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_第1頁
2021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_第2頁
2021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_第3頁
2021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_第4頁
2021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解析與范文展示

【浙江卷】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

襲、套作。

【解題】

1、材料分析:

考題本身給出了三種思路:一,得失作為終點。這需要考生解釋為何結(jié)果才是最值得關(guān)注的,類似實

用主義的思想。二,得失作為起點,即一件事完成后,無論得失,都將對未來產(chǎn)生影響,此思路或強調(diào)反

思的重要性,或強調(diào)一切未來都基于現(xiàn)在與過去。三,得失作為過程。第三條思路為一、二兩點的結(jié)合,

也應(yīng)是出題者的本意。人生由無數(shù)片段、經(jīng)歷構(gòu)成,每一段經(jīng)歷的得失是那段經(jīng)歷的終點,也是下一段經(jīng)

歷的起點,也因此是整段人生的過程。

“得與失”可以是終點:“得”要適可而止,不可貪得無厭;“失”要承認失誤,不可一錯再錯。

“得與失”可以是起點:前期之“得"正是接下來努力再攀新高的起點,前期之“失”正是調(diào)整戰(zhàn)略重新

出發(fā)的起點?!暗门c失”可以是過程:人生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有“得”也有“失”;更何況,一方

面的“失”未嘗不是另一種方面的“得”,一種形式的“得”又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失”。今日是

得,明日可能就是失,反之,今日是失,可能明日就是得。所以,需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弊得失,而要從

更長遠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有有遠慮,才能有可能避開近憂??忌踔吝€可

以把“得與失”拆分開來,比如把“得”看成終點,告誡自己不要貪得,把“失”看成起點,勉勵自己繼

續(xù)努力。

要寫好這篇文章,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會把得與失看成終點,什么樣的人會把得與失看成

起點,什么樣的人會把得與失看成過程?;蛘叻催^來說:如果把得與失看成“終點”(“起點”、“過

程”),會如何選擇人生的道路。

2、任務(wù)分析:

“得與失”這個話題沒有局限考生的思考范圍,每個人都會有曾經(jīng)的人生得失,當下的人生得失,未

來的人生得失。題目同時啟示考生把“得與失”看成人生的起點,從起點、過程、終點給了考生思考和選

第1頁/共9頁

擇空間。

提示語“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因為考生已經(jīng)有體驗、有經(jīng)歷,可以回顧經(jīng)歷過的事情,寫

作空間很大。未作出過細的限制,為文章留足了空間,可以期待不同的視角。可記敘也可議論,讓考生擁

有選擇權(quán)。相對來講,選擇議論文較為容易展開,要注意避免語體不明的“四不像”文體。

這個話題導(dǎo)向考生去思考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辯證關(guān)系一一“得與失”。基本不會在審題上跌倒,只有

經(jīng)歷的豐富、思考的深入以及對未來展望的空間想象高低的區(qū)別,人人都有東西可寫。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須將寫作和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思考要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

歷上,看法要來源于自己的人生閱歷,要寫出來源于生活的認識和體悟,不可架空分析。

3、論證難點:

題干中除了得與失,里面還有終點,起點,過程。如果今年題目就寫“得與失”,那是容易的。而這

道題目,必須先弄明白,“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p>

的意思,并且從中選擇一個或多個作為寫作內(nèi)容,展開寫作。

人生其實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得與失組成,就是一個不斷得與失的過程。試題引導(dǎo)考生正確認知得

失與人生的關(guān)系,樹立正確的得失觀,不貪戀執(zhí)著于得,不過分憂慮于失。不管認同哪種看法,寫作時都

要持以理性,立意不可偏激,認識拒絕幼稚。

4、寫作角度:

本考題屬于任務(wù)驅(qū)動型作文。主要考查理性思維能力、人文情懷、健全人格以及社會責任感。得與失

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一個平衡的過程,無論物質(zhì)的還是精神的,得到與失去都是此消彼長。所以,命題

的開放性較強,考生有廣闊的寫作空間。當下社會,不乏患得患失、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更有胸無大志、

坐井觀天的鼠目之徒,又頻出成則得意、失則“跳樓”的孱弱之輩,因此該命題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

的歷史意義。便于學(xué)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挖掘“得與失”的深層內(nèi)涵、高遠命題立意。

寫作時可肯定一種觀點,兼顧與其他兩個觀點的比較??煞穸ㄈ齻€觀點,自立觀點:看淡得失,矢志

向前。

寫作角度(一):得失是人生終點?!叭淌яR,焉知非福?!辈灰嬢^在人生起點、過程中的得

失,付出必有回報。不可執(zhí)著于得失,認為所有的努力與付出,一定要有所得,有所回報。持這種觀點,

不是出題者的真實意圖,也是最不容易寫出高度和深度的。

寫作角度(二):得失是人生起點。規(guī)劃好人生的起點,贏在起點,才能減少人生的過程中失誤,避

免人生終點時的茫然無措。不可僅僅“把得與失看成起點”。那就只是“在觀念上承認得失,在行動上不

去追求得失”罷了,也很難寫得出彩。

第2頁/共9頁

寫作角度(三):得失是人生過程。人生過程就是不斷權(quán)宜、衡量得失的過程,在得與失的抉擇中人

會不斷成長、壯大。在起點不必計算得失,在終點得失自明。把“得”看成過程,我們不斷前進與突破,

不斷創(chuàng)新與所得;把“失”看成過程,我們不怕失敗與跌倒,不怕困難與挫折,可以重新再來,勇往直前

下去。

寫作角度(四):看淡得失,矢志向前。認定正確的人生目標,便不計得失,勇往直前。

本作文采用破立式比較好,以“得與失看成是起點與終點”為目標,肯定其價值與意義,再反向說明

其不足,最后確立主觀點,即:我們應(yīng)該持“把得與失看成過程”的觀點。只有把得失看成過程,才不對

現(xiàn)有成就墨守成規(guī),停滯不前;也才不被眼前利益蒙蔽雙眼,沾沾自喜;還不會讓變革到深水區(qū),碰到硬

骨頭而畏首畏尾。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不斷獲取新的“得”,但也絕不畏懼偶爾的“失”,這就是生活給

你的最好的啟示,也是生命賦予你的最完美的注腳?!翱创檬?,勇往直前”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過程。

5、參考立意: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人生,得失不過是一個過程。

把得失看成過程,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

以得失為起點,不斷磨礪,奮發(fā)向上。

以得失為起點,總結(jié)經(jīng)驗,重新出發(fā)。

以得失為終點,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以得失為終點,告別過去,開啟新生。

6、偏題立意: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偏題,偏到得與失的辯證關(guān)系上,脫離材料中給出的“終點、起點、過程”

這一寫作引領(lǐng)。)

得與失。(偏題,偏到對得與失的認識以及二者的辯證關(guān)系上,脫離材料中給出的“終點、起點、過

程”這一寫作引領(lǐng)。)

得失不論,毀譽由人。(跑題,材料中沒有“毀譽由人”的信息,過度引申,脫離命題意圖。)

躺平是得,內(nèi)卷是失。(標題出現(xiàn)四個概念,一則加大寫作難度,二則曲解了四者之間的關(guān)系。)

【范文賞析】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人生百年,白駒過隙,豈能困惑于得與失的方寸之地。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悵于一時一事之

第3頁/共9頁

失,都屬于一葉障目,不見遠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把它當成人生的過程,才能閱盡千帆,歸來

仍是少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錯把得失當終點。

年逾不惑,事業(yè)小成,工作穩(wěn)定,業(yè)務(wù)熟練,于是乎滿足于現(xiàn)狀,失去奮斗目標,喪失斗志與激情,

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這不妨稱為“得之殘”o單位高級職稱指標稀少,個人積分排名又靠后,即便努力

三年五載也未能如愿。既然晉升無望,又何必累死累活?于是對自己放松要求,得過且過。這不妨稱為

“失之痛”。

緣何如此?細思極恐。不管“得之演”,抑或“失之痛”,實質(zhì)都是錯把得失當成終點。在這種錯誤

的思想認識下,或是小進則滿,小富則安,躺在功勞簿上自我陶醉;或是聞失則憂,聞敗則餒,不再奢望

新的挑戰(zhàn)與作為。久而久之,心靈受到羈絆,人生陷入困境,蹉花了歲月,浪費了人生。

把得與失當成過程來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得與失既是終點,更是起點。

得失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就如同父輩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澇,無論悲喜,周而復(fù)始,

勞作不息。耕種與收獲就是農(nóng)民的生命,豐年也好,災(zāi)荒也罷,都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既然如此,就應(yīng)當

認清前路,看淡得失,鍥而不舍,馳而不息。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消除后顧之憂,這是終點;然

后上《出師表》于劉禪,六出祁山,攘除奸兇,這又是起點。2020年,中國實現(xiàn)全面脫貧,脫貧攻堅戰(zhàn)取

得全面勝利,這是終點;但鄉(xiāng)村振興還任重道遠,必須再接再厲持續(xù)發(fā)力,這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人生就像一輛列車,得失都是過程,不癡迷于某一個站點的得失,才能到達終點,贏在全程。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边@是蘇軾面對得與失的態(tài)度,得與失不

過是河流中的朵朵漣漪,河水不會因為漣漪而停留腳步,人生又哪能因為一時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寬廣的

胸懷,良好的心態(tài),智慧的心境,得不驕傲,失不沮喪,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過程,收獲厚重的人生。

愿你把得失當成過程,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得失之途,你我皆行人

王開嶺曾感慨:”現(xiàn)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毙新糜谌松蟮赖奈覀儯3R曇粫r

得失為始發(fā)處或終點站;殊不知路漫修遠,得失應(yīng)成為行路風(fēng)景。

將得失看作起點的人,不免期望一勞永逸的“得”;把得失當成終點的人,總是無法面對功虧一簧的

“失”。人人皆渴求得到而害怕失去,然而得失實為生活的兩面,往往相伴而生,自孩提至古稀無時不

有。方仲永年少名揚萬里,卻在鄉(xiāng)人的喝彩中泯然眾人;王陽明中年失其榮華,反于貴州龍場收獲“心外

無物”的頓悟。成長的萬花筒中,得失之光交相輝映;現(xiàn)實的荊棘叢里,芳馨與尖刺處處聯(lián)結(jié)。得失無法

第4頁/共9頁

預(yù)料,充實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始終如紀伯倫的詩行一般,是“搖擺于憂愁與歡樂間的一架天平”。

而正是得失之間的這種辯證轉(zhuǎn)化,在推動我們不斷前行。

毛姆筆下“墮落”的愛德華,甘愿放棄芝加哥車水馬龍里精英式的生活,前往人們心中沒有未來的塔

希提島,卻在慷慨的陽光和粉紅色的晚霞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靈魂”。因文采春風(fēng)得意又因詩言數(shù)次獲

罪的劉夢得,亦是在幾十年的大起大落中練就了“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樂觀情懷。得中有失、失而復(fù)得,

恰如海浪拍擊礁石,得失的轉(zhuǎn)變會帶來珍貴的起伏與磨煉,充實并推動我們的人生過程。只以得失為目的

的人,難免陷入心靈的狹隘停滯。

《菜根譚》有言:“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被蛟S唯有將每次得失視作人生過程的簡單一

環(huán),方能拋卻急功近利的處世心態(tài),從而真正觸碰到生活價值的美麗裙邊。若不是心無雜念,漁樵于江渚

之上,蘇子瞻何以發(fā)出“物與我皆無盡也”的感嘆?若計較于一時富貴,則“一簞食,一瓢飲"萬不能不

改顏回之樂了。正因一切都只是過程,我們可以剝?nèi)ス^的繭,抽離得失的絲,于寂靜中探尋世界萬物和

你我靈魂的內(nèi)核。當我們能夠不數(shù)數(shù)然于世,不再將得失變化作為人生的定功章,而去珍惜當下體驗的分

秒,一切便會為我們展開最純粹的畫幅。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不要做一個只顧始終,匆匆離去的乘客,而要學(xué)會將得失作為風(fēng)景,享受

每一步前行。如此,心靈將更豐沛,縱身處生活的波濤之中,也能同奧登一樣,為自己“呈上一柱肯定的

火焰”。

點評

1?層進式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思考的深度。在提出中心之后,先否定將得與失看作終點或起點的不恰當,然后肯

定將之看作過程的正確。辯證而確然地指出“過程”才能“推動我們前行”,并且,這個“過程”可以讓

人心無雜念地“探尋世界萬物和你我靈魂的內(nèi)核”。

2.對比式舉例體現(xiàn)材料的廣度。對比有三種方式,一為成敗一一第二段的方仲永和王陽明屬于失與得

的成敗對比;二為虛實一一第三段的愛德華為毛姆筆下的人物,屬于虛構(gòu),而劉夢得則為唐朝文學(xué)家,為

實際存在;三為遠近從顏回到東坡,在時間上有遠有近。

3.典雅式語言體現(xiàn)運筆的老到。文章多短句,語言多凝煉,引用多精致。這一特色,不時體現(xiàn)在文

中。開頭的中心“殊不知路漫修遠,得失應(yīng)成為行路風(fēng)景”就十分簡練,結(jié)尾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

人”再次點題,也非常扼要。

【素材積累】

(1)柳宗元在寓言短文《螟蜥傳》中描寫了一種小蟲:善負物,喜爬高,常因力不支而“墜地

死”。它的貪戀導(dǎo)致了自己的死亡。世間,從來不缺少像螃蜥一樣的人:汲汲于擁有,焦慮于不足,憤怒

第5頁/共9頁

于失去。他們終生未及一個超越了他們認知的道理:有時失去,未嘗不是一種得到。

逾越本分與能力的獲得首當失去。名聲、利益、美滿……無一不是人們的心頭好,可如果名高實低,

據(jù)高位也不過瓦釜雷鳴;假如不循正理,得厚利也只是竭澤而漁;倘若僭越貪得,圖美滿反倒會甑第齷

齪。這樣的獲得簡直就是蟆蜥背上的重物,而且捆著雷管,綁著炸藥,倒計著秒數(shù)準備損毀你的人生呢。

獲得一旦高于自己的能力,超越應(yīng)有的的本分,到了“貪”的程度,距離損害也就不遠了。失去貪得之

心,去掉冗余和過度,人生中恰如其分的簡約才會顯現(xiàn)。

內(nèi)心的焦灼與妒嫉也可失去。當我們的心靈蔽于嗔怒,也就常常迷失在它們制造的霧障中。李斯妒韓

非之賢,龐涓妒孫臏之能,宋之問妒劉希翼之才……妒嫉之害何其酷烈!相比之下,歐陽修“避此人出一

頭地”的寬厚、賀知章“稱嘆《蜀道難》數(shù)四”的誠摯、曾國藩青眼左宗棠的禮賢,又讓我們明白了全無

妒嫉與計較的胸襟是多么博大。如果有哪些失去不僅無損于人的自足,反而可以造就精神上另一重天地的

開拓,拋卻妒嫉計較、焦慮不滿當在其列。

人心能盛放的分量有限,必須有所放棄才能輕盈自適;人格修養(yǎng)常常不是若干品質(zhì)之間的加法,而是

推棄劣質(zhì)的減法。修道者減去貪欲、嗔怪、怨怒,有為者減去放縱、延宕、驕矜,拋掉遮蔽與擾亂的因

素、雜蕪又沉重的負擔,心靈輕盈的翅膀?qū)泔w上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得失中取舍,是每個人都要解答的題目。陶潛選擇失去官職的羈絆、心靈糾結(jié)的痛苦,得到舒適暢

快的田園之樂;孔子選擇失去順應(yīng)不道的茍且,雖游歷奔走、凄凄惶惶,卻從中得到了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

失去繁蕪,得到純粹;失去僭越,得到恰切;失去機心,得到澄澈。

(2)人走向社會,用理智的方法處世:他會得到,也會失去。

靠著游走于社會修得的理智,他有了城府,學(xué)會了中庸;他不偏不倚,模棱兩可;他從不輕易表態(tài),

喜怒不形于色;他的想法,別人看不透,更猜不出……他所得到的是社會普羅大眾所定義的成功與尊重。

他用圓滑而有城府的態(tài)度與世界周旋,往往會逐漸地喪失自我。泰戈爾說過: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

是鋒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高處不勝寒,不如在人間。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內(nèi)心的豐盈與處世的圓滿,是情感與理智的完美結(jié)合。郁達夫說過:沒有情感

的理智,是無光彩的金塊,而無理智的情感,是無鞍鞫的野馬。林則徐有過虎門銷煙的輝煌,也有過被貶

伊犁的低谷,不管他是得意還是失意,他都理智地面對自己的境遇,并且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滿腔愛國愛

民之情,即使被貶新疆,他仍然帶領(lǐng)當?shù)厝嗣衽d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蘇軾在歷經(jīng)烏臺詩案遭受貶謫之時,

他用理智豁達的心胸看待這一切,以飽滿的情感體驗自然與人生,寫出兩賦一詞的名篇佳作?!皻w去,也

無風(fēng)雨也無晴!”

往事越千年,先賢們已經(jīng)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第6頁/共9頁

(3)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贝_實,人活于世,追求名利是一種常態(tài)。

生命的美在于它的豐富和無限可能,如果僅僅被“名利”二字一葉障目而忘卻了生活的意義,這樣的名利

形同枷鎖。

生活中有一些人整日算計自己的名利得失,活在焦慮之中不可自拔。對于名利,沒有得到時想盡辦法

得到它,得到后又擔心失去,為此惶惶不可終日。這樣浮躁的人是難以真正體會到活著的輕松自在的,又

何談什么幸福呢?他們的生活即使擁有了華服廣廈、功名利祿也依然不能感到幸福。過重的名利心也使人

們的心理失衡,對于做好自己的事業(yè)也沒有半點好處。

可見,擁有一顆平常心是多么重要!以平常心做人,以進取心做事。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擁有了一種正

確的處世態(tài)度。既不會因為不期而至的表揚盲目自大、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外界無端的非議而自慚形穢

甚至自甘墮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評價,忠于自己,始終能夠做真實的自己,

遠離浮躁,淡定做人。

愿我們能夠在得失、成敗面前堅守自己的信仰,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寵辱不驚,獲得心靈的寧靜。

不為外物所累,心無旁鷲地做自己喜歡且真正有價值的事,平靜自如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在對理想的追求

和對生命的敬畏中,體會活著的真諦與幸福的滋味,活出充滿魅力的自我。

(4)人生是一段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知得失,勤反思???榮格曾說:“向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nèi)

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备≡晟鐣械奈覀冃枰靼?,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成長,發(fā)現(xiàn)錯誤,彌補不足,每

一次都是進步。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三省

是一劑修身良藥,更是成長的不二途徑。

反思是成長的不二途徑,目標是成長的風(fēng)向標,成長需要方向,”認識自己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就像遠方的一座燈塔,能夠不斷照亮前進的道路”。縱使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仍聽到堅定的“人生無

處不青山”的決心,深沉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志,噫亮的棄醫(yī)從文的吶喊……知道自己未來的

樣子,就知道自己前進的路,才能有志與力,至于幽暗昏惑之處,無所畏懼。

成長不是一場孤單的旅行,每走一步都算數(shù),人生猶如時鐘,它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準。

學(xué)無止境,氣有浩然。擁有自視與他教,才能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

其人。

(5)我們做事時未雨綢繆是必要的,但總會百密一疏。所以,先見之明固然好,事后總結(jié)反思不可少。

我們?nèi)裟軐σ酝ぷ鲗W(xué)習(xí)上的優(yōu)劣得失加以總結(jié)反思,就能讓工作學(xué)習(xí)更趨完美!周恩來說:“要我寫自

己的歷史,我就寫我的錯誤?!边@不就是反思總結(jié)自己嗎?那些一生有所作為的人哪個不是勤于總結(jié)反思

呢?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機會改正。"我們每個人

第7頁/共9頁

都應(yīng)具有反思總結(jié)的能力,如此才能揚長避短,有長足的進步。

對工作、學(xué)習(xí)進行總結(jié)反思是先見之明的延續(xù)與補充。獲得“最美奮斗者”的鐘南山,如今幾乎家喻

戶曉,他通過“非典”事件總結(jié)反思,進一步推動公共衛(wèi)生應(yīng)急體系建設(shè),在全世界率先形成了一套富有

明顯療效的防治經(jīng)驗,得到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肯定,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偨Y(jié)反思,能使我們更加睿智;

總結(jié)反思,能使我們的計劃更加成熟和完備。

高中是我們求知的黃金階段,我們做事有先見之明更顯我們的遠見卓識,洞察事物能力非凡。但是,

我們對學(xué)習(xí)做好總結(jié)反思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習(xí)慣。我們做好每節(jié)課的反思,每道題目的反思,每次考試的

反思,每天總結(jié)經(jīng)驗一點點,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條經(jīng)驗;每天反思一點點,一年就三百六十五條成功經(jīng)

驗。

孔子說:“吾一日三省吾身?!狈此寄茏屛覀?nèi)照橥晟啤U堄涀?,先見之明固然好,總結(jié)反思不可少。

(6)佛曰:“勘破、放下、自在?!倍蒙釛壥且环N人生智慧。斷舍離,是對過往的一種告別,也是

當下一次新的開始。不論是職業(yè)的變換,還是感情的重塑,都需要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唯有如此才能有嶄

新的開始。人和手機一樣,需要定期清理內(nèi)存,如此才能提高運轉(zhuǎn)速度。其實每一個新年來臨,都是一次

清零時刻,以便輕裝前行,朝著既定目標進發(fā)。

“斷”貪欲方能避禍患?!肚f子?雜篇?盜跖》曰:“貪財而去慰,貪權(quán)而取竭。”貪欲是產(chǎn)生一切

煩惱的根本,也是禍患之源。貪欲一起,禍害無窮。有些貪欲難遏者越陷越深,視黨紀國法如無物,最終

鋌而走險,走上了不歸路。既往,這方面的教訓(xùn)足夠深刻。因此,做人,就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敬畏法

律、敬畏道德,以正氣滌蕩心靈,斷除貪欲,知足知止,“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做官,更須

常思貪欲之害,時常叩問和守護初心,及時修枝剪葉、補鈣壯骨,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guān)”,始終保持清

廉本色,確保乘風(fēng)破浪,行穩(wěn)致遠。

“舍”惰性方能得幸福。年底了,不少人在感嘆,時間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就不見了。中國青年報

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最近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59.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較強,36.1%的受訪者坦言

較差。在我們身邊,不乏一些人曾經(jīng)才華橫溢,豪情滿懷,因為惰性變成慣性,消磨了意志,天長日久,

最終一事無成,只能聽到“一聲嘆息”。新時代領(lǐng)路人多次強調(diào)“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幸福都是奮斗出

來的”,深刻揭示了幸福的來源和真諦,也從一個角度說明“舍”惰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做人做官,

都要做到樹勤舍惰、以勤治懶,用奮斗開創(chuàng)幸福未來。

“離”風(fēng)險能更好地保平安。新時代領(lǐng)路人在2019年秋季學(xué)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xué)院)中青年干部

培訓(xùn)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diào),“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fēng)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fù)雜,甚至?xí)龅诫y

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10次出現(xiàn)“風(fēng)險”一詞,提出要“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

第8頁/共9頁

各種風(fēng)險挑戰(zhàn)”,促進各級領(lǐng)導(dǎo)干部“增強駕馭風(fēng)險本領(lǐng)”。我們每個人都要增強憂患意識,發(fā)揚主人翁

精神,認真“回頭看”,想想工作中哪些仍在潛伏的風(fēng)險該遠離,查查我們的周圍有哪些隱藏著的隱患需

排除,眾志成城,形成合力,努力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切實增強駕馭風(fēng)險本

領(lǐng)和水平,迎來國泰民安,歲月靜好。

(7)有人問米開朗基羅是如何雕刻出《大衛(wèi)》的。他回答說:“很簡單,我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