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乘法計》教學設計_第1頁
《估算乘法計》教學設計_第2頁
《估算乘法計》教學設計_第3頁
《估算乘法計》教學設計_第4頁
《估算乘法計》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估算乘法教學設計

共7課時總第30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

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遷移,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各是多少嗎?

69、22>74、87、99、18

2、下列豎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18X453X789X5

22X837X371X6

3、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體驗

1、上次老師出門在多媒體教室聽課,你們猜一猜多媒體教室里有多少排椅

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

2、出示P59例2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中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室

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學提出了什么問題?

3、生匯報交流。

4、你能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1)小組合作交流一一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匯報。師小結整理如下: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

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3)小結:同學們太棒了,能根據(jù)已學的估算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

法,可見,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

怎么估算的呢?

(4)小組合作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出估算的方法:估算時,先把兩位數(shù)

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實踐應用

1、完成第59頁“做一做”。①看清題意,獨立完成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

法算。③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頁第7題:投影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

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動手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亮題板上。

②同桌交流,說說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學生的試題,說說你的估算方法,集體講評。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學設計

共15課時總第13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是0"。

2.能熟練掌握一位數(shù)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中

間有零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情景圖,講豬八戒故事。

2、談話導入:西瓜一個都沒有了,其他3人可以怎樣分呢?

二、探究體驗

1、西瓜一個都沒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誰會算?

(04-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啟發(fā)學生想:根據(jù)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要求。除以3得幾,就得想

幾和3相乘得0。

3、再讓學生想一想:04-2=?,04-4=?04-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得0。

4、出示例題6:3094-3=

(1)要求學生試算(4生板演,余生齊練)。

(2)生匯報交流,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簡便?

(3)問:豎式中用3除0的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

不可以省略呢?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4)鞏固算理,完成“做一做”:4024-26094-3

3、出示420+3=

(1)先由學生獨立試做。

(2)匯報、交流明確:哪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三、實踐應用

1、完成“做一做”:750?59804-7

2、我當“小醫(yī)生”(書P30頁第3題)

3、獨立完成書P30頁第2、4題。

四、全課總結

1、對比例題,今天學習除法有什么共同點?在計算中應注意什么?

2、板書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

3、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的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獲?

商中間或末商有0的除法(2)教學設計

共15課時總第14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春天到了,同學們要去春游了,就要準備出發(fā)了,我們三年級

有218人每2人準備一袋食物,需要準備多少袋?

2、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商中間有0的筆算方法

(1)說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列算式:2184-2

(3)小組討論計算方法,投影反饋

(4)師生評議: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第二種比較簡單;第一種比較清楚,不會露寫。)

2、自學例7

(1)出示例題7:你能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

(2)學生獨立做,展示交流

(3)學生質疑問難

三、實踐應用

1、完成P32做一做。

2、我當“小醫(yī)生”(練習八第2題)

1790080

4)4286)5443)250

45424

2841

3、課堂練習:練習八第1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商中間或末商有0的除法(2)教學設計

共15課時總第15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得0"。掌握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

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的一般方法。

2.能熟練掌握一位數(shù)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中

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練習導入

1、游戲接力:小螞蟻拉車。(練習八第5題)

(1)說比賽規(guī)則:算對一道題,就出了一份力,幫小螞蟻拉走了車。

(2)分小組比賽,看哪個組最先幫小螞蟻到達目的地。

2、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八第3題。

(1)出示情景圖,觀察思考: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生匯報交流。(借此進行思想教育,了解奧林匹克)

(3)指名回答怎樣解決問題。

(4)集體講解訂正。

2、生完成練習八第4題。

重點指導理解“如果分4次運呢”意為:有530把椅子,分4次運完。平

均每次運多少把?

3、生完成練習八第7題。

(1)出示情景圖,觀察思考: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生匯報交流。

(3)小組討論:怎樣買票合算?

(4)集體匯報交流,講解訂正。

4、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6題。

三、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四、分層練習

1、出示某電視臺4個月主要節(jié)目播出時間統(tǒng)計圖。

2、提出問題:如果同一節(jié)目播出的時間相同,每個節(jié)目每月各播出多長時

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平均數(shù)

1、周末,媽媽買了許多糖果,分給哥哥6顆,妹妹4顆,你對媽媽的做法

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辦法讓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樣多?是多少?

2、老師(出示兩個筆筒)分別裝了27枝送給23個女同學,23枝送給23男

同學,學生動手分:讓女同學和男同學分的一樣多。

3、引入“平均數(shù)”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樣多的5顆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

糖果的平均數(shù)。25枝就是男同學和女同學分的筆的平均數(shù)。

4、學生討論:你們喜歡剛才誰的方法?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出示情景圖:說說老師和同學們在干什么?

2、出示統(tǒng)計圖:引導學生收集信息。

3、引導學生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利用這個

統(tǒng)計圖,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問題:生活中,大家分頭收集了許多礦泉水瓶,大家是怎樣集中過

來的?如果沒有這個統(tǒng)計圖,只是每個人匯報自己收集了幾個?你們有什么辦

法可以知道這個小組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多少個?

5、小組討論解決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說說13個就是平均數(shù),那是不

是說他們每個人都是收集13個呢?理解平均數(shù)是個虛的數(shù)。

6、小結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三、實踐應用

1、另外一個環(huán)保小組也收集了許多礦泉水瓶,小軍收集15個,小偉收集

16個,小朋收集12個,小新收集了13個,這個小組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幾個?

請你算一算。

2、根據(jù)統(tǒng)計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幾下?

班級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數(shù)632654668646

3、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平均數(shù)教學設計

共4課時總第23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平均數(shù)可以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和區(qū)別不同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這一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認識統(tǒng)計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3、鞏固求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出示一杯水,告訴學生這一大杯水大約600克,而后把這杯水分別倒

入4個杯子中(每個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們能求出這4個杯子的水的平均

重量嗎?

2、學生動手解決,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3、六一節(jié),老師帶了許多糖果想送給大家吃,老師給奮飛組6人共分36

塊,給前進組8人共分了40塊,給藍天組5人共35塊,你們認為哪一組的同

學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決?

(1)組織交流解決的方法。

(2)小結:象這種情況下,每組的人數(shù)不一樣,不能直接拿總數(shù)來比較,

而是要求出每組同學的平均數(shù)來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出示情景圖,告訴同學穿蘭色衣服的是開心隊,穿黃色衣服的是歡樂

隊。

2、引導學生觀察后猜一猜:你認為哪一隊的身高高?并說說理由。

3、出示統(tǒng)計表,組織學生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根據(jù)統(tǒng)計表估一估,歡樂隊和開

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并說說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歡樂隊的平均身高,另一個求開心隊平均身高,然后

比較哪一隊高?

5、組織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6、組織討論:從剛才的這件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7、小結:平均數(shù)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三、實踐應用

1、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要通過求平均數(shù)來解決問題。

2、生獨立完成練習H第4、5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助的嗎?

2、師總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收集信息。

2、組織交流有關的信息,提出問題:21:00是幾時?

3、組織學生猜測。

4、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動手操作,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

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6、老師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

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7、板書課題,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shù)表示的是

什么?外圈的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shù)和內圈的數(shù)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

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

(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搶答練習: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

6時40分晚上9時12分;24時計時法19時23時40分

6、練后想一想:普通計時法、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

7、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P53頁“做一做”:連一連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1)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2)深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3、師出示一個鐘面,指針指著一個數(shù)(8或10)想一想:現(xiàn)在鐘面上所表

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4、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第1、2、3題。

四、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師總結。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共5課時總第27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以下的時間:上午8時,11時,下午3

時、5時,晚上10時

2、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圖,引導觀察,收集交流信息。

2、說說下午2時40分和17時45分表示什么?在鐘面上該怎么表示?

(讓學生上臺撥出時間?

3、說說下午2時40分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

4、師畫出線段圖,引導學生在圖上表示出這兩個時刻,并討論坐火車從北

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可以在線段圖中應該怎樣表示?

5、師小結:像上面所說的2時40分、17時45分,還像上午7時50分上

學,11時35分放學都是指一瞬間的時刻,一般用“幾時”來表示。而從一時

刻到另一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一般用“幾小時”來表示,如工作了8小時,在

校3小時45分。

6、學生小組討論計算坐火車用了多長時間的方法。

7、組織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辦法?為什么?

三、實踐應用

1、你知道教師幾時上班,幾時下班?你能算算教師一天工作多長時間嗎?

2、你每天幾時上學?幾時放學?你一天呆在學校有多長時間?

(學生交流后獨立解決后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3、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第4、5、7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助的嗎?

2、師總結

五、分層練習

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練習十三第6題。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共4課時總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

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

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

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

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

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

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

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

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1、全課小結:你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2、師總結。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知道商和除數(shù)相乘等于被除數(shù),會用乘法驗算除

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爭當小老師。

1、出示書25頁例4的情境圖。

他們算得對嗎?你能幫他們算算付的錢對嗎?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2、學生匯報

3、談話導入:通過同學們剛才做出來的多種方法,我們發(fā)現(xiàn)商和除數(shù)相

乘,再加上余數(shù),結果等于被除數(shù)。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shù)相乘的方法來

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出示54?8

2、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shù),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教師有針

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3、小結: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

除數(shù)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

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三、實踐應用

1、學生單獨完成書25頁做一做剩余兩題。

2、反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錯誤進行講解

3、小結:除法驗算的方法是什么?(商X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4、完成書26頁第1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除法的驗算教學設計

共15課時總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提高除法計算的正確率,熟練驗算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除法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進行驗算。

1484-2676?47914-7

24998343?55144-3

2、按要求把下列數(shù)正確的填入圈內

907258512026778

被2除余數(shù)為0的被3除余數(shù)為0的被5除余數(shù)為0的

3、在口內填上正確的數(shù)

29X3=90-012X3=C4-30+63=25X41504-3=0X2

4、經(jīng)過剛才的練習,現(xiàn)在我們來個比賽(P275)

校對答案

二、綜合練習

1、P26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

2、P26第4題:讀題思考,小組討論,看看誰的方法好

3、P27第6題:請你幫幫王叔叔解決以下問題

三、分層作業(yè)

1、P27第7題(成績好的學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數(shù)

61+口=口...5

68+□=□.......5

75+□=口...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數(shù)

□+4=口..3

□+5=口..3

□+6=口..3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

能力。

3、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東西?

1、課件出示: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

脫到年底剩張皮。

學生不難猜出是“日歷”。隨后,教師出示2004年日歷。

2、揭示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和我

們已經(jīng)學過的時、分、秒,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

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卡片,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卡片上面了

解到哪些知識?

(1)放開讓學生獨自觀察后4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2)匯報觀察討論的結果。(如:國際兒童節(jié)是幾月幾日?國際勞動節(jié)是

幾月幾日?國慶節(jié)呢?教師節(jié)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歸

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

(3)你能根據(jù)2003年的年歷回答問題嗎?(課件展示萬年歷來讓學生觀

察)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

年有多少天?

2、記憶大、小月

(1)課件展示:拳頭法。全班齊數(shù)一次。

(2)課件展示:兒歌法。教師講解兒歌,讓學生自由記憶兒歌。

(3)游戲練習:老師任報一個月份,是大月就請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請女

生起立,誰站錯,站慢就算輸了。

三、實踐應用(課件出示)

1、一年有()個大月,有()小月。

2、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S;

3、你的生日是()月()日;

4、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四、總結競猜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新的知識?

2、猜謎語。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

貴的是什么?(時間)師:既然時間這樣珍貴,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

(珍惜時間)

年、月、日教學設計

共5課時總第25課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平年和閏年,知道怎樣區(qū)分平年和閏年,并能記住各自的天

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觀察今年的年歷,回答: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o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2、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課件展示:1993——2004年二月份的月歷。

2、觀察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說一說,互相補充。

4、指名匯報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5、師生齊總結:

(1)二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閏年全年有

366天。

(2)每4年里有一年是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

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6、完成課本第49頁填空,并讀一讀。

7、課件展示:閏年的來歷。

三、實踐應用

1、完成練習十二第3題。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指名口答練習十二第4題。

3、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第5、6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五、分層練習

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第九單元:長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內容:面積的含義、面積單位、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練習

五、我們的試驗田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1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

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正

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能利用已有的對面

積、面積單位以及面積計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選擇不同策略,比較、計算或估

計一些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面積。

3、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

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

算。

教學難點:利用已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小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面積的含義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題

例1:面積的含義

1、在我們周圍,每一樣物體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比如,你

們看,黑板的表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哪一個面比較大,哪一個面比較小呢?

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體來說說嗎?誰的面比較大,誰的面比較小?

2、同學們說得都很好。

通常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這個物體的面積。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

板面的面積,它比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

3、摸摸課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一個面的面積比

較小。

你能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讓學生任意說。指名說,再同桌說。(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中不規(guī)范的語

言,要強調是物體的哪個面的面積。)

例2:比較面積的大小

1、剛才我們比較兩個物體的面積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為我們所說的兩

個物體的面積相差比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來。可有時眼睛也有欺騙我們的時

候,直接觀察不一定可靠,遇到兩個物體的面積比較接近的時候,就很難辨別

了。那有沒有更好的比較方法呢?

(1)小組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

a、重疊法

b、用同一張紙去量(這種方法學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為要求,直接讓學

生去量一量)

c、...

二、試一試:

1、P771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比較的方法和結果。

a、可以用同樣大小的小紙片去擺一擺

b、在另一張紙上描出這兩個圖形,再剪下來比較

C、...

2、每人各畫一個平面圖形,與同桌指一指它們的面積,并比比兩個平面圖

形面積的大小。

三、想想做做:

1、提醒學生不要用手指尖去指面的邊框,而要用掌心去摸遍面的全部。

2、(1)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

(2)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數(shù)是怎么數(shù)出來的?(重點)

3、追問:藍線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紅色部分的大小就是這個圖形

的什么?

讓學生自由選擇圖形面積進行比較。

思考題:可以在圖中把空白處的方磚“鋪”(畫)上去。也可以數(shù),或者

想到其他的方法。左邊空地用45塊,右邊空地用48塊,一共用93塊。

教學后記:上課前講了一個小故事,森林的獅子王給愛吃青菜的山羊和小

白兔各分了一塊土地,兩人都覺得對方的土地分得大,這時我在黑板上適時地

畫出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圖,由此導入新課。學生興趣高漲,繼而導入面積

的概念,通過引導讓學生總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物體面的面積。小劉屹更

說出:“所有的物體都有面積?!焙⒆觽冇盅a充:“是啊,縫衣針都有面積,

雖然它很小。”原來,他們想到了昨天帶他們釘紐扣的情景。然后是摸面積,

強調指出面積和周長的區(qū)別,孩子們摸了許多物體的面積,劉屹又說:“老

師,我知道,大的物體面積就大,小的物體面積就小?!蔽矣忠淮未蟠蟮谋項?/p>

了他。全班的同學都很活躍,舉出了許多物體的面積。然后我說:“回家才能

摸摸爸爸媽媽的臉蛋,要摸得他們起雞皮疙瘩為止,小朋友,你們實際上在摸

什么???”學生哄堂大笑,大叫:“摸爸爸媽媽臉的面積?!?/p>

第二、三課時(面積單位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題。

1、游戲導入:

(1)同學們,如果讓你回家告訴媽媽,自己的課桌面的面積有多大,你打

算怎么說呢?

(2)你準備用什么測量課桌面的面積?

(3)請你用你的方法測量一下;

匯報。

(4)剛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測量的,選用的是不同的物體,你覺得有

什么不妥嗎?

(5)是啊,用不同的標準去測量,比較混亂,不能讓人有直接的認識,所

以為了準確測量或計算面積的大小,要用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積作為面積單

位。

2、認識1平方厘米

(1)拿出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邊長是多少厘米?(1厘米

(2)揭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3)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4)出示圖

這兩個長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

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5)請學生用平方厘米測量一下課桌的面積,請你猜猜有沒有大一點的面

積單位。

3、認識平方米:

(1)想:什么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2)揭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3)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約可以站多少個同學?

(4)讓學生在老師事先畫好的正方形地面上站一站。

估計一下黑板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一相一^^相.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它的大小嗎?

你能畫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嗎?

你想怎樣來畫?

三、想想做做:1?8

鼓勵學生擺出不同的形狀,并交流自己的擺法。

1、先估一估把估計的情況在全班交流,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個去量

一量,提倡學生只用1個小正方形去擺。

2、先獨立思考,再交流算法。第二張圖要作一下指導。

讓學生只數(shù)整格和接近整格的方格個數(shù);也可以告訴學生不滿整格的都當

成半格計數(shù)。最后讓學生比較兩種不同數(shù)法的結果。

3、獨立計算。

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各種富有個性和情趣的圖形來。還要讓

學生明確,不管畫出來的形狀怎樣,他們的面積都是8平方厘米。

教學后記:課堂上學生看起來掌握得不錯,可是一寫起來就有許多學生張

冠李帶了。周長的加平方,面積的寫成長度單位。估計也是學生

分頁代碼分頁代碼的弱項。在作業(yè)中出現(xiàn)了,學生的估計圖案大小錯誤百

出。

第四課時(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

長方形課桌面長5分米,寬4分米。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1)請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去擺一擺。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擺滿桌面,正好是20個,桌面的面積是20平方分

米。

(2)啟發(fā)思考:如果不把課桌面擺滿,你還能量出它的面積嗎?

桌面長5分米,一排可擺5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寬4分米,可擺4

排。一共擺20個,面積是20平方分米。

2、試一試:

出示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啟發(fā)學生邊看圖邊思考:如果沿著長邊擺,一排能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

正方形?像這樣可以擺幾排?一共擺了多少個?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平方厘米?

(2)剛才兩題我們計算它們的面積都是通過它們的長和寬來擺面積單位,

看能擺多少個,面積就是多少。

(3)從中你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們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嗎?

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乂寬

(4)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

啟發(fā)學生:正方形的4條邊是一樣的,也就是長和寬相等。

我們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公式: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5)如果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面積用S表示,你會寫出長

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S=aXb

(6)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面積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面積的

計算公式是:

S=aXa

三、試一試:

書P851、2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說說各題所運用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么。

四、想想做做:1?5。

1、先估計圖形的長、寬和邊長的長度,再推算。

2、先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確定每個圖形的形狀,再選擇公式進行計算。

3、先弄清電話卡表面的面積,再測量數(shù)學書。

4、要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策略估計黑板面和教室門面的面積,并交流各自的

想法。

教學后記:強調如果已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長、寬、邊長?

第五課時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題:

1、請學生測量書上P87的正方形的邊長,算出它的面積。

(1)邊長是1分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2)邊長是1厘米,它的面積是100平方厘米。

2、同樣的一個正方形,測量的單位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但是,可以

說明,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什么關系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你能用同樣的道理說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嗎?

4、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由上面兩個關系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都是

100o和我們以前學的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間的進率是10不同。要注意區(qū)

分。

二、試一試:

1、獨立完成

2、交流思考方法: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直接推算結果。

三、想想做做:1?4

1-2、先獨立完成,再比較分析兩組題在思考方法上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4、幫助學生理解第二問的意思:“合多少平方分米”的意思是指把第

一問的結果換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

思考題:最多能分出10個小長方形。

教學后記:今天的課上得不是太順利,學生始終是糊里糊涂,沒了往日上

課的那種氣氛,就是有同學不明白為什么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

100?我可以怎么辦呢?又畫、又折,又算、又講,還是不行。

第六-七課時練習五

1、讓學生實際指一指、摸一摸,再估計周長、面積各是多少。指名演示并

交流估計結果。

2、先明確選擇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再作出進一步的判斷。

3、先獨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說一說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

4?5、先根據(jù)具體問題,判斷要求的是面積還是周長,然后再進行計算。

6、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再交流各自的想法。

7?9、讓學生在操作、計算、猜測、驗證的活動中明確:面積相等的平面

圖形,不僅形狀可能不一樣,而且周長也有可能不一樣;周長相等的圖形,面

積也有可能不一樣。

10、先討論具體的測量方法,然后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顒雍蠼涣鹘Y

果,并進行反思。

思考題:如果把一個已知的正方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該怎么辦?要

求其中另一個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該怎么辦?啟發(fā)學生畫出下圖

教學后記:今天總算可以了,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掌握進率,稍稍松一口氣。

學生的動手操作測量計算能力較差。今后要加強訓練。

第八課時我們的試驗田教學設計

一、對場景圖進行有序觀察,收集信息。

二、對有關信息進行合理的組合,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

三、組織交流,一方面讓全體同學共享發(fā)現(xiàn)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

交流中相互啟發(fā),以發(fā)現(xiàn)和提出更多、更有價值的問題。

教學后記:長度一條線,面積一大片。我的絕招,哈哈,借鑒的。

告訴了學生周長公式可以這樣用字母表示:C長方形=(a+b)X2,C正方形

二aXa。

筆算除法

共15課時總第7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

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

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師板演:42+2524-2)

2、師: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

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教學例142+2=21

(1)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理由。

(3)師邊用電腦演示邊講解: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

數(shù)的最高位除起。請哪位用第二種方法做的同學上來講解一下。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

2.教學例2:524-2

(1)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你們同意哪一種算法?學生討論后得出。

(3)師:讓我們借助小棒驗證(師生共同擺小棒,師邊演示邊講解)

(4)我們再看一看電腦是怎樣算的?(電腦演示)誰愿意當小老師把電腦演

算的過程再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學生敘述計算過程)

(5)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qū)別,強調:筆算除法時,如果十位上除后

有余數(shù)怎么辦?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

(6)指導看書質疑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完成P20做一做10

2、比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P20做一做20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

共15課時總第6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

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

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shù),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18004-324004-62504-54204-6

27004-91404-71204-654004-6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fā)興趣

1、呈現(xiàn)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

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你們

看,李叔叔他們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

完。)

2、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xiàn)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后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3、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

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124+3-40(箱)或

124+3弋41(箱)(師板書)

4、小結:估算經(jīng)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

們遇到數(shù)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

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實踐應用,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認識路線教學設計

共4課時總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公交車站牌、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

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jīng)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公園玩過?今天老師

就和你們一起試一試,有沒有信心?走,那我們就出發(fā)吧!

二、教學公交路線圖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動物園,瞧,這里是一張1路公交路線圖。

提問:1、1路公交車是從火車站開往哪里的?經(jīng)過了哪幾個車站?

2、王老師要從火車站到醫(yī)院,有幾站地?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jù)需要,正

確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現(xiàn)在你知道該乘哪路車了吧!

三、教學公交站牌

經(jīng)過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們終于找到了1路公交車的站臺,可是當我

們到了站臺卻發(fā)現(xiàn)路的兩邊都有這樣的站牌,那究竟該在哪個站牌下等車呢?

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火車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動

物園?

四、動物公園平面圖

我們可不能沒有計劃的去玩,那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現(xiàn)走冤枉路的情

況,所以在游玩之前,要好好地計劃一下???,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張動物園的

平面圖,這樣便于我們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認平面圖

師:看圖時首先要找到圖中的方向標志,找到了嗎?

2、認識游覽路線

師:根據(jù)不同的需要,說說我們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結:我們在說行走路線的時候,要用上我們學過的方位詞語,這樣就可

以說的很清楚。

3、小結:一般我們到某個地方旅游的時候,總是要先看看游覽的路線圖,

要游玩什么景點,怎樣走才能不走重復的路線,路線圖都會告訴我們,因此認

識路線圖十分重要!

五、總結評價

1、通過這次游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說給大家聽聽。

2、如果再給一次機會給你單獨出去游玩,你還會有信心嗎?將它寫成數(shù)學

日記,讓全班同學分享你的快樂與成功,好嗎?

口算除法教學設計

共15課時總第5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

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4-9144-2304-3604-6

484-624+4804-2904-3

二、教授新課:

1、出示主題圖:

2、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3、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

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A、想口訣:二三得六2X3=664-3=2604-3=20

B、20X3=60604-3=30

C、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4-3=2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

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6004-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A、2404-3=

B、這題計算如何考慮?

4、小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

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第15頁“做一做”1、2題。

2、作業(yè):練習三第1、2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教學設計

共4課時總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

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

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

念。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

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

續(xù)學習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二、學習新課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

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

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食堂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

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

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實踐應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說一說你座位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教育。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

方向,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廈門在北京的方向

(2)—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東南方有省市。

四、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簡單的路線圖教學設計

共4課時總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

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

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學習的兒歌嗎?

2、指名背一背兒歌。

3、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你們會看簡單的

路線圖嗎?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

課題:簡單的路線圖)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出示主題圖:

2、請你觀察這幅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四個方向。并且說說你是從哪里找到

的?

3、請同學匯報一下找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方法。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

5、說一說街區(qū)內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6、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問問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確。

7、小組匯報討論過程。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5頁“做一做”。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第3題。然后集體匯報交流。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五、布置課后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求平均數(shù)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使學生在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

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重點: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

統(tǒng)計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統(tǒng)計。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平均數(shù)意義

“1”:說一說題目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處處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淺)

“2”:自己看題,同桌討論。

全班交流:

你認為哪些平均數(sh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數(shù)的練習:

1、“3、4、6、7”題。

“3”:從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獨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這張表格,你還想到了什么?你還能向大家說說哪些(1)和(2)題

沒能介紹的情況?

“4”:

(1)先算一算三年級平均每組植樹的棵數(shù)。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數(shù)是11棵,不計算,你能不能判斷它是錯的?為什

么?

假如是6棵呢?為什么?

看著這張統(tǒng)計圖,你能不能給出平均數(shù)的范圍?

(2)哪些小組植樹棵數(shù)比平均棵數(shù)多?哪些比平均棵數(shù)少?

“6”:(1)同桌討論,可以怎么估計?

介紹自己是怎么估計的。

(選取6個數(shù)據(jù)中處于較中間位置的一個,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補少后是否

和它較接近,進行調整,學生有合理的方法也應給予肯定)

(2)你還能說出這個小組同學身高的哪些情況?

“7”:獨立練習。

“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盡量讓學生從多角度說一說。

2、“5、8”題。

“8”:先說一說這一題的解決過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記錄、解答問題。

“5”:課堂上老師指導說清要求,課后學生完成。

三、“你知道嗎?”

舉例:歌唱比賽,評委給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

不去掉一個最低分和一個最高分,那么這位選手的最后得分為?

學生計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學生計算(78+80+81+82)4-4約為80分

看一下評委給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這個情

況,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是有一位評委打分過低,所以為了保證最后的結

果更客觀、公平、合理,一般在評比打分時,會去掉一個最低分和一個最高

分。

教學后記:第一題學生討論十分激烈,最后還是得出了結論,下水是會有

危險的,因為深水區(qū)可能會超過145厘米。由此強調,平均數(shù)在最大數(shù)和最小

數(shù)的中間。

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探索,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

的數(shù)學推理。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3角=(---)元=()元

9厘米=(——)分米=()分米

5元6角=()元

3米8分米=()米

0.4元=(---)元=()角

0.7米=(——)米=()分米

8.8厘米=()毫米

2.5元=()角

二、新授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出示情境圖: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雪糕、蛋筒、棒冰、冰激凌的價格)

了解了這些信息,你有些什么問題?

(1)學生提問,師給與評價,并將問題引導到

“雪糕和棒冰,哪個貴一些?”上

板書:0.80.5

你會比較嗎?說說你的想法

a、0.8元是8角,0.5元是5角,8角大于5角,雪糕貴一些。

b、0.8=,0.5=,>,雪糕貴一些。

板書中填入大于號。

(2)你會比一比雪糕和蛋筒的價格嗎?

板書:0.81.2

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相互說一說。

交流,(注意適當提高對學生表述的要求)。

(3)你還會比一比誰和誰的價格?

前后四人一組,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4)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比較兩個小數(shù)的大?。ò鍟n題),說說看,

可以怎樣來比較?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來說:一是整數(shù)部分都是0,二是整數(shù)部分不是0,

但不要刻意抽象出法則,機械記憶。)

三、“想想做做”

“1”:先確定厘米數(shù),再換成分米數(shù),然后比較大小。

“2”:完成后讓學生說說理由。

“3”:提醒學生看清要求,是表示涂色部分。

“4”:完成后引導學生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獨立完成。

“6”:三個數(shù)量可以引導學生從大到小排列,并用大于號連接。

教學后記:

第十單元:統(tǒng)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