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B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荀子》的文風特點是()A.奇幻詭譎,汪洋恣肆 B.明切犀利,冷峻峭拔C.質木無文,邏輯性強 D.邏輯嚴密,說理透辟2.下列寓言出自《韓非子》的是()A.狐假虎威 B.郢書燕說C.畫蛇添足 D.南轅北轍3.屈原《九歌》組詩的篇數(shù)是()A.8篇 B.9篇C.10篇 D.11篇4.“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一語評價的是()A.《國風》 B.《九章》C.漢樂府民歌 D.《古詩十九首》5.唐代詩壇的“武功體”所指的是()A.賈島的詩歌 B.許渾的詩歌C.孟郊的詩歌 D.姚合的詩歌6.張志和的詞作《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屬于()A.曲子詞 B.早期文人詞C.伶工之詞 D.士大夫之詞7.左思的詩歌繼承了建安風骨,被譽為()A.“弘麗妍贍” B.“文采高麗”C.“縟旨星稠”D.“文典以怨”8.“開千古平淡之宗”的詩人是()A.曹植 B.郭璞C.陶淵明 D.謝靈運9.下列屬于《漢書》中人物傳記的寫作特點的是()A.揮灑自如 B.虛構故事C.摹聲繪形 D.尚氣愛奇10.下列詩句出自《古詩十九首》的是()A.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B.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帷C.日晚荒城上,蒼涼落余暉 D.思君君未歸,歸來豈相識11.陸機《文賦》中指出,詩歌藝術效果應追求()A.炳若縟繡,凄若繁弦 B.造情既淺,抒響不高C.辭藻絕麗,爛若舒錦 D.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12.王昌齡擅長的詩體是()A.五律 B.七律C.五絕 D.七絕13.白居易《秦中吟》10首為()A.諷諭詩 B.閑適詩C.感傷詩 D.雜律詩14.賈島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是()A.以詠史著稱 B.以苦吟著稱C.詩意朦朧 D.詩風清麗15.鮑照的詩歌成就主要是()A.山水詩B.樂府詩C.新體詩D.宮體詩16.漢代“四家詩”指()A.齊魯鄭毛B.齊魯韓毛C.齊鄭韓毛D.齊魯韓鄭17.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A.《尚書》B.《左傳》C.《國語》D.《戰(zhàn)國策》18.把《楚辭》編定成書的人是()A.孔子B.司馬遷C.班固D.劉向19.“賦”作為一種文體,最早見于()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C.宋玉的文章D.賈誼的文章20.“勸百諷一”說的是()A.西漢初年的政論文B.漢代騷體賦C.漢大賦D.漢代后期的抒情小賦21.賈誼的文集是()A.《新書》B.《新語》C.《至言》D.《治安策》22.《孔雀東南飛》最早見于()A.司馬遷的《史記》B.蕭統(tǒng)的《文選》C.郭茂倩的《樂府詩集》D.徐陵的《玉臺新詠》23.“建安文學”主要指的是()A.漢獻帝建安年代的文學B.漢代末年的文學C.漢末到魏初的文學D.魏晉時期的文學24.在“建安”時代,文學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譽的詩人是()A.曹操B.曹丕C.曹植D.王粲25.《別賦》的作者是()A.江淹B.庾信C.鮑照D.謝靈運26.南朝樂府民歌藝術水平最高的長詩()A.《木蘭詩》B.《西洲曲》C.《子夜歌》D.《企喻歌》27.《花間集》的編輯者是()A.元稹B.趙崇祚C.殷強D.溫庭筠28.《感遇》詩38首的作者是()A.陳子昂B.孟浩然C.高適D.王勃29.著名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是非同凡響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A.王維B.孟浩然C.李白D.杜甫30.詩風呈現(xiàn)冷、艷、奇、險的詩人是()A.韓愈B.孟郊C.李賀D.李商隱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1.符合《春秋》一書特點的選項是()A.表達尊王攘夷、維護統(tǒng)一的思想 B.被后人稱為《春秋外傳》C.書法謹嚴、暗寓褒貶 D.以記言為主E.魯國的編年史2.南朝駢文的形式特征有()A.對偶B.用典C.比興 D.辭藻E.聲律3.高適邊塞詩的風格特點有(ABE)A.沉雄氣質 B.慷慨悲壯C.文采華麗 D.清新自然E.以骨力取勝4.下列說法中屬于評述阮籍《詠懷》詩的有()A.創(chuàng)造了抒情組詩的新形式B.過于峻切,訐直露才C.憂時憫亂,興寄無端D.既有一種意蘊深沉之美,還有一種清逸玄遠之美E.開后代左思《詠史》組詩、陶淵明《飲酒》組詩的先河5.神話引導了后世文學審美理想發(fā)展方向的特征有()A.主題 B.情感C.情節(jié) D.形象E.想象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上官體2.宮體詩3.唐傳奇4.志怪小說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簡述《詩經》詩歌結構形式和語言的特點。2.簡述庾信詩歌的藝術特點。3.簡述陶淵明詩歌的藝術風格。4.簡述《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5.簡述《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特點。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試以具體作品為例論述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特點。2.以《史記》中人物的塑造為例,論述司馬遷出色的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答案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DBDCDBDCCBADABBBCDACADCCABBABC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ACEABDEABEACDEABCE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上官體“上官體”,是唐代詩歌史上第一個以個人命名的詩歌風格稱號。指唐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廷詩風。題材以奉和、應制、詠物為主,內容空泛,重視詩的形式技巧、追求詩的聲辭之美。2.宮體詩以寫閨閣情懷為主要內容,重聲律、詞采,詩風麗靡輕艷。盛行梁陳時期,以蕭綱等人為代表。題材處理上的娛樂性質與對寫實技巧的追求。3.唐傳奇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4.志怪小說起于魏晉,記述神仙方術、鬼魅妖怪、異域奇物及佛法靈異,大多宣揚宗教鬼神思想,其中也有些民間故事和傳說具有積極意義,代表作有《搜神記》、《幽明錄》等。志怪小說對后世的小說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簡述《詩經》詩歌結構形式和語言的特點。(1)結構形式重章復沓(2)基本句式為四言(3)節(jié)奏鮮明,音韻諧洽,有天然音樂美感(4)詞匯豐富,大量運用疊字和連綿詞2.簡述庾信詩歌的藝術特點。(1)庾信詩風體現(xiàn)了南方清綺詩風與北方貞剛詩風的融合(2)前期多綺艷之作,辭藻華麗,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3)后期詩歌格調蒼勁,技巧精工,集南北詩歌之大成3.簡述陶淵明詩歌的藝術風格。陶淵明詩歌的風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園詩集中表現(xiàn)了這一特色。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平淡與醇美的統(tǒng)一,陶詩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著熾熱的思想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意味雋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統(tǒng)一,陶淵明善于用白描及寫意的手法勾勒景物、點染環(huán)境,意境渾成高遠,不純客觀地刻畫景物,在他的筆下景物總是飽含著詩人的感情,體現(xiàn)著詩人的性格,詩人常在抒情寫景中用樸素的語言,說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將興寄與自然美融為一體。但陶詩也有金剛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詠荊軻》、《讀山海經》(精衛(wèi)含微木)等。4.簡述《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1)言有盡而意無窮(2)質樸自然,沒有雕琢的痕跡(3)形成了情景交融,渾然圓融的藝術境界(4)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5.簡述《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特點?!洞航ㄔ乱埂肥侵钠哐愿栊?,被聞一多贊美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有如下特點:第一,詩采用的是樂府舊題,詩中表現(xiàn)的也是游子思婦的傳統(tǒng)主題,但賦予了全新的內容。第二,全詩以浩瀚幽遠、靜謐瑰麗的春江花月之夜為背景,將傳統(tǒng)詩歌中游子思婦的相思之情,升華為極優(yōu)美動人的藝術境界。第三,表現(xiàn)了對年華、青春的珍惜,對生命的熱愛。全篇熔詩情、畫意、哲理于一爐,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第四,韻律和諧婉轉,富有音樂美。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試以具體作品為例論述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特點。此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當時詩人病臥夔州,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lián)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三峽》)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贊語。

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lián)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蔼毜桥_”,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俺W骺汀?,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氨铩眱勺謱懙贸镣础G锾觳灰欢杀?,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lián)“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lián)的?!盁o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xiāng)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xiāng)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lián)對結,并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fā)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xiàn)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像“無意于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2.以《史記》中人物的塑造為例,論述司馬遷出色的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史記》被稱為“百科全書”,被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有很多的成功之處,譬如說它描寫人物的藝術就很有特色,很成功?!妒酚洝访鑼懭宋锏乃囆g特色

《史記》被稱為“百科全書”,被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有很多的成功之處,譬如說它描寫人物的藝術就很有特色,很成功。第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記》寫人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傳記中表現(xiàn)這個人物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點。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點則置入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個方法被稱為“互見法”。例如,《高祖本紀》主要寫劉邦起義、戰(zhàn)斗、開國的經歷,寫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愛保民、穩(wěn)固政權的政績等等,正面表現(xiàn)一代開國帝王的神采。而劉邦性格中狡詐、陰刻、殘忍、無賴的一面,則在其他人物的傳記中表現(xiàn)。

司馬遷也善于在同一篇傳記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時寫出其性格的復雜性。例如《李將軍列傳》,記敘李廣一生戰(zhàn)功蓋世卻備受壓抑的經歷,主要表現(xiàn)李廣一代名將的風采及其遭遇的坎坷。司馬遷在李廣“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中,選取四個戰(zhàn)役構成全文的骨架。從不同側面描述李廣的性格和遭際:上郡之戰(zhàn),突出李廣的“善射”本領和臨危不懼、從容鎮(zhèn)定的大將風度;雁門之戰(zhàn),顯示李廣的機智和應變才能;右北平之戰(zhàn),凸顯李廣的膽識和神威;從衛(wèi)青襲擊單于之戰(zhàn),則重點敘述李廣遭遇的坎坷。四場戰(zhàn)役寫出李廣與程不識不同的帶兵方法,寫出他冶軍寬緩而得力的特點;殺霸陵尉,表現(xiàn)了李廣負能使氣的性格;“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則表現(xiàn)了李廣的疏財愛士;與才能不及中人卻封侯拜相的李蔡的對比,揭示了統(tǒng)冶者的獎勵不公和李廣對自身偃蹇命運的憤郁不平。這些描述,又在李廣的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豐厚的血肉。主要事件和典型細節(jié)相互配合,詳寫和略寫相互結合,既鮮明又完整地表現(xiàn)了李廣思想性格、生平際遇的特點和全貌。第二,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司馬遷善于使用對比襯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間的對比,也有正反對比。

《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年輕氣盛、好勇斗狠的項羽,與世故老成、狡詐機智的劉邦形成鮮明對比。兩個人先后都入駐秦都咸陽,劉邦聽從張良、樊噲的諫議,不入秦宮室,封存其資財府庫,與地方父老約法三章,約束兵士。秋毫無犯。項羽則屠殺燒掠,得其財寶、美女而東歸。這樣,劉邦的深謀遠慮,項羽的識見短淺,便如畫而出。

除重要人物之間的對比外,《史記》還往往描寫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對主要人物的比襯。如《項羽本紀》中老謀深算而堅忍的范增之與簡單直率又魯莽的項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