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3 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3 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3 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3 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3 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平行線與三角形綜合特訓(壓軸30題)一.選擇題(共7小題)1.將一直角三角板與兩邊平行的紙條如圖放置.下列結論:(1)∠1=∠2;(2)∠2+∠4=90°;(3)∠3=∠4;(4)∠4+∠5=180°;(5)∠1+∠3=90°.其中正確的共有()A.5個 B.4個 C.3個 D.2個2.如圖,若干全等正五邊形排成環(huán)狀.圖中所示的是前3個五邊形,要完成這一圓環(huán)還需()個五邊形.A.6 B.7 C.8 D.93.如圖所示,在折紙活動中,小明制作了一張△ABC紙片,點D,E分別是邊AB、AC上,將△ABC沿著DE重疊壓平,A與A′重合,若∠A=70°,則∠1+∠2=()A.140° B.130° C.110° D.70°4.如圖所示,已知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為1,按圖中所示的規(guī)律,用2008個這樣的三角形鑲嵌而成的四邊形的周長是()A.2008 B.2009 C.2010 D.20115.如圖,在△ABC中,BE,CE,CD分別平分∠ABC,∠ACB,∠ACF,AB∥CD,下列結論:①∠BDC=∠BAC;②∠BEC=90°+∠ABD;③∠CAB=∠CBA;④∠ADB+∠ABC=90°,其中正確的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如圖,在△ABC中,延長CA至點F,使得AF=CA,延長AB至點D,使得BD=2AB,延長BC至點E,使得CE=3CB,連接EF、FD、DE,若S△DEF=36,則S△ABC為()A.2 B.3 C.4 D.57.若一個多邊形截去一個角后,變成十四邊形,則原來的多邊形的邊數(shù)可能為()A.14或15 B.13或14 C.13或14或15 D.14或15或16二.填空題(共8小題)8.如圖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C=3AE,三角形ABD的面積是三角形ADC面積的2倍,則陰影部分的面積占三角形ABC面積的=.9.如圖,△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線CP與內(nèi)角∠ABC平分線BP交于點P,若∠BPC=36°,則∠CAP=.10.如圖,在△ABC中,∠A=α,∠ABC的平分線與∠ACD的平分線交于點A1,得∠A1,則∠A1=.∠A1BC的平分線與∠A1CD的平分線交于點A2,得∠A2,…,∠A2009BC的平分線與∠A2009CD的平分線交于點A2010,得∠A2010,則∠A2010=.11.已知△ABC中,∠A=α.在圖(1)中∠B、∠C的角平分線交于點O1,則可計算得∠BO1C=90°+;在圖(2)中,設∠B、∠C的兩條三等分角線分別對應交于O1、O2,則∠BO2C=;請你猜想,當∠B、∠C同時n等分時,(n﹣1)條等分角線分別對應交于O1、O2,…,On﹣1,如圖(3),則∠BOn﹣1C=(用含n和α的代數(shù)式表示).1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經(jīng)過B、C、D三點拐彎后與原來相同,如圖,若∠ABC=120°,∠BCD=80°,則∠CDE=度.13.如圖,在△ABC中,∠A=α、∠ABC與∠ACD的平分線交于點A1,得∠A1;∠A1BC與∠A1CD的平分線相交于點A2,得∠A2;…;∠A2010BC與∠A2010CD的平分線相交于點A2011,得∠A2011,則∠A2011=.14.如圖,在第1個△ABA1中,∠B=40°,∠BAA1=∠BA1A,在A1B上取一點C,延長AA1到A2,使得在第2個△A1CA2中,∠A1CA2=∠A1A2C;在A2C上取一點D,延長A1A2到A3,使得在第3個△A2DA3中,∠A2DA3=∠A2A3D;…,按此做法進行下去,第3個三角形中以A3為頂點的內(nèi)角的度數(shù)為;第n個三角形中以An為頂點的底角的度數(shù)為.15.如圖a是長方形紙帶,∠DEF=α°,將紙帶沿EF折疊成圖b,再沿BF折疊成圖c,則圖c中的∠CFE的度數(shù)是°(用含α的代數(shù)式表示).三.解答題(共15小題)16.已知ABCD為四邊形,點E為邊AB延長線上一點.【探究】:(1)如圖1,∠ADC=110°,∠BCD=120°,∠DAB和∠CBE的平分線交于點F,則∠AFB=°;(2)如圖2,∠ADC=α,∠BCD=β,且α+β>180°,∠DAB和∠CBE的平分線交于點F,則∠AFB=;(用α,β表示)(3)如圖3,∠ADC=α,∠BCD=β,當∠DAB和∠CBE的平分線AG,BH平行時,α,β應該滿足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請證明你的結論;【挑戰(zhàn)】:如果將(2)中的條件α+β>180°改為α+β<180°,再分別作∠DAB和∠CBE的平分線,若兩平分線所在的直線交于點F,則∠AFB與α,β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請畫出圖形并直接寫出結論.17.已知直線MN與PQ互相垂直,垂足為O,點A在射線OQ上運動,點B在射線OM上運動,點A,B均不與點O重合.(1)如圖1,AI平分∠BAO,BI平分∠ABO,則∠AIB=.(2)如圖2,AI平分∠BAO交OB于點I,BC平分∠ABM,BC的反向延長線交AI的延長線于點D.①若∠BAO=30°,則∠ADB=°.②在點A,B的運動過程中,∠ADB的大小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若不變,求出∠ADB的度數(shù);若變化,請說明理由.(3)如圖3,已知點E在BA的延長線上,∠BAO的平分線AI,∠OAE的平分線AF與∠BOP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分別相交于點D,F(xiàn).在△ADF中,如果有一個角的度數(shù)是另一個角的3倍,請直接寫出∠ABO的度數(shù).18.直線MN與直線PQ垂直相交于O,點A在直線PQ上運動,點B在直線MN上運動.如圖1,已知AE、BE分別是∠BAO和∠ABO角的平分線,點A、B在運動的過程中,∠AEB的大小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變化的情況;若不發(fā)生變化,試求出∠AEB的大?。鐖D2,已知AB不平行CD,AD、BC分別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線,又DE、CE分別是∠ADC和∠BCD的角平分線,點A、B在運動的過程中,∠CED的大小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發(fā)生變化,試求出其值.如圖3,延長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線與∠BOQ的角平分線及延長線相交于E、F,在△AEF中,如果有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3倍,試求∠ABO的度數(shù).19.已知AM∥CN,點B為平面內(nèi)一點,AB⊥BC于B.(1)如圖1,直接寫出∠A和∠C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2)如圖2,過點B作BD⊥AM于點D,求證:∠ABD=∠C;(3)如圖3,在(2)問的條件下,點E、F在DM上,連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數(shù).20.如圖,已知直線l1∥l2,l3、l4和l1、l2分別交于點A、B、C、D,點P在直線l3或l4上且不與點A、B、C、D重合.記∠AEP=∠1,∠PFB=∠2,∠EPF=∠3.(1)若點P在圖(1)位置時,求證:∠3=∠1+∠2;(2)若點P在圖(2)位置時,請直接寫出∠1、∠2、∠3之間的關系;(3)若點P在圖(3)位置時,寫出∠1、∠2、∠3之間的關系并給予證明;(4)若點P在C、D兩點外側運動時,請直接寫出∠1、∠2、∠3之間的關系.21.如圖1,已知線段AB,CD相交于點O,連接AD,CB,我們把形如圖1的圖形稱之為“8字形”.如圖2,在圖1的條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線AP和CP相交于點P,并且與CD,AB分別相交于點M,N,試解答下列問題:(1)在圖1中,請直接寫出∠A、∠B、∠C、∠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2)在圖2中,若∠D=40°,∠B=36°,試求∠P的度數(shù);(3)如果圖2中∠D和∠B為任意角時,其他條件不變,試問∠P與∠D、∠B之間存在著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直接寫出結論即可)22.如圖(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O(a)若∠A=60°,求∠BOC的度數(shù);(b)若∠A=n°,則∠BOC=;(c)若∠BOC=3∠A,則∠A=;(2)如圖(2),在△A′B′C′中的外角平分線相交于點O′,∠A′=40°,求∠B′O′C′的度數(shù);(3)上面(1),(2)兩題中的∠BOC與∠B′O′C′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23.已知,BC∥OA,∠B=∠A=100°,試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求證:OB∥AC;(2)如圖2,若點E、F在BC上,且滿足∠FOC=∠AOC,并且OE平分∠BOF.試求∠EOC的度數(shù);(3)在(2)的條件下,若平行移動AC,如圖3,那么∠OCB:∠OFB的比值是否隨之發(fā)生變化?若變化,試說明理由;若不變,求出這個比值.24.有一款燈,內(nèi)有兩面鏡子AB、BC,當光線經(jīng)過鏡子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圖1、圖2中的∠1=∠2,∠3=∠4.(1)如圖1,當AB⊥BC時,說明為什么進入燈內(nèi)的光線EF與離開燈的光線GH互相平行.(2)如圖2,若兩面鏡子的夾角為α°(0<α<90)時,進入燈內(nèi)的光線與離開燈的光線的夾角為β°(0<β<90),試探索α與β的數(shù)量關系.(3)若兩面鏡子的夾角為α°(90<α<180),進入燈內(nèi)的光線與離開燈的光線所在直線的夾角為β°(0<β<90).直接寫出α與β的數(shù)量關系.25.如圖,四邊形ABCD,BE、DF分別平分四邊形的外角∠MBC和∠NDC,若∠BAD=α,∠BCD=β.(1)如圖1,若α+β=105°,求∠MBC+∠NDC的度數(shù);(2)如圖1,若BE與DF相交于點G,∠BGD=45°,請直接寫出α,β所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式;(3)如圖2,若α=β,判斷BE,DF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26.已知,AB∥CD,點E為射線FG上一點.(1)如圖1,若∠EAF=30°,∠EDG=40°,則∠AED=°;(2)如圖2,當點E在FG延長線上時,此時CD與AE交于點H,則∠AED、∠EAF、∠EDG之間滿足怎樣的關系,請說明你的結論;(3)如圖3,DI平分∠EDC,交AE于點K,交AI于點I,且∠EAI:∠BAI=1:2,∠AED=22°,∠I=20°,求∠EKD的度數(shù).27.如圖,在△ABC中,BD、CD分別是∠ABC、∠ACB的平分線,BP、CP分分別是∠ABC、∠ACB的外角平分線.(1)當∠A=40°時,分別求∠D和∠P的度數(shù).(2)當∠A的大小變化時,試探究∠D+∠P的度數(shù)是否變化.如果不變化,求出∠D+∠P的值;如果變化,請說明理由.28.直線MN與直線PQ相交于O,點A在射線OP上運動,點B在射線OM上運動.(1)如圖1,若∠AOB=80°,已知AE、BE分別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線,點A、B在運動的過程中,∠AEB的大小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變化的情況;若不發(fā)生變化,試求出∠AEB的大?。?)如圖2,若∠AOB=80°,已知AB不平行CD,AD、BC分別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線,AD、BC的延長線交于點F,點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