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浙江省部分地區(qū)達標名校中考二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了適應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梢姡?、法建立學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長的需要 B.社會人士的呼吁C.順應工業(yè)化發(fā)展潮流 D.提高大眾文化水平2.在歷史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歷史現象”與“歷史結論”的區(qū)別問題。歷史結論是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D.《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如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狀況,出現圖中B點到C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建設沒有計劃性B.土地改革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革”擴展到經濟領域4.了解因果關系,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關系表述錯誤的是A.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B.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進攻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D.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5.美國新聞記者約翰·里德在其采訪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書中真實記錄了“親眼所見的一段劇變的歷史”。其中有“反對政府”“反對戰(zhàn)爭”“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陣痛,正在生育出一個新的世界”等內容。此書反映的是A.獨立戰(zhàn)爭 B.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 C.巴黎公社 D.俄國十月革命勝利6.小李同學正在學習“三角貿易”“無敵艦隊之戰(zhàn)”“三次英荷戰(zhàn)爭”“東印度公司”等資料。小李同學正在探究的總體主題應是A.奴隸貿易B.殖民戰(zhàn)爭C.英國的殖民活動D.“海上馬車夫”荷蘭7.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8.2012年12月,總書記赴廣東考察,從深圳、珠海,到廣州,輕車簡從,探訪民生,暢言改革。有人說這是踏著20年前鄧小平的足跡,醞釀新一輪改革。20年前的“足跡”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不包括A.經濟特區(qū)的建立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建立C.對外開放不斷深化D.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深遠影響9.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侍從中的青壯年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軍事集團。這一集團形成的紐帶是A.封賜土地B.血緣關系C.主仆關系D.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10.秦剛擬辦一份歷史手抄報,準備了如圖所示素材,據此推斷這份手抄報的主題是A.民族關系的發(fā)展B.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D.封建社會的危機11.我國古代史上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西漢③西晉④宋⑤隋⑥唐⑦元⑧明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⑦12.介石先生慧鑒:“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余。先生領導全國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凡我國人無不敬仰。此物此志,如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祝民族革命之禮“毛澤東謹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备鶕牧吓袛?,這背景應該是A.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B.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C.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堅持抗戰(zhàn)D.國共重慶談判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文獻是什么?14.近代化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產生、發(fā)展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的過程,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近代化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huán)境中艱難起步。中國近代化艱難起步的歷史進程中,主要經歷了哪些運動?這些運動分別體現了什么樣的思想主張?這些思想對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分別起了什么積極作用?15.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題干“為了適應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可知德、法建立學校是為了順應工業(yè)化的發(fā)展,盡快培養(yǎng)一批批技術人才,故C符合題干;ABD與題干中的信息無關,故本題選C。2、D【解析】

依據題干所給信息“歷史結論是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基礎上形成的結論”,結合所學可知,四個選項中,ABC三項都是敘述了一個客觀的情況,而D項是對《辛丑條約》導致后果的主觀認識,應屬于歷史結論。故答案為D。3、C【解析】

依據示意圖分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不足,對國情認識不足,忽視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1958年,為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黨中央錯誤地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的嚴重失誤,使得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等左傾錯誤嚴重泛濫,給我國的工農業(y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國民經濟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所以造成了圖中B點到C點我國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狀況的快速下降,綜合分析,C項符合題意。A項表述不正確,B項是1950—1952年,D項是1966—1976年。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4、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符合題意,ABC項表述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5、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俄國二月革命以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x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國內掀起了廣泛的“反對政府”“反對戰(zhàn)爭”“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的反戰(zhàn)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列寧的領導下,進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故D符合題意;獨立戰(zhàn)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枷鎖,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故A不符合題意;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是因為法國的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B不符合題意;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最終失敗,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6、C【解析】

根據題意結合所學可知:“三角貿易”又稱奴隸貿易,英國在三角貿易中后來居上,成為主要經營者;“無敵艦隊之戰(zhàn)”1588年,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與西班牙“無敵艦隊”激戰(zhàn),在此次海戰(zhàn)中,英國以少勝多,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此后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三次英荷戰(zhàn)爭”是英國與荷蘭為爭奪殖民地與海上貿易霸權發(fā)生的戰(zhàn)爭,最終荷蘭戰(zhàn)敗,英國取得了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成立的壟斷東方貿易的公司,東印度公司不僅掌握貿易壟斷權,而且在印度還有自己的軍隊,設立審判法庭,成為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代理機構。綜上所述,題中多種信息均與英國殖民活動有關,C項符合題意。奴隸貿易僅與題中“三角貿易”有關,對題意概括不全面,A項不合題意;殖民戰(zhàn)爭沒有涉及到“三角貿易”“東印度公司”,且沒有涉及到題中的共同信息英國,對題意概括不全面,B項不合題意;“海上馬車夫”荷蘭與“無敵艦隊之戰(zhàn)”、“東印度公司”等信息無關,D項不合題意。故正確選項應為C?!军c睛】完成歷史試題時,要注意對題意進行全面地理解與概括表達,不能斷章取義。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紀年方法,以傳說中的耶穌生年為公元元年,以元年為界向前推算,稱為公元前××年,向后推算稱為公元××年,每十年為一個年代,每100年為一個世紀。如公元前1046年,屬于公元前11世紀40年代,1949年屬于20世紀40年代。因此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早500年。故選C?!军c睛】根據公元紀年法的定義,公元前的年代,數字越大,距今越早。公元后的年代,數字越大,距離今天越近。依此判斷得出正確答案。8、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足跡”指的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南巡在1992年,經濟特區(qū)設立于1980年,經濟特區(qū)的建立不是鄧小平南巡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所以A符合題意,BC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中央對地方逐漸喪失了控制能力,社會局勢動蕩。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小的武士團追隨、服從一個更強大的首領,組成大的武士團。因此這一紐帶是主仆關系,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故選C。10、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析選項①戚繼光抗擊倭寇,是為了維護國防;選項②冊封達賴喇嘛,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選項③平定三藩,穩(wěn)定邊疆,維護國家統一;選項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穩(wěn)定邊疆,維護國家統一;因此選項B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符合題意,而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xù)滅掉六國,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滅亡南方的陳,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因此①⑤符合題意,由此可排除沒有①⑤的ABD選項,只有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本題以實現從長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為切入點,屬于組合型選項題,優(yōu)先使用排除法可快速得出答案。1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1912年民國成立,題干中的“民國二十七年”應為1938年,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中日民族矛盾為主要矛盾,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共赴國難。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堅持抗戰(zhàn),C符合題意;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是在1926年,A不符合題意;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的時間是1936年,B不符合題意;國共重慶談判的時間是1945年,D不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獨立宣言》【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大陸會議頒布了《獨立宣言》,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人權宣言?!军c睛】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頒布了《獨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起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因此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14、(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師夷長技”(自強、求富);維新變法(變法圖強或發(fā)展資本主義);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主、科學(3)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yè)企業(yè),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解析】

(1)據所學知,近代以來伴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不同的階級、階層紛紛進行救亡圖存的探索,地主階級洋務派進行了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fā)動了辛亥革命,資產階級激進派進行了新文化運動。

(2)據所學知,洋務運動時期,打出了“自強”和“求富”的旗號,希望通過引進西方技術的方法,挽救統治危機。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等人希望通過變法圖強,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民主、民權、民生),成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打著“民主”與“科學”的旗號,大力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思想。

(3)據所學知,洋務運動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戊戌變法在社會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