘牽引
第10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床上重錘牽引水平牽引斜向牽引第11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床上重錘牽引首次牽引滑輪重量每側5kg,兩側共10kg;以后根據患者的治療反應每1~3日增加1~2kg,最后達到合適的重量。牽引時間首次可定為1h,休息20min后繼續(xù)牽引,待患者適應后逐漸延長牽引持續(xù)時間。夜間停止牽引,以利睡眠。此方法適用于需在病房絕對臥床的患者第11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牽引臺重錘牽引牽引臺面可頭低腳高傾斜5°。牽引重量越大,床腳越高,但對頭暈等癥狀的患者則不能將床腳太高。重錘重量從每側8kg,兩側共16kg開始,增加方法同床上重錘牽引。牽引時間每次10~15min。此方法適用于能到治療室治療的患者。第11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動力骨盆牽引動力骨盆牽引是以電動牽引力替代重錘進行的腰椎牽引方式,牽引體位同重錘牽引??勺龀掷m(xù)牽引或間歇牽引。持續(xù)牽引的牽引重量和時間設定同牽引臺重錘牽引。間歇牽引重量可從20~30kg開始逐漸增加至適當重量,一般以不超過體重為原則。牽引時間15~20min,間歇時間可在30秒以內進行調節(jié),例如牽引1min,間歇l0秒。第11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屈曲旋轉快速牽引1)牽引床特點2)牽引方法:患者俯臥,暴露腰部,治療參數依據患者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而定。一般情況腰椎前屈角度10°~16°,旋轉角度12°~15°,多向患側旋轉,或先向患側再向健側旋轉。第11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屈曲旋轉快速牽引術者立于患者患側,用手指或手掌根按壓于患部上一棘突,另一手疊壓其上,準備好后,腳踏控制開關,雙手同時下推、旋轉、按壓??芍貜?~2次。牽引后患者平臥硬板床3天,腰部用腰圍制動,可服消炎止痛藥,3天后復診可配合使用其他物理療法或按摩。一般只需牽引1次,若需再次牽引可于1周后進行。第11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屈曲旋轉快速牽引患者俯臥,腰椎前屈,牽引時除水平牽引外增加旋轉斜搬作用力,牽引在瞬間完成。一方面可減小椎體的生理彎曲,使牽引力與脊柱軸線趨于一致和相對集中;另一方面可使椎管容積增大,椎體后韌帶緊張,同時牽引使椎間盤內壓明顯減小,此二力共同作用利于突出物還納。旋轉斜搬可對脊柱產生一個外加的旋轉應力,操作者以手法固定患者患部的上一棘突,使作用力點集中。第11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徒手牽引患者仰臥位于治療床。最好是應用可滑動、分離的牽引床,以使摩擦阻力最小。治療師根據患者雙髖和雙下肢位置的變化而定。患者雙下肢伸直、腰椎伸展時,治療師施力牽拉患者踝部。患者雙髖屈曲90°,腰椎屈曲,患者雙下肢懸掛于治療師雙肩,然后治療師用雙臂繞于患者雙下肢施力。治療師應用一繞于自身骨盆的環(huán)形皮帶助力。第11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自我牽引1、徒手方法:患者仰臥位,雙膝屈曲置于胸前,雙手抱膝,以達到分離腰椎后部的目的。并可通過放松雙手雙膝,然后再度重復的方法間歇進行。不適用于于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第11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自我牽引2、“攀單杠”牽引:雙手拉住單杠,雙足離地懸空,或不離地,雙膝屈曲,利用自身下墜的重量產生牽引作用;或選擇高矮合適的門框,先借助小凳,使身體懸空,并可以像在單杠運動那樣做前后擺動動作。每日進行2-3次,每次進行數分鐘。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青壯年男性患者,或進有輕度椎間盤退化,關節(jié)突關節(jié)骨質增生的患者??深A防下腰痛的發(fā)生。第12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注意事項(1)牽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囑咐其牽引時不要屏氣或用力對抗。對進行屈曲旋轉快速牽引者,需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最好與骨科醫(yī)生共同制定治療方案,以免造成損傷。(2)牽引時患者應取屈髖、屈膝臥位,以減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肉放松,腰椎管截面擴大,利于癥狀的緩解。第12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注意事項(3)最好在牽引前或牽引同時進行腰部熱療,以增強療效。(4)胸背固定帶和骨盆固定帶要扎緊,但胸部固定帶不應妨礙患者正常呼吸,同時應注意不應卡在腋窩,以免引起臂叢神經損傷。兩側牽引繩應對稱,拉緊度一致。(5)高齡或體質虛弱者以輕度牽引為限。(6)牽引后應囑患者繼續(xù)平臥休息數分鐘后再起身。牽引治療期間需適當增加臥床休息時間。第12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頸椎牽引
頸椎牽引是頸椎病康復醫(yī)療的首選治療方法。此外,頸椎牽引亦可用于頸椎骨折和脫位的固定和整復。1、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2、頸椎牽引的作用3、頸椎牽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4、頸椎牽引方法5、頸椎牽引參數的選擇6、注意事項第12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頸椎牽引儀第12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
頸椎病是因頸椎、椎間盤及韌帶退行性改變,導致頸椎失穩(wěn)、壓迫鄰近組織結構如脊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頸椎活動度大,穩(wěn)定性相對較弱,加之活動頻繁,有些人因職業(yè)關系頸椎長期維持固定姿勢,故頸椎間盤、頸椎及其附屬結構容易發(fā)生退行性變。第12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1)頸椎間盤(2)椎體及其附屬結構(3)頸椎周圍組織(4)血管因素及化學因素
第12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頸椎間盤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一般在30歲以后即開始。髓核脫水變薄,椎間隙變窄,使纖維環(huán)及周圍韌帶變松弛,頸椎穩(wěn)定性減弱,更易近一步勞損及退行性變。纖維環(huán)變性及椎間隙狹窄使椎間盤易于向后方及側方突出。其中第4,5及第5,6頸椎間活動度最大,應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損傷。第12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椎體及其附屬結構椎間盤變薄引起頸椎不穩(wěn)時,其周圍韌帶常受異常應力的牽扯,至其附著點損傷引起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狹窄也使后關節(jié)與鉤椎關節(jié)應力增加,使其受損傷及增生。易發(fā)生增生的節(jié)段依次為第5,6,4及第7頸椎椎體。第12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頸椎周圍組織椎間盤突出、椎體后緣增生、黃韌帶肥厚等可使得椎管狹窄—壓迫脊髓—脊髓型頸椎病。鉤椎關節(jié)、后關節(jié)增生,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神經根型頸椎病;壓迫或刺激椎動脈—椎動脈型頸椎?。粔浩然虼碳そ桓猩窠洝桓猩窠浶皖i椎病。
第12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血管因素及化學因素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不能單純用機械壓迫因素來解釋,還有血管因素和化學因素在起作用,水腫和炎癥可引發(fā)或加重神經癥狀。第13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頸椎牽引的作用
(1)放松處于痙攣狀態(tài)的肌肉。(2)增大椎間隙,緩解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外突壓力,同時使后縱韌帶緊張,有利于外突組織不同程度的減壓。(3)開大椎間孔,使椎間孔中的神經根和動、靜脈所受壓迫、刺激得以緩解,甚至神經根袖和關節(jié)囊之間的粘連也有可能得以松解。第13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頸椎牽引的作用(4)牽開嵌頓的小關節(jié)囊,調整錯位關節(jié)和椎體的滑脫及曲度異常。(5)使椎動脈伸展,變通暢。(6)固定、制動,使頸椎骨折、脫位固定和整復。第13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頸椎牽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1)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首選療法廣泛應用于神經根型、椎動脈型、頸型的頸椎病,但對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應慎用;頸椎側彎、后突畸形;頸椎關節(jié)扭傷及功能紊亂;頸椎滑移、脫位;頸椎骨折的固定。第13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頸椎牽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2)禁忌證:頸椎結核;腫瘤;椎動脈硬化、畸形;陳舊性頸椎外傷;嚴重骨質疏松;心肌梗死;腦動脈硬化等。第13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頸椎牽引方法
頸椎牽引需通過枕頜牽引帶進行。患者將衣領解開,頸部肌肉自然放松,將枕頜牽引帶的長帶托于下頜,短帶托于枕部,調整好牽引帶的松緊度并固定穩(wěn)妥,將牽引帶上方的吊帶通過繩索、滑輪與重錘或電機相連以牽拉患者的頸椎。第13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床上斜面自重牽引將床的頭端升高約15cm形成斜面,患者頭枕l0cm高的硬枕,借患者身體的下移趨勢進行牽引。治療初始以30min為一單位,休息后逐漸延長牽引時間,睡前停止牽引,以保證患者睡眠充分。此種牽引可在患者家中進行。第13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床上重錘持續(xù)牽引患者仰臥在水平床面上,患者可枕普通枕頭。重錘重量從3-4kg開始,待患者適應后逐漸增加重量,最高可達7kg。牽引時間治療初始以30min為一單位,休息后逐漸延長牽引時間,睡前停止牽引。第13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坐位重錘牽引將牽引帶固定在吊架上,患者坐在有靠背的矮椅上,調整滑輪與椅子的相對位置,對頸椎進行稍向前屈方向的牽引。開始時重錘的重量暫定為體重的1/10左右,牽引時間每次10-30min,每日可進行1-2次。第13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動力牽引頸椎的動力牽引是用可調控大小的機械力進行牽引,近年來常用以微電腦控制的電動機施加牽引力,患者一般取坐位,可選擇持續(xù)牽引或間歇牽引。持續(xù)牽引的操作與坐位重錘牽引相似,急性期患者最好先采用持續(xù)牽引法治療。第13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動力牽引間歇牽引的牽引力可稍加大,從10kg左右開始,如患者無不適反應,以后可每天增加lkg,最多到20kg左右。間歇牽引有對頸項部按摩的作用,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對頸椎病的慢性期患者效果較顯著。第14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動力牽引牽引持續(xù)時間和間歇時間無特殊規(guī)定,可依患者病情和醫(yī)生經驗而定。例如:牽引1min間歇l0s,或牽引3min間歇1min,每次牽引15一20min。第14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徒手牽引患者盡可能放松地仰臥于治療床。治療師立于床頭,用雙手支持患者頭部重量。雙手的放置以患者的舒適度為依據。治療師將雙手的手指放于患者枕后,或一手置于患者前額,另一手置于患者枕后。治療師采用靜力收縮的方法用雙臂施加牽引重量。第14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自我牽引借助雙手向上的力量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患者坐位或仰臥位,將雙手十指交叉后放于后枕部,尺側端置于枕下和乳突處,然后雙手逐漸向頭頂方向用力,給頭部一提拉運動,持續(xù)5-10秒,連續(xù)3-4次,或可同時將頭部置于屈曲、伸展、側屈或旋轉的位置。不適用于椎管狹窄尤其伴有黃韌帶肥厚的患者。第14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頸椎牽引參數的選擇※頸椎牽引參數要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強弱、病變椎體和病情輕重以及治療中的反應等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1)牽引角度:(2)牽引重量:
(3)牽引時間:
(4)牽引頻度及療程:
第144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牽引角度一般認為采用頸椎前屈10~30°可使頸椎間隙顯著擴大。垂直(0°)牽引時最大應力作用于頸椎上段。前屈20~30°時牽引可使第6,7頸稚間隙增大最明顯。第145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牽引角度臨床上常根據患者的頸椎病類型和頸椎X光片來決定牽引角度:椎動脈型前屈小于5度;神經根型頸椎病采用前屈20~30度;脊髓型后伸10~15度;頸型前屈小于20度;第146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牽引角度X線片顯示頸椎曲度消失時采用垂直或略前傾牽引;頸椎呈反弓狀態(tài)時,采用垂直或后伸位牽引;頸椎反弓且成角時,可采用垂直牽引,輔以按摩或進行間歇牽引。牽引角度還應根據患者牽引后的反應及時進行調整。第147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牽引重量牽引重量應根據治療次數、患者體質強弱、牽引時間長短以及采用持續(xù)牽引還是間歇牽引等因素來確定。一般初次治療從3~5kg開始,如患者無不適反應則每天增加1-2kg。最大牽引重量需視患者體質及對牽引的反應而定,一般頸肌弱者14~18kg,頸肌強者18~24kg。長時間持續(xù)牽引宜采用小重量,短時間牽引可適當加大重量,間歇牽引不宜超過15kg。第148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牽引時間實驗顯示牽引30min和60min對頸椎間距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差異,故采用一般重量時,牽引可進行20~30min;大重量牽引者牽引時間應相應縮短至5~
15min;重癥或疑有頸椎脫位者臥位持續(xù)牽引可達6h以上。第149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牽引頻度及療程一般牽引每日只做1次,短時間牽引可每日上、下午各做1次。牽引療程一般為15~20次。第150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注意事項(1)牽引前或牽引同時可進行頸部溫熱療法以緩解局部肌肉的痙攣。(2)調整好牽引帶的受力部位。牽引帶的枕部帶應以枕骨粗隆為中心,恰好包住枕骨,領部帶包住下領部。(3)調整好枕頜牽引套的松緊度,防止壓迫頸動脈,亦不要卡住喉部。(4)兩側懸吊帶要等長,作用力要相等。第151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注意事項(5)行坐位牽引時,患者應注意全身放松,雙上肢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脊柱略前屈。(6)行自重斜面牽引時,要指導患者身體向下滑動以增加牽引力。(7)牽引時患者應感到舒適。(8)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慎用牽引,如其他保守療法有效則盡量不做牽引。牽引不可在家中進行。初次牽引過程中應有醫(yī)生在場,如病人出現四肢麻木、無力加重應立即停止牽引。第152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注意事項(9)家庭牽引時應加強指導、巡視,牽引時家中應有人監(jiān)護。(10)牽引結束后應解開懸吊帶,原地休息1~2min。(11)不能耐受牽引或對牽引感到恐懼者不應勉強,可改用其他治療方法。第153頁,共16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包清工合同
- 高層建筑裝修安全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包裝咨詢行業(yè)集體勞動合同(含員工培訓)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智能化改造勞動合同模板
- 房屋買賣委托代理合同年
- 電子支付領域的風險控制與安全管理
- 農業(yè)產業(yè)鏈智能化改造與升級指南
- 合同轉包協(xié)議書
- 商品房買賣合同發(fā)布
- 勞務承包合同書樣本
- 信號與系統(tǒng)復習題及答案
- 班組月度考核評分表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及全冊教案
- 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流程
- 精密配電列頭柜介紹講義
- 廣東部分地區(qū)的暴雨強度公式
- 授居家二眾三皈、五戒儀規(guī)
- 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模板
- 泥水盾構簡介
- 簡單娛樂yy頻道設計模板
- 防止機組非計劃停運措施(鍋爐專業(y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