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圓的認識一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第一課時《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一個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掌握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guī)畫圓。
4、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具學具:8開白紙2張、圓片、硬幣、直尺、圓規(guī)、
棉線、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目標導學
1、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發(fā)思考
對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
到過圓形?A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往下丟進一
顆小石子你會發(fā)現(xiàn)了什么?(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有水紋、
圓……)
其實這樣的現(xiàn)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看
看。(看書中的圖)你同樣找到圓了嗎?
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
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板
書:圓的認識)
2、認定目標
對于圓,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各自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后,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二、實際操作,初步感知
1、動手操作1:用圓規(guī)畫圓。
操作要求:
(1)自己用圓規(guī)嘗試畫圓。
(2)同桌兩人交流,說說畫圓的基本方法。
2、全班交流:
(1)誰來說一說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并到黑板把圓畫出來。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概括用圓規(guī)畫圓的基本方法:
①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定長)
②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定點)
③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一個圓。
三、自學交流,理解概念
1、分組自學,認識有關圓的基本概念。
自學提示:
(1)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2)什么是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怎樣表示?
(3)在自己畫出的圓中標出半徑、直徑和圓心。
2、分組匯報自學成果。
3、及時練習,鞏固概念的理解。
判斷:在這個圓中,哪些是它的直徑和半徑。(多媒體出示圖。)
四、再次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動手操作2: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片、直尺、圓規(guī)等,通過動手折一折、
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建議:在研究過程中,把小組發(fā)現(xiàn)的結論,記錄在學習紙上,
一會兒進行交流。
2、小組匯報:
(1)用連一連,畫一畫的方法說明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并通過
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得出圓的半徑都相等。
引導思考:這個結論大家覺得對嗎?有補充嗎?
得出:應該說明在同一個圓里。
(2)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有無數(shù)條,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3)直徑是半徑的2倍,反過來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4)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半徑越長,圓就越大,半徑越
短,圓就越小。A引導思考: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那它的位
置和什么有關呢?
(5)圓的位置和圓心有關,圓心定哪兒,圓的位置就在哪
兒了。A提示:同學們手中如果還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沒來得及
展示的,可以下課后將剛才的發(fā)現(xiàn)剪下來,貼到教室后面的數(shù)學
角上,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分享。A五、數(shù)學文化,拓展認知
1、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于圓的精確記載。墨
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所謂一中,
就是指一個中心,也就是圓心。
想一想:那同長又指什么呢?A這一發(fā)現(xiàn),和剛才大家
的發(fā)現(xiàn)怎么樣?
補充:我國古代這一發(fā)現(xiàn)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聽到
這里,同學們感覺如何?
2、《周髀算經(jīng)》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圓出于方,方出于
矩”,所謂圓出于方,就是說最初的圓形并不是用現(xiàn)在的這種圓
規(guī)畫出來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p>
3、思想教育:看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聯(lián)系,我們還能
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A六、聯(lián)系實際,解釋現(xiàn)象
1、結合生活談一談對圓的認識
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為什么是一個個圓形?現(xiàn)
在,你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簡單解釋這一現(xiàn)象了嗎?
啟發(fā):瞧,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中,有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數(shù)學規(guī)律
呢。至于其他一些現(xiàn)象中又為何會出現(xiàn)圓,當中的原因,就留待
同學們課后進一步去調查、去研究了。
七、實際運用,解決問題
1、剛才,大家會用圓規(guī)來畫圓,而生活中許多時候都無法用
圓規(guī)畫圓,比如學校要建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形花壇,該怎么
辦呢?
2、動手操作3:
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
材料畫圓。
3、分享各個小組創(chuàng)造出來的畫圓方法。A4、聯(lián)系生活,
思想教育
既然不用圓規(guī),我們依然創(chuàng)造出了這么多畫圓的方法。那么俗
語中為什么還會有“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說法呢?
真沒想到,一條普通的數(shù)學規(guī)律,經(jīng)過千年流傳,竟逐漸成為
我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人生準則。當然,同學們能夠利用各自的
智慧,成功演繹“沒有規(guī)矩,仍成方圓”,足以說明大家不凡的
創(chuàng)造力了。
八、評價反思,課堂檢測
1、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從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獲得知識的
過程給自己評價一下。
2、課堂檢測。
(1)口答
5厘1.42厘
半徑(r)2分米
米米
0.24
直徑(d)6米
米
(2)選擇題:
①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
()0
A.半徑長度B.直徑長
度
②從圓心到()任意一點
的線段,叫半徑。
A.圓
心B.圓
外C.圓上
③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
()叫直徑。
A.直
徑B.線
段C.射線
④圓是(),有
()對稱軸
A.軸對稱圖形B.—
條C.無數(shù)條
(3)判斷
①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
形。()
②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
徑。()
③圓的直徑是一條直線,半徑是一條射線。
()
④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
⑤等圓的半徑都相
等。()
⑥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
(4)拓展提升
①在一個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里,畫
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直徑是()厘米,半
徑是()厘米。
②在一個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里,畫一
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分米。
學生自己先認真完成課堂檢測,再同桌兩人對改。
結束語: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個角落,圓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并成為美的使者和化身,這其中的原因就留等同學們課后進一步
調查,研究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
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找鯉魚烏龜變并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后,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著鼓著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后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么樣?學習第一段
帚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么樣?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一一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
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讀、帚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
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追游
(2)指導朗讀不同的語氣: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鯉魚媽媽的溫和烏龜?shù)穆?/p>
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愛
(3)引導質疑:為什么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
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
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
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
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
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
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
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的,()
已經(jīng)不見了,變成了()。
學情分析目的:學情分析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什么特點,學
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
學法指導,以及教學設想。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挖掘學
生潛能,因材施教,達到具體的教學目標。學情分析內容:L
教學主題:《青蛙寫詩》是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
七課。本文是一首兒童詩,共有五小節(ji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
描繪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興地“呱呱呱”叫著作詩的情景。
以此為情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初步認識和了解三種標點符號。
教材內容圖文并茂,活潑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創(chuàng)造
性。2.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充滿好奇,而本課十
分適合一年級孩子學習語言,認識事物,對于訓練孩子的想象,
朗讀能力有很大幫助,同時也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留下廣闊空
間。3.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寫字、識字、朗讀課文;
通過學習課文,大致理解幾種標點符號的用法。難點:1.正確、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了解三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教學突破:將標點符號與相關事物相結合,指導學生感受標點符
號的“形”,再結合具體的語句指導學生了解其意思,并通過對
逗號、句號、省略號不同語氣的感悟來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學
情分析方法和工具:學情分析的主要內涵包括學生的起點水平、
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等。進行學情分析時應把握好個性與共性的
結合,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統(tǒng)一。我確定學情方法如下:1.談話法:通
過和學生的直接交談,可以對學生有一個了解,還可以進行不
同角度下的對比分析。2.觀察法:通過學生的課上表現(xiàn)以及提
問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水
平。我準備利用多媒體和板書等手段輔助教學,從而讓學生更
好的、更直觀的理解和掌握本課的知識點。
細胞膜與細胞核一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第四講細胞膜和細胞核
考點一I細胞膜的成分、結構和功能
1.細胞膜的成分
(1)細胞膜的制備
實驗原理細胞漲破離心獲得細胞膜
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選材原因無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易制得純凈
的細胞膜
無細胞壁,細胞膜易吸水漲破
⑵細胞膜的成分
2.細胞膜的結構
(1)結構模型一一流動鑲嵌模型
(2)結構特點錯誤!
3,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處界坯境分隔開,保障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
定。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連線)。
①激素調節(jié)、突觸中興奮傳導a.細胞膜直接接
觸傳遞信息
②受精作用、效應T細胞裂解靶細胞b.化學物質傳遞信
息
③植物胞間連絲c.細胞通道傳遞信息
【提示】①一b②一a③—c
4.細胞壁成分與功能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還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多糖,具有
支持和保護作用。
1.填充關于細胞膜成分、結構及功能間相互關系圖示。
①蛋白質分子。
②糖蛋白。
③一定的流動性。
④選擇透過性。
1.探究細胞膜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特性的不同
(1)細胞膜的流動性是由于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運動
的。
(2)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溫度對此特點的影響是
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細胞膜的流動性越大。
(3)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影響此特性的內因是細胞
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
(4)二者存在的關系是: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膜只
有具有流動性,才能表現(xiàn)出選擇透過性。
2.探究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圖1體現(xiàn)了通過體液運輸實現(xiàn)細胞間的間接交流,圖2
體現(xiàn)了細胞與細胞間的直接交流。圖3體現(xiàn)了通過細胞通道傳遞
信息。
(2)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
細胞膜的組分的特點
1.細胞膜結構圖示中糖蛋白的多糖側鏈是判斷生物膜內、
外側的依據(jù),多糖側鏈所在的一側為細胞膜外側,另一側則為細
胞膜內側。
2.各種膜所含的蛋白質與脂質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關,功能
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3.細胞膜的組分并不是不可變的。例如,細胞癌變過程中,
細胞膜組分發(fā)生變化,糖蛋白含量下降。
細胞膜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特性的比較
考點二I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核的結構
(1)填寫圖中字母對應的結構名稱
a.核膜,b.染色質,c.核仁。
(2)寫出圖中結構的相應功能
①b功能: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②c功能: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③d功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2.細胞核的功能探究
(1)黑白美西螺核移植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美西②皮膚顏色的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2)蝶嫌受精卵橫縊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蛛嫄的細胞分裂、分化受細胞核控制。
(3)變形蟲切割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變形蟲的分裂、生長、再生、對刺激的反應等
生命活動受細胞核控制。
(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
①傘藻嫁接實驗過程
②傘藻核移植實驗過程
③實驗結論:傘藻“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3.細胞核的功能
(1)是遺傳信息庫,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2)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判斷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結構的說法的正誤。
(1)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X)
【提示】核孔是選擇性通道。
(2)真核細胞染色體上含有核糖核酸和蛋白質。(X)
【提示】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
(3)胰島細胞中核孔數(shù)目多于口腔上皮細胞。(J)
(4)核膜、核仁在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消失,分裂后期重
現(xiàn)。(X)
【提示】分裂末期重現(xiàn)。
2.判斷下列關于細胞核功能說法的正誤。
(1)所有細胞中mRNA合成和加工的場所都在細胞核。(X)
【提示】原核細胞在細胞質。
(2)細胞核是細胞的遺傳和代謝中心。(X)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3)代謝越旺盛的細胞,核仁與核孔的數(shù)目越多,核仁的體
積越大。(J)
(4)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其生命活動。(4)
關于細胞核結構的5個易錯點
1.核膜、核仁在細胞周期中表現(xiàn)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xiàn)。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選擇透過性,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
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過核
孔進入細胞質。
3.核孔的數(shù)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有關,如代謝旺盛、
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核孔數(shù)多,核仁較大。
4.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
布在染色體(染色質)上。
5.染色體和染色質只是形態(tài)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
細胞核和細胞質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細胞只有保持完
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只有細胞核沒有細胞質的細胞會很快死亡,原因是細胞
核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均由細胞質提供,細胞質還為細胞
提供代謝場所。如精子即屬此類。
2.只有細胞質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也只能短期生存,細胞核
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短期生存是因為
細胞質中已形成的mRNA和蛋白質仍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但一段
時間后因缺少細胞核,不能控制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等生理活
動,細胞死亡。如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即屬此類。
1.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2.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
動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
3.生物膜選擇透過性的物質基礎是生物膜上的載體蛋白。
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
在狀態(tài)。
5.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
體。
6.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
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找鯉魚烏龜變并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后,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著鼓著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后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么樣?學習第一段
帚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么樣?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一一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
肚皮,四條腿,寬嘴巴。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讀、帚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
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追游
(2)指導朗讀不同的語氣: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鯉魚媽媽的溫和烏龜?shù)穆?/p>
吞青蛙的慈祥和疼愛
(3)引導質疑:為什么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
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
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
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
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
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
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
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0變短了,漸漸的,0
已經(jīng)不見了,變成了()。
學情分析目的:學情分析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什么特點,學
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
學法指導,以及教學設想。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挖掘學
生潛能,因材施教,達到具體的教學目標。學情分析內容:1.
教學主題:《青蛙寫詩》是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七
課。本文是一首兒童詩,共有五小節(ji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
繪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興地“呱呱呱”叫著作詩的情景。以
此為情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初步認識和了解三種標點符號。教
材內容圖文并茂,活潑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創(chuàng)造性。
2.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充滿好奇,而本課十分適合
一年級孩子學習語言,認識事物,對于訓練孩子的想象,朗讀能
力有很大幫助,同時也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留下廣闊空間。3.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寫字、識字、朗讀課文;通過學習課
文,大致理解幾種標點符號的用法。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
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了解三種標點符號的用法。教學突破:
將標點符號與相關事物相結合,指導學生感受標點符號的“形”,
再結合具體的語句指導學生了解其意思,并通過對逗號、句號、
省略號不同語氣的感悟來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學情分析方法和
工具:學情分析的主要內涵包括學生的起點水平、學習興趣、學
習風格等。進行學情分析時應把握好個性與共性的結合,動態(tài)
與靜態(tài)的統(tǒng)一。我確定學情方法如下:1.談話法:通過和學生的
直接交談,可以對學生有一個了解,還可以進行不同角度下的對
比分析。2.觀察法:通過學生的課上表現(xiàn)以及提問對知識的理
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水平。我準備利
用多媒體和板書等手段輔助教學,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更直觀
的理解和掌握本課的知識點。
細胞膜與細胞核一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第四講細胞膜和細胞核
考點一I細胞膜的成分、結構和功能
2.細胞膜的成分
(1)細胞膜的制備
實驗原理-細胞漲破離心獲得細胞膜
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選材原■&無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易制得純凈
的細胞膜
無細胞壁,細胞膜易吸水漲破
⑵細胞膜的成分
2.細胞膜的結構
(1)結構模型一一流動鑲嵌模型
(2)結構特點錯誤!
3,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處界坯境分隔開,保障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
定。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連線)。
①激素調節(jié)、突觸中興奮傳導a.細胞膜直接接觸
傳遞信息
②受精作用、效應T細胞裂解靶細胞b.化學物質傳遞信
息
③植物胞間連絲c.細胞通道傳遞信息
【提示】①一b②一a③—c
4.細胞壁成分與功能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還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多糖,具有
支持和保護作用。
1.填充關于細胞膜成分、結構及功能間相互關系圖示。
①蛋白質分子。
②糖蛋白。
③一定的流動性。
④選擇透過性。
1.探究細胞膜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特性的不同
(1)細胞膜的流動性是由于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運動
的。
(2)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溫度對此特點的影響是
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細胞膜的流動性越大。
(3)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影響此特性的內因是細胞
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
(4)二者存在的關系是: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膜只有
具有流動性,才能表現(xiàn)出選擇透過性。
2.探究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圖1體現(xiàn)了通過體液運輸實現(xiàn)細胞間的間接交流,圖2
體現(xiàn)了細胞與細胞間的直接交流。圖3體現(xiàn)了通過細胞通道傳遞
信息。
(2)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
細胞膜的組分的特點
1.細胞膜結構圖示中糖蛋白的多糖側鏈是判斷生物膜內、
外側的依據(jù),多糖側鏈所在的一側為細胞膜外側,另一側則為細
胞膜內側。
2.各種膜所含的蛋白質與脂質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關,功
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3.細胞膜的組分并不是不可變的。例如,細胞癌變過程中,
細胞膜組分發(fā)生變化,糖蛋白含量下降。
細胞膜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特性的比較
考點二I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核的結構
(1)填寫圖中字母對應的結構名稱
a.核膜,b.染色質,c.核仁。
(2)寫出圖中結構的相應功能
①b功能: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②c功能: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③d功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2.細胞核的功能探究
(1)黑白美西嫄核移植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美西嫄皮膚顏色的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2)螺螺受精卵橫縊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蝶嫄的細胞分裂、分化受細胞核控制。
(3)變形蟲切割實驗
①實驗過程
②實驗結論:變形蟲的分裂、生長、再生、對刺激的反應等
生命活動受細胞核控制。
(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
①傘藻嫁接實驗過程
②傘藻核移植實驗過程
③實驗結論:傘藻“帽”的形狀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3.細胞核的功能
(1)是遺傳信息庫,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2)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判斷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結構的說法的正誤。
(1)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X)
【提示】核孔是選擇性通道。
(2)真核細胞染色體上含有核糖核酸和蛋白質。(X)
【提示】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
(3)胰島細胞中核孔數(shù)目多于口腔上皮細胞。(J)
(4)核膜、核仁在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消失,分裂后期重
現(xiàn)。(X)
【提示】分裂末期重現(xiàn)。
2.判斷下列關于細胞核功能說法的正誤。
(1)所有細胞中mRNA合成和加工的場所都在細胞核。(X)
【提示】原核細胞在細胞質。
(2)細胞核是細胞的遺傳和代謝中心。(X)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3)代謝越旺盛的細胞,核仁與核孔的數(shù)目越多,核仁的
體積越大。(J)
(4)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其生命活動。
(V)
關于細胞核結構的5個易錯點
1.核膜、核仁在細胞周期中表現(xiàn)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xiàn)。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選擇透過性,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
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過
核孔進入細胞質。
3.核孔的數(shù)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有關,如代謝旺盛、
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核孔數(shù)多,核仁較大。
4.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
在染色體(染色質)上。
5.染色體和染色質只是形態(tài)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
細胞核和細胞質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細胞只有保持完
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只有細胞核沒有細胞質的細胞會很快死亡,原因是細胞
核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均由細胞質提供,細胞質還為細胞
提供代謝場所。如精子即屬此類。
2.只有細胞質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也只能短期生存,細胞核是
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短期生存是因為細
胞質中已形成的mRNA和蛋白質仍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時
間后因缺少細胞核,不能控制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等生理活動,
細胞死亡。如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即屬此類。
1.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2.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
動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
3.生物膜選擇透過性的物質基礎是生物膜上的載體蛋白。
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
在狀態(tài)。
5.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
體。
6.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
烏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找鯉魚烏龜變并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后,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著鼓著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后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么樣?學習第一段
帚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么樣?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一一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
肚皮,四條腿,寬嘴巴。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讀、帚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鎖服務合同范本
- 單位租房維修合同范本
- 11協(xié)商決定班級事務《班級事務共商定》 (教學設計)-部編版(五四制)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鄉(xiāng)下人家》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加工合同范本實例
- 承包砍伐合同范本
- 回收店鋪合同范本
- 礦石貿易合同范本
- 11《動物的眼睛》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青島版
- 23《月光曲》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母嬰護工培訓完整方案
- 01-衛(wèi)生法學與衛(wèi)生法概述課件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新型電力系統(tǒng)技術與應用組”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全員營銷激勵專項方案
- 云南省高中信息技術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復習
- 220kVGIS安裝施工方案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簡介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探析(論文)8800字】
- 山東省濰坊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二冊湘教版(2019)教學設計合集
- 振華科技:振華集團深圳電子有限公司擬吸收合并所涉及的其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資產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