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義5-3.8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講解_第1頁
微講義5-3.8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講解_第2頁
微講義5-3.8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講解_第3頁
微講義5-3.8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講解_第4頁
微講義5-3.8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負責人:汪禮霞趙靜

建設單位:安徽工商職業(yè)學院徽州村落牌坊建設與布局徽州村落牌坊選址有著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祠堂前二.村口一.祠堂前

在徽州,不少宗族將一些功德性的牌坊立于祠堂前,向世人昭示宗族的榮耀。例如,位于歙縣縣城東門外的江氏世科坊,明中葉建,石坊三間五樓,白麻石,寬7.56米,高9.5米;立于江氏祠堂門前,牌坊上刻著江氏歷屆進士人名。與江氏世科坊近在遲尺的高陽里坊,明萬歷年間建造,立于許氏祠堂門前,石坊四柱五樓,寬7.56米,高10米;許家出自高陽郡,故坊上大書“高陽里”。一.祠堂前

江氏、許氏祠堂早已拆盡,在原址上建立了徽州師范附小。與江氏世科坊、許氏高陽里坊情況相同的還有位于歙縣巖寺洪坑村的洪氏宗祠坊,該坊明弘治十一年建,石坊,四柱三間三樓,通寬10.3米,高9米,額奉“恩榮”牌,字板正中刻“世科”二字,兩邊列洪氏宗祠內明弘治前各科進士姓名。一.祠堂前在徽州,與祠堂相伴生的祠堂大多或自然破壞,或因他用被人為拆去,但無具體實用價值的牌坊,大多為石質,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風風雨雨,仍然保存至今,仿佛向世人敘述著強宗大族昔日的輝煌。二.村口

村口是人們進入村落內部空間的必經(jīng)之處,是村落的門戶,往往也是村落水口所在,是徽州村落重點營造的場所。在此修建牌坊可以作為村落入口的標志,豐富村口景觀;而且村口遠離民居等建筑,視野開闊,更能凸現(xiàn)牌坊高大雄偉的氣勢,空間影響范圍廣,效果明顯,富有震撼力。二.村口因為,徽州古人多將牌坊立于村口,現(xiàn)存的徽州牌坊立于村口的不在少數(shù),而且往往幾座、十幾座牌坊相伴,組成蔚為壯觀的牌坊群,步入其間,肅然起敬。二.村口績溪縣城南門外至徽溪橋長約里余的石板路道上,曾縱列19座牌坊,分別是三進士坊、尚書坊、科第傳芳坊、登儀坊、大司空坊、世登科第坊、達尊坊、都憲坊、少保坊、恩窿節(jié)鉞坊、大夫坊、誥封坊和兩座繡衣坊、進士坊,三座節(jié)孝坊。建國后尚存12座牌坊,1958至1969年因市政建設拆除。二.村口黟縣西遞村口前曾修建13座牌坊,自進村方向第一座牌坊是孝子坊,旌表明代貢生胡紳侍上孝順之美德,第13座牌坊是唯一保存下來的胡文光牌坊,居中的11座牌坊均為節(jié)孝牌坊,以貞節(jié)牌坊居多。二.村口時至今日,歙縣的棠樾村口還保存著由7座牌坊組成的著名棠樾牌坊群,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此以外,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