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導學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蜀相》導學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蜀相》導學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蜀相》導學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蜀相》導學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三課蜀相【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杜甫及其寫作背景,背誦全詩。2.反復誦讀,理解詩歌內容。3.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詩人憂國憂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緦W習重難點】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的景與情。難點:認識作者懷才不遇的不幸,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緦W習過程】第一課時一、知人論世1.了解李白心懷黎民的詩中圣哲——杜甫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他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一生經歷坎坷,尤其是在“安史之亂”開始后,他便流亡顛沛,之后定居成都,晚年漂泊鄂、湘一帶,最后因貧病而死。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詩風的特點:沉郁頓挫(“沉郁”說的是其內容,“頓挫”說的是其形式)。他的詩歌講究語言的精練,兼具“形式美”和“內在美”。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他雖然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中不難看出他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懦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雖然杜甫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的詩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兩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五年冬,于湘江舟中貧病而卒。2.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3.寫作背景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杜甫目睹國勢艱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懷有無限仰慕,倍加敬重。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今甘肅天水)、同谷(今甘肅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4.文體知識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詩有別而得名。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兩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律詩要求詩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guī)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lián),依次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每首的二、三兩聯(lián)(即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諸葛亮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早年避亂隱居隆中,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謀獻策,遂提出聯(lián)孫抗曹、重興漢室的建議,即“隆中對”。后劉備據(jù)其策略,聯(lián)孫攻曹,取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并占領荊州、益州,建立蜀漢政權。劉備稱帝后,任丞相。劉備臨終前把兒子劉禪和治理蜀國的重任托付給他。他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重視水利,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zhàn),后鞠躬盡瘁,卒于五丈原軍中,謚號忠武。5.解題(1)交代寫作對象: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封為武鄉(xiāng)侯。(2)表達敬佩緬懷之情:題為《蜀相》而非《諸葛祠》,說明全詩著眼點在諸葛亮這個人。(3)點明題材:詠史懷古詩補充:詠史懷古詩: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描其景)——抒己志藝術手法:(1)“詩”與“史”的結合:用典,雙關(2)“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借古諷今,借景抒情(3)“古”與“今”的結合:虛實結合,對比,反襯二、誦讀詩歌,理解詩意1.涵泳詩韻朗誦指導:(1)七律句式的節(jié)拍有兩種劃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誦讀每個節(jié)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做停頓,誦讀起來才會有抑揚頓挫的韻律。(2)律詩中的對仗有的對的工整,有的半對半不對,仔細分析此詩對仗的特點。(3)本詩的感情基調是傷感、嘆惋。所以要讀得稍慢,讀得深沉。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請大家自由朗誦,并根據(jù)課本注釋,嘗試翻譯全詩。感知:本詩的感情基調---感傷嘆惋三、深度探究1.尋”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對郁郁蔥蔥的翠柏(柏森森)的描寫有什么作用?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詩里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跟境界的關系最為密切?4.詩人在這頸聯(lián)中用了短短14個字的敘事,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鮮活的諸葛亮的形象,是怎樣的?5.思考:作者塑造諸葛亮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6.思考:最后一句詩中的英雄究竟是指那些人呢?7.結合全詩,小結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首聯(lián))①對諸葛亮的敬仰;(尋、柏森森)(頷聯(lián))②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諸葛亮的崇敬、懷念、惋惜之情;(自春色、空好音)(頸聯(lián))③歌頌諸葛亮的的過人才智、豐功偉績和對國家的忠心;(三顧頻煩、兩朝、老臣)(尾聯(lián))④惋惜諸葛亮的壯志未酬;(淚)⑤抒發(fā)自己功業(yè)未就的深沉感慨。小結課堂達標1.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頷聯(lián)寫祠堂的荒涼空寂,看似寫吊古情懷,實際也是詩人在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感慨。B.頸聯(lián)寫諸葛亮的一生功業(yè),贊頌其雄才大略和忠心報國,具有非凡的概括力。C.尾聯(lián)的“英雄”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具有報國雄心、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D.全詩敘事、寫景、抒情相結合,筆墨淋漓,感情深摯,充分體現(xiàn)了杜詩奔放飄逸的風格。2.頷聯(lián)的詩眼是什么,試分析其表達作用。(6分)《蜀相》理解性默寫練習答案1.(2022·新高考Ⅱ卷)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兩句自問自答,點明了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2.杜甫《蜀相》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yè)未竟的痛惜心情。3.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句高度概括、評價了諸葛亮一生的偉大功業(yè)。4.杜甫《蜀相》中借對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寫,抒發(fā)憑吊情懷的詩句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5.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一句寫到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出師未捷身先死”一句寫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6.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7.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視聽結合,靜動相襯,表現(xiàn)出武侯祠雖春意盎然卻寂寥冷清的環(huán)境特點。8.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一句寫出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寫出了諸葛亮的宏偉業(yè)績和忠心報國。9.杜甫《蜀相》的尾聯(lián)描述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這是他一生中最為感人之處。正是因為“出師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嘆息,才“長使英雄淚滿襟”。10.杜甫《蜀相》中憑吊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xiàn)實,透露出詩人感傷之情和憂國憂民之心的詩句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11.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兩句,運用帶有詠嘆情調的自問自答句式,把一種追思緬懷情誼,作了極為深微的表達。12.后代的愛國志士吟誦杜甫的《蜀相》時,會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也會黯然淚下。13.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句寫對諸葛武侯的評價。上句看起來是說劉備,其實是從側面烘托諸葛亮的才智和抱負。14.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杜甫《蜀相》的首聯(lián)亦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兩句,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15.杜甫在《蜀相》中,將對諸葛亮的崇敬和嘆惋之情跟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16.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以樂景襯哀情,詩人看眼前景,思祠中人,想到自己遭逢亂世,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匡扶救國,心中更是涌起無限的落寞與感傷!17.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句,概括了諸葛亮茅廬定天下計、東和孫權、北拒曹操、西取四川、開創(chuàng)蜀漢、濟助后主、平定叛亂、六出祈山、九伐中原等英雄事跡。19.杜甫《蜀相》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句,寄托了杜甫“致君堯舜上”的理想難得實現(xiàn)的悲哀,表達對英雄壯志未酬、功業(yè)未就的深深的惋惜和共鳴之情。20.杜甫在《蜀相》中,寫春景明媚卻無人欣賞,借以抒發(fā)內心憂傷之情的詩句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21.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寓情于景,以樂襯哀,表現(xiàn)了心中的落寞與感傷,為下文感嘆諸葛亮的壯志未酬作鋪墊。22.杜甫《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兩句,既概括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報國忠心和生平業(yè)績,也表現(xiàn)了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答案二、誦讀詩歌,理解詩意1.涵泳詩韻朗誦指導:(1)七律句式的節(jié)拍有兩種劃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誦讀每個節(jié)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做停頓,誦讀起來才會有抑揚頓挫的韻律。(2)律詩中的對仗有的對的工整,有的半對半不對,仔細分析此詩對仗的特點。(3)本詩的感情基調是傷感、嘆惋。所以要讀得稍慢,讀得深沉。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請大家自由朗誦,并根據(jù)課本注釋,嘗試翻譯全詩。去哪里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劉備為統(tǒng)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于諸葛亮,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上С鰩煼ノ哼€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淚濕衣襟!感知:本詩的感情基調---感傷嘆惋三、深度探究1.尋”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有目的的專程來訪,體現(xiàn)出杜甫對諸葛亮的敬仰和緬懷。2.對郁郁蔥蔥的翠柏(柏森森)的描寫有什么作用?①環(huán)境上:營造了莊嚴、肅穆的氛圍;②時間上:寫出武侯祠的歷史悠久和寂寞荒涼;③情感上:用松柏的萬古長青襯托諸葛亮的偉大和不朽。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詩里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跟境界的關系最為密切?“自”是獨自的意思,“空”是白白的意思。映帶在臺階兩邊的碧草并非不悅目,那藏身在森森的柏葉之中的黃鸝的歌唱,也并非不悅耳,但詩人都無心賞玩,心中只有對諸葛亮深深的崇敬與追懷。表達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諸葛亮的崇敬、懷念、惋惜之情。寫景角度: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由低到高抒情角度: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4.詩人在這頸聯(lián)中用了短短14個字的敘事,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鮮活的諸葛亮的形象,是怎樣的?受到君主的信任與重用,擁有濟世雄才并得以施展。感念君恩,忠心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質。5.思考:作者塑造諸葛亮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詩人借歌頌諸葛亮的過人才智和豐功偉績,惋惜諸葛亮的壯志未酬,抒發(fā)了自己的功業(yè)未就的深沉感慨。6.思考:最后一句詩中的英雄究竟是指那些人呢?尾聯(lián)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