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1.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1.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1.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1.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課標分析新課標要求歷史課程圍繞核心索養(yǎng),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節(jié)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學習中占有重要的起始地位。教師應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一內容要點: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發(fā)現的意義二認知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的代表三教學延伸: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中國古代史開始于我國境內人類產生,結束于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歷經了漫長的歲月。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境內至少在170萬年前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下的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它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教材分析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本單元的主題內容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本節(jié)課就掀開了中國歷史開始的新篇章。主要內容及內在聯系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系,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并列關系,先介紹北京人,講述北京人的特征和發(fā)現北京人的意義,再介紹山頂洞人,呈現山頂洞人的狀況及其相對北京人的進步之處。我國目前已發(fā)現舊石器時代占人類遺跡三四百處,遍布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遺址的發(fā)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跡,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為“從猿到人“的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本課重點北京人的發(fā)現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教材從發(fā)現地點、距今時間、發(fā)現過程三個方面進行了敘述。發(fā)現地點這一部分,結合教材中的《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明確兩點:一是北京人發(fā)現的具體地點;二是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探討地理環(huán)境與北京人產生的關系。距今時間這一部分,一方面要學生掌握北京人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使學生明白北京人的生活時間是怎么計算出來的。發(fā)現過程這一部分,可指導學生從時間、人物、貢獻三個方面,按時間順序制作表格,看起來一目了然。本課難點北京人的特征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教材是從北京人的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會組織、火的使用等四個方面敘述的。北京人的外形特征這一部分,利用教材中的《北京人復原頭像》等圖片引導學生從北京人的頭骨、眉脊、骨、鼻骨、嘴部、腦容量、身高、上下肢等方面進行分析。北京人的使用工具這一部分,教師可引導學生讀課本的《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片,或使用投影、幻燈片,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注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與天然石塊的區(qū)別在于它是經人工打制的工具。北京人的社會組織這一部分,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北京地區(qū)環(huán)境的敘述,使學生明白這是由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和環(huán)境的險惡所決定的?;鸬氖褂眠@一部分,拋要說明北京人使用火的證據后,可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說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可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議論。學情分析第一課講述了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這一課涉及的內容主要是關于人類起源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重要的主題。首先學生對人類起源和早期人類文明的好奇心:由于這是人類自身的歷史,大部分學生對人類起源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可能會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外貌、使用的工具等細節(jié)感興趣,同時也可能對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抱有疑問。其次,.學生對于考古和歷史研究的認識:在小學階段學生對考古和歷史研究可能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但對于北京猿人的發(fā)現和研究可能還不太清楚。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式,讓他們了解更多關于考古的知識。再次,學生對于歷史證據的理解:本課涉及到了許多關于早期人類生活和文化的證據,如化石、工具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證據的含義,并學會如何從證據中推斷出歷史事實。最后,.學生對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但是,由于現代社會信息來源的多樣化,學生可能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存在一些偏差或誤解,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嚴謹的歷史研究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核心素養(yǎng)目標時空觀念了解我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史料實證:了解北京人的發(fā)現、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礎知識,思考北京人發(fā)現的科學意義歷史解釋(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2)思考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培養(yǎng)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唯物史觀家國情懷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已列人《世界遺產名錄》,激發(fā)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yǎng)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教學重點北京人的發(fā)現;北京人的特征教學難點北京人的特征學習模式板塊式歷史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你知道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嗎?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fā)表了生物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物種起源》,創(chuàng)立進化論學說。解決了人類由何而來的問題?!緦W習目標】1.了解我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2.了解北京人的發(fā)現、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礎知識,思考北京人發(fā)現的科學意義二、新課講授【讀圖學史】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可以找到哪些典型的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2-6頁內容,完成下表,并在課本上標注好答案古人類時間發(fā)現地點生產工具生活歷史地位元謀人170萬年前云南省元謀縣打制石器用火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北京人70萬—2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用火,群體生活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山頂洞人3萬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洞穴打制石器,磨光和鉆孔技術(骨針)人工取火,采集狩獵,縫制衣服(一)元謀人1.有哪些證據證明元謀人的存在?2.這些證據的存在說明了什么問題?(二)北京人【圖說歷史】1.圖一最早在哪一年被發(fā)現?1921年2.圖二最早在哪一年被發(fā)現?是由誰發(fā)現的?1929年裴文中【探究1】對比一下,北京人頭部有何特征?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探究2】北京人遺址出土了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二者之間有何聯系?3【圖匯歷史】從這些考古結果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結論: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動腦筋】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呢?北京人用火來做什么呢?火的使用有什么樣的意義呢?得火:大自然雷電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爾的摩擦生火......用途: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意義:改善了生存條件,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歷史光輝】1987年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思考周口店遺址發(fā)現的歷史意義?北京人的發(fā)現對研究古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是世界迄今所知發(fā)現的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三)山頂洞人1.圖片反映的是哪一遠古人類?距今時間?生活地點?2.圖片中的遠古人類與北京人相比,有了哪些進步?懂得人工取火,活動范圍擴大第1課評測練習1.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20世紀20年代開始,人們發(fā)現了距今約70萬~20萬年的直立人遺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A.云南元謀人遺址B.周口店北京人遺址C.陜西西安半坡遺址D.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2.2020年3月22日,成千上萬的咸寧市民懷著感恩的心,自發(fā)前往咸寧市人民廣場,禮送云南抗疫援咸醫(yī)療隊凱旋?!安试浦稀钡脑颇喜粌H有優(yōu)美的風景,更有悠久的歷史,這里曾生活的元謀人距今約()A.170萬年B.20萬年C.3萬年D.6000年3.好萊塢英雄史詩片《史前一萬年》上映時獲得不錯票房,該片將視線放到了人類的遠古時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時空,回到遠古時期去體驗我國最早人類的生活,那么你應該最好選擇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陜西4.生活在三萬年前的他們穿著用骨針縫制的獸皮,靠采集狩獵為生,已經能夠人工取火。他們是()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謀人D.河姆渡人5.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A.遺址中發(fā)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B.《韓非子》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C.《山海經》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測和論述文章1-5BAABA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是初中歷史的第一課,教學的效果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歷史學習。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重點了解和掌握北京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有些學生對北京人的特征和發(fā)現意義等方面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引導和講解。課堂中學生們的參與度很高,積極發(fā)言、交流和思考。同時,我也通過組織討論、探究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包括講解、圖片展示、小組合作等。通過這些方法,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況,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探究精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有些學生對一些知識點存在理解上的困難,需要今后改進教學方法,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和需要。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新課導入、新課講解、探究活動、課堂小結和作業(yè)布置等環(huán)節(jié)。在新課講解環(huán)節(jié)中,我力求突出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探究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組織小組合作等形式來加深學生對北京人的了解和認識;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總結本課所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布置一些有關北京人的作業(yè)題目來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我認識到一些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調整。例如,在講解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